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中国人口迁移过程关于气候

中国人口迁移过程关于气候

发布时间:2021-07-15 01:30:29

1、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口迁移

近代中国有三大人口迁移:
按规模和影响:
1,闯关东
主要是山东人和一部分河北人,到东北。
开拓了蛮荒东北,有效地阻碍了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占。
2,下南洋
主要是广东福建沿海的人,到东南亚各国。
如今东南亚好几千万华人的先祖。
3,走西口
主要是山西人,到张家口以西的内蒙。

2、中国各民族的迁徙过程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的基本形式
我国近1亿少数民族人口广泛分布于祖国各地, 经过几千年的民族交往、迁移和发展已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分布形成。在地理分布上已呈现出互相交错分布、混杂居住的局面。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生活。不少民族分布范围很广,如回族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口以散居形式遍布全国;蒙古、满、苗等族分布的省区也很广泛。建国后,为了建设需要,民族人口的调动增加,使各地区的民族成份更趋多样化,如北京有56个民族成份,其他各省区中绝大部分都有30 个以上的民族成份。
同时,许多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迁移中,也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聚居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如分布于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口就占其总人口的73% ;藏族人口居住于西藏、四川的就占了70%左右;维吾尔族99%以上聚居于新疆;壮族人口92%居住于广西;其他如布依、白、傣、 哈萨克等几十个民族在某一省区的集中程度也都98%以上,显示了明显的聚居分布的特点。
二、人口分布的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从全国范围来说,主要分布东北、西北、西南等内陆边疆地区。这里自然环境较差,人口稀少。但由于民族地区范围广阔,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显著的差
异,因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一)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边远、内陆、高原、山区等地
从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到海南的十个边境省区,居住着占全国近70% 的少数民族人口,仅西北、西南地区就集中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0%。就自然环境来说,以深居内陆的高原山区为主,寒冷、干旱的荒漠占了相当比重。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远离海岸线,距离海岸线越远人口越多,越近人口 越少。在垂直分布上,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地、高原。如藏族即为世界驰名的高原民族,最高的居民点已达到海拔4880米,为世界所罕见。
(二)人口密度底,地域间差别大。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很低。1990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24 人, 约为全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8人的1/5。各民族地区之间及内部,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如青海 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总面积4%的东部农业区,新疆西北部也是人口集中地区。各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也有很大差异,如1990年贵州和广西每平方公里分别为184人和178人,而新疆、青海每平方公里分别为9人和6人,最低的西藏每平方公里仅为1.8人。
(三)人口的分布范围不断扩散,民族杂居现象更加突出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面貌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民族人口得到迅速发展,再加上人口迁移的因素,使民族地区人口密度都有了不同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少数民族人口从原来的聚居区或散居区不断向全国各市县扩散,使其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各地区的民族成分也更多样化。如1990年,全国97.3%的市县都有回族人口分布, 藏族人口也平均每年扩散20个市县。
三、人口的分布
我国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既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现根据国土资源、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等几方面特点,围绕人口分布发展这一中心,按照区别区间差异性和归内区内相似性的方法,可将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划分为四个大人口区。
(一)桂黔滇区
广西、贵州、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南方的主要聚居地区,面积占全国的8.28%,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28.4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各民族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大区。
(二)甘宁区
大部位于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上,还有部分地处内蒙古和青藏高原边缘,本区面积占全国5.41%,平均人口密度为46人/平方公里, 是民族地区中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但大大抵于全国人口密度的平均水平。
(三)蒙新区
内蒙古和新疆两自治区面积占全国28.36%,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稀疏的地区。
(四)青藏区
位于“世界屋脊”的青海和西藏,大部海拔在4000米以上。全区面积占全国21%,人口密度仅3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
