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电视剧《胜者为王1》第4级 有女的唱黄家驹的 《岁月无声》
麦洁文——这首歌本就是家驹给她写的,后来才收录在《真的见证》中,由家驹重新演唱!
2、福清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现在福清乃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着吃团圆饭。年夜饭都凑成十碗十盘,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饭后长辈向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全家人在家长率领下,洒扫庭院,添满水缸。以前民间还有"煨火母"的风俗,表示灶火延续、家庭兴旺的意思。最后家长添油点灯,带领全家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这便是守岁。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福清人自古勤劳,初一都争先恐后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户户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民间还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汤的风俗,说是第一口喝汤出门便逢雨。吃完蛋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 初一这天禁忌多,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九,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最高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福清人宽怀仁爱的美德。拜初二是宝清独有的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吊唁。拜初二这一习俗也与倭患有关,据说明末倭寇入侵,人们逃难而去。待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逃难的人们回来过年,初一见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难者家中吊唁,沿袭下来,成了风俗。因此福清民间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门,以为晦气,当然拜新座不在此限。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区还有初五做"大岁"的风俗。据说当年人们逃倭患时,无法回乡过春节,直到戚继光击溃倭寇后,人们才返回家园,初过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赶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岁"。福清的元宵节自有特色。这天晚上,工农商学各界人士都参加过利桥活动,利桥就是瑞云塔附近的龙首桥,人们过元宵到瑞云塔登高观赏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桥上凭栏观赏龙江上的游船,这种过利桥习俗被当作吉利之举。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们还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烟花,观看彩灯游村,当年添了男丁的人家还要给"游灯"的人分烛,以示吉庆。
3、福建省福清市千翔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福建省福清市千翔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2012-03-16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福清市玉屏街道小桥街大都市商业城A座304-305。
福建省福清市千翔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181591725520H,企业法人王育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福建省福清市千翔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提供企业投资信息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不含证券、期货、金融、认证、咨询)。(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在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后方可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福建省福清市千翔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4、福清春节过年的习俗
筅堂——辞旧迎新大扫除
年前的大扫除,福清人称为“筅xian雪堂”,在福清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每年农历腊月中,选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全家总动员把天花板、厅堂、杂物间等打扫干净,还要特别认真地擦洗门窗和家具。一天干不完可以分成几天,但是一定要不留一处卫生死角。
据说,旧式福清家庭每年的清扫工作,洗的工具不是一般的扫帚,而是采集新鲜竹叶做成的扫帚,用红纸绑住头,谐音“富足”“满足”。
在筅堂的时候,还要搓米时吃。哪户人家开始做卫生了,小孩子就盼着吃搓米时了,因为做完卫生之后,这户人家就会给各个邻居送一盆搓米时。等你家做卫生了,又回送给别人,你一盆我一盆,邻里之间的关系就这样被拉近了。
置办年货、祭灶
老福清的年货花样很多,比如芋泥、春卷、肉燕、佛跳墙等等,但最看重的有三样,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准备,那就是灶糖灶饼、米齐(读zie)和年糕。
旧时,老福清在备好以上三大样年货以后,所有家庭都要添置年货。
“祭灶祭糊涂,灶前一个铜香炉,元宝是侬褙,金裤是侬糊,灶君上天讲好话,灶妈落地保佑侬,保佑侬爹有钱赚,保佑侬奶有钱长,保佑侬哥讨兄嫂,保佑侬读书变聪明。”
传说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任,年前十二月廿四任满上天禀报,祭灶就是为灶神饯行。
在福清祭灶神有个讲究,要祭两次,分“祭素灶”和“祭荤灶”。农历十二月廿三,人们会拿好酒好菜招待灶王爷,叫做‘祭荤灶’。但是又怕他上天的时候,一身的酒
气惹玉皇大帝不高兴,还醉醺醺得胡乱汇报,所以等到农历十二月廿四送他上天的时候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招待他,叫做“祭素灶”。
祭灶就是过年的前奏啦!祭灶完,就可以吃灶糖灶饼。老鼠儿(学名叫寸枣)、灶婆饼、麻生糕、金钱饼、红纸包、炒米糕等等,小时候可喜欢吃了。祭灶那天,大人们忙得团团转,一家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开始忙活着清洗锅盖和灶台的边边角角,然后才拿出准备好的精致菜肴十道,摆在灶台上,点上香烛,倒上米酒,摆上代表“甜甜蜜蜜”含义的马蹄和甘蔗。天黑了,开始祭灶了。焚香祭拜灶神爷爷,虔诚地许个心愿,然后放鞭炮。一切程序结束,小伙伴们就开始欢呼雀跃地享受灶糖灶饼了。
在古代,身份不同的家庭祭灶的时间不一样,可以从福清老话里面看出来。“官三民四曲蹄五,祭菜祭荤有先后。裁得蔗鞭焚纸马,送君骑去上青天。”也就是说,缙绅(有官职的人)之家为腊月二十三,编氓(平民)为腊月二
5、酿造青红酒30度的气温会酸吗?
