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遥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许多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情况,我说一下遥感总的发展趋势吧,希望能够对你有些帮助:1、在传感器研制中增加适用的波谱范围2、不断提高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3、遥感图像处理软硬件的不断提高4、多层次遥感的应用5、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6、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7、集成不同遥感信息源8、遥感信息源与非遥感信息源的信息复合和融合技术大量研究。
2、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并从70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存储、处理与应用技术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等国土资源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遥感技术发展呈现如下重要趋势。
(1)将保持对地观测数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放在重要地位
美、法两国继续保持他们的“Landsat”和“SPOT”卫星的系列化。Landsat卫星自1972年首次发射至今,其空间分辨率已从原MSS传感器近80m提高到ETM传感器的15m,但它185km的地面覆盖宽度始终如一。SPOT卫星的最高空间分辨率从初期的10m提高到2.5m,其地面覆盖宽度也一直保持在60km。这种稳定性和持续性使得这两种卫星的数据占据了光学遥感卫星数据市场之首。
继美国、法国之后,加拿大、欧洲太空局、日本和俄罗斯也先后于20世纪80~90年代研制发射了本国(地区)的资源、环境卫星。这些卫星不仅技术上不乏先进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数据获取能力。但其系列性不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印度遥感卫星”系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民用遥感卫星系列之一,且拥有全球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从1988年开始,印度几乎每隔2~3年发射一颗资源型卫星,2005年还发射了测图卫星(CARTOSAT),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印度资源卫星成为继美、法之后在地球空间轨道上稳定运行的另一卫星系列。
(2)遥感数据分辨率不断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种高分辨率首先体现在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地面分辨率两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印度发射的卫星地面分辨率达到5.8m,俄罗斯的卫星地面分辨率达到2m;1999~2003年,美国发射了IKONOS卫星、QuickBird卫星和OrbView-3卫星,全色波段的地面分辨率已达1m以下,多光谱的地面分辨率为2~4m;法国、以色列也拥有类似的高分辨率卫星。
近几年来,光谱分辨率的提高是卫星遥感发展的又一个趋势。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较好地适应了众多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前景。1999年美国发射的EOSTerra卫星上装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具有36个波段;号称“新千年计划”第一星的美国EO-1卫星,装载一台光谱分辨率达10nm、共220个波段的高光谱成像仪,具有特殊的优势。
(3)全天候微波遥感迅速发展
微波遥感的发展为克服天气条件对空间信息的影响开辟了途径。1981年以来,美国利用航天飞机执行了3期航天雷达计划(SIR-A,B,C)。对星载雷达的许多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问题开展了全球范围的实验研究。此外,一项对地球表面测绘制图的革命性技术,即美国“航天飞机雷达测图计划”(SRTM)的技术系统,对今后的卫星遥感发展,特别是在测绘制图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俄罗斯的“钻石”卫星系列在雷达卫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91年到1999年,俄罗斯共发射了4颗“钻石”雷达卫星,所获得的数据也在国际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欧洲太空局的地球资源卫星主要面向海洋,定位在微波遥感,特别是雷达遥感上。1991年发射的两颗卫星(ERS-1,2)至今尚在运行。2002年发射的超大型平台环境卫星(ENVISAT)集光学和微波对地观测于一身。
加拿大的雷达卫星(Radasat)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即多入射角、多成像带宽、多分辨率的特点,可在45km、75km、100km、150km、300km和500km的地面宽度上成像,最高分辨率为6m,最低100m,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以及在全球多个地面站的接收能力,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空间雷达信息数据源。
(4)综合性和专业化成为卫星发展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以美国为主的对地观测(EOS)计划是最为综合、最全面的一项全球性研究计划。计划中的一系列大型综合卫星平台,如TERRA、AQUA、AURA等也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的最新对地观测技术。除此而外,正在执行中的有16 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也拟将这种大型载人的航天设施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平台实施对地观测,而这种观测将全面涉及陆地表面、海洋和大气。
