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变暖原生动物生态位

气候变暖原生动物生态位

发布时间:2021-06-22 19:02:50

1、如何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请分别从热带到亚热带到温带来说 谢谢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均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最为复杂,从林冠层到林下落叶层常被分成三到四个不同的层级来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cn.mongabay.com/rainforests/

楼上所言,多样性确实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尺度,但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多样性,人为的增加多样性目前还不能确信有较好的效果,因为人工引进的生物要么登陆失败,要么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所以相对来说,提高稳定性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护原生境,减少干扰,增加沟通各斑块的廊道等等。

2、原生动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大变形虫 原生动物,肉足纲,变形虫科。

生活在淡水沟渠、荷塘及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以细菌、藻类及其他小原生动物为食。体无定形,直径一般为200-400微米,原生质呈透明胶液状,可分成两层,外层均匀透明,滞性大,称外质。内层色暗呈颗粒状,流动性大,称内质,内质含细胞核、伸缩泡及食物泡等细胞器。借细胞质流动,能从体表任何部位伸起突出称伪足,故身体可改变形状,称变形虫运动(最原始的运动方式)。速度极慢,在20℃时,每分钟只能移动0.5-1微米。当遇到食物时(如细菌、藻类等),伪足即可伸出把食物包围并裹入体内,形成食物泡,逐步进行消化。食物残渣随身体的运动从后部排出。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借助伸缩泡经体表排出体外。当变形虫长到一定大小时(约需三天),开始进行二分裂的无性方式繁殖,全过程约需30分钟,于是一个变形虫便分裂成两个小变形虫。在不利环境中,例如水池干涸,食料不足时,能形成保护性胞囊,当环境适宜时,胞囊外膜破裂,大变形虫便脱出活动。除大变形虫外,还有一些类型的变形虫与人关系密切,有的可直接危害动物和人,如痢疾形虫,寄生在人体肠内,可穿过肠壁引起赤痢,若钻入血管和淋巴管,则可旅行到肝、脑,在那里生殖发育,引起溃疡。急性患者如不及时医治,往往在十天左右可以致死。鲑裂殖变形虫能对经济鱼类造成严重危害。由于变形虫结构简单,容易培养,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好材料。有孔虫 原生动物,肉足纲。多生活于海洋中,以底栖为主,仅几种漂浮于海水表面。很少生活于淡水,均以矽藻及其他单细胞生物为食。它们是极古老的动物,自寒武纪至今均有遗迹,而且数量很大。有孔虫死后,它的壳并不溶解,渐渐沉积海底成为软泥,经不断堆积,年久形成岩石,由于地壳变迁露出水面。据说,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由有孔虫化石为主体的石灰岩砌成。现在,海底约有35%是被有孔虫壳沉积的软泥所覆盖,地中海某海岸的沙中每克竟含5万个有孔虫的壳。有孔虫不仅化石多而且演变快,不同时期有不同有孔虫,因此可根据有孔虫的种类,来确定地层的地质代和沉积相,对油层的发现与开发有重要指导作用。利什曼虫 原生动物,鞭毛虫纲。一种身体微小的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因英国医师利什曼而得名。它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寄生虫。我国流行的是杜氏利什曼虫,是黑热病的病原体,故又称“黑热病原虫”,被列入我国五大寄考虫之一。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各省,特别是黄河故道。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虫,除杜氏利什曼虫外,还有热带利什曼虫、非洲利什曼虫,墨西哥利什曼虫,并有很多亚种。

3、什么是生态演替?原生动物怎样随有机物浓度的改变而演替

所谓生态演替是指群落经过一定的发展时期及生境内生态因子的改变,而从一个群落类型转变成另一类型的顺序过程,或者说在一定区域内群落的彼此替代。

有机物浓度较高,营养充足时,细菌和部分鞭毛虫,尤其是植鞭毛类能通过细胞表膜的渗透作用,将溶于水中的有机质吸收到体内作为营养物质,异养菌分泌胞外酶使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再加以利用,肉足虫靠吞食有机颗粒、细菌为生,因此三者占优势。

