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东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巴东县气候】
巴东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光、热、水分布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山地型小气候。海拔升高100米,气候平均下降0.62℃,无霜期减少5~7天。太阳辐射总量处于全国低值区,年平均88~99千米卡/平方厘米,日照总时数在1200~1650小时之间。气温立体分布,无霜期最长为311天,最短17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900毫米,多集中4~9月。年风速偏低,平均风速1.5~3.4米/秒,多为偏东风和偏西南风,北风、西风频率低。
【巴东县简介】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宜昌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交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
巴东县东西宽10.3千米,南北长135千米,境内总面积3354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巴东县常驻总人口为49.1万人。辖一个开发区、12个乡镇、49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9.1万人。政府驻地信陵镇。
2、三峡工程对气候的影响
三峡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三斗坪.
秭归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受地势和海拔高差的影响,气候类型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无霜期 301 天;低山河谷地区 270 至 310 天,半高山区 240 至 270 天,高山区 240 天以下。年均降雪 3.9 天。年平均降水量 1006.8 毫米,年极端最高降水量 1590 毫米,年极端最低降水量 733 毫米,日最大降水量 358 毫米。全县年均日照时数 1619.6 小时,夏多冬少,春秋适中;空气相对湿度 72% 。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全年日平均日照时数低山区为 4.4 小时,半高山 3.5 小时,高山区 4.1 小时。
县内年平均气温 17.9℃ ,一月最低,平均 6.4℃ ,极端最低气温- 8.9℃ 。七月最高,平均 28.9℃ ,极端最高气温 42℃ 。平均气温年较差 22.5℃ 。年日均气温一般都在 0℃ 以上。 5℃ 以上持续期:低山区 331 天,半高山区 267 天,高山区 212 天。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 0.3—1.3 度,夏季平均降温 0.9—1.2 度,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
3、三峡的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特点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即长江三峡。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其中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境内,巫峡位于重庆巫山和湖北恩施州巴东两县境内,西陵峡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四百里的险峻通道和三个动听的名字,容纳了无尽的旖旎风光,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长江三峡也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它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句犹然在耳,在都市生活的喧嚣扰攘中,你可以抽个时间像古人那样,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看白云流水悠悠,两岸青山如黛,随口吟一首诗,昂首唱一曲渔歌……
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长江三峡为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在三峡大坝所在的西陵峡南岸——秭归,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1]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4、秭归是什么意思
一个县
中文名称:秭归
外文名称:Zigui County
别名:屈原故里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7镇,5乡
政府驻地:茅坪镇
电话区号:0717
邮政区码:443600
地理位置:地处长江西陵峡两岸
面积:2427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2012年)
方言:宜昌方言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屈原故里、屈原庙、读书洞、照面镜、兵书宝剑峡
车牌代码:鄂E
5、秭归县气象局怎么样?
简介:秭归县气象局是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现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天问路一号。主要承担地面气象观测基本站(国家一级站)和农业气象观测任务,为县域经济建设开展防汛、防雹、防雷、抗旱等防灾减灾气象科技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为全县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气候考察和科学论证服务。
注册资本:247.9万人民币
6、秭归夏橙的详细介绍
该品种十分适应秭归的独特气候条件,表现树冠大,圆头形,树势强健,枝梢壮实,叶片长卵形。翼叶较明显。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50一190克,果皮橙黄至橙红色,表面较光滑,但伏今夏橙皮较粗糙。多汁化渣,酸甜适度,富香气,可合乎达75一80%,种子3一4粒或无核,可溶性固形物10.5一12.0%,每100毫升溶液中含糖9一10.5克,含酸0.95一1.1克,维生素C40一45.03毫克。成熟期4月中,下旬,是调节水果市场的最佳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外。产于革命老区泄滩乡,现有面积4000亩,年产量200万公斤。泄滩夏橙于头年四月开花,次年四月中下旬成熟,花果同树,独具特色,为三峡库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泄滩夏橙因产于气候独特的三峡河谷地区,品质优已果实圆形或椭圆形,果重150一190克,果皮橙黄或橙红色,果面较光滑,肉脆化渣,酸甜适度,富有香气,是调节水果市场的最佳果品。
7、秭归地貌特点
秭归地貌特点
秭归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地形。境内山脉为巫山余脉,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海拔800米以上高山128座,2000米以上高山2座。县境内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形成秭归县广大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
秭归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5]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温热冬暖;600米~1200米地带,温和湿润,冬冷夏凉;1200米以上地区,冬寒无夏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征。[6]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春气温回升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倒春寒现象;初夏气候温和,雨水适中,盛夏日均气温一般在27℃以上,常有特大暴雨、洪涝出现,夏末湿度减小,炎热少雨,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气候比较暖和,少雷雨。县内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江南南部温湿区、江北东部温凉区,分别占秭归县总面积的20.9%、56.1%、16.4%、6.6%。
8、秭归县属于什么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9、湖北地名,秭归还是姊归?
秭归。
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山岗丘陵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