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唐朝那个时期西安可以种橘子吗
谈起唐朝,在普通观众纠结沈珍珠的下落或者武则天到底有几个面首的时候,学术界则在认真的研讨一个大问题:唐朝长安的冬天到底下不下雪?
大名鼎鼎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1890年-1974年)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论断:7世纪中,也就是唐朝初年,中国开始了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持续了100多年的时间,当时中国的气候远比今天温暖,隋唐时期的旱灾记录很少,而水灾较多。长安的冬天经常不见冰雪。
他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呢?最大的证据是很多记载里唐朝宫廷中种植着柑橘,杜甫的诗《病桔》中提到李隆基在宫中的蓬莱殿种了橘树,笔记体小说《酉阳杂俎》则说到了751年9月宫中的橘子树成熟,总共结了150多颗大橘子,李隆基吩咐都分给了大臣。
而在近百年后这些橘子树还在,唐武宗在位时橘子成熟,皇帝命赏赐给大臣每人三个,大家捧着回家吃去。
柑橘有什么特殊的呢?因为柑橘只能抵抗零下8度以上的低温,而从现代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记录看,西安每年的温度都会降到零下8度以下。而七,八世纪时长安宫廷里却能长橘子,竺可桢认为这可以证明当时的气温远比今天温暖。
除此之外还有梅花的证据,虽然我们习惯认为梅花能耐寒,但其实从自然分布区域上看,梅花属于亚热带树种,是比较喜温的。一般只能忍受-15度的低温,再低就不行了。
所以在我国宋代以后,华北,西北一带的温度冬天经常降到-15度以下,当时北方人多不认识梅花。江西人王安石就曾经笑话,说北方人在南方看见梅花不认识,以为是杏花。
“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
苏轼更加清楚的用诗告诉大家,在他那个年代的关中地区是没有梅花的,只有杏花来代替:“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可见宋代关中和华北是没有梅花的。
而对唐代长安人来说,梅花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唐玄宗的一个妃子所居住的院落种满了梅花,所以被称为梅妃。长安南部的曲江池也种有梅花,诗人元稹的诗《和乐天秋题曲江》就是证据。
竺可桢的观点发表后一度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所有的历史专著和教材一度都采用了他的论断,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知道了这个也让人豁然开朗,哦!难怪唐朝前期的人穿那么暴露!原来是因为天气热啊!
不过,竺可桢的“唐朝温暖论”,在上世纪90年代时遭到了挑战,专注于对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的满志敏教授就对唐朝温暖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提出,柑橘和梅花的例子并不能说明唐代长安气温高,因为我国宫廷里从汉代开始,就有用人工温室环境种植果蔬的传统!汉元帝就在冬季在太官园种植了葱,韭菜等素材,方法是在一座密封的屋里通过昼夜燃火来提高室温。而唐朝宫廷甚至有专门设立部门“温汤监”来培育反季节果蔬花卉!
学术界就是这么无情,不管你是不是宗师,人家有证据照样可以打脸。这个怎么说呢?竺可桢老爷子?
由于现代影视剧把大唐的姑娘们包装的露骨销魂,天天都是低胸装,仿佛大唐天气温暖,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露胸薄纱装一般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者取悦统治阶级的人才有资格穿,一般平民老百姓是没有资格穿的,而且这种衣服相当于晚礼服,并不是常服。
据我们所知,达官贵人住宿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供暖设备充足,就算穿的轻薄也不怕。
还好的是,现代支持唐代温暖论的人还是不少,比如台湾学者刘昭民搜集了史书中唐朝历年的气候记录,最后发现在唐朝289年的历史里,出现严寒的天气确实比较少,而不下雪的冬天居然有19次之多,高居各朝代之首。
还有人研究20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和气温波动,也说明公元8-10世纪确实温度较高。年均气温高于今天1摄氏度,被称为“小温暖期”。
不要以为平均温度只差1度没什么了不起,就连1万多年前才结束的冰河时代,实际平均气温也不过和今天相差5度,而当时地球几乎就是个大冰坨子。因为这个平均温度是综合各地的一起统计的,平均温度降低1度,在北方一些地区可能就意味着气温比常年要冷5-10度以上。
总之,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唐朝确实是个温暖的朝代,下雪确实比较少。至少主流学术界这么认为。
那么,温度的变化,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
传统历史观认为,历史是由王侯将相决定的,某个朝代强盛就是因为有英明的皇帝和得力的臣子,反过来肯定是昏君和奸臣多,这是真的吗?
