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土传病害?
植物病害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即由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第二类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过度或干旱、肥料过多或营养不足、大气或土壤污染等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是非传染性的,因此,在植物病理学上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植物病害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寄生植物受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按传播方式又可分为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
根据传播来源和方式,土传病害是指由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也就说那些初次侵染来自土壤,其传播体一般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病原物所致的病害。土壤里含有大量的有害病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发作,造成作物根腐、枯萎、黄萎、立枯、猝倒、黑根、茎腐等病害,这些病害统称土传病害(Soil-bornedisease)。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2、土传病害怎么治?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分为非专性寄生与专性寄生两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根侵染真菌,如腐霉菌(Pythium spp.)引起苗腐和猝倒病、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专性寄生是植物微管束病土传病害原真菌,典型的象尖孢镰(Fusarium oxysporum)、黄萎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um)等引起的萎蔫、枯死。根病的严重程度受根端分泌物成分和浓度的左右。因此,抑制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活动就成为保护根系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基础。但必须重视和考虑土壤理化因素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根部病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作用。
常见的土传病害有:
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瓜
土传病害
类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等;
茄果类的灰霉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绵腐病、绵疫病、褐纹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髓部坏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黄瓜枯萎病
豆类灰霉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
防治措施:
防治土传病害,必须认真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减少温室菌源为中心目的,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消灭菌源
利用温室封闭性能好的特点,在暑季室内作物换茬时,采取水淹、或火烧、高温焖室等技术措施,铲除室内土壤中残留病菌,净化土壤,力争室内无菌,杜绝以上各类病害的初次侵染。常年连作温室配合80%乙蒜素4000g/公顷,即260g/亩进行土壤处理,消灭土壤残留越冬菌落,或用土壤菌毒消50%尿酸,每亩使用500-1000g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加强管理
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温室;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暑季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充分腐熟。
土传病害
管理人员进室管理,要在室外的操作房中更换鞋袜和工作服,防止衣物、鞋袜带菌入室;室外的操作房地面,要撒有石灰面消毒,鞋袜和工作服,要勤洗勤晒、杀菌消毒;人员进入温室后,要随手关门落锁,严禁外来人员、特别是其它温室的管理人员进入室内,以防其它温室病害交互感染和室外病菌侵入温室。
培育壮苗
育苗时,要选用无菌基质配制营养土,彻底杀灭土内残存病菌,可以用石灰消毒,石灰既可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可于翻耕前,每667m2撒施石灰50-100kg再翻耕,以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①种子灭菌:有为数不少的病害,种子带菌,育苗前须用1%的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等药液浸种10—30分钟,杀灭病菌。
②加强苗床管理:建苗床时,要在营养土下面铺薄膜、设灌溉水管、实行土下渗灌,并调控好苗床光照、温度,搞好病虫害防治,促成壮苗。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结合施药,喷施叶面肥2-3次。嫁接防病,利用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土壤翻耕,盖上地膜,再盖上棚膜,地面温度可达到50℃以上,以杀灭部分菌源。[1]
③秧苗移栽时,须用药液细致喷洒苗床和秧苗,做到净苗入室。以后结合根外追肥和防病用药,掺加药液喷洒植株。促进营养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增根壮秧,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使之减少发病或不发病。
实行轮作
恶化病菌的生态条件,减少侵染;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调整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植株健壮长势,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一旦发现病害,要针对病害种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对症下药,坚决彻底铲除之。决不可让其孳生、蔓延。
3、移栽洋葱苗六厘米洋葱苗会不会死?
不会的哦。
洋葱是我们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在各地广有种植,具有投入少、产量高、易管理的特点,是广大菜农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首选之一。那洋葱移栽有什么好处?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洋葱带药移栽的好处有哪些?
1、可以控制或减轻洋葱苗期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为害。
2、可以控制或降低地老虎、蛴螬、根蛆等地下害虫及斑潜蝇、蓟马等虫害对洋葱幼苗的危害。
3、可以促进洋葱根系发育,缩短缓苗时间,实现早发、壮苗,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4、有利洋葱产量的提高,小钱少、效果好。
二、洋葱移栽技术要点有哪些?
