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惠安县的气候条件

惠安县的气候条件

发布时间:2021-07-07 16:32:53

1、惠安详细资料????

全县概况

邮编:362100 代码:350521 区号:0595 拼音:Hui'an Xian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总面积646.7平方千米。
惠安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土地面积668 平方公里,人口91 万人,辖15 个乡镇。全县总人口921794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通用闽南方言

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千米。全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岝镇、辋川镇、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
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浅,多独流放
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2月份平均气温11.2℃,8月平均气温27.7℃。年降水量1022mm。

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 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 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

惠安县背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 ℃,平均降雨量1038 毫米。惠安陆海资源丰富,山地面积48 万亩,耕地30 万亩,10 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0 万亩,滩涂面积11 万亩,海岸线长141 公里。沿海港湾密布,有历史悠久的崇武渔港、秀涂商港和辋川港,更有待开发的深水良港-- 斗尾港。斗尾港地外汇惠安东海岸,是大陆至台湾西海岸的最近点,水深港阔,30 万吨巨轮可自由进出,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用地,开发天然条件十分优越。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迄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全县土地面积7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95个村(社区),人口93万。经过近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惠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04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5位,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福建省文明县城“二连冠”、双拥模范县“三连冠”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在参与区域经济构建的竞争中具备独特的优势。 区位优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东临台湾海峡,距离台湾岛97海里,毗邻泉州中心城市,海陆交通发达,在接受厦门福州两个方向辐射、加强闽台经贸文化合作上地位突出。 港口优势。拥有长达141公里的海岸线和斗尾港、崇武港、秀涂港等天然良港,其中崇武港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一级渔港(正在申报国家级中心渔港),秀涂港被确定为泉州的中心港区之一,斗尾港被交通部规划为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 产业优势。惠安素以“渔业强县”、“建筑之乡”、“石雕之乡”著称于世,经过多年打造,现已形成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五金机械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船舶修造、石化后加工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侨台优势。 现有惠籍海外华侨90多万人,港澳台胞90多万人,他们造福桑梓,踊跃参加家乡建设,构成了惠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 人文优势。惠安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名胜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拥有“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和“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惠安女服饰、惠安雕艺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望未来,惠安“十一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县将力争用5年时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财政收入超30亿元,用10年时间超100亿元,实现“五个基本”目标任务,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构建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新城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港口和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惠安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一颗璀璨明珠。

历史沿革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义称惠安。因县治城北有山似螺又简称“螺”。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1949年8月24日解放,属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1990年10月9日,福建省第一个回族自治乡政府在惠安县百崎正式成立。
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将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划归泉州市泉港区管辖。(注:参见本站“泉港区”页面)
2000年,撤销小岞乡,设立小岞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惠安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洛阳镇、崇武镇、东园镇、张坂镇、东岭镇、辋川镇、涂寨镇、螺阳镇、黄塘镇、山霞镇、净峰镇、东桥镇、紫山镇、小岞镇、百崎回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9738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螺城镇 90319 螺阳镇 77007 黄塘镇 33630 紫山镇 30888 洛阳镇 64291 东园镇 56509 张坂镇 68153 崇武镇 82826 山霞镇 45402 涂寨镇 74330 东岭镇 51181 东桥镇 54107 净峰镇 57196 小岞镇 27741 辋川镇 66938 百崎回族乡 16863 
2003年末,惠安县辖15个镇(洛阳、东园、张坂、涂寨、崇武、东岭、辋川、螺城、螺阳、黄塘、净峰、山霞、东桥、紫山、小岝)、1个民族乡(百崎回族),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2003年末,总户数242052户,总人口9217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各乡镇人口(人):螺城镇 84840 螺阳镇 78854 黄塘镇 39898 紫山镇 35038 洛阳镇 71640 东园镇 62526 张坂镇 74971 崇武镇 81093 山霞镇 50635 涂寨镇 87090 东岭镇 61569 东桥镇 64057 净峰镇 66399 小岞镇 31297 辋川镇 72547 百崎回族乡 18853
2005年,惠安县辖螺城、洛阳、崇武、东园、张坂、东岭、辋川、涂寨、螺阳、黄塘、山霞、净峰、东桥、紫山、小岞15个镇,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千米。全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岝镇、辋川镇、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

