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如何防旱灾和水灾

如何防旱灾和水灾

发布时间:2021-06-30 21:01:34

1、救旱灾民于水火!求应对之策!

其实,我并不想说。但是,这里还是要说上一说。
此次灾害的,原因,一是天气持续干旱无雨。(一楼说的还好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如此长时间的不降雨,还是气候异常。估计还是全球变暖的恶果之一。如果没有猜错。(只能是猜了,毕竟手里没有具体的气象资料)是某地区的气温异常导致的水汽的流动发生改变。导致的此次长时间不降雨。)二是,农村的水利工程严重欠账。农村水库,灌溉渠老化失修。长期的无人管理投资。(可见那个城市缺到完全没有水了)三是,水资源的浪费严重。还有其他。
1.就目前而言,我们做的只能是捐款,捐物。向灾区送水。至少保障人的饮用不发生困难。资金的使用还是以紧急送水的为主。主要还是先保人的饮用。尤其是一些边远的乡村,政府至少应该提供取水的方便。或是帮助村民用水。若是,到了非常紧急的时刻可以,政府统筹用水。
2.很多地方农业上基本估计就要牺牲掉了。不过,还是联合专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看看有没有改种减小损失的方案.这个还要有气象部门的通力合作,提供中远期的气象预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农业专家参与减小损失。
3.城镇,应当减少不必要的用水。保障基本生活用水。可以使用限时供水,或者限制高耗水的服务业。经历节水。
4.至于其他的火灾,水灾毕竟还是以后的可以注意一下。但是,不适合放在最紧急的措施里。

以上的最紧急的。其次是灾后的。属于重要但不是最紧急的。
1.加大农村的水力设施建设。尤其是基层的,细枝末节的。只有毛细血管发达高效,才能充分发挥。水利设施不仅是大工程重要。配套的小工程也很重要。既然有村村通公路。就应该有村村修水利的工程。(还有就是要保养工程,提供使用的资金优惠。)同时,科学的预防旱灾。像现在,很多灾区修了水窖但是都已经见底了。水窖等水利工程合理的使用和修建一样重要,要合理的使用,良好的保养。要真正能做到,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不是像现在,全是空的。这个就需要组织起来共同管理。政府发挥主导和管理。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节水的灌溉或者节水作物。
(水利工程是兼有抗旱排涝的)
2.提高节水的级别。对于城市的供水系统检修。各种节水用具的推广。像节电产品一样,设立分级准入制度。
3.环境问题。注意保护环境,不然这样的自然灾害只会越来越多。还有就是气象部门要做中远期的气候报告。告知政府和公众指导农业和各种用水。(虽然这个长期天气预报有些勉为其难,但是还是尽量做吧。)

2、旱灾和水灾问题减少缺失的方法?

这就需要未雨绸缪,在旱灾水灾来临之前做好准备

3、湖南的洪灾与旱灾的原因及措施是什么?

今年很多地方频繁出现洪灾、旱灾、泥石流的严重自然灾害,据说有的地方与前几年地震有关,但就一般地区来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思考良久认为结论是清楚的。我生于山区长于山区,虽然多年在外工作,但仍然心系山区,觉得洪灾旱灾泥石流灾害愈来愈多,根本原因就在于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我是一个古稀老人,小时候所见的山区,到处可见耸天大树,或几十年树龄的林木,而今面目全然不同,虽然大多山区也呈现绿色,但大树甚少,“三灾”之源就在这里!稍有林木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树的根扎得广,扎得深,如果满山是大树,就会将山上的泥沙紧紧地扎住,并且犹如看不到的水库,有雨时能够大量蓄水,天晴时能够慢慢泄水,这可谓是治理“三灾”的头等工程。山区大树成林所起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如今的绿化工作,只强调覆盖面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一般只重视平地,而忽视山上,这与有些地方喜欢做表面文章也有一定关系。其实平地绿化,大多考虑的是美化而不是防灾。防灾的绿化,重点应当放在保护森林、发展森林。保护林木的生长期至少在二、三十年以上,达不到这个年限不能考虑砍伐,对二、三十年以上的林木也不能成片砍伐,只能采取删伐的办法。并且要规划一些重要山区永久不得砍伐。我国现有的原始森林少之又少,应当一律永久性禁伐。据我所知,现今农村山区,大多地方承包责任制虽然落实了,但思想上仍然缺乏永久打算,加之砍伐权不清不严,山上真正形成树龄几十年以上林木的很少,因此对防止“三灾”作用不是很大。这要化几十年乃至上世纪的努力,这的确不容易,但为了我们这一代和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和生活,已经到了非下决心不可了!

