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气象服务到底是做什么的?
1、承担省级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承担面向省级(全省性)媒体的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承担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工作;承担省级(全省性)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承担省级(全省性)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手段的建设和推广等。
2、承担省级专业气象预报和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联合地市级气象服务机构开展针对重点行业、部门和特定用户的专业气象服务;承担省级专业气象服务的技术研发和系统建设等。
3、承担面向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及利用的资源评价及信息服务,负责开展面向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及安全运行的气象预报服务,开展面向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负责相关研究试验、技术开发及成果推广等。
4、承担全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及其他专项气象服务调查评估;承担全省性气象灾害调查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负责开展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承担全省气象资料服务,负责气象服务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共享等。
5、承担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承担气象科普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制作;负责对基层气象科普宣传业务的指导等。
6、承担对全省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指导;负责甘肃麦克气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承担全省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合作交流等。
7、承担省级公众气象服务的增值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等。
8、承办省气象局交办的其他事项等。
2、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怎么样?
简介: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是甘肃省气象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以及公共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等任务。
注册资本:3494万人民币
3、机场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何时进行
根据《条例》规定,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人民、气象主管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隐瞒、谎报或者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项目须进行气象可行性论证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划定和公告气象灾害易发区、重点防御区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同时,在编制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旅游、通信、能源、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时,应当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相衔接。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包括: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编制需要,组织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规划时,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论证结果。《条例》规定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对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依法进行审核时,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纳入审查内容,并征求同级气象主管意见。县级以上气象主管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通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关系?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 第三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管理全国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第四条 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一)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二)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三)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 (四)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五)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5、怎样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思考 06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采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事件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采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三级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计划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计划”、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资源和数据,逐步构建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计划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国务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6、内蒙古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毫米以上。
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7、从气候论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国未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现将我国部分地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介绍如下.
1.京津及河北地区
该地区人的口味尚咸,咸味主要来自盐、酱油、京酱(即黄酱)等。其中天津人口味咸中略甜,炒菜时爱放少许白糖。喜食香油和花生油,炒菜时喜用葱、姜、蒜炝锅,食必葱、蒜,无葱蒜顿觉无味.
北京人一般以面食为主,饺子、面条、烙饼、馒头等是面食中的主要品种.除回族等少数民族外,其他北京人般均喜食猪肉,不习惯吃茭白、东北的甜菜等蔬菜。早点一般爱吃油饼、烧饼、豆浆、豆腐脑,冬季喝面茶(即用糜子面熬的粥,撒上芝麻酱与芝麻盐)和油茶(即将白面用牛骨髓油炒至焦黄后晾凉,吃时放熟芝麻、核桃仁、白糖,用滚开水冲之).午、晚餐以有菜有汤为称心,爱吃热菜热饭.北京人的饮食习惯的突出特点是“肥冬瘦夏”。冬季喜食厚味食品,夏令常食清素食品.麻酱面、绿豆稀饭是夏令常食品种.天津人主食上比北京人爱吃米。副食方面,天津人爱吃羊肉,又喜食鱼虾等海味,素有“吃鱼吃虾,天津为家”之说。他们早点喜食浆子豆腐(即豆浆中掺有豆腐),并喜欢在豆浆中放几粒盐花,喝咸味豆浆。河北丰润一带的人还有吃饭先喝汤的习惯。
2.山西、内蒙古
口味特点是咸中带酸。醋是当地人必食之品.喜食香油、胡麻油。山西主要产小米、高粱、小麦等,因此日常食小米等较多.山西面食全国驰名,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刀削面”、。拉面”、。面片”、“猫耳朵”等最为有名。逢年过节大都爱吃黄米面炸糕,吃猪肉、羊肉,冬季多吃土豆、萝卜、大白菜,夏季多吃新鲜蔬菜。
3.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的口味特点是喜咸酸,吃大酱、豆瓣酱,食豆油。辽宁、吉林产大米,因此。这些地方人大都喜食大米。东北人每三餐都要有菜有汤有主食,连吃早饭都这样.
4.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人们的口味特点一般是喜酸辣。油辣子(即红辣椒粉用滚油炸之而成)每日必食。该地区人民喜食面食。陕北人吃汤面时喜佐盐花、红辣椒、酸黄瓜。陕南人爱吃小米及米粉皮。西安的羊肉烩馍,是西北的风味食品.
