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雨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 雹等大气降水。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后者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
酸雨的危害:
1、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
2、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建筑材料变脏, 变黑, 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 被人们称之为 “黑壳”效应。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出来的硫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它们的盐类,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硫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排放量。是防止酸沉降的主要途径。
防治酸雨的主要途径有:
1、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限制高硫煤的开采与使用;重点治理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化工, 冶金, 有色金属冶炼和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污染。使用干净能源, 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 使用固硫的型煤, 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 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 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
2、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不产生酸雨污染的能源。
3、城市集中供热。大城市中,应改变无组织取暖和分散的小煤球炉炊饭的混乱状况。发展城市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以代替燃煤;发展居住小区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天津已完成改造任务的60% 以上。其结果是相当数量削减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
4、汽车尾气净化。我国目前已从80~90年代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特征转向煤烟-汽车尾气混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可应用甲醇、液化气等干净的代用燃料代替汽油,将明显降低NOx的排放。
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及时掌握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和迁移状况,了解酸雨的时空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5、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
6、大力植树,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SO2污染严重的工厂附近,要使空气得到净化,多种植柳杉、洋槐。
7、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尤其是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多组织志愿者深入厂矿农村进行宣传。
2、酸雨的真实事例,急!
80年代初,重庆南山风景区2.7万亩马尾松突然死亡1万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酸雨造成
的急性伤害事件。
雨水本是滋润万物的甘露,怎么会变成摧残森林的“杀手”呢?最近,借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建院40周年举办的酸雨危害区森林综合防治国际研讨会之机,笔者采访了中国林科院
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王彦辉研究员、尚鹤博士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林业专家彼得博士。
大自然正在惩罚我们
专家们指出,酸雨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节制地消耗矿物能源的惩罚。在经济迅速发展中,
大量燃煤、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就形成硫酸、硝酸;当雨水
中PH值(酸碱度)低于5.6时,就称为酸雨。
实验证明,若河水PH值为6.0,已不适合鱼类生存;为5.0,已没有鱼类。重庆的土壤呈
严重酸值,有的山涧溪水PH值已接近于4.0,难怪大片马尾松会突然死亡。同样的原因也造成
峨眉山大片冷杉的死亡。
酸沉降是当今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干沉降中有酸雨和酸雾。
90年代初,我国酸雨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已发展到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
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沉降区。
算经济帐 更要算生态帐
据1996年到1996年的粗略估算,我国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南方
省区,因森林木材蓄积量减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亿元。其中,四川受酸雨危害的森
林面积最为严重,占有林地面积近32%,森林死亡面积占5.7%;川贵两省按15年计算损失木材
约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广东、广西森林受到酸雨及二氧化硫复合污染也很普
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如山西侯马、京津、辽宁丹东、吉林图们等地也出现
了酸雨。
损失木材仅是算经济帐。据日、美所做的测算,森林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占总经济价值
的90%,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森林进行的同类测算值为94%。专家们说,由森林破坏导致
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国快等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木材的经济价值,这才是最严重的损失。
专家还提醒人们,由于酸沉降在土壤中具有积累效应,因此除急性伤害以外,初期往往
看不到对森林的损害;相反,在我国北方偏碱性土壤中,适当补充酸份,树木一时更显繁茂。
但如不及早防治,酸沉降导致地力衰退,根系受害的过程虽然可以缓减,但却是不可逆的。
当树木呈现树冠发黄、脱落等严重受害再来防治则为时已晚。
扼住“酸源”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煤一直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70%;西南地区的煤含硫量更高达5%—8%。燃煤排
放的大量二氧化硫造成我国的酸沉降以硫酸型降雨为特征。
煤脱硫代价高昂,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落后。据统计,若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达到发达国
家如日、美的水平,则每年可节省大量的原煤,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度减少。
中外专家一致认为,治理酸沉降事不宜迟,任重道远:第一步是加强研究,弄清污染机理;
第二步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第三步是施肥补养,恢复地力。
彼得博士还特别介绍了哥廷大学从1974年以来从未间断研究治理酸雨的经验。目前德国有
酸雨观测点800多个,取样地3万多处;有关基金会资助了北京密云水库造林、重庆水土保持等
十几个项目。他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提高森林稳定性和有效保护已造林木;根据该国的经验,
把有限资金尽早投入这方面的研究,比造成污染后再治理有效得多。
3、干湿沉降法是什么呢?