其实现代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都在反对这种“人类决定了历史”的观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强盛的朝代很可能只是运气好,遇到了好的环境。
比如最近植物学家们就提出了,从树木年轮记载的气候现象来看,秦始皇其实挺冤的,年轮上发现那个时代出现了大量干旱,引起蝗虫爆发,农业减产,一个朝代就这么完蛋了。
我们从气候学上来看也是这样,首先,高纬度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比农耕民族更加靠天吃饭,如果草原上温度降低,出现大量牲畜死亡的现象,那么每个能走路的牧民都会被迫南下,去温暖的南方寻找食物,这种整个种族的迁徙南下,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以任何政治人物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历史上把这现象称为“游牧民族入侵”。
由于古代农耕国家政权动员能力小,所以很难抵抗住游牧民族的全民入侵,中国历史上的晋朝,南宋末年,明朝末年,都遭遇到了这种事就是证明。
而反过来,唐朝的温暖和湿润,让北方游牧民族缺乏全民族南下的动机,除了唐朝初年的突厥以外,整个唐朝主要的外患是在西部,而非北部。哪怕是安史之乱后,唐朝仍然和北方的回鹘等族关系相对缓和。
另一方面,唐朝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国内农业很有利,今天的西北干旱地区在当时都是沃土千里,适合进行农耕活动,人们更容易活下去,也自然会更少造反,所以唐朝前期的繁荣,和气候有很大关系。
2、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为何在唐朝之后就慢慢没落了?
唐代以后,长安不再成为政治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关中平原原始森林的毁灭、水田源的锐城、自然气候的剧变,以及漕运的断裂。
作为中国古籍最早记载的“天府之国”,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区,原本是沃野千里、森林密布的环境优美之地;但是从秦汉开始,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从城市营建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已经使得关中平原周边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当时整个关中地区:“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田尽而地”,到了唐朝最鼎盛的开元天宝时期,整个长安城周围已经没有巨木可以供应采伐,以致伐木工人要从陕西长途跋涉到岚州(今山西省岚县)、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等地,才能取得营建宫室所用的巨木。
在森林资源消失的同时,长安周边水资源也日益枯竭,以致“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不再。先秦时期,关中地区水资源丰富,长安周边,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水环绕。但是因为森林资源被破坏,失去了森林涵养,水资源急剧减少。到唐代末年,泾水、渭水、灞水等河流水流量越来越少,龙首渠、清明渠等人渠道也相继干涸;北宋时,潏水已经小到了可以趟水过河的程度。
森林资源被破坏,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有雨则洪水泛滥,无雨则干旱成灾。自唐朝武德七年至开元二十九年的100多年里,长安周边的京畿地区,共发生了20起大型自然灾害,其中旱灾10次、水灾7次以及3次蝗灾。这种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长安城周边陷入了一种生态崩溃的环境中。
原先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到唐朝中后期,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地迫而贫,土瘠民贫”的穷困之地。在这种状况下,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严重不足,不得不依靠东部江淮地区的漕运,供应长安的漕运,甚至有“斗米斗金”之说。
但是,安史之乱后,这种仰仗江淮为生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江淮粮米转输需要走黄河,但是黄河和渭水,因为水土流失而泥沙淤积严重,行船十分艰难。到唐朝中叶以后,从渭水到长安的漕运水渠,甚至经常因为泥沙堵塞,不得不边挖沙边行船。但是随着水资源日益枯竭,到了唐朝末年,这种艰难的漕运也彻底断绝了。长安作为首都的血脉,至此断绝。
最终,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以更靠近江淮地区和黄河水运。长安城也被拆毁以建设洛阳。自此之后,古都长安就此沉寂。
3、西安在唐朝之后,为什么很难再成为首都了呢?
