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石流有哪些防治措施
2、北京市达摩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方案设计与防治效益分析
于秀治1 韦京莲2
(1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100006;2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1)
摘要 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达摩沟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为例,首先阐述了该流域泥石流灾害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背景、历史上泥石流灾情、再次暴发泥石流的各种有利条件—陡坡地形、丰富固体碎屑物和高降雨环境。并对再次暴发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评估。然后,综合分析该流域各种自然条件、泥石流流体性质与参数以及综合防治目标,设计制定了泥石流灾害的工程防治规划、生物防治规划和综合防治方案,进行了防治经费概算与投保估算,投保估算比为1∶8,比值较为合理。最后,对实施该治理设计方案的减灾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 防治工程 效益分析
1 达摩沟泥石流灾害概况
1.1 自然环境背景
达摩沟位于门头沟区清水河南岸,距北京市区约80km。流域面积16km2。呈上部较宽下部出口窄的葫芦形状(图1),地势南高北低。沟内有三个行政村,人口约1100人。分布有42座小煤窑。
图1 达摩沟流域图
该流域属中低山剥蚀地貌区,流域最大高差达1075.8m。次一级支沟流域的相对高差多在500~750m。各支沟平均纵比降较大,一般在160‰~230‰。
该流域处于燕山台褶带门头沟迭陷褶百花山—庙安岭向斜的北翼。出露地层仅为侏罗系(J)砂岩、粉砂岩和砾岩,第四系漂砾石、块石、砂。主、支沟现大部分受到人为改造,或辟为耕地或被开矿筑路的弃石及煤矸石等人工堆积物充填。
该小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528.8mm,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4.8%,7、8两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到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有时可达70%以上。且降水十分集中的特点。平均每年一次暴雨,4~5年出现一次100~200mm的特大暴雨。
1.2 泥石流灾害与危害
达摩沟是一条古泥石流发育的沟谷。1950年8月4日晨6∶30~7∶30之间,该小流域的后港和王家港支沟暴发泥石流,致使38人死亡,80余间房被毁,大量耕地、果树被冲。该次泥石流是以沟源滑塌触发沟床物质活动而形成。经测定,泥石容重为1.97g/cm3。
1.2.1 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各项条件
首先,该流域具有充足的固体碎屑物。经调查估算,流域各主要支沟的沟坡动储量在2~8万m3,沟坡固体碎屑总量为671.71万m3。随着采煤业的发展,沟坡破坏速度加快,其大量的固体碎屑物成为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
第二,具有较陡的地形条件。该流域山体坡度一般>35°,为沟源形成坍滑体导致沟床物质活动预备了必要的地形坡度条件。各主要支沟的沟床平均纵比降均大于150‰,均具备泥石流形成和运动的底床条件。
第三,具备激发泥石流暴雨形成背景。达摩沟年降水量为550~600mm,总体上处于较高雨区。位于本流域上游的洪水峪站雨量明显高于流域之外的清水站(表1)。流域内暴雨—大暴雨几率较高。平均3年就会出现两次日降雨>50mm的暴雨。2/3的降雨年份会出现暴雨—大暴雨的日雨量,大暴雨的机率较高。历史上曾出现日雨量为190.1mm,1小时雨强为56.5mm的强降雨。总之,达摩沟流域处于高雨强环境下。
表1 三个雨站三个多雨年年降水量统计表
最后,沟内人类活动频繁。据粗略估算,流域沟坡的煤矸石量约20万t左右,弃渣量达21.45万m3(表2)。这些松散堆积对泥石流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泥石流发生的物源、水源与地形条件均已具备。
表2 达摩沟主要支沟煤矸石、弃石统计表
1.2.2 泥石流危害程度评估
经调查统计,本流域直接遭受泥石流严重危害的人口61人,房屋151间,约有400余亩土地、上千棵林木和20余间工房处于泥石流直接危害之下(表3)。30多km的沥青路段可能受到直接破坏。此外,泥石流还会冲毁其他电力矿山设备,由此将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表3 达摩沟山洪泥石流直接危害估算表
说明:本估算为直接损失,未包含间接损失和其他工矿、电力设施、固定资产等内容。
2 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
2.1 防治原则
(1)综合规划、突出重点,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紧密结合;
(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3)在工程治理中采用拦、排、护、导相结合;
(4)防灾治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5)分清主次,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
2.2 工程防治方案
根据本流域泥石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构造地质、地形地貌等地质环境条件,确定工程治理采用拦、排、护、导等工程。不同频率降雨的泥石流设计流量是治理工程设计方案的基本参数。为保证参数的可靠,采用3种水文法计算出不同暴雨频率下工程断面的清水洪峰流量,然后综合考虑泥石流体性质和堵塞状况,确定采用铁道部第一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铁道科学院西南研究所3个单位建议的“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公式”计算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流量(表4)。
表4 “三单位”泥石流流量计算表 单位:m3/s
续表
注:P——不同频率降雨。固体物比重取2.70t/m3。
根据泥石流设计参数,并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工程方案有16个工程项目,其中拦沙坝8座,谷坊1座,格栅坝1座,护村导流堤240m,挡土墙2道,原有工程整治和沟道疏导等(表5,图2)。预计工程总造价900万元左右。
图2 达摩沟泥石流工程防治规划示意图
表5 达摩沟各支沟工程治理规划方案及功用
2.3 泥石流生物防治规划
生物防治是泥石流流域大面积治理的主要和根本手段之一。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保护和营造森林、灌丛和草木植被等措施,削减地表径流和松散固体物质积累速度,进而防止和控制泥石流活动。与此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原则;以树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原则;与本流域农业、林业现状与区划协调一致,封山育林为主,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原则;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原则。本流域生物治理规划防护林1042公顷,用材林362公顷,经济林42.4公顷(表6)。预计费用预算总计330万元左右。
