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四川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四川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8 20:31:56

1、为什么四川盆地是我国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地区

因为四川盆地阴雨天气较多,地势比较低平,大江大河又流经多~夏季的时候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和季风的降水导致河流猛涨~

2、成都每年的雨季是几月?然后一年大概要下几十天的雨啊?雨太多了

成都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节很短,过渡很快。
成都的雨季集中在6-8月(夜雨偏多),但是多为暴雨阵雨,春季也有点雨水,以绵雨为主。

3、年暴雨期四川盆地区岩质滑坡的发育特征

1981年7至9月,四川省遭受了特大暴雨的袭击,使全省18个地、市、州的90多个县区发生了约6万处滑坡,其中规模较大的达47000多处。特别是在盆地北部边缘山区和中部丘陵区分布尤为密集,它们中断了交通,破坏了灌溉渠系、耕地和山林,毁坏房屋74000余间,使6万人无家可归。滑坡数量之多,发生时间的集中和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都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本文根据对龙泉山和川中丘陵区规模较大的40个滑坡的现场调研资料,对此次暴雨期间盆地区岩质滑坡的主要特征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调研地区暴雨特征和地质概况

1981年7至9三个月内,调研地区的暴雨有以下特点。

(1)暴雨出现的时间集中、强度大,三个月的降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几天内降落。第一次暴雨发生在7月13日左右,最大强度达262.7mm/d;第二次暴雨发生在8月15日左右,强度低于前者;第三次暴雨发生在9月2日左右,强度达278.9mm/d。

(2)暴雨分布的地区性差异显著。成都市龙泉山地区有两次暴雨过程,其中特大暴雨(>200mm/d)出现于7月13日;遂宁有三次暴雨过程,但未出现特大暴雨,7月13日最大降雨强度达199.4mm/d;三台、射洪一带有两次暴雨过程,特大暴雨出现在9月2日。即使在龙泉山这一较小范围内亦有明显的差异,界牌公社7月13日出现特大暴雨,而平安公社则在7月12日和13日连续两天出现大暴雨。

暴雨的上述特点在本文稍后的讨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研地区为侏罗系和自垩系陆相红色碎屑岩层分布区。龙泉山位于调研地区西侧,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为一箱状背斜构造,山脉的分水岭大致与背斜轴部重合,背斜核部出露中侏罗系沙溪庙组的紫红色砂岩夹泥岩和遂宁组的紫红色泥岩夹粉砂岩,背斜两翼出露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紫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的岩层和白垩系砖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的岩层。调研区的其余地区为丘陵区,分别出露有遂宁组、蓬莱镇组和白垩系的岩层,岩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小于3°。除龙泉山背斜两翼与丘陵区平缓构造的衔接带有规模较大的逆断层外,其余部位未发现较大的断层,但层间错动迹象十分普遍,尤以砂岩与泥岩交界面处最显著。岩层中普遍发育有四组与层面近于正交的平面 x 裂隙,其产状分别为:N10°W、N80°E、N60°W、N40°E。

这一带坡形明显受地质结构控制。丘陵地区和背斜轴部地带岩层产状平缓,多为台阶状斜坡,砂岩或粉砂岩构成台坎,泥岩形成平台。背斜两翼岩层倾角大于20°的地带,顺倾向方向形成单面山斜坡,地形坡度角与岩层倾角近于一致;反倾向方向形成梯坎状陡坡,梯台往往由泥岩构成。

2 滑坡的形成机制与稳定分析

暴雨期间,几乎在各种地质结构和外形的斜坡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有滑坡,但其特征却因地质结构不同而异,概括起来可分为六类,即平推式滑移-拉裂型滑坡、滑移-压致拉裂型滑坡、塑性流动型滑坡(土爬)、滑移-拉裂型滑坡、滑移-弯曲型滑坡和滑塌。由于篇幅所限,这里着重讨论平推式滑移-拉裂型、滑移-压致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等三类危害性较大、分布较普遍的滑坡。

