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鲁甸地震的伤亡损失
截至2014年8月6日10时30分,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
据通报,地震已造成公路受损43.26km,经济损失86万元;桥梁受损5处,经济损失250万元;道路塌方31处,经济损失310万元;山体塌方21000方,经济损失210万元;沟渠垮塌、损毁15.16km,经济损失450万元;供水管道损毁25km,经济损失2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8.03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4.6026亿元。
此外,地震还造成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55万人受灾,7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700余户1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2800余户7000余间一般损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金阳县1.16万人受灾,近100户5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400余户2000余间一般损坏。 据鲁甸县委宣传部消息,鲁甸县城通信受到严重影响,公安、消防等部门正在集结并赶往震中,具体的人员伤亡情况有待进一步核实。
本次地震的基本特点有震级大、震源浅、灾区人口密集和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四个方面。此次地震是云南省姚安2000年1月15日6.5级地震后第一次6.5级以上地震,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属浅源地震,同时灾区人口密集,达265人每平方千米,综合以上特点,估计本次地震灾害损失会很严重。
地震造成当地41个基站退出服务状态,占该县基站总数的11.2%,震后话务量较平时有一定增加。但地震未对当地通信造成严重影响,震区通信网络运行正常,未出现本地网和县、乡镇级通信全阻。
截止2014年8月3日20时,据鲁甸县人民政府报告,截至20点,灾害造成房屋倒塌12000余间,受损30000余间,灾区交通、电力、通讯全面中断。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已致乐红乡红石岩地区形成堰塞湖。
2014年8月3日,据鲁甸县地震局报告,地震致造成纸厂乡江边村区域内牛栏江堵塞形成堰塞湖,当地800余名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牛栏江堵塞形成的堰塞湖水位正持续快速上涨,每小时上涨约1米,20户农房已被淹没,19户房屋已淹垮,险情处置、群众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正紧张开展中。
2014年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造成曲靖市形成堰塞湖,江水水位继续上涨,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上涨,现已淹没20户农户房屋,19户房屋已淹垮。
2014年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造成牛栏江火德红李家山红石岩电站取水坝处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库区被淹40余家200余人已经转移,堰塞湖威胁到的区域民众正在紧急转移。
2014年8月5日,堰塞湖水位已上升三倍。
2014年8月5日下午15时,武警8750部队接到命令,向堰塞湖运送并安放200斤炸药,计划于6日早上炸毁堰塞湖。接到命令后,该部迅速遴选了25名党员组成突击队担负此项任务。武警交通部队打通一条道路后,官兵们利用一条50米长的缆绳才下到达湖边,踏上堰塞湖的大堤上。
2014年8月5日晚20时左右,官兵们乘冲锋舟在堰塞湖周边安放好炸药,并准备沿原路返回。但由于连续不断的塌方,道路再次被阻,缆绳无法再使用,官兵们无法沿原路返回,只能找块空地等待救援。由于天色太黑和塌方危险,救援力量暂时无法实施救援,只能等天明后在实施救援。25名官兵在堰塞湖附近找到一块空地等待救援。
2014年8月12日,在鲁甸灾区救援的中国武警水电部队透露,经过5天5夜奋战,12日15时30分许,一条长753米、顶宽30米、底宽5米、深8米的泄流槽成功贯穿牛栏江堰塞湖堰塞体,并经国家专家组验收。 2014年8月3日夜间到白天,鲁甸地震区将有雷阵雨天气,气温为16~25℃。
预计未来三天(2014年8月4日至6日),鲁甸震区将有明显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其中4日夜间至5日有中到大雨。
2014年8月4日,中国气象局中国之声气象分析师陈青昊介绍,未来十天(2014年8月4日至14日),震区多降雨并且伴有雷电,对交通运输和救灾工作不利,需要做好防雨防雷雨电的工作,并且需要重点加强防范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余震可能诱发的崩塌等地质灾害。另外,降雨也会对堰塞湖的安全不利,需要做好监测和排遣工作。
据中央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未来三天(2014年8月7日至9日),云南鲁甸震区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雨量以小雨为主,局部有中到大雨。 2014年8月7日,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是云南省结核病高发区,加之地震造成人体肌体能力下降,人群密集在帐篷里有可能会导致结核病的聚集性病例。此外,呼吸传染疾病和饮水问题也可能会被下一步疾病预防控制带来严峻的挑战。
针对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正午近30度的高温,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服务队正在为灾区群众熬制大锅药防暑降温,这支医疗队有50名医护人员组成,大部分医护人员参加过汶川、玉树、舟曲、盈江等地区的救灾,有着丰富的震后救援经验。
2、四川宁南特大泥石流失综人员名单
是茂县好不好,宁南县表示关我屁事。118名失踪人员名单已经公布在阿坝州政府官网上,自己去看。
3、求10则2012年发生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时事新闻材料
2012.01.01日本:当地时间1日下午2点28分左右(北京时间1日下午1点28分),震源深度约370公里,震级为里氏7.0级。
2012.01.09所罗门群岛:发生6.6级地震
2012.01.21墨西哥:南部发生6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亚齐省附近发生8.6级地震
2012年7月16日本暴雨洪水已致32人死亡及失踪 数十万人遭灾
2012年7月15日新疆吐鲁番突发洪水灾害 造成7人死亡2人失踪
2012年3月9日江西发生特大洪灾,19个县34.7万人遭受洪灾
2012年6月18日四川宁南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共造成20人失踪,20人遇难。
2012年4月7日巴基斯坦 雪崩致100多人被埋
2012年7月18日美国东部遭强雷雨冰雹袭击 至数万户断电
2012年5月以来,美国持续高温令落基山以东的州陷入干旱,导致玉米价格上涨50%
4、凉山州宁南县白鹤滩 冬天气温咋样
冬天天气不错哦,适合不想过冬的人生存,就是条件偏了点,山高,夏天经常发生泥石流,今天就发生过,还死了人的,如果你在那边上班,请注意安全!