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藏族等世代生息的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贫瘠的土壤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低下,经济发展迟缓,人口增殖也就缓慢,从而形成我国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区。面积广大、尚未开发的藏北高原,更是地旷人稀甚至荒无人烟。西北地处干旱内陆,草原面积广大,农业以灌溉为主,水文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因而其人口的分布明显与水资源分布相关。广大荒漠地带,人迹罕至,而河水流经地区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带,则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如宁夏银川平原及内蒙古河套平原,均得益于黄河水灌溉之利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成为塞上明珠;又如新疆阿克苏地区93%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占总面积6% 的绿洲地带,人口密度为175人/平方公里;吐鲁番盆吐地中的绿洲上, 人口密度高达376人/平方公里,而绿洲以外不足一人或为无人区。 西南地区虽然大部分地方地形崎岖,石山裸露,但由于气候条件有利,在一些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成许多农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的影响
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归根到底还要通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起作用。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造成经济 结构的地域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人口的地域分布都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历史的继承性,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改变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变化又表现出较大的惰性。越是历史悠久的地区,这种烙印就越深刻,在中原汉族地区,人口增殖的时间长,密度也较高;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多数地区,因开发历史较短,人口增殖时间短,迁移人口数量有限,人口分布一般较稀疏。
五、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指人们聚居位置在空间的移动。它同人口的增殖一道共同塑造着人口分布及人口结构的面貌。 民族地区人口的分布现状,与我国历代和近代的人口迁移有着密切关系,而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也往往是我国较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组成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多与朝代交替和民族战争有关。如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一次规模很大的民族迁移。当时,汉族统治者为补充人口,增强国家实力,用各种形式吸引甚至强制少数民族迁居内地,原居住我国北方和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数量大,民族成份也复杂,其中主要的有匈奴、氐、羌、羯、鲜卑等少数民族。大量少数民族迁入,并与汉族杂居,以至达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程度,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渐汉化,后大部陆续融入汉族。与此同时,为避躲频繁的战乱,也有大量汉族人民南迁长江、珠江流域,或北迁关外。从唐末五代至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移和融合的时期。这一期间有大量蒙古、女真、契丹、突厥、党项等民族人口,以入侵及迁居形式进入内地,此后大部分居留下来并被汉族融合,有的则形成了某些新民族,如回族,有的则与其他民族融合同化。
(二)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
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人口和生产力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促进经济建设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建国以后,国家有计划地组织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向边远民族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抽调大批职工及其家属支援在民族地区进行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应的商业服务行业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随着民族地区一批新的工矿业城市的兴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使这些地区人口分布的面貌也得到改变。另一种是为了发展边疆地区的农林垦殖生产,先后多次组织以城镇青年、复转军人及其他人口稠密地区人员等的移民活动,人数达数百万之多,主要迁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经过他们的长期艰苦劳动已开垦出几亿亩荒地,建起数以千计的林场和垦殖场,形成了一些新的“移民城市”,为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家还有计划地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边疆民族地区进行智力支边。
建国以来,除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的人口迁移外,还有东部地区广大农村人口向边疆民族地区的自发流动迁移。这种迁移方式虽然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性质,但规划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迁移的原因是我国各区之间人口、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农村人口的自发流动占移民总数的比重较高。如新疆建国后迁入的人口中有2/3 属于这种方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东部农村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再次自发地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广泛从事裁缝、修配等各项街头服务行业。
建国以来,内蒙古和西北、西南等民族地区一直是人口的主要迁入地区。其中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在人口的增长构成中,机械迁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如根据1954—1980年的统计资料,新疆占36%,青海占30%,内蒙古占28%。

