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宋朝旱灾

宋朝旱灾

发布时间:2021-07-05 06:03:39

1、宋朝天灾频发,赈灾措施、物资很到位,对灾后经济重建也有一套,是什么?

天灾之一旱灾

中国是世界上天灾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实践,危及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因此,历代统治者秉承着传统的重民思想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推出多种赈灾抚恤措施。

宋朝,社会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人口猛增,加之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文人重视仁政,赈灾抚恤体系、措施作为稳定社会,巩固发展的一剂良药日益发达、得到完善,形式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救荒济贫,开始逐步建立了为后世所称赞的完善的社会福利机构措施和社会救济保障措施。

宋代文官

天灾频发,这是什么样的宋朝

1.雄厚的经济实力是赈灾抚恤的基础

中国古代以农业发展为重中之重,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和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是人口和耕地的数量。尽管唐末五代战乱,社会动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了非常大的破坏,但宋初统治者创法立制时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效果显著,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明显的恢复。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为赈灾抚恤措施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样,宋朝空前发达的农工商业极大地促进了宋朝综合国力的进步,而强盛的国力也为推进大规模的赈灾抚恤体系、措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宋朝工商业发达

2.赈灾抚恤,赈的是人抚的是心

随着生产的需要,宋朝的耕地面积日益扩大,为了补充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随之而来的是宋朝的人口激增,这种爆炸式的人口的增长,可谓空前。“到宋徽宗大观四年全国户数已达到20882258户。仅以每户5口算,人口已超过1亿,远远超过汉唐,甚至几乎是盛唐人口峰值6000万左右人口的二倍。”人口越多,为了体现人文关怀,与之相配套的赈灾抚恤体系、措施也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3.完善的好时机

宋时,我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保障的框架在前朝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下已基本确立,全社会范围内对赈灾抚恤体系、措施已相当关注。尤其是宋朝的士大夫或行政官员,对于赈灾抚恤措施都是相当重视,这也是纵观宋朝时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饥民反抗的原因之一。

宋徽宗

赈灾抚恤的水平、涉及的范围也逐步提高扩大,在各个方面均形成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抚恤措施和类型多样的赈灾机构。北宋时期,这些制度还是仰赖政府推行,但在南宋后,各界的社会力量对这一体系、措施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

赈灾抚恤怎么做

1.纯官方行政性措施

纯官方行政性的措施,是指属于官府行政职能内的赈济内容,以单方面的受、与为基本特点,不太考虑经济效益,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行政行为,其具有一定的王权象征意味。主要措施包括、赈贷、、施粥、就粟、募兵、倚阁、免、免役、宽禁捕等等。

这些措施有的是将救济品无偿地提供给受助者,赈给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有的是将救济物品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借贷的方式免息或收取少量利息暂时给予受助者,《宋史》中:“太祖建隆三年,诏赐沂州饥民种、食”;有的是对受助者施以饭食,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施粥赈灾”,但这种方式难以,难度性较大。以上这些措施目的都是在于帮助灾民度过临时性的生活困难,以维持最低生存需要。

宋代赈灾

这些措施运用普遍,对于无偿还能力的赤贫者,受灾面积较大、灾荒程度严重时的难民,或是缺少生产资料需要安置的外来人口,都能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原则为从下及上,在下户之前,先赈济老幼疾病及不能生存的人。

同时,官府在灾荒年岁,往往会为社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以此来与赈灾抚恤的措施相适应相辅助,例如,政府会对中产以下人户的应征赋税、役延缓征收或直接免除,会对因饥饿而犯法者宽减刑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会招募饥民为兵,实行以工代赈雇佣饥民兴修工役。

这些制度是宋太祖依据“守内虚外”和“议所以予民,不若宽所以取民”而制定的一项赈灾抚恤的重要措施,对后世影响很大。除了无偿赈济,还有有偿救济,官方可以通过调节物价,将救济米、粮减价卖于受济者,但这一方式对粮、种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救荒活民书》中:“惟是坊郭则每日零细粜与浮居之人,每日五升或一斗”。这些纯官方行政性赈济措施,在宋朝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太祖

2.市场性措施

市场性的措施,是指利用价值规律的杠杆作用,以供求关系为依托,主张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更多考虑效率,重视经济手段的作用,以赈灾抚恤为目的,缩小贫富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天灾时的饥荒问题,工具性更强。主要措施包括罢官籴、弛禁榷、减商税等等。