2、福建省、泉州、晋江气候特点

泉州气候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台湾海峡,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泉州枕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唐人咏泉州诗句)形象地说明了泉州的气候特色;这里冬短而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mm,年平均日照达1900-2000小时,因此泉州全年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春季,气温变化基本趋势是升温,但升中有降,过程性频繁,幅度也大,有时一天升降可达10℃以上,有的年份3月下旬后仍会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倒春寒”天气。夏季炎热,但真正的酷暑天气不多,高海拔地区和滨海地区相对温低,台风和雷阵雨则是缓解高温的两种主要天气过程。秋季气温迅速下降,连续3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20℃的“秋寒”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半山区)至11月上旬(沿海),但仍常出现小阳春天气,日较差也增大。冬季大部分地区仍较暖和,比较寒冷的是高海拔山区。泉州市大部分地区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滨海地区受海洋调节,气温变化滞后,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由冷变热的过程中,3、4月上升幅度最大,两个月累计升温8℃。由热变冷的过程中,由秋入冬的11、12月降幅最大,两个月累计下降8.5℃。2、8月升降幅度最小,在0.5℃以内。由冷变暖和由暖变冷的过程都是从内陆首先开始,沿海滞后。泉州市是典型的季风区,冬半年盛行偏北风,风向从沿海向内陆呈顺时针旋转趋势,夏季风盛行偏南风,风向从沿海向内陆呈逆时针旋转趋势。从代表性较好的沿海地区测站看,东北风的频率最大,西南风次之,其它风向的频率较小。滨海地区的风向还受到海陆凤的影响,海陆凤对风向有偏转作用,对风力有增强或减弱作用。冬季,海陆风使风向在上午发生顺时针偏转,下午产生逆时针偏转。夏季,海陆风使风向上午发生逆时针偏转,下午发生顺时针偏转。这种偏转,夏季发生在7-9时和19-21时,冬季相应推迟2小时左右。惠安县、鲤城区、晋江县、石狮市和南安县的沿海地区,是泉州市年平均风速的高值区,既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也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平均风力由沿海向内地迅速减弱,到南安城关,年平均风速已与安溪、永春等地相差无几。一年中,沿海秋冬季平均风力较大,春夏季平均风力较小,内陆地区则各季平均风力差异甚小。

