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气压带对旱灾的影响

气压带对旱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01 07:30:46

1、为什么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理论上一般是干旱少雨的?

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副高会对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温造成影响。首先,赤道低压属热力低压,副热带高压属动力高压,副极地低压属动力低压,极地高压属热力高压。
由“热低压”产生的赤道低压使气流从赤道上升到高空,并向极地高压流动。高空气流不考虑与地面的摩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气流方向向右,南半球相反)的影响下,最终,在纬度30度附近气流方向与纬线平行,阻碍了气流运动,导致空气发生聚集并下沉,由此形成一个动力高压--副高。由于副高纬度较低,且空气下沉导致降雨稀少,所以副高温度较高。

2、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干旱原因

在西太平洋高压控制下的地区,有强烈的下沉逆温,使低层水汽难以成云致雨,造成晴空万里的稳定天气,时间长久了可能出现大范围干旱。
副高是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重要系统。我国降水的水汽来源,虽然主要依靠西南气流从印度洋输送来,而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和活动,不仅对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有关,而且还影响着它南侧的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大陆输送来的水汽。同时,西太平洋副高的北侧是沿副高北上的暖湿空气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的地带,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是我国大陆地区的重要降水带。
因而,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
每年2-4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20N间时,我国华南地区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6月副高脊线北跳越过20N,稳定在20一25N间,降水带位于长江下游和日本一带,正是梅雨季节开始的时期。由于每年副高的势力强弱不同,北进快慢有别,梅雨期的长短和入梅、出梅的早晚都有很大差异。梅雨可以出现在5-7月间的各个时段。出现在5月的梅雨称为早梅雨出现在6-7月的梅雨称正常梅雨。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平均约20天。
造成梅雨期连续降雨过程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准静止锋、切变线和西南低涡。
这些系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续出现或移、停滞,都能造成大面积的洪涝。到7月份,副高脊线再次北跳,降雨带从长江流域推移到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结束,开始被西太平洋副高所控制,天气变得炎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现象。从7月底到8月初,高压脊线进一步越过30°N,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带。9月上旬,高压脊线开始向南回跳,雨带也自北南移。
上述情况仅仅是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对我国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
实际上,副高的南、北季节性移动经常出现异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水涝的反常天气。
例如,1956年西太平洋高压脊第一次北跳偏早,第二次北跳偏晚,这一年梅雨很盛,长江中下游流域雨量过多。1954年副高比较久地稳定在20一25N间,长江流域梅雨持续时间达两个月之久,结果造成江淮地区几十年罕见的大水。1958年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偏晚,第二次北跳偏早,形成了这一年空梅,造成了干旱。

3、北半球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旱少雨,原因是什么

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副高会对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温造成影响.首先,赤道低压属热力低压,副热带高压属动力高压,副极地低压属动力低压,极地高压属热力高压.
由“热低压”产生的赤道低压使气流从赤道上升到高空,并向极地高压流动.高空气流不考虑与地面的摩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气流方向向右,南半球相反)的影响下,最终,在纬度30度附近气流方向与纬线平行,阻碍了气流运动,导致空气发生聚集并下沉,由此形成一个动力高压--副高.由于副高纬度较低,且空气下沉导致降雨稀少,所以副高温度较高.
副热带高压中心及脊线附近是干旱少雨,但其南部有热带气旋和东风波活动,降雨频繁;其北侧为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和南海带来大量暖湿空气,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降水.
所以副热带高压不同部位天气不同.

4、干旱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1、干旱胁迫会造成植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运转失常,干物质积累受阻,总颖花数减少。尤其是缺乏足够水源供给的“望天收”稻田,持续干旱将面临绝收风险。

高温天气,也会伤害开花受精过程,造成花粉败育,导致空壳增多,结实率下降。温干旱双重作用对于西部早稻产量的形成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高温干旱会使西部和南部地区胶园胶树生长减慢,乳胶合成受阻,产胶量降低。橡胶耗水量较多,较长时期的水分胁迫导致胶树受损,出现嫩叶黄化。

3、高温干旱会使水分胁迫导致叶片蜷缩,气孔关闭,影响果树光合进程,对香蕉等果树的果实膨大不利,容易造成畸形果实;芒果、荔枝和龙眼等正处于收获季节,高温不利于果实采摘后的贮存与保鲜,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品质。

(4)气压带对旱灾的影响扩展资料:

针对高温干旱天气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一是在受旱地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抓住有利天气出现积雨云层条件,加大频率进行人工降雨以缓解旱情。

同时,需做好水资源的调配与管理工作,合理蓄水、节约用水。二是西部地区处在抽穗扬花期的早稻,灾后恢复水分供应时可进行1-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者叶面营养液的喷施,对于受害程度较轻的田块,于破口期前可补施一次氮肥。

南部地区晚稻看苗期酌情控水,可采用浅水勤灌的方式提高水分利用,同时可通过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来控制苗情。三是干旱地区胶园需控制割胶次数或停止割胶。

四是荔枝、芒果等果树及时采摘并做好整枝果树修剪管理,以减少损失。

5、季风气候降水多,但为什么发生旱灾时也是因为季风气候呢

季风气候降水多,是在南亚高压位置偏东的气候背景下;而当发生旱灾时,南亚高压位置是偏西的,阻断了西南季风的水汽通道。

6、旱灾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农作物减产

7、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旱灾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质、减产,农业歉收。如:早稻高温逼熟造成空壳率增加,部分稻田出现了开裂、倒伏现象。旱地作物旱象更为明显,花生枯死,脐橙出现叶片发黄、卷曲等干旱症状。(2)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3)干旱将造成水利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4)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控制和扑灭。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季节。(5)旱灾还常常带来蝗灾的发生。

与气压带对旱灾的影响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