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纬向气候带和高地气候带差异

纬向气候带和高地气候带差异

发布时间:2021-07-23 18:32:31

1、各个气候带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分雨旱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和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少
山地气候-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发生变化

2、北半球气候带哪些呈纬向地带性分布

北半球气候带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3、地球气候带为什么成纬向分布?但又不完全与纬向平行

受太阳辐射影响,地球气候带呈纬向分布;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海拔高度影响,地球气候带又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4、什么是高地气候带?

高地气候主要出现在约55°S~70°N的大陆高山高原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各气候要素发生规律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带性。各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导致不同高度上具有不同的水热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高地气候。

5、温度带和气候带怎么区分

温度带和气候带的区分方法如下:

一、两者区域特点不同

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气候带,是指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

二、两者划分方式不同

温度带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 北温带;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 北寒带。

气候带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置及其季风变化,把全球气候划分为:赤道带、热带、温带、极带4个基本气候带和副赤道带(副赤道季风带)、副热带、副极带3个过渡气候带,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南、北半球各有1个带,全球共13个气候带(见阿利索夫气候分类)。

(5)纬向气候带和高地气候带差异扩展资料

中国的温度带划分: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中国跨纬度广,热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称为活动积温

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我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很大。

6、气候带是什么?

自从19世纪以来,深信气候现象背后有着潜在的规律性这一点激励着地理气候学家试图将长期以来的各种气候形态分类成几种有限的全球性气候类型。这完全是一种惊人的挑战,因为究竟哪种天气类型应被用来作为分类的依据分歧太大,而且,系统性全球范围内资料的收集相对来说才刚刚起步。

全球范围内所能使用的首批系统之一是德国气候学家弗拉基采尔·柯本的系统。该系统依据温度和降水测量值来说明在任何一个特定区域里自然植被的生长情况——当地的植被本身就是当地气候特征的反映。然而,评论家们认为气候本应以其他特征,诸如土壤的形成或人类的体验,为界定的依据。例如:美国地理学家沃纳·戴尔金1966年的分类方案统筹兼顾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作为人体适感效果依据的日光辐射量等因素。

尽管柯本分类方案诸多方面如今已时过境迁,有许多气候学家仍然凭借植被类型研究气候。诸如:雨林气候、泰加群落森林气候或冻原气候,其中就有气候学家吉·提·泰瓦萨和理·埃奇·合恩。他们的分类方案(该方案将在下几页概况总结),辨别出七种截然不同的气候带;热带雨林气候、干旱带、亚热带、温带、北部(森林)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地气候。’

7、世界气候带

气候带
climatic zone

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性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
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
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在地
表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
增高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
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古
希腊人最早提出气候带的概念,并以南、北回归线和南、
北极圈为界线,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
带、南寒带、北寒带 5个气候带(或称天文气候带)。这
种分带反映了地球气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
没有考虑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的作
用,因而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随着气候资料的积累,
人类对气候带的认识和划分也逐渐完善。A.苏潘1879年
提出以年平均温度20℃等温线和最暖月的10℃等温线为
指标,把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
带和北寒带 5个气候带。W.P.柯本在1900~1936年以温
度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划分为热带多雨气候、
干旱气候、温暖多雨气候、寒冷雪林气候和冰雪气候 5
种气候带(主要气候型)(见柯本气候分类)。采用温
度和降水量指标划分的气候带较天文气候带更接近于实
际。Л.С.贝尔格1925年根据气候同自然景观的关系,以
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全球低地气候划分为:热带雨林
气候、萨王纳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内陆沙漠气候、
副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型)气候、草原气候、温带
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泰加林(针叶林)气
候、苔原气候11种气候带(型)(见贝尔格气候分类)。
1936~1949年,Б.П.阿利索夫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位
置及其季风变化,把全球气候划分为:赤道带、热带、温
带、极带 4个基本气候带和副赤道带(副赤道季风带)、
副热带、副极带3个过渡气候带,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
南、北半球各有1个带,全球共13个气候带(见阿利索夫
气候分类)。这种分带既反映了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
也反映了大气环流和洋流对热量、水分的传输,比较全
面地体现了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1959~1978年A.
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以气团的源地、分布和气候
锋的位置将全球气候划分为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
带和高纬度气候带(见斯特拉勒气候分类)。
中国气候学家对于中国气候带的划分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工作。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根据
温度指标,把中国东部地区划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
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6个气候带。《中华人民共
和国气候图集》(1979)将中国东部地区划分成南、中、
北热带,南、中、北亚热带和南、中、北温带等 9个气
候带。
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
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尤其
在较高纬度上,有些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综观
全球,在下垫面均匀的海洋和平原上,气候带表现清晰
而有规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带虽有反映,但是
不完整、不连续。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
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
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
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
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质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气候带有较
显著的南北位移。
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带的存在引
起地理环境中动植物、土壤、水文以及自然景观的地带
性分异,地带性成为地理环境中基本规律之一。同时,气
候带的形成与演变,又受其他地理因子的影响。因此,研
究气候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仅对气候学研究,而且
对认识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都有重要意义。

