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汾河洪水

汾河洪水

发布时间:2021-07-05 09:32:49

1、黄河发水灾的其中一个具体事件

 黄河历史上的几次水灾
“黄河中下游发生的大洪水,除了有实测资料的1933年、1958年和1982年3次以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洪水痕迹调查,尤其是近年来的分析估算,业经整理审定了的还有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两次。”成刚介绍说,“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在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经多年的历史资料查证,这次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汇入黄河的小支流,黄河下游多处决口。1761年洪水花园口断面洪峰流量为32000立方米 /秒。伊洛河、沁河下游沿河城市备受水患之苦。伊洛河从洛阳至偃师整个夹滩地带,水深都在一丈以上。偃师、巩义、沁阳、武陟、修武也都是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据当时河南巡抚奏折,总计河南省被水冲十州县,另有十六州县禾苗被淹。”
成刚接着介绍说,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黄河中游发生了一场大暴雨。黄河干流潼关至小浪底河段出现千年来的最高洪水位。这次洪水是由西南东北向切变线性暴雨形成。这次洪水,根据沿河古代遗物和洪水淤沙调查,均可说明1843年洪水位至少是千年来最高者,它的重现期可视为千年一遇。在洪水调查中,黄河潼关至小浪底河段两岸居民对这次洪水灾害的记忆极为深刻,并有许多歌谣流传至今。如“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等。据当时河南巡抚鄂顺安润七月八日奏折称:“又据、陕州、新安、渑池、武陟、郑州、荥泽等州县禀报,该州县地居中河九堡之上游,因七月十四等日黄水陡涨二丈有余,满溢出槽,以致沿河民房田禾均被冲损……现已报到,被洪水浸淹者共二十三州县,被雨水淹浸者共十七州县,淹及城垣者共七县,汜水、陈留二县情形为最重。洪水下泄至中牟,将原已在农历六月溃决夺溜的口门又复冲宽至360丈(约1000余米),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门向东南漫流,经贾鲁河入涡河、大沙河夺淮归洪泽湖。被淹范围包括河南、安徽境内西起扶沟、西华,东至通许、太康、鹿邑、亳州,南至洪泽湖。”
1933年的八月上旬,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陕县间,发生了一次自1919年建立陕县水文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1933年洪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为该站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一大洪水。由于这次洪水峰高量大,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了严重灾害。中游暴雨区内洪水横流,人畜漂没,下游多出决口。
1958年7月14日至18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发生了一次大暴雨洪水。黄河花园口站7月17日晚,出现了自1919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
接着,成刚详细介绍了1982年黄河大水灾的情况。
1982年黄河大水灾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陕区间和泾、络、渭、汾河降大雨到暴雨。黄河三花间干流及伊洛河相继涨水,花园口站8月2日18时出现流量15300立方米/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亿立方米,10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持续52小时,是195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这次洪水,黄河下游滩区普遍进水偎堤,伊洛河夹滩和两岸洪泛区漫决进水,滞削了洪峰。为减轻艾山以下防洪负担,运用了东平湖老湖分洪蓄水。历经7天,洪峰于8月9日入海。
这次天气过程,自7月29日开始,当晚深入黄淮地区的九号台风外围的低空东南风急流与冷槽相遇,三花间开始出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30日雨区有所扩展。31日至8月1日台风低压移入三花间南部,并与陕西低涡结合,暴雨和特大暴雨面积继续扩大。8月2日雨区北移至沁河、汾河一带,直到3日台风低压消失,暴雨过程基本结束。
“这次暴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中心强度大,分布不均匀。”成刚说,“其最大暴雨中心位于伊河中游嵩县陆混,7月29日降雨量达544毫米,其中11个半小时降雨535毫米,最大强度为一小时87毫米,连续5天最大降雨量为782毫米。”
连续暴雨,形成三花间干支流接连出现三次洪峰。第一次形成花园口站1982年7月31日64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第二次形成花园口站8月2日洪峰流量11200立方米/秒。第三次洪峰即1982年最大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由于夹滩和两岸洪泛区进水,淹没面积约260多平方公里,滞蓄水量约4.6亿立方米,小浪底、黑石关、武陟三站洪水与小花区间(小浪底至花园口)干流来水,汇合形成花园口站15300立方米/秒洪峰,7天洪量50.2亿立方米。
8月3日4时,洪峰到达夹河滩站,洪峰流量14600立方米/秒,较1958年的削减量增大7.2%。
为了减轻艾山以下防洪负担,运用东平湖老湖分蓄洪水,林辛闸和十里堡分洪闸先后于6日22时6分和7日11时10分开闸分洪,9日20时12分和9日23时18分先后关闸,总分洪量4亿立方米。
这次洪水的含沙量较小,花园口站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2.1公斤,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63.4公斤。花园口以下河道“上淤下冲”。花园口至孙口段共淤积0.8亿吨,其中67.6吨的泥沙淤在高村至孙口段。孙口以下共冲刷0.382亿吨。
成刚分析说,这次洪水的降雨量、暴雨范围和三花间的洪水总量均大于1954年和1958年。洪峰略大于1954年,小于1958年。洪峰沿程消减大,传播速度较慢,洪水位多数站高于1958年。这次洪水的降雨量较大,而洪峰流量较1958年为小,其主要原因有:1.三小间(三门峡至小浪底)降雨中心的雨强较1958年小,所以1958年三小间洪峰流量为11000立方米/秒,而1982年只有4760和3520立方米/秒。2.降雨时程分布不如1958年的集中,致使伊洛河及三小间均产生连续洪峰,先后下泄,而1958年只产生一个洪峰。3.陆混水库蓄水和夹滩滞洪削减作用较1958年为大,1958年到黑石关削减30%,1982年削减50%和55%,即有白马寺、龙门镇合成流量7100和9070立方米/秒,到黑石关减小到3540和4040立方米/秒。4.干支流洪峰遭遇情况不同,1982年干流小浪底洪峰与伊、洛、沁河黑石关、武陟洪峰没有完全遭遇,而1958年洪峰主要由小浪底洪峰与黑石关洪峰相遇而成。
1982年洪水普遍漫滩,发生了刷槽淤滩,在涨落水过程中同流量水位明显下降,而由于河道多年的淤积结果,1982年洪峰流量虽较1958年小,但其洪水位普遍高于1958年,一般高1米左右,柳园口和苏泗庄局部河段高达2米左右。由于东平湖滞洪,致使艾山、洛口水位较1958年低0.4米左右,而利津又高于1958年。