3、惠安县的经济概况

唐代,生活于境内的先民开始围垦滩地,筑埭作畦。宋初,人们根据这里的山川和土壤特点,引进安南占城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种植。明万历年间,从吕宋引进甘薯,广为栽种;尔后,几经实践摸索,更新品种,提纯复壮,于县内沿海、山区普遍插植,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口粮,惠安素以“甘薯县”之称而闻名海内外。
民国时期,由于耕地瘠薄、水利缺修,耕作技术落后,致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全县森林面积4.5万亩,覆盖率仅2%,水土流失面积达70%。农田耕作层浅,土壤含沙量大,磷钾缺乏,酸性偏重,地力衰退。耕地面积50.78万亩,总播种面积770299亩,复种指数151.6%。粮食占用耕地面积376464亩,粮食总产量58937.2吨,年亩产量156.5公斤,农业总产值2116万元。
20世纪50年代初,惠安通过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占有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全党全民重视农业,大办农业。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治山治水,保持水土,开垦荒地,围海造田,平整土地;改革耕作制度,旱地改水田,单季改双季,一熟改三熟;重新安排山、水、林、路、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条件;实行科学种田,推广先进技术,普及良种,优化施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989年,全县耕地面积393794亩,总播种面积921168亩,复种指数233.92%;粮食占用耕地面积241620亩,粮食总产量149691吨,粮食复种指数276.7%,年亩产620公斤。农业总产值6.21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8亿元。 古代,惠安就有手工冶铁、烧陶、制盐、织布等行业。至宋代,制盐业已达相当规模。
民国时期,境内手工业逐步复苏,特别是陶瓷、砖瓦、打铁等行业遍布城乡。同时,皂烛、纺织、印刷等工业亦开始起步发展。至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6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1%。
惠安工业不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后,以食品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1953年工业产值比1949年增加1.6倍,达到1216万元。1954年,对私营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建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或公私合营企业。1955年,工业企业由1954年的3320家缩减为1627家,工业总产值137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45家,产值411万元,占总产值的29.85%。1958年完成对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全县工业企业144家,总产值247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1家,工业产值1178万元,占总产值的47.6%。“大跃进”时期,盲目改变所有制结构,造成经济失调,工业产值波动。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经济恢复,工业发展加快,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稳步上升。1965年全县工业企业138家,总产值2034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33家,产值1329万元,占总产值的65.34%;集体所有制105家,产值705万元,占总产值的34.66%。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工业生产步履维艰,产值虽有所增长,但幅度很小。特别是国营工业企业生产效益偏低现象明显,占全部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集体工业企业的产值比重则有所上升。1971年,集体工业产值突破千万元,达到1075.5万元,国营和集体工业产值比例为2.3∶1;1977年下降至1.4∶1。是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5.3∶1。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35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97%。
1951年,县城仅有一家火力发电厂,1958年兴建第一座水电站。至1989年,全县有水电站27座,总装机34台,容量6094千瓦。加上电网供电,年供电量1亿千瓦时,形成较完整的发、供、用电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全县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石板材、石雕、琼脂、啤酒等一大批名特优产品。形成以食品工业为主体,包括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印刷等的工业体系,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国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198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363万元。
1989年,全县工业企业3001家,其中乡以上工业企业218家,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2783家;工业总产值37480万元,比1978年增加4.1倍,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3.22%;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3.2∶1。
工业园区
城南工业区、 城北工业区、惠东工业区、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泉惠石化园区、城关科工贸中心区、崇武沿海对台经贸旅游区、斗尾港临海工业区 惠安的石雕工艺,源自中原。东晋至隋唐,中原人口的迁入,带来石雕技艺,出现诸如林禄、王潮等墓葬的石雕品。两宋至明初,境内由于众多石桥的架设,巨塔、“浮屠之宫”的兴建,大型石佛的雕凿和石城垣的修建,惠安石雕人才辈出,石雕技艺不断提高。从所遗存的石人、石兽为主的实物看,初始造型简单,还保留着北方质朴粗犷的风格。至明代中后期以及清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源自佛教,以狮子和龙柱作为主要装饰的石雕品遍布境内。是时,惠安出现如李周的石雕巨匠,把绘画艺术运用于石雕工艺,石雕艺术出现划时代的转变,其造型日渐繁复,风格由质朴粗犷趋向精雕细琢,并开始注意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清末民初,得传于李姓而又加以发展的五峰蒋姓石雕艺匠,走出家门,在福州、厦门乃至海外等地开设石店,产品出口,盛极一时;他们还参加台湾公用(包括寺庙)和民用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国内大型陵园石件的雕制,奇葩怒放、佳作纷呈,最终形成柔美、婉丽的南派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惠安艺匠先后参加国内许多大型建设和纪念性碑塔、陵园的石雕件加工与安装;并在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下,组织创办许多石雕企业,石雕工匠队伍迅速壮大,名匠辈出,新工艺迅速发展,石雕品类日益繁多。惠安石雕厂自建厂数十年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石雕艺匠和能人;在改革开放年代,抓住机遇,大显身手,艺匠纷纷“下海”办厂建业,为振兴惠安石雕事业作出贡献。
惠安的石雕作品,遍及除青海、宁夏之外的全国各地;产品还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欧美等19个国家和地区,倍受欢迎。据统计,全县1989年总产值近5000万元,出口交货值达3280多万元。 惠安商业集市的形成,可追溯至明代以前。集市上主要为小商小贩,经营海产干制品、京果、棉布、油脂、糖、大豆、粮谷、干菜、药、茶等南北货。邑内仅典当铺行业就有7家。崇武、洛阳、辋川、峰尾、东园等乡镇集市经营进出口货物的大商行不亚于城关。
民国时期,惠安匪患频仍,商业受害尤烈。民国18年(1929年)6月6日,匪首汪柴水率300多名匪徒攻破城门,益成、义记等19家大商行被洗劫;陈添、林情等13个富商被绑架勒索巨款;约有200多家商店的涂寨街同时被洗劫一空,一时间大小商户纷纷倒闭。抗日战争时期,海上被封锁,公路奉命自毁,侨汇中断,境内百业萧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通货膨胀,商业不景气,市场冷落,民不聊生。
1949年9月6日,惠安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作为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行登记和行业调整,逐步形成以国营为主导、国营集体、私营三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业体系。1953年商业机构和体制发生变化,购销业务迅速发展。至1957年市场上的国营、合作社商业比重占57.17%。1958年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大合作,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及个体商业逐步过渡为国营商业。1959~1961年发生自然灾害期间,物资匮乏,市场供应紧张。1962年初,国营商业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恢复集体商业,开放集市贸易,实行奖售收购、对流贸易,市场贸易状况逐步好转。至1965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市场活跃,物价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商业机构网点大精简、大合并,集市贸易被关闭,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使得已经缓和的市场供应又日益困难。1976年,商品紧缺,连肥皂、火柴、锅、碗等日常用品都供不应求。
1979年起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改革开放政策。商业部门在大力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扶持集体、个体商业,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减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体制,促使城乡购买力逐步提高,社会商业商品购销额稳步增长。1989年,全县社会商业商品购进总额1.32亿元,其中国营商业购进额7368万元,供销社购进额2628万元,其他商业购进额3222万元;销售总额4.04亿元,其中国营商业销售额1.33亿元,供销社销售额6571万元,其他商业销售额2.06亿元。

