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陇西的冬天作文
一年四季中,冬天真的很美,美得让人无法用语言形容。如果把春天当成一个小姑娘,那冬天就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
初冬的早晨是美丽的。一层薄薄的雾在空中轻盈地飘荡着。行人的欢声笑语,汽车“嘀嘀”的喇叭声交织在这一片朦胧之中。这一切,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当并不太耀眼的阳光照射到山顶上的时候,雾气便像幕布一样徐徐拉开了,大地渐渐显现在冬日的温暖中。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你就会发现,其实冬天也和夏天一样,也是一个善变的季节。早晨还有一丝斜斜的阳光,渐渐地,天空中便会飘起闪着银光的雪花。开始时,雪花依稀可数,隐约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撒落了几个细碎的小雪粒。慢慢的,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飘飘、慢悠悠地往下落,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天女撒下的玉叶、银花。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雪渐渐地停了,房屋。树木都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中,万里江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脚踩在地上,时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身后总会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风儿轻轻地吹过,停留在树枝上的白雪便“簌簌”地往下落,玉屑似的雪末儿在风中舞蹈。
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冬天它实在太美,太美,以至于我无法说完,但我爱冬天,我爱这里的一切。其实你只要用心去感受,冬天还是挺温暖的。
2、甘肃的气候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
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
(2)陇西一年四季什么气候扩展资料: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3、古代中国的陇西是怎么样的?
在公元1669年以前,甘肃军政文化的中心基本在陇西,陇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是西出长安的第一大军政文化重地。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与现代化大都市的宣传,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和概念,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不应对它历史文化的宣传影响到这样的程度,这是一种遗憾。“陇西”地名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北京大学版《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战国地图)。我认为甘肃如果放弃陇西,就等于放弃了用有力的地域名称和历史名人,来衬托说明甘肃悠久人文历史的丰厚资源,因为陇西是甘肃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天水和武威也曾在历史上有过阶段性辉煌,或者有与陇西并驾齐驱的时段,但其长久性和总体份量都不如陇西。就前面所列历史人文,大多都被史典记载在“陇西”名下,陇西就是历史上陇西郡的所在地。陇西不光在甘肃就其全国而言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为数不多的典范地名之一,它承载着民族千古以来的典籍文化。搬开中国浩瀚的文化史典,就无法回避四处可见的陇西(陇西郡、陇西成纪、渭州、巩昌府、巩昌总帅府、巩昌布政使司),因为陇西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化发祥地的首要地区,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
一个地名,被国库典籍不停的载扬三、四千年,又与典型的帝王、文化名人贯为一体,这本身就具有丰厚的历史份量和灿烂的文化光辉,目前在甘肃,很难找到另有两个什么字比陇西更具有甘肃历史文眀的代表性。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名,已经就是被历史塑造了几千年形成的聚焦点,历史从这里走来,人们从这里认知,这个地名就应当是串结甘肃历史文化的中心线,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法更改的,甘肃的宣传不能也不应该脱离这个轴心线。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小范围地点(当然也可加以小域及变迁的说明),应当沿着有代表性的地域和历史记载的惯例,小局部的名人名事之争应服从大的全局。陇西是一个历史大地域的代名词,不能只看现在地域机构的一时划分而过于偏废,对陇西的宣传,其历史事件人物必定得超出现陇西县县区范围,而应当进入历史上陇西郡和巩昌府的地域范围,这是符合历史的。