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南部平原的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类型 江西井冈山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类型 云南西双版纳的
江苏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原地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土
井冈山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
2、论述中国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的分布规律!我帮老婆找的,知道的帮下忙啊,谢谢了^___^
“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险峻山岭如何天堑变通途 实地考察酝酿巧安排———
1905年9月4日,起自北京丰台、终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开工。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到现在,京张铁路开工整整100年。
人们在说到京张铁路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把它和一个人的名字——詹天佑联系在一起。
京张铁路热英俄染指未遂
乘坐旅游列车前往八达岭游览的旅客,很少有人想到,他们所经过的这条铁路有多么不平凡。如果下车来用自己的双脚走一走这段路程,通过那陡峻的坡道、险急的曲线、窄长黑暗的山洞,就会感受到当年施工修筑时的艰难。
既然自然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还非要修这样一条铁路呢?这与清朝末年国际国内的形势有密切关系。当时,国外列强把中国看成是一块可以分而食之的肥肉;国内则政治腐败,“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一批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应当积极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思想与先进技术,以图振兴国运;而中国要强大,必须修铁路。
张家口一带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难以开发利用。光绪末年,由于关内外铁路竣工后收益可观,引起了诸多商人的兴趣,纷纷向朝廷请求投资修筑京张铁路。最后朝廷采纳了铁路督办大臣袁世凯的建议,决定使用关内外铁路的余利官办筑路。英、俄两国原先对京张铁路均有染指之意,却因争执无果,最终不得不同意中国自行修建。1905年2月,京张铁路总局成立,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担任总局的“会办”兼总工程司,主持京张铁路筑路工程。
关沟路段地形最为险恶 反复斟酌难以避开
北京至张家口,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即使是外国专家也认为筑路极其困难,更没有人相信中国人能够仅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项工程。外国媒体甚至说:“能在北京至张家口建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恐怕现在还没有出世呢!”
北京与张家口相距近二百公里,军都山横亘其间。自南口至八达岭的十几公里路程,属关沟路段。这一带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最为险恶。
詹天佑身先士卒,亲自率领勘测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进行实地勘测,发现工程施工的难度远超出想像。
“三十尺高一尺”,用铁路部门的专业语言说,就是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度。这是修筑京张铁路的最大难点。按照1999年重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在地形条件最差的三等线路上,使用牵引力最大的电力机车,区间线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二十五,即使是“加力牵引”,也不得超过千分之三十。而詹天佑所要设计的京张铁路,是在此技术管理规程下达的90多年前,那时哪里有什么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就是蒸汽机车也刚在国内出现不久,其牵引力与今天的机车相比,犹如天上地下。
为了避开这段地形条件最差的路段,詹天佑试图寻找相对理想的路径,先后选测了七八条不同的比较线。但是,由于经费及工期的限制,最后还是不得不把立足点落回到关沟路段。
被逼出来的“之”字形线路
山峦沟壑难避的问题如何解决?夏季洪水泛滥的问题如何解决?最重要的是,那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度如何解决?
詹天佑的伟大就表现在此处:他选择了“之”字形线路。
火车不可能顺着陡峭的山坡直着“爬”上去,只能采用延长路程的方法以减缓线路的坡度。以“距离”换取“高度”———实际上铁路也可以“盘山”,那叫“螺旋环山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必须具备合适的地形。由于关沟路段的自然条件限制,不适合用“螺旋环山法”,只有采用“之”字形线路,这是不得不采用的办法,也是唯一能采用的办法。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第一,选择关沟路段是在客观条件限制下所采取的无奈之举,而并非最佳方案。詹天佑曾说过:“选定线路时,只要有办法,就不要采用关沟段那样的线路。”
第二,“之”字形线路并非詹天佑的发明。这种筑路形式早就在美国的矿山铁路中使用过了。但是,许多年来,人们一直传说是詹天佑发明了“之”字形线路,实属谬误。詹天佑不需要这样的虚名。他的伟大,不在于是否发明了这种办法,而在于能够大胆采纳并巧妙运用这种办法。
“之”字实际是“人”字一箭双雕巧安排
把这种线路说成是“人”字更准确一些。这是一个横放着的“人”字。列车为了达到上面那条腿的顶端,需要先顺着下面这条腿行进到“人”字的“头部”,然后再掉过头来继续上行。这样,就把一段陡峭的坡道代替了。
但是,这么长的一列火车,在到达“人”字的“头部”以后,如何掉头继续上行?
詹天佑决定采用“双机牵引”,就是使用两台机车,一台在前面拉、一台在后面推———到了“人”字的头部,火车无需掉头,原先在前面的机车变成了车尾、由拉变推;原先在后面的机车现在变成了车头、由推变拉。
其实,使用两台机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牵引力,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掉头折返的问题,在载重量小的时候,仅用一台机车也可以办到。但是在火车的载重量大时,一台机车就不够用了。詹天佑着力引进国外大马力机车,并创造性地使用双机牵引,解决了京张铁路的运输动力问题。
在纸上写一个“人”字好办,但是,在连绵不绝的军都山间、在预先设定的关沟路段,哪里去画这个“人”字,哪里去找这样一处完全符合要求的理想之地呢?
