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季节国标

气候季节国标

发布时间:2021-07-05 10:01:29

1、PM10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PM10的国家标准是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拓展资料: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大。 

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毫克数表示。国家环保总局1996年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将飘尘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 微米。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PM10。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可吸入颗粒物是在环境空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对大气能见度影响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2.5微米的细粒子,例如Pb、Mn、Cd、Sb、Sr、As、Ni、硫酸盐、多环芳烃等含量较高,在空气中持留时间长,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使污染范围扩大。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还有散射阳光、降低大气的能见度等。可吸入尘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床,是气溶胶化学中研究的重点对象,已被定为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参考资料:网络 可吸入颗粒物

2、国标对气候牢度检测标准国标怎样检测纺织品气候牢度

光照色牢度测试仪器利用氙弧灯模拟控制最理想的自然气候和日光等实验条件来测试纺织品染料的颜色和性能变化,也可以测试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能在保证良好重复性与重现性的基础上精确测试产品使用寿命。广泛用于塑料、油漆涂层、油墨、包装、汽车材料、光化材料、颜料染料及纺织等行业。
符合标准:
AATCC TM16,AATCC TM16E,AATCC TM169,ASTM C1442,ASTM C1501,ASTM D904,ASTM D3424,ASTM D3451,ASTM D4101,ASTM D4303,ASTM D4355,ASTM D4459,ASTM D4798,ASTM D5010,ASTM D5071,ASTM D5794,ASTM D6083,ASTM D6551,ASTM D6577,ASTM D6662,ASTM D6695,ASTM G151,ASTM G155,GME 60292,ISO 105-B02,ISO 105-B04,ISO105-B06,ISO 11341,ISO3917,ISO4892-1,ISO 4892-2,ISO12040,JASO M346,M&S C9 C9A,PSA D27 1389 1431,GB/T 8427/14576

3、国标GB5095是什么?

组织者

4、电镀锌国家标准

国内按电镀溶液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1.氰化物镀锌
由于(CN)属剧毒,所以环境保护对电镀锌中使用氰化物提出了严格限制,不断促进减少氰化物和取代氰化物电镀锌镀液体系的发展,要求使用低氰(微氰)电镀液。
采用此工艺电镀后,产品质量好,特别是彩镀,经钝化后色彩保持好。
2.锌酸盐镀锌
此工艺是由氰化物镀锌演化而来的。国内形成两大派系,分别为:a)武汉材保所的“DPE”系列;b) 广电所的“DE”系列。两者都属于碱性添加剂的锌酸盐镀锌,PH值为12.5~13。
采用此工艺,镀层晶格结构为柱状,耐腐蚀性好,适合彩色镀锌。
注意:产品出槽后—>;水洗—>;出光(硝酸+盐酸) —>;水洗—>;钝化—>;水洗—>;水洗—>;烫干—>;烘干—>;老化处理(烘箱内80~90℃。
3.氯化物镀锌
此工艺在电镀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所占比例高达40%。
钝化后(兰白)可以锌代铬(与镀铬相媲美),特别是在外加水溶性清漆后,外行人是很难辩认出是镀锌还是镀铬的。
此工艺适合于白色钝化(兰白,银白)。
4.硫酸盐镀锌
此工艺适合于连续镀(线材、带材、简单、粗大型零、部件),成本低廉。

5、空调中的T1\T2\T3的工况温度指的是多少?

T1:冷风型 18 ℃ -43 ℃ 10 ℃ -35 ℃ 21 ℃ -52 ℃

T2:热泵型 -7 ℃ -43 ℃ -7 ℃ -35 ℃ -7 ℃ -52 ℃

T3:电热型 -43 ℃ -35 ℃ -52 ℃

注:不带除霜装置的热泵型空调器,最低工作温度可为 5 ℃。

因此,T3气候类型的空调,最高工作环境温度为52℃,可以适应热带气候,因此称为热带型空调;T2气候类型的空调称为寒带型空调,而T1气候类型的空调器称为温带型空调。

(5)气候季节国标扩展资料:

