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最大的火灾有哪些?
2010年全国十大火灾现场
NO1: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市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起火,酿成特大火灾事故。事故已导致58人死亡。 火灾发生现场
消防队员奋力救 火
失去亲人悲痛欲绝
NO2:2010年12月5日四川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 22名救火人员牺牲
12月5日中午,甘孜州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导致火灾加剧,致使15名战士、5名群众、2名林业职工等共22人遇难。 消防员紧急灭火
灭火英雄一路走好
爸爸你不要走
NO 3:2010年11月13日,清华学堂修缮工地发生火灾
2010年11月13日,修缮中的清华大学百年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800平方米左右,木制结构基本被烧毁。清华大学火灾造成经济损失逾18万元 8人被拘。
NO 4 :2010年11月5日吉林市商业大厦火灾事故 致17人死亡另有1人失踪,28人受伤
2010年11月5日9时15分许,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吉林商业大厦作为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楼,存在着用电线路老化的问题,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不能排除这次火灾原因是因电路起火所致。
NO 5:2010年7月19日新疆乌鲁木齐新市区一幢自建房发生特大火灾 火灾造成12死17伤
2010年7月19日14时29分,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河北东路仁居三巷西侧187号自建房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火灾已造成12人死亡,17人受伤。
NO 6: 2010年1月8日江西省新余市庙上煤矿“1•8”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
2010年1月8日17时左右,江西省新余市庙上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该矿为乡镇煤矿,属技改矿井,设计改造规模为6万吨/年。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该矿井下一水平空气压缩机起火引燃巷道木支护,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致使井下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
NO 7: 2010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4人死亡和下落不明;
NO 8: 2010年3月15日河南新密东兴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25人遇难
2010年3月15日20时30分,河南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主井西大巷第一绕巷发生电缆着火事故,当班入井31人,截至16日2时整,抢救工作结束,6人安全升井,25人遇难
NO 9: 2010年8月28日14时54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万达广场售楼处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
火灾由售楼处一楼沙盘电路故障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之中。随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万达广场“8•28”重大火灾事故,列为挂牌督办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NO 10:2010年5月3日过火面积约320平方米,造成10人死亡、14人受伤。
2010年5月3日22时30分左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二道河村、承担集宁铁路二道河1号隧道施工的中铁十九局民工居住的工棚发生 火灾,过火面积约320平方米,造成10人死亡、14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由于起火后工棚顶棚可燃泡沫材料及区域分隔材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有毒烟 气,导致人员伤亡。
我友爱呼吁人们保持高度警惕,及时查看更换消防设备,了解消防知识,掌握逃生技巧。我们希望2011年及以后不再有火灾,不再有无辜的人们丧生在无情的火灾中。
2010年火灾案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1至6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73317起(指统计月,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下同),死亡656人,受伤271人,直接财产损失7929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2%、5.5%、14.8%和16%。另外,发生刑事放火577起,死亡58人,受伤18人,直接财产损失1976.2万元。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市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高层住宅脚手架起火,酿成特大火灾事故。事故已导致58人死亡。
2010年11月5日6时许,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海广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因氨气泄漏中毒,造成5人死亡、4人轻伤。
2010年11月6日4时12分,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美园新区45号的一栋出租楼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重伤。
2010年11月13日凌晨,北京清华大学内清华学堂修缮工地起火,该百年古建筑被焚毁。
2010年7月19日14时29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河北东路仁居三巷西侧187号一自建房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火灾已造成12人死亡,17人受伤。
2010年6月1日上午,广东省电台顶楼13层发生大火,起火原因与装修有关。
2010年3月15日20时30分左右,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5人死亡。
2010年1月8日江西省新余市庙上煤矿“1•8”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
2010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4人死亡和下落不明;
2、11·5吉林市商业大厦火灾的大火详情
11月5日上午9时,吉林商业大厦开门营业。在大厦一楼做手表生意的张景全迟来了十多分钟,他刚打开柜台,就听身后有人喊了一声:着火了!
“我往后一看,就在我旁边的棚顶上,着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火团。”张景全事后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描述。
灭火器就在柜台旁边,张景全急忙拿过一只冲上前去,站上柜台向火团喷洒。邻近银饰摊位的黄德伟赶过来为他递换灭火器。不远处做保暖外衣生意的王香娟,提来一桶水向棚顶泼去。
但棚顶距地面太高,灭火器的射程有限,火势眼看着越来越大。“也就三五分钟吧,满屋就都是浓烟了,呛得大家都睁不开眼睛。我拿出手机拨了119,然后大家就开始往外跑。”王香娟说。
此时在商厦五楼,张丽英像往常一样,正和模特舞蹈团老年队的队员一起跳形体舞。舞蹈老师突然冲了进来:“楼下着火了,大家快点儿外跑!”