3、中国历史上四次人口大迁移

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秦人移民巴蜀,楚人开发西南,燕国开拓辽河流域,都曾作过一定数量的移民。

1、秦汉(公元前221--220)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常来侵犯,每值匈奴战败,常把他们的俘虏移居内地。西晋(公元281—318年)时,匈奴、鲜卑以及氏、羌等族人民移居内地更多。在此时期大量胡人南下,在华北地区曾先后建立了许多小国,大量汉族居民从黄河流域迁移到了长江以南。当时政府更把北方原有州郡地方政府迁到南方,称为侨置州郡。例如有所谓南徐州、南衮州、南豫州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最大的人口迁移。

2、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北方有契丹族南进;随后又有女真族的金人南下。在南宋时期(公元1133—1279年),华北各地由金人统治,南宋政府迁到临安(今杭州)。这样就有大量女真族人迁人黄河流域,原住黄河流域的汉人又一次大批被迫移居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最大的人口迁移。

由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政府(公元1279—1368年)统治了全中国,蒙族人民大量移入内地。

3、1659年满洲人建立清朝统治中国。满族居民大部进入内地,编为八旗,他们生活在广大汉人之中,逐渐采用汉语;同时满、汉之间也互相通婚。清代末期,满人绝大部分留在内地生活。另一方面,东北的满洲地方早期原禁止汉人前去,但因内地人口众多,而且水旱灾害也常发生,黄河下游山东、河北、河南各省人民开始私下到东北移垦,以后由于俄、日帝国主义妄图霸占满洲,清政府也奖励汉人前往,用以充实边疆。

4、清代末年(公元1911年),东北三省人口又增至2,900万。在短短的一百余年中,东北总人口从不到100万增加到2,900万,增长近30倍。这虽然仅是国内地区性的人口迁移,但就其人数之多,增长之快,也可算是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4、变化的气候对中国人口迁移冲击到底有多

1935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被简称胡焕庸线。这条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大致倾斜45°。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线西北方64%的国土居住着4%的人口。
当然,胡焕庸线是大自然的选择。气候与地貌条件配合,使胡焕庸线成为生态界限,沿线是一个生态环境过渡的梯度线。在地貌上,胡焕庸线东南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生产条件好,传统上为农耕区;西北方或者为沙漠,或者为高原和高山带,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传统上为牧业区。在王铮看来,这恰恰是由中国特殊的地理自然禀赋形成的,属于地理学的第一本性。
“胡焕庸线与中国气候上年降雨量400毫米的等值线基本重合,是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因此,胡焕庸线是气候变化的产物。”王铮认为。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王铮就开始钻研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人口分布变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直到今天,他承担的研究依然涉及这一领域。
事实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气候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重大科学问题,而且是需要着重关注的政策问题。
根据中国科学院吴静副研究员以及王铮通过数值模拟得出的结果看,胡焕庸线是在1240年左右的气候突变后显现的。这次变化前中国旱涝分布的等值线分布方向,基本上平行于经线。而在1240年后,旱涝分布等值线出现平行胡焕庸线的方向。王铮说,正是这种降水的差异,导致了农业生产潜力的变化。

5、中国人口迁移的迁移原因

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迁移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三种。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建都咸阳,为把关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人口总数在70万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了戌边和开发新区,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同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进行治理,还迁徙50万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区,与百越族杂居。
西汉初期,为了“实关中”,刘邦继续由关东向关中大规模移民,总数不下30万人。西汉中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武帝组织了向西北边疆的大规模移民,总数70余万人。此外,汉武帝还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而使大量的人口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迁到河南一带。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中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在鸦片战争中,
英国强迫清政府割占香港,这样大量的外国人口迁移到中国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尔扈特人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压迫,于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历尽艰辛,长途跋涉,终于回归祖国西北。
二、战乱逃难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居民迁居江南,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东晋。这一人口迁移过程一直持续到南朝,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五代十国时,许乡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建国前,由于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美蒋压迫,许多人为逃避战乱,背井离乡,出现了“闯关东”(河北、山东向东北迁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内蒙古、甘肃向新疆迁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云南贵州迁移人口)等习惯性人口迁移特点。从19世纪初到建国前的五十年间由关内迁到东北的人口就有3000万左右。
三、经济谋生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他们原是中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陆续内迁,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等族共有几十万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万人,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中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辽河上游)势力不断扩大,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族迅速强盛,后来建立了辽国。
元朝统一以后,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从唐朝开始,中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东南亚)一带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去到南洋,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投入南洋的开发和建设,华侨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建国后的中国人口迁移可分为自发的和有组织的两种方式,逐渐形成了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个主要迁出地区。黑龙江省由近百年来的人口迁入最大省,近年来变为最大的人口迁出省。原来迁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区也变为迁出省区。近年来人口向西迁移的主要是苏、浙等东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个体商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务工经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

