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什么功能
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湿地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每年汛期洪水到来,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全国天然湖泊和各类水库调洪能力不下2000亿立方米。长江22个通江湖泊尽管面积锐减,目前容水量仍达600多亿立方米,洞庭、鄱阳两湖蓄洪能力不少于200亿立方米,对于调节长江洪水、消减洪灾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湿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后又缓慢排出多余水量,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有利于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湿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沟的水流外,湖泊、水库、池塘的蓄水,都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据估算,我国仅湖泊淡水贮量即达225亿立方米,占淡水总贮量的8%。某些湿地通过渗透还可以补充地下蓄水层的水源,对维持周围地下水的水位,保证持续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器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的调查,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气湿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对也多。因此,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自然环境,对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湿地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
我国湿地分布于高原平川、丘陵、海涂多种地域,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反映,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湿地是重要的物产和能源基地
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多种食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能运输能力。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佳地,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此外,湿地还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
2、洞庭湖湿地有哪些重要作用
1.调节局部气候,维持气候稳定。2.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动物栖息地。3.农业灌溉用水。
3、洞庭湖具有的生态、经济意义有哪些
洞庭湖作为湿地具有的意义
生态方面:
1、调控径流,蓄洪防旱
2、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3、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4、保护生物、丰富物种
5、(特指红树林)抵浪固岸
经济方面:
1、提供动植物产品
2、提供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3、提供水运(通航)能力
社会方面:
1、观光旅游
2、教育科研
3、历史价值
4、洞庭湖湿地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是调蓄洪水还是净化环境?
?
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不包括( ) A.调蓄洪水 B.航运 C.发电 D.旅游观
C
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其具有的生态功能有①是水源地,也是蓄水池,能调蓄洪水;②降解污染;③野生动物的歇息地,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除生态功能外,湿地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本题中调蓄洪水、航运、旅游观光都是洞庭湖的价值。但是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落差小,水流缓慢,所以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C选项发电功能不具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洞庭湖湿地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是调蓄洪水还是净化环境?
洞庭湖湿地作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中国仅7个),是国际重要的湿地,在维系洞庭湖区生态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其它地区的生态平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保护洞庭湖湿地,就是保护以其作为生存环境的人类自己。
洞庭湖湿地的水文调节效应
水文过程不但决定着各种湿地类型的形成与维持,同时在水的贮存和处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洞庭湖洲滩和沼泽地占有洞庭湖2/3以上的面积,沼泽化土壤及沼泽化草甸的草根层饱和持水量很大,能贮蓄相当一部分水份,作为枯水期生态用水。汛期所蓄水量可服务于区域防汛,减少中下游洪水流量压力。洞庭湖湿地每年容纳的湖水在2 776×10 m ,如果没有湿地对径流的调剂削洪功能,将给洞庭湖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武汉工业重镇的生态安全带来威胁。巨大的湖容,对长江流量起着调节作用,在保障长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洞庭湖湿地的污染物贮存净化效应
对于净化而言,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介于土地处理和水生植物处理之间的自然污水处理系统,它克服了二者的不足而综合了二者的优点。基于生物圈内营养元素可以无限循环的原理,湿地生态系统能发挥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环洞庭湖经济带的蓬勃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显著加快,大量的工业污染物与城镇污水进入湖区湿地,影响水质,给其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但通过湿地的贮留净化功能可以避免或减轻这种危害。根据环境监测统计分析和评价,洞庭湖富营养化状况在中到中一富营养级之间,以中一富营养级为主,并有逐渐发展之势,但目前湖泊的富营养化的外在表现不突出,在这个过程中,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服务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洞庭湖湿地的维持生物多样性效应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及其形成过程。湿地处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交汇过渡带,受两种系统的影响而又区别于这两系统,具有自身特性。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湿地环境保护与维持,为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着必需条件。洞庭湖湿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对生物多样性有着十分好的保育效应,是湿生、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地,是中国及至国际重要的鸟类越冬地、迁徙鸟类停息地和夏候鸟的繁殖地。
洞庭湖湿地的调节小气候效应
湿地主要缘于三种原因,使地区小气候得到改善。一是湿地热容量大,导热性差,使湿地区域的气候变幅小,有利于改善当地小气候;二是湿地面积大,或者湿地的潜水位较高,地下水面距离湿地表面的高度在土壤毛细管范围内,大量水分在毛管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表;三是湿地的地热学性质使湿地源源不断为大气提供充沛的水分,增加空气湿度。洞庭湖湿地面积大,其调节气候的服务效应是明显的,能使周边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洞庭湖湿地的社会服务效应
湿地的社会服务效应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在消费湿地物质、劳务、服务时所得到的满足,包括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洞庭湖湿地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是人们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的好场所,洞庭湖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场地和科学素材。
由此可见,洞庭湖湿地价值极大,无论是蓄洪还是净化,如果非说谁最大,那就净化,必兑蓄洪别的地方也可以.
