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小斑病的病害循环是怎样的?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虽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因此,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垛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种子上的病菌对传病一般不起作用,但T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菌存活的多少与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有关。地面上病残体中的病菌至少能存活1~2年,埋入土中的病残体腐烂后,病菌即死亡。
翌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在适温下,病菌侵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T小种在60~72h内就能完成版一次侵染过程。
在田间,病害最初在植株的下部叶片上发生,先逐步向周围的植株扩展(水平扩展),然后再向植株上部的叶片扩展(垂直扩展)。
春、夏玉米混播地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上的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这些权地区,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玉米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残体进入越冬阶段。
2、怎样防治玉米小斑病?
防治策略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减少菌源,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优质和高产的玉米品种或杂交种是保证玉米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品种要合理布局,定期轮换。
(2)加强栽培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尤其是避免拔节和抽穗期脱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适期早播,合理间作套种或实施宽窄行种植,如与大豆、花生、小麦、棉花间作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合理密植。另外,注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加强土壤通透性,并做好中耕、除草等管理工作。
(3)搞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
严重发生小斑病的地块要及时打除底叶,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消灭遗留在田间病残体,秸秆不要留在田间地头,秸秆堆肥时要彻底进行高温发酵,加速腐解等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大流行年份的补救措施。目前用于防治玉米小斑病的主要药剂有10%世高、50%扑海因、75%粉锈宁、70%代森锰锌等。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
3、玉米小斑病是什么?
玉米小斑病又名玉米斑点斑,是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夏玉米发生较重。
症状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叶片、茎、穗,籽粒也可受害。病害因品种和病原生理小种不同,症状有3种类型:①病斑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有明显的深色边缘,病斑扩展受叶脉的限制;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扩展不受叶脉限制,呈灰褐或浅黄褐色,无明显的边缘,有时病斑上有轮纹,高温高湿时病斑边缘有时出现暗绿色浸润区;③病斑表现黄褐色的坏死小点,不扩展,边缘有黄褐色晕圈,这是较为抗病的1种表现。叶鞘、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一般为不规则形或纺锤形,黄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斑上可产生霉状物(彩版三,13)。
病原
无性阶段为Bipolaris maydis(Nishik.)Shoemaker(=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hik.et Miyabe)属半知菌亚门离蠕孢属;有性阶段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o),属子囊菌亚门。
分生孢子梗散生,褐色,直立或有膝状曲折,褐色至绿色,单生或丛生,基部稍膨大。分生孢子浅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长椭圆形、柱形或倒棍棒形,3~10隔膜,以5~8隔膜为主,中间或中间稍下部的直径最大,向两端逐渐窄细,两端细胞钝圆,直立或向一方弯曲。有性阶段的拟子囊壳黑色,部分埋在寄主组织内,表面布满分生孢子梗和菌丝。拟子囊壳在茎和病叶基部组织上偶而可以看到,干燥或过湿都不适于拟子囊壳的形成。子囊孢子在病害循环中不占重要地位。
根据玉米小斑病菌对不岗细胞质的玉米致病力差异,可分为O、T两个生理小种(表2-1)。
表2-1 玉米小斑病T小种和O小种比较表
由于我国玉米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是正常细胞质自交系配制杂交种为主,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生产上极少使用,所以对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专化性的T小种,未成为优势种,仍以O小种为优势种。
发病特点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在病株残体内外以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病残体只要不腐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遗留在田间的病叶、苞叶、秸秆等,都是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上。如田间湿度较大、叶面有游离水滴时,分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内,3~4日即可形成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重复侵染,蔓延扩散,直到天气变冷、湿度降低,不利于病原菌为止。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与感病的夏玉米品种有关外,病原菌的越冬菌源及在玉米生育期菌量积累的速度也有重要关系。从苗期到抽雄前后,如环境条件适合,病原菌通过多次重复侵染,迅速积累较多的菌量,就可在玉米灌浆期形成大流行,导致严重损失。春玉米一般发病晚,病害扩展缓慢,到生长后期,即使积累了较大量的菌量,往往玉米已接近成熟,一般不致引起严重损失。
温度和湿度对小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最为重要。它的需要适温比大斑病菌高。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3~25℃,最低为15℃,最高33℃。适于田间发病的日平均温度为25.7~28.3℃。具备适温又有充足水分(降雨),则病势迅速发展,很容易导致大流行。在华北,夏玉米正处在拔节抽穗阶段,如遇降雨天数多,湿度高,则往往引起小斑病的大流行。
防治方法
根据河北省研究结果,初步总结出短期测报的指标: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在20%左右(单株下部2~3片叶见病斑)时,结合气象预报,将有中到大雨,田间病情在半月左右将暴发。这个时期将是摘除底部病叶之后喷药防治的键时刻。具体防治方法请参阅大斑病的防治。
4、玉米小斑病怎么防治?