80多位老太太从几个教室里涌了出来,却发现楼里一片漆黑,一些人已经急得哭了起来。危急之中,有人发现了窗外的一个缓台。“我喊,大家不要慌,排好队。”张丽英事后告诉记者,在她的组织下,大家排起长队,有秩序地快速转移到缓台上。
随着浓烟越来越多,暂时脱险的人们不得不继续向上攀爬。在距离缓台一人多高的地方,有一段梯子直通楼顶。这时候,四名男子及时出现,你拉我拽,赶在大火蔓延前,帮助80多名老人成功爬上了楼顶天台。得到求救信号的消防队员,很快用云梯将众人解救出来。
在四楼富安居家具商场的经理祖光没有这么幸运。当她发现楼里有烟时,即组织疏散员工下楼,等她和几名员工下楼后,发现还有员工困在里面,于是再次返回商厦寻找。最后,自己被困在了楼里。
直到认领了遗体后,祖光的家人依然不愿接受她已离去的现实。
与此同时,在大厦之外,已经赶到现场的本刊记者看到,一股股浓烟正从这座五层楼建筑中冒出。烟雾时而呈黑色,时而呈黄色,不时还蹿出火苗。因为担心浓烟中可能含有毒气体,附近居民纷纷跑到商店购买口罩,一时间,口罩价格从两块涨到了十块。
大火直到当日21时53分才被彻底扑灭。从9时17分开始计算,大火持续了12个小时有余。火灾现场散发的浓烟遮住了半个城市。华灯初上,本刊记者站在离火灾现场很远的地方,仍然可以看见漫天的烟尘飘散,如同乌云压城。
2010年11月6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媒体通报:在此次火灾中,共有19人遇难,另有24人受伤住院。
火灾之痛 城市之殇
据初步了解,死亡的19人主要是商厦的工作人员和店铺的经营服务人员。火灾发生时,商厦刚开门,除了五楼一些跳舞的老年人外,还没有多少顾客进来。
在吉林市直机关工作的王伟每天中午都到吉林商业大厦五层健身,他告诉本刊记者,中午和周六日是这个商场最热闹的时候,如果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火灾,大量的顾客不熟悉商场内通道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
吉林商业大厦始建于1987年,1990年开业,1992年改制为民企。大厦位于当地核心商圈内,占地面积1.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一度风光无限。其后经营业态几度变更,产权关系日益复杂。火灾发生前,大厦一层为一些个体商户经营小百货,二三层是大富豪鞋城,四层为富安居家具商场,五层是舞蹈学校和健身馆。大厦内共有经营商户64户,管理人员49人,经营人员325人。
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参谋长金基文告诉本刊记者,为扑灭大火,吉林市共出动了69辆消防车、300余名消防队员参与任务。通过积极抢救,使得位于商厦南侧的苏宁电器和商厦二层的鞋城免受损失。
火灾次日,本刊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大楼的整体框架虽然犹存,但俨然已成废墟。楼东侧露出几个黑洞洞的缺口,与周边的繁华形成鲜明反差;巨大的广告条幅只剩下一个残破边角在风中摇荡,隐约可见“甩货”的字样。
“那么气派的一栋楼,转眼之间就变成这样子了,不知道啥时候还能恢复原来的热闹。”有路过的本地人摇头叹息。
火灾之痛,也是这座城市之殇。吉林市有北国江城之称,松花江呈反“S”形穿城而过,境内还有因修建水电站而形成的松花湖。“我们这座城市就是不缺水。”当地官员在招商时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可就是这样一座不缺水的城市,历史上却数次遭受火灾。
1911年5月8日,吉林城内发生火灾,烧掉了全城2/3的建筑物,五万多间房屋均成灰烬。1994年,吉林市博物馆发生火灾,烧毁建筑6800平方米,众多文物被毁;2004年,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火灾,54人在火灾中丧生。
火灾成为当地许多人心底的隐痛。此番再度遇火,浓烟虽然散去,但亲人逝去的伤恸、商户毕生心血化为乌有的悲痛,都有待时间去抹平。
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紧张处理善后事宜。此次火灾中丧生的黄金荣在大富豪鞋城的食堂工作,丈夫患脑出血,生活需要人照顾,儿子16岁,刚刚读高一。“我姐姐走了,这个家可怎么办啊?”黄金荣的弟弟在辨认遗体后哽咽着说。
祖光的丈夫时刻记得妻子在火灾当天给她发的想喝豆浆的短信,“不知道她吃到豆浆没有?”她的婆婆则号啕不止:“孩子,你烧成那样,疼不疼啊?该有多疼啊!”
火灾当天,张景全和其他商户站在街道上眼巴巴地看着火越着越大,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这下子啥都没了,我的那些表,还有替人修的表,都被烧没了。真不知道指什么生活了。”张景全喃喃地说。
3、香港嘉利大厦火灾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嘉利大厦火灾事件是在1996年11月20日发生的五级大火,造成41死80伤,是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火灾。期间香港传媒大篇幅报导事件,而被困人士在高空跃下逃生或被烈火吞噬的画面,震撼整个社会。
火灾后,该大厦一直空置,直至2003年9月12日,大业主华润创业成功统一业权,现时该大厦已拆卸,在2007年发展为银座式购物商场「JD MALL」。政府亦重新修订相关消防条例,以改善早期私人楼宇的消防设施。
事件发生
1996年11月嘉利大厦正进行电梯更换工程,大厦内4部电梯中的两部被移去,在电梯槽内搭有竹棚,各层电梯门亦被移走,改以木板临时覆盖。大厦业主立案法团於工程前在管理处贴出以下告示:
有关电梯拆卸工程滋扰问题
致 嘉利大厦各业户:
本厦3号、4号电梯之拆卸工程将於十一月一日(星期五)起展开,在拆卸电梯过程中,会有黑烟冒出并有异味散发,各业户请勿惊慌,工程期间造成滋扰及不便,敬希见谅。
嘉利大厦(弥敦道)业主立案法团
(国际联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代行)
一九九六年十月卅日
抢救过程
11月20日下午4时47分,在11楼电梯槽的烧焊及焊切金属作业造成的火屑和裁切掉落的高热金属片,最先燃著2楼电梯槽及电梯大堂内的木板杂物及建筑材料。由於大厦管理处的上述告示,火警初期产生的烟并未引起楼上租户注意。火势沿著竹棚向1楼及3楼蔓延,波及另一电梯槽、电梯大堂及中艺国货的货仓。火势产生的浓烟和高热气体在电梯槽内持续向上升,在电梯槽的顶部积聚,形成烟囱效应(Stack Effect)。由於当时大厦的电梯门只以木板遮蔽,电梯槽内的高热气体迅速烧穿围板,进入11至15字楼电梯大堂,其中13至15楼的防烟门没有关闭而使高热气体蔓延至走廊及办公室,与新鲜空气接触后产生回燃(即俗称的「抢火」),在高层造成另一火场。而电梯槽内亦因高热气体在高层散逸而产生低压,将户外空气经窗户抽入低层火场,令火势非常猛烈。
下午4时47分,一名正在电梯槽1楼至2楼之间工作的焊工报案,指在嘉利大厦2楼电梯大堂发生火警;4时48分在14楼一间牙科诊所的员工报案,指14楼走廊有大量浓烟传出。消防於4时49分接报后随即派出4辆消防车及1辆救护车,并於4时52分到达现场。下午4时59分消防员在清查大厦顶层时,查至8楼发现大量浓烟及被热气逼退后,遂将火警升为三级;及后5时17分大厦顶层烧出明火,遂升为四级;并於下午7时15分再升为五级[3]。
由於火势在地下至3楼及13至15楼同时迅速蔓延、消防电梯不能使用及逃生楼梯因若乾防烟门未有关上而充满浓烟及高温,消防员难以抵达高层火场。虽然消防处已派出4部云梯车到场,在路面空间有限及火势猛烈下,无法在短时间内从窗户救下所有被困人士。不少被困的人在窗外呼叫、挥动毛巾、投掷纸张等,向在场的消防员求救。其中一名在窗边等待救援的男子因为未能及时被救出,被大火吞噬烧成焦炭。
