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关于世界气候植被类型
1.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总体特征是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 全年降水量少 降水大概400Mm以下 问题是300多mm与100mm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即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内部差异是很大的 例如美国东北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比美国中部的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就要多些
所以 在降水多的地方是森林 随着降水量的减少 然后逐渐转变为 森林草原 再到草原 再到草原荒漠 直到荒漠
2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都比较多 冬季温度相对亚热带低些(虽然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的月平均温度大于0摄氏度 但是也只有几度而已) 所以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一般降水较多是阔叶 否则多为针叶以减少蒸腾作用散发水分
温度不高为落叶 以在冬季减少能量散失安然过冬 温带较高一般为常绿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对应自然植被带一览表
1热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季风。在赤道两侧,植被为常绿阔叶 林
2温带:温带大陆,温带季风,温带海洋、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在纬度22.5至66.5度之间,植被大多为常绿针叶林。
3寒带: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4高原山地气候。
3、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最典型分布和植被景观
4、世界气候类型所对应的植被类型
1热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季风。在赤道两侧,植被为常绿阔叶 林
2温带:温带大陆,温带季风,温带海洋、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在纬度22.5至66.5度之间,植被大多为常绿针叶林。
3寒带: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4高原山地气候。
5、全球气候分布类型
①【热带气候】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全年处于热带低压控制下。
(二)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季。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移动引起风向变化。
(三)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季。
成因:受赤道低压带禾信风带交替控制。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
分布: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成因: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与信风带控制。
②【亚热带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暖和湿润。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副热带高压南移,此地受西风带控制。
③【温带气候】
(七)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
特点:夏天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
(以西欧为典型)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成因: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以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北部为典型)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
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④【寒带亚寒带气候】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天凉爽少雨。
成因: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特点:终年寒冷少雨,夏季有短暂时间较温和。
成因:纬度高,太阳直射弱,受极地气团控制。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
特点:终年严寒,降水少。
成因:纬度最高,太阳辐射最弱,地势高。
⑤【高原气候】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
特点:气温随海拔垂直变化而变化,且变化大 ,垂直变化差异大。
成因: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6、世界植被分布情况
由于维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的不同,分别就有了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想对应的具有代表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就形成了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从世界各地自然带的分布,植被具有如下的规律: 1、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这这种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这种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当然,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也会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淡、 ̄莣 2008-08-14 18:40 检举 您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 好(0)不好(0) 标签:地理 规律 植被 其他答案 随着温度和纬度的不同而不同 ___彼婩婲" 2008-08-12 16:32 检举 一、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性 (一)全球分布规律 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是决定许多植被型成带状分布的根本因素。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它提供给地球的热量从南至北的有规律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因而植被也成带状从南至北依次更替。这种沿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同时,在陆地同一纬度的不同地点,各地的水分条件,由于与海洋的距离、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性质等差异往往十分明显。植被因水分状况大体按经度方向成带状的依次更替(但与具体经度数字无关),即为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它和纬度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 对地球上植被分布的一般规律,有过不少研究。如布罗克曼-耶罗什(Brockmann-Jerosch)和留贝尔(Rübel)根据欧非大陆作出了植被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图式。瓦尔特绘制了北半球和南半球不对称植被带的“平均大陆”图式(图5-37)。在这张所谓的“平均大陆”植被图上,可以看到如下的趋向:热带、北方带(寒温带)和极地带(在南半球不存在相应的带)等各植被带大体是与纬度平行的。这在北半球比较明显。但是,这种规律也是相对的。在南北纬40°之间的大陆东侧,由于季风的湿润影响,有一个完全不存在干旱地区的区域。在西侧,则情况甚为复杂,在亚热带,荒漠可伸展到海岸,而在南半球,荒漠甚至仅限于海岸区。在西侧的其余地区,明显地较为湿润,而海洋气候的影响深入到内陆。这种趋向在平均大陆图上比在一般的世界植被图上容易看出。平均大陆的植被图给人们提供了世界植被类型模式分布的状况,表明了植被类型分布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目前已有许多推测植被类型变化的气候指标,最早使用的是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其后应用较广的如格里高里耶夫和布迪科创立的太阳净辐射 们的组合较好地反映了以植被特征为代表的自然地带规律。当q<0.3时形成苔原,0.3<q<1.1时随R值减少依次更替为从热带到寒温带分布的森林,1.1<q<2.3时为热带与温带分布的草原,q=3.4则为半荒漠与荒漠的分界标志,但它们都限于一定的R值条件内。 1976年,日本学者吉良根据温暖指数(WI),划分以下各带: WI=0 极地永冻带 WI=85-180 暖温带 WI=0-15 寒带 WI=180-240 亚热带 WI=15-45 亚寒带(寒温带) WI>240 热带 WI=45-85 冷温带(中温带) 吉良还根据温暖指数、柯本指数K,桑斯威特(C.W.Thornthwaite,)的PEI和爱斯特隆(? ngstr” om,A.)