在人们倾注于发展大型综合平台,实施较全面而综合的对地观测的同时,一种专业性很强,目标明确的小卫星甚至微卫星、纳卫星也在悄然兴起并得到发展,这种“快、好、省”的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尤其受到广大中、小国家的欢迎。美国数字全球公司的“晨鸟”和“快鸟”卫星,空间成像公司的IKONOS卫星,以及轨道成像公司的OrbView系列卫星,甚至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 LightSAR卫星,TRW公司的Lewis高光谱卫星,都属小卫星之列。美国鼓励发展小卫星,旨在提高其商用价值。以色列和法国为军事需要,研制和发射了地面分辨率为1m的小卫星,其中以色列在高分辨率成像方面技术先进,提高了其卫星的小型化程度。
(5)航空遥感对地观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卫星对地观测高度发达的今天,航空遥感仍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发达国家都组建了国家级的大型、综合航空遥感系统。美国所拥有的先进遥感飞机,如 ER-2 型飞机、C-130、C-141、DC-8等大型飞机平台最受人们关注。其中,飞行高度达20km以上的ER-2型飞机可装载数十种仪器,进行综合性遥感,包括遥感技术发展和对各类对地观测卫星进行模拟,以论证和开展一些重要应用领域的业务观测和监测任务。同时,由于军事需要,无人驾驶飞机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全球鹰”无人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地观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在平流层的对地观测系统也在一些国家加快了研发的进度。
3、遥感卫星的各国发展
为世界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61年第一颗气象卫星,到1972年第一颗陆地观测卫星,再到1978年第一颗海洋卫星,以及未来的“地球观测系统”(eos),美国遥感卫星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遥感卫星的发展体现了美国发展空间技术一贯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从战争中学来的经验: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从“阿波罗 ”计划获得的经验:通过大型工程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美国正从通信卫星产业化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开发遥感卫星市场。
美国小卫星技术倡仪中的lewis和clark卫星就是以美国历史上西部创业者的名字命名的,并准备发展一系列新技术,如gps定位、光纤数据总线、公用容器氢镍电池、先进的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反映了其保持技术领先、不断创新的特点。当然,美国的发展战略是以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为基础的,适用于美国的条件和发展需要,别的国家难以效仿。 欧洲在卫星技术发展中曾得益于美国,也曾受制于美国,因而欧洲努力发展适合欧洲需要的遥感卫星。“欧洲遥感卫星”(ers)成功地提供了高质量的、当时全世界较缺少的微波遥感数据,促进了遥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地位。
欧洲发展遥感卫星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合作,例如参加ers计划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约60个企 业和科研部门。所以欧洲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各国去学习借鉴。
1995年10月18日~20日在法国图卢兹欧空局部长级会议上讨论了欧空局未来对地观测活动的 发 展战略。过去20多年欧空局对地观测活动取得了更大成绩,气象卫星meteosat系列和遥感卫星ers-1、2获得了很大成功,在欧洲及全世界卫星遥感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 技术的发展、应用的推广,卫星遥感市场迅速扩大,各种遥感需要不断增多。这种形势下欧洲感到有必要制定新的长期发展战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此欧空局召集各成员国研讨制 定欧洲今后25年的空间对地观测发展政策。
这个政策框架包括2000年后欧洲对地观测活动的发展战略(即envisat卫星发射后的活动)。其主要基础是“双使命战略”,即“地球探索者”任务和“对地观察”任务。目标是提供连续的多时期、多分辨率全球覆盖,为各方面的用户提供地球环境和资源信息。
欧洲的主要目的有5项:
⑴ 从区域和全球范围全面研究和监测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⑵ 监测和管理地球上的资源,包括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⑶ 继续提供并不断改进世界范围的气象服务;
⑷ 提供信息进一步认识地壳结构和动力特性;
⑸ 提供紧急事件的观测数据。
从世界范围遥感发展考虑,欧洲对地观测系统必须能提供多学科的数据,包括大气成分及动力学数据、地理、地质、海洋、冰和植被等数据,并考虑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如大气/陆地/ 海洋之间的关系等。同时继续重视与经济活动有关的遥感服务,如气象、作物估产和海岸带监视等。欧空局未来计划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人们使用遥感数据的意识和水平,扩大应用规模,提高效益;另一方面是根据需要提高系统性能和服务水平,如提高数据精度,缩短重复观测时间,保证数据快速和连续交付等。为满足未来卫星遥感发展的需要,欧空局从多目标模式转到双使命战略上。
地球探索者任务 认识地球系统的各种过程,深入研究地球环境、气候等现象,任务包括:
·地球辐射测量任务研究地球辐射平衡,以及同气候的关系;
·降雨测量任务观测降雨量,特别是在热带地区
·大气动力学研究观测大气三维风场,尤其是在对流层和同温层;
·大气断面测量 观测对流层和同温层温度断面,用于气候研究;
·大气化学探测任务探测大气中化学成分;
·重力场与海洋环流观测任务建立高精度全球或区域地球重力场与大地水准面模型;
·地磁测量探测地球磁场;
·地表过程及关系了解地球/大气之间的生物化学过程等关系;
·地形测量 观测海洋、陆地和极区冰的地形。
地球观察任务 针对各种实际的具体应用提供观测数据:
·海岸带观测 包括水深测绘、漏油监测、海况预报、渔业、海岸侵蚀与陆地利用,以及内陆江潮的观测与洪水监测等;
·冰探测 冰区监测与动向预报;
·地表探测 农业作物监测与估产、林区监测、土地利用、地形测绘等;·大气化学成分探测臭氧层监测、同温层成分监测等
