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变暖你有什么建议

气候变暖你有什么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01 13:00:34

1、提出有效控制全球变暖的建议怎样写

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节能、高效的经济,即大大减少能源使用强度;清洁能源,包括协同治理污染和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即使能源利用最大化;生态经济或生态文明,如利用植树造林固碳以增加碳汇;低碳经济,即改变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此外,发展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

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为了践行节能减排的理念,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能大大地减少我们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如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一些欧洲国家,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采用生物质采暖系统,还有一些新式的小型风力涡轮发电机也已经可以供家庭使用了。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2、全球变暖的建议

1. 用荧光灯代替常用的白炽灯——荧光灯用普通白炽灯40%的能源就能达到相同的亮度,使用荧光灯,每年能避免300磅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

2. 使用程控恒温器——程控恒温器能根据早、晚的温差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每年能帮你省下100美元的电费。

3. 冬天低2摄氏度及夏天高2摄氏度——在人们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几乎有一半用在了取暖和降温上。冬天时,将室内温度调低2摄氏度,夏天时调高2摄氏度,一年就能减少2000磅二氧化碳的产生。

3、如何有效控制全球变暖,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 :①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②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③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④加强科技研发,人工消解温室气体。 请采纳,谢谢!

4、针对全球变暖,你有什么好建议?

?

5、面对地球气候变暖,你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纵观我国历史,温暖的气候一般总能给旱区带来充沛的雨量,更有利于我国的发展,例如唐代的温暖时期,北方就是河湖纵横,森林密布,山东曾经有超过15000平方公里的大湖泊,是青海湖现在面积的3倍以上,此外还有大小数百个知湖泊,可称为鱼米之乡。所以变暖后,我国要抓住有利时机,趋利避害,恢复北方干旱地区的生道态环境和湖泊河流水系,让雨水留在北方大地上,持续滋润万物,而不是变成洪水白白流走,让变暖造福我国。若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变暖则可能变成洪水滔天,变冷就赤地千里。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们还是要坚定的节能减排,因为有些能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且会排放很多有害的污染物,产生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回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另外,节能也能体现人类思想的进步,爱惜大自然,而不是一味索取。

希望你满意。至于现在流行的变暖威胁论,可以和70年代流行的的答变冷威胁论一起看看,所有观点加一起就是一团自相茅盾,漏洞百出的乱线,故而建议不采纳。

6、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该做些什么?

让我来回答你正确答案!

答案就是,什么都不必做,如果有人告诉你少开车少用空调能够拯救地球,拯救环境,那么那个人就是在胡说八道,其他回答者是善良的人,但是他们被蒙蔽了,现在的环境危机,是个惊天大骗局!

你所听到的这些恐怖的新闻,大多都是正常现象,或者是杜撰的现象。

事实上,真正的权威机构,所测算出来的全球变暖,是在75年后,00年以前,这段时间,的确是全球变暖,,近10年的全球气候是没有大的变化的,这是属于正常的气候变化,从历史角度看,全球的气候,甚至有可能变冷,因为气温的提高,从2000年开始,就停止了。

即便是全球气候真的变暖,你也不必觉得自己的行为破坏了气候,没有那种事情,现在全球人口所制造的二氧化碳,包括呼吸,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等所有行为,占据的二氧化碳,只是,落叶、细菌所排放的百分之一不到,也就是一个零头。所以,人类的行为,不可能是制造全球变暖的行为。

而且,全球在历届高温期中,总是气温先到达最顶,然后二氧化碳含量才达到巅峰,换句话说是气温高,导致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那是因为气温一高,就可以释放海洋里的二氧化碳,所以,并不是二氧化碳引起了高气温,而是高气温引起了高二氧化碳含量,而这个含量,也只是大气总体中的很小一部分。

那么你可能会想了,为什么明明气候没有问题,现在“低碳”口号却喊的那么响呢?