表6 生物治理规划一览表
2.4 综合防治方案
本综合防治方案是在防治效益、投资金额和投保比例3个方面进行充分比较后设计的。投保比例中保护区价值并未考虑该沟因煤炭生产逐年增长后所带来的可增价值,因而现价值估算还属偏低,投保比要比实际偏小(表7)。
表7 达摩沟泥石流综合防治方案说明表
3 综合防治规划方案预期效益分析
3.1 减灾效益
通过工程、生物综合防治工程的实施,可保护沟内现有三个自然村庄约1000人免遭设计标准内的泥石流直接危害,极大地降低洪水危害。减少对现有矿井、原煤及部分矿山设备的破坏,减轻山洪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经计算,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后,沟床纵比降减缓,拦蓄、稳固沟床碎屑物约20万m3(表8)。
表8 达摩沟主要工程拦沙控制效益及底床变化表
3.2 经济效益
本流域是清水乡的主要经济支柱,该乡34.3%的经济收入来自这16km3的沟谷。但不能不考虑到该沟煤炭资源量若干年后被挖尽,人们将再次面临贫困的威胁。因而,现在实施泥石流综合治理除对现有矿山、居民、交通、电力设施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外,实施的生物措施可使当地农民在煤源采尽之后仍可靠山吃山,靠山养山,这也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出路之一。
如果生物治理达到规划的培育目标,则该流域林地可由目前的771.6公顷增加到1035.4公顷,即林木覆盖度从48.2%增加到64.7%。粗略估算,天然成林的林木材积量达8.28万~9.94万m3;人工造林的林木材积量为7.14万~10.52万m3;苹果、核桃、杏扁果品产量为71.6万~97.1万斤。林木材积价值达17262万~23061万元,三项果品收入每年为116.8万~156.8万元。除此而外,该流域大片山场有大量的荆条资源,按本流域有6000亩灌木林地、每亩可打荆条200斤计算,其收入为12.0万元。可见,生物治理措施可为该流域带来巨大经济收入,而这些经济效益恰是在十几年之后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之时明显体现出来。与该流域相邻、自然地理及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田寺沟,从1984~1988年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仅生物措施一项所获经济收入较治理前提高了42.13%,如果达摩沟小流域实施生物治理也可达到这一标准,基本能实现填补煤源枯竭后的经济收入空缺。可以说,实施泥石流综合治理对改善该沟人们生存环境和质量,发展山区经济,提高生活水平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是山区人民致富的出路之一。
3.3 生态效益
通过泥石流综合治理,将在流域内建立起综合防护体系,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林草植被的恢复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食物和场所,大量微生物利用植被落叶繁育发展,分解有机质,加速林草的生长。森林系统重建后,将发挥涵养水源,保水固土,静化空气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与本流域相邻且条件相当的田寺东沟综合治理试验表明,经过5年封山育林,林木覆盖度由最初的40%增加到60%,其缓洪效果明显:①下垫面能抵御5年一遇降雨不出流,并能消减10年一遇洪水的99%;②10年一遇降雨出流为清水;③在封山治理和工程治理的共同作用下可抵御50年一遇洪水不产生灾害;④与未治理沟谷相比其多承受降雨50%以上,平均产流次数低30倍。由此可见,本流域通过封山育林,林木覆盖由48%提高到65%,其缓洪效益基本可达到上述结果。
综合治理可遏制土壤侵蚀,调节小流域气候,使山坡郁郁葱葱,沟谷清水汇流,沟内农、牧、林业得到巨大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3.4 社会效益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减灾防灾工作在全国有着极大影响。通过对达摩沟流域的泥石流综合防治工作,可基本控制泥石流及高含沙水流对流域内居民的危害,使其安居乐业,积极参加振兴山区的经济建设,早日走向富裕之路,这无疑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这一举措必定能在北京山区起到在治理和降伏泥石流之时发展经济的试点作用,这对防灾减灾工作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拦沙坝的作用与类型
1.拦沙坝的作用
1)拦沙坝建成后,可以控制或提高沟床局部地段的侵蚀基准面,稳定岸坡,防止淤积区内沟床下切,抑制泥石流的形成与发展。
2)随着拦沙坝高度与库容的增加,将在坝址以上拦截636f70797a6431333433616238大量泥沙,从而可以改变泥石流的性质,减少泥石流的下泄规模。
3)拦沙坝建成后,将使沟床拓宽、坡度减缓。一方面可以减小流体流速;另一方面可使流体主流线控制在沟道中间,从而减轻山洪泥石流对岸坡坡脚的侵蚀速度。
4)拦沙坝下游沟床,因水头集中,水流速度加快,有利于输沙及排泄。
2.拦沙坝类型
根据拦沙坝所处的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不同的材料及设计、施工要求,将有不同的类型。常用坝体形式有重力坝、拱坝、平板坝、爆破筑坝及格栅坝等。按建筑材料分,常用的有浆砌石重力坝、混凝土(含钢筋混凝土)坝、钢结构坝、干砌石坝及土坝等。
(1)浆砌石重力坝
浆砌石重力坝是我国泥石流防治中最常用的一种坝型。适用于各种类型及规模的泥石流防治,坝高不受限制,在石料充足的地区,可就地取材,施工技术条件简单,工程投资较少。
(2)干砌石坝
干砌石坝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泥石流的防治,要求断面尺寸大,坝前应填土防渗及减缓冲击,过流部分应采用一定厚度(>1.0m)的浆砌块石护面。坝顶最好不过流,而另外设置排导槽(溢洪道过流)。此类坝型包括定向爆破砌筑的堆石坝。
(3)混凝土及浆砌石拱坝
当地缺少石料、两侧沟壁地质条件又较好时,可采用节省材料的拱坝拦截泥石流。坝的高度及跨度不宜太大,并常用同心等半径圆周拱。此类坝的缺点是抗冲击及震动较差,因此不适宜含巨大漂砾的泥石流沟防治。
(4)土坝
土坝多适用于泥流或含漂砾很小、规模又不很大的泥石流沟防治。优点是能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缺点是不能过流,需另行设置溢洪道,而且需要经常维护。若需坝面过流,则坝顶及下游坝面需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板护砌,并设置坝下防冲消能;在坝体上游应设粘土隔水墙,减少坝体内的渗水压力(图3-1)。
图3-1 护面土坝剖面示意图H—坝高
(5)格栅坝
主要适用于稀性泥石流及水石流防治,目前已修建的有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大类,坝高多为3~10m的中小型坝。具有节省建筑材料、施工快速(可装配施工)、使用期长等优点。
(6)钢筋混凝土板支墩坝
适用于无石料来源、泥石流的规模较小、漂砾含量很少的泥石流地区。坝顶可以溢流,坝体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板与支墩的连接为自由式,坝体内可用沟道内的砂砾土回填(图3-2),可根据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孔(管)。
4、设计阶段泥石流勘查
1.一般规定
设计阶段的泥石流勘查是对选定的防治工程进行的工程地质勘查。
设计阶段的泥石流勘查应充分利用可行性论证阶段的勘查成果,结合防治工程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定点勘查或补充勘查,提供工程设计所需的泥石流特征参数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对高坝(格栅坝10~15m,拦沙坝15~30m),勘查范围以坝轴线为中线,上下游各100m;低坝(格栅坝<10m,拦沙坝<15m)及丁坝,勘查至上游50~100m,下游20~50m。对堤、渠、槽等线性排导工程,勘查范围为轴线两侧最高洪水位以上5~10m。
