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什么什么有的地方气候干旱有的地方气候湿润?
我国的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气候干旱,有的地方气候湿润。
2、是不是湿地只分布在降水丰沛的地区,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分布
不一定,自然的分布规律性没有书本上的那么强,比如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分布在新疆
沙湖自然保护区在宁夏
这些都是在干旱地区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3、导致湿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一)全球和区域气候的变化
近些年来,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是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特别是CO2在过去的200年里增加了30%,加强了地球表面温室效应。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升温,使世界上许多地区气候异常。虽然气候变化对全球带来的影响还不能作出准确的评估,但气候异常对某些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显而易见。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位的改变,直接干扰着当地的水文循环过程,尤其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这些变化极其敏感。降水的减少使湿地获得的水分补给量降低,造成湿地萎缩。其次,气候异常使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增大,日照时数延长以及气温、地温的升高,都会打破湿地原有的水分平衡关系,导致湿地保有水量的持续减少。与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中国三大江河的源头,对中国中东部的水分输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开展的湿地普查和相关研究都表明,青藏高原的湿地生态系统明显受气候热旱的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表现为湿地面积快速萎缩,湿地生物多样性丧失,植被旱生化。
(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始于新近纪至今仍在活动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的持续活动是近两百万年来,地形、地貌变动的重要力量。由它引起的地壳升降影响着海洋与大陆的变迁,以及陆地上水体与旱地的轮回交替。大量的研究表明,地壳升降可在两个方面影响河湖的发育与湿地的退化:一是区域性地块的升降可使地形高差增大,排泄基准面下降,位于上升盘的河流、湖泊和沼泽会因水量逐渐排出,而变浅、变干,海岸带的基底隆起,会导致海退,海滨滩涂湿地随之退化为陆地;二是引起气候的变化而加速湿地的退化,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最近两百万年间气候干旱趋势的不断发展与青藏高原持续隆升所形成气候放大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我国中西部地区湿地退化问题之所以日趋严重,显然与上述两种过程的叠加有关。
地表抬升引起湿地退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是若尔盖湿地退化。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省西北,属于草本泥炭沼泽,面积约3000km2,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全新世以来,由于区域性地壳上升,造成穿越沼泽的两条河流(黑河和白河)上下游之间的落差增大,排水逐渐加快。在水流强烈下切作用下,沼泽地中也发育了许多冲沟和水道,沼泽地中许多水生植物因失水而枯萎,一些湿生植物也逐渐旱生化。若尔盖湿地已表现出一系列退化的现象。
我国新疆罗布泊湿地的消亡是新构造运动和区域气候干旱化的又一典型结果。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最大的内陆湖泊。在近代,湖水面积为12600km2,后来缩小为5140km2,20世纪初萎缩为500km2,到1972年罗布泊最终干涸。现有地质学研究成果表明,早在距今5Ma前的上中新世,新疆还处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塔里木盆地是一个被水覆盖的大湖,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进入第四纪,塔里木盆地西部抬升,东部相对下降,罗布泊形成且位于盆地的最低处。在距今100~40ka间新构造运动将该地区抬升到2000~3000m的高度,定向盛行风出现,罗布泊地区东、西部均形成沙漠,罗布泊湖水变浅。由于气候干旱,罗布泊北部呈现盐湖的沉积环境,南部则为咸水或半咸水环境。距今2ka左右,罗北凹地抬升成陆地,仅剩南部水域,当时湖泊面积仍十分可观。历代有关罗布泊的史料记载都是指这一水域,即所谓“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古罗布泊是一个由众多河流注入的尾闾湖,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北方向注入的孔雀河和西面注入的塔里木河,近2000年来,因湖盆逐渐隆起,限制了河水的补给,加之青藏高原已上升至4500m,严重阻挡了西风流和西南季风的北进,导致高原地区和北邻地区降水锐减,干旱化趋势日渐增强。到了19世纪下半叶,由于风积作用的增强以及河道淤积等原因,罗布泊不仅面积日益缩小,还进入了分裂状态。进入20世纪中期尉犁县修筑了一条拦河大坝,最终截断了塔里木河与罗布泊的水力联系,导致湖面的快速萎缩,沼泽增多,到1972年则彻底干涸。在罗布泊湿地退化的过程,周边的陆地生态系统也在同步退化。根据沉积地层,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指标的分析结果,该地区早更新世曾发育森林-草原植被,当时气候还较湿润,随着地壳的抬升,到中更新世,气候已变得十分干旱,森林-草原景观被荒漠取代,到了全新世,地壳隆升和气候干旱化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伴随罗布泊的干涸,整个地区已成为植物难以生存的蛮荒之地。
4、湿地能够缓解气候变暖的生态功能是什么?