2.1 平推式滑移-拉裂型滑坡

2.1.1 形成机制与形成条件

这类滑坡的基本特点是滑动面近于水平,滑坡残体沿滑动方向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即滑块、陷落带、前缘鼓胀带和后缘崩滑带(图1)。滑块仍大致保持岩体的原始结构,可发育纵向和横向张裂隙,但岩层产状无明显变化。滑块前缘坡脚一带有时可见隆起鼓胀带,若坡前有覆盖层阻挡,可在覆盖层中造成隆起褶皱或逆掩断层。滑块后侧可倒滑或沿陡倾裂面发生后倾弯曲-拉裂变形乃至倾倒。滑块顶面高程与滑前位置相比无明显变化,两者连线的坡度与沿滑动方向岩层层面的视倾角相近,表明滑块是沿层面向外滑移未发生过明显的旋转。陷落带滑块后侧,是因滑块滑出时岩体被拉开陷落而成,有的尚保存深达十余米的由拉开裂缝形成的巷道。陷落带可充填滑块倒滑或倾倒和后缘下来的物质。

上述特征表明,滑坡起源于滑块沿十分平缓甚至微倾坡内的软弱面(或带)向坡外的滑动。而这种突发性的滑动主要是由后缘裂隙中空隙水压力的推动和滑移面处空隙水压力的顶托的联合作用所致,其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图2)。

2.1.1.1 变形阶段(图2中①②)

调查资料表明,凡发生这类滑坡的斜坡在滑动前均有过较明显的变形,且以塑流-拉裂变形为主。即处于坡脚附近的软弱岩层在上覆岩体重量的作用下要向坡外产生塑性流动,将坡体沿软弱带拉裂,而且这种拉裂隙由软弱带开始向上扩展渐与坡面上的拉裂隙衔接,这就为坡面水流深入坡体内部创造了条件。一般的降雨,由于裂隙排水,水位难于迅速抬高,因而不能造成强大的空隙水压力使滑块起动滑出,只可促进变形的发展。

2.1.1.2 滑块起动和制动阶段(图2中③)

当暴雨足以使后缘拉裂缝中充水高度达到临界高度hcr时,滑块即起动。岩层水平时hcr可按下式求得: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式中:w为滑块的自重,l为滑动面长度,φ为滑动面的内摩擦角。

图1 平推式滑坡剖面图

滑块一旦起动,后缘裂隙拉开充水水柱也随之迅速降低,与此同时,空隙水的推力和滑移面处的顶托力也随之急剧减小,滑块遂因失去空隙水压力的作用而自行制动。所以这类滑坡自滑块起动到制动所经历的时间十分短暂,一般仅几秒至十几秒钟。

由于滑块坡脚处及其前缘的土层所承受的顶托力远远低于后侧。所以这一带实际上起着阻滑作用,因而往往被推压成隆起鼓胀或褶皱弯曲乃至逆冲断层,处于这一带的建筑物往往被拉裂、倒塌或掩埋(如红花滑坡)。

2.1.1.3 陷落带充填、滑体压密阶段(图2中④)

滑块停滑后,滑块后侧的倒滑、倾倒和后缘的崩滑等使陷落带被充填,滑体渐被压密而趋于稳定。

这类滑坡适宜发生在产状平缓的层状体斜坡中。通常滑块由砂岩或粉砂岩体组成,沿下伏泥岩接触面滑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遂宁组岩层中存在相反的情况,即滑块由泥岩组成,滑床为粉砂岩,这很可能与这种厚层块状富含钙质与石膏质的泥岩原生和构造裂隙发育、卸荷后反较粉砂岩夹层更富含水有关。

从地貌上看,较有利发生这类滑坡的部位是山脊、孤包和山嘴,这些部位岩体松弛,卸荷裂隙发育,往往经历过较长时期的变形,若三面临空则更有利于滑出。

2.1.2 稳定性评价

由于这类滑坡的发生主要起因于空隙水压力的作用,滑动以后后缘拉裂陷落。不仅透水性能显著增强,而且陷落带中间高两头低,有利于排水,因而在以后的暴雨期间,很难使空隙水压力高度再达到临界值,所以这类滑坡就其整体而言是稳定的。中江县的赖子龙古滑坡(图3)和遂宁县的横山老滑坡(1976年6月发生),在这次暴雨期均未出现整体滑移的迹象,便是有力的佐证。