空调压缩机的测试工况(空调工况)是其名义制冷量的测试工况。通常为蒸发温度5 ℃冷凝温度40 ℃吸气温度15℃ 过冷温度35 ℃环境温度30±5℃。

制冷压缩机由于使用的工质和使用条件的不同,有不同的制冷量。为了比较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制定了几种工况。其中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是常用来比较压缩机制冷能力的两种工况。

国产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工质为R12、R22,蒸发温度-15℃,吸气温度15℃,冷凝温度30℃,过冷温度25℃。

国产压缩机的空调工况:工质为R12、R22,蒸发温度5℃,吸气温度15℃,冷凝温度35℃(有的资料为40℃),过冷温度30℃。

6、JIS B 7751 对应的国标GB是多少

JIS B 7751 紫外线碳弧灯式耐光性及耐气候性试验机
我国相应的标准为:GB/T 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 荧光紫外灯
但并非对应 。

7、轿车的淋雨试验有没有国标?有没有知道五月雨的试验标准??

淋雨测试箱试验标准及设备技术规格:
1、淋雨试验分为摆管式淋水试验和喷头式淋水试验
2、淋雨试验适用于航空、汽车、家电、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及汽车灯具外壳防护。
3、淋雨试验其标准有:
GB 4208-2008
GB10485-89
GJB150.8-86
GJB 150.8淋雨试验标准
(1) 适用范围及试验目的
GJB 150.8适用于可能遇到淋雨环境的军用设备,不适用于做淋雨腐蚀试验,也不适用于评定飞机挡风罩除雨器的适应性。
众所周知,军用设备无论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贮存状态,它们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水的影响,其中受淋雨影响最为常见,有些设备虽然有防雨措施,但还会受到暴露在其上表面的凝结水或泄漏水的影响。
当降雨时,由于雨水的渗透、流动、冲击和积聚,会对军用设备及其材料产生各种影响。如暴雨会干扰雷达信号的传播;大雨滴能侵蚀
高速飞行的飞机和导弹的表面;雨水能渗透到设备内部并毁坏其结构和部件。因此,降雨对产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军用设备进行淋雨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这些设备在淋雨条件下,其外壳防止雨水渗透的能力和遭到淋雨时或之后的工作效能。
它主要用于确定:
a. 保护罩或保护壳防止渗雨的有效性;
b. 设备在淋雨暴露期间或之后满足其性能要求的能力;
c. 设备由于淋雨造成的物理损坏;
d. 雨水排除系统是否有效。
(2) 试验条件
GJB 150.8的试验条件是按三种不同的试验程序,即有风源的淋雨试验、滴雨试验和防水性试验给出的。
a. 有风源的淋雨试验 主要模拟自然降雨过程中风吹雨的情况。适用于户外使用且没有防雨措施的设备,其主要雨量参数包括:
降雨强度 最小10 cm/h;
雨滴直径 0.5~4.5 mm;
水平风速 不小于18 m/s;
试验时间 30 min;
试样温度 每30 min淋雨试验开始时至少比雨水温度高10℃;
试验用水 当地水源的水。
b. 滴雨试验 主要模拟滴水情况。适用于有防雨措施但暴露在外的上表面可能有凝结水或泄漏水的设备。其主要雨量参数包括:
雨滴直径 0.5~4.5 mm;
滴水量 不小于280+30-0 L/m2.h;
试验时间 15 min
c. 防水性试验 不是模拟自然降雨,而是考核受试设备防水性,为设备的防水性提供一个较高的置信度。适用于大型受试设备,有风源的淋雨试验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时采用。其主要雨量参数包括:
雨滴直径 2~4.5 mm;
喷嘴压力 不小于375 kPa;
试验时间 40 min
******************************************************************************************************************************************
GB/T汽车淋雨试验标准
发布日期:2012-06-13 10:03:38
淋雨试验标准在对QC/T4449-19999《保温汽车、冷藏汽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修订时,保留了QC/T4449—19999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情况的部分内容。对于整车基本性能的试验,基本采用了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并将可靠性试验以故障模式为考核依据,对于厢体专项性能试验,主要对漏气倍数和传热系数及静态调温等几项试验有所改动,以使其更加合理,符合国际规范。