老天爷真的为詹天佑准备了这样一处地方,那就是青龙桥。它的天然地形恰好适合于修筑这样一个供列车折返的场地,而它在整条线路中的位置也刚好合适。
詹天佑通过反复勘察测量、不断修订设计方案,才发现并选中了青龙桥为折返地点。这一决策,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减少了一半,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资金。
詹天佑还有多项创举
詹天佑的业绩绝不仅仅是一个青龙桥。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他还有很多创举。比如开凿八达岭隧道。曾有诸多洋专家断言:如不使用外国的先进机械以及技术人员,仅凭中国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而在詹天佑的策划指挥下,采用开挖竖井增加工作面、使用强力炸药爆破等措施,硬是依靠人力建成了这条中国筑路历史上的第一条长大隧道。
他着力引进国外大马力机车,并创造性地使用双机牵引,解决了京张铁路的运输动力问题。
他制定统一的铁路工程标准及行车规章制度,为中国铁路建设及管理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他使京张铁路的建设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两年。从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仅用了4年的时间。按当初预算,京张线施工以及购置机车、车辆的费用为白银729万两,实际仅用了约700万两,创造了当时全国铁路造价最低的纪录……
3、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
1、地形地貌
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
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
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
2、气候特征
锡林郭勒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年平均气温0~3℃, 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
3、野生植被
截至2016年,锡林郭勒盟野生种子植物达1200多种,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可栽培植物60多种,可供药用植物400多种,油料科植物50余种,树木18种。经济植物有黄芪、防风、柴胡、知母、麻黄、甘草、黄岑等400多种药用材,成为中国主要中草药的生产基地之一。
还有蘑菇、发菜、蕨菜、黄花等多种食用植物都是名贵菜肴。还有重要的工业原料芦苇,在锡林郭勒盟有大面积分布。
4、土地土壤
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线。
乌拉盖盆地又称索林淖尔盆地,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中北部。乌珠穆沁波状高平原主要分布于东乌旗与西乌旗北部、锡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东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台地,南抵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东以锡林河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北至巴龙马格隆丘陵地。
苏尼特层状高平原,在地貌上隶属于乌兰察布高原。包括苏尼特左旗大部和苏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区。
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区,包括太仆寺旗全部、多伦县大部、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蓝旗南部地区。
(3)衡阳市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状况扩展资料:
风俗文化: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约好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的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您要向主人问好“赛努”、“赛音白努”宾主相序而坐,对于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人在西侧,女在东侧)的位置上。
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抓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接着在欢乐和笑声中开始敬酒,手捧哈达,托着银碗,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
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热闹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参考资料:网络-锡林郭勒盟
4、张家界的地形,气候,手纹,土壤,植被等地理要素
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张家界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日照、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1440小时、16度和1400毫米左右,历年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间。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年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5.1℃,7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400毫米。
5、郴州市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特征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汇地带。地理位置: 东经112°13ˊ—114°14ˊ,北纬24°53ˊ—26°50ˊ。东邻江西省;南接广东省;西与永州市相连;北与衡阳、株洲两市接壤。南北长217公里,东西宽202公里,国土面积193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01千公顷,水田168.38千公顷,旱土51.63千公顷。
郴州境内总的地形地貌为东南面山系重叠,群山环抱;西部山势低矮,向北开口,中部为丘、平、岗交错。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是南北延伸的罗霄山脉,最高峰海拔2061.3米;南部是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最高峰海拔1913.8米;西部是郴道盆地横跨,北部有醴攸盆地和茶永盆地深入,形成低平的地势,一般海拔200—400米,最低处海拔70米。
全市土地地层构造:平、岗、丘主要以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红岩、灰岩及砂页岩为主;山地以花岗岩、变质岩、灰岩以及砂页岩等四种主要岩石构成。土壤分为10个土类,23个亚类,102个土属,343个土种。其中以红壤、黄壤以及黄棕壤占土壤平面分布中的70%以上。
土地以地形分:岗地2066平方公里、丘陵3971平方公里、平原2355平方公里、山地10542平方公里、水面454平方公里;按使用情况分:耕地2314平方公里、园地91平方公里、林地12990平方公里、草地1847平方公里、城乡居民用地373平方公里、工矿占地52平方公里、交通用地111平方公里、水域沼泽地633平方公里、难用地374平方公里、其他用地848平方公里。
全市植被:高程65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650—1000米为常绿落叶混交林,1000—1500米为落叶阔叶林,1500米以上为灌木草丛。森林面积为106.5万公倾,占全市总面积的62.3%。
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4131.6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35%,其中轻度侵蚀流失面积1996.18平方公里;中度侵蚀流失面积为1953.39平方公里;强度侵蚀流失面积为160.89平方公里;极度侵蚀流失面积为21.15平方公里。
郴州地处北回归线偏北1—2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并有向南亚热带、热带过渡的特征。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气温低,阴雨连绵;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洪旱交错;秋季干旱少雨,台风入侵频繁,时有山洪暴发;冬季低温干燥,但寒期短,雨量较少。全年日照时数在1494—1704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7.5—19.5度之间,10度以上气温的持续天数在220—240之间,无霜期一般都在295天以上,冰冻期为3—5天。常年风向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4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972.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4.7%。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其特点以山丘为主,岗平相当,水面较少。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
八面山位于资兴市东部边境的青腰镇境内,桂东西边,属罗霄山脉分支八面山系列,地处罗霄山脉中南段,南岭山脉北端,是我省著名的山体之一,总面积10974公顷,最高峰为2040米,最低海拔800米。
骑田岭是中国南岭之一。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宜章县、郴州市之间。古代名称不一:秦名阳山,晋名腊岭;又有桂阳岭、客岭山、黄岑山、折岭等名。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主峰海拔1510米。为湘江支流耒水和北江西源武水分水岭。
香花岭在临武县香花岭镇,主峰通天庙,海拔1594米,方圆100多平方公里。
郴州全市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即赣江、湘江和北江。属长江流域面积为15718.8平方公里,属珠江流域面积为3674.5平方公里。境内河流发育,成放射状密布。集雨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3条,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127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62条,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3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6条。
6、湖南的植被情况?急需!!!! 包括:湖南的地形、气候、植被类型、植被面积占该地区面积的百分比等
全国的行不?
