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水库对气候

水库对气候

发布时间:2021-07-10 15:00:19

1、修建水库对气候的影响好不好

据我所知,对气候影响不大。但对地质有一定影响。但是,每个水库的修建,都是当局再完美权衡利弊之后的利民利国之作。

2、修建水库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库对局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它可以调节水库周围的大气,,具有增湿的作用.夏天降温、冬天增温.。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 ]。

1. 1. 1 对降雨量的影响

(1) 降雨量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引起的。

(2) 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3) 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1. 1. 2 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1. 2 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1. 3 泥沙淤积问题

三门峡水库为例说明水库淤积问题。水库于1960 年蓄水,一年半后,15 亿t 泥沙全部淤在潼关—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4. 5 m。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

1. 4 对水体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比如过船闸需要时间,从而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水库蓄水后,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 有利影响:库内大体积水体流速慢,滞留时间长,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可使水体的浊度、色度降低;库内流速慢,藻类活动频繁,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与水中钙、镁离子结合产生CaCO3和MgCO3 并沉淀下来,降低了水体硬度。

(2) 不利影响:库内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库内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利于藻类光合作用,坝前储存数月甚至几年的水,因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富营养化;被淹没的植被和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并释放沼气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样导致温室效应;悬移质沉积于库底,长期累积不易迁移,若含有有毒物质或难降解的重金属,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3、水库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2 、人造地形气候学涉及到的技术问题
人造地形气候学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难以预见性,这是因为人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连锁的。1992年2月23日,笔者撰写出《三峡工程不建为宜》一文(曾投稿报刊,未能发表),该文指出:超大工程,对自然环境而言,无异于一种突发性的强烈的冲击;其复杂的连锁反应和后果,人类尚缺少足够的经验事前给以可靠的预见。对三峡工程来说,相当于把一条奔流不息数千万年的世界第三大河,在一二十年里突然拦腰截断。显然,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说他能够预见到这种突变的全部后果;即使有人敢这样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大话,不能做为决策的可靠依据。
例如,三峡工程可能改变当地及附近的地质环境,地壳的承载力将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导致地震或其他有害、有利的作用。又如,三峡工程可能改变当地及很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季风的流动路线和降雨范围亦可能随之而变;干旱的地区可能变得雨水丰沛,但是原本风调雨顺的地区也可能变成缺水区。
应该指出的是,导致人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难以预见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因为学术界对人造地形气候学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随着对人造地形气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难以预见的影响会逐渐减少,能够预见的现象会逐渐增加。
具体来说,深入定量研究人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首先要解决参数测量问题。例如,研究水库大坝对水汽输送量的影响,需要在建水库大坝之前就进行长期的河道峡谷水汽流动的测量;在建成水库大坝之后,应该继续长期进行该河道的水汽流动监测。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题之一是,如何快速准确测量低层空气(海拔500米以下,或者相对高度500米以下)中的水汽含量,包括气态水汽的水含量和液态水汽的水含量,以及这些水汽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
其次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及高质量的人造地形水汽流动数学模型及其相应的电子计算机模拟系统。勿庸置疑,这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例来说,新安江水库大坝的风阻效应与三峡水库大坝的风阻效应,并不仅仅与水库大坝的物理尺寸有关,而且还与周边环境有关,因此可能需要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
道理很简单,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水库大坝,其风阻效应对当地气候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安江水库大坝位于浙江省,这里距离海岸线非常近,海风和台风对当地水汽流动和分布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比之下,长江三峡位于中国内陆,台风的影响相对较小,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重庆和四川盆地)输送的水汽,其主要通道是三峡;因此在三峡修建大坝,对三峡大坝上游的水汽输送量,必然会产生相对比较大得多的影响。
进一步说,2006年夏季重庆、四川东部等地持续高温干旱,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水位持续走低(这可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并非全部都是三峡大坝这一处人造地形的影响,应该还与横断山脉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金沙江峡谷已经建造和正在建造的水库大坝有关,后者甚至还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多次撰文指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三江峡谷乃是中国内地水资源的咽喉命脉,从印度洋北上的水汽经孟加拉湾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峡谷进入青藏高原,其中最重要的水汽通道,一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二就是横断山脉大峡谷。此外,印度洋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例如印尼地震海啸)和人造地形变化(沿岸城市带热墙效应),也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印度洋大气环流的走向和强度。问题是,对于上述广阔地域的巨系统气候变化与人造地形的关系,我们还缺少有效的手段去进行定量研究。
3 、人造地形气候学涉及到的相关学科
众所周知,水库大坝的出现,不仅对气候会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植物分布、动物分布,以及地表滑坡、地壳应力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上述影响既有相互抵消的情况,也有相互叠加的情况,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人造地形气候学的研究难度。有鉴于此,开展人造地形气候学的研究,在必要的时候应该邀请各学科学者进行“会诊”,共同努力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举例来说,水库大坝建成蓄水后,由于地壳应力发生变化而触发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加剧的情况屡屡发生。幸运的是,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并没有造成当地地震活动的加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了,因为地壳应力的变化往往是有一个过程的。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底,重庆市开县天然气井发生严重井喷,事故与工人操作不当有关,但是起因却是地壳应力的增加。2005年底,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的江西省九江地区,忽然发生5•7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6年夏季,云南东北向的昭通地区盐津、鲁甸发生多次5级左右地震;2006年8月1日,四川省兴文、长宁发生4•2级地震。在三峡水库一东一西前后发生的地震,应该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2006年夏季,重庆地区发生持续高温(气温最高达44•5度,高温天气连续超过一个多月)和大面积干旱;历史经验表明,某一地区如果出现异常持续高温,有可能与地表地壳活动加剧有关,例如地表地壳应力变化导致的地热泄漏,或者地表地壳移动产生的摩擦生热效应。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地区原本就有着发达的地热资源,綦江、巴南、北碚等地都有温泉,这表明该地理区域地下存在许多地裂缝隙。
与此同时,如果长江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减少了从下游向上游的长江水汽输送量的五分之一(源自太平洋水汽);建造在金沙江上的水库大坝的风阻效应,减少了从下游向上游的水汽输送量的五分之一(源自印度洋水汽);再考虑到长江支流水系上的水库大坝的风阻效应,以及长江流域城市热岛和城市带热墙的风阻效应;那么,长江水资源总量就有可能相应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准确数字有待实测)。这不仅会对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长江航运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危及到上海市的生存发展。这是因为,长江水量的减少,势必同时减少长江输送入海的泥沙量;而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将使上海市的沿海岸地带(包括浦东新区)和崇明岛遭受海水的侵蚀,这种侵蚀很有可能进一步演变成为沿海岸区域的地面沉降和沉陷。凡此种种,都是人造地形气候学所需要同时关注的相关学科的现象和问题