淋雨试验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4449-19999。
本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考格尔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春曦、郜友乐、陈仁奎、张常菁、韩纪银。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449—2000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代替QC/T449—1999
1 .淋雨试验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温车、冷藏车的试验方法。淋雨试验标准适用于采用定型汽车二类底盘改装的保温车和冷藏车(本标准中系指机械制冷式冷藏
车)及保温半挂车、冷藏半挂车,其它同类车型可参照执行。
2.淋雨试验标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l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 l47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
GB/T 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
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GB/T 12543-19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545-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
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547-19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l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QC/T 589-1999 厢式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3.淋雨试验标准试验条件
保温车、冷藏车的试验条件和试验准备按GB/T12534的规定。
4试验方法
保温车、冷藏车尺寸参数的测量按GB/T12673的规定进行。
保温车、冷藏车重心高度的测定按GB/T12538的规定进行。
保温车、冷藏车质量参数的测定按GB/T12674的规定进行。
4.4最高车速试验按GB/T1254
44的规定进行。
4.5加速性能试验按GB/T12543的规定进行。
4.6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按GB/T12547的规定进行。
4.7爬陡坡试验按GB/T12539的规定进行。
4.8燃料消耗量试验按GB/T12545的规定进行。
4.9滑行试验按GB/T12536的规定进行。
4.10保温车、冷藏车制动试验GB12676的规定进行。
4.11保温车、冷藏车最小转弯直径试验按GB/T12540的规定进行。
4.12噪声的测量按GB1496的规定进行。
4.13汽油车的排放物测量按GB14761的规定进行;柴油机的排放物测量按GB3847的规定进
行。
4.14可靠性行驶试验。
41.42.43.
4.14.1淋雨试验标准试验目的
考核车厢和制冷机组、车厢和底盘及其连接的工作可靠性。
4.14.2试验方法
试验行驶里程及里程分配QC/T252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按QC/T589-19
999中5.5的规定对保
温车、冷藏车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和统计。
4.15淋雨试验
4.15.1试验目的
考核车厢及制冷机组电气控制箱的密封性能。
4.15.2淋雨试验标准试验条件
淋雨试验在专门设置的淋雨室内进行。车厢门、制冷机组电气控制箱门正常关闭,以汽油
机或柴油机驱动的制冷机组必须将其排烟管封堵。
4.15.3试验方法
淋雨检验时,降雨强度为5~7m
mm/min,方向与铅垂成45°角,对车厢及电气控制箱进行
30min淋雨试验,试验后擦干车厢及控制箱外部水,打开门,检查各处,应无进水和渗漏现
象。
4.16气密性试验
4.16.1试验目的
考核车厢的气密性能,漏气量的测量应安排在淋雨试验之后进行。
4.16.2试验条件
试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遮阳和无其它热源影响的室内或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车厢,空载,内部清洁,地板排水孔、蒸发器排水孔预先堵塞,门和通风装置处于正常关闭状态
车厢内外压力差(100±10)Pa感温元件布置距车厢外顶部中央上方和车厢内地板上方0.1m处各设一个测温点,车厢内外温度
在288~298K范围内,每一感温元件稳定在±1.5K内,各元件间温差不大于3K大于273K,每一感温元件稳定在±3K内