在其秦汉以前,陇西郡就包括有:兰州、天水、陇南、秦安,而甘肃历史文化主要起源于秦汉前期,应当看到陇西是个历史地域和历史概念,而不能单纯割裂的看作是现在的陇西县,陇西就是历史至今的“陇中”,“陇上”,甘肃的简称“陇”,都是从陇西的历史文化地域而来的,现在这个历史地域已经只剩下一个县的地盘了,陇西快要在甘肃消失了。只有陇西机务段强大的电力机车,拖挂着区区车箱,五十一年来每日来回行进在兰州与天水之间这六百里热土,同时在默默地向全国无数过境这里的人们诉说,这块被忘缺的六百里热土她在华夏历史中的光环和至今被覆盖着的焦人的文化味。陇西是一个相对历史文化的地域概念,比如李白被典籍较统一的记载为陇西成纪人,李世民祖上陇西人,如果再划分小域,把李白、李世民改成秦安人或临洮人,那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陇西院”,陇西县的李氏祠堂“陇西堂”就得改成“秦安院”、“临洮堂”。由此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海外栏目片头中的“陇西堂”也得由此取消或者更名,同时千千万万侨居海外的李氏后裔也得弃用‘陇西’的一惯叫法,这样做是要闹出国际笑话的。公元前266年秦昭王设立陇西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置陇西郡,到公元1669年前历来都是西出京都长安的第一大军事、文化重镇。一直在陇右行使中央政权下的一二级军政权地。陇西郡初期辖地为现兰州市、定西地区、天水市、陇南地区之总和,后因辖地太大,先后从中分割,成立了天水郡:金城郡(现兰州市)、武都郡、安定郡。清朝分置陕甘总督,后成立甘肃省,省会驻地先设在陇西,公元1669年才迁至兰州,尔后经济文化中心才从陇西转到了兰州。从几千年历史上冠系在陇西名下的历史文化名人,简直不胜枚举,“仅唐一代近三百年间进入朝仕的陇西文人才士就难以记数,可以说像陇西这样在历史上给国家直接或间接输送众多人才的地方,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古人云:‘天宝物华地灵人杰’,这就使陇上文化鼎冠中华”(见《陇西文史稿》)。沿袭历史的大地域叫法,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沿续性,和人们对重大历史人物已知的统一性。陇西承载着甘肃的历史文化,这是由史料记载的(陇西历史见“二十五史”各书卷相关条目,《陇西文史稿》有详细考证)。
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自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有名贯古今的鸟鼠同穴山,有一身不仕两朝的商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洁身自尽的《禹贡》首阳山。古城中心座落着建于元代(公元1261年)的威远楼,雄伟壮观,使古城凸显千古雄风。 陇西元朝为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元朝实行军政合治,巩昌总帅府就在威远楼“统督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四府,秦、陇、宁、定西、兰、镇原、阶、成、西和、会、环、金、徽、德顺、金洋十五州行政军事。”(《陇西文史稿》),古城承载着现在甘肃省会兰州市的角色,可以想见,陇西在当年的繁华辉煌以及文化的繁荣。重修于清代的威远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柱,通高二十六米,极其古朴壮观,为西出长安的西北第一楼,是陇上名胜古迹的代表性建筑,上悬陇西杨氏书写的“巩昌雄镇”通栏金匾,其书法雄劲厚重。巩昌雄镇“声闻四达”,陇上诗人赞曰:“陇山渭水历来兵家征战地,巩昌雄镇自古关西出将才”。城内民建古屋棂格,沿袭秦汉古建风格,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并 将北街作为秦汉风格古建保留。城北有元蒙将领的巴巴坟,牌楼至今巍峨渭滨,古赤亭水源远流长,从北缓缓注入渭河,繁忙于陇海铁路线上的列车就沿着亭水河,碾压着汉代赤亭都尉积淀的黄土味,穿梭于南北。
陇西地形平陡大小与兰州差不多,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四面通衢,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历史上、现在和将来都是甘肃南部交通中转和物资集散的中心。宋朝曾是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现代社会的商品交易会是从陇西演化而来的。随着西部的开发、国家西线引水工程动工和欧亚大陆桥渝兰铁路的通车,陇西有着经济发展的无限前景,充满着开发的商机,陇西作为陇中工业城市而崛起是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李氏家族的“陇西龙宫”座落在陇西城北街头前门,其多层斗拱式牌坊至今还在,这里是隋唐以前李渊家族的真正老家,陇西是李氏家族的根本和原故里,当时就称为陇西龙宫,这更为陇西增添了神秘性,李渊曾有一段委派太子李建成出任陇西太守,处理军政和守护家门。陇西牡丹早于长安牡丹,(以唐陇西龙宫为主一带地域,后由李建成移至长安)长安牡丹早于洛阳,除了在《在威远楼下》书中记载外,世人知道的太少。牡丹性干喜寒,再加丁香呵护,至今西秦牡丹娇于长安、洛阳。
“汪家洞”在陇西城中,全县人人皆知,这是至今中国考古学中难作结论的迷。汪家洞的传说,有口皆碑,其传说的神秘性,传说内容的丰富性,系统完整性都是罕见的,至少可以作为传说典故进行旅游文化的宣传。陇西汪氏家族从元朝陇右王汪世显闻名,历经金、元、明、清四朝而不衰,累官数众,仅三史有傅老三十余人。至今坐落在漳县境内的汪氏元
4、陇西全年气候特点是什么?