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区,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1)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降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5、玉米大斑病的病害循环是怎样的?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散落于田间地表病叶上的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而病叶上经过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在初侵染中作用不大。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适宜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内扩展很慢,侵入木质部导管后则扩展较快。受侵维管束的导管被菌丝堵塞,水分输送受阻,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呈现典型的萎蔫斑。从侵入到显症一般需7~10d。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其他玉米植株上,进行再侵染。在玉米生长期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更多的菌源,通常在夏玉米生长后期引起流行。
6、玉米小斑病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玉米小斑病如何治?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做好田间管理,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做好肥水管理,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生殖器官发育的关键期。也是玉米追肥的第一个时期。在拔节至开花期的时候既要做好玉米化控又要保证营养供给,通常选用缩节安、矮壮素加强栽培技术的管理,在对种子的处理过后,适当选择旱播,避开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玉米在生长期发现了斑点病,及时摘除病叶,均衡施肥,雨后及时排水,及时观察,及时施肥管理!
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稀疏的灰色或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高度抗病的品种上会产生黄褐色坏死小型病斑,病斑周围具明显的黄绿色晕圈,但是不会产生霉层。所以这小斑病病菌的来源就是在于地势低洼处、潮湿处、降雨多的地区,只要是满足两个就可以形成。大家都知道这病菌具有繁衍性和借助风力降雨的传播性,所以这主要还是在于预防工作上面了。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体。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玉米抽穗前后,开始喷药防治,可选用苯甲.嘧菌酯、苯甲.咪鲜胺、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菌唑等药剂喷雾。严重时应连续防治两至三次。
叶斑病囊孢子裂变成分生孢子,形成新的感染源,循环感染和危害当季玉米植株;叶斑病通过风雨传播,一般从底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高温高湿环境利于叶斑病的传播流行。播种出苗的玉米发现蓟马为害时,可以喷雾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同时要清除玉米田边滋生的杂草,减少周边虫口数量,玉米苗期蓟马为害严重时,可在田间悬挂蓝板予以诱杀。
7、玉米小斑病有什么症状?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以抽雄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害在玉米植株上产生的症状因病菌生理小种和玉米细胞质的不同而异。在叶片上,有3种类型病斑:①病斑椭圆形。其扩展受叶脉限制,黄褐色,边缘深褐色。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灰褐色或黄色,一般无深色边缘,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③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周围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不扩大,属抗病类型。前两种为感病类型,在一些玉米品种上,遇高温、高湿条件时,病斑的周围或两端可形成暗绿色的浸润区。这种现象在幼苗上表现最明显。在适宜的条件下,带有浸润区病斑的叶片萎蔫死亡较快,故称之为萎蔫型病斑。
不产生浸润区病斑的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在适宜条件下可汇合连片,使叶片变黄枯死,但不表现萎蔫症状,称之为坏死型病斑。在多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可见灰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开始时出现在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整株提前枯死(图7-15)。
图7-15玉米小斑病症状
病菌T小种除危害叶片外,还能危害叶鞘、茎秆、苞叶、穗柄、果穗和穗轴。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较大,纺锤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紫色或不明显,病部上常有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后腐烂或下垂脱落。受害种子腐烂发霉,影响发芽或导致苗枯。
8、玉米小斑病有什么法子?
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区,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1)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降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9、玉米小斑病的病原物是怎样的?
病原物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偶尔可在枯死病组织上或近叶鞘叶片上发生;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Shoem.],半知菌亚门双极蠕孢属。
分生孢子梗散生于病斑正反两面,单独或2~3根成束从气孔或表皮间隙抽出,直立或膝状弯曲,不分枝,褐色,有3~15个隔膜,以5~11个为最多,端部稍细而色淡,基部较粗,色深。分生孢子从梗的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或近梭形,正直或略向一侧弯曲,中间较粗,向两端渐细,两端细胞钝圆,褐色至深褐色,有3~13个隔膜,以5~8个隔膜为多,脐点平截,萌发时由两端长出芽管。子座部分埋于寄主组织内,黑色,球形,喙部明显,内部着生近圆筒形的子囊。子囊基部有柄,内有4个(偶尔2个或3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线形,无色,有5~9个分隔。
菌丝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10~35℃,最适温度28~30℃。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23~33℃,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32℃,5℃以下或42℃以上很难萌发。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都需要高湿,但分生孢子的抗性较强,在玉米种子上能存活1年。
玉米小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可区分为T、O和C等3个生理小种。T小种和C小种分别对T型和C型细胞质玉米具有强毒力,O小种对不同细胞质玉米的毒力无专化性。病菌对玉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毒素引起的,3个小种在寄主体内外均可产生毒素。目前,我国O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优势小种。O小种不同菌株之间对寄主的毒力强弱差异明显,可能存在不同致病力的生理型。
在自然条件下,病菌还可侵害高粱。人工接种时,病菌还可侵害大麦、小麦、燕麦、苏丹草、水稻、白茅狗尾草、黑麦草、虎尾草、稗、马唐和纤毛鹅冠草等多种禾本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