2、山西汾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最好条理一点!

降水,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由南向北锐减。全流域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504.8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和枯水期界限分明,年头与年尾降水量最少,7月、8月、9月三个月降水集中。流域多年(1952年~1995年) 水面蒸发 能力在950~1300毫米间。径流,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5.1亿立方米,最大值为26.6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为7.41亿立方米(1986年);下游地区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76亿立方米,最大值为18.4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为3.2亿立方米(1986年);全流域年径流总量为22.86亿立方米。断流,据实测,汾河干流在介休县义棠水文站1958年4月最早出现断流,至2001年底,累计断流天数为4443天。一年内断流天数最多的也出现在此站,1999年断流计320天。入黄口河津站从1956年设站到1989年,有19年发生断流。水质,20世纪末,汾河在总计评价的673千米河段中,无一处水质达到Ⅱ类,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仅占总评价河长的25%左右,超过Ⅴ类标准的占60%。泥沙,汾河流域处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普遍。上游最为严重,也是汾河向黄河输入河道泥沙的主要源区。大部分泥沙产生于汛期,具有“大水大沙”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后,流域降水量减小、暴雨减少, 水土保持 成效显现,相对于1956年~1979年,20世纪最后20年输入河道的泥沙量减少了1/3。水资源,据1956年~2000年共45年水文资料系列山西省第二次 水资源评价 成果,汾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59亿立方米。 据史料,中游地区1464年~1980年的517年间,共发生旱灾306次;下游地区1912年~1979年的68年间发生过较大旱灾22次。1949年~1995年的47年中,全流域干旱有41年次,平均一年多一次。而中游地区几乎年年有旱情,时有春旱连夏旱,夏旱又延至秋旱。据载1877年洪洞县连续349天无雨,“树根草皮皆尽,人相食”,灵石、祁县“寸草不收”,徐沟“赤地千里”,忻州“饿殍盈途”。汾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大部分发生在汛期中下游河段。据史载,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1948年的568年间,流域内先后发生过132次洪灾。1949年后,汾河中游地区先后于1954年、1959年、1977年、1988年和1996年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水灾。1954年8月下旬,支流潇河、文峪河同时发生山洪暴发,致使太原市以及晋中19个县受灾,淹没农田80余万亩, 倒塌房屋 25000间,死亡近百人。此次洪水下泄,波及下游临汾运城河段,使沿河9县35个乡镇受灾。1977年8月5日,以平遥为中心降了一场特大暴雨,40小时产生地面径流7亿立方米,使晋中、吕梁、临汾3地15个县严重受灾,冲垮平遥尹回水库等16座小水库,30余千米同蒲铁路路基被冲,中断运行10天,死亡70人,洪涝面积达120万亩。

