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观风海果化村气候

观风海果化村气候

发布时间:2021-05-27 14:02:47

1、描述徐闻县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徐闻县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
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内陆地区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2、谁去过华西村,能告诉我有关华西村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情况的事吗

http://beta.hnta.cn/Scenic/Scenic_10164.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1/12/content_4042116.htm

3、地质背景对山核桃产地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对山核桃产地分布的影响

山核桃产地临安市域基本轮廓呈长条形,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崇山峻岭,东南为丘陵宽谷。因地处“江南古陆”的东北端,地形与华夏式构造线有深刻联系,西北群山起伏绵延,向东南渐趋低缓,形成低山丘陵与宽谷盆地相向排列,交错分布,西北高而东南低。全市大致可分为中山-深谷、低山丘陵-宽谷及河谷平原3种不同地貌。市境内雨量丰沛,落差较大,溪流沿断裂线和坡向切割山地,造成峡谷,陡坡交错,形成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这些谷地、盆地往往成为畈田耕作区。串珠状的河流谷地呈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延伸。

山核桃生态习性具有耐寒、喜阴湿、怕高温干旱的特点,因此,其对生长环境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和依赖性。在临安天目山区自然分布的山核桃树多生长在海拔30~1200m之间,但集中分布在海拔200~700m的山地之间,丘陵及中、低山区的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适中湿度大,光照足,有利于山核桃生长。但在土壤、成土母质等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气候则是影响山核桃生存、生长、发育的一个主要因子,而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可直接影响山核桃产区的小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特征主要是通过小气候因素对山核桃产地的分布、生长产生影响。

山核桃为落叶乔木。一般情况下,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达10℃时,山核桃叶芽开始萌动,9月中上旬成熟,10月开始落叶,11月至翌年3月中旬为休眠期。根据调查,浙江山核桃于3月下旬春梢萌发,4月中旬叶器官及雌、雄花开始旺盛生长。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开花期,其中5月中上旬为盛花期。雄花花期短,在晴暖天气一株树花期仅4d左右,但雌花花期较长,一般花期为5~7d,如遇阴雨天可达10d。山核桃花期和幼果期,有一个落花落果高峰期,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6月下旬以后落果很少,即使遇干旱也不增加落果,只是空果增多。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果实体积增长期,8月上旬以后进入果实内部物质积累时期,果重增加很快,直到9月初果实成熟。

根据黎章矩和临安市林业部门果树科技人员的多年研究结果,影响山核桃生存、生长、发育最相关的气候因子主要有:花期雨量和晴天天数、盛花期雨量、落花落果期日照、果肉生长期降水量和日照、一月平均气温等。春季遇持续降水,阴雨绵绵,光照不足,可影响雌、雄花的及时授粉,导致着果率低;落花落果期遇阴雨,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不能充分进行,则影响干物质积累,营养状况恶化,引起生理失调而落果;山核桃果肉生长期正值盛夏之际,若遇到久晴不雨,高温干旱,会严重影响果肉生长,使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空果。

(二)地层(岩性)及土壤对山核桃产地分布的影响

图7-1 浙江临安山核桃分布与地质背景的关系示意图

调查发现,临安山核桃主要分布在中—上寒武统和上震旦统的泥质、炭质或白云质灰岩及钙质页岩、白云岩以及下奥陶统钙质页岩出露区中(图7-1)。在这些地层出露区中山核桃的分布面积约占全县山核桃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其次为下寒武统夹煤层和磷结核的炭质和硅质页岩。以这些成土母岩风化而成的土壤中生长的山核桃茁壮茂盛、树体基围粗,单株产量高。而在其他地层各种母岩出露区,山核桃分布稀少,长势也较差。如在岛石-鱼跳剖面中,从下奥陶统印渚埠组的钙质页岩层一进入上侏罗统劳村组的紫红色砂岩和黄尖组的酸性流纹斑岩、熔结凝灰岩层时,山核桃分布骤然变少,长势也变差,与前者形成截然不同的对照。因此从宏观上控制山核桃分布和生长的是一套上震旦统、中—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的质地不纯的碳酸盐岩建造。