4.16.13试验仪器
a)温度计、感温元件;
b)压差计;
c)流量计;
d)压力表;
试验仪器精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4.16.4试验方法
淋雨试验标准用增压法利用气源对车厢内部加压,是车厢内外压力差达到规定要求,并保证供气稳定。
试验条件建立并稳定后,进行空气流量的测量,每隔5min测量一次,连续测量次数不得少于6次。
4.16.15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填入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B1,所测流量应换算成标准状况(273K,1.013× 105Pa)下流量,对容积式流量计采用公式(1)加以修正。对其他流量计也应采用相应的修正方法,将测量结果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流量。
V=(P0T/PT0)V0式中:V——标准状态下的漏气量,m3/h;V0 ——流量计所测量的漏气量,m3/h; T——标准状态下绝对温度,273K; T0 ——流量测量处空气的绝对温度,K; P——标准大气压力 1.013×105Pa;P0 ——流量测量处空气的绝对压力,Pa。
4.17隔热性能试验
4.17.1试验目的
考核车厢的隔热性能,应安排在气密性实验之后进行。
4.17.2试验条件
遮阳和无其它热源影响的室内或同等试验场所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条件的自然环境气流速度距车厢外表面0.1m处不大于2m/s车厢空载,内部清洁,干燥,地板排水孔和蒸发器排水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门和通风装置按正常方式关闭。
淋雨试验标准 感温元件布置
设在距车厢内外表面0.1m处,在车厢内外8个顶角和车厢内外各4个纵向表面的中心各设一个,内外各设12个测点设在距车厢内外0.1m处,在车厢内外6个面的中心各设一点,内外各设有6个测点温度平均壁温 293~298K不高于308K车厢内外温差不小于20K
车厢外温度感温元件最大差温不大于2K,平均温差不大于1.5K
感温元件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度稳定在±1.5内车厢内温度
感温元件最大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差不大于1.5K感温元件温差不大于3K,平均温度稳定在±1.5K内,电功率波动最大加热功率与最小加热功率之差不大于最小加热功率的3%
4.17.3试验仪器
a)瓦特表;
b)温度计、感温元件;
c)风速计。
试验仪器精度见附录A。
4.17.4试验方法
淋雨试验标准采用内部加热法,试验中所有加热器的工作温度应尽可能处于最低值,以减少热幅射的影响。为保证厢内温度符合表2中的要求,可使用一台或数台风扇,其风量以足够循环为宜,各个感温元件均应有热幅射防护措施。达到试验条件后稳定1h开始测量,每隔15min测量一次,连续测试时间不少于4h,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车厢内外温度及加热总功率均不得单调上升或下降。
4.18静态调温性能试验
4.18.1试验目的
测定冷藏车静态时在给定外温èe的条件下保持额定内温èi的功能。
4.18.2试验条件
试验分三级,其中第三级试验只使用于出厂试验见表3,其中第三级试验
只使用于出厂试验。
淋雨试验标准可控制环境温度的人工气候室无直射阳光及其它热量影响的室同等条件的自然环境遮阳无雨的自然环境。
气流速度距车厢外表面0.1m处不大于2m/s
车厢空载、新车,门和通风装置按正常方式关闭,地板排水孔和蒸发器排水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淋雨试验标准感温元件布置
除表2规定的布置外,另在蒸发器空气进出口处各均布 4个;
除表2规定的布置外,另在蒸发器空气进出口处各均布2个车厢内外各1个温度车厢外温度稳定在(303± 0.5)K,感温元件间温差不大于2K车厢外温度可在298~308K范围内任意选定,并稳定在±1.5K内,感温元件间温差不大于3K,车厢内外温差不大于3K
车厢外温度不低于 273K,车厢内外温度不大于5K。
4.18.3试验仪器
a)瓦特表
b)温度计、感温元件;
c)风速计。
4.18.4型式检验试验方法
4.18.4.1在测定车厢漏气量和漏热率后进行此项试验;
4.18.4.2淋雨试验标准在没有附加热负荷的情况下,进行制冷试验,然后加入附加热负荷,制冷机组继续运行。
4.18.4.3制冷机设备的运行应随内温(温控器调定温度QC/T450-20000中4.3.17的规定)的波动运行2h以上,然后投入附加加热器(包括风扇)所产生的附加热负荷Qa,重新使试验工况达到平衡和稳定,此后继续运行2h以上。在上述两次运行期内,以不大于15min的间隙测取车厢内、外各测点的温度以及加热器和风扇所耗功率。
淋雨试验标准测量参数
允许最大测量误差
试验级别
一 级二 级三 级
表面积 0.5% 1% 1%
空气压力 3% 3% 5%
空气流量 3% 3% 5%
空气温度,K 0.25 0.5 1.0
电功率 0.5% 1% 1%
气流速度 3% 3% 5%