青红酒是我们福建的众多特产中的一个,也是当地正宗的闽派黄酒,青红酒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楚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青红酒,并且经过历史长时间的演变青红酒已经从从前的我们民间酒转变为现在我们现代科技的青红酒,也变为我国闽越文化的重要象征,我们在平时都会喝一些青红酒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么让青红酒发挥它最好的味道,其实喝这种酒是非常有讲究的,不管是在选材上还是在品尝时都有一定的要求,这种酒很有讲究,但却很少人知道,非常适合冬天喝,待客备有面子,今天我来告诉你们吧。
青红酒
选材的讲究
青红酒的制作材料包括红曲,水还有糯米,这些选取的材料上并不是随便的挑选就可以而是要选择适合的材料。
糯米:必须选取福建福州本地生产的糯米,这和每个地区的气候,土壤,作物生长有关。
红曲:红曲是一种特殊的由我国黄酒酿造而成的曲种,是由大米为当时的材料,我们选择红曲必须选取精致上等的红曲,经过深度发酵过的红曲。这样的红曲让青红酒被酿造出来的颜色更加正宗。
水:当地优质的泉水或者井水,如果太麻烦的话可以用矿泉水来酿造。
青红酒
酿造季节的讲究
酿造季节最好是在冬天的时候,因为冬天的温度较低,发酵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化酸的反应,可以让酿造过程顺利的完成,同时还可以抑制细菌的增长,而且这个时候我们酿造青红酒的原料的选取质量也很高,我们酿造青红酒的最佳温度是在24℃到35℃以内,如果超过细菌就会增生,味道就会变酸,如果低于这一温度发酵过程就不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以我们在酿造时间一定要把握好,这样酿造出来的青红酒才会色泽诱人,味道醇厚,香味也会浓郁。
青红酒
品尝青红酒的最佳温度
每种红酒都有最佳的品尝温度,在不同的温度品尝酒都会有不同的体验,青红酒也是具有适合他的温度,我们酿造青红酒的时间是在冬天,青红酒酿造时间是一个月左右,酿造结束就到了刚刚入春的时候,气温再慢慢回升,品尝的最佳温度是在20℃到25℃温度,如果气温过高我们可以把他放在冰箱冷藏一下也是可以的,味道更佳。这个时候喝青红酒会让青红酒的香味变得持久,而且味道也是那种酸甜的,度数属于中度,并不是特别高,会更加淳朴,口有余香。
青红酒
储存青红酒的方法
青红酒储存也是有一定的讲究,青红酒必须放到阴凉处,不可以在气温最高的地方储存,如果气温太高,酒中就会产生有机酸,味道就会变的奇怪,我们储存青红酒要在温度10℃到15℃左右而且温度必须有一个固定,不能气温变化很快,而且我们应该把酒放到酒坛里,而不是普通的塑料瓶中,放在酒坛中会有一个很好的营养物质的保留。
6、改变周树人命运的“周福清行贿案”,究竟是咋回事?