不同时代的各种岩层和地质体以及地质营力对土壤的形成和变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而影响着山核桃等植物的分布和生长。不同地质时代的各类岩石发育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如下寒武统泥质灰岩和炭质泥灰岩、炭质泥页岩分别发育成石灰(岩)土亚类的油黄泥和钙质页岩土;侏罗系浅色凝灰岩则形成结持性较差的粉红泥土以及粗晶花岗岩发育成砂粘质红土,等等。而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而又控制了山核桃的分布。山核桃特别适宜在石灰(岩)土上生长,故为石灰(岩)土的指示树种之一,根据临安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结合野外调查,不难发现:山核桃喜欢石灰岩发育的肥沃土壤,山核桃主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由中—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泥质灰岩、炭质泥灰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油黄泥、黄红泥、钙质页岩土、黄泥土和黑泥土等(图7-2)。

图7-2 浙江临安山核桃分布区成土母岩和土壤类型频率图

4、地理气温

如何学好地理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南极大陆一块特殊的大陆,这里的地理环境特征与众不同,烈风、暴雪、严寒是南极大陆最显著的气候特征,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冰川,动植物种类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还有美丽的极光……等等。而形成这些地域特征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以南的高纬度地区,其他诸多的地理特征都与这一要素紧密相联。

3.学会梳理知识
①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所组成。

除了这一点外,我们还可以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
②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

粮食
作物 油料
作物 糖料
作物 主要
水果 主要
能源 主要金属矿产 人们
主食 传统
交通
工具 运动
项目
北方地区 小麦 花生 甜菜 苹果
梨 煤、石油 铁 面食 马车 滑冰
滑雪
南方地区 水稻 油菜 甘蔗 柑橘
香蕉 水力 有色金属 大米 船 游泳
赛龙舟
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从教材内容先后顺序中就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该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所以思考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以此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关于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最具有代表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西北地区具有许多独特的地理特征。如沙漠广泛分布,人烟稀少,地表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和内陆湖,动植物具有明显的耐旱特征,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等,这些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这里的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稀少,而造成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又是这里“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当然,“地形闭塞”也对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都是以地理位置为主要因素的,有些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形成是其他因素在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特殊就在于这里的海拔高。大家知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较高的海拔,给这里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低温和强日照,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

图解:由于“地高”导致气候寒冷,使青藏高原雪峰连绵,积雪冰川广布,成为大江和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气候寒冷,这里以耐寒的草甸草原为主;农业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的畜牧业为特色;高原上广泛分布的三大牲畜是耐寒和耐缺氧的藏绵羊、藏山羊和藏牦牛;由于气候恶劣,这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交通运输也比较落后;但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奇异的雪域高原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我国的旅游胜地和科研基地。
四、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
许多同学反映“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的确,教材中有许多的地名、数据、物产,要把它们记住确实很不容易。这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分清课标中对这些地理事物的要求,是必须记住的,还是可记可不记的,还是只要理解不必记忆?在明确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再来探讨记忆的方法。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如何记得又快又准,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其实,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当天学过的内容当天复习,一周至10天左右再复习一遍,两个月内再复习一遍,这对巩固记忆非常有效。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不是也正好和老师、学校安排的单元检测、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周期是相吻合、相一致的。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这些感官是眼、耳、口、手、脑。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就是有效的记忆方法。
例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彩色笔进行勾画涂抹。
在“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上就可以将热带沙漠气候区用红笔涂色,将热带草原气候区用黄笔涂色,将热带雨林气候区用绿笔涂色等。又如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将>1600毫米、1600~800毫米、800~400毫米、400~200毫米和200~50毫米的不同降水的区域涂上不同的颜色,那么关于非洲气候分布特征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知识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这样记忆肯定是深刻的。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
比如,将一些内在联系并不紧密的地理事物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或句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如南亚所包括的八个国家:
南亚八国家,海上斯与马,
内陆锡尼不,临海孟印巴。
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广东像一头大象的头部,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此外,在学习地理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来学习和领会知识,加强记忆。例如:对于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电视、画报中不同肤色人们的观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说出他们的肤色、头发、面部等特征。其它的象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等内容,我们不要去死记,而是依据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去理解地记忆。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只要我们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并把握住这些联系,纵然知识是千头万绪,我们也会记忆的一清二楚。相反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一方面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丢三拉四,背了后面忘记了前面。地理学科知识纷繁复杂,千条万绪。学会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对于我们学好地理具有很大的益处。
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这么多的知识单凭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但这些丰富而纷杂的内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呢?电视机前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试一试: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象这样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5.抓住异同,对比记忆
抓住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长江和黄河是我们著名的两条大河,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运用对比的方法去记忆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你在学习或复习长江和黄河时,也象我们设计一个表格进行比较的话,肯定有助于你的记忆。
例:长江、黄河水文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的比较

