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灾害调查表 发生时间,地点(国家或地区),灾害类型,破坏状况
气候灾害 2005年,全国出现了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大风、冰雹、雷击、龙卷风、高温、雪灾、低温冻害等多种气象灾害。年内,各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42亿元,因灾死亡2475人,属于灾害偏重的年份。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881.8万公顷,其中干旱、暴雨洪涝受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的69%。华南南部出现了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一度秋旱明显;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
【旱灾】 2005年,全国干旱范围偏小,损失偏轻。没有出现大范围、持续时间长的严重干旱,旱情较常年轻。但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初夏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华南一度秋旱明显。
【台风/热带风暴】 2005年,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中国,台风强度大、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0509号台风“麦莎”是2005年造成影响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重的台风。
【暴雨/洪水】 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
【沙尘暴】 2005年春季,全国共出现5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出现在4月27~28日,内蒙古二连浩特、阿巴嘎旗、满都拉、锡林浩特出现了强沙尘暴。
【雷击】 2005年,全国雷电灾害呈现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雷电灾害1.1万多起,其中,雷击致人伤亡事故700多起,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200多起,造成建筑物损坏1100多起,引起供电故障2700多起。全年雷电灾害共造成1300多人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2、减轻干旱灾害对策
干旱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人类的经济活动加速了这一自然演替的速度,直接原因在于人口压力过大以及以滥垦、滥伐、滥牧等方式对植被的破坏。因此,减轻干旱灾害的有效对策是:
1)加强对生态系统恶化导致对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益的严重危害的认识,结合本国国情采取恢复生态平衡的综合性行动,同时,有关国家要加强团结协作,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1973年由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乍得等9个成员国组成了“萨赫勒地区国家常设抗旱委员会”。1985年3月来自14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联合国关于非洲紧急形势会议”,国际社会共调入非洲灾区600万t粮食,还提供了大批的车辆、药品、疫苗、衣被等急需物品。
2)控制人口的增长,切实减轻人口对土地和环境的压力。
3)改变农牧业经营方式,严禁滥垦滥伐,合理利用现有耕地,提高集约化程度,以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的目的。在有的地区要引导迁移种植业走向定耕。另一方面,要退耕还牧,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限制过度放牧,并根据不同草场的植被生态特征科学确定载畜量和畜群组合。
4)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6方面,重点是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开发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益。
5)把节约用水作为抗旱减灾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贫水国家,全面节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要采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手段来推动节水工作的开展。抓好农业节水要从水利工程的引水、提水、输水、配水等过程入手减少损失,又要从改进灌溉制度、灌水方式和用水管理及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力争节水。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如集雨节灌、蓄水塘坝、井灌等水利工程。研究开发生活与工业节水技术和推广节水型工艺,提高生活与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6)建成完善的旱灾监测、预警系统及气候评价体系。监测方法如下:
人工监测:根据土壤-大气-植物连续系统的湿润状况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水分供需平衡进行人工监测,建立数学模型及其数据库,干旱指数动态模型预测环境湿润状态与水分供需平衡的演变规律,根据指标判断干旱事件发生与否(我国使用较多的为单指标模型,如降水指标、土壤含水量指标和水量平衡指标)。
卫星遥测:以人造卫星为平台,用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计算各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干旱情况的物理指标。①热惯量法利用土壤的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建立土壤(裸土)水分与传感器读数间的数学模式监测土壤干湿程度。②作物缺水指数法利用卫星可探测的地表热红外温度与地表至地下50cm土壤含水量的对数关系测定土壤干旱程度。③归一化指数跟平法利用NOAA气象卫星第1和第2通道的光谱发射比,计算植被指数反映植物的长势。供水植被指数法根据作物受旱时气孔关闭叶温升高的原理,从气象卫星第4通道的亮温反演植被供水状况。④微波遥感法利用干、湿土壤介电常数的巨大差异,及后散射系数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由卫星测定后散射系数。但目前离监测旱情的实用化和业务化尚有一定距离。
气象预报:主要监测内容是:雨情、墒情、水情、工情和农情。
旱灾的预警系统:是一个集旱情监测、信息传输、旱情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的技术手段先进的、反应迅速的、功能齐全的抗旱信息系统。功能是及时发现旱象,实时监视旱情变化,掌握抗旱动态,分析受旱程度和旱情发展趋势,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旱情的抗旱信息,并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该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3个子系统及通信网络组成,各地的政府与气象站和雨情、水情测报站通过系统的通信网络采集相关信息,信息传输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接收和传输各类信息、图像和抗旱指令。由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3部分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开放数据库管理方法贮存和管理与抗旱有关的基础信息和实时信息,迅速提供数据支持和进行气象、水文、土壤和农业干旱分析,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分析旱灾范围和旱灾程度,通过对旱情的跟踪监视和检索,对输出的各项旱情分析结果进行灾情评估。
气候评价:当年气象资料和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数据、灾害损失等资料,结合当年干旱灾害程度,对农业生产甚至具体作物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因旱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气候干旱、天气干旱和农业干旱?
