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东平什么气候

东平什么气候

发布时间:2021-06-01 16:32:20

1、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情况简介

东平县处于鲁西南平原北部,东部受鲁中山区的阻挡,境内受季风的影响,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季(3-5月),冷暖气团对峙,进退不定,骤冷骤热,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燥,回暖迅速。夏季(6-8月),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常有暴雨涝灾。秋季(9-11月)受大陆气团影响,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减少,云淡风轻,日照充足。冬季(12月-翌年2月),盛行偏北风,气压高,温度低,气候干燥。

东平县位于北纬35°46'24”至36°1O' 2O”,东经116°02′52″至116°39′44″之间,东与肥城市毗邻,南与汶上县、梁山县接壤,西部隔黄河与东阿县、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相望,北与平阴县搭界,全县土地总面积1330.44平方公里,折合2010661.2亩,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县境内摇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河流兼而有之。

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县北部地区,属鲁中南低山丘陵边缘。最高点为旧县乡歪老婆顶,海拔451米(黄海高程)。

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属大汶河冲积平原,地面高程在40米以上,多数土层深厚,土壤构型良好,适宜农业种植。

洼地主要分布在东平湖区,该区西边是黄河,东边是本平湖滞洪区,属黄河冲积平原除腊山昆山马山等少数孤山残丘外,其余均为地面高各40米以下的湖洼地,最低点在新湖乡轩场附近,海拔1236.7米。

东平湖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全部湖泊水面176940.5亩,折合117.9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东平湖水面好,饵料丰富,风光秀丽,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市巨大潜力。

我县境内有18条河流,主要有黄河、大汶河、汇河、金线河等,全县河流总水面52914.7亩,折合35.2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6%。

东平县,是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县,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10个,村委会706个。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东平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境内有众多品味级别较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推进措施更为有力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的五年,是潜力优势纵深挖掘、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的五年,是全民创业激情空前高涨、争先创优信心愈加坚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三步跨”战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迈出了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3.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5.8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8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是2005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9.1亿元、68.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45倍、3.12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0:54.3:25.7调整为13.9:49.3:36.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亿元,是2005年的10.4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8%,比2005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COD和SO2排放量持续下降。工业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78家,比2005年增加1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7.5亿元、利税39.2亿元、利润26.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58倍、5.34倍、5.74倍。瑞星、新东岳、光大、东顺等骨干企业规模实力和经济效益翻番增长。化工、高档纸业、机械加工、纺织等七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68.3%、69.4%。着力培植的矿产支柱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金牛、宏达、建龙3家铁矿已投产,润辰铁矿即将投产;百成、盛鑫、庆达3家铁矿正在建设,彭集铁矿已完成详探;投资7亿元、年产200万吨的中联水泥熟料项目正加紧建设。全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个。旅游服务业强势崛起。修编完善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要景区景点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水浒故里、度假东平”主题定位,围绕近20个景点组团,铺开了上百个单体项目,“双线串珠”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成功举办了四届水浒文化旅游节,承办了全省龙舟赛、全国龙舟邀请赛、国际龙舟邀请赛。我县被评为全省首批旅游强县、全省县域旅游10强。2010年,共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7倍、8倍。商贸流通服务业日益繁荣。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191家,比2005年增加161家。新上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4家。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建设标准化农家店120家。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实现连续6年增产。十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80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1家,比2005年增加52家,其中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34家,分别增加3家、2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75个。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机动渔船燃油补贴、移民后期扶持等补贴补助资金12亿元。

城乡建设开创新局面。完成了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拉开了“两区、三园、一带、十一镇”城镇空间布局。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铺开建设了城市生态水系景观、文化发展线、县城生态景观林、天然气扩容、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强了城市容貌形象综合整治。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5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5%。2009年被授予山东省园林城市称号。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济菏高速、贯中大道相继建成通车,先后实施了105国道、220国道、255省道、331省道大修改造工程,105国道创建为国家级文明样板路,济徐高速、滨河大道、滨湖大道正加紧建设。经过积极争取,晋鲁铁路确定从我县通过,并设立客货场站,建设专用支线,现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结束我县不通铁路的历史。目前,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客车;建成电气化乡镇10个、电气化村271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完成了47家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实现资产收益3.6亿元,8000多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企业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对县工业园区、东平湖景区、矿产工业局定目标、定责任、活机制,形成了适应跨越发展,高效、灵活、开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0年,县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及项目建设规模、效益与上年相比均翻了一番,旅游业综合收入、矿产业税收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财税体制、人事制度、文化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已有6家全国500强企业落户东平,201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3亿元;外经贸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实际利用境外投资1761万美元,居全市第一位,是2005年的10.9倍。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7万人。建立干部职工正常增资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08元和6031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921元、2881元。新建了第三、第四实验小学和12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项目89个。对义务教育段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新建了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中医院门诊楼、病房楼等,改扩建农村卫生室422处,95%的村卫生室达到规范化以上建设标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6.9万人次,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12.2亿元,发放社会保险待遇10.1亿元;对14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五保对象入院率达到80%以上;城乡低保对象达到15406户、27018人。扎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定保持了低生育水平,连年夺得全市一等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扎实推进“平安东平”和矛盾排查调处新机制建设,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大局安定和谐。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统计、物价、气象、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老龄、残疾人、妇女、青年、儿童等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可喜成绩。