通过暂停每年官府例行收购的粮食,使粮价不至于攀升,为一种平抑粮价之良法;或是放松国家对官营商品的垄断,如盐、茶、酒、矾、铁等重要商品,并且开放一些国有或私有山泽林地、鱼塘堤坝,使饥民可以借助贩卖此类商品的机会或自采自摘而取得生活资料来谋生度过饥荒;还有允许商人谋利,通过借助商人自发的追求利益的行为来平衡物价。

宋代商人

如宋朝根据不同的灾情规定:凡是运往灾区的粮、物,批准一定的减免税务的优惠,商人闻利而动,积极向灾区运输贩卖粮食。有些地方官吏不仅会主持动用地方库藏钱粮,还会主动与商人合作,以向灾区赈灾抚恤。这些市场性措施,大部分都是宋朝首创,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3.利用民间力量的赈济措施

利用民间力量的救荒措施,是指国家在这一部分中扮演组织者,发动群众的力量、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进行赈灾抚恤,这一措施与国家相辅相成,成为社会受灾条件下提供资源的有力补充。主要措施有劝说富户无偿接济贫困户或以低价卖出所囤的米粮来惠及贫民。

富户接济

《宋会要》中:“对多数乡居官员、士人或富豪捐粮进行褒奖,然名上是本着乡土的回馈与关爱,儒佛的恻隐之心,但现实中仍有为官府所迫,或有顾及切身利益为考量,想借由‘纳粟补官’之举来泽被后世。”

宋朝依此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奖励措施来保障这项制度的顺利推行,朝廷的奖励对于不少富民来说还是有极大的吸引力的。《半村野人闲谈》中:“是年四月,登州年平县学究邓巽出粟五千六百石赈饥,乞补第巽,不从。晁回、李维上言,乞特从之,以劝来者,丰稔即止。诏补三班借职。自后,援巽例以请者皆从之”。

《宋会要》

社会赈灾大体系

1.灾前社会救济——预防

宋朝天灾频仍,为了降低灾害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程度,国家积极兴修水利,加强气象监测,重视灭蝗,建立粮价呈报制度,完善粮食仓储制度,建立常平仓、社仓、惠民仓等等,以切实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把赈灾抚恤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受灾时期社会救济——临时

受灾时期的赈灾抚恤体系主要有尽早地就地赈灾,多方筹集赈灾经费,充分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粮食流通量和禁止阻止粮食出境,建立严格的报灾制度。同时通过收购饥民的物品和减免饥民的商税,或使饥民付出劳动来获取报酬,来间接地达到赈济的目的。

饥民劳动获报酬

3.灾后和平时社会救济

灾后和平时的社会救济是古代赈灾抚恤体系的核心部分,赈灾抚恤必须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主要包括以资助口粮、返程经费,配给土地,提供生产资料,减轻赋税的方式帮助流民返乡;无偿给予或租佃土地给流民,对他们进行就地安置;收养救济经济能力低下的人口,医治贫困病患者和埋葬贫困死者,有效地完善了赈灾抚恤体系。

总结

宋朝开始从传统的以国家行政为主的赈灾抚恤体系、措施与调动市场、动员全社会的方向的赈灾抚恤体系、措施相结合。

宋朝灾民

从性质上来说,其措施虽然没有从总体上脱离统治者的恩赏,但已向国家义务的方面发展;从制度上来说,赈灾抚恤措施之前多为历朝历代遇天灾时的不得已措施,是一种被动的临时性举措,但宋朝时开始制度化地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主动预防天灾人祸;从属性上来说,宋朝的这些措施已经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多地开始借助市场和民间力量,共同抵御未知的灾祸。

宋朝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赈灾抚恤转型发展方向,这一期间很多的开创性的举措在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

2、中国古代,水旱灾发生得非常频繁,自宋朝以来诸暨发水灾次数最多是在____时期。 A.明朝 B.清朝 C. 民国

答案: A 选项
【史料】明清时期,甚至经常发生连年旱灾。以湖南为例,据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自然灾害表》统计,连续6年发生旱灾的有2次,连续5年发生旱灾的有3次,连续4年发生旱灾的有3次,连续3年发生旱灾的有8次,连续2年发生旱灾的更是多达15次.
所以C可以排除.
【史料】明代水灾的基本情况及对社会的影响明代水灾次数之多,危害之重,它是前后任何一朝都不能相比的。有明一代,凡二百七十六年,共遭各种自然灾害1214次,其中水灾486次,位居各种灾害之首,占41%。旱灾次之,为434次,占35%。其它自然灾害(包括蝗灾、雹灾、风灾等)共有294次,占24%。在平均每年4.4次灾害中,水灾就约占了1.8次.这些水灾遍布全国各地,而尤以黄河下游地区、苏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江地区为多。黄河下游地区,主要是受黄河及其支流泛滥而灾,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决堤改道,黄河决口的年份达二百四十六年。
所以选A

3、宋朝和明朝有什么大的旱灾和瘟疫?