·海洋观测 海况监测与预报。 俄罗斯航天技术以军事工业为基础,过去遥感卫星发展常基于国防的需求,有许多系统是军民合用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世界其他遥感系统,例如,其遥感卫星系统的工作频率 、信号格式和数据格式等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使俄罗斯在国际合作和市场开发方面遇到一些问题。自80年代末开始,俄罗斯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努力将俄遥感卫星系统融入世界遥感卫星系统,已同美、法、德、印等签订了合作协议。1993年俄航天局研究制定新的遥感卫星计划,认为可以推动俄罗斯遥感卫星系统发展的综合办法有以下几种:-协调俄罗斯科学和业务遥感计划,使之与国际地球观测卫星委员会(ceos)研究和采用的原则和条款一致;
-把俄罗斯流星号卫星纳入eos;
-把俄罗斯的goms卫星纳入美国、欧洲和日本地球静止卫星星座;
-在俄罗斯遥感卫星上搭载外国仪器,例如,资源-o2系统适合搭载3颗各重50 kg的卫星;
-着手遥感器现代化计划,以提供与国际用户接受的兼容数据格式和标准;
-分发资源-f(和其改进星)及军事卫星获得的地球图像; 未来日本地球观测计划的战略如下:
-致力于地球环境监测和增加地球系统的科学知识;
-加强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促进地球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促进国际合作;
-促进地球观测卫星和数据信息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环境探测的数据要求包括:臭氧的减少、全球变暖、酸雨、空气污染、海洋污染、飓风、沙化和火山爆发等。在使用方面要求发展:灾害监视、制图、农业、林业、渔业、城市环境建设、海上和空中运输以及自然资源勘探。
观测项目包括:
·大气动力学/水和能量循环大气温度、风、水汽、云、降雨量和能量收支。
·海洋动力学海面温度、海面大地水准面和海水盐份。
·大气化学温室气体、臭氧和其他气溶胶等。
·海洋生物学海洋水色/海洋生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冰和雪雪盖等量的水、冰盾等量的水、冰盾高度和海冰分布。
·陆地陆地覆盖(植被等)、土壤湿度、地形、地质和地表温度。
日本计划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共同搞一个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的合作计划,日本准备提供mos、jers、adeos及alos卫星的部分数据,促进这些地区遥感应用的发展。
至2010年日本将研制和发射18颗卫星,相应的遥感器36种,用于地球环境监测和发展经济。尤其要研究发展诸如卫星轨道转移、用于灾害监视的遥感器指向机械装置等方面的技术。计划研制和发射的18颗卫星包括极轨卫星、大倾角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印度遥感已走过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虽然印度航天技术起步较晚,经济条件也有限,但它利用有限资金重点发展了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遥感卫星系统,并将积极争取外援与自主发展相结合,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发展,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遥感卫星及应用系统, 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已同印度签订了协议,由该公司的norman地面站接收“印度遥感卫星”(irs)的数据。印度还利用它的irs图片与法、德 、欧空局等交换图片,并探讨与美国航宇局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在“地球使命”计划中发挥作用。
印度空间活动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对空间的投入逐年增加。
印度发展遥感卫星的另一特点是重视应用。印度建有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系统(nnrms), 综合管理遥感卫星数据的应用,通过全印度23个州遥感中心和5个区域的遥感中心,以及众多的科研和应用部门广泛开展遥感卫星应用活动。例如,每年两次用遥感卫星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估测农作物产量和水果的产量;进行灾害与环境监测;用于土地利用与保护等,这些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度又新建了一个国家级的自然资源信息系统(nris),加强遥感卫星与gis的结合和应用,nris已成为nnrms的核心信息系统。
4、遥感科学和遥感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
(一)遥感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遥感科学是从航空摄影测量逐步演变发展起来的,是通过一些高科技军事侦察技术的解密和转向民用而成长起来的。遥感科学的发展历史通常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早期阶段,此阶段实际上是航空摄影阶段;1937-1960年的中期阶段,其标志是成像技术从航空摄影发展到电视、扫描、雷达等多种方法,成像取得的资料应用从军事侦察及民用摄影测量推广到民用各个行业;第三阶段即60年代以后,可以用下列几点表明遥感技术已摆脱单一航空摄影成像,发展成为遥感科学。其标志是:①民用航天技术出现,尤其是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民用航天遥感阶段的开始,使遥感的定时、定位观测与对比解译,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经济上变得合算,并使人类对地球的观测从高空扩展到外层空间;②新型遥感器技术的应用使电磁波谱从可见光摄影扩展到红外、微波波段,延伸了人的感官,扩大了信息源;③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和使用,为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奠定了基础,使从遥感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得以及时处理并提供给用户,使得民用遥感技术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
(二)遥感地质的发展前景