河流名称 长度 流域 水系特征 流经省区 注入海洋 流量 汛期 冰期 开发利用
长江
黄河
五、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我们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所用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同时也可以增强你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就会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1.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天象观测。我们知道月亮有时象一个圆盘,而有时又呈现月牙形。我们就可以亲自观察一下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当然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探究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观看天空中都有哪些星座,平常人们所说的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北极星在哪里?哪儿有银河?晚上8点钟与9点、10点,我们头顶上的星座是否相同?
再如气象观测,我们可以观测云的形状。课本中所讲的晴、多云、阴等天气状况下,天空中的云量有什么不同?雨天的云是什么样的?出现什么样的云天会下雨?出现什么样的云又预示着大晴天?
气温观测:首先,设计一个表格,确定观测的时间,然后将自己在这些时间测得的气温记录下来。

观测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日平均
气温
分析测得的气温值:气温的日变化有什么特点?日平均气温是多少?为什么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正午?你认为一天中气温最低值是出现在子夜吗?你所测得的气温与气象台播报的一致吗?哪些因素影响了你的观测结果?
2.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现在正值六月,六月的石家庄是华北地区的高温中心,天气又干又热,这是为什么?我们学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相反,海拔每降低100米,气温就会升高0.6℃,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东面的华北平原,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在顺太行山东坡下沉的过程中增温,同时湿度越来越小,空气越来越干燥,这样就使正在初夏增温过程中的石家庄更加干热。
细心观察也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饮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服饰:西藏居民习惯穿藏胞
民居: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南方人习惯睡木床或竹床。
还有,日本人爱吃鱼;中东的一些国家把旅馆建在了屋顶上;东非高原上出了许多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等,这些都有着地理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谚语:
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云与降水的关系;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水与冷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阵春风一阵暖——春季降水与暖锋之间的关系;
春雨贵如油——我国春季降水少的特点。
如成语:
滴水穿石——流水的侵蚀作用
飞沙走石——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
沧海桑田——地壳是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我国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诗句与地理有关。
反映长江三峡湍湍急流、水位落差很大: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东流的地理现象: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城市人口稠密集中,农村人口稀少分散: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也有许多与地理关系密切。
冬至、夏至——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最低或最高的一天
春分、秋分——分别是全球昼夜等分的两天。
5月21日是小满,俗话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它反映了河流汛期与节气的关系。这一节气预示着我国的河流特别是南方河流开始进入汛期。
6月8日是芒种,这一节气正好是我国北方夏粮收获、秋粮播种的最佳时节。
世界各地和我国发生的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也有着一定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原因的。
伊拉克战争时机的选择:3月开战,5月战事基本结束(6月之后热带沙漠地区进入非常炎热的季节,生活在温带的美军和英军很难适应在高温条件下的战斗——强调其中的地理原因)
日本、菲律宾、阿尔及利亚的地震:5月中下旬,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
这么频繁的地震?(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特殊的长假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各种媒体,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的时间增多了。各种媒体中,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如中央和各地方电视台播放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栏目如《开心辞典》、《幸运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环球》、《天气预报》、《探索时代》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例一:将下列节气按时间早晚的顺序排列:寒食、重阳、端午、元霄、春节、中秋和清明节
例二:“柴达木”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意思是:
A.沙漠 B.盆地 C.盐泽 D.石油
这两道题目就是在我们在近期的《开心辞典》栏目中看到的。在观看这些栏目时候,除了娱乐,还要与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相联系,学会运用我们学到的地理知识来解释栏目中介绍的一些现象。
3.活动与探究