过度垦殖。宋朝以前,我国人口峰值长期在六七千万上下徘徊。宋朝人口剧增,以崇宁元年 (1102年)为例,当年全国总数为20264307户。按每户5口计算,总数在1亿以上。但这种分布 却是不均衡的,如北方的人口密集度就比南方的要小,“人口密度较高的路基本都集中在东南和四 川。南方人口密集地区,由于人均占有耕地较少,已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少地或无地人口,不少人被 迫向外迁移以寻找新的耕地和就业机会。”南宋时期的户数,嘉定十六年(1223年)为1 267万 户”,。按每户5口计算,人口总数在6千多万以上。由于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迫使人们向山区和森林 地区迸发,或进行围湖造田,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形成过度垦殖,导致长江流域灾害增多。 为此,宋朝曾于隆兴、乾道年间(1162-1173年)颁布过禁止围湖及退田还湖令,但迫于人口压力, 开禧年间(1205-1207年),又废除了这一禁令”。 关于宋朝的灾害种类,王德毅先生列举了水灾、早灾、火灾、蝗灾、鼠灾、疫疠、风灾、地震与 山崩、兵灾等十余种。其中,自然灾害占了绝大多数。邓云特总结的8种主要灾害是:水、旱、 雹、风、蝗、饥歉、疫灾、霜雪。其中,饥歉本是灾害的结果,而非一种灾害,也许改做“原因 不明的灾害”比较妥当。据有关统计,两宋时期,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疾疫,以及风、雹、 霜灾等六类主要自然灾害共发生1219次。其中,水灾465次,占38%;旱灾382次,占31%;蝗灾 108次,占9%;地震82次,占7%;疾疫40次,占3甲e;风、雹、霜灾142次,占12%”“。在以上 所列各种灾害中,水灾居第一位,其次为旱灾。这两者就占了整个灾害的69%,无疑是最具危害的 两种灾害,而且主要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其中,旱灾虽然较水灾要少一些,但旱灾对农 作物的危害程度却比水灾为大。因为水灾过后,只要持续时间不是太长,总能留下一点庄稼,或者可 以补种一些作物,不至于来年绝收。但旱灾往往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颗粒无收,甚者连人畜饮水都 会发生困难,危害极大。

4、为何宋孝宗被称为宋朝最荒唐的帝王,他干了何事?

宋孝武帝刘骏在其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如罢免侨户和推行土断之策,改善了版籍混乱的局面,使国家编户有所增加。又如限制士族封山占水和抑制兼并,在经济层面打击了豪强兼并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还比如,大力提拔和全面起用寒人担任要职,进一步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特权,将宋武帝时开始出现的寒人参与执掌机要之职的局面,推向了极致。

但是到他统治末期则一改前期息兵简政之风,开始居傲自满,大兴土木,好酒奢靡,滥用民力,奢侈无度,又恰逢大明末年发生大面积旱灾,导致民生出现凋敝,致使其在位前期形势出现好转的刘宋王朝,在其执政末年又走向衰败,因此他又是一个“前明后暗”的君主。说到好酒奢靡,奢侈无度就不得不说到他的作风。

他原来十分的敬爱母亲,因为母亲受父皇冷落而特别心疼母亲。但他过度的爱到后来变了味,他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与生身母亲乱的皇帝。


此后,刘骏就常常去母亲寝宫与母亲“商议要事”了。太后刚开始只是爱子心切,可慢慢的也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对儿子也产生了夫君之情,两人就再不能分开了。

刘骏一生享年36岁,尽管他也有不少的宠妃,可与自己母亲的乱伦关系却一直保持着。这也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皇帝与亲生母亲乱伦的唯一的事例。

5、宋朝或明朝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型的旱灾,水灾或瘟疫

哪个时代未朝时期都有旱灾水灾也是历史转则,用什么办洗解决就是生孩子(孩子是风水他能改变一切)有了人有了一切,不能再强调计划生育了把历史推上无路可走的地步(有了孩子国家在开发资源方面有计划的不能无止境乱开发).由其农业问题、驳乱反正问题都是社会根本问题,天灾人祸也是来自社会不谐和表现.(农村灌溉有问题、阴阳势力配备失调缺水)

6、宋朝都出现过哪些自然灾害?