5、2012年已经发生的灾难!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2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经核定,2012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需应急救助1150.4万人次,其中147.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2.8千公顷,其中绝收988.5千公顷;18.6万间房屋倒塌,37.8万间严重损坏,80.8万间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上半年,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雹为主,干旱、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和台风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雹洪灾害为主,总体损失偏轻。上半年,全国雹洪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人数占因灾死亡失踪总数的92%,房屋倒损间数占比在总间数的70%以上;与2002年以来同期相比,自然灾害损失总体偏轻,除直接经济损失外,其余指标均低于近年同期均值。
二是重复受灾严重,损失集中中西部。上半年,全国1900余个县(区、市)不同程度受灾, 6成以上遭受2次以上灾害影响,近4成超过3次受灾;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7省(自治区)因灾死亡或失踪人数占全国总数的近7成,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占总数的5成以上。 三是山洪伤亡突出,局地灾情异常。强降雨引发部分山丘区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和四川宁南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失踪;4-6月,南方地区先后出现18次暴雨过程,江南、华南局部地区连续受灾,内蒙古汛期提前,降水异常偏多,多地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作物大面积受灾,损失明显偏重。
四是区域旱灾显著,西部雪灾低温突出。云南、四川南部降水偏少,连续第三年遭受严重冬春连旱,华北、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发生春旱,黄淮海地区部分区域因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发展迅速(入汛以来,除黄淮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上半年,西部部分地区遭受强暴雪和低温冻害,共造成121个县(区、市)和兵团44个团场受灾,占全国低温雪灾受灾县的7成以上。
五是风雹点多面广,沙尘影响偏晚。全国平均强对流日数15.1天,为2007年以来最多年份,除上海外的30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不同程度遭受风雹灾害,共计941个县(区、市、旗)受灾,占全国县区总数的近三分之一;首次沙尘天气发生时间比近十年平均偏晚1个多月,是2001年以来最晚的一年,沙尘灾害造成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量蔬菜大棚坍塌,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
六是台风损失轻微,中强震集中西部。中国先后受到“泰利”、“杜苏芮”两个热带气旋影响,其中 “杜苏芮”初台登陆时间接近常年同期,造成轻微损失;大陆地区共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全部在西部地区,其中新疆中强地震持续活跃,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最高震级为6月30日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处发生的6.6级地震。
还有就是最近的日本7.3级地震。
6、西藏自治区贡觉县泥石流灾害研究
戚国庆1曹修定2夏抱本3滕云3
(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专业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2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3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地质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西藏自治区贡觉县境内发育有影响居民安全的者龙洼Ⅰ沟、者龙洼Ⅱ沟和克西林沟等3条降雨型泥石流沟。本文根据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对其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建议用临界雨量线模型框架来建立贡觉县泥石流的预测模型,并依据者龙洼Ⅱ沟泥石流爆发前20日的降雨量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文中建议的两个临界雨量线模型框架均适于用来建立贡觉县降雨型泥石流爆发的预报模型。
【关键词】泥石流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预报模型
1 引言
贡觉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北段。据《西藏地貌分区图》,该县属藏东大起伏—极大起伏的高山河谷区。县内地形坡度一般在30°~40°,部分大于60°。位于该县东南部、约占全县总面积34.4%的高山峡谷地区,是泥石流及其他地质灾害高发区。
泥石流是一种携带大量泥土和碎屑物质的间歇性洪流[1],具有突发性和很强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物源条件(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水源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等。运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在对贡觉县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物质组成及气象水文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贡觉县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预报模型进行了探讨。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2],即:降雨型泥石流的固体松散物质中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阶段和孔隙水压力增大引起的有效应力降低、发生泥石流阶段。
2 贡觉县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1 地形、地貌条件
调查发现,贡觉县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位于该县东南部高山峡谷区的木协乡,直接威胁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泥石流沟有3条,者龙洼工沟,者龙洼Ⅱ沟,克西林沟(见图1)。
