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棉花枯萎病是什么?
全国棉区都有发生。只为害棉花、秋葵。
症状
棉花播种后1个月左右即可显病,定苗到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现蕾期棉苗大量萎焉、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夏季高温抑制病菌生长,病情发展缓慢,症状隐蔽,到秋季多雨,气温下降,棉田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苗期症状:一是黄色网纹型,棉苗叶片,先由边缘开始沿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呈黄色网纹,扩大到全叶,而萎蔫、干枯、脱落,使全株死亡。有时叶片突然萎蔫而死,有时病株会半边萎蔫枯死。二是黄化型,叶片局部或全部变黄,有时边缘枯死、脱落,到全部枯死。三是紫红型,叶片出现紫红色斑,叶脉褪色,叶片变薄,最后干枯。四是急性青枯型,叶片突然失水而色发青,叶片变薄而变软,全株或半边萎蔫下垂,猝倒而死。成株期是枯萎病发病的盛期,形成植株矮小,叶片畸形变小,呈黄色网纹,节间变短,顶部心叶皱缩,叶色深绿,叶柄短。有的植株突然失水,以致全叶萎黄脱落或迅速萎蔫青枯下垂,引起叶、蕾、花脱落,茎顶和果枝枯焦;茎木质部呈深褐条纹。枯、黄萎病可发生在同一株上发生,其差异在于,一是发生期黄萎病比枯萎病晚;二是发病顺序,黄萎病多先从下而上发展,枯萎病则常自上而下发病;三是黄萎病一般不矮缩,叶脉保持绿色,落叶少,枯萎病矮缩而叶片变小,叶脉变黄,早期落叶形成光秆;四是发病茎部木质部变色,枯萎病比黄萎病深。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vasin 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属于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美丽组,尖孢种,名称是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可产生菌丝,有大、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3个分隔,(26.46微米±0.1374微米)×(3.62微米±0.1526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一般不分隔,(9.61微米:t0.16微米)×(3.41微米±0.0149微米)。病菌在8℃时不发育,10℃时开始发育,适宜温度27~30℃。
发病特点
枯萎病传播途径与黄萎病相同。发病过程,土温起主导作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土温上升到20℃时,出现病苗,随地温上升,发病率增加。当土温达28~30℃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当土温到30℃以上,病害停止发展。9月中旬温度下降到30℃以下,又出现发病高潮,引起成株枯死。在适温下,雨水多而分布匀,发病重,雨水少或集中,发病轻。
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同黄萎病。
2、棉花枯萎病是怎么样的?
Fusarium
cottonwilt
顾本康
由尖孢镰刀菌侵染棉株维管束引起植株萎蔫的真菌性病害。1891年,美国阿拉巴马州首次发现。
分布和为害
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的29个国家均有发生。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调查,东北、西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20个省、市,几乎都有发生为害,以陕西、四川、江苏、云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为害严重。
棉株的不同生育阶段,其症状因品种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异:苗期有青枯型、半边黄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紫红型、黄化型;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型、枯斑型和顶枯型,严重的病株落叶成光杆型。病株维管束呈棕褐色,纵贯全株。棉株在3~4片真叶或蕾期为发病高峰,重病株枯死,造成缺株;一般病株表现株矮、节间缩短,或半边枯死,结铃稀疏,吐絮不畅,易脱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30%~40%。
病因
