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及地质构造背景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神奇、最神秘、最特殊的自然地理单元,是影响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位居亚洲大陆的南部,以巨大的高差坐落在中亚和南亚诸盆地、平原之上,雄伟壮观。高原北缘的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向北急剧降低至海拔1000~1500 m的塔里木盆地与河西走廊;高原东缘的岷山、邛崃山与大雪山同其东缘的四川盆地相比,高差达3000 m以上;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 m以上,耸立在海拔只有50 m左右的印度河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平地拔起的宏伟气势。青藏高原面积250×104 km2,平均海拔高原4000 m以上,是全球形成时代最晚、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也是我国主要大江大河和一些重要国际河流的发源地。藏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雄伟的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面积约60×104 km2。该区平均海拔5000 m以上,最低海拔也达到4500 m,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族同胞称羌塘为“北方广阔的荒原”。这里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植被缺乏,人迹罕至,有“生命禁区”之称。正因为如此,藏北高原也被人们称之为“地质工作空白区”。
青藏高原位于巨型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段,欧亚板块-澳大利亚板块碰撞挤压部位,是由多个地块从晚古生代开始到晚白垩世以来多次离散敛合、碰撞拼贴而成,此过程从北向南依次推进,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北支、古特提斯洋南支、中特提斯洋(班公-怒江洋盆)、新特提斯洋(雅鲁藏布江洋)相继依次打开向北俯冲关闭。在洋脊俯冲、地块拼合的过程中伴随发生俯冲造山隆起及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并依次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祁连山加里褶皱带、昆仑山海西褶皱带、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印支褶皱带、喀喇昆仑-唐古拉山燕山早期褶皱带,使青藏高原成为全球地质构造最为复杂、最为特殊的巨型构造带,四周被土兰、塔里木、中朝、扬子、印度等几个刚性地块所围限,形成一个统一的、相对封闭的构造系统(图2-1)。青藏高原自晚白垩纪晚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形成开始,即转入新生代陆内汇聚变形,发生地壳缩短加厚、陆内俯冲、推覆叠置、隆升作用,形成一系列规模巨大的火山岩带和火山岩系列。
藏北高原新生代火山岩事件正是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后至高原快速隆升的过程中发生的,记录了高原岩石圈缩短加厚、壳-幔相互作用及高原形成和演化的许多重要信息。
图2-1 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纲要图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前三章的知识提纲,要写满一张A4纸 说了给采纳
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提纲
要人教版
kinden58542 | 2013-09-04
满意回答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站得高,看得远。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二)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影响:
a)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海陆位置影响:
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青藏高
3、地理第四章的分布图?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站得高,看得远。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二)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
4、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站得高,看得远。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二)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影响:
a)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海陆位置影响:
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 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
②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③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四、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a)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
b) 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变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变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原因:
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
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1)原因:
a) 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b) 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2)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3、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无 无 无 大
14、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雪屋 严寒 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微竹楼(高架屋)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风沙大 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 炎热,干燥 墙厚,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a)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b)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c) 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
d) 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e)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课本P89 图 5.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地图册P37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约占世界的1/5 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5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3/4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4
人口低增长 人口高增长
生活、教育水平高 生活、教育水平低
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地图册P37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
3、国际合作
联合国 总部 — 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6个主要机构 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 — 瑞士日内瓦 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
国际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5、有初中生吗,急需初中地理课本(7下与8下)上的世界各大洲的地理,地形图(均需标注经纬线)
这是我们中考前老师发的复习提纲,我要来了电子版,你还可以去这看看电子课本.cn/czdl/jszx/tbjxzy/qs/dzkb,联合学习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看得远.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公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旋转中心地轴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五带形成(二)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三)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1)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二、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A、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2、海陆变迁:(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三、气候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②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①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②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⑥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4、世界的气候(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寒带气候(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影响:a)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b)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响: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影响: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②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③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四、居民与聚落(一)人口与人种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1)世界人口增长:a)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b)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变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变快.