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中国领导气候大会

中国领导气候大会

发布时间:2021-07-09 17:01:22

1、最高领导人首度出席气候大会,为啥

说明开始注重气候问题了
环境、空气、气候现在已经破坏严重

2、中国在根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作出的承诺

中国措施: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为此,中国需要:1继续加强植树造林,严格保护森林,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确保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调整能源结构,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每年可产生3千多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可减排二氧化碳2亿多吨。 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有望达到7500万千瓦。继续在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方面加以利用。 大力推进清洁煤燃烧技术,包括煤炭气化发电、循环流化床等技术,降低对大气的排放。同时,大力淘汰老旧机组,包括今后要推行在所有的电厂都加装脱硫装置。

3寻求与美,欧进行清洁能源技术合作,当然,还是要多看我们自己。

哥本哈根峰会议题:1,发达国家中期减碳的目标,争议点是2020年。发展中国家要求富国在2020年减碳25%到40%,但少有富国愿意承诺这种减碳水平。

2,发展中国家的“排碳缓和”作法。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移。

4,减碳架构的签约方式。发展中国家坚持以1992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作为新公约 基础,而美方表明绝不接受京都议定书。新的国际条约还牵涉到主权问题,美方坚持要由政府自行提出减碳目标,而非写进国际条约

3、各国领导在气候大会上吵些啥

当然是为了给自己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气候大会上有一个各国的碳排放指标,根据气候大会的安排,每个国都要减排,但你如果想要发展经济,那碳排放就不可能减少,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分配给他的碳排放指标肯定不够用,因此发达国家就想尽方法,想把减排指标任务分配给欠发达国家,但欠发达国家也是要发展经济的,特别是中,印,巴,俄等新兴工业国家,按照发达国家的想法,是尽量让别人减排,但新兴国家肯定不干,你们好日子过了那么长时间了,我们才刚发展,凭什么让我们减排,所以大家就这么吵来吵去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碳排放指标买卖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他们的碳排放指标都肯定是不够用的,但还是有不少不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指标用不完,比如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和穷国,他们的工业本来就很弱,基本上就没什么碳排放,因此就存在一个指标买卖问题,说了你们可能还不信,对于一些穷国来说,碳排放指标买卖还是他们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呢,但这碳排放指标怎么卖,谁来买,这个大家又得去吵啊吵啊吵的!

4、世界气候大会,历届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举办地都是哪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
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国。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于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

COP1·德国柏林 1995年

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COP2·瑞士日内瓦 1996年

会议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未获一致意见,决定由全体缔约方参加的“特设小组”继续讨论,并向COP3报告结果。通过的其他决定涉及发展中国家准备开始信息通报、技术转让、共同执行活动等。

COP3·日本京都 1997年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COP4·布宜诺斯艾利斯 1998年

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一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AOSIS),他们自愿承担减排目标;二是期待CDM的国家,期望以此获取外汇收入;三是中国和印度,坚持目前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5·德国波恩 1999年

通过了《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指南、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报告编写指南,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COP6·荷兰海牙 2000年

谈判形成欧盟-美国-发展中大国(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势。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执意推销“抵消排放”等方案,并试图以此代替减排;欧盟则强调履行京都协议,试图通过减排取得优势;中国和印度坚持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7·摩洛哥马拉喀什 2001年

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COP7上,通过了有关京都议定书履约问题(尤其是CDM)的一揽子高级别政治决定,形成马拉喀什协议文件。该协议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批准京都议定书并使其生效铺平了道路。

COP8·印度新德里 2002年

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各缔约国今后履约的重要任务。“宣言”重申了《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敦促工业化国家在2012年年底以前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

COP9·意大利米兰 2003年

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俄罗斯不顾许多与会代表的劝说,仍然拒绝批准其议定书,致使该议定书不能生效。为了抑制气候变化,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会议通过了约20条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保决议。

COP10·布宜诺斯艾利斯 2004年

来自150多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0周年来取得的成就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及在公约框架下的技术转让、资金机制、能力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COP11·加拿大蒙特利尔 2005年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同年11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COP11达成了40多项重要决定。其中包括启动《京都议定书》新二阶段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本次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被称为“蒙特利尔路线图”。