4、古代人如何应对水灾:预防和制度细节的完善

对于中国人所处的气候条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形容:“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化。”

复杂而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中国人,同时也为中国历史上频发的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著名学者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就曾这样谈到,中国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於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有称我国为‘饥荒之国度’者,诚非过言。”

根据他的统计,公元前18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有记载的水灾1058起,旱灾1074起,约占全部灾害的40%以强,因而成为中国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

夏季风无疑是导致中国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重大旱灾也往往发生在夏季。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阎守诚对唐代旱灾的统计,夏旱超过34%。由于夏季是各种秋收作物旺盛生长需要水分最多的季节,降水稍有缺乏就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所以夏旱往往被称为“掐脖旱”,历来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受旱季节。

在历史上,即使盛世也往往疲于应对强悍的夏天。

对于中国人而言,如何应对夏天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移动的水灾

提到夏天,就不能不先说到水灾。水灾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自然灾害。根据历史典籍,早在远古时代水灾就开始困扰中国人。唐代虞世南所著《北堂书钞》中就说,“遂人氏时,天下多水”。

后来到尧舜禹时,号称有滔天洪水。邓拓认为,所谓滔天洪水,不过是因天降大雨而致“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根据中央气象局1981年编制的《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等资料,1470年至上世纪80年代间,中国洪涝灾害大体以哈尔滨呼和浩特成都广州一线为界限,以东部地区为洪涝高发区。

从历史上看,在1949年之前的大约两百年里,华北平原水灾最为高发,其次是江淮地区及河西以东等地。进入20世纪后,华北水灾减少,江淮地区保持平衡,但东北地区特别是松花江、嫩江流域成为水灾高发区,同时河西、陕南、关中地区成为重灾区。

这时,中国水灾的高发区已经大致以“胡焕庸线”为分界。所谓“胡焕庸线”是指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线”。而从1949年以后看,水灾的东西差异更加巨大,中国地理第二级阶梯,即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水灾比较严重。

水灾的分布与夏季风所影响的中国降雨分布大体相当。确切地说,中国各地水灾受灾的高峰都是在6至9月,这与中国夏季降雨的变化完全一致,同时与农作物生长周期也完全符合。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到,水灾高峰的出现是与水灾原因---降水和承载体---农作物的变化一致引起的。当然,对于不同地区来讲,又与本地区降雨和农业生产的变化相一致。这也是夏季风带给中国的影响。

但是从历史上看,水灾的分布与降雨也有所不同。以唐代水灾为例,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唐代气候特点仍存在争议,包括“全暖说”、“由暖转冷说”、“波动说”等等。但根据史料,唐代水灾较其他朝代更多。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资料,发生水灾最多的是包括今天河南、山东、江苏及周边地区的“河南道”,其次是关中地区,都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是,根据气象历史,中国降雨量最多的分别是华南地区、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云贵川地区。而在唐代,这些地区的水灾远少于北方地区。

不过,如果从时间分布上看,自从安史之乱后,北方水灾开始减少,南方水灾增加。比如,包括今天辽西走廊、河北东部的“河东道”的水灾减少了三分之一。辖地包括今天上海、浙江、福建全境、苏南及安徽部分地区的“江南道”的水灾却增加了50%以上。