4、福建省惠安县的概况简介

邮编:362100 代码:350521 区号:0595 拼音:Hui'an Xian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总面积646.7平方千米。
惠安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土地面积668 平方公里,人口91 万人,辖15 个乡镇。全县总人口921794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通用闽南方言

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千米。全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岝镇、辋川镇、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
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浅,多独流放
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2月份平均气温11.2℃,8月平均气温27.7℃。年降水量1022mm。

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 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 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

惠安县背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 ℃,平均降雨量1038 毫米。惠安陆海资源丰富,山地面积48 万亩,耕地30 万亩,10 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0 万亩,滩涂面积11 万亩,海岸线长141 公里。沿海港湾密布,有历史悠久的崇武渔港、秀涂商港和辋川港,更有待开发的深水良港-- 斗尾港。斗尾港地外汇惠安东海岸,是大陆至台湾西海岸的最近点,水深港阔,30 万吨巨轮可自由进出,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用地,开发天然条件十分优越。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迄今已有 1000余年历史。全县土地面积7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95个村(社区),人口93万。经过近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惠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04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5位,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福建省文明县城“ 二连冠”、双拥模范县“三连冠”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在参与区域经济构建的竞争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区位优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东临台湾海峡,距离台湾岛97海里,毗邻泉州中心城市,海陆交通发达,在接受厦门和福州两个方向辐射、加强闽台经贸文化合作上地位突出。港口优势。拥有长达141公里的海岸线和斗尾港、崇武港、秀涂港等天然良港,其中崇武港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一级渔港(正在申报国家级中心渔港),秀涂港被确定为泉州的中心港区之一,斗尾港被交通部规划为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产业优势。惠安素以“渔业强县”、“建筑之乡”、“石雕之乡”著称于世,经过多年打造,现已形成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五金机械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船舶修造、石化后加工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侨台优势。现有惠籍海外华侨90多万人,港澳台胞90多万人,他们造福桑梓,踊跃参加家乡建设,构成了惠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人文优势。惠安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名胜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拥有“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和“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惠安女服饰、惠安雕艺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望未来,惠安“十一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县将力争用5年时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财政收入超30亿元,用10年时间超100亿元,实现“五个基本”目标任务,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构建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新城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港口和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惠安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一颗璀璨明珠。

5、惠安县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

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题意.
故选:B.

6、惠安问题

惠安是个县,不是民族,福建泉州惠安县,当然是汉族啦,惠安女都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帽子服饰,惠安有个嘉惠中学,我同学就是那出来滴,传说惠安有很多不错滴MM,我一个惠安同学长的超像港姐,惠安的男生其实质量更高,帅气高大嘿嘿,亚热带气候,去了要注意防晒避雨。惠安的食物不咋地

7、惠安县的自然环境

惠安复濒临台湾海峡,属亚热带季风气制候,年平均气温在16到21摄氏度之间,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降水量约在1000毫米左右,夏长冬短。惠安县气候有4个基本特征:气温高、光热丰富、降水充沛、季风气候显著。

8、福建惠安最冷气温

惠安濒临台湾海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百温在16到21摄氏度之间,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降水主要度集中在春夏季,降水量约在1000毫米左右,夏长冬短。惠安县专气候有4个基本特征:气温高属、光热丰富、降水充沛、季风气候显著

与惠安县的气候条件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