2.工程地质测绘
根据选定的防治工程方案,开展工程部署区大比例尺测绘。
拦挡工程及堤、渠、槽等线性排导工程测绘应沿轴线进行。拦挡工程的测绘比例尺为1∶100~1∶200,排导工程的比例尺为1∶500~1∶1000。为满足库容计算的需要,拦挡工程尚须测制淤积区1∶1000的地形图。
测绘内容主要是防治工程区域及其外围的地形地貌、岩性结构、松散堆积层成因类型、厚度及斜坡稳定性等。同时结合钻探、物探和坑探成果,沿工程轴线实测并绘制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剖面。对于较长的排导工程,尚须提供不同地段的横剖面图。
停淤场的测绘以面上控制为主,内容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岩土体类型及分布状况、停淤场面积及最大可能停淤量、地表水发育及地下水出露等。此外,应结合勘探资料,实测纵横剖面。测绘比例尺以1∶200~1∶500为宜。
3.勘探试验
1)勘探点线布置:勘探线沿防治工程主轴线布置,孔距20~30m,每条勘探线的钻孔、探坑数一般不低于2个。
2)钻探:钻孔深度,当松散堆积层深厚不必揭穿其厚度时,孔深应是设计建筑物最大高度的0.5~1.5倍;基岩埋藏浅时,孔深应进入基岩弱风化层5~10m。
地质条件复杂时可加密钻孔或沿勘探线布置物探剖面对地质情况进行辅助判断。
加强钻孔岩心编录,查清工程布置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松散堆积层厚度及基岩埋深与起伏情况。
3)试验:采取岩土试样,测定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施工钻孔应进行注、抽水试验,提供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布设水位动态观测孔,并延续至工程竣工以后。
4.监测
对高频泥石流,可在勘查期内的汛期时段提出和实施泥石流活动的监测方案。
对可行性论证阶段布设的监测站点的监测内容,宜结合工程布设。
结合治理工程宜提出工程防治效果的监测方案。
当地下水影响泥石流形成和防治工程效果时,开展地下水的监测工作。
5.勘查报告
报告正文应包括:序言,泥石流流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泥石流活动特征、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泥石流治理工程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治理工程基础及边坡的稳定性,泥石流特征值的确定及确定方法等。同时提供岩土体物理力学测试、原位测试、设计参数和各种监测资料及附件。
结合泥石流治理工程,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提交供设计使用的工程地质图册,包括各治理单元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及坑槽探展示图等。
5、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式有哪些 排导槽 挡墙
主要有:拦砂坝、储淤场、挡土墙、护坡、截洪排水工程、 谷坊坝等。在泥石流形成区的上游适宜地段,建造水库、水塘或其他形式的蓄水工程以调节洪水,削减流经泥石流形成区的洪峰流量(即水动力条件),并严防渗漏、溃决;稳定山体、斜坡,减少松散物质的形成、积聚;在流通区内,修建拦挡泥石流的谷坊坝(群),如实体坝和格栅坝,以固坡护床;在堆积区的后缘,用储淤场将泥石流固体物质在指定地段停淤,减少下泄洪峰流量和固体物质总量。
6、泥石流防治的历史和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防灾减灾科学的进步,国家加强了对泥石流防治的统一管理,增大了资金的投入,泥石流防治技术日益成熟。泥石流防治已由点上的局部治理,发展到面上的全面治理;由单一的简易工程防治,发展到了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在城镇、厂矿、铁路与公路交通、水利电力等建设中积累了许多泥石流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城镇泥石流防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如甘肃的陇南市武都区、四川的西昌市和盐源县早在200多年前就修建了排导槽或导流挡墙等工程,对泥石流进行了有效防治。近年来,国家每年对城镇泥石流防治的资金投入达8000万元,若加上地方匹配的资金,总额可达2.4亿元以上。防治成功的范例有四川省南坪县城泥石流、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甘肃省天水市泥石流、北京市怀柔区泥石流等。
铁路与公路交通的泥石流防治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宝(鸡)—成(都)铁路、成(都)—昆(明)铁路、东川铁路支线及青藏铁路等的泥石流防治中,采用了明硐、隧道、渡槽、急流槽、重力拦挡坝及钢轨格栅坝等工程。到60年代,在甘川公路武都地区白龙江沿岸路段,结合当地泥石流的活动特点,对公路经过的17条泥石流沟都采取了类型各异的治理工程,如武都区湾沟修建的泥石流停淤场、宕昌县沙湾清水子沟修建的泥石流排导渡槽、武都区黄家坝桑园子沟修建的泥石流拦挡工程等均是十分成功的范例。
厂矿泥石流防治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因对泥石流的危害及活动特点认识不足,缺乏防治经验,造成了许多厂矿损失惨重。到60年代中期,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如天水红山试验机械厂,从1966~1969年用了三年时间对厂区内的何家堡沟泥石流进行了有效治理。首先采取单一的排导措施效果不佳,后来采取了拦挡、排导及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工程实施后,泥石流的活动得到了控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这是我国在泥石流防治中,对非基岩地区首次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式平板支墩坝(高7.5m)拦挡泥石流。
7、 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防治工作概况
地质环境管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行政职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和难度,我市自1993年起就如何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调查,积极开展工作。基本查清了全市地质灾害基本分布规律,在全省第一个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市、县、乡、村四级联系网络,实施规划→细则→组织“三位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新体系,已连续四年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2002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先进单位。