由于溶解型有机质的消耗,菌胶团的形成,游离菌的减少,加之微型动物群的增殖扩大,使营养体系发生了巨变。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微生物为了生存,就以食物为中心进行竞争。细菌和植鞭毛虫争夺溶解性有机营养,植鞭毛虫竞争不过细菌而被淘汰,而肉足虫与动鞭毛虫在竞争过程中因肉足虫竞争力差很快被淘汰。

由于异养菌大量繁殖,又为纤毛虫提供了食料来源,纤毛虫掠食细菌的能力大于动鞭毛虫,因此取代动鞭毛虫成为优势类群。随之,以诱捕纤毛虫为生的吸管虫也大量出现。由于有机质被氧化,营养缺乏,游离菌减少,游泳型纤毛虫和吸管虫数量相应减少,优势地位为固着型纤毛虫取代,因为它可以生长在细菌少,有机物很低的环境。水中的细菌和有机质越来越少,固着型纤毛虫得不到能量,便出现了以有机残渣、死细菌及老化污泥为食料的轮虫。它的适量出现指示着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4、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利弊影响(高一地理)

弊:

1、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利:

1、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2、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4)气候变暖原生动物生态位扩展资料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

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

5、原生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如何

原生动物是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个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原生动物分布很广,一般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少数种类寄生在人和动植物体内。
原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群,原生动物虽然很微小,人们用肉眼难以观察,但是,这类动物却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有害。
例如: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净化污水;太阳虫、钟虫可以做鱼的饵料;痢原虫、痢疾内变形虫会是人得痢疾等。

6、全球气候变暖真的会影响这个吗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并详细说明可以写了500万字的书。
我只是说第一个缺点。

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加剧了某些地区的海洋蒸发会导致洪水。同时将陆地蒸发量的下降,会导致一些地区的严重干旱。这反映在中国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省的洪水临省正面临着干旱。
全球变暖将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将导致生态位的变化,这使得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增长方式的升温期太短,植物无法跟上进化,有些植物不能适应大面积的地区和面对死亡的气候条件。同时,动物的利基也在发生变化。昆虫,植物和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这意味着许多依靠昆虫和农作物的生长将受到影响,如授粉的果树。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零等温线上升,害虫和病毒的数量将上升,这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他的职责。 “松甲虫”事件,如美国西部。
全球变暖将导致减少在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使得一些的永久冻土增长取决于作物的生长不会增长。

让我们谈论的好处。
全球变暖将会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所以零线的高纬度地区移动。这使得作物的生长区域的扩大,可以长成不能在冬季作物。

在这里,我只有一部分的缺点。如果您有权获得更详细的了解相关的书籍。

我个人认为,地球数十亿年的进化后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生态系统,它是不可能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几百年,一个很好的适应性,这将导致的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乐观的人可能认为,全球变暖是利多于弊,但我想说的是,也许在你面前可以“利用”全球变暖,但在不久的将来,全球变暖将人类走向恐怖和灾难。

不知道你满意我的回答。

7、南方爆发暖冬,气候正变暖,但科学家为何说地球无需人类拯救了?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地球的气候史,如果仅从冷热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去年的冬天比较寒冷,今年的冬天则比较温暖,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去年的冬天阴冷潮湿,今天的冬天温暖如春,地球的气候好像是忽冷又忽热,那么,到底是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全球气候变冷呢?其实,我们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往往把两个概念弄混淆了,天气和气候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把天气当作气候,与此同时,气候的变化也有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变化问题。

地球

第一:盖娅假说

地球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强,所以,现在有的科学家才认为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了,人类需要拯救的是自己的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的地球自身也在进化,地球生命的历史与地球自身的历史,并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而是紧急相连的故事。

地球的生物圈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生物体,科学家称之为“盖娅”,盖娅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的的名字。“盖娅假说”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地球的生物圈有自我调节的作用,使得地球更加适合生命的居住,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可以看作一个超级巨大的生物体。“盖娅假说”的理论最早是由詹姆斯·勒佛洛克在1972年提出来的,当时并未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可,后来有了计算机模拟,人们更加相信“盖娅假说”的真实性。