病原物是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esinfectum),属半知菌,瘤座孢目。小分生孢子单胞、卵圆形,无色;厚垣孢子圆形、顶生或间生,常数个相连。大型分生孢子足胞不明显,镰刀形,多数为3个隔膜,大小为16.2~47.1×2.6~5.1(微米)。1992年陈其煐报道,大型分生孢子可分为3个培养型。Ⅰ型:为对称镰刀形或纺锤型,顶细胞较长,逐渐变窄狭,足细胞明显或不明显,孢子3个隔膜;Ⅱ型:为不对称镰刀形,或新月形稍直,顶细胞长,孢子3~5个隔膜,最多达8个;Ⅲ型:孢子短宽,顶细胞钝圆或有喙,背部三分之一处变宽,足细胞明显或不明显,基部变窄,孢子3个隔膜。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状和色素均有差异(见图)。
根据病菌致病力的变异目前分为7个生理小种:阿姆斯倡(G.M.Armstrong and J.k.Arrnostrong,1960)研究证明埃及棉花枯萎病菌仅侵害海岛棉,印度棉花枯萎病菌只侵害亚洲棉,美国棉花枯萎病菌能侵害陆地棉、海岛棉,不侵染亚洲棉,其中一个菌系可以侵染大豆及烤烟,另有一个菌系则不能,据此区分为4个生理小种;亦别雷赫(Ibrahim.1966)测定苏丹的棉花枯萎病菌可以同时侵染陆地棉,海岛棉和亚洲棉,称5号小种;阿姆斯倡(G.M.Armstrong,1979)报道巴西的棉枯萎病菌只侵染陆地棉,称6号小种;陈其煐等(1986)研究中国枯萎病菌,在国际统一鉴别寄主上测定,其致病力最强,所有供测棉花寄主均可感病,称生理小种7号(见表)。
60年代前认为棉花枯萎病菌专化性很强,只能侵害棉花。近年研究,棉枯萎病菌的寄主范围较广,英国伊贝尔氏(L.Ebbels,1975)统计,能够直接从病株分离到棉花枯萎病菌的植物有棉花、大豆、烟草等40余种。1977年以后,中国测定出棉花枯萎病菌寄主植物有20余种。
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感染棉花枯萎病的程度明显不同,陆地棉、亚洲棉和海岛棉的抗性差异是由感病到抗病而不同,其中已列为主要抗原的是陆地棉品种川52-128。
棉枯萎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培养型
RRSSS7号(中国)RRRRS6号(巴西)RSSR5号(苏丹)RRSRR4号(印度)RRSSR3号(埃及)SSRSS2号(美国)RRSS1号(美国)耶尔列多大豆大金元烟草亚洲棉海岛棉陆地棉生理小种
不同生理小种对寄主的侵染
R:不侵染 S:侵染
棉花枯萎病在田间的消长,与品种抗感性、生育阶段以及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经测定土温在20~27℃发病最重,28~31℃有所降低,32℃以上停止发展。土壤含水量在60%~75%,发病率最高。棉株现蕾阶段是棉花枯萎病发病高峰,一般6月至7月份雨水多,分布匀,发病重。棉田线虫与发病关系密切,美国在选育品种抗性时,将线虫与棉枯萎病作为复合病害同时考虑。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棉花枯萎病菌在土壤中通过根系侵染棉花植株,为害维管束系统,导致棉株萎蔫。萎蔫发生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菌丝体穿过内皮层进入导管,并在导管里迅速繁殖,菌丝体堵塞导管,阻碍水分运转而引起植株萎蔫,与菌丝体堵塞的同时伴有树胶和凝胶体的聚积,也影响水分的运转;另一种解释认为由于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引起植物细胞组织中毒,例如植株在感染反应中形成酚类物质毒害组织而导致萎蔫。镰刀菌毒素的存在既降低细胞保持水分的能力,又破坏原生质膜的渗透性。近年来,菌丝堵塞和毒素为害经组织切片和生化分析所证实,且趋向一致。
病株各个器官均带菌,在病害传播中,以带菌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为主要侵染源。带菌种子可远距离传播,土壤中的病残体能借水流或机具携带等作近距离传播。棉田一旦传入枯萎病菌则很难铲除,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10年。
病害控制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检疫,禁止病区种子调入,建立无病留种田和供种基地,保护无病区,确需引进调出棉种,需进行硫酸脱绒,402温汤浸种半小时,或用0.3%多菌灵胶悬剂冷浸14小时,消灭种子带菌,达到检疫标准;零星病株,可选用氯化苦乳剂、溴甲烷“棉隆”原粉等药剂消毒土壤,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水旱轮作,实行三年水稻一年棉花的轮作制;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减轻重病田的产量损失,中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几次更新棉花品种,先后推广的有川52-128、陕401、宁86-1、盐48、中棉12号等,至1990年中国抗病品种种植面积约占棉田总面积的44.1%。
棉花铃期病害
cotton boll rot diseases
顾本康