1.深入调查,分析原因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县(市)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灾害点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土保持、当地气候、地质灾害类型等各类资料,并进行归类成册,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本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分布情况、特点、原因基本做到心中有数,为做好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首先在台汛期建立值班制度,速报制度;其次编制台汛期地质防灾预案;第三通报已知隐患(地段)点采取预防措施。每当灾害发生,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工作。并通报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和及时救治提供依据。
3.建立网络、掌握动态
并及时掌握本市地质灾害情况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展趋势,初步建立了以地、县(市)地矿局(办)、重点行政村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四组地质灾害防治联系网络。
4.争取资金,积极防治
积极建议有关县(市)政府拨出专款治理的同时,协调搞好防治项目的规划、论证、立项上报工作,争取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430万元、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650万元。
二、预防对策措施
地质灾害的形成和演化,主要是受大气降水、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控制,因此试图通过人为努力全面阻止其发生,目前还有很大的困难,也是不太现实的。但只要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处理得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质环境,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和规划工作,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分析,做好重大地质灾害的事前防范工作,特别要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是可以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的。
1.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由于地质灾害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社会公众对地质灾害缺乏了解,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地质防治的科普宣传。因此各级政府首先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法》、《水土保持法》及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04号令《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开展地质灾害科学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2.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做得好与坏,也直接影响丽水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应该看到,地质灾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都是比较贫困、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防治地质灾害难度极大。丽水市是经济欠发达,又是困难落后的市,尤其是景宁、青田等县(市)刚刚脱贫,经济比较困难,对地质灾害防治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把防治地质灾害这项工作摆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尤为重要。
3.编制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要在近期内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从现阶段来说,首先在深入了解灾情的基础上进行防治,即从致灾因素上进行调查研究,用于开展系统的、全面的基础性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以确定防治步骤、方法;其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丽水市中长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了解掌握丽水市域地质灾害的类型、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查明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及其可能的危害程度、目前灾害体的稳定状况等。
(2)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区划,将明显可能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区域,圈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或重点危险区。
(3)将划定的危险区域,由地矿主管部门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对危险区域进行工程建设限制和人为活动限制,并按照各地质灾害点危害程度、可能的危害大小,区分轻重缓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计划,研究提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4.制订监督管理办法
《丽水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是保护丽水市地质环境,实施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制定并有效实施“实施细则”有利于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以防治规划为指导,实施细则为依据,组织机构为手段的“三位一体”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新体系,对于推动地矿行政管理,特别是地质环境管理是有十分重要意义。
5.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
政府现有的财力不可能对所有地质灾害体都进行治理,对大部分地质灾害体,只能通过加强监测、预报,以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尽可能减轻经济损失。
(1)各县(市)政府根据本区域初步调查和普查结果,确定各自的监测、预报重点,根据上级地矿部门的要求,编制好近期本区域的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最大限度的减轻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2)根据地质灾害体(隐患点)所在的位置、威胁的对象,将灾害监测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对危害很大,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点,要由政府聘请专业队伍进行监测。