不少被困高层的人士,采取各种方法逃生。4名市民逃往大厦天台,最后由政府飞行服务队出动黑鹰直升机,在冒著大火及浓烟的危险下救离现场。此外,一名周生生珠宝金行女员工及一名圣若瑟英文中学中四学生从大厦坠下,倒卧在大厦向庇利金街的钢制遮阳篷上,两人却奇迹生还。有人则以裤子绑成绳索,爬到毗邻的明珠大厦天台逃生,更有人冒险跳到云梯车的升降台,抓著金属支架逃生。
超过200名消防员、40部消防车、50部救护车参与救援行动。此外,民安队、圣约翰救伤队、消防处流动伤者治疗车、伊利沙伯医院医护人员等先后奉召到场增援。大部分伤者被分流至伊利沙伯医院及广华医院。
死伤人数
大火於翌日下午1时47分被救熄。驻守长沙湾消防局的二级消防队目廖炽鸿,在5楼火场搜索失踪者时误堕电梯槽而殉职;死者亦包括任职於周生生珠宝金行资讯部及会计部的22名员工,有指周生生资讯部因为保安理由而重门深锁,造成逃生困难;但该公司发言人於1996年11月22日表示该部门与会计部於15楼仅有一个共用玻璃门,员工有能力击破玻璃门逃生;根据探索频道节目的模拟重组,认为员工警觉火警的时候,火势已经蔓延,而令逃生无门,部分员工其后因抵受不住高温及浓烟而打开窗户,因而造成致命的闪燃。
包括廖炽鸿及其中1名於大火数个月后不治的死者在内,事件共造成41人死亡、80人受伤。是次火灾是香港近代史上伤亡最严重的火灾之一,伤亡仅次於1947年造成149人死亡的船坞大火[5]。
其中一名伤者於数个月后不治,合计造成41死80伤,参见2007年5月22日的无线电视六点半新闻报导
鉴证工作
由於辨识死者身分的工作相当困难,当局首次派遣1981年成立的灾难受害者辨认小组(英文名称为Disaster Victims Identification Unit,简称DIVIU),该小组隶属皇家香港警察刑事侦缉学校,主要任务是确定死者身分、拍摄及记录伏尸地点及协助消防处的火警起因调查工作。执行行动时,人员均穿著白衣保护衣物、头盔、口罩及红色臂章。
由於不少遗体被严重烧焦,多为残缺不全。有些虽有骸骨形状,但稍为触碰即粉碎,部分甚至化为灰烬。鉴证人员只能倚赖牙齿、特徵、DNA、个人证明文件及财物,作为辨别死难者身分的主要根据。
灾后调查
消防处与屋宇署在灾后分别成立4个专责小组,就火灾原因、大厦结构、逃生方式等进行调查。
政府於1996年12月17日委任胡国兴法官为嘉利大厦调查委员会主席,调查大火起因及发生经过、检讨当局应变措施及提出防止惨剧重演的建议等。报告指电梯更换工程造成的特别危险环境是引发是次灾难的主因,而中艺百货擅自更改1至3楼的消防梯作为货仓及改装大闸,则使大火在低层得以持续并迅速蔓延。由於嘉利大厦缺乏自动洒水系统及封闭式的防烟门,火势未能被即时控制,加上工人及住客在电梯工程进行期间的防火意识不足,在火警初期未有立即警觉逃生。报告同时批评不少同期落成的商业大厦存在消防设施不足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事件影响
嘉利大厦五级大火揭露了旧式商住楼宇的防火标准过时与市民防火意识不足的问题。消防处后来进行全港楼宇查勘,发现只有28%私人楼宇在消防装置和大厦消防管理方面获得「满意」的评级。屋宇署的查勘结果相似,查勘显示80%的综合用途楼宇的逃生路线不足。
有关部门加强采取执法行动,积极清拆天台僭建物,并要求大厦业主和住客自行清理走火通道和把防烟门关上。此外,1998年6月修订《建筑物管理条例》及《消防安全(商业处所)条例》,并提供财政上的援助,协助业主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标准,包括增建洒水系统等消防设施。消防处於同年6月1日成立消防安全大使计划,推动社区防火宣传运动。
此外,为了加强应付大型灾难事故的应变能力,消防处於2001年4月成立特别救援队。
流行文化
无线电视在火灾后,拍摄电视剧《烈火雄心》,当中第39至40集的「鸿运大厦」火灾场景参照了嘉利大厦五级火警,在1998年播放。
参考资料
* 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 2006年8月12日,《灾难鉴识 - 香港嘉利大厦大火》(Blueprint for Disaster - Hong Kong Inferno)
4、明故宫三大殿为什么三次失火
明故宫三大殿三次失火的原因主要是遭受雷击。
公元1421年,故宫三大殿被雷击起火,其主殿奉天殿被烧成白地。虽然朱棣千方百计加强安全措施,随后的十多年里故宫仍然年年火灾。一直到朱棣死的时候,三大殿的重修都还没有完工。
1443年,正统皇帝重修好的奉天殿再次被雷击起火。幸好时值大雨,火情被及时控制。正德皇帝时代的火灾则极富个人色彩。为了热闹气氛,他命人在皇宫中广置彩灯、大放鞭炮。鞭炮引燃了连串的彩灯,彩灯又点燃了囤积的鞭炮,最终烧毁宫殿六间。
到了1557年的嘉靖皇帝统治时期,雷击再一次让三大殿起火。这次火势依旧凶猛,一共烧毁三殿二楼十五座宫门。幸好嘉靖指挥人及时运走了永乐大典,不然这部大作可能早在嘉靖朝就已经被大火吞噬了。
万历统治时期还有不可思议的三大殿第三次遭雷击事件。这一次雷击大火几乎和嘉靖时的那场大火一模一样,将三大殿的主建筑群完全夷为平地。明朝为此花了30年时间,才再一次重建了三大殿。
(4)华丰火灾扩展资料:
明故宫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5、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火灾在哪里?什么时间?
1、建国以来: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
2、近年来:2005年6月10日中午12时,汕头市潮南区华南宾馆发生的特大火灾,死亡人数已达31人。
6、古代代价最大的火灾,究竟发生了什么,直接烧毁了刘邦斩蛇的剑?
这场火灾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六次最大火灾之一的西晋武库大火,在这场大火中烧没了无数武器装备,皇宫珍藏,其中最出名的是斩蛇剑,孔圣履以及王莽头等。
武库,顾名思义就是储存武器装备的库房。始于汉朝武库署,随着朝代的更迭,武库的作用也在逐渐变大。因为武库守备森严,安全性好。武库也逐渐变成了皇帝收藏珍宝之地。到晋朝时,皇帝收藏的奇珍异宝,出行用的车马仪仗也都存放于此。
古时由于技术的缺乏,所有建筑物均为木制建筑,所以火灾屡见不鲜。翻翻史书,就连戒备完善的皇宫之中也是时有火灾发生。元康五年,洛阳城的东北方突然之间浓烟四起,火光冲天。这个方向正是当时武库所在地点,时任宰相的张华,在火灾发生后因怕有人趁乱行事,所以严令守备部队不得妄动,只能依靠其他部队前来救援。
正是这个指令,错过了最佳灭火的时机,火随风起,几乎无法浇灭。大火烧了整整一天,才熄灭,洛阳城上空都是浓烟滚滚。这场大火烧没了无数珍宝,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它烧没了208万兵甲武器。这208万兵甲武器,并不是统计数量,而是能将208万兵士武装到牙齿的配套军械装备。
这场大火造成的意义极为深远,烧毁的军械,让西晋军队没有装备武器抵御来自胡人的侵袭。也让诸多的武器装备技术储存消失在滚滚浓烟之中。导致了紧接着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无人可挡,为西晋的灭亡埋下伏笔。
西晋洛阳武库大火,将摇摇欲坠的西晋推下了悬崖,重创了中原军事乃至经济,还改写了中原的版图及文明进程。正如在大火中被烧毁的斩蛇剑一样,西晋也在这一场大火之后,走向了末路。
7、《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里的刘姥姥人物赏析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究竟写了什么?