3、建国后洪水泛滥及其危害记录

有些是阳泉市的,但盂县属于阳泉市,所以阳泉市有洪水,盂县也有洪水

1。1963年8月1日至10日海河流域发生一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暴雨洪水,63.8”晋中东山暴雨,主要集中在昔阳、平定、和顺、左权、阳泉、盂县、寿阳7个县(市)的范围。 暴雨区分布是由东向西、自南至北逐渐趋小。和顺、平定两县的东部为暴雨中心区域边缘,降雨量较大,和顺新庄、松烟,平定东回为本次东山暴雨最大点。这次暴雨量在200mm以上的雨区范围约为9000km2。暴雨洪水造成东山地区灾情相当严重。平定县。全县425个自然村,其中有369个村受洪水损害,冲毁土地1867hm2,倒塌房窑3.2万间(孔),造成3574户、1.4万余人失去住处,死伤55人,22个厂矿企业停产。大石门水库最高洪水位距坝顶仅0.5m,出现了严重险情。 盂县。受灾460个大队,塌房窑5340间(孔),死亡3人,冲毁土地113hm2,渍涝327hm2。

2。“66.8”平定滦泉特大暴雨

1966年8月22日至24日晋中东山平定、阳泉、昔阳一带发生了一场范围广、雨量大、强度高的特大暴雨。桃河暴发大洪水,阳泉市遭受严重洪灾。

这次暴雨自8月22日午后,先在北部唐河及滹沱河上游山区的迎风坡开始降雨,雨量不大,分布零散,强度最大的唐河后庄站日雨量为85mm。23日雨区自东北向西南移动,暴雨区移至平定、阳泉、昔阳等太行山一带及太原古交地区。23日下午雨量增大,傍晚雨势逐渐减弱,直至24日早晨降雨先后停止。降雨主要集中在23日下午。据阳泉站实测最大1分钟降雨量为1.72mm,最大1小时降雨量为67.5mm。平定县东回雨量站23日13时23分至19时23分,实测最大6小时降雨量224mm,最大12小时降雨量276mm,最大24小时降雨量286mm。这次暴雨中心有两个:一个在东部太行山迎风面的平定县泉村,最大6小时降雨量453mm,最大24小时降雨量580mm,最大36小时降雨量610mm。另一暴雨中心在汾河上游古交区西沟村,最大6小时降雨量174mm,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331mm。太原西山的梅洞沟雨量站,实测最大24小时降雨量156.3mm。

这次暴雨中心区自东向西移动,主要雨区长轴方向呈西北-东南方向约400km,南北方向约150km。降雨范围东南起山东的夏津县,西北至山西的静乐县。降雨是从东北向西南推进的。滦泉暴雨中心区200mm以上雨区范围为1340km2,100mm以上为6440km2,80mm以上为11825km2,60mm以上的雨区包围了西面的西沟暴雨中心,其笼罩面积达22125km2。

这次暴雨桃河阳泉以上全流域普遍降雨,从23日10时至21时12小时内全流域平均降雨量为189.3mm,最大暴雨强度集中在23日15时至20时的5小时内。由于暴雨集中,造成桃河全流域产流,各支沟均暴发了山洪。桃河阳泉水文站23日17时12分实测洪峰流量为1810m3/s,洪量为3630万m3。按频率分析近于20年一遇。

