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5-24 20:30:29

1、温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1、分布:北纬35°~55°之间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的北部、日本群岛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沿岸。

2、成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西北季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3、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2、影响温带季风气候的因素是什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冬季同时降温,陆地降温快,温度低,形成冷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夏季升温,陆地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

3、温带季风气候形成的成因?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
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根据世界各地区气候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差异性,可将全球气候分成若干气候带。在同一气候带内,一方面气候具有某些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带内各地的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洋流性质、地势高低和局部环流状况等的不同,气候又存在差异性。据此,可将有的气候带分出若干气候型,例如,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内,一般都可划分出东岸、内陆和西岸三种气候型。

世界气候带分布特征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关键是确定气候带与气候型的界线。然而迄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这是因为在自然界所有的气候带和气候型都是渐变的,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至于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当前气候带的划分通常以等温线为指标,而气候带内气候型的划分,通常考虑降水和地形因子等的作用。
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一般用最热月均温10º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分界线,用最冷月均温18º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分界线。温带所跨纬度最宽,高、低纬之间气温差别很大,所以习惯上又在温带范围内进一步划

4、温带季风气候成因

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所以受海陆回热力性质的影响极大。当答夏季带来的时候,亚欧大陆会普遍出现低压现象,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北进,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而出现的东南季风会带来丰沛的降水。

冬季会受到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而出现寒冷的西北季风。也正是因为它们风向的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所以称之为是季风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扩展资料

特点

1、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就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性显著,夏秋常会受到热带气旋影响。

2、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冬季多会受到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温差会比较大。南部在0℃以上,北部则可达-2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纬度比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平坦且较低,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

5、温带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而且都属于沿海一带,夏季由于海风的影响而吹东南风,冬季由于西伯利亚寒风影响而吹西北风,这样风的形成就产生了季节性的交替,从而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地到了冬季会受到大陆高压的影响,高空也会受到南支急流的影响,所以会有频繁的气旋过境,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由此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要高出很多,比如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牯岭降水量可达2500多毫米以上,而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

7、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温带季风气候成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同:冬季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不同:热带季风的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什么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

3.季风性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

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有哪些

温带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气候类型。由于温带气候分布地域广泛,类型复杂繁多,从而为生物界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界。从植物的种类上来看,有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大陆内部也有草原、半沙漠和沙漠。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甜菜、花生、棉花、枫树,郁金香、肉苁蓉大犀角芦荟秘鲁天伦柱百岁兰蒙古沙冬青这些都是温带植物

8、季风形成原因?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对流现象。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其季风特征主要表现为存在两支主要的季风环流,即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并且它们的转换具有暴发性的突变过程,中间的过渡期实短。一般来说,11月至翌年3月为冬季风时期,6~9月为夏季风时期,4~5月和10月为夏、冬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但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有所不同,因而季风的划分也不完全一致。
季风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的风系,和风带一样同属行星尺度的环流系统,它的形成是由冬夏季海洋和陆地温度差异所致。季风在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在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
季风活动范围很广,它影响着地球上1/4的面积和1/2人口的生活。西太平洋、南亚、东亚、非洲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尤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为显著。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有小范围季风区,而欧洲和北美洲则没有明显的季风区,只出现一些季风的趋势和季风现象。
冬季,大陆气温比邻近的海洋气温低,大陆上出现冷高压,海洋上出现相应的低压,气流大范围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风。冬季季风在北半球盛行北风或东北风,尤其是亚洲东部沿岸,北向季风从中纬度一直延伸到赤道地区,这种季风起源于西伯利亚冷高压,它在向南爆发的过程中,其东亚及南亚产生很强的北风和东北风。非洲和孟加拉湾地区也有明显的东北风吹到近赤道地区。东太平洋和南美洲虽有冬季风出现,但不如亚洲地区显著。
夏季,海洋温度相对较低,大陆温度较高,海洋出现高压或原高压加强,大陆出现热低压;这时北半球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尤以印度洋和南亚地区最显著。西南季风大部分源自南印度洋,在非洲东海岸跨过赤道到达南亚和东亚地区,甚至到达我国华中地区和日本;另一部分东南风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以南或东南风的形式影响我国东部沿海。
夏季风一般经历爆发、活跃、中断和撤退4个阶段。东亚的季风爆发最早,从5月上旬开始,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到7月下旬趋于稳定,通常在9月中旬开始回撤,路径与推进时相反,在偏北气流的反击下,自西北向东南节节败退。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起源于三支气流:一是印度夏季风,当印度季风北移时,西南季风可深入到我国大陆;二是流过东南亚和南海的跨赤道气流,这是一种低空的西南气流;三是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东南季风,有时会转为南或西南气流。
季风每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在南海北部,中间经过3次突然北推和4个静止阶段,5月底至6月5—10日到达华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达长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进至黄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终界线—华北一带。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烈,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常有8级以上的北到西北风伴随寒潮南下;南海以东北风为主,大风次数比北部少。
季风地区享有得天独厚的气候,那里的降水多半来自夏季风盛行时期。我国古代利用季风实施航海活动,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明代郑和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启航秋季返回外,其余六次都是在冬半年的东北季风期间出发,在西南季风期间归航。这充分说明了古人对风活动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的现象,这里强调“大范围”是因为小范围风向受地形影响很大;
(2)随着风向变换,控制气团的性质也产生转变,例如,冬季风来时感到空气寒冷干燥,夏季风来时空气温暖潮湿;
(3)随着盛行风向的变换,将带来明显的天气气候变化。

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