故事情节极其简单。这也是整部《红楼梦》的特点。姥姥的女儿女婿家度日艰难,“冬事”不妥。姥姥带着板儿靠以前攀附王家的历史打抽丰。在周瑞家的的引荐下见了凤姐。凤姐了解其来意,最后给了姥姥二十两银子。
要说这个情节实在是平淡无奇。《红楼梦》绝对没有曲折多变、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红楼梦》故事的最大特点是平易和真实。绝不会同庸俗的作品“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或“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这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最独特之处。
一个简单的刘姥姥进荣国府,在别人笔下可能写不出什么,在曹雪芹笔下却生动鲜活、妙趣横生。
我们知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有一个人的身份。而且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身份也是不同的。在单位,我们可能是经理、财务、经办、工程师;在家庭,父母面前我们是孩子,孩子面前我们是父母,丈夫面前是妻子,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商店,我们是顾客;在医院,我们是病人;在公园,我们是游客;在书店,我们是读者;在影院,我们是观众;在台下,我们是选民;在台上,我们是代表……
只要有人和人的接触,每个人就要有相应的身份。只要我们看到两个人的会面,他们就一个问题在交流,那么他们必须彼此就有着各自的身份做基础。哪怕一个是警察一个是小偷、一个是债主一个是赌徒……
那么,当刘姥姥见到王熙凤,当一个乡下老妪见到贵族的管事小姐,他们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开始这次谈话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会面呢?
这是一次失散多年的亲人重逢吗?这是一次远方朋友远道而来的拜访吗?这是一次债主为了自身权益的登门讨要吗?都不是!这是一次一个穷困潦倒的贫婆因为举家无以过冬到当年攀附过的贵族候门的行乞而已!只是行乞的场所由井市街巷换到了候门内院。
姥姥同凤姐的会面和对话写的非常精彩。让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原文:
姥姥终于见到了凤姐。“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这是多大的派势!
见到了姥姥已经在下面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忙欲起身,犹未起身”,凤姐既不想失去礼数,又不想跌了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表演才非常得体。
接下来的对话奥妙无穷。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凤姐的笑言先入为主,以攻代守。如此场合,自然不能失大家风范,不能失候门的体统。尽管居高临下,但也要先采取谦逊低调,礼让三分的自责。语气上是责怪姥姥家“不大走动”,“弃厌我们”,引起旁人“只当我们眼里没人”的误会,实际是表达一种并不嫌弃,低就姥姥的态度。显然,出于客套,姥姥的来访总要给她点面子。
刘姥姥的话可就一语中的了,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
姥姥说的尽管并不直接,但不失庄稼人浅显的本色。直面揭露了凤姐的虚伪。你们候门深宅的住着,怎么可能看得起我们乡下人?我们就是皮糙肉厚地“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管家爷们”会相信你们有我这样的亲戚?
凤姐的客套,被姥姥当面剥光,自然不自在,不过控制场面把握分寸是凤姐拿手的: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第一句,先把姥姥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你跑这儿恶心我来啦!接下去的话不仅说的实在,而且透露几分情分。话说得非常真诚,也非常在理。富人穷人,也许并没有那么大的隔阂,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彼此是不是真的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凤姐的谦虚与真诚,是感动了姥姥的。当然,你也可能觉得这个话同样虚伪,甚至更虚伪。但毕竟不是对姥姥的拒绝。
也许这真的是缘分,从此开始一段非同寻常的姥姥同凤姐的友谊。联想到八十回后,姥姥倾全家之力,救了巧姐,不禁令人唏嘘!
在经过了这场“嘴仗”之后,周瑞家的请示过了王夫人,授予凤姐接待全权。周瑞家的暗示姥姥说明来意。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姥姥的话被贾蓉的到来打断。脂批云“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忍耻之心是说明姥姥并非目无廉耻,实为生活所迫。姥姥是个勤勉而正派的人,她的内心有责任,懂情感,知感恩,是她终有“招大姐之事”的原因。
贾蓉走后,姥姥终于开口,
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此时的姥姥,有点慌不择言。可见姥姥开口是非常紧张的。一个有廉耻心的人,开口索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凤姐对姥姥最后的一席话,即显雍容,又显宽厚,说话大方而得体,尤其是“大有大的艰难去处”,也道出贵族大家的难处,即给了姥姥施舍,也留足了姥姥的面子。姥姥果然不虚此行。
姥姥得了二十两银子。从后文第三十九回螃蟹宴后姥姥的盘算,“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说明二十两银子对姥姥来讲,不是个小数,够一家人度日。据马瑞芳的研究,同曹雪芹几乎同时代的蒲松龄,做私塾先生的一年收入是七两银子。可见,二十两足够姥姥全家的用度,而不是一个人。这次凤姐的施与,还是比较厚重的。
三、刘姥姥“游幸”大观园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里最重要的故事。
小说从第三十九回一直到第四十二回的一部分,用了三回还要多的笔墨,描写这个乡下老妪二进贾府、游览大观园的情景。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吊诡,作为“省亲别墅”的大观园,是为了地位无比之尊贵的皇妃“才选凤藻宫”的贾元春准备的。而她并不能够得到多少快慰,不过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遍,批示太“奢华靡费”而已。它的精美与富丽,实际是让刘姥姥到画里逛了逛。
曹雪芹借助刘姥姥的二进贾府,把这个人物写活了。
刘姥姥这个角色,绝对不是简单的“现实主义”可以理解。他除了写实,更加入曹雪芹特有的浪漫主义笔法。现实生活中,并不处处都是刘姥姥。而刘姥姥确乎是曹雪芹的理想主义。我们确实可以得到一个遍地刘姥姥的理想世界吗?
