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枝江地质气候

枝江地质气候

发布时间:2021-06-13 09:01:12

1、湖北省有哪些地级市?

截至2017年底,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知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枝江地质气候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道,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内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容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2、枝江的地理环境

枝江市经纬度为北纬N30°25′42.54″ ,东经E111°45′17.09″,海拔47.07米。枝江总面积1310.4 平方公里,西北部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58.8%,东南部平原占41.2%。枝江交通极为便利,万里长江贯东而去,焦柳铁路穿市南下,宜黄高速公路和318国道并行东西,三峡机场距市中心30公里,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丘陵,间有山冲畈地,东南属平原,湖泊港渠密布。西北部安福寺镇邹家冲村最高点海拔207米,东南部七星台镇杨林湖村最低点海拔35米,高差达172米。河流有长江、沮漳河、玛瑙河。年均降水量1041.8毫米,平均气温16.5℃。自然资源
枝江资源丰富。境内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和湖北省确定的优质粮、棉、油和水果、水产生产基地。市域内江河纵横,库湖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距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5大水电站均在70公里以内,拥有220千伏及其他变电站15座,是“三峡电力外送走廊”。中石化、中石油两条天然气西气东输管道均在枝江设有供气站,年供气量在1600万立方米以上。山西晋煤集团宏圣公司在姚家港化工园建设的煤炭加工物流中心,建成后年可选洗配煤1000万吨。

3、宜昌的枝江是个县还是个市

宜昌的枝江是个市。

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区、夷陵区,介于东径111°25′-112°03′,北纬30°16′-30°40′之间。

 境内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有平原、岗地和低丘三种基本地貌形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西汉元年始设县治,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枝江也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

(3)枝江地质气候扩展资料

枝江市下辖马家店街道1个街道和安福寺镇、白洋镇、顾家店镇、董市镇、仙女镇、问安镇、七星台镇、百里洲镇等8个镇,市政府驻马家店街道胜利路28号。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枝江市为湘鄂西片区。

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全市有平原、岗地和低丘三种基本地貌形态。枝江市有平原49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米,集中分布在沿长江南北两岸,由东到西,平原面积由宽逐渐变窄。

岗地总面积38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岗地海拔在50—1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30米,坡度小于15度。

低丘面积490.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海拔在100—207米之间,坡度小于20度。

4、枝江市有什么特产?

枝江市地处湖北省南部,长江中游北岸的港口城市,枝江市位于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三峡和宜昌市的东大门。“蜀江致辞如此乔木分支”的枝江,因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的优越性使其拥有了许多令人称道的特产。楚天君接下来为你一一介绍:

枝江大曲

枝江大曲集民间传统酿酒工艺之精华,堪称"浓香曲酒新贵、中国白酒奇葩",有“鄂酒大王”之美誉。且枝江大曲、枝江小曲两大系列酒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奖,是湖北省著名商标,连续两届蝉联湖北省名牌产品。喝过的人都知道,枝江大曲酒香,窖香浓郁、绵甜醇厚、入口爽净,具有绿色食品特征。既可以小酌怡情,也可与亲朋好友众分享。

九龙仙米

“九龙仙米”主产地九龙溪气候适宜、水质洁净无污染,米质粘稠适度,晶莹剔透,口感舒爽甘甜,品质上乘。米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2000年元月,经湖北省优质农产品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标一级优质大米”,2000年秋季武汉首届粮油精品博览会上,深受全国各地客商青睐,有“枝江赛泰”之雅称。

七星麻油

七星麻油是枝江市七星台镇的特产。七星麻油选用江汉平原的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传统小磨(水代法)制油工艺精制而成,香味纯正,口感细腻绵和,无糊味、异味,香味有别于机械压榨麻油。平时烧菜凉拌放几滴,飘香四溢,立马食欲大增。

“白洋”牌柑桔

“白洋”牌柑桔产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集中产于枝江市白洋镇长江边,生长土壤、气候适宜,环境无污染,是湖北省生态农业基地产品。“白洋”牌柑桔营养丰富,果型呈“柿饼型”,色泽黄色,酸甜可口,经常食用不仅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平衡,滋阴壮阳,还具有预防各种疾病和防癌的功能,送给亲朋好友是不错的选择。

百里洲砂梨

百里洲砂梨是枝江市百里洲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百里洲砂梨含有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并含脂肪、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烟酸等营养物质。其果实以个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农业厅命为“湖北十大名果”。一直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百里洲砂梨主要有“黄花”、“湘南”、“新新高”等近十个品种。