6、变化的气候对中国人口迁移冲击到底有多大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被简称胡焕庸线。这条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大致倾斜45°。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线西北方64%的国土居住着4%的人口。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潜力提高的原因,胡焕庸线以西各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口迁入(西藏除外),且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和宁夏。尽管如此,中国人口迁移主要仍发生在胡焕庸线以东的各省份之间。
气候变化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现象,但依然没从根本上破坏胡焕庸线的人口分布规律。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或因气候变化而有所增加。关键是要在水资源条件明显变好的地方,适当推进人口聚集,发展新产业。从历史上看,气候的这种作用很明显,在汉代、唐代,西部人口比例也是较大的。不过,全球变暖对中国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总体影响是不好的。
实际上,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口迁移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
不少地区源于气候要因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活动,被学界广泛关注。未来数十年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汹涌而至的气候移民潮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经济负担。
人口迁移规模的大小,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从人口迁移的影响看,气候变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将增加人口迁入地GDP增速,而降低人口迁出地GDP增速。
人口迁移可能会缩小区域间差距,但是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异可能会变大,带来社会、经济问题。

7、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答案D
本题供选择的四个选项,包含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发展过程、人口迁移方式、特点以及引起的原因,属于中国人口迁移的综合性试题,解题时应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例如中国人口迁移,教材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式、特点、原因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只有把知识线条思路搞得清清楚楚,才能提高判断的正确率。

8、中国的人口迁移分为几个大阶段?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编辑本段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2.流向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原因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
编辑本段新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1.人口迁移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有关政策的深刻制约,国家有组织地计划性迁移在迁移总量中占了决大部分。
2.人口迁移是在户口登记制度的管理下进行的。
3.人口迁移长期受到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几次高潮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受以上因素影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等,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迁入,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
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训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直至震撼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台湾的移民
台湾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郑成功即率兵一举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台湾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使之难以在台湾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台湾人口日增,羽毛丰满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覆辙”。直至清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湾汉民已逾200万人,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眈眈。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防。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9、国内和国际人口迁移分别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的流向如何?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古代的人口迁移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当然,建国后的人口迁移又分为两个阶段,界限是改革开放

10、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状况?关于历史地理方面的

关于中国古代移民
(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黄河故道中、下游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直至秦、汉之际,此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体保持在80%左右。 西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乱,致"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黄河流域人口受到严重损失。 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九十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多,此地区人民纷纷向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 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出现"名都空而不居,百城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结果黄河流域人口比重由80%下降至60%,直至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前,全国人口分布,大致稳定在这一局面。

(二) 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官方人口统计只剩约1700万人,总数不到此一历史事件发生前的三分之一。 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三)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相伯仲,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此后中原人民南迁并未停止。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几次社会大动乱,又 一次次导致中原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尤其是蒙古人、满洲人入主中原之初,迫使中原人民纷纷南逃避难,而先期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原移民则部分流往岭南。

(四) 赣南客家人因迫于清廷颁布"迁海令"而返迁其祖居地陕南。清统治者颁布"迁海令"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强制迁移,隔绝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的反清武装与内地反清势力的联系,防郑再次北伐。 按"迁海令"的规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划地为界,令居民限时迁出。"初立界去海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再缩二十里,犹以为近也,又再缩十里,凡三迁而界始定。" 广东最早实行迁界和受害最重的是粤东客家人聚居地,"坠县卫城廓以数十计","尽燔庐舍,民间积聚器物,重不能致者,悉纵火焚之。乃着为令,凡出界者,罪至死。""迁海令"实施前后持续约二十年之久。它的施行给包括客家人在内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惨重的灾难,迁民颠沛流离十不存八九,渔舟、商船禁止出海,致众多的商港、渔村变为废墟,阡陌良田也成灌莽荒丘。在此情形下,客家人冒险远走南洋,北返西北其祖地,是理所当然的。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其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受以上因素影响,在中国人口迁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次高潮:

(1)秦代和西汉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史上,是属于先驱性的,对以后历代的移民政策影响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内容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实关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目的在于加强统治,把关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政治中心。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均达数十万人,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汉承秦制”,继续奉行“实关中”和移民戍边的政策,尤其是对河套地区、河西走廊、青海东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规模屯垦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2)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势确立以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避战乱的流民,他们由战乱最烈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出,大部分向南迁至长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学者、士大夫后来均为吴、蜀二国罗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周瑜、鲁肃、张昭等,原籍临淮(今安徽定远)的鲁肃曾号召部属:“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是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则向北迁至长城沿线甚至辽东,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宁。