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塑造,集中在她第二次进贾府和游览大观园时发生的种种趣事。
曹雪芹对刘妪的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状态。
见到贾母和众姐妹以后: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 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姥姥的世故及凑趣,是炉火纯青的。她讲的第一个“女孩抽柴草”故事被火灾打断;接着又补充了一篇“九十多岁老奶奶老来得子的故事”,这一夕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姥姥满口“阿弥陀佛”、“我的佛祖”,是个虔诚佛教徒无疑。她利用富贵人家向往安宁,行善积德的因果报应心理,既巧妙的颂扬了佛祖,传播了佛家的思想,也流布迎合了贾母王夫人一干有阅历的老妇对现实的期许,可谓一箭双雕。同时 ,她胡诌八咧地象真的一样,天衣无缝。使痴情者如宝玉,还要寻根究底,可见姥姥的成功。
说明了姥姥不是简单擅长趋奉,而是深得官宦人家的心理。
第二天的游览大观园,更是好戏不断。
先是戴花,凤姐把花插了姥姥一头。姥姥不仅没有恼怒,反而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还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自嘲之中透着诙谐和憨厚。姥姥的宽厚显然不是装的,在怡红院的屋内照镜子时,她把满头花已经忘了,竟然责怪亲家母“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姥姥戴了一头花为她做女篾片作了铺垫。
游览大观园的路线图实际上很耐人寻味。显然姥姥所游览的路径和原先大观园的布局不相吻合。这说明《红楼梦》绝对不是“自然主义”,所有的情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匠心的安排。
贾母带着姥姥最先到了潇湘馆。黛玉的居所在姥姥眼里“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可以和怡红院是“那个小姐的绣房,这样精致?我就象到了天宫里的一样。”对照参看。正好宝玉和黛玉的性情和志趣做了巧妙的对比。
刘姥姥在潇湘馆时,黛玉竟然一言未发,可见她对来访者的不满。这才有日后“母蝗虫”的议论和贾母“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的怨言。
第二站秋爽斋,姥姥就上演了一场“食量大似牛”的喜剧。拿姥姥来耍宝,开涮,是鸳鸯、凤姐事先商议好,也知会了姥姥的。“姑娘放心”的一句话,说明姥姥心领神会。姥姥不仅老于世故,而且擅长表演。在满堂欢笑中,她收获的是喜悦。有人认为姥姥“自轻自贱”,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姥姥自己知道。
参观了探春卧室,过了荇叶渚,游历雪洞般的蘅芜苑,再到缀锦阁。在这里,鸳鸯“三宣牙牌令”,姥姥的表演也到了高潮。姥姥又是行令,又是喝酒,闹得不亦乐乎。当藕香榭传来悠扬的乐曲时,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引来黛玉“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的戏谐。
一个侯门贵族的欢宴,引来的却是刘姥姥这个贫婆子的手舞足蹈的欢乐。在别人的富贵之所,没有嫉恨,没有怨怒,却是倾心的欢乐,这就是刘姥姥的真实人生。看来,富贵、财货,并不一定能带来欢乐。真实的欢乐,要来源于她博大的内心。
栊翠庵的一段,当然不是写姥姥,而是在写宝玉和妙玉了。此不赘述。
刘姥姥的笑话,并没就此结束。在“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姥姥认出的是“玉皇宝殿”四字。一阵腹内乱响之后,她竟然要脱裤方便。
作为贾府的客人,刘姥姥荒野村妇的身份,成为贾府上下卖弄富贵,炫耀荣华,插科打诨,取笑戏谐的对象。而刘妪善良而老练,巧妙而圆滑,使这一幕戏完美上演,各得其所。所谓荣华富贵,是要有个陪衬来烘托的。这样才是富贵有优越感、有满足感,连贾母也游了大半个园子,可见她如何地尽兴。而刘妪,不仅赢得了可观的收入,收获了别人的欢笑,同样也为富家人上了一课,那些虚无缥缈的荣华,究竟有何意义?在老妪眼里不过是个脱裤方便的去处,实在好看煞!
最后,刘姥姥去了她一生中最没机会去,最不可能去的地方,宝二爷的卧室。曹雪芹经过精心的安排、设计,非常巧妙地让酒后迷途的姥姥,上了宝二爷的床。也完成了向我们通过人物居室陈设的描写反映人物性格的任务。
四、说说板儿
姥姥的身边一直跟着个孩子:板儿。这里要特别的提一提他。
在一家人商议怎么进贾府的时候,狗儿告诉姥姥:“我教你老人家一个法子:你竟带了外孙子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
为什么狗儿要让姥姥带上板儿呢?又为什么要先找配房周瑞呢?
姥姥的“打抽丰”之旅并不是没有艰难的。在侯门深宅里的言谈举止,不可能象在家里一样挥洒自如。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板儿自然会发挥他的作用。由于孩子的年幼无知,板儿会有孩子的认生、胆怯,却不会有在富贵面前的自卑和恐惧。
先找配房周瑞,才能有人引荐,否则只能吃闭门羹了。
姥姥刚刚见到凤姐,“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场面会有些尴尬。但板儿的扭捏,反而吸引了注意力,降低了姥姥同凤姐之间地位不同所带来的反差。
姥姥在凤姐面前要说明来意,实在难以启齿,硬着头皮说道:
“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板儿在这里成了行乞的幌子,使得姥姥的言语得到了缓冲,可以让人不觉那么突兀。姥姥总不能拍着胸脯说:“老身要管你要二十两银子,你给也不给?”这不是行乞,倒象是抢劫了。让不懂事的孩子来充当这个借口,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可见穷人的行乞,也要讲究方式和分寸。
就便是这样,一旁周瑞家的也觉得不妥当:
“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一个侄儿来了。”
姥姥的回答无比的巧妙:
“我的嫂子,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呢。”
周瑞家的并不能知道姥姥乞求时候的惶惑,行乞时的无奈,和内心的苦楚。
姥姥二进贾府的时候,板儿也来了。
这个攀附上侯门显贵的姥姥,也让外孙开了眼界。板儿只有一段戏值得注意:
他用佛手换了巧姐的柚子。这是一段有着象征意义的描写。在贾府之败后,姥姥救了巧姐,成就了板儿和巧姐的婚姻。《红楼梦》是喜欢故弄玄虚的。真正成就他们姻缘的,即不是佛手,也不是柚子,而是姥姥善良的心。
五、刘姥姥阶级未定论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在《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由于人民领袖的亲自干预,使这场对于一部小说研究的争论演化成为不仅是学术的,而是政治的、关乎意识形态的斗争,形成了铺天盖地式的批判洪流。其间形成的思想,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对《红楼梦》的理解,被定性为“是描写以荣宁二府的贾家为代表的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在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冲击下,走向没落和崩溃的过程。”而刘姥姥,成为“贾府兴亡衰败的见证人”, “点明当时社会贫富、贵贱的悬殊,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生活的罪恶和腐朽,反映了贾氏家族在日益激化的阶级斗争中必然崩溃的趋势。”
《红楼梦》是一部特容易惹争议的书。刘姥姥这个人物也不例外。关于刘姥姥的阶级分析,也存在着争议。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身分贵贱是由各自占有的财产多寡,从而占有的权力大小来决定的。刘老老进入荣国府,两种不同阶级的人的贵贱差别,也立刻显示出来了。
生活拮据,身份卑微的刘姥姥,是个被剥削被压迫者,是“贫下中农”,是属于被统治阶级或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刘姥姥在贾府中的种种表现,却并不符合她应该代表的那个阶级。她的阶级属性也就遭到怀疑。
冯沅君说:
① 刘老老生长在农村,但不像是个贫农,可能是个富农或小地主。
② 刘老老曾到一些大官僚地主家里走动过,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很世故。
③ 在刘老老上场时,她已在女婿王狗儿家生活了很久,因而王家的环境也就成为她的生活环境。王家原先是个小官僚地主家庭,曾与大官僚地主们拉过关系,认过本家。她的女婿虽已降为农民,可是他还是享过福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冯文认为:“刘老老这个人物是比较复杂的;她当然也参加劳动,但她和真正的农民中间还有距离。”
作者已经不愿意让刘姥姥再是个“农民”了。
作者的结论是:“从以上的简单的分析里可以看出刘老老并不是一个有多少积极意义的人物。她本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所以在她身上也找不出劳动人民的正直、耿介的高贵品质来。 ”
也有的作者,根据姥姥家里(实际是狗儿)祖上曾经做过小官,攀附过王家,甚至认为姥姥应该属于没落的地主买办阶级。
刘姥姥的问题在哪儿?