由于当时桃河堤防不完整,从赛鱼到白洋墅南有7处653m的堤防决口,洪水汹涌冲入市区,水深1.2~2m,15条街道全成泽国,有62个工厂、149座仓库、98个商店、22个学校、4个医院、3座影院、16个居委会所辖的4048户,以及阳泉汽车站、火车站均被淹。死亡57人,受伤80人,倒塌房屋1200间,直接受害2.6万人。

23日15时20分洪水进入阳泉火车站站区,被迫停止车站作业,站内20股道轨中遭洪水破坏有1/3,冲走路基土方4万m3,石渣3000m3。车站内433节车皮有281节被洪水冲坏,有25节倾倒。白洋墅地段冲垮铁路桥一座,从赛鱼到娘子关区间路基损坏严重,多座桥梁遭破坏,石太线运输中断,直至31日铁路才修复通车。阳泉东娘子关、陈家庄、下盘石等几座铁路桥被破坏严重,直至9月15日石太线才恢复单线运行,使石太线前后中断运行历时达23天之久,是省内铁路中断的最高记录。

洪水进阳泉市内,阳泉发电厂水源设备、煤库、升压站等设施被洪水冲坏,配电室爆炸,大部分仪表受淹,三台电机有两台不能运转,使全市部分输电干线停电48~96小时。自来水厂有11个水源井被淹,造成全市停水一天、部分地区停水6天。市面粉厂全部淹泡在洪水中,600万kg面粉和粮食被毁。木材公司有107m3木材漂入桃河。

另外,阳泉市郊区有7个公社也遭受洪灾,冲毁农田125hm2,淤没土地322hm22,溃决河堤27条,共计500m,毁坏渠道5260m,倒塌房屋731间,冲走粮食7900kg,煤炭1064t。

“66.8”暴雨洪水使阳泉市工业、交通和居民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2200万元。其中,物资遭受损失计有800万元,各种设备损失550万元,房屋损失800万元,居民财产损失50万元,造成的经济损失总值达1亿元之巨。

3 .2009年7月8日,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地都站所在流域平定、阳泉、盂县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在50—70毫米之间,使持续半月的高温天气、土壤旱情得以有效缓解。随之而来的是防汛的形势严峻起来。9日凌晨,地都站迎来今年入汛以来的第一场洪水。

7月7日,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华北地区将出现强降雨过程,地都站所在流域平定、阳泉、盂县都将有大到暴雨。为做好这次洪水测报工作,水文站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首先对高、低架浮标测验设备又进行检查及试运行,浮标所用测验物资不足的有进行了充分的补充,测验用具进行全面检查并提前到岗。测验所用的对讲机、警报器、电波流速仪等测验仪器需用电瓶的及时进行了充电,吊箱测验设备、照明设备进行了试运行,流速仪进行了试运转,铃盒进行了检查测试,警报器置于警戒状态。为防止突发停电事故的发生,对自备发电机进行检查、试运转,以保证各项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站职工一名留站值班接听电话、监视上游流域降水(气象网络)情况外,其余人员全部驻守河边值班室,坚持24小时不空岗,进入临战状态。

