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宜州市气候特点

宜州市气候特点

发布时间:2021-07-08 20:32:24

1、宜州市在哪里?

宜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地处东经108°4′11″~109°2′44″之间,北纬24°0′10″~24°5′25″之间,境域东西宽101.5公里,南北长95.64公里,东及东北部与柳城县、柳江县、罗城县连境,南部及西南部与忻城县、都安县毗邻,西与河池市(别名:金城江)接壤,北与环江县交界。

全市总面积3896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0%,台地面积占3.53%,平原面积占 10.20%。全市总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1.63%,占河池市总面积11.7%。

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9.6一20.2摄氏度之间。市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区。


宜州,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更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及东北部与柳城县、柳江县、罗城县连境,南部及西南部与忻城县、都安县毗邻,西与河池市(别名:金城江)接壤,北与环江县交界。全市总面积3896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人口63万,除壮族外,境内居住30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主要有瑶、苗、么佬族等。

宜州物产丰富,有蓄积量为194万立方米的林木和多种竹类及其产品,同时是中国粮食生产基地,还是广西商品粮、蔗糖、沙田柚、桑蚕和鱼类生产基地。其土特产主要有沙田柚、果蔗、桑蚕茧、乳鸽、油鱼、船丁鱼、龙江芝麻剑鱼、古龙梨、文昌碎咸菜等。野生动物有麝香、穿山甲。主要风景名胜有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白龙洞游览区等。

宜州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城市和中国最具有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

2、广西宜州市属于什么样的气候地带

宜州区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3、广西宜州地区条件好吗

从广西的范围来讲还是相对要好的.一,有2100年的文化历史,是刘三姐的故乡.宜州的刘三姐歌谣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二,有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过,有二级公路通往周边县区,并且农村也乡乡通公路.三,有高等本科院校.四,有全国最大的桑业工业圆区.五,财政收入,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在广西也处于较高水评,这一点可以从广西官方统计资料中查到.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七,工商水电牧林鱼协调发展.八,官方工作作风敢想敢干,从宜州市政府大楼上中央焦点访谈节目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九,民众受教育层度较高,民风朴质好客,特产/小吃广西有名.十,气候宜人,环境宜人,从网上你还可以看到网友的海评:宜州出美女.最后,以上十点是代管它的所谓地级河池市所不俱备的,可见宜州的经济/文化实力在广西的地位.

4、为什么是地级“河池市”,而不是地级“宜州市”?

前言:

今天笔者跟各位读者解说的是,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地级市——河池市。说起河池市,广西人都知道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而河池人却知道,这个地级市,差一点点不叫地级“河池市”,而是差一点点就叫地级“宜州市”了。个中历史原因,笔者接下来就为各位读者一一解说。


一. 今地级“河池市”的历史:

探讨:为什么是地级“河池市”,而不是地级“宜州市”?那么笔者首先就要从今地级“河池市”的历史,解说起。

笔者简单的说,今地级“河池市”在古代,一直叫“宜州”或“庆远府”。而“宜州”或“庆远府”的治所,就在今县级宜州市(现在已改为“宜州区”)。

(一)唐朝时期:设置“宜州”

①笔者翻阅历史相关记载,“宜州”最早设置于唐朝贞观四年(即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河池市境内设置“宜州”和“龙水县”, “宜州”州治“龙水县”。

②不过“宜州”下辖多少个县,笔者就无从得知了,因为相关历史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③这是今河池市境内,首次设置“州”,是今河池市境内建州之始。

(二)宋朝时期: “宜州”升“庆远府”

①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赵昀升“宜州”为“庆远府”,府治宜山县。各位读者看到这里,不禁要疑问,宋朝的“州”和“府”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行政级别呢?