对于中国古都的数量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五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也有人说是六大古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杭州;还有人说是七大古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杭州、安阳。但不管怎么说,西安、北京、南京、洛阳都是公认的古都,他们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法撼动的。
今天,我们要着重说一下西安。
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些朝代以西安作为首都呢?后来,西安又是怎么被放弃的呢?
历史上的周朝、秦朝、汉朝、隋朝、唐朝都选择将西安作为国家的首都,有时候还会增加洛阳,形成“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局面。但是,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就已经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了。
中国本土近四千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从中原期向近海期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这四千年里,我们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寒冷,特别是处于中高纬度的地区。
西北地区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且水资源非常匮乏,使这些地方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环境越来越差。所以,总体来说,汉朝和唐朝是属于温暖湿润的王朝。而当时的西北地区,环境相对较好,以至于,长安才能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可以说,长安这座古都是大环境造就的结果,人们都愿意生活在这里,自然就成为了人群的聚集地,而相对应的政治、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好。
隋朝和唐朝都把首都选定在了长安,但是,西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这就导致田地里的粮食产量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所以,这里已经不能够自给自足了,使得他们不得不从外边运粮食进来。为了能够顺利的将外边的粮食运到长安,隋朝修建了大运河,方便将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到长安。
但是,这项工程并没有起到如期的效果,来自江南的粮食只能够运到洛阳,还到不了长安。所以,有一段时间,唐朝的皇帝只能到洛阳去,而为了方便,他们就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皇宫。之后,唐朝便形成了两座都城,即“左都洛阳,西都长安”。
那么,为什么粮食到不了长安呢?
这都是地形的不同造成的,从河南或者湖北进入陕西,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河运的行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船只不能逆流而上,而且,那些运粮食的船只说翻就翻,危险系数很高。一旦船翻了,那些粮食不仅没了,船家还有可能倾家荡产,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去冒这个险。
那么,是不是可以走陆路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走陆路需要用牛马来拉,一车拉不了多少粮食,而且,陆路并不好走。因为,运输速度慢且常常会遇到盗贼,所以,走陆路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秦汉时期,关中的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长安百姓能够种出足够的粮食,只有其它的物资需要关外或江南地区供应。而这些物资的运输也花费不了多少银两,是国家财政完全可以承担的。但是,到了唐朝就不一样了,长安需要大量的粮食,而运输这些粮食的开销巨大,国家财政都快支撑不起了。
以至于,到了宋朝的时候,长安就已经彻底失去成为首都的优势,统治者被迫把国都迁往东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粮食供给。到了五代时期,开封逐渐成为了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五代的国家中,除了后唐在洛阳定都之外,其它的四个国家全部都定都在了开封。
那么,定都开封就好吗?