这个长假,同学们还可以补做一下平时学习中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小制作、小实验,也可以探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比如:
1.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
通过这个制作,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经线纬线的含义、经纬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的分布规律,将课本中的知识加以巩固。
2.绘制家庭的平面图,学会自己设计图例、标明注记,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等。
3.通过绘制生活小区的平面图,深入了解你生活的小区有哪些基础设施,与你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设施有哪些,你认为哪些设施在设计、布局和管理上存在着不足,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还应该增设哪些新的设施?等等。并把你的设想和建议与小区的管理部门进行交流。
4.体验生活中辩认方向的方法:比如树冠、年轮、房屋朝向(农村的房屋一般座北朝南,北方城市的楼房主卧室一般位于南面)。
5.尝试办一期地理小报
同学们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知识和国内外地理大事以及学习地理的心得和体会等编辑起来,出一期以地理为主题的小报。等到开学后,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6.乡土地理调查
我们每个同学都对自己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也熟悉家乡的一切。利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地理活动,开展一些地理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帮助我们了解家乡,也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家乡附近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使保护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庭、家乡的实际情况,做许多地理调查活动。如家庭用水情况调查、家庭塑料袋使用和废弃情况调查、家乡人口流动情况调查、家乡环境情况调查等等。
地理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学好地理,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只有平时注意对地理现象的观察,把握地理现象发展的规律,才能不断积累有关的地理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是时刻变化的、也是生动有趣的。只有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从身边的地理现象中去发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地理知识学懂学通,活学活用。

5、环境问题 地理 急!!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北京的环境问题(e.g.:北京今年很冷但没下雪,沙尘暴......)
分析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
并探索解决该环境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6、我是广东湛江的,请问我这里气候适合种银杏树吗

应该适合。银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很很广。从水平自然分布状况看,以北纬30°线附近的银杏,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随着这一纬度的增加或减少,银杏分布的东西距离逐渐缩短,纬度愈高银杏的分布愈趋向于东部沿海,纬度愈低银杏的分布愈趋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9] 在中国的银杏主要分布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候区内,边缘分布“北达辽宁省沈阳,南至广东省的广州,东南至台湾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区的昌都,东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岛”,跨越北纬2l°30′-41°46′,东经97°-125°,遍及22个省〈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的60多个县市。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如江苏的新沂、大丰,邳州、吴县,山东省郯城县新村、泰安市、烟台市,湖北随州洛阳镇,何店镇花园村,广西的灵川、兴安等。许多银杏专家考证后认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等偏僻山区,发现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确保银杏遗传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考察人员还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发现银杏与水杉、珙桐等孑遗植物相伴而生。[10] 银杏的垂直分布,也由于所在地区纬度和地貌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样。总的来说,银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较大,在海拔数米至数十米的东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区均发现有有生长得较好的银杏古树。如江苏泰兴海拔为5m左右、吴县海拔约300m、山东郯城海拔约40m,四川都江堪海拔1600m,甘肃为1500m(兰州),云南为2000m(昆明),西藏为3000m(昌都)。但这些分布现状,并不表明银杏能够分布在这样的垂直跨度内的所有地区,因为影响银杏自然分布的因素除纬度和海拔外,地形和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如土壤含水量、含盐量、日照、极温等均直接限制着银杏的发展。在银杏自然分布的边缘地区,可能由于地形等因素,出现利于银杏生长的小气候,银杏仍旧可以生长得很好。同样在银杏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由于小气候或者地形、土壤、水热条件的差异而有不适合银杏生长的地区,所以在自然分布区范围内,银杏多呈点状分布。从气候因子来看,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年平均气温8℃—20℃,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20℃的海拔范围内,这是符合银杏的生态习性的。