鲁迅可以说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现代作家了,他文章中对于封建体制的讽刺和鞭挞,也让人记忆犹新,尤其是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的他能在清末大胆走出国门前往日本留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是颇具勇气。而鲁迅先生之所以会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人生轨迹,都与他祖父的一场牢狱之灾有关。
谁是鲁迅的祖父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是浙江绍兴人,在同治十年考中了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散馆后,被分发到了江西省金溪县任七品正堂知县,在光绪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却被两江总督沈葆桢参劾。为了整饬两江吏治,沈葆桢一次性向皇帝参劾了十二位大小官员,他给皇帝处理的意见或是“即行革职”或是“勒令休致”,唯独对鲁迅的祖父周福清评价道:“办事颟顸而文理尚优”,认为可以将周福清调整为负责教育的职位。
上图_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
接到沈葆桢的奏折后,皇帝将奏折交给吏部进行部议,吏部给出的结论是:周福清任知县已经超过了半年,不适合知县任职半年内不称职可进行调整的规矩,但可以按先例让周福清在七品知县的位置上退休。
这样的结果对于进士出身,而且刚刚四十岁的周福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他上下活动,经过一番运作,在光绪五年四月,皇帝签批同意了周福清改为“教职”的文书。不过面对从大权在握的七品知县到清苦的教育岗位上,周福清自然还是不满意,索性就捐了一个内阁中书的官,并在当年九月就进入了内阁上班。
由此看来,周福清不仅家庭条件优渥,同时他的人脉也非常广泛,不然何以能从濒临丢官的境地转圜到政府中枢工作,更为难得的是周福清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将近十四年,可谓是如鱼得水。
就在光绪十九年三月,周福清因丁忧回到浙江绍兴老家为母亲守制,这一年他的孙子周树人十三岁,作为官宦人家,在本应当是乐享天伦的时候,周家却因为一场不应该出现的祸事而家道中落,也自此改变了周树人即鲁迅的人生轨迹。
上图_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号梅仙
一次“正常”的行贿事件光绪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浙江巡抚松骏的一封奏折再次将周福清这个人名送到了皇帝的案头。就在二十五天前,负责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殷如璋的座船行至在苏州时,接到了一封“嘱托关节情事”的书信,以及一万元洋银的“支票”,这封书信以及银票的主人,就是当时从绍兴前往北京探亲的周福清。
周福清之所以会向负责浙江乡试的主考官疏通关系,一是因为他的儿子周用吉(鲁迅父亲)要参加当年的浙江乡试,二则是周福清和殷如璋都是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有同年之谊,所以周福清才派临时从同乡陈顺泉家中借来的佣工陶阿顺,前往殷如璋的座船送上书信,借以说情、行贿。
封建王朝的官员最重乡党、师生以及同年的情谊,因为这都是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纵然是做到四川布政使等职务的张集馨,也依旧尽力维系自己的同年旧谊。至于官员之间为公务员考试串通作弊这样的小事,在晚清更是屡见不鲜。就连在吏治清明的清早期,康熙皇帝都不禁发出“近来科场之事尽为大臣主持,遇考期将至,不惟为子弟钻营,且为他人图谋”的言论。
在这样的官场风气下,请托的事情正常不过,又有银元开路,周福清觉得此事万无一失,因此他不仅为儿子说情,还在书信中为同乡的马家坛等五个考生托请,而这五个考生和他们的家人并不知情,周福清的打算是在事成之后,向其他五家邀功,好将送给殷如璋的银子赚回来。甚至于他都在书信中约定好了乡试考生答题试卷中的暗号,借以让考官甄别“自己人”,以便多多关照,但周福清没想到是这样一件“正常”的小事却险些将他置之于死地。
上图_咸丰皇帝,1860年10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
险遭大祸的周福清主考官殷如璋在接到书信和银票后,当即叫人将书信和送信之人扣下,交给苏州府看管、提审。行贿这样的事情一直都处于宁让人知,莫让人见的官场灰色地带,一旦盖子被揭开,落实了科场舞弊的罪名,就是杀头的罪过。所以此案一经皇帝知晓,即刻就让内阁发上谕将周福清“著即行革职,查拿到案,严行审办”。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周福清从上海回到浙江投案自首,而他的儿子周用吉和马家坛被革去功名(其他四人因在信中没有提到具体名字,因此侥幸逃过一劫)。
在人犯到位后,经过审讯并层层上报之后,十二月二十五日刑部尚书松溎向皇帝奏明,按照惯例“乡会试考官及应试举子,有交通嘱托贿买关节等弊,问实斩决”,而且按照咸丰八年科场舞弊案的成例来说周福清都应该问斩,但是因为周福清的洋票殷如璋并没有收受,所以没有构成实际行贿“较之交通关节已成未中者,情节似有区别”,而且鉴于周福清还能主动投案,所以刑部认为应当给周福清减刑,“拟杖一百,流三千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并将此意见呈递给皇帝裁决。