开封的优势就是交通方便,开封位于汴河附近,是大运河漕运的中心点,运输的船只可以直接开到这个地方,为这里带来所需物资。但是,开封也有自己的劣势,那就是它离黄河太近。一旦黄河泛滥,开封必然受到影响,且黄河泛滥是常有的事。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开封不适合进行防御,一旦有敌军攻打开封,城内则不好设置防御战术。
因此,开封也不适合作为国家的首都。
到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当时,朱元璋在选都城的问题上,还是挺犹豫的。他考虑过几个地方,分别是: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并和大臣们商量这个问题。原本,朱元璋想把都城放在自己的老家凤阳,但是,对于这一决定很多大臣都不认可。最后,在刘基的劝说下,朱元璋决定将都城放在了南京。
南京作为大明朝的国都,还是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因为,南京地处沿海且位置偏南,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是无法顾及到全国防御的,而且,还有偏安一方的嫌疑。
并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物资丰富垂涎已久,所以,明朝一方面要在长城一带布置防线,防止游牧民族来袭;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在南京城周边,保卫皇室的安危。这样的结果,使得军事力量分散两头,一旦手握重兵的边关将军举兵造反,那么,南京城将是非常危险的。
朱棣能够发动围攻南京城的战役,就是因为他掌握了边关的兵权手握重兵。所以,这样的设置并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后来,朱元璋计划跟汉朝和唐朝一样,把首都迁到西安。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去现场考察,为迁都西安做准备。太子朱标来到长安城,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长安城了。
对于现在整个大明来说,这里的位置偏西,离那些富饶的地区很远,且漕运困难。虽然,长安有战略优势,但是,却没有经济优势,以此,定都这里是无法长久发展的。之后,朱标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只好打消这个念头,继续在南京待着。
后来,朱棣起兵造反,夺取了侄子的大位,便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城。北京虽然也需要漕运,但是,相对于长安来说要好很多,而北京与江南的地势相差不大,漕运也不是十分费力。最主要的是,北京城偏北,驻守北京城的将士可以随时出动,抵御边境游牧骑兵的攻击。
4、唐朝时西安的状况
?
5、西安在唐朝之后为何就很少成为首都了?
中国古都的数量众说纷纭,五个、六个、七个都各有说法。但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这个地方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古都。他们几个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可匹敌的。
中国历史上有所记载,秦、汉、隋、唐这四个时期都有将西安作为首都,除了个别时期将洛阳也列为首都之外。所以在那个时候便有一种说法"东都洛阳,西都西安"。既然在唐朝之前西安作为首都如此盛行。那为什么继唐朝之后西安就很难再成为首都了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去探索西安身后的秘密。
中国几千年来气象变化万千,正如当今社会已经全面造成了全球变暖这个问题。古时候就更不知所以然了,从宋朝开始,我国的西北地区随着季风气流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该地区的土气候得越来越干燥,水资源也逐渐变得匮乏起来,特别是西安处于中高纬地端,这里的生活环境也就大不如从前了。恶劣气候的影响造成了该地区的匮乏情况得不到缓解,
我们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时机,那又有哪一位皇帝会选择天时不佳的地方呢?西安的这种情况诚然到了唐朝这个时期有一定的缓解,因此在唐朝时,长安仍然被选为首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气候已经很大程度影响了长安的主要生活资源,甚至连土地都没有足够的营养,农作物得不到发展。
造成了大家不得不从外面引进粮食,可想而知这是很麻烦的。由于当时的物力发展没有那么强大,在粮食运输的过程中,到洛阳就已经引进不过来了。为了更好的生存,首都也就改址在洛阳了。
粮食怎么会运不进来呢?这就是第二个西安难成为首都的原因了,那就是地理位置。从湖北到西安。如果是从水路来看,西安处于水的上游,而船在常力的作用下,是不能由低处往高处游的。如果要强行运转,不仅要耗费不小的力气,而且十分危险。别说粮食进不来了,即使是船夫也有可能险些丧命。自然也就没有人去尝试着这个事情。那如果从陆路来看呢?古时候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由马车来工作的,如此远的距离,在路上就要消耗不少的人力资源。况且万一遇到拦路抢劫的,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此看来,如果非要强行走陆路的话,那么就要消耗不少的资金,国库也不够这么浪费的呀,又有哪一位皇帝会选择地不利的地方呢?于是到后来其他的国家都向东边开始发展。于是就有了开封作为首都。
到后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气候和地理因素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抵御外寇。是的,作为一国之主,国家治理的再好又如何?如果不能很好地抵御外寇,国家的领土被人随意侵占,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宁,那又如何治好国家呢?