图2 滑坡演化过程

在这类滑坡分布地区尚需注意以下问题:

(1)随着滑动面向坡外倾角的增大,其整体稳定性会逐渐降低,对降雨的反应也随之更为敏感。

(2)当陷落带被充填淤满后,在暴雨期间一旦这些充填土被饱和软化,便会产生塑性流动,加之空隙水压力的作用,可再次推动滑块整体滑动,中江县的邓家祠滑坡便是典型的一例。在9月2日暴雨期滑块受后侧坡残积土土爬的推动,缓慢地向侧滑移了2.2m,使渠道暗拱被压塌(图3)。

图3 邓家祠滑坡纵剖面图

(3)滑动残体的局部变化。如赖子龙滑坡,其残体在赖子龙一带仍有可能发生局部滑塌,残体后缘的倾倒也可引起局部崩塌,且滑体吸水使其前缘地下水溢出带土体软化而发生土爬。

2.2 滑移-压致拉裂型滑坡

2.2.1 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

这类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前者相似,一般发生在岩层平缓的层状体斜坡中。滑坡在外形上呈现多个反坡台阶(图4A),滑体中岩层产状明显反倾,表明在下滑时发生过旋转,并解体为多个次一级的滑体,滑体下滑速度一般较快,并在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趋于稳定。

滑体中每一个被分割的滑块,其后缘都有一陡倾的圆弧形滑面(图4B),所以在推动滑体下滑的力中,滑体重力的分力仍占重要地位,暴雨引起的滑面软化及空隙水压力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圆弧形滑动面是由滑移-压致拉裂累进性破坏发展而成,其演进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4 滑移-压致拉裂型滑坡剖面

图5 滑移-压致拉裂型滑移演进图示

2.2.1.1 卸荷回弹滑移阶段(图5a)

在斜坡形成过程中,坡体向临空方向回弹滑移,并产生垂直于滑移面的拉裂隙。

2.2.1.2 压致拉裂面扩展阶段(图5b、c)

在坡体应力作用下,随着变形的发展,压致拉裂面不断自下而上扩展,形成陡倾的阶状面,坡体发生轻微转动,但整体尚处于稳定破裂阶段。

2.2.1.3 阶状面贯通阶段(图5d)

阶状面成为应力集中带,陡缓转角处的嵌合体逐个被剪断、压碎并扩容,坡体开始明显转动致使坡面隆起。后缘拉裂缝转为闭合,此时变形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一旦嵌合体被全部剪断,在暴雨期迅速抬高的空隙水压力的参与下必将导致沿该贯通面发生滑坡。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能在暴雨期间发生这类滑坡的斜坡,应该是那些滑移-压致拉裂变形已进展到相当程度(后缘阶状面贯通阶段)的斜坡,龙泉山的石碾滑坡10年前就发现山坡上有宽20cm长30m的裂缝,足以证明在滑坡发生之前斜坡已经历过显著的变形改造。

图6 武东滑坡纵剖面

2.2.2 稳定性评价

滑坡起动以后,随着地下水的流散,空隙水压力降低和滑体位能的减小,滑坡渐趋稳定。此时滑体的平均坡度虽已变得很平缓,但由于滑面呈陡倾的圆弧形,所以在以后的暴雨期,仍有可能发生局部甚至整体的滑动。如石碾滑坡,不考虑空隙水压力,其稳定系数F=1.48,滑体是稳定的;如果考虑到空隙水压力的顶托和水平推动,其F=0.87,即暴雨期仍将滑动。射洪县的武东滑坡(图6)和三台县的思茅垭滑坡在这次暴雨期的复活便是有力的佐证。所以在这类滑坡可能影响的范围内,应撤离建筑物和居民点。