湿地具有调洪蓄水、抵御风暴、预防侵蚀、抗御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5、为什么湿地水位下降会导致盐碱化
盐碱化过程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湿地就是在地形低洼地方形成的,排水不畅。所以水分之初的主要途径就是蒸发,当气候干旱,湿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时,水分蒸发,水中的盐类物质留在土壤表层,导致盐碱化发生。
6、《自然地理》什么地方的湿地在减少,什么地方的生态就会恶化,什么地方的森林就会减少,什么地方的气候就
基本正确
湿地和森林号称地球之肺 确实可以有效的调节环境
森林尤其是热带地区的森林 号称专绿色沙漠 一旦消失属 立即变成沙漠
地球之肺——森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森林每年提供28.3亿吨有机物,占陆地植物生产有机物总产量53亿吨的53. 4%),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7、干旱气候有哪些特点?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土地的集聚地;该地区夏天的温度高达120°F(50℃)。另一方面,中亚的戈壁滩又极度寒冷,冬天的温度为5°F(-21℃)。尽管温度差异较大,撒哈拉沙漠与戈壁滩同属一类气候带,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极度的干旱。
干旱气候带的确认主要是根据湿度不充足——年降水量可能少于年蒸发量。世界上所有所谓的真正的大沙漠和与之毗邻的准干旱地区属此类气候,约占地表总面积的30%以上,面积相当于亚洲大陆。
8、湿地怎么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1.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2.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3.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4.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5.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6.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7.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8.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9.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10.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11.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12.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13.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1990年尚存沼泽约113万公顷。三江平原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居多,泥炭沼泽较少。沼泽普遍有明显的草根层,呈海绵状,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强。本区资源利用以农业开垦,商品粮产出为主。大、小兴安岭沼泽分布广而集中,大兴安岭北段沼泽率为9%,小兴安岭沼泽率为6%,该区沼泽类型复杂,泥炭沼泽发育,以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为主,是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地区之一。?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特别市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整个谷底,泥炭层深厚,沼泽率达20%--30%。本区以富营养草本泥炭沼泽为主,复合沼泽体发育。若尔盖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场。?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滨海地区的芦苇沼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积三角洲地区。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利用、生态治理的区域特点,中国湖泊划分为五个自然区域。?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主要指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个,面积21171.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区。该区湖泊水情变化显著,生物生产力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强烈。资源利用以调蓄滞洪、供水、水产业、围垦种植和航运为主。?蒙新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个,面积19544.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1.5%。本区气候干旱,湖泊蒸发超过湖水补给量,多为咸水湖和 盐湖。资源利用以盐湖矿产为主。?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个,面积1199.4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全系淡水湖。该区湖泊换水周期长,生态系统较脆弱。资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水电能源和旅游景观为主。?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个,面积44993.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9.5%,本区为黄河、长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的河源区,湖泊补水以冰雪融水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现象显著,近期多处于萎缩状态。该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资源利用以湖泊的盐、碱等矿产开发为主。?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个,面积3955.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4%。本区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涨;冬季水位低枯,封冻期长。资源利用以灌溉、水产为主,并兼有航运发电和观光旅游之用。
(3)河流湿地。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从大兴安岭西麓起,沿东北、西南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的国境,为中国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东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2%,流入印度洋的占6.4%,流入北冰洋的占0.6%。分界线以西以北,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属内陆河,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8%。在外流河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远流长、水量很大、蕴藏巨大水利资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豫西山地、云贵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滦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发源于东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赣江等,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的内陆河划分为新疆内陆诸河、青海内陆诸河、河西内陆诸河、羌塘内陆诸河和内蒙古内陆诸河五大区域。内陆河的共同特点是径流产生于山区,消失于山前平原或流入内陆湖泊。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跨国境线河流有: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流经中俄边境;图们江、鸭绿江流经中朝边境;黑龙江下游经俄罗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额尔齐斯河汇入俄境内的鄂毕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绥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内经海参崴入海;西南地区的元江、李仙江和盘龙江等为越南红河的上源,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怒江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藏西的朗钦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经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还有上游不在中国境内的如克鲁伦河自蒙古境内流入中国的呼伦湖等。