?
5、陇西盆地
一、前言
广义的陇西盆地,据《甘肃省区域地质志》,东邻六盘山,南依西秦岭,北达乌鞘岭—老虎山,向西延入青海省境内。本节所涉及的范围为甘肃东南部临夏、兰州、靖远一线以东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0'~106°11',北纬34°45'~36°50',面积约为33000km2。地区地貌景观为黄土高原区,一般海拔1500~2500m之间,大陆性气候,属黄河流域,包含黄河干流、渭河、洮河等水系。因遭受长期侵蚀、切割,沟壑纵横交织,梁峁星罗棋布。
区内的地质调查工作已达百余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十年间,基础地质与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涉及地物化探遥感各个方面,先后发现一批有价值的铜、铅、锌、煤等多金属和燃料矿产地,积累了丰富地质资料。但就盆地本身研究而言,特别是石油地质勘探方面,工作程度还普遍较低,至目前仅见原地质部石油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四分队20世纪60年代提交的《陇西地区石油地质踏勘报告》(1966)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区勘探事业部90年代提交的《西吉—双临盆地石油地质综合评价报告》(1996)等少量成果,缺乏钻孔与物探资料。
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中陇西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报告主体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完成。
二、地质条件
(一)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基底形态、盖层构造特征,陇西盆地可划分为北部坳陷(靖远坳陷)、中央隆起(马衔山—华家岭隆起)和南部坳陷(临夏—陇西坳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图10-26-1、图10-26-2)。
图10-26-1 陇西盆地构造单元分区图
图10-26-2 陇西盆地构造单元横剖面示意图
1.北部坳陷———靖远坳陷
该坳陷为一中、新生代坳陷。其北界为北祁连北缘断裂,南界为中祁连北缘断裂;西北至宋家梁山,东南达义岗、界石铺、隆德一带,面积约7000~8000km2。它发育在北祁连褶皱带之上,基底为下古生界变质岩系,分布于坳陷的西北与东南边缘,厚度约13000~15000m。加里东运动使下古生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在褶皱带上产生北西西向的坳陷,于坳陷中沉积了中、下泥盆统老君山群磨拉石建造、上泥盆统烟突子群陆相碎屑建造、下石炭统臭牛沟群与中石炭统羊虎沟群以及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陆相的含煤建造与碎屑岩建造,下白垩统河口群与上白垩统香水滩群湖相、河湖相陆屑建造。古近系和新近系为河湖相及山麓相红色地层,广布本区(图10-26-3)。
图10-26-3 陇西盆地北部坳陷地层柱状剖面图
根据基底起伏和中、新生代沉积、构造发育情况,该坳陷又可进一步分为宝积山褶皱带、枣茨滩—东湾—屈吴山南褶皱带与南部向斜三个次级构造。其中南部向斜由古近系和新近系组成,产状平缓,大部被第四系覆盖。
2.中央隆起———马衔山—华家岭隆起
位于盆地中部,区域构造上属中祁连隆起之一部分。它西起皋兰、兰州,东迄华家岭,呈西宽东窄狭长状北西西向展布,面积15000km2。基底构成为下元古界马衔山群、中元古界兴隆山群和皋兰群结晶岩系,东、西两端分布广泛,中部出露较为零星。盖层包括上三叠统、侏罗系、下白垩统及新生界,总厚度1900~2400m。
本区在古生代时,除华家岭以东、阿干镇以西局部地带外,一直处于隆起状态。之后由于受断块运动的影响,在其西部形成一些狭小的分隔的凹陷,从而接受了上三叠统、侏罗系的沉积。早白垩世、古近世和新近世时沉积范围有所扩大,尤其是古近世和新近世,由于与南、北坳陷相通,分布更为广阔。
区内马衔山、兴隆山、皋兰山、华家岭等地中、新生代时的持续隆起,对本区沉积、构造起了重要控制作用,表现在不同地带有着不同的构造特征:西部为北西、北西西向展布的马衔山群、皋兰群、兴隆山群构成的突起,其间分布一些小型狭长的中、新生代凹陷,盖层受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北西西向与北北西向褶皱与断裂;中部马衔山群、兴隆山群零星出露,定西一带为一新生代凹陷,南缘内官营南邓家梁地区存在一北西西向之背斜构造;东部由马衔山群及古生界组成突起。
3.南部坳陷———临洮—陇西坳陷
此为一新生代坳陷,其北界为中央隆起,南以临夏—天水断裂与西秦岭相邻,西起临夏,东达陇西以东,呈近东西向展布,面积9500km2。基底由马衔山群与兴隆山群组成,仅有零星出露;盖层为古近系和新近系,分布广泛。局部见下白垩统。