显然,唐代水灾分布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变迁有很多吻合之处。在唐早期,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关中,其经济供给区遍及整个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陈寅恪称之为“关中本位政策”。

到安史之乱,战乱使北方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陷入停滞。中国人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加大。根据《吴地记》等记载,苏州人口由贞观年间的不到2万户,增加到唐僖宗年间的12万户。 制度应对夏天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如何应对夏天的水旱灾害以及次生、衍生灾害一直是中国人的难题。

首先是如何认识灾害。“天命”曾是中国人对天气及自然灾害原因的唯一解释。邓拓曾这样说道,中国人脱离氏族社会后,经济政治生活都由单一阶级支配的体系已经建立,所以人们认为人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由支配阶级进行统治,因此也受其影响。同时,受自然力的压力,又设想存在与人间统治阶级一样的天神。所以,天气、灾害都被认为由人间统治者的行为引起,受天神控制。

因此,那些年代,一旦出现灾害,皇帝首先要自责和检讨,并且采取“德行”消除上天的责怪,即“弭灾”。“弭灾”包括自谴、避居等等。后参加这种活动的往往还包括皇室亲属、各级官员,后来普通百姓都会采取类似行为。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中国人开始采取其他方式应对灾害。根据邓拓归纳梳理,历史上中国人应对灾害有消极救济与积极预防两种。消极救济又有临灾治标、灾后补救两种。

临灾治标又分为赈济、调粟、养恤、除害等等。灾后补救包括安辑、放贷、节约等等。安辑是指安顿流民,蠲缓即缓赋,放贷用于复业,节约用以度困。

积极救济论的主要内容是包括重农、仓储在内的“改良社会条件”和包括水利、林垦在内的“改良自然条件”。

邓拓认为,中国历代灾害之最多、最甚者首推水旱,“水旱之致灾,虽亦由于自然条件使然,而人工不与以改良克服,即水利之废弛厥为基本原因”。

而“森林之多寡,对于水量之调解,关系至为重大”,他引用外国学者的话说:“无木之荒,不啻无粟。”

上述应对之策均是技术性的,其结果往往取决于当时之吏治。所以在历史上很多时候,治水治旱前后均先治吏。

官吏往往开始就决定了人们是否需要应对灾害。《明宪宗实录》中曾记载,1470年华北、华东地区的六个府“夏麦已全无收”。结果官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累经报灾伤,然有司未照例覆勘,展转迟延。”

而在预防环节,也经常出现《明会要》所载仓储“十处九空,甚至仓亦无存”的情况。

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严格吏治。《典故纪闻》记载,永乐元年,朝廷要求“凡丰捻之处,于见有官钞支籴谷粟,储以备荒,郡县考满,吏中计绩,以定展最。”也就是说不仅建立储备制度,还将其作为官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在明洪武年间,为了防止救灾时官员克扣粮食,规定将每个灾民的姓名和应得到的口粮张贴在公共场合,还要求上级官员“出其不意”下行查验。

应该说,无论从预防还是实施,制度的细节都是中国人应对夏天及其灾害的关键。

5、怎样预防旱灾

平时珍惜水资源,储蓄水资源
保护环境,毕竟这次旱灾和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关系
【旱灾属于自然灾害,有人为因素,也会有自然因素】

6、在中国古代,如何应对旱灾?

