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应用气候资料气候图识别气候类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跪求!
世界的气候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科:地理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本节知识
二.教学课题: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气候的含义;
2、通过活动和探索理解世界气候类型;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结合地图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材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天气、气温和降水,为学习气候这一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只是这一节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较难识记,可充分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反复练习、记忆即可。
重 点: 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难 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图
五.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57页三个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二〉自主学习
自学57——58页,填空
1、气候是一个地方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 ,一般变化 。
2、人们关注天气的时间一般是 ,常用到 、 、 、 、 等因素。
3、世界上气候类型有: 、 、 、
、 、 、 、 、 、 、 。
预习后,指名口答以上问题。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同桌合作,)
1、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 ( ) 明天大风降温 (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
2、我们从图3.22的谈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关注气候的时间是 ,一般只注意 和 两个因素。
活动后,指名回答以上各题
活动二:(四人一组,找两个小组演板)看图3.23,完成59页活动题第3题
(1)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 气 候 类 型
热 带
温 带
寒 带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区 气 候 类 型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四〉精讲点拨(课件演示)
1、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各温度带中的气候类型和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完善以上表格。
2、以赤道地区和两极附近为例分析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影响。
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读背气候类型
〈五〉拓展提升
说一说咱们当地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六〉作业
读图3.23,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表格内: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赤道附近
两极地区
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南亚的印度半岛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为代表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
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
北纬400~600的大陆东岸
中纬度内陆地区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板书设计:
世界的气候
一、定义: 三、类型:
二、特点: 四、分布
教学反思: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有效的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的关键。由于本课内容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太强,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则通过问题的设计、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结合问题进行课件演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育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意识,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不足之处:由于本课内容的知识难度大,趣味性差,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比较多,所以大多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他们只知道典型气候类型的名称,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表述不清,出现了“张冠李戴”现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性。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提高。
2、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播放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师: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
2、师: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预设:“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 【板书:后】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 “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 社会)。
师: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
7、师: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 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六: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
3、如何探究气候类型及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