本区新生代以前,一直处于隆起状态,直到古近纪初出现下沉,接受沉积。古近系—新近系中新统(E—N1)为洪积相—河湖相沉积,厚约1000m;上新统(N2)由下部的河湖相向上转为湖相沉积,厚690~1500m,具自南而北、自西而东沉积厚度变厚之规律。
坳陷内分布着一些褶皱构造,如其西北部出现的北东向银川沟背斜,及坳陷内部的康乐虎狼关背斜,主要是受周围山系上升与基底隆起影响所致。
(二)地层条件
陇西盆地是在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坳迭型盆地。其基底由元古界结晶岩系与下古生界变质岩与上古生界组成;中、新生界为盖层,盆地内出露的地层见表10-26-1。
表10-26-1 陇西盆地地层简表
(三)烃源岩
陇西盆地主要发育两套生油层系,即中下侏罗统窑街群(J1-2y)与下白垩统河口群(K1h)。前者为湖沼相沉积的含煤岩系;后者为以泥岩为主夹砂岩、页岩的湖泊相沉积。其烃源岩主要为暗色泥质岩类,次为煤岩。烃源岩平均厚度泥岩40.3m、煤岩11.6m;面积约为910km2。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如下:
1.有机质丰度
经与我国陆相生油岩评价标准比较,陇西盆地的各项有机质丰度值普遍偏低,基本属较差生油岩范围。
2.有机质类型
对照我国陆相有机质类型划分评价标准,陇西盆地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殖型与腐泥—腐殖型,白垩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殖—腐泥型(表10-26-2)。
表10-26-2 陇西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表
3.有机质成熟度
根据镜质组反射率(Ro)测定、岩石热解最高峰值(Tmax)及红外光谱1700/1600测定,并按照Ro以0.5%、Tmax以435℃、1700/1600以8.50%作为成烃门限,确定陇西盆地烃源岩有机质成熟阶段(表10-26-3)。
表10-26-3 陇西盆地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表
(四)储盖条件
陇西盆地内自侏罗纪至新近纪各时代地层均具有一定的油气储集能力。其中又以上侏罗统享堂群(J3x)与上白垩统香水滩群(K2x)为主要储油层段,平均厚度分别为300m与600m。
享堂群主要为灰白、灰绿色粗中砂岩与细砂岩,部分为粉砂岩、砂质泥岩。砂质层较多,胶结中等。孔隙度8.2%~14.5%,渗透率1.1×10-3~72.0×10-3μm2,显示低孔低渗特征。
香水滩群岩性为桔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页岩。下部以粉砂岩为主;上部以砂岩为主。砂岩层巨厚,颗粒分选中等,呈半圆—次棱角状,泥、铁、灰质充填式胶结。孔隙度平均为5.0%,渗透率<1×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
陇西盆地中生代、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以砂泥质岩石为主,其中泥质岩估计约占总厚度之1/4。砂岩层之间所夹泥岩、砂质泥岩、页岩及古近纪和新近纪含石膏层的泥岩等致密岩层均可作为良好盖层。
三、资源评价方法与参数
(一)主要参数的获取
面积资源丰度是类比法的重要参数。根据油气成藏条件的相似性,陇西盆地选择柴达木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柴北缘作为刻度区,其油气面积丰度由柴北缘的面积丰度与该盆地的类比系数相乘得到。
根据盆地和运聚单元类比法评价的评分标准,得到陇西盆地在成藏条件方面的得分情况及相应的根据,总得分34.5分(表10-26-4)。
表10-26-4 陇西盆地类比参数、评分标准和评价得分表
续表
(二)成因法主要参数
成因法主要参数—平均产烃率和油气运聚系数为根据柴达木盆地产烃率模拟实验和运聚系数研究成果类比所得的结果(表10-26-5),陇西盆地石油运聚系数为3.00%,天然气运聚系数为1.02%。
表10-26-5 陇西盆地成因法主要参数计算结果表
(三)可采系数
根据新一轮油气评价项目办《油气资源可采系数取值标准及计算方法》的要求,确定本项目评价盆地可采系数(表10-26-6),陇西盆地石油可采系数为22%,天然气可采系数为63%。
表10-26-6 陇西盆地油气可采系数计算表
四、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一)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陇西盆地由于勘探程度低,缺少钻孔与物探资料,化探资料也很有限,以往未提交过探明储量,故本次资评主要采用面积丰度类比法与成因法,再用特尔菲综合法求得该盆地的油气资源量。即首先根据油气成藏条件的相似性,选择勘探程度高、地质研究程度高、资源探明程度高的柴北缘作为刻度区与陇西盆地进行类比,求取油气面积丰度、盆地平均产烃率与油气运聚系数等参数值,然后根据此参数值对陇西盆地进行油气资源量估算,之后再采用特尔菲法加权,最终确定该盆地的油气资源量(表10-26-7、表10-26-8、表10-26-9)。