(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a)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原因: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b)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原因: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1)原因:a)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b)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2)带来的问题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二)语言和宗教1、语言: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北非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宗教:(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产生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三)聚落13、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房屋道路修筑情况商店的多少学校的多少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有无果园有无鱼塘自然景观改变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小(稀疏)矮少少少少有有有小城市大(稠密)高多多多多无无无大14、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当地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因纽特人的雪屋严寒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黄土高原的窑洞干燥,冬冷夏热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傣族微竹楼(高架屋)潮湿,炎热多雨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新疆的平顶屋干燥,风沙大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西亚的乡村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五、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200多个a)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0个)c)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马(南美洲、北美洲)d)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e)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南北差异)课本P89图5.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地图册P3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的1/5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3/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4人口低增长人口高增长生活、教育水平高生活、教育水平低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地图册P3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例外---在大洋洲)—“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南北之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别.3、国际合作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6个主要机构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平、友谊、进步国际红十字会人道主义
6、求八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
1. 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
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 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
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 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 【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 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 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 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
8.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P12
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9. 大陆漂移说最先由魏格纳(德国)提出。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的四个时间: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
10. 简述板块构造理论。P17
答:20世纪60年代,地质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它们是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正是板块的运动使得陆地与海洋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
11. 世界各地气温、降水存在着差异,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P23
答: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12. 简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23-26
答: 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洋流对沿海地区气温有影响:一般而言,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较高,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较低。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13. 简述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P27-28
答: 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多;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中纬度地区的沿海与内陆距海远近不同,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洋流对降水也有影响:一般而言,暖流增湿,寒流减湿。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表现为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从而造成山脉两侧降水多少的差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降水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间也存在差异。
14.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夏威夷群岛);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智利)。
15. 降水的季节差异可大致分为哪四种类型?P28
答: 有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匀的,有全年各月降水稀少的,有夏季多雨的,有冬季多雨的。
16. 世界共有13种气候类型:其中热带气候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3种(夏季多雨的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季多雨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全年少雨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温带气候3种(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2种(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还有高原高山气候。
17. 热带气候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P32
答:热带气候有四种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它们的共同点:终年高温炎热,全年皆夏,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
18. 亚热带气候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P35
答:亚热带气候有三种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它们的共同点:夏热冬温,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高于0℃。
19. 右图是什么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和特点。P36