一、宋朝的自然灾害   据邓云特统计,“两宋灾害频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之。”这里首先要 排除一点,即宋朝因印刷术发明后,各种官私著述大幅增加而导致对灾害的记述也同时大幅增多的人 为因素。从两宋时期的各项背景来说,邓氏的这一结论是可靠的。葛金芳先生在总结两宋时期的经济 波动规律时,对造成波动的诸种因素作了几点归纳。其中,造成灾荒的因素有:战乱波及地区的人户 减耗、财产损失以及水利工程的破坏,因森林砍伐、垦殖过度、生态环境失调而导致的农业生产条件 的恶化和水旱灾害频率的急剧升高,专制国家重赋繁役对生产者的压榨和私家地主对小农经济的挤迫 等诸多方面。其中,劳动者的普遍贫困化导致社会抗灾能力下降。这些都与这一时期的大的自然人 文背景有关。 1.气候背景。据气候史的研究结果,5000来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五个气候异常期,其中一个 在12世纪上半叶,即北宋末至南宋初。但其危害却要超出这一时期,向上下时段扩展。即两宋大 部分时间的气候多偏于干冷,沙漠扩展。由于气候变得干冷,使得旱灾在两宋时期明显增多。据统 计,从10世纪开始,旱灾数量明显增多,到11世纪上升到每百年21次的水平。由于沙漠的扩展, 北方的自然环境加速向不良化方面转化。加上其他不利因素,使得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如“北宋初 太平兴国年间到北宋后期元丰三年期间的产数年平均增长率,南方为10,24%,北方为8.08>。由于 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北方,南方在全国产数中所占比重由60,9%,上升至65.8%,而北方则由39.1%, 下降至34.2%。”说明北方人口在此期间不断南迁的趋势。 2.战乱影响。自公元8世纪中叶的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各个割据政权征战厮乐的主 战场。这场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混战,导致北方地区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频率和负面影响。北宋建立以后,中原地区虽获得了喘息机会,但宋夏、宋辽在西北及北方的长期缠 斗,使北方地区的生产难以完全恢复,导致这一地区自然灾害持续增加。其中,黄河在北宋年间的多 次泛滥,即与此有关。   3.人为破坏。据统计,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森林砍伐的高潮时期,第一次为战国至 秦汉时期,每年森林的减少面积在43000-63000亩之间;第二次为唐宋时期,每年森林约减少 45000-81000亩之间;第三次为18至19世纪,每年森林减少约45000亩左右。在这三次砍伐的高潮 时期,以唐宋两朝的森林减少量最高。这种滥砍乱伐现象,必然加剧本已恶化的自然环境,导致灾 害的频繁生成。 4.过度垦殖。宋朝以前,我国人口峰值长期在六七千万上下徘徊。宋朝人口剧增,以崇宁元年 (1102年)为例,当年全国总数为20264307户。按每户5口计算,总数在1亿以上。但这种分布 却是不均衡的,如北方的人口密集度就比南方的要小,“人口密度较高的路基本都集中在东南和四 川。南方人口密集地区,由于人均占有耕地较少,已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少地或无地人口,不少人被 迫向外迁移以寻找新的耕地和就业机会。”南宋时期的户数,嘉定十六年(1223年)为1 267万 户”,。按每户5口计算,人口总数在6千多万以上。由于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迫使人们向山区和森林 地区迸发,或进行围湖造田,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形成过度垦殖,导致长江流域灾害增多。 为此,宋朝曾于隆兴、乾道年间(1162-1173年)颁布过禁止围湖及退田还湖令,但迫于人口压力, 开禧年间(1205-1207年),又废除了这一禁令”。 关于宋朝的灾害种类,王德毅先生列举了水灾、早灾、火灾、蝗灾、鼠灾、疫疠、风灾、地震与 山崩、兵灾等十余种。其中,自然灾害占了绝大多数。邓云特总结的8种主要灾害是:水、旱、 雹、风、蝗、饥歉、疫灾、霜雪。其中,饥歉本是灾害的结果,而非一种灾害,也许改做“原因 不明的灾害”比较妥当。据有关统计,两宋时期,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疾疫,以及风、雹、 霜灾等六类主要自然灾害共发生1219次。其中,水灾465次,占38%;旱灾382次,占31%;蝗灾 108次,占9%;地震82次,占7%;疾疫40次,占3甲e;风、雹、霜灾142次,占12%”“。在以上 所列各种灾害中,水灾居第一位,其次为旱灾。这两者就占了整个灾害的69%,无疑是最具危害的 两种灾害,而且主要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其中,旱灾虽然较水灾要少一些,但旱灾对农 作物的危害程度却比水灾为大。因为水灾过后,只要持续时间不是太长,总能留下一点庄稼,或者可 以补种一些作物,不至于来年绝收。但旱灾往往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颗粒无收,甚者连人畜饮水都 会发生困难,危害极大。