表10-26-7 陇西盆地油气资源类比法计算结果表
表10-26-8 陇西盆地成因法计算结果表
表10-26-9 陇西盆地特尔菲综合法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表
(二)油气资源分布
油气资源量分布包括资源量层系分布、深度分布、地理环境分布、品位分布诸方面。
1.层系油气资源量分布结果
层系油气资源量是指油气资源目前储集在某个地层层系中的量。陇西盆地存在中生界和新生界两大套储集层系(表10-26-10)。陇西盆地的石油与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生界,其地质资源量分别为0.1152×108t与98.94×108m3,各占总资源量的63.10%。
表10-26-10 陇西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分层结果表
2.油气资源量深度分布结果
油气资源深度分布是指油气目前在地下储集岩中的埋藏深度,它是按不同深度范围内的资源分配率进行配置的(表10-26-11)。从表中可知,陇西盆地的油气主要分布在中深层与深层,中深层石油地质资源量为0.0639×108t,可采资源量为0.0126×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54.88×108m3,可采资源量为34.57×108m3。据计算,中深层与深层资源量占盆地总资源量的65.00%。
表10-26-11 陇西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深度分布结果表
3.油气资源量地理环境分布结果
油气资源量地理环境分布是指目前储集在地下岩石中的油气资源在地表所处的地貌环境。陇西盆地为单一黄土塬地貌特征,其油气资源量地理环境分布结果与该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相一致(表10-26-12)。石油地质资源量为0.1826×108t,可采资源量为0.0361×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56.79×108m3,可采资源量为98.77×108m3。
表10-26-12 陇西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地理环境结果表
4.油气资源量品位
油气资源量品位是指目前储集油气资源的岩石物性和采出地面的油气状态。陇西盆地油气资源量品位估算,是按常规与低渗资源量概率给配置的(表10-26-13)。常规油地质资源量为0.1224×108t,可采资源量为0.0242×108t,常规气地质资源量为105.05×108m3,可采资源量为66.18×108m3。陇西盆地之常规油气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7.00%。
表10-26-13 陇西盆地油气资源评价资源品位结果表
五、勘探建议
(一)含油气前景评价
1.北部坳陷
此坳陷面积较大,具继承性,沉积较为连续,厚度大,其中存在生、储油气层系。局部构造发育,成油条件比较有利。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具有下生上储的成油组合特征。因此这一地区有着一定的油气前景。
2.南部坳陷
此虽为坳陷,但基底浅,起伏较大,古近纪才开始沉积,当时气候干燥,仅沉积一套红层,丧失生油条件。
总之,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陇西盆地中的南部坳陷与中央隆起基底埋藏浅,中生代地层大部缺失,仅局部地段存在,烃源岩不发育,古近纪和新近纪红色地层与古老基岩呈不整合接触,不利于生油,目前也未发现任何油气显示。盆地北部坳陷发育两套生储油层系,具有下生上储的生储盖组合,局部构造发育,利于形成油、气藏,故应具有一定的含油气前景。
(二)勘探建议
根据资评结果和目前所掌握资料及其认识,提出如下勘探建议:
(1)陇西盆地中的北部坳陷具有一定的含油气前景,可作为今后油气地质勘探的重点地区;
(2)在选区内开展地震勘探工作,以明确深部构造形态与断裂分布状况,并为钻探提供依据;
(3)选择有利部位,进行科学探索井的钻探,获取中、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的地物化探综合信息,不断扩大找油气范围。
六、小结
陇西盆地是一个在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背景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对其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尚属首次。由于勘探程度低,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类比法与成因法分别计算油气资源量,然后用特尔菲综合法确定该盆地油气资源量及其分布,其评价结果为:
石油:远景资源量0.3351×108t,地质资源量0.1826×108t,可采资源量0.0361×108t。