贡觉县境内发育的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形成(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该县泥石流主要分布于沟床比降大的沟谷中,为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沟在形成区、流通区呈“V”字型,总体坡度35。左右;堆积区位于沟口,呈扇形,坡度约为15°。泥石流沟的植被覆盖率约为15%,沟谷均长达2km以上,沟床平均纵坡降130‰。
2.2 固体松散物质的颗粒分布特征
贡觉县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主要为山坡表层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岩石风化物质及崩塌、滑坡堆积物等。克西林沟泥石流(GJ—0028)的物质来源为沟两侧的也古、拉巴滑坡堆积物。者龙洼I、Ⅱ泥石流(GJ—0033、GJ—0035)发育于硬岩中,其物质来源主要为岩石风化物质及崩、坡积物。3条泥石流沟地表松散物质厚均达6.5m以上。
图1 木协乡泥石流分布
1.水系;2.房屋;3.公路;4.地层界线;5.断层;6.泥石流;7.元古界雄松群片麻岩组;8.元古界雄松群大理岩组;9.花岗岩
泥石流固体物质的颗粒分析结果(见图2)显示,者龙洼Ⅱ、者龙洼I及克西林泥石流固体物质的颗粒分布有以下特点:①固体物质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很广,从几微米直至几米的变化范围,其粒径分布曲线呈山峰型。说明该区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含量较高[3,4];②固体物质颗粒在0.01mm粒径以下的分布是一致的,0.01mm粒径以上的分布有所区别,者龙洼Ⅱ泥石流3~10mm粒径的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克西林泥石流中0.1~0.5mm粒径的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其物质来源上的差异造成的。
图2 木协泥石流固体物质颗粒分布曲线
1.者龙洼Ⅱ泥石流;2.者龙洼I泥石流;3.克西林泥石流
2.3 气象水文条件
贡觉县泥石流的诱发因素为大气降水,属降雨型泥石流。贡觉县与毗邻的芒康县同属高原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450~570mm,降雨量偏少,旱、雨季分明,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为大雨、暴雨,灾害性天气较多。平均气温贡觉县为5.2℃、芒康县为3.5℃。
贡觉县位于金沙江西岸,金沙江呈南北向沿贡觉县东部边界通过,区内流程约80km。县境内发育有热曲、斜曲、董曲、过曲、罗麦河、布热曲呷、马希弄、阿香希等河流,均属金沙江中上游支流。河流分水岭位于贡觉县中部,基本上呈南北向展布,其中热曲河流域主要位于分水岭以西,斜曲、董曲、过曲、罗麦河、布热曲呷、马希弄、阿香希等河流流域均位于分水岭以东。境内最大河流为热曲河,自北向东汇入金沙江,区内流程约110km,全河道平均比降4‰~7‰,河宽约50~70m。河流两侧次级水系呈树枝状。马曲、纳曲、则曲为其支流水系;贡觉县境内的泥石流大多数发育于斜曲河谷,洛曲为斜曲上游支流水系。
流域的水文情势受地理位置、地形、气象因素等影响,变化十分复杂,各地差异很大。本流域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地下水和融雪也占相当的比例,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在1.5倍左右。年内随着旱、雨季的变化呈现枯、丰水季节,洪水主要由降水产生,洪峰流量不大,一般洪、枯流量变化在10倍左右。
3 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分析
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2]:第一个阶段,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于含水量持续增加,达到饱和状态,基质吸力下降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第二个阶段,饱和的固体松散物质由于含水量持续增加,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发生泥石流。
3.1 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阶段
依据(Fredlund等,1978)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5],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的抗剪强度可以表示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C′为有效粘聚力;σf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法向总应力;u。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孔隙气压力;uw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孔隙水压力;(σf-ua)f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净法向应力状态;(ua-uw)f为破坏时破坏面上的基质吸力;φ′为固体松散物质的内摩擦角;φb为表示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而增加的速率;
为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其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2]: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ua-uw)r为残余含水量θr所对应的基质吸力;(ua-uw)b为土的进气值;θ为体积含水量;θs为饱和体积含水量。
公式(2)显示,在降雨型泥石流形成的第一阶段,由于降雨入渗,处于非饱和状态的固体松散物质的含水量θ不断增加,基质吸力(ua-uw)不断下降,使得
断降低,导致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
3.2 孔隙水压力增大引起有效应力降低,发生流动阶段
降雨具有一定历时后,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含水量增加,并达到饱和后,含水量继续增加,将在固体松散物质中产生孔隙水压力 uw。固体松散物质中的水量越多,孔隙水压力 uw越大,其抗剪强度也就越低。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的抗剪强度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关系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C′为固体松散物质的有效粘聚力;φ′为固体松散物质的有效内摩擦角。
当固体松散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后,就进入了降雨型泥石流形成的第二阶段。此时,饱和的固体松散物质启动与否的判别式[6]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A为固体松散物质与沟床的接触面积;G为固体松散物质重量;T为水流推力,其值较小,为次要影响因素;β为沟床底坡坡度;K为固体松散物质稳定性系数,当 K=1时,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处于极限状态;当 K>1时,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泥石流;当K<1时,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将会发生泥石流。