7、宋朝时,淮河流域能看到大片的棉花地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准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干流全长1000km。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 500m,沙颖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一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一1155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 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流域西以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脉与黄河的支流伊洛河流域及长江的支流汉水流域分界;北以从河南省郑州至兰考的黄河南堤和从兰考到废黄河口的废黄河南堤与沂沭泗流域分界;南以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及通扬运河、东串场河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汉水、皖河、巢湖、滁河等水系分界;东濒黄海。

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由于里运河以东、废黄河以南、通扬运河及东串场河以北的苏北平原,共计有22440平方公里面积,水流向东直接入海,淮河干流实际汇水面积为164560平方公里。淮河安徽段,处于淮河中游,上自豫、皖交界的洪河口起,下至皖、苏交界的洪山头止,河道长度430公里。淮河以北是黄淮冲积平原,平坦辽阔,土层深厚,地面高程45米至13.5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1/5000~1/10000比降。北部萧、濉、宿、灵、泗诸县境,分布有低山残丘,高程一般在50~100米,萧县官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相山峰顶342米,宿县乾山312米,泗县屏山119米。沿淮两岸,分布着湾地、洼地和湖泊,是淮河滞洪、行洪地带。淮南主要是山丘区,西部大别山以白马尖和天堂寨最高,高程分别为1774米和1729米;大别山以东,地势显著降低,岗丘连绵,向东北延伸直抵洪泽湖以南,成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高程一般在50~100米左右,也有300米以上的丘陵,如张八岭的北将军山为399米,沿淮寿县以下有浅山分布。淮河干流比降平缓,平均为0.02‰,沿途流经峡山、荆山、浮山三处峡口,形势险要。正阳关汇纳上游干支河全部山区来水,总控制面积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道归正阳"之称,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嵩山山区等,都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地。干流平槽泄量:洪河口至正阳关不足1000立方米每秒,正阳关至涡河口为2500立方米每秒,涡河口以下至洪山头为3000立方米每秒。

两岸支流众多。左岸有洪河、谷河、润河、颍河、西淝河、芡河、涡河、漴潼河、濉河等,还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一般都源远流长,具平原河道特征;右岸有史灌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窑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均源于江淮分水岭北侧,流程较短,具山区河道特征。沿淮多湖泊,分布在支流汇入口附近,湖面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里湖、焦岗湖、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沂湖、洋湖等。 皖境淮域,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横贯宿、灵、泗三县的通济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运河,沟通江淮,是当时的漕运孔道,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夺淮,终至湮废。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区已是水系紊乱,河沟淤阻,陂塘沟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浅,下受洪泽湖顶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畅。域内洪涝灾害频仍,甚或旱蝗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其真实写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开挖了排水沟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虽然治理标准尚低,洪涝灾害尚很严重,但取得的治水成绩是很大的,除害兴利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蓬勃发展,淮北地区已形成了煤、电能源基地和粮、棉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气象水文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一16℃。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极端最低气温达-24.1℃。蒸发量甫小北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mm,无霜期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中国南北方的一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20mm,其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流域内有三个降水量高值区:一是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上;二是大别山区,超过1400mm;三是下游近海区,大于1000mm。流域北部降水量最少, 低于70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 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一80%。

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包括台风倒槽)、涡切变、 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两种居多。在雨季前期,主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与。台风路径遍及全流域。

暴雨走向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一致,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冷峰暴雨多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低涡暴雨通常自西南向东北移动,随着南北气流交绥,切变线或锋面作南北向、东南--西北向摆动,暴雨中心也作相应移动。例如1954年7月几次大暴雨都是由低涡切变线造成的,暴雨首先出现在淮南山区,然后向西北方向 推进至洪汝河、沙颖河流域,再折向东移至淮北地区,最后在苏北地区消失。一次降水过程就遍及淮河全流域。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河流水系