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81.81×108m3,地质资源量156.79×108m3,可采资源量98.77×108m3。
从油气评价结果与现有资料分析,陇西盆地是一个有一定含油气前景的盆地。
6、陇西咋样?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辖9个镇,8个乡,215个村,11个社区,12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5万人,非农业人口10.52万人,耕地面积117.68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31亩。全县海拔1612—2778米,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54小时,降雨量436.6毫米,无霜期155天, 属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0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17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38亿元、10.97亿元和13.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6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万元和2804元,粮食总产量17万吨。概括县情,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陇西是天下李氏的发祥地。陇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秦设陇西郡后,陇西便成为历代郡、州、府所在的西陲重要镇。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今兰州市以东和四川、陕西有关部分地区)。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扶也曾驻节,成为甘肃最早的省会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源远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留下灿烂的文化遗迹,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是天下李氏的“郡望”和发祥地,先后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李氏宗亲组织以及大陆25个省、市、自治区的李氏宗亲10万多人次前来陇西寻根祭祖,观光旅游,商贸洽谈,陇西李氏文化已成为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陇西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中心。陇西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美称,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黄芪和白条党参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的原产地标识认定。年种植各类中草药36个品种26万亩,年产量5万吨,是国内红黄芪、甘草、黄芩,尤其是柴胡、板蓝根、党参的主产地。有中草药储藏库13万立方米,静态可仓贮中草药15万吨,仓贮全国各地各类中药材320多个品种,年销售各类中药材18万吨,销售额达10多亿元。有以加工饮片、保健品、中间物提取为主并通过药监部门GMP认证的加工企业16家。有中小型中药材收购销售市场3个,销售公司200多家,中药材销往全国24个省、市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
——陇西是著名的“中国腊肉之乡”。陇西畜产品加工历史悠久,“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其加工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于一体,开发出了“足赤”牌、“陇原情”牌等系列肉制品地方名优产品,驰名陇上,走俏全国,出口海外。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腊肉之乡”,陇西腊肉通过了原产地标识认定。全县拥有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肉制品腌制个体私营户350多家,年加工各类肉制品1.25万吨。