公式(4)反映了降雨型泥石流启动与否的力学机制,在这一阶段,短历时的具有一定强度的降雨使得固体松散物质中渗入的水量来不及排出,加上周围降雨汇流的作用,固体松散物质将启动,形成泥石流。
4 贡觉县泥石流的预报模型探讨
降雨型泥石流的发生是前期实效降雨量与短历时具有一定强度的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其形成的第一阶段,固体松散物质含水量的增加与前期实效降雨量关系密切。第二阶段,短历时、具有一定强度的降雨起主导作用。由降雨型泥石流形成的机理分析可知,前期实效降雨量越大(越小),则形成泥石流所需的短历时降雨指标就越小(越大)。
前期实效降雨量[7]P。由当日降雨量H24以及前若干日降雨量Pt(赋存于固体物质中)的剩余部分组成。式中:R为递减系数;n为前期降雨影响期。递减系数和前期降雨影响期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固体松散物质的组成岩性、含水量、孔隙率、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来确定。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短历时具有一定强度的降雨指标一般采用10分钟降雨量、60分钟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等。
降雨型泥石流的预报主要采用临界雨量线模型。但泥石流沟谷特征的差异和固体松散物质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差异,都将造成预报模型框架的差异。蒋家沟模型[8]是一种临界雨量线模型,其模型框架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短历时降雨指标 R1。为10分钟降雨量(mm);实效降雨量P。为20天内的有效降雨量,递减系数 R=0.8;A、B、M为拟合参数。蒋家沟模型中,对于泥石流的雨量临界线,A=5.5,B=0.098,M=0.5mm;对于泥石流的爆发雨量线,A=6.9,B=0.123,M=1.0mm。蒋家沟模型预报提前时间为17~20分钟,报准率为86%,错报3%,漏报为11%。
另一种临界雨量线模型框架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A、B为拟合参数。对排土场泥石流[9]进行观测,得到的雨量线由EF段和FG段构成,对于EF段:A=293.33,B=-5.93;对于FG段:A=76.46,B=-0.48;在两段曲线的连接点 F处,R10=1.44mm,P.=39.79mm。
以贡觉县者龙洼Ⅱ泥石流为例,对上述两个预报模型(公式(6)、公式(7)进行探讨。者龙洼Ⅱ泥石流于2003年6月20日爆发,者龙洼泥石流爆发前20天的降雨量见表1。
表1 2003年6月1日至20日逐日降雨量
依据表1,应用公式(5)得出其前期实效降雨量P。为30.57mm,运用公式(6)得出发生泥石流的10分钟临界降雨量R10为2.33mm,运用公式(7)得出发生泥石流的10分钟临界降雨量R10为3.67mm。而该地区多年平均最大10分钟降雨量为6.0mm[10],大于由公式(6)、公式(7)得出的发生泥石流的10分钟临界降雨量R10值,处于暴发泥石流的临界状态。这一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上述探讨说明:这两个临界雨量线模型框架均可以用来建立贡觉县降雨型泥石流暴发的预报模型。
5 结论
从诱发因素来看,西藏自治区贡觉县境内的泥石流主要为降雨型泥石流。文中建议的两个临界雨量线模型框架,均适于建立贡觉县降雨型泥石流暴发的预报模型。
对于降雨型泥石流,当形成泥石流的物质条件(按一定坡度堆积的固体松散物质、一定的汇水面积等条件)具备时,泥石流的发生是前期实效降雨量和短历时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可将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阶段,该阶段与前期实效降雨量有关。第二个阶段,泥石流发生阶段,与短历时强降雨有关。
应用非饱和土力学原理研究降雨型泥石流形成机理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对可能形成泥石流的固体松散物质的非饱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来预先判断在降雨条件下,会不会发生泥石流以及所需要的降雨条件和雨型,从而为泥石流的准确预报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作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这一理论在泥石流领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地质术语(GB—9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
[2]戚国庆,黄润秋.泥石流成因机理的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3):12~15
[3]高速,周平根,董颖.泥石流预测、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浅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2,10(3):279~283
[4]魏永明,谢又予.降雨型泥石流预报(水石流)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6(4):48~54
[5]D G弗雷德降德,H拉哈尔佐.陈仲颐等译.非饱和土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白志勇.泥石流松散物质启动条件的分析与计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36(03):318~321
[7]李德基,张德华.四川省宁南县城后山泥石流激发雨强[J].山地研究,1994,12(1):15~19
[8]崔鹏,刘世建,谭万沛.中国泥石流监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0,9(2):10~15
[9]冶金工业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德兴铜矿排土场稳定性及泥石流的研究与防治报告[R],1991
[1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藏自治区交通厅科学研究所.西藏泥石流与环境[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7、泥石流成因机理的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研究
本项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90102002)。