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km2和8万km2,有大运河及淮沭新河贯通其间。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万km2;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m2;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地面落差约7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m2。

洪泽湖以下淮河下游的排水出路,除入江水道以外,还有苏北灌溉总渠和向新沂河相机分洪的淮沭新河。

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源短流急,流域面积在2000—7000km2的有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北岸支流主要有洪汝河、沙颖河、西淝河、涡河、从浚河、新汴河、奎濉河,其中除洪汝河、沙颍河上游有部分山丘区以外,其余都是平原排水河道,流域面积以沙颍河最大,近4万km2,其他支流都在3000—16000km2之间。

淮河下游里运河以东,有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滨海河道,承泄里下河及滨海地区的雨水,总流域面积为2.5万km2。

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大都属苏、鲁两省,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泗河流经南四湖,汇集蒙山西部 及湖西平原各支流后,经韩庄运河、中运河、骆马湖、新沂河于灌河口 燕尾港入海。沂河、沭河自沂蒙山区平行南下,沂河流至山东省临沂 市进入中下游平原,在江苏省邳县入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沂河在刘家道口和江风口还有“分沂入沭”和邳分洪道,分别分沂河洪水入沭河和中运河。沭河在大官庄分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至新沂县入新沂河,新沭河东流经石梁河水库,至临洪口入海。

沂沭泗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平原排水支流有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等。该水系直接入海的河流15条,流域面积 16100km2。

社会经济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35个地(市), 189个县(市),1997年总人口为1604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 594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流域耕地面积18326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 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 的17.3%。农业产值为2844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1812元,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1345元。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工业及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 工业为主。目前已建成淮南、淮北、平顶山徐州、兖州、枣庄等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1997年产煤量占全国产煤量的l/8,是中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田。流域内现有火电装机容量近2000万kW。近十多年来,煤化工、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轻重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郑州、 徐州、连云港、淮南、蚌埠济宁等一批大中型工业城市已经崛起。

淮河流域1995年工业总产值763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542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3398元,远低于全国平均值4810元,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本 流域东、中、西部通过;著名的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流域北部;还有晋煤南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新(乡)石(臼)铁路,蚌(埠)合(肥)铁路,以及新(沂)长(兴)铁路,宁(南京)西(安)铁路等。内河航运有年货运量居全国 第二的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有东西向的淮河干流,平原各支流及下游水网区内河航运也很发达。流域内公路四通八达,近几年高等级公 路建设发展迅速。连云港、日照石臼等大型海运码头,不仅可直达全国沿海港口,还能通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物产资源

淮河流域有1.8亿亩耕地,沿海还有近1000万亩滩涂可资开垦。流域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5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21亿 m3,浅层地下水资源为374亿m3,干旱之年还可北引黄河,南引长江 补源。境内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发展农业条件优 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资源最多,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 有700多亿t,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淮南、淮北和豫西、鲁西南、苏西北等矿区,且煤种全、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目前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l/8,一批新的大型矿井正在兴建。流域内火力 发电比较发达,大型坑口电站正在兴建。这些煤电产区,不仅为本流 域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能源,而且是长江三角 洲和华中等经济区的重要能源基地。苏北沿海素为我国重要盐产区, 流域内苏北、淮南、豫西等又先后发现多处大型盐矿,可供大量开采。

流域内河渠纵横,库塘众多,湖泊洼地星罗棋布,水域广阔,鱼类 资源丰富,有2000多万亩水面,100多种鱼类,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渔区。

淮河流域有9万km2的山丘区,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宜农宜牧,宜林宜果,还蕴藏有一定的水力资源,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好地方。砂石竹木等建筑材料储量大、品种多,也是重要经济优势之一。

淮河流域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是个举足轻重、大有发展前途的地区。把这一大片国土进一步综合开发治理好,将其资源优势与经济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淮”字做何解?


【huai】

huái
〈名〉
(1)
(形声。从水,隹(zhuī)声。本义:水名。也称淮河) 同本义 [the Huaihe River]
淮,淮水也。――《说文》。朱骏声曰:“出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经安微至江苏清河县合于河,经安东县至云梯关入海。”
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
其浸淮泗。――《周礼·职方式》
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

8、宋朝明明很弱小,为什么存在时间这么久?