枝江蜂蜜

枝江蜜蜂养殖历史悠久,现已成为枝江市畜牧业的主导产品之一,“枝江蜂蜜”是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枝江蜂蜜”口味纯正,保持原有花香,味甘甜,具有滋养、润燥、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在2015年9月宜昌市畜牧兽医局组织的宜昌市名、特、优畜牧产品评比中,获得“宜昌市二十佳生态健康畜产品”称号。

枝江棉花

棉花是枝江市大宗农产品,因优良品质享誉国内市场,棉纺产业已成为枝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枝江市因独特的气候、土质,培育出了纤维色泽洁白、品质优良的“枝江棉花”,享誉长江流域。2015年11月26日,“枝江棉花”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获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5、有关宜昌的数据

地理位置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
历史
宜昌市历史悠久,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4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4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4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e799bee5baa631333234303639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V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
地质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18亿年前的元古界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考察了三峡地区地质地貌后,完成《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而成为一代宗师,引起世界地质学界深厚兴趣的保持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市内的西陵峡。地层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区之一,出露的许多典型地质剖面在中外地质领域享有盛名。李四光教授1924年建立的三峡震旦系剖面,创立了震旦系这一地层单位,为国际地质界所认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富齐全,被认为是中国奥陶系的典型剖面;王家湾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是国际上已知的3个最好的这种剖面之一。宜昌市城区无大断层通过,地壳相对稳定,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城区地震烈度未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扬子江淮地台的西部,地质构造总的轮廓是,地域内中、北部为黄陵背斜,东边有当阳盆地,西边为秭归盆地,南边为长阳背斜、仁和坪向斜,西南边为五峰向斜,西北边为神农架背斜,北侧为台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看,为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

宜昌市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9%,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的西部,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千米左右。不少山脉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427米,为全市最高峰。山区有许多峡谷,有的雄奇险峻,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有的幽深秀丽,曲折迂回。长江、清江、香溪河、黄柏河流域都有这种峡谷,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就是其中之一。中部丘陵处于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低山或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高阶地经长期风化、剥蚀和切割而成,海拔100米~500米,坡度5度~25度,占总面积的21%,分布在远安、宜都、夷陵的东部和当阳北部。东部平原位于江汉平原西缘,海拔在100米以下,枝江的杨林湖海拔35米,为全市的最低点。占总面积的10%,分布在枝江、当阳东南部、城区东南部和宜都、远安沿长江、清江下游两岸、沮漳河流域谷地两侧。此外,全市岩溶地形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山地、丘陵。岩溶地形多种多样,有不少地方山奇、石美、洞异、水秀,是旅游的好地方.
行政
宜昌市现辖5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5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共有25个乡、62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
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一是冬冷现象明显,中断了自1986年以来的持续暖冬。冬季(1~2月)气温明显偏低,雨雪量偏多,2月上中旬出现明显雨雪、低温、冰冻灾害。与1964年、1969年、1974年、1984年冷冬相似,是1986年以来冬季气温最低的一年。二是春季气温变化剧烈。3月11~12日出现暴雪、寒潮天气过程,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达15.4℃,其强度居历史同期第一。4月上旬气温突增,极端最高气温达31℃~33℃,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三是强对流天气来得早,局地突发性天气时有发生。2~9月,共出现20次暴雨,10次局地冰雹,12次局地大风、4次雷雨大风、3次冰雹大风。四是全市范围降水总量偏少。3~7月初全市大部分地方总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4~9成(仅五峰偏少2成)。五是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7月9~10日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9日8时至11日8时过程降水70毫米~147毫米,秭归、三峡坝区、市城区、五峰、夷陵区、长阳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全年平均气温半高山五峰为14.8℃,其余各地区为16.5℃~17.4℃,一致偏高0.2℃~0.8℃。从时间分布看,全年有2月下旬到3月上旬、3月下旬到7月中旬、9月中旬到10月上旬、11月4个气温偏高时段。其中3月下旬到7月中旬连续11旬气温偏高,属历史罕见。全年有1月下旬到2月中旬、8月中下旬、12月上中旬3个气温偏低时段。

年降雨量及雨日:全年降雨量727毫米~1264毫米,普遍偏少2~4成。全年总雨日为111~149天,普遍偏少10~21天。暴雨日数1~4天,宜都暴雨日数最多,为4天,其他地区1~3天。2月中旬、7上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降水量明显偏多;4月中旬到6月下旬、9月下旬到10月上旬、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11月下旬12月下旬降水明显偏少