8、公共场所微小气候检测有国家标准吗

公共场所微小气候是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干湿球,露点。 为了保证大多数居民机体的热平衡,有良好的温热感觉,以及有正常的学习、工作、休息和睡眠效率。因此,微小气候的各个因素必须在时间、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

9、急求《GB中国国家标准汇编》 中的 红茶标准、黄茶标准 ` 在线等答案

在我国,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堪称“国饮”。我国的茶叶产品主要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花茶、袋泡茶、紧压茶等9类产品。 茶叶的检测内容 1.外观审评:即观察茶叶的外形。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等各大茶类的感官品质、外形特征千姿百态。不同品种有不同的鉴别方法:有的品种要看它的茸毛多少,多者为优,少者为劣;有的品种要看它的条索松紧,紧者为好,松者为差。质量好的茶叶外形应均匀一致,所含碎末茶和杂质少。 2.内质审评:基本要求有感官品质、水分、总灰分等项目。这些项目应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检验。由于我国的茶叶产品种类繁多,产区辽阔,因茶树品种、地域、气候、加工季节和工艺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类的产品(如绿茶),其外形和内质都会有很大差异。 3.理化、卫生检验:理化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水分、总灰分、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粗纤维、水浸出物等。卫生检验指标包括:六六六、滴滴涕、联苯菊酯、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三氯杀螨醇、优乐得、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乙硫磷、喹硫磷、铅、砷、氟等。 茶叶的有关检测标准 1.绿茶的产品标准已有GB/T 14456-1993《绿茶》,现正在修订为《绿茶-基本要求》。 2.红茶的产品标准已有GB/T 13738.1-1997《第一套红碎茶》、GB/T13738.2-1997《第二套红碎茶》、GB/T 13738.4-1997《第四套红碎茶》;现正在合并修订为《红茶-红碎茶》;另外《红茶-工夫红茶》已制定完毕,正在等待发布实施;《红茶-小种红茶》正在计划制定中。 3.白茶的产品标准已制定完毕,正在等待发布实施。黄茶的产品标准正在制定中。 4.黑茶的产品标准正在计划制定中。 5.花茶的产品标准有GB/T 9172-1988《花茶级型坯》,现已修订完毕,《茉莉花茶》已制定完毕,正在等待发布实施。 6.袋泡茶正在考虑制定国家标准。 7.紧压茶的产品有GB/T 9833.1-2002《紧压茶 黑砖茶》、GB/T 9833.2-2002《紧压茶 花砖茶》、GB/T 9833.3-2002《紧压茶 茯砖茶》、GB/T 9833.4-2002《紧压茶 康砖茶》、GB/T 9833.5-2002《紧压茶 沱茶》、GB/T 9833.6-2002《紧压茶 紧茶》、GB/T 9833.7-2002《紧压茶 金尖茶》、GB/T 9833.8-2002《紧压茶 青砖茶》、GB/T 9833.9-2002《紧压茶 米砖茶》。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88年通过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后正式成立,授权开展对各类茶叶及茶制品检验检测工作,是我国最早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认可,即“三合一”认可的质检中心之一。

10、空调国际标准温度是多少?

夏季为24-28度百
冬季为20-24度
以上为人体适应温度,同样为标准设定温度,当然也是可以根据个人因素稍作调整...
如果说还想省点电,我个度人认为,只要你用空调,那么都是在浪费电的,省也不会省的太多...
在省电的模式下说:1/房间保温性能要高;
2/房间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3/先把空调温度设定为最低问,风速为最高,待房间温度降下来了答,在把温度调整为27-28度,与室外温度的正负悬殊不可以过大;
4/外机尽量安装在避免阳光西晒的地方,但是不可以使用雨棚等东西遮盖空调器,影响其通风系统专正常工作;
5/定期保养空调,如:清洗网片,擦试内机面板,保持内机清洁属,使其制冷系统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

与气候季节国标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