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滁州全椒县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滁州全椒县就是属于南方。
全椒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介于安徽省会合肥和江苏省会南京之间,根据800毫米等降水线——秦岭淮河线的划分,全椒县年平均降水量840~980毫米,那应该是属于南方的。
2、全椒县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全椒县,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介于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间,紧邻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全椒是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东依南京4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北邻滁州市区18公里,南距马鞍山70公里,距上海360公里。沪陕、沪蓉高速公路和沪汉蓉、京沪高铁均贯穿全境。四周分别与滁州市南谯区、南京市浦口区、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含山县、合肥市巢湖市、合肥市肥东县相接壤。
全椒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户籍人口45.9万,常住人口39.5万。全椒县西北部为低山丘陵;东部和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残丘零星分布;滁河、襄河、马厂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向暖温带过渡性质。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易旱易涝。
地处江淮丘陵东南侧,地势由西北向东。北部低山绵延,中部丘陵起伏,西南、东南部为河谷平原。滁河流经县西南和东南边缘。境内建有黄栗树、马厂、岱山和三湾等水库。驷马山引江工程在田家渡与滁河相连通。
全椒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天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常年风向多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无霜期大于210天。
全椒县始建于西汉,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全椒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并且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和安徽第一大文豪《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拥有“三山、两河、三湖”(神山、龙山、牧龙山、滁河、襄河、碧云湖、岱山湖、卧龙湖)等原生态旅游资源。
3、全椒县二十四小时天气
安徽>滁州>全椒 天气预报
29日(明天)
中雨转大雨
23℃/19℃
30日(后天)
中雨转小雨
23℃/17℃
1日(周六)
中雨
26℃/18℃
4、滁州当地地理环境问题有哪些?
行政区划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辖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
滁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全市设2个区、管辖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3.8万。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滁州属“南京都市圈”核心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
地形地貌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定远等县属于淮河流域。
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和圩区。[6]
气候环
滁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连接秦岭—大别山脉的皖山山脉绵延向东北,经合肥市东北部延伸于市境五尖山、皇甫山、磨盘山、张八岭、老嘉山、长山、芝麻岭,形成江淮分水岭。位于定远、肥东、南谯、全椒等四县(区)交界处的五尖山脉除自西向东延伸的主脉外,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方向伸出两支余脉,其中东北余脉蜿蜒进入凤阳县境,西南余脉逶迤进入全椒县境。市境地貌分丘陵、岗地、平原三大类型,平原较少主要分布在沿河、湖的狭窄地带,其余均为丘陵与岗地。
市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淮河干流水系、滁河水系和高邮湖水系。市境淮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有窑河、天河、濠河、板桥河、小溪河和池河。
长江以北有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发源于安徽肥东,蜿蜒270公里,汇集了江淮分水岭以南诸水,浩浩荡荡,从南京六合汇入长江,这就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滁州的母亲河—滁河。
滁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桥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皂河等。高邮湖水系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秦栏河以及白塔河的主要支流川桥河等。市境湖泊不多,主要有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以及与周边市县的界湖高邮湖、高塘湖等。水利工程众多,有大型水库2座(沙河集、黄栗树)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955座,成为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点缀在绵延起伏的皖东丘陵上。发挥着灌溉、防洪、生产生活用水和游览观光休闲的多种功能。
5、现在滁州气候怎么样呀?
滁州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考古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沿淮“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华夏文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攻战频繁,这里曾为吴国、楚国分据,所谓“吴头楚尾”。秦统一中国又亡于暴政,接着楚汉相争,江淮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司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岭避难,琅琊山因此而得名。经历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争战,到隋唐时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唐代名宦李幼卿、韦应物、李绅、李德裕等先后任过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迹,诗词和史话。北宋欧阳修贬任滁州,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风之淳,苏轼又将“两记”写成了碑贴,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扬四海,声播古今。南宋时期,江淮一带成为宋金对峙的前沿,抗金名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整军抵御金兵,滁州面貌为之一新。宋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对滁州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朝后期,凤阳县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经过十几年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凤阳府曾一度营造明代开国皇帝的都城,滁州曾直隶于京师。如今凤阳皇城遗址和皇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滁州产生了许多学有功名的人物,如天长状元戴兰芬,卓有成就的女学者王贞仪,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等,在滁州历史上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全椒人吴敬梓于贫病交加中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00多年来,这本名著以各种文本传播世界。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江北皖东一线成为太平军与清王朝军队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1858年爆发了有名的乌衣之战。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滁州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运动的启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写下了不朽的史篇,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转战于此。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成立滁县行政专员公署,下辖9县。建国后的滁州经历了几十年曲折发展的历程,1979年凤阳小岗村农民以石破天惊的大包干创举,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12月,国务院批准滁州设立省辖地级市。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屹立在长江北岸。滁州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琅琊区 面积 12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239000。南谯区 面积1273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239000。明光市 面积2335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239400。市人民政府驻城西街道。天长市 面积1770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239300。市人民政府驻天长街道。来安县 面积1481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239200。县人民政府驻新安镇。全椒县 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239500。县人民政府驻襄河镇。定远县 面积2891平方千米,人口91万。邮政编码233200。县人民政府驻定城镇。凤阳县 面积1920平方千米,人口72万。邮政编码233100。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