的CIH三者结合作为湿度指数,以北半球为例,划分为五个带,表示热量、干湿度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表5-5)。 表5-5 北半球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气候 带(干湿度)的关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夏雨气候条件下,森林类型随热量而发生变化,在一定的热量范围内,发育着某一植被类型。同时,湿度的递减也出现了森林类型的变化,并逐渐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在属于地中海型的冬雨气候区,不论在欧洲或是北美,都发育着典型的硬叶林,有别于夏雨气候区的照叶林。 上述各种对世界植被分布规律的论述,仅是概括性的,它往往从气候方面加以说明。但世界植被的实际分布却复杂得多,它还要受到气候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面,来考察一下几个主要大陆的植被分布状况。 欧亚大陆(包括非洲北半部)根据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可把欧亚大陆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纬度地带系列:即大陆西部的大西洋沿岸系列;大陆东部的太平洋沿岸系列以及大陆内部的东欧-西西伯利亚-中亚-阿拉伯系列。 大陆东部太平洋沿岸系列中植被由北至南的更替顺序为:苔原—北方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或雨林。这里夏绿阔叶林,由于冬季受到盛行极地大陆气团作用,以及沿岸又有寒流经过,气候寒冷而干燥,因此,是由较耐寒旱的栎类等组成,且不能向内陆深展,迅即尖灭。但这里的常绿阔叶林却大为发育,这是由于受到夏季强盛的东南季风的作用。这两种现象与大陆西岸广为分布的夏绿阔叶林以及北非的亚热带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具不对称性。 大陆内部西西伯利亚—中亚—阿拉伯系列中植被由北至南的更替顺序为: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热带荒漠。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出现,是与海洋湿气团难以到达大陆内部或是经过长距离后已成为大陆气团,气候显著大陆性,干旱少雨等因素有关。这一带的热量虽不低,但是降水量已较东西两岸明显减少,使需要湿润气候的针阔混交林和夏绿阔叶林无法生存,而被耐干旱的草原和荒漠植被所代替。 欧亚大陆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沿岸的植被系列与前两个系列有明显差异,从北向南依次为苔原—北方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及热带荒漠—稀树草原与季雨林—热带雨林。 由于受地形和洋流等条件影响,纬度地带性植被中只有寒温带(北方)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在大陆上东西连续不断。热带雨林在非洲东部高原上受印度洋信风影响未能出现,在非洲西海岸亦因强大的奔给拉寒流制约而使其分布限于刚果河口以北的狭窄范围内。 北美大陆 植被分布地带性现象比较复杂。在大西洋一侧,从北到南植被依次为苔原—北方针叶林—夏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森林,呈一定的纬度分布。在回归线到北纬60°范围内,主要为湿润性气候,并较欧亚大陆东岸更为湿润一些。但是,植被的这种纬度地带性,并没有横贯整个北美大陆,特别是在夏绿阔叶林分布的纬度带内,植被向西逐渐过渡为草原和荒漠,在一个很大的区域内,出现了植被从东向西的有规律更替,表现出经度地带性。这主要是与从大西洋湿润气团带来的水分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密切相关。在北美大陆的西部,虽然受到太平洋湿润气团的影响,雨量充沛,但却被经向的落基山所阻挡,因而森林仅限于山脉以西。 南美 安第斯山脉贯穿大陆南北,但过于靠近大陆西岸,植被在山的两侧差别甚大,只形成两大系列。 澳大利亚 植被受地形影响更为显著,东侧海岸因山脉逼近而雨水充沛,雨林从北部热带延伸到南部亚热带,呈半环形分布,内陆却以稀树草原和荒漠为主。 最后应指出,气候带与地带性植被的具体划分在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这里引用沃尔特的方案作为参考。他共划出9个气候带和相应的地带生物群落(Zonobiome,ZB),后者以地带性植被作为主要组成成分。 ZBⅠ周日气候型的赤道带——热带常绿雨林 ZBⅡ有夏雨的热带——热带落叶林和稀树草原 ZBⅢ亚热带干燥带(荒漠气候)——亚热带荒漠植被 ZBⅣ冬雨和夏旱带——硬叶木本植被 ZBⅤ暖温带(海洋性)——温带*常绿林 ZBⅥ有短期霜冻的典型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 ZBⅦ有寒冬的干燥温带(大陆性)——有寒冬的草原和荒漠 ZBⅧ寒温带(北方的)——北方针叶林 ZBⅨ北极的和南极的——苔原(无乔木) 在地带性植被之间通常气候逐渐变化,相邻的两类植被各自占据有利生境,形成空间上镶嵌分布,但优势(面积)相互转化的过渡带,特称之为地带群落交错区(Zonoecotone ZE)。例如落叶阔叶林被草原替代,北方针叶林被苔原替代,相应形成森林草原带和森林苔原带。后者在北欧可见到下述几个变化边界①最南部为具有采伐价值的森林北界,②密林北界,③岛状分布的片林(或杂有孤立的树木)北界,④森林树种分布北界,此时植株成为散生的灌木状或匍匐状,这也是苔原带的南界。 此外我们也可以区分出边界更为模糊的渐变带,它主要表现为不同层片在群落中优势的替代。如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之间多年生草本植物层片的作用逐渐变化,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之间常绿树种层片的逐渐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过渡带生长一些特有的物种,如我国草原化荒漠中的沙冬青、四合木等,而未分布到带外。
7、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与相应的植被
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南北纬10度之间。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 相应的植被---热带雨林带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处于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暖热,干湿季节明显。 相应的植被---热带草原带
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的东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注意这是较特殊一种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而形成的:在大陆东岸才有季风气候;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天刮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夏天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丰富。所以有明南北回归线显的干湿季节。相应的植被----热带季雨林带
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30度之间大陆西部和内陆。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终年干旱少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要注意一下。 相应的植被----热带荒漠带
5、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纬25度——35度之间大陆的东岸。这也是特殊的气候类型:只有大陆东岸才有;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 相应的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40度之间大陆的西岸。注意:只有大陆西岸才有;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雨。故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相应的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温带季风气候,特殊的气候类型,主要北纬35度——50度之间的东部。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的结果,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热而多雨。相应的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度之间大陆西部。注意:只有大陆西岸才有;终年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相应的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9、温带大陆气候,主要是内陆地区。终年受海洋影响小的缘故。相应的植被---
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成因受极地气团影响,夏短温暖,冬长严寒。相应的植被——亚寒带针叶林带
11、寒带苔原气候,成因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影响,全年严寒。相应的植被——寒带苔原带
12、寒带冰原气候,成因受冰洋气团影响,全年酷寒。相应的植被——寒带冰原带
11、高山和高原气候,气温对高度增减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日照强,风力大。