戚国庆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泥石流是一种具有较强破坏力的自然山地灾害。对于它的预报研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建立了很多雨量预报模型。然而,这些雨量预报模型的预报时间很短,往往只能在灾害发生前几十分钟作出预报。本文应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对降雨型泥石流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前期实效降雨量有关,第二个阶段与短历时强降雨有关。并对各个阶段降雨作用机理以及固体松散物质的力学性质变化特征进行探讨。为预先判断在降雨条件下发生泥石流以及所需要的降雨条件和雨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泥石流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1 引言
泥石流是一种携带大量泥土和碎屑物质的间歇性洪流[1]。与一般的挟沙水流相比,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含量高,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广,可能有从几微米直至几米的变化范围。一般挟沙水流中的颗粒粒径分布呈单峰型,且符合正态分布;而对固体含量较高的泥石流,粒径分布多为双峰型[2]。
诱发泥石流的外界因素有降雨、融雪、溃坝、地震等。其中以降雨引起的泥石流(称降雨型泥石流)分布最广,活动最频繁,因此是泥石流研究的主要对象[3]。
泥石流是降雨、地形地貌、固体松散堆积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除降雨以外的其他因素达到某种程度时,一旦有足够大的降雨量,就可能发生灾害性的泥石流[4]。降雨为这类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而其他因素则是形成降雨型泥石流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为基本因素。
泥石流是常见的一种自然山地灾害,以其突发性和破坏力强为人们所重视。泥石流灾害的防治首先要对其进行准确预报,而泥石流灾害的准确预报,则必须建立在对其形成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将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降雨型泥石流的固体松散物质中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阶段和孔隙水压力增大引起的抗剪强度降低、发生泥石流阶段。文章以此为基础,对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2 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认识泥石流物质的强度特征
2.1 泥石流物质的抗剪强度
泥石流的固体松散物质在泥石流形成之前,往往处于非饱和状态。依据(Fredlund等,1978)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5],其抗剪强度可以表示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C′为Mohr-Coulomb破坏包线的延伸与剪应力轴的截距,在剪应力轴处的净法向应力和基质吸力均为零,C′也称为有效粘聚力。由于固体松散物质无胶结,有效粘聚力 C′很低;σf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法向总应力;ua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孔隙气压力;uw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孔隙水压力;(σf-ua)f为破坏时在破坏面上的净法向应力状态;(ua-uw)f为破坏时破坏面上的基质吸力;φ′为与净法向应力状态变量(σf-ua)f有关的内摩擦角;φb为表示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ua-uw)f而增加的速率;(ua-uw)ftgφb为基质吸力(ua-uw)f引起的抗剪强度。
关于由基质吸力(ua-uw)f引起的抗剪强度,在第一届非饱和土国际会议上,许多学者建议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非线性表达式。沈珠江认为用双曲线公式表达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贡献可能更为实用[6]: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d为实验常数。
2.2 降雨过程中固体松散物质的基质吸力变化
降雨过程中形成泥石流的固体松散物料的基质吸力变化,实际上就是非饱和土基质吸力随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也被称为土—水特征曲线。包承纲等建议以对数方程来表征土—水特征曲线[7],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ua-uw)r为残余含水量θr所对应的基质吸力,(ua-uw)b为土的进气值,(ua-uw)为非饱和土基质吸力,θ为体积含水量,θs为饱和体积含水量。
若将公式(3)化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由公式(4)可以看出,当θ=θr时,(ua-uw)=(ua-uw)r,即非饱和土含水量为残余含水量θr时,基质吸力(ua-uw)为(ua-uw)r;当θ=θs时,(ua-uw)=(ua-uw)b,即非饱和土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θs时,基质吸力(ua-uw)为(ua-uw)b;当非饱和土含水量在残余含水量θr与饱和含水量θs之间变化时,基质吸力(ua-uw)便在(ua-uw)r与(ua-uw)b之间变化。也就是说,在边坡降雨入渗的过程中,边坡非饱和区物质的基质吸力随着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3 降雨过程中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的抗剪强度变化
2.3.1 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变化
在降雨过程中,处于非饱和状态的固体松散物质的含水量θ不断增加,使得其基质吸力(ua-uw)下降,进而导致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不断降低。
依据Fredlund(1978)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公式(1)],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依据沈珠江双曲线公式[式(2)],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由公式(5)、公式(6)可以看出,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为负指数关系。
2.3.2 固体松散物质饱和后的抗剪强度变化
降雨具有一定历时后,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含水量增加,并达到饱和后,含水量继续增加,将在固体松散物质中产生孔隙水压力 uw,降雨渗入边坡的水量越多,孔隙水压力 uw越大。因此,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的抗剪强度随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关系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C为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的粘聚力,φ为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的内摩擦角。