朱元璋虽有一时期把首都定在南京,但是很快就发现了南京没有良好的防御功能这一弱点,奈何一直定不好首都的位置,直到朱棣起兵造反,才选取了北京城作为首都。相对而言,北京城比长安有着更好的经济能力,防御能力也不弱,久而久之,这个首都就逐渐被后人所肯定。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并不仅仅是要当今的皇帝有多么的开明盛世。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
良好的气候温润了周边的环境,肥沃的土壤养足了不少的粮食,边境的牢固抵御了外寇的侵略,当然,优秀的人力资源更是或不可缺的。
西安原是地址最佳的首都,包围着它的是绵延千里的秦岭,在建筑上我们是不能否认西安的地位的。奈何一个国家想要繁荣富强,必须要有稳定发展的经济,而西安则在这上面缺失了很大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但是,自然环境破坏的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才造成了经济中心南移。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要更好的爱护身边的环境。不能让曾经长安的事情再次重现。
6、在唐朝时期,为什么西安很难再成为首都了呢?
对于中国古都的数量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五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也有人说是六大古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杭州;还有人说是七大古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杭州、安阳。但不管怎么说,西安、北京、南京、洛阳都是公认的古都,他们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法撼动的。
今天,我们要着重说一下西安。
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些朝代以西安作为首都呢?后来,西安又是怎么被放弃的呢?
历史上的周朝、秦朝、汉朝、隋朝、唐朝都选择将西安作为国家的首都,有时候还会增加洛阳,形成“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局面。但是,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就已经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了。
中国本土近四千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从中原期向近海期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这四千年里,我们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寒冷,特别是处于中高纬度的地区。
西北地区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且水资源非常匮乏,使这些地方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环境越来越差。所以,总体来说,汉朝和唐朝是属于温暖湿润的王朝。而当时的西北地区,环境相对较好,以至于,长安才能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可以说,长安这座古都是大环境造就的结果,人们都愿意生活在这里,自然就成为了人群的聚集地,而相对应的政治、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好。
隋朝和唐朝都把首都选定在了长安,但是,西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这就导致田地里的粮食产量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所以,这里已经不能够自给自足了,使得他们不得不从外边运粮食进来。为了能够顺利的将外边的粮食运到长安,隋朝修建了大运河,方便将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到长安。
但是,这项工程并没有起到如期的效果,来自江南的粮食只能够运到洛阳,还到不了长安。所以,有一段时间,唐朝的皇帝只能到洛阳去,而为了方便,他们就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皇宫。之后,唐朝便形成了两座都城,即“左都洛阳,西都长安”。
那么,为什么粮食到不了长安呢?
这都是地形的不同造成的,从河南或者湖北进入陕西,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河运的行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船只不能逆流而上,而且,那些运粮食的船只说翻就翻,危险系数很高。一旦船翻了,那些粮食不仅没了,船家还有可能倾家荡产,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去冒这个险。
那么,是不是可以走陆路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走陆路需要用牛马来拉,一车拉不了多少粮食,而且,陆路并不好走。因为,运输速度慢且常常会遇到盗贼,所以,走陆路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秦汉时期,关中的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长安百姓能够种出足够的粮食,只有其它的物资需要关外或江南地区供应。而这些物资的运输也花费不了多少银两,是国家财政完全可以承担的。但是,到了唐朝就不一样了,长安需要大量的粮食,而运输这些粮食的开销巨大,国家财政都快支撑不起了。
以至于,到了宋朝的时候,长安就已经彻底失去成为首都的优势,统治者被迫把国都迁往东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粮食供给。到了五代时期,开封逐渐成为了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五代的国家中,除了后唐在洛阳定都之外,其它的四个国家全部都定都在了开封。
那么,定都开封就好吗?