2.3 滑移-弯曲型滑坡

2.3.1 形成条件和形成机制

这类滑坡主要发育在龙泉山背斜翼部岩层倾角大于20°的单面山斜坡中。

滑坡一般也可划分为滑块、后缘拉裂陷落带和前隆褶带(图7),其特征与平推式滑移-拉裂型滑坡十分接近,但前缘隆褶带较宽,褶皱强烈,往往在隆起丘的后侧有陷坑,滑坡起动后下滑速度较慢,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半天以上,如顺河四队滑坡就持续24h之久,而滑移距离仅约8m。

当滑面平直坡脚处不临空时,前缘隆褶带多半发生在坡脚附近。也可发生在半坡中那些遭受冲沟冲刷、滑面埋深较浅的部位;当滑面呈勺形面时,在坡脚处滑面可以临空,隆褶带则发生在滑面由陡变缓处。

斜坡岩层褶皱的力学机制。可用欧拉理论来作分析(图8)。

设φ为滑动面的内摩擦角,则给予岩层能产生褶皱的临界荷载为: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按照欧拉理论: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将(2)代入(1)式则可得到l: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式中:γ为岩层的容重,E为岩层的弹性模量,其他符号如图8所示。

假定泥岩的弹性模量为5000kg/cm2,容重为2.5,算出拱背地滑坡岩层屈曲的临界应力为50.77kg/cm2。黑柏树林滑坡者为48.89kg/cm2。

在空隙水压力作用下,滑体起动时的下滑推力表达式为:

地壳浅表圈层与人类工程

据此算出拱背地滑坡起动时σ=5.15kg/cm2,黑柏树林滑坡起动时σ=6.27kg/cm2。它们比岩层屈曲所需的临界应力要小6~10倍。

图7 滑移-弯曲型滑坡纵剖面图

根据公式(3)计算了在该条件下岩层产生屈曲的临界长度,拱背地为260m,黑柏树林为294m,而两滑坡的实际长度分别为90m和110m,约比计算值小2.5~3倍。

上述分析可知,滑动时的下滑推力是不足以使岩层产生屈曲的,因而可以认为滑坡发生前该岩层已经历过滑移-弯曲变形(在黑柏树林滑坡的前缘曾发现过这种变形的迹象),在特大暴雨期间,由于滑面被软化,兼之空隙水压力的推动和顶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发展成滑坡。其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图9)。

图8 斜坡岩层褶皱的力学机制分析

2.3.1.1 蠕变——轻微弯曲阶段(图9a)

资料表明,这类滑坡多发生在倾向坡外的层状体斜坡中,软弱面的倾角大于该面的残余摩擦角。在斜坡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岩层产生蠕变,致使在坡脚附近产生隆起弯曲。

2.3.1.2 滑动——强烈弯曲阶段(图9b)

在强大的空隙水压力等触发因素的作用下,使岩层沿软弱面滑动,后缘拉裂;前缘产生强烈弯曲隆起,并出现剖面 x 型错动,其中缓倾角者逐渐发展成为滑移切出面,由于弯曲部位强烈扩容,坡面显著隆起,岩体滑动加剧,往往出现局部的崩落或滑落,这种坡脚附近的“减载”,则更加促进了深部变形的发展。

图9 滑移-弯曲型滑坡演进图示

2.3.1.3 继续变形——滑出阶段(图9c)

由于变形的继续发展,使滑移面贯通而发展为滑坡。

对于勺形或“靠椅”形滑移面则与此不同。强烈弯曲部位发生于滑面转折处,且不需形成切出面而沿原软弱面滑动。

2.3.2 稳定性评价

这类滑坡一旦起动,随着前缘隆褶加剧,岩层被压碎,阻滑力也随之降低,整个斜坡的稳定性急剧恶化。但与此同时,由于裂隙的进一步发育,地下水迅速流散,空隙水压力迅速降低,下滑推力也随之急剧减小。所以有的滑体刚开始出现局部切出面,有的甚至仅出现前缘急剧隆褶而尚未出现切出面,便渐趋稳定。有的具勺形滑面的滑体,滑面也尚未贯通,下滑体前缘看不出明显的位移就停滑了。这些特征表明,在以后的暴雨期中仍有可能发生局部的变形甚至整体滑动。中江县9月3日发生的磨子湾滑坡便是这类滑坡复活的典型例子,使近600m长的一段渠道和300余间房子遭到破坏。因此,位于这类滑坡体上及其前缘的建筑物以撤离为宜。