7、日本东京的四季平均气温

气候
日本位于中纬度,气候温暖。地处中部的东京,年平均气温摄氏15.3度。从日本列岛北端到南端长达3000公里,所以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从摄氏 6度至摄氏22度。雨水充足,年降雨量达1600~1700毫米。从早春至夏季的作物生长期,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节经常下雨,每年夏秋两季的几次台风也带来大量的雨水。
日本列岛受有规律的季风影响,冬季寒流南下,夏季热带气流北上。在这两种气流影响下,冬夏两季各长达数月,而处于季风交替之际的春秋季,各为两个月左右。
日本国土狭长,纵贯热带、温带和寒带3个气候带,加之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四季分明。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高,降水充沛。冬季日本海一侧多雪,阴天多,太平洋一侧气候干燥,多丽日。冬季南北温差较大,1月份北部的扎幌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而南部的那霸平均气温则在15度以上。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3月最早在南九州开始盛开,自南向北逐一开放,称为“樱花前线”,北海道樱花开放时间一般为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
日本的气候区可分为北海道气候区(夏凉冬寒,降水少,受梅雨、台风影响小)、日本海沿岸气候区(冬雪夏晴)、内陆气候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少,夏冬及昼夜温差大)、太平洋沿岸气候区(受海洋影响,夏多雨、酷热、多雾,冬暖,多受台风影响)、濑户内海气候区(四周多山,丽日少雨)、西南群岛气候区(高温无霜雪)。
必游景点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它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东南濒临东京湾,通连太平洋。其行政区划为"都",下辖23个特别区、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0多万。
东京创建于1457年,古称江户。1868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从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日本的商业、金融中心,全国主要的公司都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与横滨、千叶构成日本著名的京滨工业区。东京也是世界上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日本全国的交通网是东京为中心,而许多电车线与地下铁道线又纵横市内,因而外来游客盛赞东京交通的便利与舒适。
事物纵多新旧之论,然东京却因新旧并存而蔚为大观。高耸入云的大厦之旁,往往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和服赏樱,驱鬼祭祀,古风依然;时尚流行,诸多千奇百怪;异国情调,路人留驻;灯火霓虹,世人买酒买醉;行色匆匆,尽是凡夫俗子;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摩登大都市里--东京。
富士山
富士山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火山",它海拨3776米,是日本的第一高峰,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距东京80公里。
这座被日本人奉为"圣岳"的山峰自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了18次,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山顶上的两个火山口形成了两个美丽的火山湖,山麓处还有火山喷发后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山洞,有些仍在不断喷气。富岳风穴内的洞壁上则结满了钟乳石似的冰柱,被称为"万年雪"。
富士山北麓有富士五湖,湖光山色十分宜人;南麓是一片辽阔的高原牧场,绿草如茵,牛羊成群。
夏季适于露营、游泳、钓鱼,冬季则是滑雪滑冰的好场所。每年的春季,樱花盛开,在繁华映衬下,远眺富士山,景色。
迪士尼乐园
东京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离东京有10公里,是迪士尼公司在美国以外建造的第一个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集历史知识、童话故事、自然风光和现代科学于一体,寓知识于娱乐,力求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在此找到乐趣。