那我来告诉你,哥本哈根会议,说是拯救地球的会议,其实,是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而搞的政治阴谋。

世界经济好比一盘水,世界各国就好比托着水的盘子。如果你端平盘子,那么盘子里的各个部分的水含量就是一样的,如果你端不平,那么势必盘子里有一部分得到的水多,一部分地方得到的水少,而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就希望,这个盘子能倾斜,自己得到的水多一点。

所以,大国就丢出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正义旗帜,并且把这个口号喊的响亮,喊的正义,把环保列为道德的制高点,自己就可以"挟环境这个天子而令不臣”,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就可以利用这个来制裁你,而且是师出有名手段还可以非常残忍,就如同中世纪教徒处罚异教徒一样,是可以动用火刑的。你要明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意味着产量下降,经济发展减缓,你发展的慢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优势就更明显,经济这盘“水”,就会倒向美国这边,美国的“水”自然就会增加了。

美国作为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战胜国,成功的划分了二战后的经济,其内容是,非洲,亚洲,南美出口原材料,廉价的粗加工商品,由美国为首的第一、第二世界国家(北美、西欧)负责物流、广告营销、设计、包装、零售。最终的产品,由本国消化,或者再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这当中,原材料的出口已经产品粗加工利润最为微薄,而物流、广告营销、设计、包装、零售利润最为丰厚,所以西方列强国家富庶,我们穷。这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所精心规划的。

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见得满足现状,都想办法发展,但是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会破坏西方发达规划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时候,那西方就不会再容忍了。他们精心炮制出了“保护世界环境”这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惊天大骗局!!

关于经济和环境,可以去查以下几点

被列为濒危物种的北极熊,真的濒危吗?回答是“NO”,北极熊的数量,已经增加了1倍,濒危无从谈起。

哥本哈根大会他的环境数据来自于哪里?“东英吉利大学”,一所听都没听过的三流大学,哈佛、剑桥、牛津去哪里了?他们沉默不语,恐怕是说了实话就会被批斗之类的情况吧(就和中世纪的异教徒被火刑一样的道理),像这类名牌大学,是不会让自己的百年之后被指责为造谣生事的,所以,为了名誉,他们不会助纣为虐,只能沉默不语。

所以,哥本哈根大会根本就是政治家玩的阴谋而已,所以你可以发现,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口号都喊的响亮,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反对意见很大,除了中国,其他国家要不是口号响亮,实际不做什么事情,最终大会只有口号,没有实际性的协议,也就是中国,既有口号,又有实际性的行为。 - -||

所以,你身边的灾难,其实都是属于正常的灾害,可能是以前报道的少,所以你觉得现在灾难多,如果有人告诉你少开车能拯救地球,那么那个人根本就是被蒙蔽,或者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你真正应该做的,是应该把垃圾放在应该放的地方,保护周围的水源,那是你应该做的,至于二氧化碳和哥本哈根,那是政治家玩的阴谋而已,看一看,打点酱油罢了,回头该干啥就干啥。

完全是手写的,不求分数,只求让更多人知道真相。多买国货,少买进口货,帮助我们的经济就是帮我们自己。

补充一下,
第一、准确的数据:二氧化碳占据大气的含量是0.054%,每年,细菌和落叶腐化过程中产证的二氧化碳大约是1500亿吨,与人类有关的活动,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65亿吨

第二、“气候门”事件。
2009年11月,一名电脑黑客窃取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全球气候变暖ast Anglia)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英国气候学家之间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也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气象专家们之间私下的思想交流。黑客把电子邮件公之于众,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是谎言和欺骗!这让反对“人类影响气候”说法的人感到非常兴奋。这一事件也在整个世界引起讨论和争论,并被媒体称为“气候门”(climategate)。距离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12月7日)还有一周时间,有人甚至猜测,“气候门”是否会对这次峰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英国独立调查人员前后用了六个月彻底调查外泄的电邮后证实,科学家是清白的,这些电邮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他们扭曲数据。这是当局展开的第三轮、也是范围最广泛的调查。

菲尔·琼斯教授这些被盗的邮件中,据说有这些资深的气候学家们撒谎的“证据”。在一封泄露出来的邮件中,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任菲尔·琼斯和他的同事们讨论上一个千年里气候变化数据图表。他暗示有一个和他一起研究的科学家“隐瞒”了全球气温在下降这一事实。另外有一些数据显示,自196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停止;但有另外数据又显示,气温上升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另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刚刚完成麦克为《自然》杂志撰写的戏法,也就是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二十年(自1981年开始)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完成的还有肯尼斯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琼斯已经确认这封邮件是真的。这里的麦克是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象学家迈克尔·曼1998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片有关全球变暖的文章。

具体详见网络“气候门”

与气候变暖你有什么建议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