中国古代小朝代共有六七十个,大点的朝代也有十几个,大一统的朝代一般认为不足十个,比如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北宋算不算大一统的朝代,是有争议的。一般更多人认为北宋属于局部统一的朝代。也有人称宋辽西夏对峙时期为后三国时代(区分于曹魏、蜀汉、东吴的前三国)。跟这九个公认的大一统朝代比,宋朝统治面积确实相对较小,可以说是相对弱小,但两宋统治时间却达319年,超过这9个大一统朝代。不过如果跟这9个大一统朝代以外的朝代比,宋朝就不一定弱小啦。尤其是为人称道的经济文化领域,宋朝与这这9个大一统朝代相比都未必逊色。包括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科学成就、文化成就、社会开放程度,宋朝都是首屈一指的。说宋朝弱小的,主要是认为宋朝军事实力弱小,认为宋朝打不过辽国,也没能灭掉西夏。
宋朝军事实力相对保守,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一则他的敌人太强大,二则开国皇帝死的太突然,未能完成国家大一统,三则运气不好。
一般人通常会把北方游牧民族的实力当成同一水平,但其实是有差别的。赵匡胤黄袍加身时,契丹已经立国三十余年,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甚至辽皇耶律德光在五代后唐时期还攻占了首都开封(那时候赵匡胤出生没多久),并在开封登基称帝。并且契丹(辽国)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官僚统治制度的少数民族,国祚209年,必须多中原汉人王朝都久,原非匈奴、突厥等游牧政权可比。以至于像俄语称中国都是契丹。
二则,在太祖赵匡胤时期和太宗赵光义前期,都是宋朝压着周围的国家打,灭荆南,灭楚,灭南汉、灭蜀,灭南唐,灭北汉,攻下辽国数十州县。只不过由于太祖赵匡胤五十岁就突然暴毙,赵光义继位不正,本身为文官出身,在军队没基础,所以过于急功近利想建立军功,以至于帅疲惫之师攻打幽云十六州时,高粱河之战大败亏输,将赵匡胤留下的南征北战灭国精锐损失殆尽,赵光义本人都被射伤,一个人骑着毛驴逃跑。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赵光义想在军队建立威信,却由于自身短板无法获取军队信任,甚至在高粱河之战赵光义失踪期间,剩余的军队还想拥戴赵匡胤的儿子继承皇位。这对赵光义带来极大的威胁,也让他对军队产生极大的不信任。因此赵光义开始重文抑武,通过扶持大批文官集团压制武官集团,以确立自身的统治地位。这才逐步确立宋朝的收缩的政治基调。
说运气不好,主要就在于几个方面。1,建国基础太差。宋朝是建立在中国历史最混乱黑暗的两个时期之一的基础上的,即五代十国(另一个最混乱的时期是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在七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5个朝代,十余个国家的统治,可谓纷乱至极。中原人口十不存一。武将有点地盘有点兵的就敢称王称霸,相互杀戮,不可一世。以至于像后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时,大将军都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率军逃跑,在皇帝大胜之后还敢回来邀功。这个背景也导致宋朝社会对武将普遍的防范心理。赵匡胤本身就是行伍出身,身经百战,他尚有自信杯酒释兵权,但赵光义一介文官出生的,就没这个信心啦,尤其还差点死在高粱河之战的。
2. 遇到的敌人恰好出于全盛时期。宋朝与辽国正面对碰的时候,恰好也是辽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辽景宗、辽圣宗都是辽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明君,更有耶律休哥、韩德让等一批名臣名将护佐。
3. 宋朝时期,天灾太频繁啦。北宋、南宋期间较大的自然灾害有874次。其中水灾193次,旱灾183次,雨雹灾101次,风灾93次,蝗灾90次,歉饥87次,地震77次,疫灾32次,霜雪灾18次。两宋灾害频度之密与唐代相若,但强度与广度则更有过之。
在这样的基础上,宋朝能立国319年,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开明,经济发达。一则宋朝皇帝普遍仁慈爱民,不杀士大夫,比如寇准外放州郡时光明正大的穿黄袍见客喝酒,皇帝管都不管,只让宰相写封信骂他一顿。比如只要发生灾荒,宋朝就将灾民编为厢军,由国家供养。这也促使士族百姓对朝廷认可程度相对较高,社会风气开明,百花齐放。所以宋仁宗去世时,老百姓都主动的跑到皇宫门口祭拜。南宋崖山海战战败后,十余万军民跳海自杀殉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三个都是宋朝的。宋朝财政收入最高时达到年入一亿贯,远超其他朝代,并且这其中超过70%都是商业税收。并且宋朝军事实力虽然不突出,但也没到烂泥扶上墙的程度。所以澶渊之盟时,宋军能射杀辽军大将萧达凛,合围辽军,吓得萧太后和幼年的辽圣宗瑟瑟发抖。宋朝的床子弩和神臂弓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导弹,并且还有专门制造火药热兵器的火药作。宋朝对外的保守弱小,更像是仁慈爱民下的不思进取。相比于每年上亿贯的收入,不如拿几十万出去买和平,大家舒舒服服安生过日子。不然一场战争下来,军费耗费就不是几十万能抗的住的,没个上千万都不好意思开口,更不用说不管输赢都要死一大批老百姓啦。