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超级生物

我们在宇宙中寻找生命,常常会提出“适居带”的说法,在一个行星系统中,行星距离恒星的地理位置要适中,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但是,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太阳系适居带是在0.725至3.0个天文单位之间,1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的适居带上的星球不仅有地球,还有月球、火星、谷神星和金星,月球和谷神星的体积太小了,重力无法守住大气层,火星和金星是最有可能出现生命的,然而,火星和金星的环境同样不适合生命居住。

就算地球处于最好的地理位置,太阳的热量也是有所变化的,太阳的热量在46亿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0%,而我们地球的平均温度在46亿年的时间里,可谓是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地球的地表平均温度现在是15℃左右。地球的温度能够做到恒温,就在于生物的自我调节作用。

金星与地球

第二:全球变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地球在一开始的时候,对生命是十分不友好的,今天的我们如果回到冥古宙时期(46亿年前至38亿年前)的地球上,会觉得这里的环境十分像今天的金星,到处都是炙热的岩浆,大气层中有高密度的二氧化碳,冥古宙时期的地球和月球,岩浆正在慢慢冷却,当时地球的地表温度在230℃左右,地球上的温度如果在100℃以上的话,海洋都沸腾了,为什么还会有水的存在呢?因为当时的二氧化碳浓度特别高,大气压强比现在大很多,气压越高,水的沸点就越高,所以,才有了液态水的存在。要说全球气候变暖的话,冥古宙的地球,全球温度是最高的。

冥古宙时期的地球表面就像今天的金星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于35亿年前的太古宙,太古宙的地表温度虽然比冥古宙要低一些,二氧化碳的浓度也降低了(海洋有溶解二氧化碳的功能),但是,同样不适合今天地球上的大部分多细胞生物的生存,当时的地球环境只适合细菌的生存。

地球在太古宙的漫长岁月里都是细菌的年代,最早的细菌是古菌,古菌生活在海底的底部或者是海底火山口的附近,它们吸取地表的化学物质为生,它们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地表的温度和化学物质,这些古菌仍然存在于当今的地球上,它们大部分都生存在海底火山口或者温泉的附近,这里的环境处于高温状态。

地球现在的古菌仍然生活在高温的温泉中

太古宙时期(40亿年前至25亿年前)的地球,氧气含量十分的少,二氧化碳的浓度特别高,当时的地球是生机盎然的,但是,我们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这一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这里的环境十分适合细菌和单细胞生物的生存,但是却不适合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

我们人类不仅通过吃食物、喝水以获得能量,而且还通过吸收氧气获得能量,动物可以一天不吃食物、不喝水,但是,却一刻都离不开氧气,我们人类停止呼吸30秒都非常难受,可见,氧气是比食物还重要的能量。有了氧气,我们人类才能走路、跑步,鸟儿才能在天空飞翔,没有氧气,地球上的生命就永远停留在细菌的阶段了,不可能有多细胞的生物,因为多细胞的生物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氧气的活跃性,我们通过简单的实验也可以知道,如果我们在氧气瓶内燃烧一根火柴,火柴的火焰会特别明亮,这就是氧气所蕴藏的能量。如果我们的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再增多一些,地球上就会出现一米长的蚊子和蟑螂。

多细胞生物一刻也离不开氧气

氧气之所以会增多,是因为出现了一种称之为“藻青菌”的细菌,这种细菌的细胞中富含有叶绿素分子,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细菌本来都是靠吸收地球本身的热量存活,后来,有一个细菌开始尝试利用太阳的能量,于是,就出现了藻青菌,藻青菌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蓝藻,如果一个池塘中的水是死水,没过多久,就会漂浮上一层绿色的生物,这些生物就是蓝藻,蓝藻其实不是植物,而是细菌。

藻青菌在20多亿年的时间里,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大量制造氧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下降,地球的温度开始慢慢降低,开始变得适合多细胞生物的生存,但是,富含氧气的大气层对细菌是有害的,我们的地球上和我们的身体上,有大量的厌氧性细菌,这些细菌是讨厌氧气的,氧气对于它们来说就是“杀手”,厌氧性细菌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在空气中是很难生存的,它们只能存在于缺氧的地方,我们人体的肠道内、口腔内的一些地方,是缺少氧气的地方,于是,这些厌氧性细菌在这这些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繁殖。