②笔者大致的研究了一下宋朝的行政区划:路——府、州——县。即宋朝的“路”相当于后世的“省级行政区”,“府”和“州”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行政区”。而其中的“府”比“州”地位略高,在宋朝只有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才能改置为府。

③由此可见,笔者认为,在宋朝时的“庆远府”(今河池市)地位是相当高和重要的。


(三)元朝时期:今河池市境内,设置“庆远路总管府”

①元朝时期,今河池市境内有两个“地级行政单位”:“庆远安抚司(司治宜山县)”、“南丹安抚司(司治南丹县)”。

②后“庆远安抚司(司治宜山县)”升级为“庆远路总管府”,府治依然宜山县。各位读者看到这里,不禁又要疑问,元朝的“路”又是多大的行政级别呢?

③笔者大致的研究了一下元朝的行政区划:行省—路(直隶府、直隶州)—府、州—县四级区划系统为主。由此可知,元朝的“庆远路总管府”,介于后世的“省级行政区”与“地级市行政区”之间。

(四)明朝时期:改“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今河池市境内)”为“庆远府”,府治宜山县。

(五)清朝时期:

笔者发现今河池市,在清朝时期至少隶属四个“地级市”。

①今金城江区、宜州区、环江县、罗城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都安县、南丹县、天峨县,隶属于庆远府(府治宜山县)。

②罗城县的部分,隶属柳州府。

③天峨县的部分,隶属泗城府。

④巴马县的部分,隶属思恩府、百色直隶厅。

⑤凤山县的部分,隶属泗城府、百色直隶厅。

⑥都安县的部分,隶属思恩府(安定土巡检司)。

⑦大化县,隶属思恩府(都阳土巡检司)。

(六)民国时期:设置“宜山民团区”、“第十行政督察区”、“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①今河池市境内,设置“宜山民团区”,区治依然宜山县,下辖8个县。

②今河池市境内,成立“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也依然宜山县,辖8个县。

③今河池市境内,除了原有的“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宜山县)外。另设“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区治凤山县,下辖东兰县、万冈县、凤山县、乐业县、天峨县。

④由此可见,凤山县在民国时期作为“地级行政区”的区治,也是风光过一把呢。那么其中的“万冈县”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的河池市以及整个广西都没有“万冈县”呢。笔者查阅相关历史记载发现,“万冈县”即今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前身。


二. 今地级“河池市”的成立:

(一)“宜山专区”:

①新中国成立,今河池市境内依然沿用已经有近千年历史的称呼“庆远”,在今河池市境内成立“庆远专区”,区治也是设在老传统“宜山县”(具体为宜山县庆远镇)。

②后“庆远专区”改为“宜山专区”,下辖9个县。

③为什么改为“宜山专区”呢?

笔者认为,一.“宜山”这个称呼和“庆远”同样历史久远,而且“宜州”这个称呼比“庆远”出现更早。二.“宜山”在历史上一直作为“庆远府”的府治,同样深入人心。三.“庆远专区”区治“宜山县”,干脆就直接改名“宜山专区”了。

(二)“宜山专区”的扩大:

①1952年8月,柳州专区居然被撤消了(笔者想当时的柳州人民心里面肯定“凉凉”的),其所辖各县,除鹿寨县划归桂林专区外,其余7县都并入了“宜山专区”,“宜山专区”辖县一下子增至15个。

②笔者发现,这是今河池市在历史上,辖区面积最大、下辖县最多的时候(即今河池市、今柳州市绝大部分)。可以说,这是“宜山专区”(今河池市)最辉煌的时候。

(三)“宜山专区”迁往今柳州:

①1958年7月,“宜山专区”机关驻地从宜山县(今宜州区)迁出,迁往柳州市。“宜山专区”同时改称“柳州专区”。

②笔者觉得,这个时候,轮到河池人民、尤其是宜州人民(当时是“宜山专区”)的心里面“凉凉”的了,而且是拨凉、拨凉的。“宜山专区”怎么跑了呢?怎么跑了呢?“宜山专区”跑了, 那原“宜山专区”叫啥。

(四)新专区应运而生,取名“河池专区”

①1965年5月18日,国务院在原“宜山专区”辖区(即今河池市辖区)新设立一个专区,取名“河池专区”。“河池专区”区治在河池县金城江镇,即今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江镇。

②“河池专区”下辖10个县。也正是这个时候,今河池市境内由从辉煌的15县(1952年宜山专区时期),又缩减回到原来的10县左右,一下子被打回原形。

(五)地级“河池市”的成立:

①2002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河池地区,新设立地级河池市。

②地级河池市,下辖11个县(市、区)。

三.为什么是地级“河池市”,而不是地级“宜州市”?