在上个世纪的革命理想年代,对人的阶级分析主要用两种方式。
一是经济基础论及家族血统论。一个人的阶级成分看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因为富有是剥削的结果。一旦一个人、一个家庭富有,基本可以定性为剥削阶级。当然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也难以洗脱剥削阶级的成分。因为现实中也许已经没落,但曾经富贵的生活使他有着剥削他人的罪恶历史,所以,在遭到彻底清算以前,就便是经济地位的转变,并不能够洗刷他剥削阶级的成分。
这使我们在分析刘姥姥阶级成分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刘姥姥赤贫的经济状况让我们认为她是被剥削阶级。可是她用“打抽丰”的方式不劳而获“二十两银子”。这不仅仅完全丧失了“劳动人民”的阶级本色,而且这笔收入已经使她摆脱了赤贫的状态。
如果“二十两银子”还勉强不算太多,还不算“脱贫致富”;“乞讨”尽管也是不劳而获,但毕竟可怜,令人同情,那么刘姥姥的二进贾府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了。她通过凑趣、逢迎、自甘受辱的方式,讨贾府上下的喜欢,首先奉承了贾母,顺应了王熙凤,最终得了王夫人一百两银子的馈赠,还有衣物、绸缎、点心等,甚至宝玉给的成窑小盖钟,鸳鸯转王夫人的话姥姥可以“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了。如此一笔丰厚的收入,还能说她是“贫下中农”,是“无产阶级”吗?她的阶级成分大成问题。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追究下去。刘姥姥还有三进贾府的故事。最终她散尽家财从魔窟中救出巧姐。尽管这段故事的原文我们看不到了,但根据判词、脂批等材料,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得到贾府资助,小有财产的刘姥姥,最终又回到贫窘的状态,而此时的刘姥姥,又应该怎样对她做阶级成分的划分呢?
经济地位和血统论对阶级成分的划分仅仅是一方面,在革命理想年代的一个更重要的阶级成分划分标准是“思想的阶级性”。也就是划分一个人的思想觉悟,看他是否达到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标准。
一个有着剥削阶级身份的人,却可能有反对本阶级的“阶级觉悟”。中共早期的优秀领导人彭湃就是一个例子。
而一个身处被剥削被压迫境遇的劳动者,却完全有可能具有“剥削阶级的思想”。所以在思想、文化的革命运动中,“很斗私字一闪念”,“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变得至关重要。剖析自己的思想,挖掘灵魂的最深处,同剥削阶级思想的斗争成为思想斗争的核心,也成为对阶级成分界定的重要标杆。一个人的身份固然是界定他阶级成分的重要标准,但他的灵魂深处的“阶级觉悟”更重要。
刘姥姥的“阶级觉悟”显然不能符合要求。阶级斗争的最重要前提就是对剥削者残酷本质的认识,对剥削制度的痛恨和对剥削者的刻骨仇恨。也因为有这样的仇恨,才能兴起一个阶级打倒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而刘姥姥呢?对剥削阶级表现的却是一幅媚态,一付奉承阿谀的嘴脸。
王朝闻在他的《论凤姐》第20章中认为刘姥姥是一个“在贵族阶级游戏中充当的丑角。”“进大观园时,处于琏二奶奶所安排的丑角地位”,“使人想到现实主义画家玛特依可笔下的那个宫廷小丑”。
徐青枝接受了王朝闻的观点,他在文中说:
刘姥姥也是一个悲剧角色,正如阿Q的悲剧性格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的,同样令人悲哀。而且她的悲剧不显现于表层,不在于她自己,乃是整个封建儒家文化心理几千年附着于中国国民,特别是农民身上的共同悲剧— — 鲁迅曾把它定为“国民的劣根性”。我认为,这种劣根性首先表现为根深蒂固的“奴性”。
徐文总结了刘姥姥“奴性”的性格特质为四点:
1、 迂回战术,拐弯抹角
2、 伺机索求报答,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3、 逢场作戏,随机应变,自轻自贱
4、 少见多怪,老露憨相,出尽洋相
尽管文中作者没有给姥姥贴阶级的标签,但不难看出,作者分析刘姥姥的角度,同当年阶级分析论别无二致。作者甚至认为,曹雪芹的笔触,就是为了揭露这种“国民劣根性”:
曹雪芹没有生活在鲁迅时代的经历和认识,当然无法全面揭示这种劣根性的实质,但在刘姥姥身上曹雪芹却用现实主义的神笔真实地揭示出国民劣根性的最基本内涵。
袁宏昌的论述更为直接和明了:
尽管,作为四大家族兴衰史的见证人,刘老老只有感叹,而没有愤怒,特别是还自轻自贱,甘心受戏弄,供这伙寄生虫玩乐,被施舍给一点残羹剩汁便感恩戴德,当然不会起来打倒贾府。但是,《红楼梦》通过她三进荣国府的见闻遭遇和感受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却表明历史已经发展到应当拆除四大家族的府第,掀掉这“人肉的筵宴”,扫荡这些寄生虫的时候了。
刘姥姥在贾府面前的态度,使我们看出她不具备本阶级的“阶级觉悟”,她身上有的是“国民劣根性”、自轻自贱的“奴性”。阶级斗争的宏伟事业,是不能指望这样觉悟低下的人来完成的。
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刘姥姥就具有“剥削阶级”的思想,但至少,她并没有反抗,她没有斗争,愿意作“女清客”、“女篾片”,愿意和剥削阶级和平共处,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地去巴结。她的内心没有无产阶级仇恨,没有改天换地的精神,没有被剥削被压迫者革命的壮烈豪情。这样的一个乡下老妪,我们如何界定她的阶级成分?