8日7时许,雨稀稀沥沥下了起来,这次降雨强度虽然一般,但降雨历时持续时间较长,持续近15小时,截止晚上22时,据在站值班人员汇报,地都站上游流域的阳泉、平定、盂县降雨量都在60毫米左右,这一消息更使职工心里以绷紧的弦又紧了一扣,更加百倍的提高了警惕。9日凌晨4时24分,警报声划破了沉静的夜空,洪水如期而至,全站职工沉着应战。由于准备工作做的充分,测报工作紧张而不乱,按照各自的分工,全站职工马上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全力以赴投入了紧张的测报工作。根据洪水的涨势,迅速做出了用吊箱测验流量的决定,有的拟发水情电报,有的安装流速仪,有的观测记录水位、采取单沙水样。由于洪水较小,时间不长即达峰顶,瞬间开始了抢测洪峰的战斗。李士彬同志是去年部队转业刚分到我站的新职工,虽工作时间不长,但经过一年时间的磨炼,老职工的言传身教,再有自己的勤奋好学,由外行到内行,由配角到主角,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日猛增,测站的基本工作都能胜任。这次抢测洪水也不例外,狂风暴雨也阻挡不了水文人这颗赤诚的心,他抓住这锻炼的好时机,跨上吊箱进行测验工作,熟练的动作,规范的操作犹如一位老职工。今年由于水文站人员较少,洪水到来之时就显的力不从心,职工家属看到我们工作如此的紧张忙碌,就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便主动投入到水文测报工作中来,她们迎风冒雨把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送到断面上来,并协助我们观测水位、采取单沙等工作,忙前忙后,一直坚持到测洪工作的最后胜利。她们的到来,鼓舞了全站职工的抗洪精神斗志,在她们的协助和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这次洪水的测报任务。这次洪水测得最高水位335.33米,最大流量19.8m3/s,拟发水情电报3次,流量5次,单沙12次。

这次实战测洪战斗,刚刚拉开今年汛期测报工作的帷幕,现在正值主汛期,全站的职工决心苦练基本功,不懈怠,不放松,严防死守,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完成好今年的测报工作。

4、在山西,汾河流向是什么走向

在山西汾河沿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汇入黄河。

汾河是山西省第一大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养育了山西近41%的人民,滋养着山西大地万物。

汾河,从北流到南,贯穿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从古到今,汾河哺育了多少三晋儿女,她见证了无数古史今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于汾河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后,《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

可见,古籍中多有汾河源头记载,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1992年由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编著的《山西水资源》: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的雷鸣寺泉”。

(4)汾河洪水扩展资料:

汾河支流众多,较大的如潇河、文峪河、浍河等,其中还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大泉水,兰村泉、晋祠泉、洪山泉、郭庄泉、广胜寺泉、龙子祠泉、古堆泉等。

汾河水利资源丰富,经济地位重要,在全省共建有8座大型水库(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汾河流域即有3座(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文峪河水库),其他中小型水库、灌区、机电泵站更是星罗棋布。

汾河二库景区是在原柳林河自然景区的基础上筑坝蓄水后形成的集自然风光加人文景观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库区水面长23公里,现已成为太原市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5、汾河水的典故