6、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简介
我就是全椒的,全椒还不错,被南京辐射带动发展,以后应该能发展的更好的!地理位置
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东依南京48公里,距上海360公里,北邻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马鞍山70公里。
面 积
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东西长58公里,南北长44公里。耕地面积4万公顷。
人 口
全县总人口46万人,县城(襄河镇)人口11多万人。
气 候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天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常年风向多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无霜期大于210天。
水文地质
总蓄水量:3.3亿方,水库87座,可养水面1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万亩。地质构造处于滁河断褶带。土壤有85个土种,水稻土70万亩,占52%。
土壤养分: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上,PH值为中性。矿产有金、银、铜、铁、重晶石、大理石、绢云母、石灰岩等。
历史文化
全椒建制于西汉,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经济资源
1、产业基础厚实。机械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态势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业熟练工人近4万人;服装玩具业是传统产业,乡乡有厂,户户适应,有熟练工人3万多人。
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碧云湖、三塔寺、龙山寺、大王庙等景点。距国家AAAA级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仅20公里。
3、农业资源丰富。全椒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棉花大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已创出“高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7、滁州地区包括哪些县市
滁州市辖4县,2个县级市,县分别是:全椒、来安、定远、凤阳,县级市:天长、明光。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辖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
(7)滁州全椒地区具体气候情况扩展资料:
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
滁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接壤金陵西北,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儒风之盛、夙贯淮东”之誉。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定远等县属于淮河流域。
8、全椒怎么样
1、产业基础厚实。机械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态势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业熟练工人近4万人;服装、玩具业是传统产业,乡乡有厂,户户适应,有熟练工人3万多人。
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碧云湖、三塔寺、龙山寺、大王庙等景点。距国家AAAA级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仅20公里。
3、农业资源丰富。全椒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棉花大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已创出“高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还有流传很久的管坝牛肉和马厂酥火牌。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是安徽以及中西部地区实 安徽的东大门施“东向战略”,融入长三角的通道前沿,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也是滁州市“大滁城”建设的副中心。全椒距滁州18公里,南京46公里, 合肥98公里,属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层,是南京,滁州,合肥的远郊近邻,同时享受南京和合肥这两个省会城市以经济、智力和城市文明为主的城市资源。全县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6万,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拥有10多万人口的县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皖东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全椒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对内全力优化环境,对外大力招商引资,利用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力求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全面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
陆路交通方面:境内将有两条高速公路,三条高速铁路,有六个高速公路道口,三个火车站。两条高速公路是指合宁高速和和正在规划设计的沿江高速。三条高速铁路是:正在 全椒站建设中的南京—西安的宁西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沪汉蓉城际快速通道以及正在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沪汉蓉铁路合宁段于2008年4月已通车运营。京沪高铁在全椒县县城东北,即县综合经济开发区东北角建有一级停靠站一座;宁西铁路和沪汉蓉城际铁路在全椒县境内并轨,并设有三个站台:一个在县城南面2公里处建一座二级站,另一个在全椒县马厂黄庵建一个货运站。
9、安徽滁州市是平原还是山丘
区域位置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滁州属“南京都市圈”核心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
地形地貌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定远等县属于淮河流域。
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和圩区。
气候环境
滁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山川河流
连接秦岭—大别山脉的皖山山脉绵延向东北,经合肥市东北部延伸于市境五尖山、皇甫山、磨盘山、张八岭、老嘉山、长山、芝麻岭,形成江淮分水岭。位于定远、肥东、南谯、全椒等四县(区)交界处的五尖山脉除自西向东延伸的主脉外,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方向伸出两支余脉,其中东北余脉蜿蜒进入凤阳县境,西南余脉逶迤进入全椒县境。市境地貌分丘陵、岗地、平原三大类型,平原较少主要分布在沿河、湖的狭窄地带,其余均为丘陵与岗地。
市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淮河干流水系、滁河水系和高邮湖水系。市境淮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有窑河、天河、濠河、板桥河、小溪河和池河。
长江以北有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发源于安徽肥东,蜿蜒270公里,汇集了江淮分水岭以南诸水,浩浩荡荡,从南京六合汇入长江,这就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滁州的母亲河—滁河。
滁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桥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皂河等。高邮湖水系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秦栏河以及白塔河的主要支流川桥河等。市境湖泊不多,主要有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以及与周边市县的界湖高邮湖、高塘湖等。水利工程众多,有大型水库2座(沙河集、黄栗树)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955座,成为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点缀在绵延起伏的皖东丘陵上。发挥着灌溉、防洪、生产生活用水和游览观光休闲的多种功能。
自然资源
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鱼虾、油菜等农产品。
著名土特产有滁菊(中华四大贡菊之首)、来安花红、南谯贡茶(西涧春雪)、明光绿豆、凤阳花生等。
特种水产有女山湖大闸蟹、花园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银鱼、梅市梅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传统特色食品有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天长甘露饼、炉桥桥尾、恒裕酱品等。
动物资源、次生林木、竹、中药材资源丰富。非金属矿是滁州市的优势矿产。石英、岩盐、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储量居华东之冠;而岩盐矿、石膏矿是安徽省唯一的大型岩盐、石膏矿床;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绢云母、钾长石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全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矿种储量大,其中硅石、凹凸棒石、铸石玄武岩、岩盐、芒硝、石膏、石油等,占据安徽省全部或大部分储量,部分矿产在华东,甚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石英岩储量居华东之冠,储量保守估计约100亿吨。其他特色非金属矿有绢云母、凹凸棒石粘土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