在达到饱和状态后,固体松散物质中的水量越多,孔隙水压力 uw越大,其抗剪强度也就越低。
3 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分析及其预测评价
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于含水量持续增加,达到饱和状态,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第二个阶段,饱和的固体松散物质由于含水量持续增加,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发生泥石流。
3.1 固体松散物质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
降雨型泥石流形成的第一阶段,固体松散物质含水量的增加与前期实效降雨量关系密切。前期实效降雨量[8]Pa由当日降雨量H24以及之前若干日降雨量Pt(赋存于固体物质中)的剩余部分组成。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R为递减系数,n为前期降雨影响期。
递减系数和前期降雨影响期,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固体松散物质的组成岩性、含水量、孔隙率、渗透系数、基质吸力来确定。
依据公式(4),固体松散物质含水量θ的增加,将使得其基质吸力降低。公式(5)、公式(6)显示了固体松散物质由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的丧失规律。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的丧失与前期实效降雨量有关。
前期实效降雨量的作用主要是使固体松散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在这一阶段,由于没有足够的含水量,不会发生泥石流。但有可能发生固体松散物质构成的斜坡的位移变形,以及斜坡稳定性降低、滑坡。
3.2 固体松散物质孔隙水压力增大引起的抗剪强度降低,发生流动
降雨型泥石流的发生是前期实效降雨量和短历时雨强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期实效降雨使固体松散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后,就进入了降雨型泥石流形成的第二阶段。此时,饱和的固体松散物质启动与否的判别式[9]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A为固体松散物质与沟床的接触面积;G为固体松散物质重量;T为水流推力,其值较小,为次要影响因素;β为沟床底坡坡度;K为固体松散物质稳定性系数,当 K=1时,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处于极限状态,当 K>1时,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泥石流,当K<1时,饱和固体松散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将会发生泥石流。
公式(9)反映了降雨型泥石流启动与否的力学机制,在这一阶段,短时间具有一定强度的降雨使得渗入固体松散物质中的水量来不及排出,加上周围降雨汇流的作用,固体松散物质将启动,形成泥石流。因此,在降雨型泥石流预报模型中应考虑短期强降雨的影响。如蒋家沟模型[10]: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R10为10分钟降雨量(mm);实效降雨量Pa为20天内的有效降雨量,递减系数R=0.8。
公式(10)预报提前时间为17~20分钟,报准率为86%,错报3%,漏报为11%。
由成昆铁路甘洛试验区64次观测资料确定的泥石流形成降雨量组合指标[11]为: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式中:K为前期降雨修正系数,K≥1,在甘洛试验区K=1;H24、H1、H1/6分别为24小时、1小时、10分钟最大降雨量(mm),H24(D)、H1(D)、H1/6(D)分别为24小时、1小时、10分钟单因子临界雨量阈值,随沟谷和地区而不同,在甘洛试验区,它们分别为60mm、20mm和10mm;R为降雨量综合指标,当R<2.8时,不会发生泥石流;R≥3.6时,发生泥石流的几率约占85%;R=2.8~3.6时,有可能发生泥石流。
4 结论
当形成泥石流的物质条件(按一定坡度堆积的固体松散物质、一定的汇水面积等条件)具备时,泥石流的发生是前期实效降雨量和短历时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可将降雨型泥石流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非饱和固体松散物质由于含水量持续增加,达到饱和状态,基质吸力引起的抗剪强度丧失阶段。该阶段与前期实效降雨量有关,前期实效降雨量的作用使固体松散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在这一阶段,由于没有足够的水量,不会发生泥石流,但有可能发生固体松散物质构成的斜坡的位移变形,以及斜坡稳定性降低、滑坡。第二个阶段,饱和的固体松散物质由于含水量持续增加,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发生泥石流。这与短历时强降雨有关。短时间、具有一定强度的降雨使得固体松散物质中渗入的水量来不及排出,加上周围降雨汇流的作用,固体松散物质将启动,形成泥石流。
应用非饱和土力学原理研究降雨型泥石流形成机理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对可能形成泥石流的固体松散物质的非饱和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来预先判断在降雨条件下,会不会发生泥石流以及所需要的降雨条件和雨型,从而为泥石流的准确预报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作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这一理论在泥石流领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地质术语,GB—9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
[2]倪晋仁,王光谦.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Ⅰ.理论[J].地理学报,1998,53(1):66~76
[3]高速,周平根,董颖.泥石流预测、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浅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2,10(03):279~283
[4]魏永明,谢又予.降雨型泥石流预报(水石流)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6(4):48~54
[5]D.G弗雷德隆德,H.拉哈尔佐合著.陈仲颐等译.非饱和土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6]徐永福,刘松玉.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及其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7]Fredlund D G Xing A.Equations for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J].Can.Geotech.J.1994,31:521~532
[8]李德基,张德华.四川省宁南县城后山泥石流激发雨强[J].山地研究,1994,12(1):15~19.