干湿沉降dry and wet deposition
不下雨时,大气中酸性物质可被植被吸附或重力沉降到地面叫干沉降;
下雨 时,高空雨滴吸收包含酸性物质继而降下时再冲刷酸性物质降到地面叫湿沉降。
"湿沉降" 取决于酸雨中致酸碱性物质浓度, 如果我们讨论硫的 "湿沉降" , 那么, 将取决于降水中的硫的浓度, 如此类推; 也取决于降雨量。 "干沉降"
则不同, 除了取决于大气中酸碱性物质浓度, 如果我们讨论硫的 "干沉降" , 那么, 将取决于大气中SO2的浓度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后者在空中已吸附了少量硫, 并以硫酸根的形式存在;
还取决于它们沉降到哪类地面上, 即土地利用格局。利用格局不同, 吸附和吸收酸性物质能力不同。一般分为四类, 森林的SO2 的沉降能力最强, 约为 8毫米/ 秒; 林地, 约为5 毫米/ 秒; 庄稼地和草地, 约为4 毫米/ 秒;
水面, 居民区等, 约为2 毫米/ 秒。土壤的酸碱性也有一些影响, pH值大于7 的碱性土壤, 约为 8毫米/ 秒; pH值近于 4的酸性土壤, 约为4-6
毫米/ 秒。
4、酸雨如何形成的
“酸雨”一词最早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于1872年提出的,当时他分析了【伦敦地区】的雨水,发现其偏酸性。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 、 雪 、 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又分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5、什么是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酸沉降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两类。“湿沉降”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雾、冰雹等各种降水形式,最常见的就是酸雨。“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由于人类遭遇到的酸雨情况比较多,对酸雨的研究也较深入,因此,如果不做特殊说明,酸沉降和酸雨是同义语。
6、干沉降比湿沉降酸性强是为什么
不下雨时,大气中酸性物质可被植被吸附或重力沉降到地面叫干沉降;下雨时,高空雨滴吸收包含酸性物质继而降下时再冲刷酸性物质降到地面叫湿沉降。
"湿沉降" 取决于酸雨中致酸碱性物质浓度, 如果我们讨论硫的 "湿沉降" , 那么, 将取决于降水中的硫的浓度, 如此类推; 也取决于降雨量。 "干沉降" 则不同, 除了取决于大气中酸碱性物质浓度, 如果我们讨论硫的 "干沉降" , 那么, 将取决于大气中SO2的浓度和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后者在空中已吸附了少量硫, 并以硫酸根的形式存在; 还取决于它们沉降到哪类地面上, 即土地利用格局。利用格局不同, 吸附和吸收酸性物质能力不同。一般分为四类, 森林的SO2 的沉降能力最强, 约为 8毫米/ 秒; 林地, 约为5 毫米/ 秒; 庄稼地和草地, 约为4 毫米/ 秒; 水面, 居民区等, 约为2 毫米/ 秒。土壤的酸碱性也有一些影响, pH值大于7 的碱性土壤, 约为 8毫米/ 秒; pH值近于 4的酸性土壤, 约为4-6 毫米/ 秒。
7、酸雨是什么造成的
酸雨[suān yǔ]
自然灾害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网络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 刘冰川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 、 雪 、 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又分硝酸型酸雨和硫酸型酸雨。
中文名
酸雨
外文名
acid precipitation,chemical rain,acid rain
别名
酸性沉降
定义
pH值小于5.6的雨水
分类
“湿沉降”与“干沉降
8、酸雨的解决方法?
目前已积极进行下列各项策略,以大幅降低空气中SO2、NOX之排放量。
1. 推动低硫油政策,降低燃料油之含硫量以减少因燃烧排放之硫氧化物,自82年7月起已将燃料油品含硫量降至1.0%,预计85年7月於都会区含硫量降至0.5%, 88年更要降至0.05%以下。
2. 订定严格管制标准,以迫使污染源采行排烟脱硫及排烟脱硝之设备。
3. 引进最佳可行控制技术,以减少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之排放
4. 改善工业锅炉之燃烧技术及设备,以减少氮、硫氧化物之排放。
5. 改善汽、机车引擎及防污设备,并加严排放标准,以减少氮氧化物之排放。
6. 与汽机车业者研商开发低污染之新车及替代燃料,如液化石油气车、电动机车。
温室效应的成因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学术界一直被公认的学说认为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来自美国Goddar d空间研究所的詹姆斯·汉森博士提出新观点,认为温室气体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 粉尘等物质。
碳粒粉尘是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时碳利用率太低 而造成的,它不仅浪费资源,更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众多的碳粒聚集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的堆积,而云的堆积便是温室效应的开始,因为40%至90%的地面热量来自由云层所产生的大气 逆辐射,云层越厚,热量越是不能向外扩散,地球也就越裹越热了。
汉森博士对于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变化都做了整理记录,发现在1950至1970年间,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长了近两倍,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二氧化碳含量则有所减少。用目前流行的理论很难解释仍在恶化的全球变暖的现象。
汉森博士认为,除了碳粒粉尘以外,还有一些气体物质能导致温室效应,如对流层中的臭氧 (正常的臭氧应集中在平流层中)、甲烷,还有巨毒无比的氯氟烃。但这些污染源的治理就相对困难些了。可喜的是,近几十年来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如若 甲烷和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能逐年下降趋势,那么再过5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将近乎零。
碳粒粉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东西,随着内燃机品质的不断提高,甚或不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 具的问世,不能烧尽而剩余的碳粒是可以减少的。汉森博士的学说能够成立,则给地球带来了降温的新希望,但愿地球早日退烧。
但全球知名科学家的见解还不仅仅是这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