希望能帮你
7、洞庭湖自然湿地及滩地功能区
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诞生的全球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不论其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水体流动或静止、咸水或淡水、碱水或半碱水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等水域地带,还包括河流、湖泊、稻田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沿岸地带”。按此定义,洞庭湖及其河网平原是水体流动的淡水湖泊、河流、沼泽和稻田湿地。
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三峡工程与沿江湿地及河口盐渍化土地》[4]一书中,将洞庭湖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本功能区是指自然湿地范围,即由防洪大堤(垸堤)外的湖泊(通称外湖)和滩地组成。滩地按淹水天数分为高位洲滩(淹水总天数小于68d)、中位洲滩(淹水天数小于98d)、低位洲滩(淹水天数小于312d)和白泥滩。相应地出现湖泊水生植被、低位-中位洲滩草甸沼泽化植被、中位洲滩-高位洲滩湿地森林植被。
本功能区是构成世界著名湿地的主体,它除了起到湿地这个大地之肾的重要功能外,还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它是湖南省,也是国内最大的淡水鱼业基地;由滩地提供的湿地生物资源量据湖南林科院估算,年蕴藏量达210万t。
本功能区最大的特点是受构造沉降和泥沙淤积的影响使湖泊水体和洲滩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而对生态产生深刻的影响。
1.一年内湖泊水体和洲滩随季节变化很大
洞庭湖在自然条件的控制下,历来就是“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洪水期即汛期湖泊水体面积可达2700km2,如果有特大洪水,堤垸溃决,则可大大超过2700km2,此时洲滩尽遭水淹;枯水期湖泊水体不到600km2,洞庭湖区水体穿插在洲滩之间而成为几条线。如果自然条件再叠加人为作用,那么洞庭湖湖泊水体和洲滩在洪、枯水期的面积变化就更大。例如围湖造田就严重加大了这种变化。就目前而言,三峡水库启用,如前所述,枯水期水位大幅度降低,这之前枯水期的湖泊水体有不少就干涸了使之更加缩小;至于洪水期,荆江来水不见得会减少,其水域面积仍将保持。因此三峡水库启用洪、枯水期湖泊水体面积反差更大,特别是枯水期水体面积减少,洲滩面积扩大就更加严重,从而带来如前所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条件就是水体干固,洲滩大面积露出,主要表现是:
1)为人群自由来往,捕鱼捞虾,猎杀鸟类大开方便之门;更为甚者是地方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开发洲滩,植树栽杨,人为地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湿地生态结构。
2)增加了血吸虫寄生钉螺和东方田鼠繁殖区域。
3)浓缩了排放的污染物,本区洪、平水期不超标而到枯水期就超标使大地之肾的洞庭湖湿地不堪重负。
4)使洞庭湖区冬春干旱趋于严重。
2.从长远看洞庭湖水体趋向于加大、加深
三峡水库启用已经四个年头,2003年、2004年、2005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发表的泥沙公报,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只有启用前的(1/8)左右,而洞庭湖区的构造沉降维持不变。这是说,洞庭湖的构造沉降速率已经大为超过泥沙淤积速率,洞庭湖将向扩大方向演化,虽然这一演化进程的缓慢可能为现在的人们感觉不到而被忽视,但是扩大却在发生。对洞庭湖已经所发生的生态问题(洪灾实质上也是一个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多是归之为泥沙的淤积。当泥沙淤积的大量减少,洞庭湖真正成了一个饥饿型湖泊,这一点人们还没有考虑,更谈不上研究。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在发生,虽然很缓慢,但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候。
3.现实的问题是缓解洞庭湖枯水期缺水
1)三峡水库建设前和建设期间,所有的论证都认为枯水期洞庭湖水量增加,而三峡水库启用的三个枯水期证明论证的结论是不正确的,问题的严重性是有关部门及学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不承认这一点。因此当务之急是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证并提出对策意见。
2)如果肯定洞庭湖枯水期缺水,笔者提出,湖南省多年前提出的“三口建闸”的功能由“汛期调蓄洪水”增加一项“枯水期引江济湖”。所谓“引江济湖”就是通过三口闸门在枯水期开启引长江水入洞庭湖解决其缺水的灾难。
8、洞庭湖作为湿地具有哪些生态价值
生态方面: 1、调控径流,蓄洪防旱 2、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3、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4、保护生物、丰富物种 5、(特指红树林)抵浪固岸
经济方面: 1、提供动植物产品 2、提供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3、提供水运(通航)能力 社会方面: 1、观光旅游 2、教育科研 3、历史价值
9、特别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生态
(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湿地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减少,水位受人为影响年际变动过大,持水、蓄水和调洪能力下降,特别是大量湿地变成水田和旱田之后,调水能力和其他生态功能大幅度下降.因此湿地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是大量湿地变成水田和旱田.
故答案为:
(1)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2)大量湿地变成水田和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