年日照时数:全年日照时数为1261~1745小时,普遍偏少50~320小时。1月上旬到2月中旬、5月上旬到6上旬、7月下旬到9月上旬日照时数明显偏少。3月上旬、4月、9月中旬日照时数偏多。

年极端最高气温:全市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36.8℃~40.8℃,出现在7月初。

年极端最低气温:全市各地年极端最低气温-6.2℃~-3.1℃,出现在12月18日。

大风日数:枝江市出现2次大风,宜昌城区、当阳市、秭归、五峰、远安出现1次大风。

冰雹日数:4~9月,兴山、秭归、夷陵、远安、宜昌城区等地共出现冰雹10次左右,兴山、五峰、夷陵出现3次或3次以上。
土地人口
【土 地】

2005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农用地184917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11%;建设用地113148.93公顷,占5.3%;未利用地160376.6公顷,占7.59%。农用地中,耕地352783.67公顷,园地88670.53公顷,林地1280580.93公顷,牧草地3110.52公顷,农田水利等其他农用地124029.54公顷;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2663.8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915.38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2569.67公顷。

【人 口】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3987782人,比2004年3985165人增加2617人,增长率0.07%。总人口中,男性为2052951人,占51.48%;女性为1934831人,占48.52%,性别比为100∶106。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399299户,比2004年总户数1368366户增加30933户,增长率2.21%,平均每户人数为3人。2005年,全市出生24085人,出生率为6.04‰,比2004年26739人下降0.67‰;死亡20932人,死亡率为5.25‰,比2004年24562人下降0.91‰;自然增长人口3153人,自然增长率为0.79‰,比2004年0.55‰增加0.24‰。

2005年共清理漏登户口2315人、无户口人员840人,手持迁移证的201人。

2005年,全市迁出人口37444人,迁入人口34043人,机械增长率为-0.85‰。

全市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出生人口小于死亡人数,出现自然负增长。远安县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525人,秭归县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254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133人,枝江市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324人。二是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主要是参军入伍、学生外出读书迁出,而回乡入户的人数极少。远安县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635人,秭归县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1455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2149人,当阳市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2917人,枝江市迁出人数大于迁入人数1366人;三是移民外迁,兴山整地、退耕还林共迁出60户226人,主要迁往重庆市、湖北省监利等地。

6、宜昌市枝江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因为该地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25度至北纬3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3,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4,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枝江市的人口是多少

枝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总人口为49.6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4.84万人,女性人口24.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50.04:49.96。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36‰,死亡率为6.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

8、惠州市属于什么气候和地质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惠州市。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2度,7、8月份惠州降雨较多,9、10月份天气晴朗。 惠州市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四分之一。
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横贯境内,境内水库容量超过16亿立方米,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自然资源: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耕地、林地、草地、水面、滩涂样样齐全,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境内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条,总长约1500公里。广东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西枝江横贯其中。浅层地下水量33亿立方米,水质总体良好。是供给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重要水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0.32万千瓦,有很大开发潜力。海域中有浅海面积560.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养殖面积137.33平方公里。海区内有鱼类400多种,贝类200多种,甲类100多种,刺皮类60多种,藻类30多种,具有较大的经济和捕捞价值。适宜建设海港码头的海岸线长28.4公里,可建泊位1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6个。惠州港为华南地区的天然优良深水港。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多种,主要有无烟煤、铁矿石、锡矿、钨矿、钾长石、高岭土、铅十锌、萤虫石、石灰石等。铌钽、石灰石、水晶、汞等矿产储量居广东省前列。
惠州市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底惠州市森林覆盖率60.4%。
惠州简介:
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等2区3县,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珠三角经济区。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9、枝江市是县级市,枝江市能填成枝江县吗?

枝江市虽然是县级市,被规划为县级市后,其行政级别称谓就没有枝江县了,所以不能填枝江县了。县级市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管辖或由省、自治区直接管辖。因其行政建制与县相同,故称“县级市”。

 枝江市是长江三峡的东大门,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1996年撤县建市,国土面积1310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街道,194个行政村,23个社区,总人口约50万人。

(9)枝江地质气候扩展资料:

枝江是积淀深厚的文化之城。枝江古称丹阳,入选全省“千年古县”,楚文化源远流长,是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代表新石器文化的关庙山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枝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枝江民间吹打乐、枝江楠管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枝江是“中国白酒名城”,谦泰吉槽坊代表着枝江悠久的酒文化,“枝江”美酒享誉全国。枝江人文底蕴深厚,董和、董允、曹廷杰、张盛藻、时象晋等历史文化名人辈出。

与枝江地质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