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驻马店市包括那几个县
截止2017年,驻马店辖1个行政区、9个县,面积13519平方千米。
1个行政区:驿城区
9个县: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新蔡县
(1)驻马店市农业气候区划扩展资料:驻马店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周口,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
驻马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的故乡,是战国时期闻名天下的兵器制造中心。秦丞相李斯、《盐铁论》的编著者桓宽、志怪志异小说家干宝、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这里是盘古文化、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嫘祖文化和冶铁铸剑文化的发源地,泌阳、汝南、上蔡、平舆、西平分别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中国梁祝之乡”、“中国重阳文化之乡”、“车舆文化之乡”、“嫘祖文化之乡”和“冶铁铸剑文化之乡”。
同时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享有“小延安”之称的确山县竹沟镇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其旧址至今保存完好。
参考资料:网络-驻马店市2、河南省驻马店市在气候分区上应该属于哪个气候区
?
3、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的技术思路有哪些
?
4、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中国现代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始于竺可桢,他在1929年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划论》一文,紧密联系中国的农业和气候特点,提出东部以冬季温度、西北地区以雨量为分区标准,将全国划分为八大区。嗣后,涂长望、卢鋈根据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将中国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气候区域,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气候区划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78年以来,全国各地根据农业发展规划的需要,在普遍开展农业气候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全国的、各省(自治区)的以及大部分县级的综合农业气候区划、各种作物和畜牧业的气候区划以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划(如干热风)等。
农业气候区划是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的区域划分。一般是在分析地区农业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的气候指标,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将一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农业气候区域;各区都有其自身的农业气候特点、农业发展方向和利用改造途径。
农业气候区划可分为综合的和单项的两类。综合区划全面地综合考虑农、林、牧、渔各业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单项区划只考虑某一生产门类、某一作物或某一农业生产问题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或某种农业气象灾害、某项农业气象要素。按区划范围大小,可分全球的、洲的以及国家的和省、市或县一级的多种级别的农业气候区划。
希望能帮到您
5、气候区划的中国气候区划
1929年,竺可桢根据少量的气候资料提出了中国的第一个气候区划。他将全国分为华南、华中、华北、东北、云贵高原、草原、西藏和蒙新共八个气候区。此后涂长望等提出了不同的区划。
1949年,卢鋈又提出下列四条界线:①1月平均气温为-6°C的等温线(大致与长城平行),作为春麦与冬麦的分界;②1月平均气温为6°C的等温线(大致与南岭山地一致),作为一季稻和二季稻的分界;③年降水量为750毫米的等值线(大约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作为水稻的北界;④年降水量为1250毫米的等值线,作为麦作的南限。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将全国分成十大气候区。宜家,随着农业技术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作物分布界限已经超出当年的情况了,但这种区划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气候区划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1949年以后,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气象局等单位都提出过气候区划方案。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公布了中国气候区划初稿,他们以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C稳定期的积温和最冷月气温或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热量指标,以干燥度(见气候指数)为水分指标。根据热量指标,他们把全国分划成六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①赤道带。积温9000°C左右,生长热带植物。②热带。积温达8000°C以上,终年无霜,橡胶、槟榔和咖啡等均宜生长,稻可一年三熟,主要植被为樟科等。③亚热带。积温8000~4500°C,稻可一年二熟,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风林、常绿阔叶林以及它们和落叶林的混生林,柑橘、茶、棕榈、油桐和毛竹等为其代表性植物。④暖温带。积温4500~3400°C,冬冷夏热,农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⑤温带。积温3400~1600°C,冬天严寒,不宜冬作物生长,春小麦、大豆为主要作物。自然植被为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的混交林。⑥寒温带。积温低于1600°C,尚可种植春小麦、马铃薯、荞麦和谷子。主要植被为针叶林。⑦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积温低于2000°C,其光照条件优于寒温带。该区虽不适宜林木生长,但除部分地区外,尚可栽培耐寒作物和蔬菜。 他们结合中国地形特点和历史行政区划传统,又将全国分为8个一级气候地区和32个二级气候省。
1966年,中央气象局(现国家气象局)在上述气候区划基础上,用1951~1960年全国600多个站的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正,绘制了中国气候区划图。1978年,又在此基础上用1951~1970年的气候资料编绘了新的中国气候区划图。此外,中国各省(自治区)、各业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也作了相应的气候区划。
6、活动积温如何计算
活动积温,即作物某生育时期内日活动温度(即高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以Aa表示。
式中,n为该时段天数;Ti为第i日平均气温;B为该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
一般把一年中日平均温稳定维持在≥10℃的整个时期,即各种植物生长的活跃期,这段时期内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 它对于农业气象预报和农业气候分析有重要意义。
(6)驻马店市农业气候区划扩展资料
活动积温越多,表示某地气候热量资源越丰富,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越充分。在日平均气温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或最适温度时,由于活动积温中计入了下限温度以下或最适温度以上的温度部分。
因之对生物而言,其生育量与活动积温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即生物完成某生育阶段或全生育周期所需的活动积温并不都是准常数。以至活动积温相等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并不对应相同。
7、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目视解译系列图
这项工作由山西省与北京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于1981年合作完成。它以陆地卫星遥感图像作为统一信息源,进行了中小比例尺多学科系列制图试验,编制了《陆地卫星像片太原幅农业自然条件目视解译系列图》,共有17幅专题图,包括影像图、影像地图、地质、地貌、水系、水文下垫面、土壤、土壤侵蚀、土地利用、森林、牧草地、农业气候区划、农业自然区划、农业生产条件等各专业解译图。采用影像地图形式把专题解译图成果转绘到经几何校正统一比例尺(1:50万)的卫片底图上,以保证成图精度,采用多种光学处理和信息特征提取技术,同时运用影像与地学分析方法,取得较好综合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