(3)一般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灾害点所在乡、镇设立地质灾害监测组,由乡镇负责编制防灾预案,预案必须明确:地质灾害体动态监测人员、防灾预警的判据、预警发布机构及负责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并选派工作认真,有一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责任心强的村民为监测员,对每个监测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制定责任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群众性简易监测。
6.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基金
由于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新的公益性事业,社会效益巨大,而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地质灾害又是牵涉千家万户,防治地质灾害就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使之成为一项全民活动,建立起群测群防体系,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地质灾害防治基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工程性治理措施提供物质基础。立足于防,防治并举,为丽水市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地质环境。
三、防治对策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在地质灾害勘查的基础上进行,下面简单介绍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的主要治理方法。
1.滑坡治理
滑坡发生前常有异常(前兆)现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动的预兆(前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这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影响。这种迹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上长期位移观察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张,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8)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用肉眼识别滑坡体是否稳定的方法,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如何。
(1)已稳定的堆积层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①后壁较高,长满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②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无沉陷现象;③滑坡前缘斜坡较缓,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坍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河水冲刷过的迹象;④目前的河水已远离滑坡舌部,甚至在舌部外部已有漫滩、阶地分布;⑤滑坡体舌部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基岩;⑥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2)不稳定的滑坡常具有下列迹象:①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②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的现象;③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④滑坡体表面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⑤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⑥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林。
需要指出,以上标志只是一般而论,较为准确的判断尚需作出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当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慌乱。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3)政府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通知邻近的河谷、山沟中的人们做好撤离准备,密切注视灾情的漫延和转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转化为泥石流灾害(即次生灾害),应迅速设立观察点,密切注视其变化动态。
滑坡治理的主要方法:防治滑坡一般采取“避、排、减、挡、锚”等办法。“避”即在选择建筑物场地,铁路、公路选线,城镇选址时,应尽量避开滑坡体。在无法避开滑坡体,或对已建设在滑坡体的建筑,视经济可地性进行工程治理。主要工程治理措施归纳起来分为三种:一是“排”水,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平衡条件,如:削坡“减”重压脚、建筑“挡”土墙、抗滑桩、“锚”固等。三是改变滑坡岩土性质。
(1)截引地表水。拦截、排引滑坡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或将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防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排引地表水中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治理方法,而且应是首先采取长期运用的措施。主要工程有:一是在滑坡外修筑横向截水沟、槽和纵向排水槽、排水暗沟等。二是滑坡体上修筑地表排水沟,此泉工程及时将地表水及泉水引走,减少其停滞下渗的机会。必须注意沟、槽要切实不漏水,并经常检修,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护坡脚。防治河水、库水对滑坡脚的冲刷,避免坡脚被冲刷掏空失稳,导致滑坡,主要工程措施有:一是“T”型坝。是在滑坡严重冲刷地段,促使主流偏向滑坡体对岸,保护滑坡脚免遭河流冲刷的建筑物。“T”型坝常横向下游,与水流夹角为60°~70°;它可使水流冲刷强度降低10%~15%。二是在滑坡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主要应用于江边、库边的滑坡体治理。
(3)削坡减重。削坡减重也称削坡减荷、削坡减载。此方法常用于治理“上陡下缓、头重脚轻”的滑坡或推移式滑坡,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抗滑坡地段的滑坡体,使滑坡体外形改善,斜坡高度降低,坡度减少,滑坡体和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若将上部削下来的填在坡脚,效果更好。
(4)采用挡土墙、抗滑桩、锚固等工程,以增强滑坡体的稳定性地。
滑坡治理实例:
(1)堵缝。地表上已有张开裂缝的滑坡,可用粘土或水泥土夯实,并做到成鱼背状。防止雨水和地表径流直流入缝下渗,起润滑加速下滑作用。云和县源乡荫桥坑村后山体滑坡上部开裂近20厘米,采用粘土堵缝后,已稳定了5年多时间,尚没发现新的发展趋势。
(2)排水。在滑坡体边界设环形截水沟,排除滑坡体外地表径流;在滑坡体界内修建树枝状排水沟,将水导出滑坡体外排水沟壁进行防渗处理。在滑坡体内可设置地下排水暗沟垂直排水井、孔等,用于疏干滑坡体或滑动面,减少土壤含水量。这是我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理方法,在庆元、景宁、龙泉、云和、青田、丽水等县(市)已发现的滑坡隐患点上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支撑。在滑坡体脚设挡土墙、抗滑垛、锚固等。对于滑坡体积不大,采用挡土墙较好,而挡土墙内需设排水孔。对于滑坡体积物不厚的滑坡,可用木桩、钢轨、钢管、钢筋混凝土桩直接打入稳定的地基;对于厚度较大的滑坡体,可钻孔或冲抓套井回填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以增强滑坡的稳定性。支撑挡护这一方法在我市应用于公路边坡滑坡的治理。
2.崩塌治理
崩塌体的识别:可能发生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
(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或顺坡裂隙或较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穿,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
崩塌治理的主要方法:
(1)拦截:对于仅在雨季才有坠石、剥落的小型崩塌的地段,可在坡脚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如设置落石平台和落石槽以停积崩塌物质;修建挡石墙以拦坠石;利用废钢轨。钢针及钢丝等编制钢轨或钢纤栅栏来挡截落石。
(2)支挡:在岩石突出或不稳定的大孤石下面,修建支柱,支挡墙或用废钢轨支撑。
(3)护墙、护坡:在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修建护墙,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一般边坡均可采用。
(4)削坡(刷坡):在危石、孤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坡体风化破碎的地段,采用刷坡来放缓边坡。
(5)排水:在有水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
(6)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缝、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3.泥石流治理
泥石流的识别:能否产生泥石流可以从形成泥石流的条件分析判断,已经发生过的泥石流的流域,可以从下列几种现象来识别:
(1)中游沟身常不对称,参差不齐,往往凹岸发生冲刷坍塌,凸岸堆积成延伸不长的石堤;或凹岸被冲刷凸岸堆积,有明显的截变取直现象。
(2)沟槽经常大段的被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堵塞,构成跌水。
(3)由于多次规模不同的泥石流的下切淤积,沟的中下游常有多级阶地,有较宽阔地带常有垅岗状堆积物。
(4)下游堆积扇的轴部一般较高耸,稠度大的堆积物其扇角小,呈丘状。
(5)堆积扇上沟槽不固定,扇体上杂乱分布着垅岗状、舌状、岛状堆积物。
(6)堆积的石块具尖锐的棱角,无方向性,无明显的分选层次。上述现象不是所有泥石流地区都具备的,调查时应多方面综合判定。
泥石流治理的主要方法:
(1)植物措施。泥石流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但它的发生和森林植被覆盖率有很大的关系,森林植被覆盖率大的地方不容易或不可能发生泥石流;森林植被覆盖率小的地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土保持能力差,容易或者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因此,要防止泥石流发生,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植树造林。根据泥石流流域各部位在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同,地表径流形成区主要目的是水源涵养,调节径流,减缓流速,控制水动力;泥石流形成区主要任务是稳定沟床与坡脚、防治坡面的土壤侵蚀;流通区主要任务是减少汇入沟道水体,减少泥石流流量,创造泥石流停积的条件。我们可根据各区段不同要求,选择适当的林种植被,对荒地进行造林种草,种植水土保持林、特用经济林,发展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林灌、草多层立体交错覆盖的造林结构,层层截流降水,减轻地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泥石流。
(2)耕作措施。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顺坡耕作;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经济林果坡改梯,修建水平带、排水沟;实行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垄种、草田轮作;推广少耕、免耕、覆盖耕作等保土耕作措施;固定耕地精耕细作,改变广种薄收的不良传统。
(3)工程措施
防护工程。在容易滑塌、崩塌的沟坡、谷坡、山坡采取削减载、排水抗滑、支挡等护滑工程,在沟中修建谷坊、淤地坝等固沟工程,巩固沟床,稳定沟坡,减轻沟蚀,控制崩塌、滑塌。对泥石流经过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等其他重要工程设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岸、坡及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等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工程、护岸工程、护墩工程和固沟工程等。
拦挡工程。在泥石流沟中修筑各种形式的拦挡坝,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拦截泥石流的砂石、削弱泥石流的流量和能量,尽量将泥石流改变为一般洪水,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设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主要有格栅坝、桩林、拦沙坝等形式。
排导工程。为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避开铁路、公路、渠道等设施。让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通过排导设施顺畅地从保护的城镇、建筑物、道路物上游泄到下游,不造成危害。主要有排导槽和渡槽等形式。
4.地裂缝治理的主要措施
根据裂缝的特征,减轻地裂缝灾害的主要措施:
(1)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等,并改善地裂区土体的性质;
(2)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
(3)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回固处理;
(4)设置各种监测点,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方向;