2.简述我国旱灾的特点。
3.以以色列为例说明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4.论述影响非洲大干旱的主要原因。
3、阐述中国水灾和旱灾这两种灾害时空分异,规律及联系
这是高中地理题目吗? 我说简洁一点,只是概括的说,大概的一个说法
1、先从时间上说,
水灾:因为中国大部是受季风影响下的气候 因此在中国水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但各地发生的月份不一致,主要看当地河水的汛期,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发生在5、6月份,因为当地的雨季是5、6月份,而华百北地区是7、8月份。
而旱灾: 主要发生在当地河水的枯水期,中国的枯水期在冬季和春季度(华北和东北的春旱)所以说旱灾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但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特殊 因为7、8月份雨带已经北移,当地正值三伏天,降水稀少,因此该地7、8月份易患旱灾。所以这样看来,判断的标准 还是要看当地河水的枯水期。
2、再从空间问上分析
水灾:一般来说降水丰富的地区易患水灾,因此 中国易发生水灾的地方是南方地区
旱灾:旱灾分布比水灾要广泛的答多 中国大部地区都发生过旱灾,北方发生的频率更高
3、规律:前面已经提到,判断一个地区发生水灾和旱灾是什么时候 看当地河水的汛期或枯水期
而判断一个地区的水回灾和旱灾的空间分布则要看 地区的气候分布状况、降水带的分布
4、在季风气候区,水答灾和旱灾往往互相联系水灾之后也许就是旱灾,主要还是看季风的稳定
4、什么是农业生物灾害及会造成哪些重要损失
⑴分析家乡常见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产生的原因) ⑵列举家乡遭受的自然灾害实例。 ⑶当地抵御灾害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⑷自己对家乡抵御自然灾害的实施建议和设想。 (是宁夏地区)宁夏是全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大,干旱、冰雹、霜冻、大风、沙尘暴、雷电等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1985年至2005年宁夏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全区GDP的1.9%至6.5%,由其引发的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间接损失难以估量 大气环境恶化。有关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我国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5%,土壤酸化程度有增无减;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1995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8公顷左右,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倒数第三位。 草地退化。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过度樵采和长期超载过牧,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达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下降,人均积蓄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7,森林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 海洋环境也不容乐观,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生态环境恶化所产生的危害有多大? 经济损失。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测算只是生态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潜在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这种损失远大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为其2-3倍,甚至10倍。 生态破坏加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安定。在宁夏、内蒙古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地震、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后果。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的江河断流和污染,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其造成的损失及负面影响还在扩大! 人为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大炼钢铁、“以粮为纲”、“有水快流”、“先上车后买票”等等,都对环境造成了触目惊心的损害。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新的生态破坏行为还时有发生。
5、干旱,风暴潮,台风,寒潮都是气象灾害吗
是的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自然灾害会造成几百万元到几百亿元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灾害区内不计其数的伤亡人数。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6、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有哪些
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是由于地震造成社会生产资料破坏,导致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产生的经济损失。一般认为,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组成:停产减产损失、产业间的产业关联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有的人认为还应包括抗震救灾的投入费用。
(1) 停产减产损失:由于地震破坏,生产、流通等工商业停止运营,或减少产量造成的损失;以及由于地震灾害导致固定资产破坏和劳动力减少等原因,使得生产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2) 产业间的产业关联损失: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各个产业间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形成局部生产资源(包括生产力资源)的呆滞和积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上游企业遭受破坏,中断零部件供应,导致下游企业停产或减产;或因生产活动遭到破坏打击,生产和流通迟缓,导致投资和金融交易降低、经济萧条等。
(3) 投资溢价损失:由于地震造成部分消费品和居民财产损失,震后需要挪用部分生产性资金进行弥补。这些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和用于消费的效益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就是投资溢价损失。
还有两类地震灾害间接损失:环境破坏和
心理
影响,这种影响的损失后果更不好评估,因此很难计算出经济损失。
7、请问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是如何估算的?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在同一灾害形成过程中,包括原生灾害和紧密伴随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总和。譬如一次大地震中,在房屋和工程构筑物倒塌以及田园、道路破坏的同时,还可能引起断水、断电、断气、失火和交通阻塞,由它们分项和共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可以视为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因为在这样的灾情评估中短时间内无法区哪些是原生灾害,哪些是次生灾害。在以往的灾害损失分类或计算中,忽略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灾害事件发生后的救灾和灾区恢复的投入部分,它包括为救灾和灾区恢复工作所他投入的全部社会产品总量,我们暂时称指为灾害救援损失。之所以把这部分投入的社会产品总量做为损失来看待。
8、天津近年来有什么灾害吗?对地区有什么影响?
天津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主要有:
1,灾害类型多,灾害频次高。历史上对天津市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风灾、地震、风暴潮、地面沉降、雹灾、赤潮、雪灾、农业病虫害、土圵盐碱化等十余类;1890~1989年间共发生各类重大灾害96次,几乎平均每年要发生一次。其中,暴雨灾害占21%,雹灾占17.6%,旱灾占14.5%。
2,灾害分布空间广,轻重程度不均匀。市区及各区县几乎都有灾害发生;其中,市区、宁河、汉沽地区地震灾害最重,塘沽风暴潮灾害最重,蓟县暴雨灾害最重,静海干旱灾害最重,洪涝灾害则对市区和武清造成损失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