开封的优势就是交通方便,开封位于汴河附近,是大运河漕运的中心点,运输的船只可以直接开到这个地方,为这里带来所需物资。但是,开封也有自己的劣势,那就是它离黄河太近。一旦黄河泛滥,开封必然受到影响,且黄河泛滥是常有的事。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开封不适合进行防御,一旦有敌军攻打开封,城内则不好设置防御战术。
因此,开封也不适合作为国家的首都。
到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当时,朱元璋在选都城的问题上,还是挺犹豫的。他考虑过几个地方,分别是: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并和大臣们商量这个问题。原本,朱元璋想把都城放在自己的老家凤阳,但是,对于这一决定很多大臣都不认可。最后,在刘基的劝说下,朱元璋决定将都城放在了南京。
南京作为大明朝的国都,还是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因为,南京地处沿海且位置偏南,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是无法顾及到全国防御的,而且,还有偏安一方的嫌疑。
并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物资丰富垂涎已久,所以,明朝一方面要在长城一带布置防线,防止游牧民族来袭;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在南京城周边,保卫皇室的安危。这样的结果,使得军事力量分散两头,一旦手握重兵的边关将军举兵造反,那么,南京城将是非常危险的。
朱棣能够发动围攻南京城的战役,就是因为他掌握了边关的兵权手握重兵。所以,这样的设置并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后来,朱元璋计划跟汉朝和唐朝一样,把首都迁到西安。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去现场考察,为迁都西安做准备。太子朱标来到长安城,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长安城了。
对于现在整个大明来说,这里的位置偏西,离那些富饶的地区很远,且漕运困难。虽然,长安有战略优势,但是,却没有经济优势,以此,定都这里是无法长久发展的。之后,朱标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只好打消这个念头,继续在南京待着。
后来,朱棣起兵造反,夺取了侄子的大位,便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城。北京虽然也需要漕运,但是,相对于长安来说要好很多,而北京与江南的地势相差不大,漕运也不是十分费力。最主要的是,北京城偏北,驻守北京城的将士可以随时出动,抵御边境游牧骑兵的攻击。
到了1391年的时候,是西安能够成为首都的最后一次机会,没想到这座城市还是落选了。如果,西安后来能有很好的建设,那么,它还是有机会成为首都的,毕竟,绵延千里的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并且,它的位置有利于统治全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再说一点,宋朝以后,如果全国统一,首都只能是北京,因为,长安养不活都城了。洛阳、开封还不如北京,南京、杭州都短命。但是,北京的地利肯定不如长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北京最大的致命地方是北京到东北有一个平原的绿色通道,守北京必须守锦州,守锦州必须守辽东。而吉林打辽宁从上往下打,很轻松,守辽东难守,没了辽东,锦州很难守,没了锦州北京危在旦夕!所以,后来的军队都选择围点打围,而且,都成功了,南方政权没任何选择,战略很被动!
7、唐朝之后,西安为什么很难再成为首都?
历史上的周朝、秦朝、汉朝、隋朝、唐朝都选择将西安作为国家的首都,有时候还会增加洛阳,形成“东都洛阳,西都西安”的局面。但是,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就已经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了。
中国本土近四千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从中原期向近海期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宋朝正好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这四千年里,我们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寒冷,特别是处于中高纬度的地区。
西北地区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且水资源非常匮乏,使这些地方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环境越来越差。所以,总体来说,汉朝和唐朝是属于温暖湿润的王朝。而当时的西北地区,环境相对较好,以至于,长安才能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可以说,长安这座古都是大环境造就的结果,人们都愿意生活在这里,自然就成为了人群的聚集地,而相对应的政治、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好。
隋朝和唐朝都把首都选定在了长安,但是,西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这就导致田地里的粮食产量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所以,这里已经不能够自给自足了,使得他们不得不从外边运粮食进来。为了能够顺利的将外边的粮食运到长安,隋朝修建了大运河,方便将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到长安。
但是,这项工程并没有起到如期的效果,来自江南的粮食只能够运到洛阳,还到不了长安。所以,有一段时间,唐朝的皇帝只能到洛阳去,而为了方便,他们就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皇宫。之后,唐朝便形成了两座都城,即“左都洛阳,西都长安”。
那么,为什么粮食到不了长安呢?