甘肃兰州人喜吃面条.且花样繁多。银川、西宁饮食习惯与兰州、西安大致相同。
5.河南
河南人口味适酸辣,食菜油和花生油,不喜食猪油。豫西人口味清淡。白面和杂粮为河南人的日常主食,喜吃鲜米鲜面。他们夏天喜食清汤面、麻酱冷面、炸酱面,冬天喜食混汤面(当地人叫糊涂面,即在稀小米粥中煮的面)。早点或吃稀饭与馍,或吃羊肉汤泡烧饼。
6.湖南
湖南人以长沙为代表,口味喜辣,一日三餐顿顿有辣椒,日常喜食大米、糯米.一日三餐早餐多食馒头、汤面条,午、晚餐食大米或糯米.日常腌菜几乎顿顿不离。
7.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以广东人为代表,口味喜清鲜、甜,不喜辣。广州人以胡椒为调味佳品.花生油、猪油为主要食油.喜吃鲜鱼海味.广州人注重早点,有吃早茶的习惯.早点品种花样多且精细。喜食蛇肉,设有专营蛇肉餐饮店.
8.山东
山东人口味特点是喜咸辣。沿海一带如青岛、烟台等地人品味尚成。山东人爱吃发面做的食品,如馒头、包子、发面饼、锅饼(约3.3厘米厚的发面硬饼)等.小米煎饼更是山东人的常食。山东人普遍爱吃大葱、生大蒜、豆腐、小豆腐和粉皮。
9.江浙、上海
江浙一带人的品味是喜甜食,味清淡,宁波人尚咸甜,喜食菜籽油。上海、江苏、浙江人主食为大米,吃面条讲究汤是汤、面是面。喜食新鲜蔬菜。早点常吃大饼、油条、烧麦、糯米包油条等米、面制品。江苏、浙江、上海人早上多吃泡饭?午晚两餐食米饭和各种炒菜。南京人喜食烤鸭。春秋以吃盐水鸭为美。板鸭、桶子鸭为南京人的冬令佳肴。
10.江西
江西人以南昌为代表,主食大米,用猪油拌米饭的吃法很常见。吃面食只为调剂口味.喜吃油炒辣味米粉,夏天喜食绿豆稀饭,多晾凉后食之。每日三餐,早点多吃馒头、稀饭,佐咸菜、腌菜。喜食腌汤、豆豉、腐竹、粉条、海带.喜吃塘鱼、河鱼。一般不喜吃海味。忌食凉菜、生菜,怕泻肚。食油以茶油为美.喜吃糯米酒。
11.福建
福建人的口味是喜咸鲜味。一日三餐顿顿有米。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干饭。普遍喜食海味,厌肥肉。烹制鱼菜离不开黄酒、酱油和糖。“虾油”是福州人每日不离的调味品。
12.四川
四川人,其口味特点是喜麻辣。因所处地区潮湿,食辣可以驱湿气。菜油为主要食油,四川人一般爱吃米饭,喜食猪肉、牛肉。
13.云南、贵州
云南人口味尚酸、辣、甜。食菜油和猪油。有用猪油拌米饭的膳食嗜好。,爱好大米,喜食细米粉,当地人称之为。米线”。早点一般是饵块(即将大米煮熟,用杵臼舂之,然后操成面包状,晾凉,吃时可以切成片,炒爆皆行)和米线。
贵州人口味喜辣,食菜油和猪油。爱吃大米,日常很少吃面食。大米除蒸饭外,还制成米粉配以牛肉、羊肉吃。早点一般是面条、馒头、包子,午餐、晚餐吃米饭,炒菜。
8、气候知识如何服务气候行动
气候行动仍然任重道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积累了广泛的气候知识,认识到气候已经深刻地影响到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生态与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我省气象、林业、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相继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2000年后,由于省政府开始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为改善西部生态环境,陆续实施了退耕还草、退耕还湿、生态补水、引霍入向、栖息地恢复、河湖连通等一系列的生态工程。据最新评估,我省西部地区生态质量总体已趋好转。降水增多是西部生态改善的自然原因,生态建设与保护是西部生态改善的人为原因。虽然局部荒漠化程度仍在加剧,但西部整体的荒漠化发展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010年以来全省年酸雨站次明显减少,年酸雨频率明显降低,连续5年没有达到酸雨程度。2014年城市PM2.5、PM10浓度下降,但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总体偏差,静稳天气仍然较多,改善空气质量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气候风险,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小到珍惜一滴水、一度电,大到保护一片森林、一片草泽,每个人都应该选择更负责任的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来实践保护气候行动。
气象部门要在气候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开展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生态环境的气象服务业务,为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科学评估和决策参考依据。二是充分发挥气候预测的重要作用,引导相关部门和公众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来临前,提早防范、积极应对,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开展气候评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针对我省气候的多样性,开展气候区划主要是农业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四是依托东北区域人影中心建设,全面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变季节性、阶段性人工增雨作业为全年性人工增雨作业,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减轻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威胁。五是为科学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这个主题与中国古老的哲学理念“知行合一”阐述的是一个道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用科学的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才能真正防范和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共筑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