<

6、汾河的水利概况

汾河的开发历史很早,西周、春秋时期,汾河上航运就开始了,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国用可载数万斤粮的木船从关中出发,沿渭水、黄河、汾河向晋国源源不断地输运了大批粮食。
战国、秦汉时期,汾河流域的水利灌溉事业和垦植业受到重视,汉武帝时,为了发展河东的农业生产来避免三门峡以东漕运的艰难,河东郡太守番系建议“穿渠引汾溉皮氏(今河津)汾阴下“,后来,按照番系的建议,发卒数万人作渠,渠成后有所收益。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一75年)曾计划在滹沱河之间修一条东西向的运河,以“转山东之漕,用实秦晋”,其路线据清代地理学家杨守敬考证“当自交城,太原北山,绝汾,经阳曲。忻州之北至定襄会滹沱。
隋唐两代,是汾河漕运和灌漉事业兴盛发达时期,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长安仓储空虚,诏漕汾晋之粟以给京师,“漕舟由渭(水〉入河,由河入汾,以漕汾晋”(《晋乘·略》卷十四),唐开元年间,裴耀卿“益漕晋,绛……之租输诸仓,转而入渭,凡三岁,溜七百万石,省陆运庸钱三十万缗”。(《新唐书·食货志》)、可见,汾河通航能力很高,漕运量极大。
宋元时代,由于都城的迁移和宋初多次引汾河与晋水灌太原,人为地破坏了汾河在太原段的堤防。因之,汾河航运较前急剧低落,长时期内没有漕运的记载,仅有少量的行船活动。
据文献记载,唐代中叶以后,秦岭、陇山一带的树木已砍伐殆尽,不能够满足建筑宫殿的需要“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新唐书》卷137《裴延龄传》)。吕梁山又成了采伐术材的一个重点地区,因为它距离开封、洛阳、北京较近兼有黄河、汾河及陆运之便,在诸都城附近砍伐完后,必取诸山西“晋之北山有异材,梓匠工师为宫室求木者,天下皆归”(柳宗元《晋问》)。到北宋大中祥年间(公元1010-1016年)为修筑宫殿,在岚县、离石、汾阳一带采伐柏木,伐木工多达三四万人,砍伐的大量木材,“先沿支流漂入汾河,后束为木筏顺汾河而下,至河津入黄河,沿河东下至于开封”(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因此,当时就出现了万筏下河汾的情景。汾河流域历经唐宋金元各代垦殖、采伐,以前林草茂密的青山绿水变成了满目荒芜的光山秃岭,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灌溉航运便利的汾河逐渐变成了旱涝无定,水源日渐枯缩,赤足可涉的小川浊流。
到光绪三年大旱前,由于人口的压力,乱采滥伐森林,垦荒屯植的现象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日益剧烈,汾河水量大减。到明代,河上只能“秋夏置船,冬春以土桥为渡”,而到清代,虽曾有人设想“通舟于汾,制船如南式”,但汾河已无航运之可能了。 历代开发
汾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水利历史悠久,其业绩大多集中分布在汾河中下游两岸及其主要支流。引泉水兴灌溉之利,最早出现在战国初期引晋祠泉水。《水经注》记载:“难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灌田百余顷。”东汉安帝时,在翼城境内开凿滦池渠,引皋翔山泉灌田,在曲沃县境内引绛水(沸泉)灌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临汾县令梁轨在绛州“开鼓堆泉十二渠,溉田百余顷”。到唐代,汾河中下游,除晋祠泉、鼓堆泉之外,洪洞广胜寺霍泉、临汾龙子祠泉、龙门(今河津)三峪泉等都有灌溉之利。北宋,在介休县洪山泉也有开发。引汾河水灌溉农田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时,河东太守番系建议在汾河下游修渠开河,灌溉河津、荣河一带滩地。自唐代开始,汾河中下游两岸以及浍河、文峪河、潇河、昌源河等支流已多处开渠引河灌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唐代贞元时(785年~805年),由绛州刺史韦武主持引汾水灌溉农田一万三千顷之多。金代兴宝二年(1218年),在洪洞、赵城县境汾河干流上兴修通利渠。据古籍记载,所开引汾渠道数以百计,汾河中下游是全国水利发达地区之一。
灌区建设
流域内现有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大中型自流灌区29处。其中,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4处,即汾河灌区、潇河灌区、文峪河灌区和汾西灌区。另有中型灌区25处。总计有效灌溉面积为278万亩。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面积分布在汾河两岸,北起太原市北郊上兰村、南至晋中地区介休县洪相村,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西以太(太原)汾(汾阳)公路和磁窑河为界,东以太(太原)三(三门峡)公路和南同蒲铁路为界。灌区跨太原、晋中、吕梁三市,12个县(市、区)共56个受益乡(镇)的488个村,全灌区控制土地面积205.5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6.8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49.55万亩,受益面积约占全省水地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除农业灌溉外,汾河灌区同时还担负着向太原第一、第二热电厂、太钢、清徐县东西湖、交城工业园区工业用水和太原汾河公园、森林公园等公益事业供水任务。
泵站
流域内有大中型机电泵站29处,总装机容量63351千瓦,控制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3万公顷(80万亩)。灌溉面积在2万公顷(30万亩)以上的大型泵站有2处,即下游的汾南电灌站和西范电灌站。 1949年后,汾河作为山西省最重要河道,最先被纳入全省水利建设的规则与计划之中,并坚持不懈地对全流域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治理与开发。1954年编制完成《汾河流域规划报告》,1956年、1986年分别进行了补充修订。1972年编制出台了《山西省汾河流域治理规划》。随后于又陆续制定了中游、下游和上游河道治理的多项规划和相应的设计。
汾河干流河道治理以固堤、疏浚、通路、绿化、治污和综合开发为内容,包括旧堤拆除、加固、新堤建设、险工处理、控导护岸、中水槽治理、河道清障和河势顺导等措施。在提高河道行洪标准的同时,基本理顺和控制主河槽,保证行洪通畅和河势稳定。确保沿河城市、村镇、农田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经历次整治,汾河近700千米长的河道,防洪能力完全达到了国家水利部规定的设防标准。 水库工程
汾河全流域共建成大型水库3座,即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和文峪河水库。另有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50座。总控制流域面积为17665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5%。总库容为15081亿立方米。
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位于汾河干流上游,地处娄烦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北,上距汾河发源地管涔山122公里,下距省城太原市8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水库1958年建设,1961年运行,设计总库容7.21亿立方米,最大回水长度18公里,最大回水面积32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大(Ⅱ)型水利枢纽。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汾河二库,位于太原市西北30公里的汾河干流上,距太原市西北30公里汾河与柳林河的交汇处,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并有发电、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348平方公里,总库容1.33亿立方米。
文峪河水库,位于文水县北峪口村西北,地处文峪河上游山区与中下游平川衔接处,为文峪河出谷口区,属山西省六大水库之一,库容1.13亿立方米,水面4平方公里左右。
跨流域引水工程
为解决汾河水源供水不足问题,在20世纪末先后在汾河上游和下游兴建了2处跨流域引水工程。即上游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和下游的临汾马房沟引沁入汾工程。万家寨工程2003年已向太原市年供水量32亿立方米;马房沟引沁工程通过草峪岭隧洞引沁河水进入汾河,每年向临汾市供水2000万立方米。