9、为什么说唐朝是阉死的?宋朝是打死的?明朝是饿死的?

唐朝毁于宦官之乱以及军镇之乱,唐朝的宦官势力庞大到逼宫弑帝,历史上仅此一家!为唐朝最出名的特色。。,所以唐朝的确阉死的。。被阉竖害死的!
宋朝的?哎,倒霉的王朝!先是强辽。接着强金,接着强元!少数民族一波比一波强!历史上也是独此一家。。还赶上了。。世界第一大帝国!蒙古!嫩是被打死了!
明朝了!穷!作为大一统国家。他的经济不知道怎么玩的,国家财政收入及其低下。早期还玩以物易物。收税也是实物为主(国库有棉花?咸鱼?白菜啥的),,后来张居正改革税收以金银代替实物才改变了这个状况。。。最富有的时候一年财政收入700w白银。。清朝是7000w两。差距了10倍。。到了末期。旱灾了,无钱赈灾。逼反了百姓。。军队无钱发军饷,哗变不止。。军队打完了。最后也无力重建。。末代皇帝都穿的破破烂烂,然后玩完了。。

10、历史上比较大规模的旱灾都发生在什么时候(中国)?持续了多久,有怎样的社会危害?

商朝
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间),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管仲还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
周朝
《诗经》有“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以及“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4]的描述。《诗经•大雅•云汉》二章:“后稷不克,上帝不临。”《集传》:“言后稷欲救此旱灾而不能胜也。”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连续六年大旱。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载“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泾河、渭河、洛河。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汉朝
《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
《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
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
南北朝
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
南朝宋大明年间有旱灾。沈约在《史臣曰》说,“大明之末,积旱成灾,虽敝同往困,而救非昔主,所以病未半古,死已倍之。并命比室,口减过半”。
隋朝

大业八年(612年)大旱,“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
大业十三年(617年)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
唐朝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冬旱,至是(六月)雨 ”。
《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元和三年(808年),元稹曾任监察御史,负责赈灾,他写有《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宋朝

《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平江主簿王梦雷在湖南大旱饥荒,写下一首《勘灾诗》,“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
元朝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
明朝

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
《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陕西连年大旱。
《烈皇小识》:“先是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耀采。众遂团聚山中。”
《鹿樵纪闻》说:“崇祯改元之岁,秦中大饥,赤地千里。白水王二者,鸠众墨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
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河南内黄县苏王尉村发现的《荒年志》碑记崇祯十三年时“斗麦价钱六百文,斗米价七百文,斗豆价四百文”。
有专家统计明朝旱灾次数一共有174次。
清朝
济南府志》记载康熙四年“春饥,免顺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赋粮并发帑分赈。六月大旱,飞虫蔽天,坠地如蜣螂”。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十三个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又山西境内“无处不旱”,“河东两熟之地,灾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是年8月1日,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曰:晋省报灾州已有57处,饥民200余万,后来“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据12月10日奏报统计,全省被旱10分(颗粒无收)者16个州县;被旱9分者13个县;被旱8分者30个县;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还有9个县。
中华民国

1929年,陕西大旱,80%的县受灾,估计死亡加逃亡人数达30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至今中国依旧是旱灾频仍,几乎是无年不荒,缺水成为中国全国境内最迫切的问题。2006年内蒙古苏尼特草原持续旱灾,受灾草场面积23186.7平方公里。2006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市遭遇大旱灾。2009春,干旱波及中国12个省份,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2010年初,云南、贵州为中心的五个省份已达到特旱。

与宋朝旱灾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