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有何特点?
德国波恩11月6日消息,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6日在德国波恩开幕,本次大会将就《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展开进一步商讨,预计将持续至17日。
在此期间,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称《公约》)第23次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13次缔约方会议、《巴黎协定》首次缔约方大会第2阶段会议等多个相关活动。本次大会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
本次大会主席国为太平洋岛国斐济,这是受到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首次担任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德国波恩作为《公约》秘书处所在地,是本次大会的举办地。
斐济总理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在大会开幕式上说,气候变化导致飓风、野火、干旱、洪水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不断增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他呼吁各方坚持国际共识,按照《巴黎协定》采取果断行动。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以“自主贡献”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2015年12月,《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
据了解,本次大会有来自195个缔约方的超过25000名代表参加。中国政府派出了由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的代表团与会。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会前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领导人关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参加本次气候大会,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2、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开幕呼吁什么?
波恩11月6日消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3次缔约方大会(COP 23)6日在德国波恩开幕。参与本届气候大会的国际社会代表纷纷呼吁加快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本届大会主席国为斐济,这是首次由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担任气候大会主席国。由于斐济基础设施不能胜任上万名代表的接待等要求,本届大会改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德国波恩承办。
“全球各地为数众多的人们正在遭受气候变化所施加的强大威胁。”作为深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小岛屿国家,本届气候大会主席、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表示,各国领导人的职责就是竭尽所能去应对这些威胁,“这意味着要完整地兑现我们的承诺,而非逃避承诺。”
“我们需要勇往直前去实现将于2020年前到期的承诺。在这其中,资金和减排是关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呼吁在相关议题上尽快取得进展。她表示,本次波恩气候大会期间各国政府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确保如期拿出《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并使得落实《巴黎协定》所需的工具和手段得到强化。
德国环境部长亨德里克斯重申了德国对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支持。她宣布,德国今年将增加5000万欧元用于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适应基金。
就在大会开幕同一天,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17年1月至9月的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时代约高1.1°C。2013-2017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五年期。
“全球气候每年都在变得更暖的事实毋庸置疑,这告诉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需要立即开始,没时间浪费了。报告中的数据再次说明,气候变化前线的人们处境岌岌可危。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表示,“今天,当谈判者们走进会议室时,心中就需要敲响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的警钟。是时候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实现气候雄心,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了。”
本届波恩气候大会将持续至11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等领导人预计将出席并发表演讲。而作为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举办的首次气候大会,美国代表团在本届大会上的表现亦受到各方关注。
3、模拟联合国有关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德国方面的资料
五中模联吧。。。。
4、有谁知道201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几月份在德国召开
2017联合国来气候变化大会 即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预计将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万人源参加此次会议。
本届气候变化zd大会组委会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曾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为薄弱的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国家应在此次会议上获得话语优先权,摩洛哥将为此而努力。
5、求模拟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大会俄罗斯代表发言。
现实中的大会主要目的并不是讨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危害,而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宗旨及预期目标: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地球变暖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资金来自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向穷困国家转让资金,支援它们减排)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而一下是3类国家的态度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至于现实中欧盟的态度是 承诺于2050年减排95%。欧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试图重新确立自己的国际领导地位,指出如果哥本哈根峰会能够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欧洲将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减少30%。所以俄罗斯的发言可以从以上的内容去推,但是如果你们开的是那种教育类型(教育大家环保)的那么重点应该是气候变暖的危害,材料的内容网上有很多,可以自己选择,思路多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结构。 我能说的就只有这些了。
6、德国为什么在联合国气候峰会来临的时候,开展气候抗议集会?
这是为了呼吁全世界人民关注气候问题。所以才会在联合国气候峰会来临之前,才会采取抗议罢工集会。因为现在气候问题已然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国家的生存问题。现在已经关乎到全世界人民的发展以及生存。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组织联合国带头组织气候峰会,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
由于这些年气候污染成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难题。因为如果追求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破坏气候。这样会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使世界各国都关注气候问题,联合国秘书长才会在联合国组织一次气候峰会,目的就是探讨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以及碳排放量标准。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各个国家的一个共识和目标。
然而由于一些国家对于环境问题并不关心,比如美国在气候峰会以前,早早地退出了联合国气候组织。这也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强烈抗议以及不满,因为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国家。不好好治理国内的环保问题,反而对其他国家的环保政策指手画脚。这也使得很多国家都对美国发起了最强烈的抗议。
所以有很多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联合国气候峰会,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全人类的发展,这并不是意识形态的竞争,而更多的是人类共同发展。所以美国这种意识形态非常极端的国家,并不适合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
7、德国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德国政府不为汽车工业的警告所动,仍表示支持欧盟尾气排放新标准。德国总理默克尔早就表示,遏制全球变暖是2007年上半年德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8日即将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全球变暖还被列为重要讨论话题。德国环境部长西格马尔·加布里尔也表示,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如同早期的核军备竞赛”。
德国政府还在讨论是否对车辆进行限速,以进一步规范汽车尾气排放;计划呼吁在欧盟范围内大规模普及节能灯,切实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德国还呼吁通过法律手段规定欧盟各国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定如太阳能、风能等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国家,正以积极的姿态来遏制全球变暖
人类排放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具有吸收红外线辐射的功能,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在大气中大量存在,如同一个罩子,把地面上散发的热量阻挡。就像“暖房”一样,造成地表温度的上升。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家考察了近一百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与气温上升相关性而提出的。认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会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止生态平衡破坏,农业变异,冰川融化等灾害发生。当然,根据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候气变暖的相关程度,还在进一步探索。但人们确实已经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在这方面,科学家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许是防患于未然吧。
德国一直在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不懈的努力,并且呼吁欧盟充当“环保先锋”。在今年3月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成功说服欧盟各国同意到2020年欧盟单方面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再削减20%,并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耗费的比例提高到20%。
八国峰会召开前夕,在德国汉堡召开的亚欧外长会议上,来自包括中、日、韩等45个亚欧国家的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支持今年底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为在《京都议定书》2012年失效前签订新的环保协议开启新一轮国际谈判。
德国在为本次八国峰会提出的决议草案中,不仅要求各国认可并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还建议设立目标:在本世纪末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并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0%。
但德国的方案不仅需要获得欧盟和亚洲国家的认可,如何与美国达成协议更成为德国“气候外交”的关键所在。然而,美国政府公开表示,美国“根本性反对”德国提出的决议草案,美国与德国的立场有“相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