三国鼎立时期,为壮大己方实力,三方均努力招抚流民,发展屯垦,并尽量从境外招收、劫掳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乌桓人迁至内地,孙吴派兵至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

经过前后近90年的人口大迁移,中国长江流域和长城一线人口增加,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少数民族的迁入,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当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民族矛盾,为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乱埋下了伏笔。

(3)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大糜烂、大破坏的时期,迁入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长达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黄河流城惨遭蹂躏,从而促发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仅据官方统计,公元313~450年之间北方南渡的人口即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户口的1/7。事实上这一统计由于流离混乱之际,户口多有隐匿流失而大大缩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民籍不立。”“时百姓遭难,流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这说明移民的实际规模当远在上述官方统计之上。期内移民的分布仍以长江流域为主,更南的福建两广移民也不少,据记载:“晋永嘉二年,中州版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为中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历史性转移奠定了基础。

(4)“安史之乱”隋、唐两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迁移上的作为却远不如秦、汉,原因在于人民在此之前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动乱,饱尝流离之苦,安土重迁,从心理上对人口迁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汉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垦戍边,大多未能终善其事,往往利未见而害先行,教训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甚少。直至震憾全国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触发了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大潮。据史书记载:“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吴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这次人口南迁大潮的余波,一直持续到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至此,中国南方的人口规模第一次达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规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难”以及其后长达100余年的宋、金对峙,使中国又遭到一场巨大的社会动乱,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堪与“永嘉丧乱”和“安史之乱”相伯仲,其性质和形式也相似。据记载,“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于道者相继。”“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难,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如广西容县“介桂广间,渡江以来,避地留家者众。”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对南方的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宋的许多文臣武将亦多来自北方,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弃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从“靖康之难”到元末的两个多世纪中屡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鲜明对照。这种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产生了对人口迁移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开疆卫边的需要,使明初出现了人口迁移的一个高潮,但其性质与前几次因动乱产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着手组织人口迁移,如“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徙“沙漠遗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农民于云南湖广,等等。故史籍称“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为了巩固边防,在长城一线设立了称为“九边”的9个镇,在国内其它战略要地,也设立了许多驻兵设防的卫,仅洪武朝三十一年设卫即达136处。为解决边防军的粮饷问题,明初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兴屯矣。”前往云南屯田的移民多达四五十万,规模浩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清代对台湾的移民 台湾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国版图。17世纪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不久,郑成功即率兵一举收复。此后郑成功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不长时间内移民数即达20万人,在全岛总人口中占了大部分。清朝统一台湾后,对移民问题采取了暧昧的态度,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使之难以在台湾生根,目的乃在于防止台湾人口日增,羽毛丰满后重蹈郑成功在台湾抗清的“覆辙”。直至清代中叶,因大陆人口压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湾汉民已逾200万人,比一个半世纪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8)清末和民国时期对东北的移民 在历史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满人倾族入关后人口更加稀少。满清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在辽宁境内筑起“柳条边”,严禁居民越界垦殖。同时又把东北作为流放犯人的场所,这些所谓“流人”,对东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加上违禁前来的农民,全区总人口至清代中叶仍有明显增长。进入19世纪,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源源流入东北,至1840年全区总人口已突破300万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这时全国人口已达4亿人,人口压力使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而在国际上,列强步步进逼,尤其是沙皇俄国对东北一直虎视耽耽。在此形势下,满清朝廷遂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如此既减轻了关内人口压力,为朝廷开了一项财源,又充实了边防。此外,对移民还“酌量给以工本”。所有这些都促成了一股“闯关东”的狂潮,到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增至1800万人以上,比1840年增长近5倍。

民国建立后,“闯关东”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断,“九一八”以前估计年均移入约25~30万人,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两省,此后移入人数仍很可观。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区总人口巳近400万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纵观中国整个人口迁移史,清末民初对东北的移民,强度最大,效果最佳,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中国人口迁移过程关于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