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新构造运动对气候影响

新构造运动对气候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28 08:00:34

1、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意义

第四纪地质发展历史虽仅为2~3Ma,但新构造运动表现却很明显,有些地区还很强烈,它是地球内力地质作用在地球表面的直观表现,造成了现代地球表面主要起伏的地貌单元。主要表现为板块运动、海洋和大陆分异、大陆上高原与盆地分异、断裂体系发育和地堑裂谷发展、火山和地震活动等。因此,研究新构造运动的发展对于研究地球地表地貌成因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构造运动促使大陆的隆起和海底的加深,也影响到外动力的格局和配置。大陆大面积隆起,改变了古行星风系的动力和热力状况,改变了大气环流形式,从而影响到气候变迁;地面反照率变化和大陆度变化,大陆边缘升降造成海水进退。这都影响着第四纪海面和各种自然环境的变迁。可见,新构造运动不仅在第四纪地壳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而且成为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等复杂反馈机制中的—个组成部分。因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对于第四纪以来地球环境、气候变迁,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有着深远的意义。

新构造运动和人类关系也极为密切,它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近些年来发生的强烈地震、火山活动,都是新构造运动的明显表现。在生产中,许多重要工程建设,都事先进行新构造运动研究。因此,深入研究新构造运动,有极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2、构造运动,气候,地貌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构造运动的变化可以改变下垫面的状况,包括了地貌的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是影响气候的几大因素之一。
气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地貌,比如说海洋结冰成为冰川,当然并不容易。
个人认为,构造运动是一种内力的释放,应该不容易受气候的影响吧。

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啊?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控制因素大概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特点及分布特点等。

自己写的,欢迎指正。

3、新构造运动及气候条件

查干诺尔盆地形成早期,差异升降运动强烈,但伊敏期之后,盆地逐渐萎缩并缓慢向上抬升。但是,新构造运动在本区表现较为明显。运动方式以升降运动为主,但盆地西部缺失新近系中新统至上新统和第四系沉积物,充分说明道劳乃花断裂在新构造期的活动仍很强烈,而且断裂还发育一套上新世中基性火山岩系(N2w)。总体上来看,全区地势平坦,地形简单,高差不大,地层产状较缓,倾角多为5°~10°,从盆地西部边缘向东地形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具有斜坡的特点。其中,隆起区水平距离约30~50km,高差为100m。因此,从新构造运动这一角度来看,查干诺尔盆地具有水成铀矿的有利成矿条件。

在盆地内,上白垩统—古近系的缺失,显示该时期盆地已抬升并遭受剥蚀,气候转为干旱或半干旱气候,特别是近代局部地段出现的半荒漠化现象,表明干旱气候还在进一步发展,这为含铀氧化水的形成和渗入创造了良好的古气候条件;另外,本区成矿目的层伊敏组2~3段的半潮湿半干旱气候环境又为铀成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还原物质,为铀的聚集沉淀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障。综合上述两个方面,本区已具备铀矿形成的两大重要环境——后生氧化环境和原生还原环境。可以推断,本区的铀矿化形成时代可能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期间。

4、地质简史、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变迁

昆仑山系是在经历了地质历史的各期构造运动之后,最终形成于华力西期。在此之后的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中,山峰又进一步剧烈上升,昆仑山北麓的塔里木沉降带则相对沉降。在这种强烈的上升与下降运动中,山体再次遭受巨大外营力的剥蚀改造,大量的碎屑物质倾泄到北部地区。

第三纪末期,在经受了新构造运动的剧烈活动期后,地壳运动处于暂时的相对稳定阶段,此期气候寒冷,已进入冰期,昆仑山北坡形成了大规模的积雪、冰川。冰川在沿自然地形向下运动中,使已被构造运动破坏的古老岩体再遭剧烈剥蚀,导致原始地形形态的极大改变和伴随冰川而来的大量碎屑物。到了早更新世初期,气候逐渐转暖,开始进入间冰期。冰川、积雪的消融,汇集为蕴含巨大动能的冰水流,携带大量冰川掘蚀之产物,堆积于北部山前地带以至更远的地方,同时,在山区的第三系和更老地层的剥蚀面上,发生着就地堆积,形成了今日所见分布甚广的西域砾岩。该岩组是以泥、砂、钙质胶结或半胶结的卵砾、砂砾层为其组合特征的。砾石大小混杂,层次不清,向北颗粒渐次变细,并显示出流水作用的特点。砾岩层的岩性特征显示了地层生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早更新世末期、中更新世初期,冰后期的冰水作用仍在继续,但规模已远不如初。气候正向着潮湿多雨转变,与此同时,新构造运动又趋于活跃,山前地带正成为上升隆起带,丰沛的雨水形成的滔滔洪水流,伴随着地壳的再次大幅度上升,更加剧了对早更新世形成堆积物和地形形态的侵蚀改造作用。洪流挟带的大量碎屑物,广泛沉积于山麓地带和河流出山口以后的广大平原地区,组成古老之洪积扇地形。堆积层由单一的、大小混杂的土砂砾、卵砾石向北逐渐演变为冲积相的砂、砂砾、亚砂土互层。