[9]白志勇.泥石流松散物质启动条件的分析与计算[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36(03):318~321
[10]崔鹏,刘世建,谭万沛.中国泥石流监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0,9(2):10~15
[11]谭炳炎,段爱英.山区铁路沿线暴雨泥石流预报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5,4(2):43~52
8、水文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评价
1.水文地质调查
完成云南、广西12个图幅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和物探剖面44.8万米。完成乌蒙山区、太行山区、华北平原、淮河流域以及青海、新疆能源基地等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7000平方千米。
2.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总结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完成2020个县地质灾害易发性、易损性和危险性统计分析。完成四川芦山地震、四川宁南县特大泥石流、甘肃省岷县、新疆伊犁新源县大型滑坡、云南彝良县大型滑坡等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3.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完成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编制完成1∶25万系列地质环境图件,基本掌握了中国306个地级以上城市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
9、2012年发生灾难的地方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2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经核定,2012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1336.1万人次受灾,465人死亡,97人失踪,需应急救助1150.4万人次,其中147.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2.8千公顷,其中绝收988.5千公顷;18.6万间房屋倒塌,37.8万间严重损坏,80.8万间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73.8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上半年,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雹为主,干旱、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和台风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雹洪灾害为主,总体损失偏轻。上半年,全国雹洪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人数占因灾死亡失踪总数的92%,房屋倒损间数占比在总间数的70%以上;与2002年以来同期相比,自然灾害损失总体偏轻,除直接经济损失外,其余指标均低于近年同期均值。
二是重复受灾严重,损失集中中西部。上半年,全国1900余个县(区、市)不同程度受灾, 6成以上遭受2次以上灾害影响,近4成超过3次受灾;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7省(自治区)因灾死亡或失踪人数占全国总数的近7成,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占总数的5成以上。 三是山洪伤亡突出,局地灾情异常。强降雨引发部分山丘区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和四川宁南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失踪;4-6月,南方地区先后出现18次暴雨过程,江南、华南局部地区连续受灾,内蒙古汛期提前,降水异常偏多,多地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作物大面积受灾,损失明显偏重。
四是区域旱灾显著,西部雪灾低温突出。云南、四川南部降水偏少,连续第三年遭受严重冬春连旱,华北、东北及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发生春旱,黄淮海地区部分区域因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发展迅速(入汛以来,除黄淮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上半年,西部部分地区遭受强暴雪和低温冻害,共造成121个县(区、市)和兵团44个团场受灾,占全国低温雪灾受灾县的7成以上。
五是风雹点多面广,沙尘影响偏晚。全国平均强对流日数15.1天,为2007年以来最多年份,除上海外的30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不同程度遭受风雹灾害,共计941个县(区、市、旗)受灾,占全国县区总数的近三分之一;首次沙尘天气发生时间比近十年平均偏晚1个多月,是2001年以来最晚的一年,沙尘灾害造成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量蔬菜大棚坍塌,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
六是台风损失轻微,中强震集中西部。中国先后受到“泰利”、“杜苏芮”两个热带气旋影响,其中 “杜苏芮”初台登陆时间接近常年同期,造成轻微损失;大陆地区共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全部在西部地区,其中新疆中强地震持续活跃,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最高震级为6月30日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处发生的6.6级地震。
10、汪民副部长在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国土资源部内部情况通报 2013年第27期
(2013年4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研判形势,部署和安排201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刚才,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介绍了今后一段时期有关气象的趋势预测,分析了今年严峻的气象形势,对气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四川、云南两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同志分别发言,总结了本地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介绍了今年的措施安排,讲得很好,我都赞成。尤其是把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细化到点,落实到人,向社会全面公布;对在建工程的防灾采取强有力措施,明确把在建工程的防灾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防灾工作体系;坚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告知、公示、督查三项制度;授权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强降雨期间对辖区内建设工程可以直接下达停工避险;要求乡镇政府及时将国土资源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传达至辖区内在建工程,并对其内部的信息传递及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还有五道防线、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主动预防避让工作制度,重大工程治理避让搬迁制度,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型地灾排危除险,“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这些都很好。各地在地质灾害方面都有一些好的做法,要认真总结,很好地学习借鉴。目前,施工单位地灾防治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花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我们请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副总姚强同志介绍了在生产施工过程中防范地质灾害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值得项目施工与管理单位很好地学习与借鉴。
2012年,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下,认真履职,扎实工作,与有关部门、单位协调联动,大力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成效十分明显,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国土资源系统良好的精神风貌。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党组,代表姜大明部长,向长期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姜大明部长高度重视这次会议,要求全系统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好中央要求,全力做好今年,尤其是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2年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322起,其中139起造成人员伤亡,共导致375人死亡、失踪(292人死亡、8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532起,避免人员伤亡39964人,挽回经济损失8.1亿元。与前五年平均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24%和62%。
去年全国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南和西南地区灾情较重,四川人员伤亡最重。湖北、湖南、河南、广西、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共发生8826起,造成290人死亡、失踪,分别占总数的62%、77%。四川共死亡、失踪133人,居全国之首。二是类型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小型规模居多。全国共发生滑坡10865起、崩塌2077起、泥石流922起,分别占总数的76%、15%和7%。小型地质灾害共13811起,占总数的97%。三是以降雨、融雪和地震等自然因素引发为主。全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局地极端强降水事件多发、过程雨量大,华北、西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发生极端降水事件。
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国土资源系统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有序开展防治工作。
(一)提早研判部署,精心安排全年工作。部党组在2012年初即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工作要求。2月,部组织地方和有关方面专家召开趋势会商会,3月,提早对防治工作全面部署。在汛前和重点时段部通过3次全国视频会、10多次发文发电,对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在“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期间组织开展防治知识普及活动,精心安排和指导推动全年工作。
(二)做好监督指导,强化巡查排查复查。40余次派出由部领导和司局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组分赴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检查指导,在31个省(区、市)安排69名区片专家长期驻守。部领导多次赴安徽、湖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地调研指导。针对局地强降雨、台风等天气,各地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省、市、县三级共组织5374个督促检查组、13255个隐患巡查组指导地方做好防治工作。