答: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分布:南北纬30o~40o的大陆西部,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0. 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气候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能源利用等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农业的影响最显著。农业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各种植物和动物。在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必须借助灌溉才可能发展种植业。气候发生异常变化造成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
21. 世界上有哪三大人种?它们的区别表面在哪些方面?P48
答:世界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它们的区别表现在肤色、头发颜色、头发卷曲程度、鼻子形状、血液等方面。
22. 简述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P50
答: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土著居民也是黄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目前分布最广泛,5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北非。地理大发现后,伴随欧洲殖民扩张,其分布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
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历史上黑人曾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故美洲也有大量黑人分布。
23. 影响世界人口的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人口稠密,自古就是人口密集地区;在干旱、过度潮湿、严寒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这些地区人口稀疏);二是社会经济因素。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上升。世界人口日是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一国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快慢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和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另还外表现在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带来一系列问题是:住房紧张、失业率增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以及犯罪率增高等。
25. 怎样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答: 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有要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模。
26.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有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法语,这些语言也被确定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文。
27. 简述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P57
汉语 英语 西班牙语 俄语 阿拉伯语 法语
所属民族 汉族 英格兰民族 西班牙民族 俄罗斯民族 阿拉伯民族 法兰西民族
分 布 中国及东南亚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 俄罗斯及邻近几个国家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法国及邻近国家、非洲西部和中部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8. 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些?它们有何共同特征?P59
答: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它们的共同特征:传播范围广、影响深刻、信徒众多。
29. 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分布及代表建筑。P59-60
起源时间 起源地点 创始人 教徒分布 建筑特色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西亚 耶稣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教堂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
佛 教 公元前6~前5世纪 古印度 释伽牟尼 东亚、东南亚 佛塔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
30. 什么是聚落?它有哪两种基本类型?P63、62
答:聚落主要是居住场所,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城市和乡村。
31.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城市除了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外,还是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文化娱乐的地方。
32. 乡村聚落的职能有哪些?城市聚落的职能有哪些?P65
答: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猎村、旅游村等。城市聚落有:工业城(工业重镇)、贸易城(商贸中心)、教育城(文化之城)、汽车城、旅游城、综合城市等。(现在,日本丰田市是日本汽车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城。)
33.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其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人类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明显,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与外界的联系都更密切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减小,而受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日益明显。
34. 就聚落而言,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聚落主要位于什么地方?为什么?P66
答: 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城市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和冲积平原上。因为:世界上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所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和聚落密集。
35. 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信息,也给现代人创造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为保护世界传统聚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36. 人类社会在发展,世界各地的聚落也在不断变化,表现为:一是聚落的规模发生改变;二是聚落产生性质的变化。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7. 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数目是不同的。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
38. 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区别?P76
答:相同点:都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
不同点:国家:拥有主权(主权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主、与别国的政治权利平等);地区不能完全独立地决定对内和对外的事务。
39. 国家和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差异?P77-78
答:国家和国家之间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40. 简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布地区。P78-79
答: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共20多个,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
41. 简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P79
答: ①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②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大量的资源被外国列强掠夺,因此经济单一,人民生活水平低下。③现在,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高附加值产品消费地。
42. 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有哪些?P79
答: 生产力方面: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大多从事手工制造业,生产初级加工制成品。
农业方面:发达国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主,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多还停留在科技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
教育方面:发达国家的教育普及、水平高,识字率也高,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低,许多国家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43. 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44. 什么叫“南北对话”?什么叫“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涉及哪些部门?P80
答: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叫做“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涉及经贸、科技、外交、农业、林业、卫生和教育等几乎所有的部门。