这份奏折递上去当天,皇帝就亲笔批示道:“虽与交通贿买已成者有间,未变遽予减等,周福清著改为斩监侯,秋后处决,以严法纪,而儆效尤。钦此”。从这道皇帝的朱批来看,周福清只好洗净脖子等待处决,但事情又出现了转圜。
上图_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1908年),即光绪皇帝
由于清代每年秋后处决的名单都要再给皇帝重新审核,并且按照情实、缓决、可矜、承嗣留养四个档次进行发落,而这四等对应的情况分别是:情实者当年被皇帝勾决处斩;缓决者下一年秋审再次核定;可矜者根据罪行轻重,减等发落流放;承嗣留养者,因情有可原,或者家中有父母需要赡养的,杖一百、枷号三个月后就可以回家赡养父母。
而周福清这个本应当在光绪二十年秋季被处斩的人,但是当年却划归为“缓决”,就这样拖到光绪二十一年九月,皇帝重新对周福清进行审核。诡异的是皇帝第一次的意见是“著予勾”,但是这份谕旨还没来得及发出去,皇帝又下发了“周福清著免勾。钦此”的谕旨。就这样等待杀头两年后的周福清神奇的保全了性命,但他并没有躲过牢狱之灾,皇帝亲自批红“周福清著牢固监候”,从光绪十九年周福清被投案自首开始,他一共在监狱待了八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四月才被“奏准开释”恢复了自由身,返回绍兴老家。
上图_清朝官员
疑窦丛生的周福清案件虽然周福清被释放了,但是周家的家道却是一蹶不振,本应当向自己的祖父、父亲一样按部就班走科举道路的鲁迅,因为没有长辈照拂,转而投向了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西方知识,由此转变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观。
而细细推敲之下周福清科场舞弊案里更是疑窦丛生。首先就是殷如璋与周福清分属同年,为何下手如此之重?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苏州知府王仁堪和浙江乡试副考官同在船上,殷如璋不便给周福清派来等待回信的佣工陶阿顺回信,于是陶阿顺便在船外大声呼喊,将此事说漏,被同船之人听到,殷如璋为保自己的声誉,只好对自己“所托非人”的同年痛下杀手。
这位陶阿顺的来历也颇为奇怪,他本是绍兴陈顺泉家的佣工,被前往北京的周福清临时借用跟随伺候。可是周福清为官多年,而且还有钱给自己打点前途,怎么会连一个亲随家人都没有,要借用别家的佣工呢?甚至还将送信打通关节的事情交代给一个粗人呢?而且作弊这样的事情,只能是密之又密,周福清又为什么要节外生枝为同乡的五个学子疏通关系呢?
上图_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
在周福清的供述中,他前往北京是为了探亲,可是周福清的家人以及亲家都在老家浙江,他前往北京探的到底是什么亲呢?而且探亲还要随身携带一万元洋银的支票吗?联系到周福清托殷如璋照顾的的其他五位考生中唯一具名的马家坛是翰林院编修马传煦的儿子,再鉴于清代官员丁忧回乡期满后不一定能够官复原职的情况,以及清晚期候补官员众多的情况。周福清很有可能当时携带巨款前往北京是为自己的前程活动,以谋求丁忧结束后能在内阁中保有一席之地。
周福清想要疏通关系的马传煦是咸丰七年的会元,又是当年二甲的进士,能力和人脉不是周福清这个捐纳的内阁中书可以比拟的。况且翰林院编修是可以时常接近皇帝的清贵之臣,如果能引为奥援,势必会增加周福清成功的几率。
在获悉自己的同年殷如璋是乡试主考官后,周福清为了加重自己进京打通关系的筹码,所以才临时起意,请托殷如璋让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六人中举的,并且特意点出了马家坛的名字。但他自己作为丁忧官员,本应在老家守制,不能轻易外出,这次“探亲”的举动不能让人知晓,所以只好托陶阿顺前往,没想到这位借来的佣工险些将自己送上法场。
上图_爱新觉罗·肃顺(1816年-1861年)
周家案件背后的晚清官场既然周福清可以花大笔银子打点钱程,自然也舍得将自家的银子拿出来救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周福清一旦被捕入狱后,鲁迅一家的生活大不如前,经常出入当铺中的原因。但对周福清有利的情况是,晚清六部中的书吏如同绍兴师爷一样,大多数职位都被绍兴人把持,再加上“财可通神”,自下而上呈递给刑部尚书松溎的判决文件,自然会尽力为周福清开脱,如若不然,堂堂刑部满尚书又何以会为了一个汉族官员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引导性的提出可以减等免除死罪的意见呢。
因为咸丰八年的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案影响恶劣,在肃顺、载垣等人的推波助澜下,咸丰皇帝把当时的主考官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柏葰被判斩立决,并将此案立为定例,如有“官员凡遇子弟科场夤缘纳贿者交通关节”进行科场舞弊的人,绝不轻恕。
所以在刑部的奏折中才会将周福清从咸丰八年科场舞弊案的定例中择出来,而后周福清躲过两年秋审,且皇帝因为勾决他,而前后谕旨不一,更能看出这其中的有人在暗暗发力,也反映出晚清皇权的衰落,大臣弄权的局面。那么侥幸免除死罪的周福清,为什么八年之后会被刑部同意释放呢?因为这一年刑部新上任的汉尚书叫做葛宝华,浙江山阴人,即绍兴府人士。
7、谁给我弄一篇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要福清当地的习俗
就查一些资料,一整理,再加上自己看到的。
给你一些资料: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8、有没有宣传福清的词?