由多种病原菌侵染为害棉铃而引起的病害。为害棉铃的病原菌有40余种,常见的有10余种,如铃疫病菌,炭疽病菌,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 Bast.),角斑病菌,黑果病菌,红粉病菌,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Ehrenb.et Fr.)Vuill],红腐病菌,花腐病菌,曲腐病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Fres.,A.niger v.Tiegh.)等。铃期病害流行年份,每年约损失皮棉产量10%~20%。
分布和种类
世界上的植棉国家几乎都有铃病的记载,但各国病原菌种类有所不同,印度以炭疽病、埃及以角斑病为主,美国卡库耳(J.Canguil,1975)报道棉铃上的病原菌超过40多种,亦以炭疽病菌、印度炭疽病菌,以及曲霉与镰刀菌复合侵染为主。中国的棉铃病害发生普遍,黄河流域棉区以铃疫病、红腐病、炭疽病为主;长江流域棉区以铃疫病为主,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为害也较严重。据江苏省调查,90%的铃期病害主要是由疫霉所引起。常年,铃病的发病率在10%~30%,严重田块可达40%,不仅造成减产,还影响棉花品质,使纤维缩短,强度下降,衣分减少,种子质量变劣,造成10%~20%的铃果损失。
铃疫病,病原物为苎麻疫霉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属卵菌、霜霉目。症状多现于棉铃基部、铃缝和铃尖附近。被侵害的棉铃初呈青色水渍状,后转为墨绿色,棉铃渐软腐烂,严重时可脱落。
红粉病,病原物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属半知菌、丝孢目。为害棉铃,表面布满粉红色绒状物,厚而紧密,空气湿润时变成白色绒毛状,棉铃不易开裂,纤维粘结成僵瓣。病菌主要由伤口处侵染为害。
炭疽病,病原物为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os-sypii),属半知菌、黑盘孢目。棉铃初生暗红色斑点,后病斑扩大,中部凹陷,其上可生成桔红色粉状物,空气湿润时尤为明显,病菌侵入铃室后,纤维成黑色僵瓣。角斑病能诱致棉铃炭疽病的并发,炭疽病菌亦可直接侵染为害棉铃。
角斑病,病原物为棉角斑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lvacearum)。为害棉铃,常在铃缝间或铃尖处生出深绿色油渍状病斑,圆形,数个病斑可相连形成不规则凹陷病斑,后转褐色,病部深达铃室纤维,使纤维粘结呈黄褐色,苞叶受害后,始现油渍状病斑,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后转褐色。
黑果病,病原物为棉色二孢(Diplodia gossypi-na),属半知菌,球壳孢目。受害病铃僵硬变黑,铃壳表面密生突起小黑点,后期表面满布煤粉状物。病菌通过伤口侵入。
红腐病,病原物为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属半知菌、瘤座孢目。受害棉铃表面和纤维产生均匀的粉红色或浅红色霉层,使纤维粘结成红白色块状物。病铃不能正常开裂,纤维腐烂成为僵瓣,种子因病菌侵染而降低发芽力。
花腐病,病原物为瓜笄霉(Choanephora cucurbi-tarum),属接合菌、毛霉目。为害花冠和棉铃,受害的花冠上长出白色菌丝体和孢囊梗,后软化腐烂。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存活于病残体内,造成次年铃病的发生。当气候条件适宜,平均气温25~30℃,相对湿度85%以上时,若遇雨水反溅或风、虫媒传播,烂铃即会流行发生。铃疫病菌主要靠雨水溅弹到棉株基部棉铃上而发病,炭疽病菌、红腐病菌、角斑病菌等在风雨过后易于侵染流行。受害棉铃除腐烂脱落存入土壤,受害棉铃内的种子,可携带病菌传播,导致次年苗期病害和后期铃病的发生。铃疫病菌、角斑病菌、炭疽病菌经虫伤、机械伤口或直接侵染。某些弱寄生菌还可经棉铃裂缝处复合侵染,加剧烂铃的为害。铃病的侵染常与棉株开花顺序相对应,第一圆锥花序发病率重于第二圆锥花序,又重于第三圆锥花序,如此类推。一般开花后25~30天以上的棉铃极易引起烂铃。经测定幼铃内的棉酚含量略高,病害较轻。棉田调查,铃疫病、角斑病发生较早,炭疽病次发生,红腐病、红粉病发生更次,黑果病发生一般相对偏迟。若遇干旱的气候条件,当年的铃病发生则轻。
病害控制
引起棉花铃病的因子复杂,尤其与品种生育阶段,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加上棉株封行郁闭,给防治带来困难,因此主要采取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以农业技术措施为主,辅以药剂防治。包括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的合理选配,早期摘除基部三台果枝,科学地利用生长调节剂,缩节胺(pix),有效地利用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将棉花烂铃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参考书目
Cauquil,J,cotton boll rot,,Amerind Publishing Co.Pvt Ltd.New York.1973.