遥感地质学作为遥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随遥感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其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遥感波段开发与遥感器的研制。前者如毫米波段、激光雷达和紫外波段的开发利用。后者主要对可见光,尤其红外波段的高分辨力、窄波段的遥感器的研制。当然还有作为遥感器的运载工具的各种平台的研究(如航天飞机和地质专用卫星等),以及遥感数据资料的实时传输等。
2.快速、省廉、有效的地学信息处理、提取、分析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以及新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案的开发等。
3.遥感技术在地质学已开展的领域的深化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应用领域的深化首先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向模式化、自动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其次是在区域构造分析,遥感地质编制图件上的应用。在遥感技术地学应用新领域的开拓方面,深部构造的遥感分析,包括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等在内的(广义的)环境地质遥感是主要内容。
4.遥感地学机理的研究。例如遥感地学信息的传输问题,以及一些巨大环状构造的形成机理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
遥感地质学作为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尽管它在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还不是十分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还有不同,甚至它的有关名词、术语的概念、译名都有待统一,但它的技术长处和它在地质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地学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遥感技术与遥感地质,一定会在我国地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显示技术优势,作出更多的贡献。
5、世界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1.地面遥感阶段
根据遥感的概念,1826年摄影技术的发明就标志着遥感技术的诞生,但在1839年以前主要是进行地面摄影。1858年法国人G.F.图纳乔(Tournachon)用气球摄取了巴黎的“鸟瞰”像片,1859年J.W.布莱克乘气球在空中拍摄了波士顿的像片。此时所用的平台为气球、风筝、鸽子等,所拍摄的影像质量较差。
2.航空遥感阶段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航空摄影创造了条件,1909年4月23日莱特兄弟驾驶的飞机拍摄了世界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航空像片,1913年根据摄影像片制作了地形图并研制出立体制图仪,1915年开始生产航摄像机。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摄影测量仪器相继出现,如蔡斯的精密立体测图仪、多倍仪,1924年产生了彩色胶片,航空摄影正式问世。初期,航空摄影主要用于摄影测量和军事领域,后来资料应用逐渐向民用发展。1930年美国开始进行全国航测,编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和为农业服务的大比例尺专题地图。其后,西欧、原苏联等也开始了全国性的航测,与此相应的航测理论和技术都有了迅速发展。1931年出现了感红外的航摄胶片,首次获得了目标物的不可见信息,1937年进行了首次彩色航摄,生产出假彩色红外胶片,并探索进行多光谱和紫外航空摄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应用雷达和红外探测技术,到了20世纪50年代,非摄影成像的扫描技术和侧视雷达技术开始产生并应用,打破了用胶片所能响应的波段范围限制。
3.航天遥感阶段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遥感平台从飞机发展到了卫星和飞船。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从泰罗斯(Tiros)气象卫星和双子星座(Glimni)、阿波罗(Apllo)飞船上,拍摄了地面像片。后来又陆续发射了陆地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同时,在传感器方面,继红外片后,多光谱相机、多波段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电视摄像仪等新型传感器陆续问世,使得遥感技术由航空遥感阶段发展到了航天遥感阶段。在获得遥感资料的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遥感资料的分辨率和精度也不断提高,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与资料处理技术也取得了飞跃的进步,遥感理论的研究获得了重大成就,培养遥感专业人才的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遥感资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6、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 3S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1.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 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2.建立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
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测评估系统。 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的宏观动态监测与评估系统,已具备针对中国范围内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宏观动态监测和成灾区的区域覆盖评估的能力;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同其它子系统实现产品传送和数据共享,并以VSAT和INTERNET网络通信方式向应用部门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 3.建立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天然海域达4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 18000公里。海洋及海岸带拥有丰富的资源,有12个省(市、自治区)处于沿海地带,全国50%的大城市,40%的中小城市也在这个地带,国民经济总值的60%来自沿海地区。因此,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是我国一项战略目标。在“九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下建立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主要包括: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示范试验等。