7、汾河和沁河主要水文特征

黄河
水文特征
源头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但真正源头所在现在依然存有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在项立志、董在华率领下,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山是它的源头,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这一结果与前人考察结果不相吻合,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但黄河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说法广为流传。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学者杨联康徒步考察了黄河全程。他认为黄河最远源流是始于巴颜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长于约古宗列曲30.5千米,长于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主要支流与湖泊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长江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

淮河(重要地理分界线)

黑龙江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北源石勒喀河。两源于大司洛夫卡河口汇合后称黑龙江,蜿蜒东流,最后在前苏联境内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鞑靼海峡。从海拉尔河河源起算,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十大巨川之一, 额尔古纳河流域属黑龙江的河源地区。海拉尔河自东向西横贯蒙古呼伦贝尔盟,河长620公里,至阿巴盖堆下称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的干流长900公里,其右岸属内蒙古自治区,较大的支流除海拉尔河外,还有根河、贝尔茨河等。流域面各约11.6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的支流有200多条,其中以松花江最长。松花江也有南北二源,南源发源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长白山天池;发源于延边牡丹岭的牡丹江,经敦化市,最后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汇入松花江。
松花江的北源嫩江,为内蒙古东部最大的河流,南北纵贯呼伦贝尔盟及兴安盟东部边缘,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南坡。全流域面积28.2万平方公里,在内蒙古境内的流域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位于嫩江西岸。嫩江是内蒙古境内水量仅次于西部黄河的过境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9.6亿立方米。