45. 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合作?(或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P83
答: ①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各地生产的农产品、工业品等也不相同。②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和设备分布不均,通过国际合作会将世界各国的资源与技术更趋合理化配置,会使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③人类面临共同的和平、发展、环境等问题,更需加强国际合作。【或: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各地生产的农产品、工业品等也不相同。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和设备等,发展本国经济。由于地球环境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因此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也需要国际合作。】
46. 世界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加强国家间的合作,能够促进各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传播、政治上的合作,以及人类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现在,海底光缆、通信卫星、国际互联网等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通信条件。当今人类必须面对贫困、灾难、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已经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环境、技术、体育、文化等诸多领域。
【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海底光缆、通信卫星、国际互联网等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
国际合作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
47. 什么叫国际组织?它有什么作用?P83
答: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8. 联合国的性质(或特点)是什么?成立于何时?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哪些重要作用?P85
答: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的作用(宗旨)是:①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并促进对于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49. 联合国下设六个机构: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托管理事会、安全理事会、国际法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其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也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它由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50. 列举除联合国以外的其他国际组织(至少三个)。P85
答: 如:世界贸易组织(WTO)、阿拉伯国家联盟(LAS)、欧洲联盟(EU)、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非洲统一组织(OAU)、美洲国家组织(OAS)、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际红十字会(ICR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
51. 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列表:
气候类型名称 分 布 特 点 代表地点(最大分布区) 植被类型 动物代表
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附近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最大: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茂密的热带雨林(板状根) 大象、猩猩、河马…
热带疏林草原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最大:非洲大陆 热带蔬林草原(猴面包树) 斑马、长颈鹿、羚羊…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终年炎热干燥(或常年干旱少雨) 最大: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 热带荒漠 单峰骆驼
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10o到回归线附近大陆东部 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代表: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常绿阔叶林/水稻 亚洲象、孔雀…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o~35o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代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 常绿阔叶林(水稻、柑橘、茶叶…) 大熊猫、金丝猴…
亚热带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o~40o大陆西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代表:地中海沿岸(希、意、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葡萄、油橄榄…)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南北纬25o~35o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常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 代表:阿拉伯半岛北部 荒漠 骆驼
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代表:西欧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地区大陆东部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代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苹果枣…) 梅花鹿…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地区大陆中部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 代表:蒙古、中国新疆、俄罗斯… 温带草原(牧场)、荒漠、针叶林… 黄羊、双峰骆驼…
寒带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北极圈附近 长冬无夏,一年有两三个月气温高于0℃ 代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苔藓、地衣 驯鹿…
寒带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大部分 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大部分 北极:北极熊;南极:企鹅
7、构造纲要图的编制
构造纲要图是在地质图的基础上提取并编制的,用规定的线条和符号等表示各种地质构造的图件。它多用来概略地表示一个区域内的基本构造格架及各种大型构造的时、空关系,是与地质图相配套的区调成果的主要附图之一。
构造纲要图的图形要素的主要内容包括:构造层、标志层(如岩体界线等)和各类构造变形形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断层等)以及表示相当数量反映褶皱变形面代表性产状的符号,其次是与主图配套的图例和地理地图,从上述构造纲要图要素来看,只要从一张带属性的精细数字地质图数据中查询、检索和提取所需图形信息即可快速准确地组合而成,是帮助地质工作者对构造作出两维空间解释和了解构造三维空间图像很有用的专门性图件。其主要核心是反映变形面(层理面、构造面理等)产状的变化和构造的剖面形态,以及构造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欲表现某种构造特征的意图,可以绘制不同类型的构造剖面。
构造纲要图的制作是在数字地质图的基础上按各地质要素的属性、构造特征、时空关系等重新检索、组合而成的,在不增加前期数据准备的前提下,在数字地质图中的区文件中只设置了“Strapha”(地质代号)、“Litho”(岩性)、“Psrtapha”(批注地质代号)、“Plitho”(批注岩性)4个属性段,它们与实际材料图中Routing(分段路线图层)中相应分段的属性保持一致。在生成综合图层时,使用较复杂的检索组合代替一些过渡性的属性段。
1.断层图层的提取
新建“断层.wl”及“断层.tw”两个文件构成断层图层。把数据地质图的地质界线图层全部复制至“断层.wl”文件中,保留图层中“Relation”字段或“Preltaion”字段内容为“断层接触”或“断层”的线实体。在数字地质图中复制断层倾角数据至“断层.wt”文件中。以上两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整饰,删除过短的断层线及它们的倾角数值,调整各类断层线的线条粗细使图面趋于合理。
2.区图层提取
(1)新建“构造纲要图区.wl”文件,复制数字地质图中的Geopoly图层中所有图元至该文件中。按文件中“Psrtapha”(批注地质代号)属性段内容分别检索(根据属性赋参数功能)、归并不同填图单位到相应的构造层,赋予相同的颜色及同一MapGIS图层,以颜色及MapGIS图层参数来区分不同的构造层。比如将具有“Dr”及“Cr”、“Pr”等地质代号(或“D11”至“P31”间所有的所有地质代号)的区实体的“图层”颜色参数设置为同一颜色值(如3246号颜色)、MapGIS“图层”参数同一图层值(如18层),就完成了海西期岩体(或晚古生代地层)的合并过程。
(2)使用“条件检索实体到新图层”功能完成构造层的分离、合并。如晚古生代构造层的构建过程如下:在提示中依次选“区文件”→输入“晚古生代”→在检索条件框中输入“Psrtapha=”D11”‖Pstrapha=”Dly‖”Psrtapha=”D3r”…”(晚古生代所有的地质代号)(图5-3)→确定。对各文件中的“图层”参数分别赋予不同的值。
3.地质界线的提取
把生成的区文件图层中具有相同MapGIS“图层”参数的相临区自动合并并删除共用弧段,然后线转弧段生成一个新的线文件,将生成的线文件的“Reltaion”字段或“Prelation”字段内容为“断层接触”或“断层”的全部线段删除后与断层线图层合并完成构造纲要图的主要线段图层。
4.褶皱轴迹的处理
新建“褶皱.wl”及“褶皱.tw”、“褶皱.wp”三个文件构成褶皱图层。在工程中加入数字地质图的各个图层,依规定在“褶皱.wl”文件中绘制出褶皱轴线的外轮廓,封闭所有线条并结点平差后线转弧段存为“褶皱.wp”,拓扑建区文件构成褶皱轴线的区,把所有的区的颜色置为黑色。在“褶皱.tw”文件中标上各个褶皱的编号。
5.图面整饰
添加图名、图例、线条比例尺,在图内写上各构造分区的名称。移动图面内不合理的图元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