7、遥感技术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遥感技术于19世纪问世。早在1839年,人类就利用它获得了第一张照片,1858年法国人首次乘气球在巴黎上空进行了空中摄影实验,到1903年发明了飞机之后,航空摄影迅速地发展起来。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时,人们把遥感装置装在了卫星上,开始出现了从宇宙空间进行无线电侦察和探测的方法,从此遥感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探测技术。美国战略通信卫星就是通过现代化的无线电仪器设备,来感知远方军事目标真相的。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又应用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农林、水文、地质、海洋、测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许多方面。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人们通过电磁波手段,首次完整地看清了地球的全貌,获得了极其丰富的地物资料。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过遥感技术从宇宙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这说明人类通过遥感技术对未知领域的勘测和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中国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的遥感技术起步较晚,系统的遥感技术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原苏联常规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摄影,并开始航测成图和航空像片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资源开发)。到了60年代航空摄影与航空像片的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成图,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部分受灾调查、监测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引进和研究现代遥感技术,一方面是从国外购进一批陆地卫星影像和少量仪器设备,开展图像的解译应用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遥感研究工作,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发射了一系列对地观测卫星(表1-1)。1970年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88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此后,陆续发射的风云一号B星、C星、D星,风云二号A星、B星,直至2004年发射的风云二号C星,我国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云气象卫星系列,这对我国气象事业的现代化,以及工农业生产、航空、航海、森林防火、环境监测和军事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999年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1)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此后又于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相继发射了三颗资源二号卫星(CBERS-02),为我国农业、林业、水利、海洋和国土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准确的遥感数字图像和光学图像产品。海洋方面,我国正在建立独立的海洋卫星系列,并于2002年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在对地观测小卫星方面,2005年发射的“北京一号”(北京-1)是一颗具有双遥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它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提供及时、可靠和优质服务,并曾直接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表1-1我国的遥感卫星系列
在传感器的研究上,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彩色合成仪和密度分割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也研制成功;在遥感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部门陆续成立了遥感研究、教育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设置了专门培养遥感技术人才的遥感专业和学科,许多专业开设了遥感课程,国家成立了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遥感中心,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遥感工作,积极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与人才交流。
9、遥感的发展史
我觉得你可以看一下宫鹏老师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大致是这样),里面对于遥感的发展也讲过一些。实在是范围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