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变化与水循环

气候变化与水循环

发布时间:2021-06-08 15:33:24

1、自然界水循环对于气候的变化是如何响应的?

水循环对气候的响应主要表现在水的相态变化上
如果气候曾百暖,在温暖海面的水会加快蒸发速度,使得海面上的水汽含量增度加,在海洋像陆地上的知气流运动会带来更多的水汽,从而使降水增加,对流性天气更加剧烈,而赤道地区的温度升高对应的环流形道势也会改变,可能使极地温度降低,输送过去的水汽凝结形成降雪。专
由于水汽的凝结和蒸发都会伴随巨大的潜热释放和吸收,所以对气候变化属有减缓的作用

2、全球水循环过程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作用?

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邵春 沈永平 张姣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的变异性变得越来越极端,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地上升.气候变化改变了水文循环,其变化趋势对世界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的影响包括对降水、蒸散发、径流、降雪与积雪面积、冰川和冻土等方面的影响:近百年来,全球降水在波动中略有增加;在北半球水面蒸发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径流量及其时空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以积雪形式的降水越来越少,且积雪面积越来越小;冰川出现加速退缩的现象.随着全球变暖,多年冻土融化,导致活动层厚度有明显增大趋势.所有现存的模型都表明了一个更暖的未来世界.为降低地球各圈层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需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更精确的气候预测模型,提高水资源管理者的技术水平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以解决人类的水资源需求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

4、思考自然界水循环对于气候的变化是如何响应的?

水循环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种水体的 “纽带 ”,是 “调节器 ”,它调节地球的能量分布,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水循环是 “雕塑家 ”,它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象。水循环是 “传输带 ”,它是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水循环,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淡水,补充和更新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从而使水成为了可再生的资源。
水循环既受气候系统的制约 , 又对气候系统进行反馈。,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水循环的变化。流域水循环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流域的气候条件在客观上决定了流域的水循环背景。气候因子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复杂的、 多层次的 , 气候系统通过降水、气温、 日照、 风、 相对湿度等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循环过程。气候系统的输出—降水对水循环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对某一特定的区域而言 ,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降水是水循环的开始。除了直接影响以外 , 气候因子还通过发生在陆面和土壤中控制陆面与大气之间水分、热量和动量交换的陆面过程间接地影响水分循环。如气温、日照、 风和相对湿度对陆面蒸散发过程的影响等。分析气候变化下的水循环演变特征是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基础。
1降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全球变暖,相当于地球自然环境的一次重新 “洗牌 ”,全球变暖打破了以往的降水的区域分布平衡状况,使得有的地区年降水量较常年增加了,而有的地区年降水量较常年减少了,造成降水异常。
从中国范围来看 , 近 100 年来 , 中国的年降雨量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振荡 , 但是趋势性变化不明显。近 50年 , 中国东北部、华北中南部的黄淮海平原和山东半岛、 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 海河流域 1980~2000年系列平均年降水量比 1956~1979年约减少了 10.5%。全国的其余地区年降水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长江下游、 华南沿海和西北地区的增加比较显著 , 西部大部分地区、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的年降水量也有增加趋势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黄河中下游流域和华北平原的持久干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频繁洪水均有其深远的长期降雨气候变化背景 [2]。
2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近 50 年我国六大江河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淮河 )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 , 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河流域 ,全流域 1980 年以来的径流量与 1980 年以前相比减少了 40%~70%,地下水位也明显下降 ;对于大部分流域 , 径流对降水的变化较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当然,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对径流下降的贡献远远大于气候因素。以沧州市为例:自 1975年开始系统观测地下水位以来的 28年中,地下水埋深从 2.87m增加到 7.33m,年均增加 0.16m,地下水埋深的增加使降雨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
3 蒸散发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蒸散发既是地表热量平衡的组成部分 , 又是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 , 是水循环中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 ; 反过来 , 蒸散发又可减小辐射向感热的转化 , 对气候进行反馈。
1960~2000 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 年蒸发皿蒸发量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较 60~70 年代下降了 99.8 mm,下降幅度为 5.8%。但是 ,蒸发皿蒸发量只代表蒸发的潜在能力,反映气候因子。流域陆面实际蒸发量更多的是受土壤供水能力的影响。自 1980年代以来,沧州市年均超采深层地下水 4.6亿立方米,年超采浅层地下水 2.2亿立方米,这些地下水如果不是人为从地下抽出来,基本不会蒸发掉。 29年间折合多蒸发 1000毫米,相当于两年的降水量。蒸发是要消耗热量、降低气温的,所以蒸散发增加抵消了气候变化的升温因素。

5、水循环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水循环对气候变化有多大的影响,目前并不清楚。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量逐渐提高,形成的降水也会增加,但是可能会造成降水集中,也就是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并且降水规律也可能越来越复杂。
与气候变暖关系更大的是水的状态的改变,例如结冰、融化等。地球冰川随着气候变暖,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提高。而冰川融化能够吸收热量,同时海水增加也会吸收热量,这些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与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