1、南半球有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吗?
季风气候只在亚洲有,其它地方的都只是季风性气候。
一个地区是否是季风气候,有很多个因素、指标。而且季风气候的成因很复杂,但是中学地理教材把它们简化了太多,导致大家都以为季风的成因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这些指标、因素有:
1、每年1、7月的盛行风向变化角度达到120°-180°。
2、每年1、7月的盛行风向的频率达到40%以上,在60%以上为典型季风区。
3、不同风向的气团性质必须不同,如果气团性质一样,就不是季风气候。例如阿拉伯半岛,1、2项都符合,但是气团性质都是干燥的大陆气团,所以不是季风气候。
4、至少在1月和7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超过3m/s。
5、在5 经纬度矩形内,1、7月中每个月气旋与反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
符合上述5个条件的气候可以定为季风气候。偏差比较大的,主要是与前3点有偏差的,一般就定为季风性气候。当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法。这个比较复杂,不知道你明白没有,有不明白的继续追问吧!
季风性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新西兰的气候明显是海洋性的,受大陆气团影响不大。可能新西兰北岛的奥克兰半岛有一点季风性特征,其它地方都是海洋性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图,南半球的! 求图!
?
3、为什么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
前者分布于北纬10度至25度的亚欧大陆东半部的东南亚和南亚,是因为这两个地区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之间在冬夏季的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冬季,亚欧大陆在蒙古-西伯利亚形成高压,东北风从陆地吹向两大洋;夏季,除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以外,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以后,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按本人的看法,季风气候的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这种热力性质差异的大小是由陆地东西方向的宽度决定的:宽度越大,热力性质差异越大,越容易形成季风气候;反之,形成季风气候的几率就越小。在南纬10度至25度的东部具有如下特点:东西的宽度不是很大;地形较高:非洲是东非高原,南美洲是巴西高原,澳大利亚是大分水岭,该特点导致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不大,所以在南半球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又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它分布于北纬55度至70度的亚欧大陆的北部,在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区却是海洋,所以在南半球没有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4、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和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和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形成的。
因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度—40度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是由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北半球夏季时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成)和东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时形成雨季,东北季风影响是就形成旱季。
5、为什么南半球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却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看
南半球的陆地不够大,相对应得纬度没有大陆,所以温带季风气候缺失
6、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图表。(请上图)
1、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
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温带森林气候除外,能受到海洋风影响,降水较其它类型偏多,气温较差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年积温介于3200℃~4500℃,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
(6)温带季风气候南半球图扩展资料:
温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是温带气候的显著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温带气候。从全球分布来看,温带气候的情况比较复杂多样。根据地区和降水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几种类型。
北纬23°26′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34′的北极圈之间为北半球温带区;南纬23°26′的南回归线到南纬66°34′的南极圈之间为南半球温带区。南、北温带的代表性气候称为温带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