(一)笔者认为,距离因素:

①新成立的地级市,其距离(或者说其治所)必然要与柳州市拉开一段距离。

②前面笔者已经对今河池市的历史进行解说了,简单的说今河池市与柳州市曾经合并过(1952年“宜山专区”时期),后两兄弟又分家。

③所以新成立的地级市必然要远离柳州市。而远离柳州市的结果,就是远离了宜山县(原“宜山专区”治所)。

④而新地级市治所远离宜山县(原“宜山专区”治所),那么这个新新地级市名称,就不太可能叫“宜山(或宜州)”了,因为治所已经不在哪里了嘛。

(二)笔者认为,地理因素:

①原宜山县(原“宜山专区”治所),在1952年原“柳州专区”并入“宜山专区”时,宜山县是位于中心位置的。

②在与柳州分家后,原宜山县一下子就不在中心位置了。在划出柳州区域(柳州专区)后,剩下的区域中,原宜山县位于新地级市的东部,在新地级市可以说是偏东。

③原宜山县并不位于新地级市的中心位置,而且远离新地级市下辖的天峨县、南丹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大化县。笔者大概估计了一下,这些县约占了新地级市的一半面积。


(三)除了可选原“宜山外”,“南丹县”也具备资格

①“南丹县”:笔者在前面今河池市的历史解说中说到,在元朝时期,今河池市境内设有“南丹安抚司”,司治南丹县。这个“安抚司”在后世是相当于“地级市行政区”的。

②因此笔者认为,从历史角度看,南丹县在历史上曾经做过“地级市行政区”,是具备新地级市治所选择资格的。

③但是“南丹县”地理位置偏北这个原因,使得新地级市治所不可能选择在南丹县。

(四)“凤山县”也具备资格:

①还是从笔者前面解说的今河池市历史说起,民国时期,今河池市境内另设有“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区治凤山县,下辖东兰县、万冈县、凤山县、乐业县、天峨县。

②今河池市境内,“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宜山县),与“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区治凤山县)并存。

③笔者认为,从历史角度看,凤山县在历史上也曾经做过“地级市行政区”,也是具备新地级市治所选择资格的。

④然而笔者认为,“凤山县”与“南丹县”一样,其地理位置也较偏,“凤山县”在新地级市地理位置中偏西,而且是过于偏西。所以“凤山县”也被排除了。

(五)选择“河池县”(今金城江区)

①笔者认为,之所以选择“河池县”,是因为“河池县”在新地级市中处于中心位置。

②无论向东、西、南、北,“河池县”(今金城江区)都不算远。其中心位置,非常有利于新地级市对辖区的管理和发展。

③而且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新地级市的前身已经叫“河池地区”了,“河池”之名已经叫开了,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④因而新地级市驻所最终设在了“河池县”,既然驻所设在了“河池县”,那么新地级市自然就叫“河池市”,而不叫“宜州市”了。

四.其实当时新地级市叫“宜州市”的呼声最高,据说也差一点成功了:

(一)笔者听河池市当地的老人讲,其实在当时,新地级市叫“宜州市”的呼声是最高的。

(二)“宜山”和“庆远”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前面笔者对今河池市的历史解说中说到,在古代,今河池市一直是叫“庆远府”,其府治也一直是“宜山县”。可以说“宜山”和“庆远”早已经深入人心。

(三)然而,今河池市在之前的设地区中,宜山没能争取到把新地区名继续叫“宜山”叫做“宜山地区”。而是被河池取胜,新地区名被叫做“河池地区”。正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新地级市由“河池地区”改名为“河池市”也是情理之中。也越发没宜山(宜州)什么事了。