——陇西是甘肃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中铝公司西北铝加工分公司是全国三大综合性铝加工厂之一,其电解铝液电磁铸轧生产毛化板箔材技术和超高强、高精度铝合金管、棒材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总投资15亿元的5万吨铝箔生产线已基本建成。东兴铝业公司是国有中型一档企业,在整个西北地区的铝冶炼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年产铝锭15万吨。已开工建设的总投资38亿元的25万吨电解槽合金化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11年底可全面建成投产。
——陇西是甘肃中部和南部物资交流、集散的重要场所。陇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距兰州180公里,中川机场240公里,天水164公里,地处兰州和天水中间,是连接兰州、定西、天水、临夏、陇南等地市的交通枢纽,具有南拓北展、承东启西的发展扩散效应,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陇西文峰,素有西北地区“旱码头”之称,商贾云集,贸易活跃,经济发达。
7、甘肃省有什么气候特征?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省会兰州。位于我国西北部,黄河上游,东经93°28'至108°44',北纬32°36'至42°48',面积39万余平方千米,地形复杂、狭长。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北山山地与祁连山地之间为狭长的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交通咽喉,故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和军事要地。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约9°C。1月平均气温-12—2°C,7月20—24°C。受地形影响,各地年平均降水量相差极大,由东向西自500毫米降至不足50毫米。主要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经济以农、牧、石油、化工等较重要,盛产瓜果、中药及毛皮。
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是甘肃的最大旅游吸引力,丝绸之路是全省旅游的主题,并以此与邻近省区紧密协作。200万年前"黄河剑齿象"便在此生存,五六千年前这里出现了仰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中国的四大发明、生产技术和丝绸、陶瓷、铁器等输往西方,西方和印度的天文学、数学、宗教和宝石、香料、棉花等传入中原,并遗留下绿洲、城镇、关隘、长城、寺庙、石窟、成为专题旅游的胜地。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天马被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高原雄浑,山地险峻,却也有黄河之滨水车转动的陇上江南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十余个民族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所在地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环境。
地方文艺:“花儿”在甘肃各族民众中广泛流行,康乐县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的花儿会最盛大。花儿多为情歌,形式短小精悍,贴近百姓生活。陇剧是由皮影戏陇东道情发展而来的新剧种,高山戏流行于武都地区,常于春节时演出。其他有秦腔、皮影戏、兰州鼓子等。
饮食文化:兰州清汤牛肉面是用甘南嫩牧牛肉与精粉拉制做成的。静宁锅盔大而厚,黄亮香美,酿皮子为面粉制成之凉食。浆水面多见于兰州、定西、天水、临夏,用发酵之青菜汁水浇于面条中食用,酸而鲜。静宁烧鸡肉嫩味鲜,陇西腊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腻。
8、陇西县的地势特点是什么?
陇西县地处中纬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内 。年平容均降水量445.8毫米,蒸发量144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29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受东亚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川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南山为温寒半湿润区
地貌特点: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