8、各个气候带对应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及特点

根据气候,把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由于温带和寒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这样地球上就分成了五个气候带。

热带气候又可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即赤道气候、热带气候和副热带气候。

赤道气候,即赤道地区的气候,它的特征是: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闷热多雨。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之间,全年气温变化较小;

全年多雨,陆上午后多雷雨,海上夜间多雷雨;年降雨量通常在1000—3000毫米之间,各月分配均匀。非洲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东侧海岸、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均属于赤道气候。

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全年可分干季和湿季两个季节,风暴甚多。印度、缅甸、越南和我国的海南岛都属于热带气候。

副热带气候:全年较长时期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和活动的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我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气候: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四季雨量分配均匀,云量多,湿度大,欧洲的英国、荷兰等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雨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我国新疆、甘肃等地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大陆季风气候,寒冷干燥,我国长江流域以北东部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寒带气候,即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有两种类型,种是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C之间,冰雪可短期融化,并有少量雨水,可生长苔原植物,亦称“苔原气候”。

另一种是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冰雪终年不化,又称“冻原气候”武“永冻气候”,亚洲和北美大陆极地绝大部分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8)纬向气候带和高地气候带差异扩展资料:

古代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分布很不相称。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

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 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

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这样,地球上的气候带就包括: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冷温带和寒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气候带

9、中国气候带划分

中国气候类型有5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海诸岛、台湾南部。最冷月的平均温高于15°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2、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横断山脉3000米等高线以东直到台湾。最冷月平均温在0°C-15°C间,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就是秦岭淮河线以北,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以东以南。最冷月的平均温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4、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地。高寒缺氧。

5、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广大内陆地区,降水一般低于400mm,年温差大。

根据气候要素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带状气候区域。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基本特征相似,与土壤风化和形成密切相关。太阳辐射是气候带形成的基本因素。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不仅影响温度分布,还影响气压、风系、降水和蒸发,使地球气候呈现出按纬度分布的地带性。

(9)纬向气候带和高地气候带差异扩展资料:

气候带的形成不仅受制于太阳辐射,而且受地表特性和大气环流的制约。所以这三个基本因子的综合作用也是气候带划分的基础。

由于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实际的气候带界线并不完全和纬度圈平行,尤其在较高纬度上,有些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综观全球,在下垫面均匀的海洋和平原上,气候带表现清晰而有规律;在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带虽有反映,但是不完整、不连续。

气候带概念还可应用到山地自然景观上。在水分供应充分的情况下,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在热带赤道地区的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可出现从热带雨林到终年积雪,即类似于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气候带。这种气候带结构称为垂直气候带谱。

地质时期,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气候带有较显著的南北位移。

与纬向气候带和高地气候带差异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