现在阶级分析已经不再占据思想领域的主流,但历史决定论者的观点并没有退却。当我们重新思考刘姥姥阶级属性的时候,当年阶级斗争论的高调,还在耳边回响。
从今天的角度去分析当年对社会历史及人性的阶级分析,还是给了我们许多启发。至少我们知道,曹雪芹是不懂阶级斗争的。刘姥姥是没有“阶级觉悟”的。要划分刘姥姥的阶级成分,可不那么容易。所以,我把它叫做“刘姥姥阶级未定论”,简称“刘学”。
人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贾蔷和龄官,贾芸和小红,乃至宝玉和黛玉,《红楼梦》是写了不少爱情故事的。不过,爱情并不是《红楼梦》的唯一主题。比如刘姥姥,跟任何一场爱情都无关。
但刘姥姥这个人物并不简单。她要揭示的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贫富不均。
人的天性绝对不是要追求平等,而是要追求不同。如果一个人事事都和别人相同的话,他对自己一定不满意,一定觉得无趣。人的本能就是区别于别人,超越别人,就是追求高于别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可能通过物质财富的拥有来体现,也可能通过个人荣誉,或者道德评价,甚至精神内涵等等。个人荣誉是多方面的,比如名望、官衔、人气、知名度等;道德评价是指人渴望达到一种社会主流意识下的高尚道德标准,它会使人追求一种道德自律,赢得社会的道德赞誉,并以此获得快感;精神内涵则更侧重于内心精神的体验,它主要表现为对宗教或某种思想意识的信仰和执迷,通过内心的陶冶和信仰的安抚,获得精神的愉悦,并获得区别于常人的优越意识。
孔子说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不均不应理解为不相同。那些认为“不均”的人,实际上是认为不公平。出力较多而得到的却和别人完全一样,这个人同样会认为“不均”。
所以,人最重要的是同他人的不同。这和生命体以个体存在,一个人的精神是完全自由的相吻合。一个人在自由的情况下,在个体完整的前提下,才可以是一个充分的自己。这也同价值多元化,和人的价值之不可通约相一致。
刘姥姥和贾母,这一对生活境遇有着天渊之别的老妇,绝不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一万年以后,也是如此,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面对这样的现实,必然社会的群体中有一批在竞争中落败的凡夫俗子、无能之辈。他们或者经济上穷困潦倒,或者地位上卑微渺小,或者道德上卑鄙龌龊,或者灵魂上空虚无聊。只要他们在人的各项竞技评选中有落败的项目,他们就是别人优越感的反衬。而刘姥姥这样的反衬者最为常见,她是经济地位低下、物质生活窘困的代表人物。
没有人愿意担当这个反衬者,毕竟道德不能当饭吃。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人都是现实的。
一部中国的历史,按贾雨村的理解就是“成王败寇”。无尽的竞技,无情的杀戮。充满了对公正的质疑,对贫苦的不满,他们揭竿而起,他们革命当头,“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世道如此之黑暗,人情如此之凉薄,还等什么,“弟兄们,革命啊!”
刘姥姥是不懂阶级斗争的,姥姥也不懂革命。贾府反衬她的贫穷,却反衬不掉她“手舞足蹈”般的快乐。谁能把这个世界带走什么,谁又能有永远的富贵,永远的功名?“古今将相今何在,荒草一堆草没了”,到头来,谁都不过是一把回归自然的尘土,何必在意今生今世的荣华、富贵?
姥姥并不希冀用他人的献血成就自己的辉煌。她宁可在卑微中求欢乐。姥姥的隐忍与宽厚,才最终有解救巧姐之事。
这不仅让人想起顾准的话:“我的手上没有血”。只有追求自由的人,才懂得真正的人道。自由主义者是不会用别人的血来换自己的理想的。为什么呢?因为自由主义者自己向往自由,他就必须给别人自由。
人生的悲苦,俯拾即是。一部《红楼梦》,展现的就是无尽的人生悲剧。金陵十二钗的十二个美丽女性,挣不脱“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何不象姥姥一样,多给自己些快乐,给他人些宽容?
人生可能无法做到没有哀怨,没有苦痛,没有泪水,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没有仇恨。仇恨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没价值的情绪。俞平伯说《红楼梦》“怨而不怒”,最集中的表现,刘姥姥是也。这就是曹雪芹“一把辛酸泪”的真义吧。
《红楼梦》也给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而不再是一片死寂。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荒野上,我们还可以依稀地看到姥姥带着巧姐返乡的身影。
8、央视大火损失到底几何?