一、我国草地资源面临严峻的危机
(一)“三化”草地面积迅速扩大
1.草地退化。当前世界上天然草地普遍退化和逐步消失,每年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约占世界草地总面积的0.1%。
我国退化草地集中分布于北方草原带,西部荒漠草地及荒漠区山地草地、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部分村寨周围的南方优良草地也出现退化。据调查,80年代中期,北方11片重点牧区退化草地已占可利用草地的39.7%;90年代北方12省(区)草地退化面积已占该区草地总面积的50.24%。全国天然草地退化面积目前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北方牧区草地较60年代初产草量下降了1/3—1/2,草地家畜个体体重下降了10%—30%。草地退化形态由线状、点状退化发展到带状、片状退化阶段;退化程度也不断加重。
2.草地荒漠化与沙化。全国现有荒漠、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km2,其中风蚀沙化土地面积160.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7%,以新疆、内蒙沙漠化面积最大,黄河两岸已成形50km长的沙带;四川若尔盖县干线公路两侧500—1000m以内的草地几乎全部沙化,沙漠化面积正不断扩大,50年代至 80年代增加了6.4万km2,目前仍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北沙南侵、西沙东进,其中80%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发生在天然草地。已有 235.3hm2草地成为沙漠土地。
3.草地盐碱化。目前我国草地盐渍化面积已达930万km2,大面积发生于东北西部的松嫩草原、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等干旱荒漠区、绿洲边缘及大水漫灌改良草地。
(二)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999年达到180.83万hm2。与1989年相比,西部10年来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9.99万km2,增加了27.03%。草地植被开垦、滥挖、滥采,造成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裸露,使草地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成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目前我国草地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230万 hm2。泥沙淤积造成江河洪水灾害,已成国家心腹之患。
(三)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近年来,每年有成百万农牧民涌入内蒙、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草原挖药材,大面积破坏草地植被,仅内蒙已破坏草原1267万hm2,其中200万hm2完全沙化。草原上的药用植物如贝母、雪莲、红景天、锁阳已近濒危。
在新疆、青海、西藏、内蒙等草原区,大量的藏羚羊、野驴、藏雪鸡、盘羊、北山羊、麝等草原珍稀野生动物被猎杀、偷捕。仅可可西里草原上的数百万只野生藏羚羊、野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被偷猎得仅剩数万只,已濒临灭绝的边缘。
(四)草地鼠虫灾害严重
目前我国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地鼠害严重,每年鼠害发生面积都在2000万公顷以上,其中达到防治指标的受害面积1700万hm2左右。仅青藏高原草地,每年因鼠害损失的载畜量达2000万羊单位。
我国每年都有草地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的草原虫害面积约550万公顷左右,而每年防治达到指标的面积仅350万公顷左右,难于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新疆、内蒙古、青海、四川等省(区)每年草地虫害发生面积均在百万公顷以上,且有蔓延之势;陕西、宁夏、东北三省也有较大面积的草原虫害发生。
(五)草地自然灾害频繁
牧区恶劣的气候条件,草地超载过牧,越冬草料储备能力低,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致使我国北方和西部草原牧区自然灾害频繁,每年受灾面积约在500万公顷以上。近40年来,因灾死亡牲畜2亿头(只)以上,约相当于同期出售的商品畜数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300亿元。
建国以来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六大牧业省(区)共发生大、中雪灾60多次,旱灾26次。北方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的沙尘暴、扬沙与浮尘天气频繁发生,并直接威胁到京、津及华北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7、长沙市的自然环境(主要指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
长沙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总面积为118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5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6平方千米(截至09年底)。位于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16米,为辖区最高处;岳麓山的云麓峰海拔300.8米,为城区至高点。 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公里。湘江自南向北贯穿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2001年10月10日,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力在发展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沙两岸。 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长沙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总面积1366.2万亩,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70%与25%。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 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县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市境内的朱树桥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