历代应对旱灾的措施
《管子·度地》云:“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可见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把水、旱等自然灾害与治国联系在一起了。由旱灾引起的种种自然灾害与社会危害可以看出,如果统治者应对不当,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人口减少,还会招致社会动乱甚至亡国灭家的恶果。正因如此,历代政府大都能在旱灾来临时积极应对,其举措可大略分为以下几方面。
灾前预防。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古代也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抗旱方法。西汉政治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曾提出通过“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等方式“以实仓廪,备水旱”(《汉书·食货志》),强调的是使人民能够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体现的是重农以防灾的思想,与管仲、李悝等人的主张一脉相承。其实这种储藏粮食的设施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仰韶、大汶口、马家窑、大溪等文化遗址中都发现过规模不等的窖穴。甲骨文中有多处商王派人建设、巡视各地仓廪的记载。周代以后,仓储制度日臻完备,成为抗旱救灾的重要保障。除了粮食储备外,兴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周代有司空(工)一职,《荀子·王制》提到其职责包括“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秦人所修郑国渠以及汉代所建关中水利网,都是为了解决关中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隋唐以至明清,都曾花大力气开凿、疏浚运河,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到京师的漕运畅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沟通各大水系、预防水旱灾害的功能。
赈济救灾。《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包括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等。后世救灾基本不出此范围。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大旱,“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汉书·宣帝纪》)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汉书·平帝纪》)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可见汉代旱灾之频仍以及政府救灾之力。唐宋以后对因旱受灾者的赈济也颇为重视。如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明太祖实录》卷一二四)清代除正常赈济外,还有“加赈”,即根据灾情追加的赈济措施。另外,家族内部互助、乡里周济、寺院施舍、民间社会团体救助等也作为政府赈济的补充形式逐步完善起来。
移民就食。与自发形成的流民潮不同,移民是历代政府组织受灾民众到条件相对较好地区就食的一种救灾方式,这在汉魏以后比较常见。如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魏书·食货志》)旱灾发生后,北魏政府见京都灾民自发流亡,遂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迁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诏由官府购买牲畜分发给关中旱灾地区的农民,让他们到关东就食(《隋书·食货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元史·世祖本纪》)在古代交通运输能力有限、救灾物资无法快速运抵灾区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的移民就食措施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周礼》中已经记载有专门掌管山林的官职,如山虞、林衡等。《管子·权修》有“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的说法,可见周代先民已经认识到保护林木与水旱灾害之间的某种联系。后世也有一些植树造林方面的记载。如《宋史·太祖本纪》载:“开宝中,诏缘黄河、沛河、清河、御河州县,准旧制艺桑枣外,别课民树榆柳,为河防。”在河边种树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灾,可谓一举两得。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关中地区抗旱生产的经验,发明并推广了“代田法”。把耕地分成相间的甽和垄,种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长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垄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甽中,到暑天时,垄上的土削平,甽垄相齐,起到耐旱抗风的作用。唐代又解决了早春跑墒的问题,并派专人管理与协调农耕地区的水源分配,这在敦煌文书中发现的农田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中有明确的规定。明清时期对旱作农业技术的认识更加科学深入,清人杨屾在《知本提纲·修业》篇中总结了西北地区的农耕经验,认为“每岁之中,风旱无常,故经雨之后,必用锄启土,籽壅禾根,遮护地阴,使湿不耗散,根深本固,常得滋养,自然禾身坚劲,风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干风旱也。”这些耕作经验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另外,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也是增强抗旱能力的一条途径。如《史记·大宛列传》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见大宛以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的苜蓿养马,便引进到今甘肃一带广泛种植。唐代前后,耐旱耐瘠的荞麦也在西北地区得到推广,白居易《村夜》诗有“独出门前望田野,月明荞花白如雪”之句,宋人苏轼《黍中秋月三首》诗中也有“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的描写,可见当时荞麦种植之广。

7、如何防范旱灾洪水

?

8、水灾和旱灾的危害

水灾的危害: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危害。旱灾的危害:它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9、“旱灾”“低温冷灾”“洪灾”“泥石流”有什么预防和自我保护的措施?最好能编成口诀

旱灾不用怕,喝水预防它。 冷灾没什么,穿衣不离家。 洪灾泥石流,其实不可怕。 莫往低处跑,高处远离它。 参考资料:自己编的

与如何防旱灾和水灾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