3 暴雨期滑坡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及斜坡稳定性预测

3.1 某些基本规律

3.1.1 滑坡发生与暴雨特征的关系

(1)暴雨对滑坡发生的作用按其程度可分为两种情况:①起动型——滑体的滑动主要由暴雨引起,如平推式滑移-拉裂型滑坡;②诱发型——暴雨造成的空隙水压力和对滑面的软化只起诱发作用,滑动时滑体本身重量的下滑分力仍起重要作用,如滑移-压致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滑坡等。

(2)按滑坡对暴雨的敏感程度,此三类滑坡皆属于敏感型,它们对降雨的反应较迅速,只要达到滑坡所需的临界暴雨强度即发生滑动。

(3)关于临界暴雨强度。成都市龙泉山地区,暴雨期绝大部分滑坡发生在7月13日这一天,该日的暴雨强度为262.7mm/d,尽管7月12日有的地区出现强度为145.2mm/d的大暴雨,但却未出现滑坡;三台县的滑坡主要发生在9月2日这一天,该日的暴雨强度达278.9mm/d,7月13日该区的暴雨强度达160mm/d,未发生大量滑坡;7月13日遂宁县暴雨强度达199.4mm/d,基本上没有基岩滑坡发生,而荣昌县7月3日暴雨强度为253mm/d则发生滑坡33处。根据以上情况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可将产生岩体滑坡的临界暴雨强度初步定为250mm/d。

3.1.2 滑坡形成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发展成为滑动面的软弱结构面主要是红层中的泥岩与砂岩或粉砂岩的接触面。其上覆体裂隙发育,透水性强,有利于降雨下渗形成较高的空隙水压力。

(2)滑坡的类型明显受岩层产状所控制。龙泉山背斜轴部和中丘陵地区,岩层倾角小于10°,主要发育平推式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压致拉裂型滑坡;龙泉山背斜两翼,岩层倾角大于20°的地带,主要发育滑移-弯曲型滑坡。

(3)不同类型滑坡的分布与地貌的关系。平推式滑移-拉裂型和滑移-压致拉裂型滑坡,一般都发育在山脊或分水岭一带的山嘴或者孤包等地;勺形滑动面的滑移-弯曲型滑坡,多见于沟谷附近,这与沟谷下切使软弱结构面共有临空条件有关;平滑面的滑移-弯曲型滑坡,后缘可起始于山脊,出口则临近于谷底。

3.1.3 滑坡形成与人工因素的关系

(1)傍山引水渠道多开挖在裂隙发育的风化岩层中,有的挖成后又未进行防渗处理,在暴雨期中坡面水流迅速聚集于渠道中,给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水源,有的甚至壅满渠道造成一定的水头,而导致滑坡发生,如射洪县的白鹤庙、老虎嘴、狮子山、柴湾垭等几个渠道滑坡都是沿渠底拉开的。

(2)有些地方开采石料,在山坡岩层中留下很深的采石坑,暴雨期中大量的山水汇集于此,促进了滑坡的发生,如三台中医校滑坡即与此有关。

3.2 斜坡稳定性预测

经过1981年暴雨的大“清洗”,斜坡中大部分明显变形体均已发展为滑坡,隐患得以暴露,因此可以认为,在以后若干年内,如果不出现强度更大的暴雨就不会再发生如此普遍而大量的滑坡。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由于暴雨的分布有区域性和地区性的差别,因而那些1981年不曾出现强度超过250mm/d的特大暴雨的地方,在以后的特大暴雨期中仍有可能发生大量滑坡。