3、棉花枯萎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枯萎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密切相关。
1.种和品种抗病性
棉花的种和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亚洲棉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较强,陆地棉次之,海岛棉较差。在陆地棉各品种间,抗病性也有明显区别。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流行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棉花枯萎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危害较重,主要是主栽品种抗病性差。1972年后,随着大量抗病品种如陕401、86-1、中12等育成和大面积推广,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基本得到控制。但在新疆特早熟棉区,由于从病区大量调种、引种,使病区面积迅速扩大,加之当地主栽品种均不抗病,目前在新疆各地普遍发生。
棉花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可分为组织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一般根茎表皮细胞厚、木质部结构坚实,细胞间隙较小,并且有多列髓和较厚细胞壁的棉花品种不利于病菌侵入。关于生理生化抗性报道较多,棉花体内含糖水平、PAL酶活性、木质素的含量与抗枯萎性有关。棉花种子内凝集素活性程度与品种的抗枯萎性呈正相关。棉花根际微生物与棉花抗病性也有密切关系。
2.气候条件
枯萎病的发生与地温和雨量有关。当土壤10cm地温达20℃左右开始发病;当棉花现蕾期达25~30℃时,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常大量死苗;夏季地温达33~35℃时的高温期后,病情停止发展,未死亡的植株,又长出新叶,出现症状减轻或高温隐症。秋季当土壤温度下降到25℃左右时,病情又有回升,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枯萎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和降雨也有密切关系。田间持水量50%~60%最适于该菌生长和发育;超过70%或低于40%,菌丝生长受抑制。生长期多雨导致土壤温度下降,又增加了土壤湿度,病情上升。故多雨年份,利于病害发生。5、6月份降雨较多时,对枯萎病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耕作与栽培措施
连作病重,轮作病轻。病田多年连作,发病趋重。连作病田内推行秸秆还田,加重病害的发生。铺膜具有增温、保温和提墒、保墒的作用,发病比露地栽培重。铺膜棉田枯萎病的发生比不铺膜棉田发病提前、病情加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地块一般发病较重;偏施氮肥、营养失调,会促进病害发展。
4.土壤线虫
危害棉花的线虫主要有根结线虫、刺线虫、肾状线虫、螺旋线虫和矮化线虫等。重病田的线虫密度一般大于轻病田,用枯萎病菌与线虫混接比单接枯萎病菌发病提早5~7d,发病率也有明显增加。
4、棉花枯萎病有哪些症状?
棉花枯萎病在整个棉花生长期均可危害。出苗后即可被侵染发病,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到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因生育阶段和气候条件不同,田间常表现如下几种不同的症状类型。
1.黄色网纹型
病苗子叶或真叶的叶脉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叶肉仍保持一定的绿色,使叶片呈黄色网纹状,最后干枯脱落。成株期也偶尔出现。
2.黄化型
病株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随后逐渐变褐枯死或脱落。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
3.紫红型
叶片变紫红色或呈紫红色斑块,以后逐渐萎蔫、枯死、脱落。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现。
4.凋萎型
叶片突然失水褪色,植株叶片全部或先从一边自下而上萎蔫下垂,不久全株凋萎死亡。一般在气候急剧变化,阴雨或灌水之后出现较多,是生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些高感品种感病后,在生长中、后期有时会自植株顶端出现祜死,发生所谓顶枯型症状。
5.矮缩型
早期发生的病株若病程进展比较缓慢,则表现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顶叶常发生皱缩、畸形、一般并不枯死。矮缩型病株也是成株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6.萎蔫型
株型无明显变化,但叶片迅速失水,萎蔫下垂,有的叶片遂渐脱落,形成光秆。
同一病株可表现一种症状类型,有时也可出现几种症状类型。苗期黄色网纹型、黄化型及紫红型的病株若不死亡都有可能成为皱缩型病株。无论哪种症状类型,其病株根、茎维管束均变为黑褐色。
病株不同症状类型的出现,与环境条件有一定关系。一般在适宜发病条件下,特别是在温室内做接种试验,黄色网纹型的症状较多;在田间,气温较低时易出现紫红型;而在气温急剧变化,如阴雨后迅速转晴变暖或灌水后则容易出现黄化型和凋萎型的症状。田间枯萎病通常表现点片死苗和大量枯死,成株期以凋萎和矮缩型最常见。
5、棉花枯萎病的病原是什么?