(4)浅海、滩涂湿地。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的两个部分。?杭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型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是环渤海的重要滨海湿地区域,其中辽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苇田--盘锦苇田,面积约7万公顷。环渤海滨海尚有莱州湾湿地、马棚口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北塘湿地,环渤海湿地总面积约600万公顷。江苏滨海湿地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构成,仅海滩面积就达55万公顷,主要有盐城地区湿地、南通地区湿地和连云港地区湿地。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湾、河口的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岛西海岸都有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台湾、海南沿海,其北缘可达北回归线附近。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人工湿地。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中国湿地特点
中国湿地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即:东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据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60处,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多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药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位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目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湿地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甲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湖;海南岛至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中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O%;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迂徙的鸟类。在中国湿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唯一的越冬地或迂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三:湿地正在发生什么?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但由于人民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对湿地的盲目开发,大面积湿地退化和消失,野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湿地资源正在逐渐的丧失和破坏,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是一个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政府间国际条约,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正式通过。《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到目前为止已有122个国家成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地保护,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什么是湿地?
湿地就是清波荡漾的河流、烟波浩瀚的湖泊、金黄无垠的稻由、野生动物聚集的沼泽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湿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湿地所拥有的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便周围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势较低氏的沿海地区,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蓄水层的水是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与地下水互为保存和补 充;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生活在湿地中,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湿地植物能够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说,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60处,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目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东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湿地持续的开发利用,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据估计,有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中等和严重威胁,而且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湿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坏,许多湿地物种、景观、生态功能正逐渐消失,有的已经完全丧失了湿地的功能。目前,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仍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合理保护利用湿地已是我们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建龙说,人口增加与人类活动的加剧是现在湿地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50年代至70年代的围湖、围海、造田,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丧失湖泊12000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阳湖因农业开发缩小三分之一,洪湖缩小42%洪湖70年代前有水禽112种和5个亚种,其中一、二类保护珍禽15种,70年代后8种珍禽不再出现,鱼类种类由40年代的100余种下降到50余种,鱼类产量下降并小型化,水生植被由1961年的92种下降到80年代的68种,水生植被生物量也有大幅度的减少。青海湖区建国以来人口增加了4倍,环湖区开垦20万公顷湿地,湿地灌木被砍伐殆尽,原生植物惨遭破坏,加之过度捕捞,鱼类种类和数量锐减,已有34种野生动物不见其踪迹,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40多年来,我国沿海已累计丧失湿地219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已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
此外,过度放牧和荒漠化严重也会破坏湿地植被和环境,现在有很多湿地的实际载畜量为理论承载容量的数倍,鼠、虫害日益严重,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缩小。
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影响正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迅速增大。我国湖泊己有三分之二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质不断恶化,破坏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气候干旱与水资源浪费,使湖泊面积不断萎缩,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
对此,有关人士呼吁,必须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湿地调查与监测工作,实施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规范与湿地保护利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五: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湿地正在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不能让宝贵的湿地资源丧失,不能让美丽的鸟儿失去家园,保护湿地是全社会的责任。
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为环境保护做些事情。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美丽的家园。
爱护湿地,爱护森林,爱护鸟类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学到的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亲戚和周围的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湿地和环境。
9、中国主要湿地类型有哪些?
(1)沼泽的分布。我国沼泽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 泽居多。 (2)湖泊湿地的分布。我国的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 (3)河流湿地分布。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4)近海与海岸湿地。我国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2个省(区、市)。近海与海岸湿地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杭州湾以南以岩石性海滩为主,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 (5)库塘湿地属于人工湿地,主要分布于我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及广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