(2)1981年遭受过大于临界暴雨袭击的地区,发生变形而尚未发展成滑坡(如滑移-弯曲变形体)的部位,在以后的暴雨期可能会继续发展为滑坡,应进行监测。

(3)上述不同类型的滑坡,在以后暴雨期中,其稳定性表现亦各异,整治和预防工作应将滑移-压致拉裂型和滑移-弯曲型滑坡列为重点。

3.3 防治措施

为了改善滑坡的稳定条件,应填平后缘拉裂陷落带,修设排水系统,消除滑体上的积水坑,对引水渠道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滑移-弯曲型滑坡,除采取上述必要措施外,还应避免在强烈隆褶带进行大开挖,磨子湾滑坡在9月2日暴雨期之所以复活,与沿其隆褶带开挖渠道有一定的关系,如以轻型渡槽的方式从隆褶带前面的平台上通过,其稳定条件就不会遭到破坏。

此外,还应加强群众性的监测工作和气象预报(特别是强度大于250mm/d的特大暴雨的预报),以便防患于未然,减小滑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4、成都气候特点

冬天不冷,最低就是0度点点,夏天不热,最高35度左右,就是湿度大,有点闷。春天秋天不太长,感觉过了夏天没多久,冬天就来了。。。春秋天明显季候天气的时间集中 成都和昆明比较1.居住:房价的话我觉得差不了多少的,居住环境的话,昆明应该要好些,那毕竟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2.天气:昆明虽然号称春城、四季如春,但昆明总的气候来说,我觉得还是不怎么舒服,感觉昆明人的皮肤没有成都人的好,我觉得是和天气有一定的关系。3.工资:我个人的了解是昆明的总体工资要高一点,但消费也高。综上,个人觉得成都好点,成都的生活是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

5、四川遂宁气象特征是什么

四川丘陵地区干湿季节分明,春季低温、干燥、春旱严重,春季作业时间短.遂宁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遂宁市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7~17.4℃,最高年(1998年,出现在市中区)年平均气温为18.5℃,最低年(1976年和1989年,出现在蓬溪县)年平均气温为16.0℃,最高与最低年平均气温相差2.5℃。

全市平均气温月际变化,1月至8月气温逐月升高,9月至次年1月气温逐月降低。8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6.6~27.2 ℃;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0~6.5℃。

全市多年年平均降雨量是887.3~927.6毫米,最多年(1981年,出现在射洪县)年降雨量为1389.2毫米,最少年(1997年,出现在蓬溪县)年降雨量521.5毫米。最多与最少年降雨量相差867.7毫米,表明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平均年变率达15%。年平均降雨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市中区为927.6毫米,射洪县为887.3毫米,蓬溪县为926.3毫米,表明由市中区向市境西北,东北逐渐减少。

遂宁2月至7月雨量逐月递增,8月至次年1月雨量逐月递减。其中:3月雨量就逐渐增加,5月以后常有绵雨和雷雨。6月至8月是一年中雨量较多的月份,降雨集中,多大雨和雷暴雨,易发生洪涝,尤其是7月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20.5~22.6%。但雨量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不均匀,又常有伏旱发生,呈现出旱涝交错的灾害天气。9月至10月雨量逐渐减少,但雨日增多,形成绵绵秋雨天气。1月雨量最少,月降雨量少于15毫米。

全市春季降雨量为169~19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9~21%;夏季降雨量为473~48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51~54%;秋季降雨量为199~222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22~24%;冬季降雨量为38~4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5%。夏半年(4~9月)降雨量最多,平均雨量642~67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0~75%;冬半年(10~3月)降雨量最少,平均雨量237~26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25~30%。
在前不久公布的《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中,我市空气质量良好,仅次于成都、绵阳,在全省排名第三!这意味着,市城区市民已真正生活在蔚蓝的天空下。

现状: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三

6、四川南充地区的暴雨季节到何时结束

南充暴雨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秋季雨量开始减少,一般农历八月份后暴雨季节结束:

南充气候特征: 南充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这里冬季气候温和,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上;夏季炎热多雨,偶尔会出现夏旱现象;秋季多连绵阴雨,常有云雾天气。

南充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可分为北部低山区和南部丘陵两大地貌类型,南北气候有所差异,但总体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因此,出行南充,当以春夏之交(3月-6月)和秋末冬初(9月-11月)为宜。、