显微镜下的蓝藻,蓝藻其实是细菌

所以,氧气的出现,杀死了地球上大量的细菌,留出了空余的生态位,多细胞动物由此进化,但是,细菌并没有完全灭绝,部分细菌仍然存活了下来,它们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繁殖,仍然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生物体。厌氧性细菌在缺少氧气的地方生存,还有一些细菌适应了富含氧气的大气层,这就是吸氧菌。厌氧菌之所以不能在富含氧气的地方生存,就是因为它们缺少复杂的代谢系统,不能通过氧气获得能量,而是通过发酵、光合作用等方式获得能量,显然,这种获得能量的方式,其效率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在缺氧的大气层中,是找不到像老虎、狮子、人类这样的多细胞动物的,低效率的能量获得方式,不足于支撑庞大的身体。


氧气的出现,还促使了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能够遮挡紫外线,在没有臭氧层的时候,地球的陆地是不适合生命生存的,生命都在海洋里,臭氧层的形成为生命走向陆地创造了条件。

回顾地球的生命简史,我们不能发现,地球的生物圈也在进化,是地球上的生命让地球更适合生命的居住,而不是地球上的单个物种依靠遗传和变异,自身就适应了地球的环境。


当然,整个生物圈实现这种合作关系,就来源于生物的共生现象。

第三: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

因为地球的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生物体,所以,当我们人类破坏了某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之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是可以自我修复的,例如,我们建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的高楼大厦,还制造了水泥路,使得城市的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也不适合野生动物的生存,但是,如果我们人类立刻离开这座城市,若干年以后,植物就会占领这座城市,植物会在墙壁的缝隙内扎根,为了争夺阳光,植物会逐渐长满整个墙壁,直到屋顶,随着植物根系的发展,墙壁就会松动,高楼就会发生坍塌,变成断壁残垣,植物占领了城市以后,野生动物也会慢慢进入城市,最后,这座城市会恢复到原始森林的状态。

人迹罕至的地方,往往野生动植物非常多

当人类离开一座城市之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呢?在世界历史上其实是有例子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人类是突然撤离了切尔诺贝利及其附近的城市和村庄,并且划了一个隔离区,若干年以后,这里的建筑物淹没在森林之中,变成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天鹅、棕熊、欧洲野牛、麋鹿、野猪、狼纷纷来的这里定居。虽然这里有核辐射,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但是,动物在这里却生活得挺好,它们似乎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也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这里的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这就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世界古代历史上,还有一些古城因为各种原因而遭到遗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城的城墙、建筑物也都淹没在了杂草、森林之中。

即将被植物占领的切尔诺贝利

我们人类其实不需要拯救地球,我们也没有能力拯救地球,只要我们停止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就会慢慢恢复。如果我们真的想保护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就在这里设置一个自然保护区,撤离这个地方,没有人类的干扰,这里的生态环境会变得非常美好,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那么,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也是如此,地球拥有自我修复生态环境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力,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导致了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然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只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改变了一个变量,并不会绝对导致明天的气候是变冷,还是变热。地球本身也在适应这种变化,在自我修复生态环境。

“盖娅假说”说明了地球生物圈的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之重要性,在地球漫长的岁月里,不仅人类能够使得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地球自身的地质运动,也会改变地球大气层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地球上历史上有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的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3.75亿年前至3.60亿年前)和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2.5亿年前)就是因为大气层中的含氧量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的。

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在泥盆纪(3.5亿年前至4.1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开始大规模登上陆地,绿色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大规模扩张,裸露的地表开始覆盖起茂密的森林,陆地森林系统的出现,改变了地球大气层的成分,植物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气体的减少,地球的温度开始慢慢下降,并进入到冰河期,大量的生物灭绝。

泥盆纪的植物

植物进入到陆地以后,其根系还导致岩石分化,在雨水的作用下,土壤中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带入到海洋,海洋中的营养物质一多,就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大量的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吸收了海洋中的氧气,造成海洋缺氧,导致大量的海洋动物灭绝。关于这一现象,在我们今天的地球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到,人类因为不合理地排放污水,导致自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剩,大量的浮游生物生长,最后,整个湖泊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死亡。