8、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表格: 图中代号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区 植被景观 2 _
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影响下,形成干季.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全年气温在20℃以上.5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7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多为人口密集区.8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显著的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一般为500~600毫米.
故答案为:
图中代号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区 植被景观 2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两侧非洲热带草原面积最广 热带草原 5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季雨林 7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欧洲西部最典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8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
9、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及特点,要详细的
(1)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 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荒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 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 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 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5)热带海洋性气候。
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 000 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6)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 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7)地中海式气候。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8)温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 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少。
(9)亚热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 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10)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11)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在北美大陆东部北纬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的东岸等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它们和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特点近似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同之处在于冬夏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12)温带大陆性气候
(包括温带沙漠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 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年降水量在250~500 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13)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 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 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14)极地长寒气候
(苔原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 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 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15)极地冰原气候。
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 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0、求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及每一个气候的植被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南北纬10度之间。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 相应的植被---热带雨林带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处于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暖热,干湿季节明显。 相应的植被---热带草原带
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的东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注意这是较特殊一种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而形成的:在大陆东岸才有季风气候;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天刮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夏天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丰富。所以有明南北回归线显的干湿季节。相应的植被----热带季雨林带
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30度之间大陆西部和内陆。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终年干旱少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要注意一下。 相应的植被----热带荒漠带
5、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纬25度——35度之间大陆的东岸。这也是特殊的气候类型:只有大陆东岸才有;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 相应的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40度之间大陆的西岸。注意:只有大陆西岸才有;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雨。故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相应的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温带季风气候,特殊的气候类型,主要北纬35度——50度之间的东部。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的结果,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热而多雨。相应的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8、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度之间大陆西部。注意:只有大陆西岸才有;终年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相应的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9、温带大陆气候,主要是内陆地区。终年受海洋影响小的缘故。相应的植被---
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成因受极地气团影响,夏短温暖,冬长严寒。相应的植被——亚寒带针叶林带
11、寒带苔原气候,成因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影响,全年严寒。相应的植被——寒带苔原带
12、寒带冰原气候,成因受冰洋气团影响,全年酷寒。相应的植被——寒带冰原带
11、高山和高原气候,气温对高度增减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日照强,风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