1、移栽前整地施肥
前茬粉碎后先将地深耕一遍,深度20公分,旋地时要低档高速,越细越好。然后施肥均匀撒施与地表,土壤盐渍化或板结严重的地块最好使用生物菌肥100斤,与复合肥一起撒施做底肥。
2、除草铺膜打眼
在定植前4-5天铺地膜。如使用施肥铺膜打眼一体机,每亩用3元复配除草剂300毫升,用水量60-90斤。为保证除草剂药效,铺膜时地表需要有湿度,最好趁下雨后及时铺膜,如地表干旱需用喷枪造墒。 如不使用洋葱铺膜打眼一体机的操作步骤如下:
3、秧苗移栽工作
11月5号以后就可移栽,定植时要选取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大小均匀的幼苗;淘汰徒长苗、矮化苗、病苗、分枝苗,生长过大过小的苗。并按幼苗的高度和粗度分级,壮苗标准:植株健康,没有病虫害,植株长到4片叶,高度20厘米左右,粗度0.8厘米,苗龄50天~60天,先挑大苗移栽。分级后可以把同样大小的苗栽种在一起,以便进行分类管理,促使田间生长一致。(洋葱苗一般分为三级:一级苗高15厘米以上,粗0.8厘米;二级苗高12厘米左右,粗0.7厘米左右;三级苗高10厘米左右,粗0.6厘米左右。)
4、移栽后水肥管理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使其尽快发根。洋葱定植后20d左右为缓苗期,水分管理原则是浇水次数要多,浇水数量要少,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洋葱易感染霜霉病、紫斑病及疫病。根据入冬天气情况,结合病虫防治,喷施沃叶磷酸二氢钾保证洋葱安全越冬。
4、植物的土传病害有哪些?
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瓜类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e799bee5baa631333264643134、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等;
茄果类的灰霉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绵腐病、绵疫病、褐纹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髓部坏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黄瓜枯萎病 豆类灰霉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
发生原因
连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2年以上则死苗30%~50%。
施肥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爆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5、病害,土传病害用什么药防治
蔬菜病虫害种类很多,根据病害的病原菌可分为浸染性病害和非浸染性病害(生理病害)。土传病害基本上属浸染性病害,但也有部分是由土壤障碍因子引起的非浸染性生理病害。土传病害主要有各种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瓜、果、豆类蔬菜的枯萎病;茄子等的黄萎病;茄果类蔬菜的青枯病;黄瓜、芹菜、木耳菜的根结线虫病;大白菜等的软腐病;芦笋的茎枯病等。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发生外,大部分苗期发生不明显,一般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时开始发生,直至生长后期,其受浸染后寄主在体内潜伏期较长。
6、什么是土传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哪些?怎样有效预防土传病害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分为非专性寄生与专性寄生两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根侵染真菌,如腐霉菌(Pythium spp.)引起苗腐和猝倒病、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专性寄生是植物微管束病土传病害原真菌,典型的象尖孢镰(Fusarium oxysporum)、黄萎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um)等引起的萎蔫、枯死。根病的严重程度受根端分泌物成分和浓度的左右。因此,抑制根围系统病原物的活动就成为保护根系并进行土传病害防治的基础。但必须重视和考虑土壤理化因素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根部病原物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制约作用。
常见的土传病害有:
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瓜
土传病害
类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等;
茄果类的灰霉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绵腐病、绵疫病、褐纹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髓部坏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黄瓜枯萎病
豆类灰霉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
防治措施:
防治土传病害,必须认真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减少温室菌源为中心目的,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消灭菌源
利用温室封闭性能好的特点,在暑季室内作物换茬时,采取水淹、或火烧、高温焖室等技术措施,铲除室内土壤中残留病菌,净化土壤,力争室内无菌,杜绝以上各类病害的初次侵染。常年连作温室配合80%乙蒜素4000g/公顷,即260g/亩进行土壤处理,消灭土壤残留越冬菌落,或用土壤菌毒消50%尿酸,每亩使用500-1000g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加强管理
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温室;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暑季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充分腐熟。
土传病害
管理人员进室管理,要在室外的操作房中更换鞋袜和工作服,防止衣物、鞋袜带菌入室;室外的操作房地面,要撒有石灰面消毒,鞋袜和工作服,要勤洗勤晒、杀菌消毒;人员进入温室后,要随手关门落锁,严禁外来人员、特别是其它温室的管理人员进入室内,以防其它温室病害交互感染和室外病菌侵入温室。
培育壮苗
育苗时,要选用无菌基质配制营养土,彻底杀灭土内残存病菌,可以用石灰消毒,石灰既可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可于翻耕前,每667m2撒施石灰50-100kg再翻耕,以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①种子灭菌:有为数不少的病害,种子带菌,育苗前须用1%的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等药液浸种10—30分钟,杀灭病菌。
②加强苗床管理:建苗床时,要在营养土下面铺薄膜、设灌溉水管、实行土下渗灌,并调控好苗床光照、温度,搞好病虫害防治,促成壮苗。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结合施药,喷施叶面肥2-3次。嫁接防病,利用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土壤翻耕,盖上地膜,再盖上棚膜,地面温度可达到50℃以上,以杀灭部分菌源。[1]
③秧苗移栽时,须用药液细致喷洒苗床和秧苗,做到净苗入室。以后结合根外追肥和防病用药,掺加药液喷洒植株。促进营养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增根壮秧,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使之减少发病或不发病。
实行轮作
恶化病菌的生态条件,减少侵染;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调整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植株健壮长势,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一旦发现病害,要针对病害种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对症下药,坚决彻底铲除之。决不可让其孳生、蔓延。
(以上资料来源网络)
望采纳,谢谢
7、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有哪几种主要方法?