晚更新世,地壳的上升运动仍在继续,但上升幅度和强度均小于中更新世时期。这时的气候仍然潮湿多雨,使之在山麓和广大平原地区,继续堆积了厚度颇大的洪积和冲洪积相物质。到了晚更新世后期,气候渐趋少雨干旱,雨水多集中在低山丘陵,其量减少,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补给,已无力搬运大量碎屑物质,充其量只能对原始的堆积地形稍加改造而已,亦即形成了今日之山前切割甚陡,宽度不大的沟谷地形。沟谷切割深度可达60~70m,河流下游则形成了比高不同的冲积阶地,随着气候的进一步趋向炎热干旱,风力作用盛行一时,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形成,细微颗粒被吹扬到了低山丘陵。甚至吹到了海拔3500m左右的中高山,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山地黄土状亚砂土堆积。

沙漠的形成,说明了气候进入干燥、炎热的新阶段。此期地壳上升运动仍在发展。这种气候的新构造运动特点一直延续到全新世。

进入全新世,新构造运动剧烈活动期再告结束。在南部山区这种运动表现为缓慢的上升。自南向北,上升运动的幅度、强度依次减弱,平原地区更弱,此期流水作用甚微。大规模的风成作用虽已减弱,却仍是平原地区主要的外力地质作用因素。风力作用使沙漠南侵,使细土带遭受到剥蚀而缩小了面积,又形成和发展了新的沙漠堆积,形成了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和北部地区沙地、沙漠之今日景观。随着气候的进一步干燥、炎热,高山雪线逐渐上升到今天的5000m高度,雪线以上仅发育规模甚小的现代冰川。

自第三纪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和气候演变规律有三大特点:其一,新构造运动是持续不断的,并以上升运动为主要特征,新构造运动强度和上升幅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二,气候从冰后期的潮湿多雨逐渐演化为炎热干燥,时至近代仍在继续;其三,由于前述两大原因,导致形成了大规模的、多种成因类型的第四纪地层,这些地层也是过去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客观记录。新构造和气候演变的三大特点是造成现今河流及其古河道分布的直接原因。

5、新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地貌是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特定地表形态,构造运动对一些地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反过来,这些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貌成为我们研究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由于古老的地貌往往早已被剥蚀殆尽,所以现今地貌一般反映的是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结果。反映地壳垂直运动的常见地貌有河流阶地、深切河曲、夷平面、海成阶地、多排溶洞等。

图8-4 意大利古罗马废墟塞拉比斯古庙石柱1828年的出露情景

(据R.F.Flintetal.,1977)

(1)河流阶地和深切河曲

图8-5 河谷阶地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李叔达,1983)

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不断侧向迁移,形成宽阔的河谷,河谷中形成由冲积物构成的河漫滩。如果地壳运动使该区域处于上升状态,则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的河漫滩相对升高,一般洪水已不能达到,形成分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river terrace)(图8-5)。若该区域地壳运动表现为多次的上升—稳定—上升的过程,就会沿河谷出现多级阶地,其中位置愈高的形成时间愈早,通常从河漫滩以上最低一级阶地算起,从下而上或由新到老依次称为一级、二级、三级阶地……因此,河流阶地常可看作地壳垂直运动的标志之一,阶地面的相对高差大致反映了地壳上升的幅度。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期经长期演变已经发展成蛇曲的河流,若地壳转为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床降低,并深切至基岩,形成在河谷横剖面形态上成V形谷,而河谷在平面上仍保留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的不协调现象,称为深切河曲(incised meander)(图8-6)。它反映了地壳由相对稳定转向强烈上升运动的特征。

图8-6 美国犹他州圣胡安河深切河曲

(引自F.Press et al.,1982)