乐园呈五角形,以童话《灰姑娘》中的古老城堡为中心分成五个部分:"西部世界"表现的是美国西部拓荒时代的景象;"冒险世界"充满惊险与刺激;"奇异世界"里有各式各样的童话和卡通人物;"世界市场"由20世纪初的美国式建筑构成;"明日世界"描绘的是对宇宙未来的探索。
皇宫
日本皇宫是天皇的起居之地,位于东京中心千代田区,是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修筑。
这一处占地23000平方米的日本传统建筑,它有绿色的瓦顶、白色的墙壁和茶褐色的铜柱。其中正殿是整个宫殿的中心,皇室的主要活动和外交礼仪都在正殿的"松之阁"举行,长和殿是天皇接受群众朝贺的地方,丰明殿内有大宴会场,常御殿为天皇内宫。此外,宫内还有花阴亭、观瀑亭、霜锦亭、茶室、皇灵殿、宝殿、神殿、旧御府图书馆等等。
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创建于明治四年(公元1871年),现在的建筑完工于1938年。
它由一幢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和左侧的东洋馆、右侧的表庆馆以及大门旁的法隆寺宝物馆构成,共有43个展厅。馆内收藏了十几万件日本历史文物和美术珍品,其中有70件被定为国宝。展品分为雕刻、染织、金工、武具、刀剑、陶瓷、建筑、绘画、漆工、书道等类别,反映了日本社会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和人民生活概貌。
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是为供奉明治天皇及昭宪皇太后而修建的神宫,建于1915年至1920年,二战时被焚,1958年按原样重建,位于东京涩谷区。
神宫苑内种有各类树木10万余株,共计300多种。神宫内有南、北、西三条参拜甬道,从南面正道入内,道路两旁古树参天、野鸟飞鸣。入内后有为昭宪皇太后特辟的御苑,面积有8万多平方米,苑内有各色花卉,特别是御苑南池旁的菖蒲田里,培育着150多种的菖蒲,每年的6月中旬,大片菖蒲竞相开放,成为神宫一大景致。宫内的殿堂都用桧木建成,雕梁画栋皆谨严华美,很值得观赏。
每年的元旦和3月11日,日本各地都有许多人专程赶往神宫参拜。
浅草寺
浅草位于庶民居住地的中心,类似上海的豫园,是以浅草寺为中心的一个地段。浅草有名目繁多的节日,一年四季都有庆祝活动。浅草寺前有一条很热闹的街道叫仲见世,两旁排列者各式民间工艺品店、特产店和杂货店,这些店被称为"仲店",在东京也是极具传统性。
浅草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其后该寺屡遭豳火之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寺院的大门叫"雷门",门内有长约140米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供着观音像的正殿。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塔。寺东北有浅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优美。
上野公园
上野公园是东京最大的公园,也是东京的文化中心。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公园面积很大,内有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都立美术馆等。
有"史迹和文化财物的宝库"之称的上野公园里,有宽永寺、德川家灵庙、东照宫、清水堂、西乡隆盛铜像等古迹,这些江户和明治时代的建筑散落在苍松翠柏之中,与湖光山色十分相宜。园西北有上野动物园,饲养着九百多种珍禽异兽,在园内的不忍池内,终年栖息着大量野生的黑天鹅、大雁、鸳鸯、鸬鹚和野鸭。池畔还有一个水族馆,里面有五百多种水生动物。动物园边上建有牡丹园,种植了70多个品种3000多株牡丹。
上野公园最著名的还在于每年春天盛开的樱花,去上野赏樱是东京人的传统出游节目。
箱根
箱根距东京90公里,从新宿乘火车,需时一小时半。箱根的山景好,温泉好,古迹也多,因而闻名于世。箱根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核心,周围的丛山之间,翠峰环拱、溪流潺潺,景色十分优美。碧波荡漾的芦之湖为火山湖,面积有7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湛蓝,泛舟湖上,能看到富士山和箱根神社的倒影。大涌谷和小涌谷的周围岩崖的裂缝中,喷出一种带有硫磺的蒸气。远望山半腰终日白烟缭绕,如白云出岫,是箱根的奇景之一。
箱根的温泉久享盛名,这里有著名的"箱根七汤",就是七个被视为疗养胜地的温泉。此外还有"箱根八里"、早云寺、千条瀑、仙石原、九头龙神社等名胜古迹。坐上登山电车、电缆车和空中吊车登山,可以观赏逶迤的溪谷和优美的湖光山色。
新宿御苑
新宿御苑位于市中心,面积140多亩,公园的设计兼重日本传统和西洋色彩。
这里原来是信川高远藩主内藤骏河守的住宅,明治5年(1872年)改为水果蔬菜研究所,七年以后成为新宿植物御苑,二战后改立为公园。原为日本林泉式庭园,后经设计改建成法式庭园。园内林木丰茂,景色宜人,还有500株樱花树,春天时樱花竞相开放。每年4月,日本首相都要在此举行"赏樱会",招待各国使节和社会名流。冬季,菊花大会热闹异常。

