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变暖粮食增产

气候变暖粮食增产

发布时间:2021-07-21 15:30:07

1、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而首当其冲的是农业,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的主体,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从林而达指导的博士生刘颖杰的研究结果看,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影响不明显。

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100年里升高了0.74℃。尤其是1975年以后,全球平均气温以每10年0.2℃的速率加速升高。从我国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看,北方地区增暖趋势非常显著,而南方各地区增暖趋势没有北方明显。

气温上升对各地粮食产量产生了较大波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复杂,不同地区温度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不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作物生长都有一个适宜温度范围,不同作物生长的适温范围不同。

统计结果表明,从目前的情况看,东北地区由于采取了适应措施,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正面的。温度升高后,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东北地区有了更好的条件采用晚熟高产玉米、大豆品种和选种冬小麦、水稻等高产作物,农作物栽培和耕作制度也发生相应转变,总的生物产量增多了。另外,气候变暖使得影响作物的冷害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预计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对增温还有适应的潜力。未来十几年内,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可通过改换品种和调整播期抵消增温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获得发展。

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的作物则对温度升高的适应性较差,温度的上升抑制了产量的上升。温度上升,作物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相应缩短,致使总干重和穗重减少。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除了作物本身的品种特性以及遗传因素外,区域的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也是重要的方面。水资源不足是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限制因子,而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但在过去20多年里,这些地区的粮产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投入的增加及农业科技的进步。

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这说明该地区农作物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还不敏感。但是数据显示,在1984~2003年期间后期,粮食总产量却明显下降了,这可能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耕地迅速减少和播种面积快速下降有关。

由此可见,我国高纬度地区农业对气候变暖适应性较强,近期内气候变暖并不会给这些地区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中纬度地区适应性较差,但是通过科技进步,仍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低纬地区,由于本身温度就高,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加上耕地面积迅速减少,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将会首先面临严峻考验。

另外,降水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降水对产量的区域影响比较复杂,也会对粮食总产量产生影响。虽然近50年全国降水量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是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长江中下游和西北西部的一些地区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却呈显著减少趋势。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日也显著减少,这意味着出现强降水的概率增大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的变化也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

粮食产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气候因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变化的科学研究中,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2、全球变暖是否可导致作物增产?

非农学专业,从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大尺度研究证据来回答,先说结论: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的作物增产,但整体上变暖会导致减产。对春耕秋收的主要粮食作物而言,变暖主要通过影响积温来影响作物产量,而这种影响被认为是非线性的:适宜温度区间的积温增加有益于单位产量增加,高温区间的积温增加有害于单位产量。这一点符合农学认知(Ritchie & NeSmith 1991),也被统计证据支持(Schlenker & Roberts 2009 PNAS)。因此,对整体较寒的地区,变暖主要增加了适宜温度区间的积温,会有益于作物生长。粮食作物区不断向北移动也构成经验证据。然而,粮食作物的主要耕作区域依旧是相对低纬度的地区,因此在整体上受高温积温增加的负面影响会大过适宜温度积温增加的正面影响。现有的以国家为尺度的研究(包括中美法)也表明对国家整体而言变暖导致减产,涉及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大豆,小麦。

3、全球变暖将会给农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极地扩展,并且扩展的速度是年平均气温每提高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等将向北推进150公里-200公里,会使较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相应增加。但是气温的升高也会使中纬度地区极端天气增加,地表的蒸发加大,地下水位下降,旱情趋于加重。气温升高会使低纬度的高温和伏旱加剧。这些都会造成中、低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而世界上主要产粮地区是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的耕地面积有限,因此高纬度地区所增加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能补偿其他地区粮食的减产。

此外,气候变暖不仅会使土地的荒漠化加剧,还会使农业病虫大量繁殖,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也会加剧。

气候变暖还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会向内陆倒灌,盐土向内陆扩展,使农作物生长地区的盐渍化和沼泽化更加严重,靠近沿海地区的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至于二氧化碳的增加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那是极其有限的。诚然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重要原料,但它不是唯一的原料。二氧化碳虽然对植物生长有正效应,但也往往因阳光、水分、养分的影响,使这种正效应大打折扣。一般情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已达到植物光合作用时“按其所需”的程度,再增加也是空摆设了。

由此看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肯定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尽管已经正式开始生效了,但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还会推三阻四,节外生枝拒不履行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人类抑制气候变暖的工作将是十分艰苦和漫长的。