这都是地形的不同造成的,从河南或者湖北进入陕西,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河运的行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船只不能逆流而上,而且,那些运粮食的船只说翻就翻,危险系数很高。一旦船翻了,那些粮食不仅没了,船家还有可能倾家荡产,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去冒这个险。
那么,是不是可以走陆路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走陆路需要用牛马来拉,一车拉不了多少粮食,而且,陆路并不好走。因为,运输速度慢且常常会遇到盗贼,所以,走陆路也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秦汉时期,关中的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长安百姓能够种出足够的粮食,只有其它的物资需要关外或江南地区供应。而这些物资的运输也花费不了多少银两,是国家财政完全可以承担的。但是,到了唐朝就不一样了,长安需要大量的粮食,而运输这些粮食的开销巨大,国家财政都快支撑不起了。
以至于,到了宋朝的时候,长安就已经彻底失去成为首都的优势,统治者被迫把国都迁往东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粮食供给。到了五代时期,开封逐渐成为了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五代的国家中,除了后唐在洛阳定都之外,其它的四个国家全部都定都在了开封。
那么,定都开封就好吗?
开封的优势就是交通方便,开封位于汴河附近,是大运河漕运的中心点,运输的船只可以直接开到这个地方,为这里带来所需物资。但是,开封也有自己的劣势,那就是它离黄河太近。一旦黄河泛滥,开封必然受到影响,且黄河泛滥是常有的事。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开封不适合进行防御,一旦有敌军攻打开封,城内则不好设置防御战术。
因此,开封也不适合作为国家的首都。
到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当时,朱元璋在选都城的问题上,还是挺犹豫的。他考虑过几个地方,分别是: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地,并和大臣们商量这个问题。原本,朱元璋想把都城放在自己的老家凤阳,但是,对于这一决定很多大臣都不认可。最后,在刘基的劝说下,朱元璋决定将都城放在了南京。
南京作为大明朝的国都,还是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因为,南京地处沿海且位置偏南,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是无法顾及到全国防御的,而且,还有偏安一方的嫌疑。
并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物资丰富垂涎已久,所以,明朝一方面要在长城一带布置防线,防止游牧民族来袭;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在南京城周边,保卫皇室的安危。这样的结果,使得军事力量分散两头,一旦手握重兵的边关将军举兵造反,那么,南京城将是非常危险的。
朱棣能够发动围攻南京城的战役,就是因为他掌握了边关的兵权手握重兵。所以,这样的设置并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后来,朱元璋计划跟汉朝和唐朝一样,把首都迁到西安。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去现场考察,为迁都西安做准备。太子朱标来到长安城,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长安城了。
对于现在整个大明来说,这里的位置偏西,离那些富饶的地区很远,且漕运困难。虽然,长安有战略优势,但是,却没有经济优势,以此,定都这里是无法长久发展的。之后,朱标将这里的情况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只好打消这个念头,继续在南京待着。
后来,朱棣起兵造反,夺取了侄子的大位,便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城。北京虽然也需要漕运,但是,相对于长安来说要好很多,而北京与江南的地势相差不大,漕运也不是十分费力。最主要的是,北京城偏北,驻守北京城的将士可以随时出动,抵御边境游牧骑兵的攻击。
到了1391年的时候,是西安能够成为首都的最后一次机会,没想到这座城市还是落选了。如果,西安后来能有很好的建设,那么,它还是有机会成为首都的,毕竟,绵延千里的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并且,它的位置有利于统治全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再说一点,宋朝以后,如果全国统一,首都只能是北京,因为,长安养不活都城了。洛阳、开封还不如北京,南京、杭州都短命。但是,北京的地利肯定不如长安。
8、唐朝之后,为什么不再定都西安?