银座
银座是东京最繁华的高业区,相传从前这一带是海,后来德川家康填海造地,这一块地方成为铸造银币的"银座役所"。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
风土人情
日本的婴儿出生的时候,家人都会准备“产饭”,是感谢神让另一个生命来到人间的意思,但是,“产饭”不能给婴儿和产妇吃,而是给那些遭遇不好的妇女吃的,他们相信,吃得人越多,孩子就越被人疼爱,孩子要在出生一周后,设宴请客,取名的。

日本人是很相信神和佛的,但是不像中国人一样要烧香,他们只是双手合十拍两下,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神会听见,会引起神的注意。

日本是个很爱干净的国家,街上没有一个人乱仍垃圾,随手剩下的垃圾,都会仍到垃圾筒里,如果没有垃圾筒,就会放在一个小袋子里,直到有垃圾筒再仍。日本人每天都要洗澡。即使一天洗三遍,也不足为怪,通常是一盆水全家人洗。

吃饭时要注意,对方是双手为您盛上饭时,一定要双手捧回,以免失礼。筷子也不应正对他人,不可留在碗中,这样会不礼貌。不可剩饭,即使吃不下,也不要剩,吃剩下的东西(如:鱼刺、骨头等。)不要随意仍在桌子上,要垫上纸之类的东西,这样就不会弄油桌布。

日本是个很讲茶道的国家,喝茶自然有很多讲究。喝茶要有专门的茶具,也有一定的使用方法。在喝茶前要清洗茶具,在清洗时,不能用手去碰,倒茶时,要有老幼之分,或是左右之分。拿茶碗也是有讲究的,有男女之分。男士的拿法是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茶碗,中指垫在茶碗底部,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地向自己的方向收回就可以了,这样喝茶,男士会显得很有绅士风度,女士呢,就比较漂亮一点了,是中指和大拇指夹住茶碗,无名指垫在茶碗底部,食指和小拇指向外伸,就像兰花指一样,看起来比较女性化。泡茶时,第一便的水哎哟倒掉,这是为了保持茶的干净,因为在古代,茶是人们用手搓,用脚踩出来的,但是现在有了机器,泡茶倒水也就作为习惯流传下来了。喝茶时还要注意,不要替自己倒茶,等到有人看见时,再将杯子举起,若想回敬,应从对方作侧倒茶。着也只是茶道中的一小部分。
著名物产
很多,每个地方的土特产都不同,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有和服,寿司,工艺娃娃,当地的お菓子,cake,大福之类的

8、古诗中的气象物候有哪些?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综观上述云云,可知我国古典诗歌的物候描写,不单有文学方面的艺术价值,还是研究物候学及农业、军事的可贵资料。

与观风海果化村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