1.轮作
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合理进行作物间的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品种选用
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可大大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
3.栽培防病
即通过改进栽培方法来达到防病的目的。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结合施药,喷施叶面肥2~3次。嫁接防病,利用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4.土壤消毒
(1)石灰消毒石灰既可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可于翻耕前,每667m2撒施石灰50~100kg再翻耕,以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2)大水浸泡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闲之季,将水堵起来浸泡土壤。浸泡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如果浸泡20d以上,可基本控制线虫危害。
(3)高温消毒如果是温室大棚,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土壤翻耕,盖上地膜,再盖上棚膜,地面温度可达到50℃以上,以杀灭部分菌源。
(4)药剂消毒在播种前,可用以下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
①真菌性病害可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或30%瑞苗清1000倍液、50%敌克松600倍液、5%井岗霉素水剂500~800倍液、绿亨1号2000~3000倍液淋施土壤。还可用40%五氯硝基苯、根腐宁或恶霉灵500~1000倍液,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800倍液淋施土壤或按每667m2用药2~3kg拌适量的细土均匀撒施再翻耕。
②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软腐病)。所用药剂为88%水合霉素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5000倍液,或络氨铜适量淋施土壤。
5.药剂防治
在作物生长期,如发生以上土传病害,可选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灌根方式除采用淋施外,还可将喷雾器的喷头取下,直接用喷雾器杆灌根。
根结线虫病防治,选择无病苗圃地育苗,在已发生根结线虫病的圃地,应避免连作感病寄主,可与松、杉、柏等苗木轮作2~3年。土壤深翻可减轻发病。必要时用药剂处理土壤,如沟施每公顷45~75kg3%的呋喃丹颗粒剂(果树禁用此药)或用溴甲烷等灭线剂,穴施或沟施于土壤中。
8、土传病害有什么特点?
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在土壤里越冬(夏),在土壤腐殖质和残枝、败叶残存物质内寄生,在土壤内存活的时间较长,病原物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不同,所以存活时期的长短不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尤其是真菌和细菌。病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方式分为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inhabitants)两类。
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
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腐霉属(Pyth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和一些引起萎蔫的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部是土壤习居菌的代表。一般枯萎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5~6年之久,故称之为土壤习居菌。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一般是通过土壤、肥料(有机肥)、灌溉水或流水进行传播,而不像传染性病害那样通过气流、雨水传播。传染性病害的危害部位是叶、茎、花、果为主;而土传病害的危害部位是植株地下部位的根、茎为主。侵染寄主植物的维管束,逐渐向上延伸,由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在短期内枯萎死亡。
感病寄主不存在时,土传病菌在土壤中也能存活下来。除土传病菌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外,还能在非寄主的根表面或残枝落叶上存活,与其具有腐生竞争能力是分不开的。但不同病菌有差异。像镰刀菌和轮枝菌在土壤中几乎可以无限期生存下去。表5-1列出了主要土传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年限。
表5-1主要根病菌属在土壤中的繁殖器官及存活年限
从流行学角度,系统侵染或危害地下部分的土传病害为积年流行病害,特点是繁殖率低,繁殖量少;传播较慢,传播距离较近,主要为种子或土壤传播;潜育期较长;多半无再侵染或再侵染次数少。土传的积年流行病害,土壤中初始菌量的高低是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老区发病重于新区;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