南充暴雨季节多伴有雷暴。详见(南充市雷暴气候特征分析(附图))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b0fa7cf74b35eefdc8d333fb.html###



7、四川盆地秋季多雨的原因

华西秋雨(Autumn rain of West China),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它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华西秋雨一般出现在9-11月,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

特征
主要降雨时段是出现在9、10两个月。“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1]。
平均来讲,华西秋雨的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在水文上则表现为显著的秋汛。秋雨的年际变化较大,有的年份不明显,有的年份则阴雨连绵,持续时间长达一月之久。
华西秋雨是四川盆地的一个显著的气候特色。四川盆地,秋季平均每月的雨日数,大约在13~20天左右,即平均每三天有一天半到两天有雨,较同时期我国其他地区明显为多,但盆地里秋季降水的强度在一年四季里是最小的,也就是说,秋季降水以小雨为主,是典型的绵绵秋雨。
从古到今,四川盆地的绵绵秋雨就十分引人注目。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用“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来形容四川盆地阴雨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以后便演变成了著名的成语“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形成原因
华西秋雨天气的形成无疑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每年进入9月以后,华西地区在5500米上空处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之间的低气压区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一带地区,使这一带地区具备了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同时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于是便形成了华西秋雨。
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平均来讲,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在水文上则表现为显著的秋汛。
当冷空气势力较强时,冷暖空气交汇比较激烈,降雨强度也会随之加大,同样也可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白虎志、董文杰在《华西秋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2](载自《高原气象》)一文中认为,在分析华西秋雨气候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综合考虑秋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秋雨指数,并进行了EOF和REOF分解以及秋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反映了长江中上游以北地区与以南地区降水相反的形势,第二模态反映了华西降水的一致性;REOF将华西秋雨可分为6个气候区。华西秋雨的变化趋势表明,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初期为相对多秋雨期,1970年代中后期、198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末华西秋雨相对较少。21世纪开始又出现了较明显的华西秋雨现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贝加尔湖低槽是华西秋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当贝加尔湖、印缅槽深且副热带高压强时,有利于华西多秋雨;反之,则秋雨不明显。

对农业的影响
华西秋雨雨日多,以绵绵细雨为主。阴雨天气导致气温下降,会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成熟的秋粮易发芽霉变,未成熟的秋作物生长期延缓,容易遭受冻害。一般来说,持续连阴雨的天数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如果我们把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出现降雨视为一次连阴雨过程,可以看出,连阴雨过程次数最多的是四川盆地南部和贵州的遵义毕节等地,每年秋季平均有7-9次。平均最长连阴雨过程是在贵州西部和四川宜宾、邵觉及四川盆地以西地区,有10-11天,四川阿坝达14天;极端最长连阴雨过程在四川西部地区,一次过程可达20天以上[1]。

不利影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冬作物播种、移栽的季节。绵绵细雨阻挡了阳光,带来了低温。不利于玉米、红薯、晚稻、棉花等农作物的收获和小麦播种、油菜移栽。它可以造成晚稻抽穗扬花期的冷害,空秕率的增加;也可使棉花烂桃,裂铃吐絮不畅;秋雨多的年份,还可使已成熟的作物发芽、霉烂,以至减产甚至失收。而且它不仅影响当年作物的收成,也将影响来年作物的产量。

有利影响
“华西秋雨”虽然没有台风、暴雨所造成的灾害来得那样猛烈,但它同样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非常大的损失。然而秋雨多,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的春旱。特别是对西北一些较干旱的地区来说,这时地温较高,土质结构比较疏松,雨水可以较深地渗透到土壤中,可保证冬小麦播种、出苗,同时土壤的蓄水保墒,也可减轻次年春旱对各种农作物的威胁,故有农谚“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的说法。

8、四川的气候特点 这种特点与哪两个因素有关 分析该因素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四川省有两种气候,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百气候,西部高原山地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四川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比较明显度。四川盆地纬度比较低,地势比较低,加之北面有秦岭和内大巴山脉阻挡冬季风,四川盆地冬季温暖。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比较高,气温降低,形成终年低温容的高原山地气候。

与四川暴雨气候特征分析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