泥盆纪的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去哪里了呢?二氧化碳中的碳被固化到了植物内部,形成了煤,泥盆纪是煤大量形成的时期,现在,我们人类把这些煤都挖了出来燃烧,泥盆纪植物吸收的碳,又被我们人类释放了出来,这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泥盆纪的后期虽然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地球还是重新调整了过来,地球上的生物又重新繁荣了。

到了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地球又出现了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所导致,上一次是减少,这一次是增加。2.5亿年前,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为什么会突然增加呢?因为这一时期,地球上发生了最激烈的火山喷发事件,史称“西伯利亚玄武岩火山喷发事件”,这一火山喷发事件持续了100多万年,我们在今天的西比利亚依然能够找到当时大规模火山喷发时遗留下来的证据。

西伯利亚火山大喷发,导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了连锁反应,随着地球气温的升高,邻近火山浅海地区的海水温度也升高,可燃冰大量融化,可燃冰富含甲烷气体,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甲烷气体大量增加之后,地球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深海的可燃冰也融化了,温度进一步升高,地球上的动物就大量灭绝了。


所以,地球曾经经历过水深火热,不过,最终还是依靠生物圈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到了正常,维持在15℃的恒温条件下。

回顾地球的历史,我们不能发现,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地质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相比,其实不算什么。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可以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呢?答案是否定的!

过多地排放温室气体,会导致地球的温度升高,并发生生物灭绝事件,但是,地球不会灭亡,生物也不会灭亡,灭绝的是物种,而已经灭绝了的物种是不会重新出现的,恐龙灭绝了,永远不会来到地球上了,即使恐龙灭绝之后,地球上的生物重新繁荣了,但是,单个的物种是不会重新出现的,即进化不会重置。如果我们人为地改变地球的气候,那么,首先受到冲击的,其实还不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而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最先受到冲击,人类文明一旦崩溃,我们重新回到森林里,是无法生存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有可能消失。

三叠纪红色土壤,证明当时的气温非常高

人类一旦从地球上消失,植物会占领城市、村庄,在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森林再度繁荣,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地球的温度会慢慢下降,会变得重新适合生物的生存,可是,我们人类已经不存在了,进化不会重新来过。

所以,人为地、过多地排放温室气体,全球气候不是变冷,还是变热的问题,而是会发生极端天气,发生剧烈的气候变化。人类文明一旦承受不起这样急剧的变化,我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现在的地球上,有的地方的冬天,往往是忽冷忽热的,这恰恰是这种剧烈的、极端的变化的反映。我们人类应该担心的不是明天会变冷,还是会变热的问题,冷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文明能不能承受得起气候的极端、剧烈的变化。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极端的天气,诸如台风、暴风雪、龙卷风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人为改变气候,会不会造成比台风、暴风雪还厉害的极端天气呢?事实上是有可能的。这就是地球历史上发生的“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的具体内容,限于篇幅,兹不赘述,1.3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本来是处于温暖状态的,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得多,此时,人类正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随着温度的慢慢升高,北极、格陵兰岛的冰川开始大量融化,冰川融化之后,大量的淡水注入到北大西洋,阻断了北大西洋暖流。

北极冰川融化,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冷

我们都知道暖流能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能够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之后,地球低纬度地区的热量,就不能通过北大西洋暖流被带到高纬度地区,于是,整个北美、西欧就发生了严重的气温下降事件,冰川大规模扩张。地球迎来了一个寒冷期,当时的气温比现在还要冷,随着植物、动物数量的减少,人类被迫开始从事农业,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人类恰恰就是在1.2万年前发明了农业。本来,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是衣食无忧的,食物短缺之后,人类被迫从事农业。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并不会必然导致气温升高,有可能反而会导致气温下降,现在,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会不会造成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保护环境,其实并不是在保护地球,而是在保护自己,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不必纠结于全球气候到底是变冷,还是变热的问题了。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最后,会使得我们人类的文明承受不起这样的急剧的变化,要知道人为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其变化速度是远远超过自然变化的。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其实也是在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即使全球气候不是在变热,我们减少了碳排放,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后,受益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我们不需要拯救地球,而是要拯救我们人类自己,拯救我们人类的文明、科技。