(四)由堂堂的“州府”治所(而且辉煌时把柳州专区给并了)降到“县”,短短几十年,当时的宜山(宜州)可谓是从云端跌落到了云底,哭晕在了厕所。

(五)还好,现在河池市治所又搬到了宜州(今宜州区),宜州心里好歹好受多了。虽然地级市还是叫做河池市,不叫地级宜州市,但好歹宜州又干回了老本行:当回了“州府”治所所在地。由此可见,宜州作为“州府”治所近千年,还是非常有深厚的底蕴和实力的,也是深入民心、众望所归。

5、广西宜州市最近天气怎么样

我到这里三年了,还没有说下大雨停火车的,一般不会的,
这几天是在下雨,和去年比起来还算小的了,去年最厉害的时候只是淹到一些低矮的地方,宜州有一条大河,下大雨也不会淹到那里去的,
河池有的地方到了夏天暴雨确实是蛮严重的,但是不是在宜州,像去年有个水库差点爆了,宜州没大碍,你放心来玩吧!这里地势很平坦,不会滑坡,河池其他地方有很多是山区,有可能滑坡死人的
到了七月份就不知道天气怎么样了,来的时候问问呢?

6、宜州在哪?

宜州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等,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样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在经济、教育等方面走在了所在地区的前列。
宜州夜色
宜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目前由河池市代管,龙江中游。东与柳城、柳江两县接壤,南与忻城、都安相连,西与河池、环江相靠,北与罗城等市县为邻。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0%,台地面积占3.53%,平原面积占 10.20%。 全市辖7镇9乡(其中2个瑶族乡),下设180个村民委员会,30个居民委员会,2571个自然屯。 市府驻地沿铁路南至广西首府南宁市344公里(公路266公里)西北至河池市金城江区72公里(公路76公里),东至柳州市89公里(公路 125公里)。市境国道323线、黔桂铁路贯穿东西部。境内国道、省道、市道、乡道及专用公路35条,共679.42公里,有火车站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0个。 1999年,全市实现村村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电视目标。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9.6一20.2℃之间,极端最高温39.8℃,最低气温-2.2℃。。市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区。 市人民政府驻 庆远镇,邮编:546300。代码:451281。区号:0778。拼音:Yizhou Shi。

7、为什么宜州,在一般见在址是,河池 宜州,那宜州又为一个市

宜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龙江中游。东与柳城、柳江两县接壤,南与忻城、都安相连,西与河池、环江,北与罗城等市县为邻。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0%,台地面积占3.53%,平原面积占 10.20%。全市辖7镇14乡(其中2个瑶族乡),下设204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2589个自然屯。市府驻地沿铁路南至广西首府南宁市344公里(公路266公里)西北至地区行署驻地河池市72公里(公路76公里),东至柳州市89公里(公路 125公里)。市境国道323线、黔桂铁路贯穿东西部。境内国道、省道、市道、乡道及专用公路35条,共679.42公里,有火车站 11个。1999年,全市实现村村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电视目标。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 19.6一20.2摄氏度之间。市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区。

8、关于柳州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柳州市,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 28′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
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柳江穿越市区,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座城市。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气候
柳州市地处桂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柳州市的大气环流主要是季风环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少雨。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光、温、水气候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各县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95~110千卡/平方厘米,南部多于北部,一年中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日照时数平均1250~1570小时。气温自北向南渐增,年平均气温北部18.1~19.4℃,其余20.1~20.7℃,年际变化北部小于中、南部,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1.3~2.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2~10.4℃,历史上极端最低温度为-2.5~-5.8℃,高寒山区可达-8℃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2~28.9℃,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为38.6~39.5℃。年总积温5700~6800℃,南北相差1100℃。年总降雨量1345~1940毫米,但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很大。雨季一般始于四月下旬,终于9月上旬初,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雨量分布,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平原,融水县贝江流域为柳州市的一个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600~1700毫米,自南向北渐减,南部超过1700毫米,大于降水量,为半湿半干状态,而北部的降水量多超过蒸发量,气候湿润。
柳州市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和干旱,夏季的暴雨洪涝和雷雨大风,局部地方春夏之交季节有冰雹,秋季寒露风和秋旱,以及冬季的寒潮霜冻害。

与宜州市气候特点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