4、水库真能调节气候吗

建了水库,下游的净流量自然会减少,
但是对于水库当地来说
水汽则会增大
对于水库当地来说,只会影响到一小部分地区
会形成一个小型的气候带。

5、修水库对周边气候的影响

修建水库之后,上游库区水面比天然情况下,河道的水面,平缓,水面比降小了,水流流速变缓了,水流夹沙能力降低,导致上游库区泥沙淤积,最典型的是黄河三门峡水库。
水库蓄水,水位高,会向周边地区渗漏,引起周边地区地形水位抬高,有可能引起盐渍化吧。
水库所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由于水库蓄水,入海流量小了,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吧。
不是很明白,根据,你的问题猜测的。
修建水库还可能引起地质灾害,如水库诱发地震,引起蒸发和渗漏损失,导致河流年径流量减少,不合理调度,还可能引起下游河道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影响鱼类回游等问题,如中华鲟……暂时想到这么多吧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6、水库对城市气候有什么影响? 水库会引发干旱和地震?

水库对城市气候的影响:1、水库可以缩小城市的温差;营造城市的区域小气候环境,即靠近水库的地区,夏天的时候会相对凉快一点,因为水的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冬天刚开始也会相对温暖一点,不过到了初春就会相当的寒冷,因为水库要解冻就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热量,2、水库可以调节空气中的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可以使城市居民呼吸到更佳清新和湿润的空气。水库在建坝时其大坝自身重量对地壳的压迫会产生地震!不过是轻微的,人一般感觉不到。水库会引发干旱,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水库的兴建拦截了河流上游的绝大多数水量,是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甚至断流。最典型的地区就是西亚的中东地区,素有“中东水塔”之称的戈兰高地修建了大坝,形成水库。造成了下游河流水量的减少。使得下游地区生活饮水困难。

7、一般大型水库对当地气候起着哪些影响

水库能够调节当地气候,比如会使水库周围地区湿度增大,云量增大,降水量增加,并且降水变率减小,还有温差也会减小

与水库对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