8、喜马拉雅冰雪融化毒藻盛开会对地球的生态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已经愈演愈烈,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图像显示,由于温度升高带来的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融化,导致阿拉伯海气温升高,有毒藻类泛滥,底层食物链遭到破坏,大量鱼类正在死亡,连锁反应致沿海1.5亿人生计受到影响。

这项研究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的国际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利用实验数据、现场数据和NASA的卫星图像,对阿拉伯海的夜光藻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崛起已经导致该海域巨大的生态链灾难。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又叫夜光虫,是一种毫米大小的浮游生物。这样说你可能还是不太明白,但我说起另一个名字,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在台湾和马来西亚,夜光藻被称作蓝眼泪,可以在晚上发出蓝色的荧光,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景致,很多人旅游都要专程去看蓝眼泪。

然而夜光藻虽然美丽,对海洋生态链来说却是灾难,因为它完全就是浮游生物中的“战斗机”,可以吞噬其它浮游生物、硅藻、甲藻、细菌,甚至连鱼卵都不放过。而且它在吃掉这些浮游生物后,体内会留下大量氨,导致鱼类等其它动物对它们不感兴趣——这也很好理解,相信你对满满尿骚味的食物也没有办法下口。

在通常情况下,从喜马拉雅山脉吹来的寒冷冬季季风,会将海面冷却,冷水下沉,让营养丰富的下层海水泛起,给食物链底层的浮游生物们带来丰盛的食物,大家各取所需,相安无事。而食物链更高层的鱼儿们也可以大快朵颐,莺歌燕舞,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海洋和睦大家庭情景。

然而,气候变暖让喜马拉雅山脉冰川不断萎缩,积雪不断融化,导致季风被打散,整个过程被破坏,海洋表层营养减少,氧气含量降低。这让夜光藻迅速崛起抢占了生态位,因为在低氧情况下其细胞内共生体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最关键的是它不像其它浮游生物,没有吃的可以直接把其它浮游生物作为营养品。在这种多管齐下的“掠食”方式下,夜光藻迅速变身微型“超级战斗机”,加剧了海洋缺氧和海水氨化,导致其它浮游生物数量大大减少,进而导致阿拉伯海水质破坏,鱼类大量死亡,对当地的渔业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1.5亿以此为生的渔民愁上心头。

当然,也不是没有喜欢尿骚味的动物,水母和海樽就对夜光藻情有独钟,满满尿骚味也丝毫不影响它们的口感和食欲。但这又带来了另外的问题,阿曼的海水淡化厂、炼油厂和天然气厂,由于被夜光藻和大量享用它们的水母堵塞,不得不减产停产,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看看,平衡一旦被打破,将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地球平均气温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150年,因人类额外排放增加的近50%二氧化碳,导致了1.1摄氏度的升高,进而喜马拉雅山脉冰雪消融,阿拉伯海夜光藻绽放,大量鱼类死亡,影响到上亿人的生计。美丽的蓝眼泪,真的是满腹辛酸泪啊!

9、人工(植物)浮岛技术?

河流湖泊一般都是污水的受纳水体,大量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河流以后,严重影响了水体本来的功能,因此需要相应的配套技术进行治理,首先,植物可以利用强大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同化为自身营养物质或者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储存在体内,使水体得到净化,同时植物还可以通过根系的分泌直接与污染物质结合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植物的分泌物质还可以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间接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植物对河水具有很强的修复作用,利用网床式生态修复技术和沉水植物种植技术,大规模地增加河道中植物的数量,从而形成强大的生物修复群体,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碳源和生存载体,十分有利于河道水体的处理。浮体用于固定植物植株,同时要保证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水分、氧气条件及能作为肥料载体,因此基质材料必须具有弹性足 固定力强吸附水分、养分能力强,不腐烂,不污染水体,能重复利用特点,而且必须具有较好的蓄肥 保肥 供肥能力,保证植物直立与正常生长。采用该技术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植物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从而加速了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与气候变暖原生动物生态位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