棉花枯萎病病原为尖镰孢萎蔫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Atk.)Synder&Hanen],属半知菌亚门镰刀属真菌。病菌产生3种类型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型,略弯曲,两端稍尖,足胞不明显,有2~5个隔膜,多数具3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卵圆形或肾形,多数为单胞,少数为双胞。厚垣孢子圆形,淡灰黄色,单胞,壁厚,单生或串生于菌丝中段或顶端,也可由大型分生孢子中的细胞形成(图5-3)。
图5-3棉花枯萎病病原菌
1.大型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小型分生孢子3.大型分生孢子梗4.大型分生孢子5.厚垣孢子
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或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丝呈绒毛状,菌落平贴伸展或成束状。在不同基质上的培养性状及色泽对镰孢菌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该菌在上述两种培养基及大米培养基上分别呈玫瑰色、淡紫色、白或紫或红色。病菌生长温度范围10~33℃,最适温度27~30℃。该菌在pH2.5~9.0下均可生长,但以pH3.5~5.3为最适。
棉花枯萎病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棉花、秋葵和决明外,人工接种时尚能感染玉米、高粱、大麦、元麦、小麦、番茄、辣椒、牛角椒、茄子、黄瓜、笋瓜、向日葵、甘薯、花生、豇豆、赤豆、扁豆、豌豆、大豆、烟草、红麻、芝麻等40余种植物及香附、野茄、刺蓟和苍耳等棉田杂草,现症或无症带菌。
以国际通用的亚洲棉、陆地棉、大豆、烟草、秋葵和紫花苜蓿等作物为鉴别寄主,国外鉴定出以下6个生理小种:1号小种和2号小种分布于美国,均能侵染陆地棉,两者区别在于1号小种尚能侵染大豆和烟草;3号小种侵染海岛棉,但不侵染陆地棉;4号小种发现于印度,侵染亚洲棉,但不侵染陆地棉和海岛棉;5号小种分布于苏丹,不侵染陆地棉,但侵染海岛棉;6号小种在巴西和巴拉圭先后报道,对陆地棉和秋葵的致病力与1号小种和2号小种相似,但不侵染烟草和紫花苜蓿。我国根据来自不同棉区的9个代表菌系在国际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差异,分为3个小种:3号小种局限于新疆棉区;8号小种分布在湖北江汉地区及江苏局部棉区,这两个小种的致病力弱;7号小种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棉区,为我国棉花枯萎病菌的优势生理小种。
6、棉花枯萎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才好
棉花感染枯萎病后,由于生育期及气候条件的不同,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类型。苗期出现病株,现蕾期达到第一个高峰,秋季是第二个高峰。①黄色网纹型:苗期感染。②紫红型:苗期感病,叶片枯萎脱落,棉苗死亡。③黄化病:病苗从子叶或真叶边缘开始局部或全部变黄,最后叶片萎焉,干枯脱落。④青枯型:叶片突然失水,变软下垂,叶色稍显深绿,后病株青枯死亡,但叶片不脱落。⑤矮缩型:棉株现蕾前后发病,顶部叶片发生皱缩、畸形,叶片暗绿色、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明显变矮,但不枯死。⑥萎蔫型:叶片迅速失水,萎蔫下垂,有的叶片逐渐脱落,形成光秆。不论是哪种症状型的病株,剖开其根,茎或叶柄后,木质部导管均变褐色。综合防治措施搞好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田,改造重病田,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倒茬5年以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用96%天达恶霉灵土壤消毒,或播种后覆膜前与除草剂混合喷雾。棉花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天达2116”,健康栽培管理,实施棉花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7、棉花枯萎病有哪些危害特点?