古都西安无疑是中国古代王朝选择作为首都次数最多的地方,可见其位置及地位的重要性。但中唐以后以西安作为都城的条件及影响力逐步下降,至五代时期已经完全丧失了其作为都城条件的地位。而这些小编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古代都城选址是综合因素考量的结果,主要集中在经济、交通、文化、军事等几个方面。而中唐以后西安作为都城是如何丧失的呢?
一、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
古代都城往往是王朝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方,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能源以及其他生活、生产的物资供给。这就要求都城必须持续不断的供应链,以此来维持都城地位。西安及其周边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开始丧失维持巨大人口与经济地位的能力。
唐朝之后,为什么不再定都西安?
1.气候导致漕运的中断
中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中唐以后气候发生很大变化,进入气候逐渐变冷,导致降水量变少,导致黄河、渭河泥沙沉积,这使得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的漕运十分困难,最终使运输线中断,这样关中平原自身已无法保证整个国都城市里皇室、官员及居民的日常消耗。国都迁移已经是必然之势,于是首先移至东都洛阳,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均是选择漕运发达的开封、临安、南京、北京作为都城。究其根本,漕运是古代王朝运输的主动脉。
2.经济重心的转移
受中唐以来北方连年混战的影响,北方安稳的社会生产环境已遭破坏,这就直接导致王朝政权经济基础的崩溃,国都作为经济中心以及战乱的中心区之一,已无力再作为首都。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南地区因为政治环境的稳定,自然条件的优越,经济不断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唐朝中后期经济已经有了“扬一益二”之说,可见南方经济之逐渐发达。至明清时期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因此此后王朝直接选择南方建都或选择能够保证漕运的北方,如北京作为明清都城的主要原因是有京杭大运河畅通,可以保证江南物资及时运输至北京。
二、军事因素
古代中国,每一次的冷暖气候变化都会导致汉民族与北方民族的战争,使得汉人南迁。中唐以后随着气候的变冷,北方草原各部落不断侵扰唐王朝边境,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是雪上加霜,中原王朝已无力应对,西安作为都城逐渐失去军事力量的保护。
而唐以后,北方少数民族持续保持着南侵态势,关中平原已经处于北方草原经常侵扰的地区,这就决定了西安作为都城的安全因素已经丧失。失去安全的都城就不能再次定都了。
9、自唐朝之后,西安为什么很难再成为首都了,究竟发生了什么?
因为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西安这里的气候以及自然环境越来越不适合作为一国首都,如果在这里定都,那么在资源的运输上需要花费太大的代价,这对于国家国库而言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我们都知道,其实一个国家的首都的选址是非常有讲究的,因为这里毕竟要作为一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各方面的条件都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准。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古都,当时许多朝代在这里定都也是有着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西安所处的地区还是比较湿润的,而且气候也比较适宜居住,没有像现在一样季节分明。再加上地处黄河流域,此处无论是地势还是土地肥力来看都很适合发展。因此像汉朝、隋朝和唐朝等都选择将西安作为首都,并且在这里都开创了盛世之景。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位于中高纬度的西安也变得越来越寒冷。特别是冬天,如果不幸遇上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寒冬,就算是那些贵族子弟也会有冻死的情况。除了气温以外,西安还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干燥缺水。在缺乏水资源的情况下,首都的经济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随着环境的逐渐恶劣,很多统治者们都选择将都城迁往更加适宜居住的地方。
除了不适宜居住以外,西安很难成为首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粮食的供应成本太大。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粮食产量肯定是没有江南等地好的,因此在面对着粮食不足的时候,江南地区的粮食都会运往位于西北的首都。但是由于当时的交通极其不便,因此这种运输所需要的费用可谓相当之高,而且途中还有存在着很多风险,因此后代的统治者们就很少定都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