(5)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6)加强了地裂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四、建议实施防治工程项目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社会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技术性强,地质灾害不仅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给广大群众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防治地质灾害刻不容缓。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是摸清底子,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报,对重点危险区段进行重点预防治理。
1.丽水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项目
本市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灾情严重,治理难度较大,要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
首先,在本市范围内部署分县(市)的1:5万的以地质灾害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地质调查、区划工作,掌握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圈定地质灾害多发区,查明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及其他可能的危害程度、目前灾害体的稳定状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及人口分布状况,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制《丽水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提出具体的防治方案,实施该项目需2~5年时间,资金概算约500万元。
其次,根据调查报告对将明显可能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区域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对危险区进行建设限制和人为活动限制,并对重点地段作重点勘察,对重要经济活动区、重要交通干线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作出评价预测,实施该项目需3~5年时间,资金概算800~1000万元。
第三,对危害点进行综合治理,按照“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谁受益,谁治理,人为引起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将防治工作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治理。
2.本市重点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项目
针对我区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景宁、庆元、青田、丽水等县(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一定资金,在重灾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采取初步的应及措施,为减缓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起到积极作用。根据本市地质灾害现状与特点,近期建议实施的重点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项目30余处,包括金温铁路、330国道线及省道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项目,预计需要投入建设资金2亿元(具体项目省略)。
8、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综合治理措施很多,一般归纳为两大类,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此外还有预警预报措施和临时避险措施。
1.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
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治水工程、治泥工程、排导工程、拦蓄工程和农田治水工程及消极防御工程(表5-18)。
表5-18 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一览
(1)治水工程
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充足的地表水参与,并常与暴雨洪水相伴生,治水工程的目的是分散地表水、降低水动力,从而达到防止泥石流发生的目的。在泥石流形成区的上游,选择适宜的地点建造水库、水塘或其他形式的蓄水池以调节洪水,削减流经泥石流形成区的洪峰流量,常和排导工程联合使用。
(2)治泥工程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治泥工程主要是在泥石流形成区采取稳固边坡、降低泥石流沟纵坡等措施,防止崩塌、滑坡、危岩、水土流失为泥石流提供松散固体物质,控制泥石流的形成。
为了制止滑坡、崩塌的发生,需要修建拦挡土石的护坡工程。这类工程主要有拦渣坝、谷坊工程。
拦渣坝的作用主要是拦渣滞流、固定沟槽。在一条沟内修建多座低坝,称为“谷坊坝群”,其作用是拦挡泥石流固体物质、淤缓沟床纵坡、加大沟宽、减小流速,从而减少洪峰和固体物质下泄量;同时利用坝前的淤积物,既可防止沟床继续下切,保护岸坡不再发生侧蚀,最终对泥石流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拦渣坝(图5-5)、谷坊(图5-6)的类型很多。按建筑材料分,有砌块石坝、干砌块石坝、混凝土坝、土坝、钢筋石笼坝、钢索坝、木质坝、木石混合坝、竹石笼坝、砖砌坝等。从结构上分,有直线型重力坝、曲线型拱坝及格栅坝等。
图5-5 拦渣坝
图5-6 谷坊
(3)排导工程
为避免泥石流冲蚀危害,在泥石流通过区常采用导流排放措施,让泥石流从无害区通过。该工程主要有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和渡槽等,有时也采用明洞和隧道。
(4)拦蓄工程
拦泥库、停淤场是指在较平缓的堆积扇上或较宽阔的沟内,修筑拦截建筑物,形成人工泥石流落淤场。其作用是在一定期限内,让泥石流物质在指定地段内淤积,从而减少泥石流固体物质下泄量,避免泥石流的淤埋灾害。
(5)消极防御工程
前述工程措施都是积极主动地整治泥石流灾害。消极防御工程则是采取避让策略,在泥石流沟上方修建桥梁或平台跨越泥石流(图5-7);在泥石流下方修建隧道穿越泥石流以及地面公路绕过泥石流。
图5-7 跨越泥石流沟
上述防治工程除单独修建外,还可根据需要联合使用。最常见的有拦渣坝与急流槽相结合,导流堤、拦渣坝和急流槽相结合。
2.泥石流治理的生物措施
泥石流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指保护与营造森林、灌丛和草本植被,采用先进的农牧业技术以及科学的山区土地资源开发措施等。生物措施既可减少水土流失、削减地表径流和松散固体物质补给量,又可恢复流域生态平衡,增加生物资源产量和产值。因此,生物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治理泥石流的根本性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林业工程、农业工程和牧业工程(表5-19)。
表5-19 泥石流治理的生物措施一览
(1)林业工程措施