棉花枯萎病为世界危险性病害,广泛分布于各产棉国,与黄萎病共称为棉花“癌症”。
危害特点:①为土传维管束病害,目前仍以抗病品种为主进行综合防治。②定苗前后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棉苗大量萎蔫、死亡,夏季呈隐症现象,秋季多雨,气温下降,可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③危害症状多样,可分5各类型:一是黄色网纹型。子叶或真叶叶脉褪绿,变成黄白色,叶肉部分仍为绿色,呈网状;二是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变黄,有时叶缘呈局部枯死斑;三是紫红型。子叶或真叶组织上红色或出现紫红斑,叶脉也多呈紫红色;四是青枯型。子叶或真叶突然失水,色稍变深绿,叶片萎垂,猝倒死亡,全株青枯,或半边萎蔫;五是皱缩型。叶片皱缩、畸形,叶肉呈泡状凸起,节间缩短,叶色变深,比健康株矮小,一般不死亡,往往与黄色网纹型混合出现。
8、棉花枯萎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您好!
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地温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隐症,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夏季大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碱、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或根结线虫多的棉田发病重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在防治[4]上应采用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的策略,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危害。
一是冬闲时期及时清除棉花地的棉柴、杂草及地面的剩余棉花残枝叶,防止病菌传播;二是秋耕深翻,把表层病菌翻到深层,病残体深埋地下,发酵分解,减轻发病。三是加强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尤其雨后及时中耕松土,散墒降湿,可降低病害发生。四是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氮磷钾配方施肥,增强棉花抗病能力,减轻危害。同时根据棉花长势,进行叶面肥喷施过程,尤其避免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五是合理密植,严格防止棉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并及时整枝、化控,提高棉株抗逆性;六是拔除病株清除病残对病株残体,带到田外烧掉,不要作积肥材料。
供参考。
9、棉花枯萎病的病害循环是怎样?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棉籽的短绒、种壳和种子内部,或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另外,带菌的棉子饼、棉子壳及未腐熟的土杂肥和无症状寄主,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土表及土壤表层内的病秆中可存活18个月,20cm深处病杆内的病菌经19个月其存活率才略有下降。这些病残体即使组织腐烂分解,病菌在土壤中也能腐生存活5~6年,故短时间轮作防病效果不太明显,特别是在新疆实行秸秆还田的棉田,即使停种棉花5~7年,有时发病仍相当严重。主要是棉田土壤内病菌积累过多所致。采用热榨处理(72~80℃,经4~5h)的棉籽饼不带菌,而冷榨处理的带菌。棉花枯萎病菌通过猪、牛的消化道后并不丧失其致病力,故用带菌的棉花病叶、病秆作为饲料或用其作成未经高温发酵的土杂肥,仍可成为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新疆棉区枯萎病区迅速扩大主要与从病区大量引种、调种有关。近距离传播主要与农事操作有关。如耕地、灌水、大风及施用未经腐熟的土杂肥或未经热榨处理的带菌棉籽饼等,都可造成病害近距离传播。新疆棉田秸秆还田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大量下降的问题,但病田秸秆经机械粉碎后撒到田间,加快了病害的扩散和传播(图5-4)。
图5-4棉花枯萎病侵染循环
1.越冬2.病菌萌发侵入3.病菌进入维管束定殖4.发病
病菌最易从棉株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由根梢直接侵入。在自然情况下,根部所受的各种虫伤及机械伤均有利于病菌侵入,特别是土壤线虫较多的棉田,它所造成的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条件。病菌侵人后其菌丝先在表皮细胞和皮层中扩展,4~5d后便会穿过内皮层,进入导管。其菌丝沿导管壁生长发育,菌丝细胞壁与导管壁紧密接触,产生吸胞伸入导管壁内,并在菌丝上产生小型分生孢子。病菌不仅能通过根、茎木质部较大的导管向上方扩散,分布到整个棉株,同时,还可通过棉铃铃瓣及种皮内较小的维管束,使种子带菌。病菌虽在棉株整个生长期都能侵染,但以现蕾前侵入为主。自然情况下从侵入到显症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在人工接种情况下一般15~20d即可发病。枯萎病虽有再侵染,但以初侵染为主。北方及长江流域棉区,逢秋季多雨,重病株枯死后,在病秆及节部都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但对其作用研究较少。当年受再侵染的病株,外部没有症状,仅导管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