(三)积极组织协调,加强重点地区防治。部多次与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推进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以及彝良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甘肃永靖、湖北五峰县城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三峡库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指导云南省编制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派出工作组和应急专家组,指导落实监测、应急处置和工程治理措施。
(四)应急反应迅速,抢险处置有力有效。汛前,部召开了全国应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针对6月28日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7月31日新疆伊犁州新源县滑坡泥石流灾害、8月30日四川凉山州锦屏电站群发性地质灾害、9月7日云南彝良地震、10月4日彝良滑坡以及今年1月10日云南镇雄滑坡和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滑坡,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五)总结推广经验,努力提升防治水平。部较大规模组织调研总结各地防治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指导地方验收428个地质灾害防治“有组织、有规划、有经费”等“十有县”建设,使“十有县”总数达到1765个。通过通报、出版物、报纸和网络等形式,向全国推广宣传先进经验,提升各地尤其是基层的防治能力。
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去年3月,部开展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情况的督促检查,各地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和督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均取得重要进展。
(一)调查评价持续开展。完成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以及西南山区、西北黄土区等383个县的详细调查、9213个重大隐患点的工程勘查。组织开展三峡库区175米蓄水巡库调查、5年高水位蓄水评估总结工作。
(二)监测预警全面加强。与中国气象局部署推进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共同开展10年防灾效益评估。30个省(区、市)、215个市、1037个县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31个省(区、市)、303个市、1578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部与中国气象局5~10月共制作全国性气象预警产品156份,通过中央电视台和网站发布231次。
(三)综合防治措施有力。全国共有2032个城乡建设及相关规划、73755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19478个隐患点进一步完善了防灾预案。对近45万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实施避让搬迁,对4526处重要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委托高校对300家单位400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初步探索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整治、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城镇建设等相结合的新机制。
(四)应急体系日益完善。认真组织研究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业务发展规划,并以此来加强对各地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全国18个省、139个市、850个县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21个省、156个市、301个县建立了应急技术指导机构,其余地区的防治机构也在大力推进。完善部省应急专家库,专家总数达3000多人。
(五)保障措施稳步落实。中央财政投入35亿元开展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3个省、176个市、932个县设立了防治专项资金,全年投入资金约200亿元。31个省、253个市、1573个县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各地共发布实施41项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章、103项标准规范。部指导建立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山西、宁夏、广东、甘肃4省区也相继成立了行业协会。
三、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叠加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和动态变化大等特点,西南西北山区、中南、东南、华南山区丘陵区,尤其是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等地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难度大,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地震、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已呈现较去年加重的趋势,云南、西藏等地区先后发生重大地质灾害。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对云南、西藏发生的灾害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在4月1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既要继续加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也要注重城镇、工矿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
关于今年的工作,部已于2月底召开全国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并先后发文对今年全国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防治体系建设,时间上以汛期为重点,空间上以三峡库区、地震灾区以及山区丘陵地区等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为重点,统筹做好城镇、工矿地区和农村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手段上要继续以巡查排查、督促检查、宣传培训演练为重点,加快重大隐患的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切实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努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按照《决定》提出的“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决定分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以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为抓手,从机构、制度、经费、监测、预警、评估、避让、宣传、演练、成效等十方面入手,推进落实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对于《决定》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任务,各地要加紧谋划,倒排时间表,务必按期完成。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一是做好巡查排查,汛期前各地都要开展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工作,将所有威胁人员和财产安全的隐患点及时纳入防范体系。要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动态监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完善、措施落实等。对重大隐患点和重要部位要逐点实地检查防治责任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工程施工、矿产勘查开发等场所要加强监督指导,特别要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临时工棚选址工作。三是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工作,对所有重大隐患点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练,不断地检验和完善防灾预案,提升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协调、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受威胁群众的临灾避险能力。
(三)强化重点地区防治工作。三峡库区要做好水库水位涨落期间的地质灾害防范,重点是开展全面的巡查排查,落实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监测和专业监测,尤其是汛前水位消落以及高水位条件下库岸的稳定性监测,要做到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监测。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的支撑作用,做好预案的落实和应急处置工作。汶川、玉树、彝良地震灾区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要充分依托以群测群防为主的监测体系做好日常防范工作,重点时段要派驻专业队伍指导协助地方做好防灾工作。东南、华南、西南等山地丘陵区要着重防范台风、强降雨引发的点多面广的突发性灾害。华北、西北黄土地区要做好黄土塬边缘崩塌、滑坡、沟口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新疆等地要密切关注气温变化情况,做好积雪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
(四)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加强应急值守,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灾情、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报送信息。二是要针对急、难、险、重工作,重点做好险情、灾情的调查评估,协助地方及时撤离人员,划定危险区,特别是指导避免发生二次伤亡。三是加强和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有关部门的联系,着重提高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能力。要积极协调当地地勘队伍和防治技术单位在汛期对口开展驻守巡查指导工作。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及时主动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联系,提供最新准确信息,积极宣传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取得的成效。
(五)大力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发展。推动成立行业中介机构,加强行业自律监管、提升防治工程质量,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地要大力支持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中介机构,为中介机构和中介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行业机构服务防治工作的能力。目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根据行业需求,正重点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形成了工作方案和目录并拟于近期广泛征求意见,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同志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提升防治能力,严格落实防治措施,在防灾上做足最坏的打算,在效果上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