在泥石流频发区营造森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床防冲林和护堤固滩林等,既可削减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量,又可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如在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可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率,调节地表径流,增强土层的稳定性,减少滑坡和崩塌的发生,从而控制或减少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水体补给量。
(2)农业工程措施
农业工程措施有农业耕作措施和农田基本建设措施两类。农业耕作措施包括沿等高线耕作、立体种植和免耕种植等,其主要作用在于减缓坡耕地的侵蚀作用,提高耕地的保水保土效能。农田基本建设措施指对山区农田引排水渠和交通道路网的合理布局和全面规划。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需要。
(3)牧业工程措施
牧业工程措施包括适度放牧、改良牧草、改放牧为圈养、分区轮牧等。采取科学合理的牧业措施,既可缓解发展畜牧业与缺少草料的矛盾,间接地减轻泥石流源地过度放牧的压力,又有利于草地恢复和灌木林的营造,防止草场退化,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削弱泥石流的发育条件。
(4)泥石流的综合整治
根据泥石流的危害及性质,采取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防止或减少泥石流灾害是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标。
就一般情况来说,大面积的泥石流形成区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局部的泥石流源地和流通沟段宜采用工程措施。但两者各有优缺点,对许多流域或地段,需先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然后再进行生物防治。
成昆铁路线上的黑沙河泥石流,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多、冰冻期短,造林育草恢复植被条件优越。在这些条件下,经过全面规划、分期施工,在上游修建水库,下游修筑拦渣坝、停淤场和导流堤等工程,在流域内造林育草、合理放牧。治理后的黑沙河泥石流已由黏性变为稀性,泥石流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全流域的松散土石体已渐趋稳定。由于拦挡工程的修建,每年排出山口的固体物质已减少到原来的1/4;顺水坝和导流堤将黑沙河洪流或泥石流全部归槽下泄至安宁河,流域下游的村镇、农田和铁路运营得到了有效保护(吴积善等,1993)。
3.泥石流的预报预警措施
我国对泥石流地质灾害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1988年初,在云南东川蒋家沟设置了第一个半自动化泥石流观测研究站,这个站由7个观测系统组成,能够进行暴雨泥石流的预报。
目前,泥石流预测预报采用的途径是:在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取得有关泥石流形成动态参数或调查潜在泥石流沟有关资料;加强水文、气象预报工作;建立有记录泥石流沟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技术资料档案;据地质和地形地貌环境、松散固体物质分析,圈划未来泥石流危险区、潜在区;建立泥石流防灾警报系统。
4.泥石流的临时避险措施
尽管有完善的泥石流综合防御系统,然而百密还有一疏,泥石流灾害还会发生,因此必须有临时避险措施。
(1)选择正确的避险方向
泥石流发生时,处在泥石流区的人们,应迅速向泥石流沟的横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泥石流沟向上游或下游跑动。
(2)上游人要通知下游人
处于泥石流上游的人员,应立即通知下游可能波及的乡村、城镇和工矿单位做好撤离工作,在泥石流的流径区和堆积区的群众听到泥石流的声响或泥石流危险警报时,应立即往主河道两岸高山区的安全地带逃离。注意: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应跑到一定的高度才安全。
(3)注意保护生命线工程
密切注意泥石流的发展动态,对可能毁坏或引起次生灾害的生命线工程进行保护。
(4)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和抢险救灾。根据危险性、经济等权衡效益分析,确定采用工程措施还是搬迁,当危险性大时,应立即组织泥石流堆积区、淤塞区、流通区的居民、工厂、矿山等搬迁疏散。
(5)制定应急措施和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
泥石流抢险救灾指挥部对泥石流沟沿线实行管理,酌情限制和指挥过往车辆、行人通行,维护灾害现场社会秩序。
(6)准确预报预警:在泥石流活动频繁的地区,建立泥石流动态监测站(网),随时掌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特别是在雨季应增派巡逻队昼夜值班,遇险情时应及时发出警报。
除上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硬”措施外,要达到有效防治泥石流灾害的目的,还必须采取某些“软”措施。“软”措施包括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措施。技术管理包括治理中和治理后的技术管理,如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产结构等。行政管理包括行政命令和立法,以确保各类综合治理措施,尤其生物工程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管理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利用资源,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脱贫致富与提高防治能力相结合,从而达到发展经济和控制灾害的双重目的。
小结
本章重点内容是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分类、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危害等级划分、泥石流特征值的确定和泥石流的勘查评价要点。
复习思考题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简述泥石流类型的划分。
3.概述泥石流的特征。
4.泥石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泥石流勘查有哪些基本规定?
6.泥石流勘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勘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如何确定泥石流特征值?
8.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9.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10.防治泥石流灾害的生物措施有哪些?
11.单沟泥石流活动性分级是什么?
12.泥石流灾度等级分级是什么?
13.泥石流潜在危害性分级是什么?
14.如何划分泥石流危害区?
15.单沟泥石流易发程度如何划分?
16.泥石流的综合致灾能力如何分级?
17.泥石流堆积扇与冲洪积扇的区别是什么?
18.如何鉴别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
9、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中的( ) A.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程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