政府形象有了新提升。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注重加强与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系。进一步规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了新一轮县政府机构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依法治县活动。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决策评估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认真落实。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和“强化责任、提升效能”等主题教育活动,干部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围绕打造“五最”环境品牌,努力加强行政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不断提升,县行政服务中心荣获省级服务名牌和省级服务标准化单位。

2、东平县的地理环境

<

3、山东省主要的气候灾害

山东自然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特点

山东自然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特点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位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全省地形复杂,鲁中、鲁南和山东半岛为山地丘陵,鲁西、鲁北为黄河冲积平原。省内主要河流有黄河、运河、小清河、大汶河、沂河、沐河、潍河、马颊河、徒骇河等,湖泊主要有南四湖、东平湖。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耕地686.7万公顷,3390余公里的海岸线。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具有多样性的气候,为我省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同时,山东又是一个多灾省份,旱、涝、风雹、热带气旋、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屡有发生,且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多发性、群发性和衍生性。我省各地年平均暴雨日数在1.3~4.1天之间,其分布趋势是自南向北减少;主要多雹区在鲁中及鲁北沿海一带,多雹中心在安丘,平均年雹日为1.4天。据统计,1949~1989年四十年里,因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减产粮食15.1亿公斤,减产棉花0.95亿公斤,减产油料1.85亿公斤,倒塌房屋55.9万间,受灾人口1673.5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足见我省气象灾害之频繁、危害程度之严重。从1949~1989年统计情况看,我省危害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均为气象灾害,按其危害程度依次为旱、涝、风雹等灾害。

长期以来,我省一贯重视综合减灾防灾工作,始终把减灾与发展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与预测预报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救灾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整个减灾工作重心也逐步由灾后救助向灾前防御过渡。但从省减灾防灾的形势看,仍远不适应山东经济发展的需要。省委、省府对我省气象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多次对气象部门明确指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加强气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研究与开发,更好地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强化服务,造福山东人民”。

4、山东省泰山市东平位于什么地方?

东平县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4个乡镇,708个行政村。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湖洼各占三分之一。东平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境内有众多品味级别较高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东平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东平因“东原底平”而得名(《尚书》禹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三千多年。从西周到清代,东平曾为国、郡、路、府、州,一直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平历代人才辈出。汉代有率众起义大败王莽军取得“无盐大捷”的农民英雄索卢恢,“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隋代有率众参加瓦岗寨起义的程咬金。宋代有父子双状元梁灏、梁固,儿科医学家钱乙。元代有农学家王祯、杂剧作家高文秀。明代有政治家王宪、杜三策。民国时期有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纪念馆的吕彦直。

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为东平留下丰厚的自然文化遗产。东平是全省文物大县,现有古遗址、古墓群、石刻造像、摩崖刻经15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城西部的白佛山,有佛教石刻造像138尊,被载入《中国名胜大典》,其中的大佛石刻造像为国宝级文物。在东平故城出土的东汉张迁颂碑,被故宫博物馆列为历代书法八件精品之一。东平湖畔的洪顶山摩崖刻经有我国目前所知南北朝之前最大刻字。境内的东平湖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三面环山,山水相连,风光秀丽,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风景名胜区,是山东省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湖西岸的腊山,山势挺拔,林木茂胜,以奇、险、幽著称,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标兵之一。近年来,东平县以“水浒”文化为主线,以“两山一水”(腊山、白佛山、东平湖)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水浒遗迹游、山水生态游和名胜古迹游三条旅游热线,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东平气候适宜,地形地貌多样,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生产基地县,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尤其是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分别达到50.5万亩、42.6万亩、49.2万亩和9.8万亩。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县林果和桑园面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林地面积已达到36.7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24万亩、经济林6.2万亩;桑园面积达到14万亩。境内的东平湖是山东省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盛产河蟹、乌鳢、大青虾、甲鱼、莲子、菱米、芡实等名优特水产品,水产养殖面积达9.2万亩。东平矿藏种类多,储量大。目前已探明的有金、铁、石灰岩、紫砂页岩、花岗岩、大理石、河砂等,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东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工业形成了以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制药、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体系。农业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 推进了产业化发展进程,实现了整体效益的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96元。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105、220国道、072省道、济菏高速公路贯穿全县,程控和移动电话、数据通信、光缆传输、网络服务快捷方便。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正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5、山东的气候水土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
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亿立方米。另外,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385.8亿立方米,90年代因干旱入境水量减少为222 亿立方米。

6、㤗安东平现在天气情况如何?

刚才在网上帮你看了一下,泰安的这个天气预报是多云转晴。

7、东平市在什么省?

广东省

8、东平天气未来一周的天气

山东泰安东平县:
10月12日(周三)多云,14~22℃,南风 3-4级,空气良;
10月13日(周四)多云,11~23℃,南风 3-4级,空气良;
10月14日(周五)多云转小雨,14~23℃,南风 3-4级,空气良;
10月15日(周六)小雨,15~19℃,南风 3-4级,空气良;
10月16日(周日)阴转多云,14~20℃,南风 3-4级,空气良;
10月17日(周一)多云,14~23℃,南风 3-4级,空气良;
10月18日(周二)多云转晴,13~23℃,南风3-4级,空气良。

与东平什么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