七律
林浴生
曩时鏖战为今朝,
六十韶光忆未遥。
碧血丹心碑永矗,
宏图理想号长嘹。
犹凝众志添春色,
更鼓雄风逐大潮。
宝塔龙江同作证,
英魂千古壮旌标。
七律
黄以庚
回首翻身六十年,
沧桑巨变焕新天。
河山锦绣图犹壮,
岁月峥嵘帜永妍。
未有当时捐热血,
何来今日续佳篇。
承先启后齐拼搏,
竞发千帆任在肩。
七律
俞培德
义师炮火起惊雷,
破竹之声震九垓。
内外同心摧腐朽,
军民合力靖尘埃。
城中赤帜迎风舞,
塔下鲜花浴血开。
六十年来天地变,
思源辟业向宏恢。
七律
林长贤
福清解放喜空前,
六十年来景象妍。
改革繁花红遍地,
讴歌彩笔焕新天。
百强创始心尤热,
四化征程志益坚。
建设海西人有责,
当风纵马猛挥鞭。
七律
吕世立
龙江两岸响春雷,
五马群峰云雾开。
额手弹冠消垒块,
翻身解链剪蒿莱。
鼎新革故千帆竞,
斩棘披荆百业恢。
更喜宏图光古邑,
乘风破浪号声催。
七律
林宏铭
缔造乾坤六十秋,
祥云瑞气绕神州。
城乡共谱繁荣曲,
黎庶同登富足舟。
改革红花开大野,
腾飞赤骏越高丘。
兴邦善策鸿基固,
业绩辉煌万众讴。
七绝二首
陈祥梁
六十年前战玉融,
冲锋号角震苍穹。
军旗指处乌云散,
八月家山旭日红。陈观泉
解放福清六十秋,
天翻地覆绩长讴。
红旗指处宏图展,
万众同心向上游。
踏莎行
方裕苞
爆竹鸣雷,驱云散雾,纷飞炮火都成絮。山河今喜换新颜,海西建设扬佳誉。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丰衣足食安黎庶。升平胜地话当年,狼烟已靖长明曙。
画堂春
何尔兴
瑞云宝塔证沧桑,侨乡凤舞龙翔。鼎新革故共群襄,物阜时祥。
八骏欢腾江畔,江阴大港通航,三山核电放明光,再铸辉煌。
沁园春
王其桃
永福清源,水秀山青,岁远月长,叹天年厄劫,凄风苦雨;民生凋敝,寒雪严霜。炮火声中,乾坤初定,自此红星耀四方。新时代,正尧天舜日,永驻春光。
人民斗志高昂,随国步描山绣水忙。看行行业业,生机勃发;村村寨寨,喜讯传扬。改革潮掀,争先创绩,锦绣侨乡著盛装。宏图美,赖旌旗承递,共铸辉煌。
十六字令八首
郑斌生
融,八月枪声震昊穹。尘埃靖,旗展五星红。 融,解放迎来百业隆。乾坤定,黎庶脱贫穷。
融,饮水当思掘井功。居安日,莫忘悼英雄。 融,南国先吹改革风。符民望,引凤种梧桐。
融,五马龙江架彩虹。琼楼矗,房客是工农。 融,核电风能最受宠。兴科技,古邑焕新容。
融,铁路横穿闹市中。争朝夕,八闽做先锋。 融,新港今朝两岸通。笙歌里,喜见九州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条新闻出自《福清侨乡报》 http://www.fqqxb.com
9、福清有关的春节的风俗人情(立刻回答)
筅堂——辞旧迎新大扫除:
年前的大扫除,福清人称为“筅xian雪堂”,在福清是专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属每年农历腊月中,选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全家总动员把天花板、厅堂、杂物间等打扫干净,还要特别认真地擦洗门窗和家具。一天干不完可以分成几天,但是一定要不留一处卫生死角。
据说,旧式福清家庭每年的清扫工作,洗的工具不是一般的扫帚,而是采集新鲜竹叶做成的扫帚,用红纸绑住头,谐音“富足”“满足”。
(9)新闻福清王端完成气候变化扩展资料
福清春节习俗 过春节,福清人称为“做年”,是福清民间最重要的节日。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
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
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家户户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等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现在虽然不在厨房贴灶君图,但这一习俗还是沿袭下来,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