4、全球变暖对西亚粮食增产的原因

楼主题目有误,这是高三地理的模拟试题,原题是: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图3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8.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示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产粮食产量的影响,如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粮食会增产。

5、全球变暖为什么导致粮食减产

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在过去的25年来,全球变暖效应已经导致世界上一些主要的粮食作物减产。

每年减产4000万吨

据英国媒体19日报道,此次科学研究是首次针对气候变化对谷类作物影响的研究之一。从1981年~2002年,由于气温升高,小麦、玉米、大麦的全球产量每年共减产4000万吨,相当于每年26亿英镑的损失。

虽然这个数字对于世界范围内谷物年产量来说并不算大,但是科学家警告称,研究结果证明了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主粮的产量造成了明显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卡耐基学院的克里斯多弗·菲尔德说:“许多人会认为,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将来的事情,但是这项研究显示,过去20多年来全球变暖效应已经对粮食供应造成了真实影响。”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环境研究快报》杂志上。科学家分析了1980年~2002年间全世界的谷物生产情况,其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摄氏度。结果发现,虽然在部分产粮区产量有所增高,但是总产量下降。

据介绍,在农业技术——包括化肥和杀虫剂的应用——正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谷类作物却在逐步减产。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之一、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戴维·罗贝尔表示,谷物的减产现象很明显与同时期的气温升高有关。

罗贝尔博士说:“虽然同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稍微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最终结果证明,气候变化对于粮食产量的不良影响已经开始。”

气温上升粮食减产

这两位科学家分析了全球6类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大麦和高粱。在世界范围内,这6种谷物产品一共占超过40%的全球耕地面积,其包含热量占人类日常食物中非肉类食品卡路里数的55%,在喂养动物的食物总量中也占超过70%。

科学家还分析了主要种植区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然后将之与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1961年~2002年公布的粮食产量相对比。

罗贝尔表示:“我们在研究中假设,农民还没有适应气候变化——例如重新选择更适合气候的庄稼品种。如果农民已经适应了的话,那么数据就很难进行对比衡量,然后全球变暖的影响看起来就会没那么明显。”

另外,这项研究还计算出了气温升高和粮食产量关系的具体比例。科学家介绍说,平均气温每升高0.5摄氏度,粮食就会减产3%~5%。

6、为什么气候变暖粮食减产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极地扩展,并且扩展的速度是年平均气温每提高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等将向北推进150公里-200公里,会使较为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相应增加。但是气温的升高也会使中纬度地区极端天气增加,地表的蒸发加大,地下水位下降,旱情趋于加重。气温升高会使低纬度的高温和伏旱加剧。这些都会造成中、低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而世界上主要产粮地区是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的耕地面积有限,因此高纬度地区所增加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能补偿其他地区粮食的减产。
此外,气候变暖不仅会使土地的荒漠化加剧,还会使农业病虫大量繁殖,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也会加剧。
气候变暖还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会向内陆倒灌,盐土向内陆扩展,使农作物生长地区的盐渍化和沼泽化更加严重,靠近沿海地区的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至于二氧化碳的增加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那是极其有限的。诚然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重要原料,但它不是唯一的原料。二氧化碳虽然对植物生长有正效应,但也往往因阳光、水分、养分的影响,使这种正效应大打折扣。一般情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已达到植物光合作用时“按其所需”的程度,再增加也是空摆设了。

 

7、为什么气候变暖,南半球国家粮食减产而北半球国家粮食增产?

气候变暖,就全球大范围而言,低纬地区利弊不明显,中纬度地区弊大于利,高纬度地区利大于弊。中纬度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变得更加干燥,而高纬地区则呈现变暖变湿的趋势,由于热量的增加,原先一些不适于耕种的地区将能够开发为耕地,其耕种复数也版将得到提高。南半球国家位于中低纬地区,由于温度升高,增发加剧,气候变干,虽然粮食复种指数得到升高,但生产的面积将减少,其生产作物也将出现调整,对这些地区而言,农业波动性很大,可能造成减产的趋势很明显。而北半球而言,有大量在中高权纬度的地区将适宜开发为耕地,随着这些的地方水热条件的改善,中高纬国家粮食产量增收将是不争的事实。

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带地区粮食产量怎么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将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干旱,粮食减产。

9、为什么全球变暖后,一般中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全球变暖意味着积温增加,积温是粮食种植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纬度地区温度较低,积温往往不足,影响粮食产量.全球变暖后中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也就是能量增多,种植的粮食植物获得的能量就会增加,产量就可以增加.

与气候变暖粮食增产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