(2)准平原和夷平面

地壳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流水及其他各种表层地质作用长期共同对陆地表面进行改造,其总趋势是把原来地表高差较大的形态,经过风化、剥蚀把它削低,同时又将破坏下来的物质搬运到地表低洼处进行堆积,以减少地表的高差。这种“削高填低”的结果,使广大地区内形成只存在零星分布的、高度不大的剥蚀残丘,整个地区变得比较平坦,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称为准平原(peneplane)。当地表演变到准平原阶段之后,如果地壳又重新上升,准平原被抬高,并遭受流水切割而成为山地,这时在山地的顶部可以残留着原有准平原的遗迹,即相当平坦的顶面。其范围可大可小,上面可见到准平原时期的沉积物或风化壳,而且一系列相邻的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它们代表了已被破坏的原来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根据夷平面上沉积物或风化壳的年代可以判断其形成年代,根据夷平面的高度可以推算准平原形成后地壳的上升幅度。例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证明,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我国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时期地壳相对稳定,逐渐形成了地势起伏较小的准平原,当时准平原的高度大致为海拔1000 m左右,随着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上升,原来的准平原解体,遭受剥蚀、切割而成为夷平面,现今该夷平面的海拔一般为4000~5000 m。所以,上新世末期以来,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幅度达3000~4000 m。

反映垂直运动的海(湖)岸地貌也非常丰富。如地壳稳定时期在海(湖)面附近形成的波切台、波筑台,由于地壳重新上升可形成明显高出海(湖)面的海(湖)成阶地。如果地壳多次地稳定—上升,则可形成多级海(湖)成阶地。又如岩岸地区形成于海面附近的海蚀凹槽,由于地壳的间歇性上升,可形成高出海面的多排海蚀凹槽。一个地区多排溶洞的出现也是垂直运动的证据。因为成排的溶洞原来一般是在潜水面附近经潜蚀作用而形成的,如果出现多排溶洞,则表明该地区在垂直运动的影响下潜水面与岩层的相对位置曾发生过显著的变动。总之,垂直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丰富多样,不胜枚举。

地壳或岩石圈的水平运动在地貌上也留下了丰富的痕迹。水平运动可以使线状延伸的水系(河流、冲沟等)发生同步弯曲和错断。例如在四川西部的鲜水河谷地中,一系列穿过鲜水河断裂带的水系,由于断层的水平运动而发生弯曲和错断,形成S形、肘状或梳状水系(图8-7)。水平运动还常常使山脊或山梁错断或弯曲。

图8-7 鲜水河断裂带上断错水系特征示意图

(据唐荣昌等,1986)

a—S形水系;b—肘状水系;c—梳状水系

6、阿尔卑斯运动对亚洲大陆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对亚洲的地貌影响如何?

阿尔卑斯构造期包括整个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包含两个褶皱运动,即太平洋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太平洋运动(印支运动)是中生代的地壳运动,也叫旧阿尔卑斯运动。在我国发生在二迭纪的叫印支运动,发生在侏罗、白垩纪的叫燕山运动。太平洋运动形成的山脉主要有维尔霍扬斯克山脉、科累马山脉、外贝加尔东部山脉、锡霍特山脉、中南半岛东部山脉以及喀喇昆仑山脉、闽浙太平洋褶皱带等。经过这次运动,除喜马拉雅地槽等个别地区外,海水都退出了大陆,分散的陆块联结起来,一些古生代褶皱带,在印支运动中重新活动,普遍发生基底褶皱。从此,亚洲山地地形占了优势。

喜马拉雅运动也叫新阿尔卑斯运动,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的褶皱运动,其褶皱期自白垩纪到晚第三纪,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山脉。它分成两带,一为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褶皱带,西起小亚细亚半岛,经高加索、伊朗、西藏、中南半岛西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并通过苏门答腊、爪哇岛与另一带—东亚岛弧带相接。东亚岛弧带,北起科里亚克山脉,向南经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列岛、硫球群岛、台湾岛,直至菲律宾群岛。

第三纪造山运动的结果,亚洲大陆已接近现在的形态。西藏和横断山区发生强烈的块状上升,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上升,柴达木断裂下陷,形成为大型山间盆地。许多旧褶皱带,如阿尔泰山、天山、秦岭等也有强烈的线状隆起和断裂。

第四纪初期以来,亚洲各地升降运动仍在继续,这就是新构造运动,隆起和沉降对亚洲巨地形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在第四纪至少升高了一、二千米,现在喜马拉雅山每年仍以1.8厘米的速度上升着。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红海以及贝加尔湖和死海地沟等,都是第四纪以来由沉陷而成的。

与新构造运动对气候影响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