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下称央视新址)大火发生半月之后,指向渎职侵权的调查已获新的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措施。 2009年2月9日晚8时20分左右,农历元宵之夜,央视新址因其工作人员擅自雇用烟花公司违规燃放A类烟花,导致北配楼起火并持续近六个小时。事故导致一死七伤(参见《财经》2009年第4期“追问央视新址大火”)。 案发当夜22时许,央视副总工程师、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下称央视新址办)主任徐威,即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呼家楼派出所带走,监控在一家宾馆。相继被查的还有现场三名央视新址办工作人员,以及负责现场燃放礼花的湖南浏阳三湘烟花制造公司的八名员工。上述12人因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成为第一批被刑事拘留者。 2月19日,北京警方再刑拘五名涉案嫌犯。其中包括运输烟花爆竹的司机,以及帮助联系现场燃放公司的中间人等。 北京市警方、检方的调查并不止于渎职侵权,还延展至央视新址工程的经济问题。《财经》记者从多个渠道获知,承揽央视新址工程B标段(即北配楼)的北京城建集团一名项目负责人受到办案部门调查;中央电视台排名第五的副长、央视新址园区法定代表人李晓明亦被调查。 中央电视台现任台长赵化勇1999年2月主政央视以来,中央电视台经营业务向公司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央视新址建设亦以公司化模式进行。2008年2月,赵化勇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会议报告中称,2003年正式启动的新址建设工程,经过五年奋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对应于此,2003年,央视与北京市第一家专门从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企业——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央视国金),对央视新址建设实行公司化运作,由徐威任法定代表人。徐威得以掌控央视200亿元新址建设资金的运作。 地处北京CBD核心区域的央视新址园区,于2005年4月28日开工,内含位于园区西南侧的CCTV主楼、西北侧的TVCC电视文化中心(即起火的北配楼,含文华东方酒店)、东北角的能源服务中心。早在2001年,原国家计委“[2001]2795”号文批复,央视新址工程项目获准立项,总投资76.66亿元;其中央视自有资金55.17亿元,银行贷款21.49亿元。 此后,央视新址建设工期一延再延,项目资金也一再上涨。至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的批文增加资金至78.91亿元。至今,央视新址工程的建设投资已达120余亿元,另有70多亿元新设备费用。据悉,央视搬迁新址将全部使用新设备,原设备将留原址备用。 《财经》记者获悉,2月9日央视大火当晚,李晓明即被办案部门传讯,旋即回家。第二天,李再度被传讯。接近李晓明的人表示,火灾后,副台长李晓明接受了办案部门调查,但并未被控制,2月24日,依旧见到李晓明在台里上班。 烟花牵出关联公司元宵夜的烟花不仅是火灾元凶,亦是经济问题调查的主要突破口。 从2007年开始,央视连续三年安排在新址园区燃放烟花,其中2007年放了价值约30万元的烟花,2008年放了约50万元的烟花。此次引起大火的烟花燃放号称100万元,据央视内部人士透露,实际价值约35万元。 据《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烟花行业回扣高达30%。经销商获利丰厚。 接近案件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央视新址办多次燃放的烟花,均采购自浏阳三湘公司。初步调查,仅此批烟花,徐威即从三湘公司获得约8万元现金回扣。这成为徐威涉嫌经济问题的直接突破口。 进一步调查发现,央视新址办采购此批700余发烟花,全由大新恒太走账。火灾发生当晚,大新恒太董事长沙鹏被控制,接着被刑事拘留。 2006年4月12日,央视国金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影响传媒有限公司。影响传媒有限公司亦长期依托于央视承揽广告、咨询和培训业务。 2007年,大新恒太公司的股东变动频繁。当年7月9日,沈旭、赵序霞退出,黄丽芳进入;11月17日,北京亚细亚智业科技有限公司向大新恒太注资500万元,使后者注册资本增至1000万元。2007年11月23日至今,李鷷、黄丽芳、亚细亚公司退出。此后,该公司股权再未发生变化,1000万元注册资本由五名自然人分持,其中,罗凤娇330万元、赵军310万元、沙鹏180万元、李小冬150万元、赵序霞30万元。 上述人员中,赵军、赵序霞两人均为央视新址办员工,且在关键部门任职;其中,赵序霞系徐威在电视技术设备和软件工程方面多年合作的伙伴,在新址开始建设后,调入新址办。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大新恒太成立三年以来,至少经营了与央视新址工程有关的七宗业务,标的总金额过亿元。如2007年,仅在央视新址工程,即承揽了弱电工程B标段及A标段服务楼弱电网络系统设备材料供应项目、基础应用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项目;2008年,又获得奥运节目光传输设备,以及新址工程中的B标段酒店客房AV系统设备材料招标项目;等等。 微妙的“责任分担” 针对三湘烟花公司的责任,各界说法不一。徐威的辩护律师认为,烟花公司应该承担运输和燃放A类烟花的申报责任;但反对的声音认为,三湘烟花公司受雇于央视新址办,后者才是直接的责任方。 据北京市消防局提供的资料,起火的电视文化中心共30层,高159米,建筑面积103648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装修材料南北侧为玻璃幕墙,东西立面为钛锌板,外墙保温材料为挤塑板等。 由此看来,此次大火虽为“人祸”,但大楼防火不达标的保温材料“挤塑板”亦是“帮凶”。此次失火的央视新址B标段,其幕墙工程由中山盛兴股份公司承建。2005年11月21日下午,央视和中山盛兴关于北配楼幕墙工程签约仪式在北京建国门外长富宫饭店举行,央视副台长李晓明亲自出席签约仪式。 中山盛兴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冯国敏对《财经》记者表示,有关幕墙防火材料是否达标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在进行调查,目前不方便表态。《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防火审核意见书》显示,北京市消防局曾对央视新址共提出26条消防整改措施,其中八条涉及北配楼,如“地上14层采用扩大防烟前室代替避难层”,“5层、27层、28层厨房所用的燃气管道要从地下一层进线处穿越防火分区”等,均不符合防火规范。可见,施工方在消防方面的疏忽,以及元宵之夜未劝阻业主方燃放烟花,也存在责任。 善后之局 而今,火后的央视新址北配楼仍被封锁,一侧的三环路边,常有人驻足留影。其是拆是修,为人们所关注。 2月13日,央视召开高层会议内部通报称,专家组认为,北配楼过火后,由外墙往里损失逐渐减轻,越往外损失越严重。大楼朝南、朝北方向的窗户玻璃没有破碎,室内的物品基本完好。玻璃破碎的房间大都只在窗户附近有火烧情况。“初步判断,大楼主体结构基本没有问题,挂幕墙的金属网架整体也基本完好,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受到损伤,承载屋顶的桁架没有发生明显变形,但个别部位需要修补。” 然而,央视此次会议所述的“专家组”,邀请的是建筑专家。他们初步形成的结论不具有法律效力,亦未获得建设、消防主管部门的认同。 接近调查组的一位人士称,一名受央视邀请现场勘察的建筑专家口头表达了两条意见:长达六小时的高温燃烧导致结构强度大大下降,受力状况明显改变,安全隐患很大;作为全球瞩目的中国标志性建筑,加之处于华北地震带和北京中央商务区,不容许再次发生任何意外。 “烧了五六个小时,楼的主体结构也差不多了。”参与北配楼前期设计的建筑师吴朝辉说。 失火的央视电视文化中心(TVCC),由央视所属的中广影视卫星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于2007年4月共同出资组建,是新址建设工程以及中央电视台媒体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失火时,电视文化中心已完成投资20多亿元;2009年年前,央视资产登记时,核定为30亿元。 电视文化中心核心产业为央视华汇时代剧院和文华东方酒店。文华东方酒店拥有241间豪华客房及高档配套设施,原计划酒店于2008年中开业,但一直拖延到2009年火灾被烧毁,依旧没有开业。大火过后,酒店开业将无限期后延。 央视华汇时代剧院在2008年完工开始承揽演出业务,作为开幕大戏的《陪我看电视》已经签约并进行广告宣传,原计划于2009年3月18日上演,演出票都已经售出。火灾后,必须临时终止演出更换场地,央视电视文化中心将面临系列合同纠纷。 2月13日,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主持召开的央视高层会议决定,央视新址主体大楼的搬迁计划不变,仍在今年国庆节前后陆续进行。 央视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61岁的赵化勇本应在2008年正常退休。火灾发生之后,赵化勇全力投入善后事宜,中央电视台日常工作由第一副台长张长明全权负责。 粗糙整理了一下,原文在 http://www.sepu.net/dvbbs/dispbbs.asp?BoardID=178&ID=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