COP12·肯尼亚内罗毕 2006年

大会取得了2项重要成果:一是达成包括“内罗毕工作计划”在内的几十项决定,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二是在管理“适应基金”的问题上取得一致,将其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具体的适应气候变化活动。

COP13·印尼巴厘岛 2007年

会议着重讨论《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后京都”时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协议有关。

COP14·波兰波兹南 2008年

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并声明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

COP15·丹麦哥本哈根 2009年

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将在哥本哈根召开COP15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COP16·墨西哥坎昆 2010年
这次谈判仍旧是失败而归,气候大会已经成为了政治筹码,都不愿意在经济发展问题上进行妥协

COP17·南非德班 2011年
谈判充满了政治色彩,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新西兰这些国家仍旧是逆国际趋势,不签署《京都协议书》,一定城市上导致了这次气候谈判大会的失败

COP 18·卡塔尔多哈 2012年
这是一个富足而又充满吉祥的城市,很多大赛和会议在这里召开。希望这个城市给予气候大会好运!不过一开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阵营就开始相互攻击,授予美国、日本等国家“化石奖”,意味着这次会议仍旧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谈判,人类在数次危机面前都团结起来,战胜困难。这次机会错过了接下来的预留的机会将不会太多。

5、2015年的全球气候大会中国代表的都有谁叁加了

中国官方30日阐述了本国参与巴黎气候谈判所持的基本立场。中方认为,在制定和实施2020-2030年减少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和措施时,发达国家应承诺有力度的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可采取多样化的强化减缓行动。

6、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先后举行,如何应对气

(1)亚太经百合组织是专门性的国际组织,东盟、联合国是一般性的国际组织。当代国际组织的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度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若答出“国际组织的发展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知杂”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国际道组织在解决气候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依靠相关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版家就解决气候问题开展交流、协调和合作。但国际组织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主权国家对解决气候问题应承担重大责任。因为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权社会的基石,可通过履行其职能和义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气候污染。

7、中国在气候大会提出的“双轨制”是指什么

看完这段你就明白了

协议机制:双轨制PK单轨制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

发展中国家:实施双轨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作出决定

在哥本哈根会议的许多会场,经常可见两个并列的会议室,一个门上标着KP(京都议定书),一个门上标着LC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这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典型的双轨制。一个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指定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制定2012年之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一个则是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广泛国家的合作行动进行谈判。

哥本哈根会议后将形成怎样的机制?目前南北方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发达国家主张双轨合并,建立单轨制。7日,欧盟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其意是希望建立单轨制,通过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将两者合并,并能够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其中。

不过,单轨制的主张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当地时间7日下午,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实施双轨制,哥本哈根会议应按照公约、议定书及巴厘路线图“共同但有区别义务”的原则,分别对公约和议定书作出决定。“如果取消京都议定书进行并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双轨制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要求。”

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均表示《京都议定书》不可替代。“我们反对再搞一个具有法律约定的文书,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这违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苏丹代表如是明确表示。

“我们不会让步,不会忘记发达国家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阿尔及尼亚代表非洲集团发言时称,公约不应受到破坏,《京都议定书》绝对不能终止,非洲集团要求举行透明的、公平的高级别会议。

8、最高领导人首度出席气候大会,为啥

昨日晚上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参赞易先良在此间中国代表团新闻中心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现在距离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仅有22天,希望各方,特别是发达国家领导人尽最大努力,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 易先良说,从2007年“巴厘路线图”产生到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行,其间相隔两年。在谈判过程中,国际社会在许多方面已达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这一点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问题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问题,存在不确定性,这也给谈判增加了一定难度。 他强调,关键问题在于各国如何把政治意愿转化为推动谈判的动力。绝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和政府表达了强烈意愿,表示要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但有些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的政治意愿并没有体现在谈判团队当中。 易先良指出,目前谈判的最大障碍来自发达国家集团。主要发达国家拒绝谈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包括资金义务和减排义务,并一直试图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他说,发展中国家一直有这样的共识,希望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意愿能够体现在他们的具体谈判当中。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将有望取得积极成果。

9、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大会中的承诺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10、中国啥时候举办气候大会中国啥时候举办气候大会?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与中国领导气候大会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