珠江。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
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主干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中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四个省区,在磨刀门入南海,全长2217公里,流域面积占珠江流域面积的77.8%,约35万平方公里。 西江主源为南盘江,至册亨县与来自黔西南的北盘江汇合后称江水河;向东南流至广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到桂平与郁江相会;郁江在南宁一带称邕江,上游为右江和左江,到桂平与郁江汇合处以下又改称浔江,直到广西、广东交界处的梧州汇桂江后始称西江。西江源地至石龙为上游,长1574公里(包括南盘江长915公里,红水河长659公里); 西江的上中游为云南、贵州的一部分和广西的大部分,均为民族地区,约32.9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4.9%。
西江上游流域内石灰岩广布,河谷深切。北盘江上的黄果树瀑布水头高达70米。中游河段与东北——西南向山脉相交,形成平坝与峡谷相间的河谷地貌,主要峡谷如黄茅峡、大藤峡等为石灰岩峡谷,河窄水深,形势险要。梧州以下河面增宽至1500米,但一些峡谷处如羚羊峡又紧缩至 300——400米左右。
珠江流域雨量充沛,是河川径流量特别丰富的典型雨型河。据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11070秒立方米,年径流总量达3492亿立方米, 约占全国径流量的13%,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为黄河的6倍。
珠江流域夏季风登陆早,秋季还有台风雨,雨期很长,汛期可达半年以上(4月—10月),冬季水量很少。在暴雨的影响下, 西江干流的洪水多发生在6—8月。由于南北支流发洪日期不同,洪峰先后错开,故洪水量并不很大,洪水过程较长。但在少数年份,流域雨量大,历时长,南北支流洪峰相遇,就会形成特大洪水。西江流域有一大面积喀斯特区,地下水参与径流调节,洪水历时延长,特大洪水不易发生,全年水位流量变化和缓,对灌溉航行比较有利。西江集水面积大,支流分布比较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上游又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所以径流多年变化很小。总之,西江的水情变化比北江和东江更为和缓。
珠江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8336万吨。珠江水系以红水河含沙量最大。
珠江水系常年通航里程达12000公里, 水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西江干流常年通航里程为868公里, 在广西境内内河航道以梧州为总汇,广泛联系区内各主要城镇。
珠江水系水力资源蕴藏量约2485万千瓦,南盘江、红水河是全国十大水利发电基地之一。

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是世界最高的河流。 发源于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峰的南坡,马法木错以东,上游称马泉河,从阿里地区向东,流经藏南谷地,到墨脱地区转向东南,入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汇入恒河,注入孟加拉湾。其重要支流有拉喀藏布河、年楚河、拉萨河等。雅鲁布江在西藏境内全长2050公里,流域面积24.16 万平方公里,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两岸有狭小盆地和平原。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使这里的年降水量达400—500毫米。雅鲁布江谷地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的产地就分布在这里。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
西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开发,于1991年开始建设。
“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的综合开发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交通三个方面。到本世纪末,一个现代化的商品粮、矿产、副食品、轻纺工业综合基地,将在“世界屋脊”的心脏地带崛起。

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上源接纳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天山的冰雪融水,流量较大支流很多。“塔里木”,维吾尔语就是河流汇集的意思。塔里木河的主源叶尔羌河发源于喀拉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附近的冰川地区,若从叶尔羌河上源起算, 至大西海子, 全长约2000公里,流域面积为19.8万平方公里。塔里木河上游支流很多,几乎包括塔里木分国地中的大部分河流,主要有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长度分别是110公里、1090公里和1037公里。
塔里木河干流水量全部依赖支流供给,近年由于上中游灌溉用水增多,加之渗漏和蒸发,使下游水量锐减,逐渐消失在沙漠中。

伊犁河。伊犁河上游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三大支流,主源特克斯河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东流与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为伊犁河;西流至雅马渡有喀什河注入,以下进入宽大的河谷平原,在接纳霍尔果斯河后进入前苏联,流入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在我国境内长441公里,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北地区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达123亿立方米, 占新疆径流总量的1/5,其中特克斯河占63%。伊犁河最大流量多出现在7、8月份,最小流量出现在冬季,这和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有密切关系。伊犁河从巩乃斯河会合处以下170公里,水流平稳。伊宁市附近河宽1公里以上,每年5-10个月可通行180—250吨级船只。伊犁河径流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利用农业灌溉,“七五”期间在喀什河上建有装机容量5万千瓦的托海水电站。

8、汾河水的介绍

汾河水是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山西地区在清朝末年连续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1886年汾河泛滥,河堤决口,猛烈的洪水冲破已经关闭的大南门涌入城内,

9、历史中有多少次大的洪水灾害?

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 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

1932年汉江大水受灾面积150.9万公顷,1003万人受灾,死14.2万人。

1954年长江大水,汉口最高水位达29.73m,超出1931折决堤水位2.8m,经全力抢护,保住重点堤防和武汉市的安全,但受灾农田仍达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

1981年长江大水53个县以上城市、580个城镇、2600多座工厂企业、83.3万公顷耕地受淹,倒房160万间 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513.3公顷,死7.5万人。

(9)汾河洪水扩展资料

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从那时起,四千多年中有过很多次水灾记载,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也远在公元前1450年。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

和有关历史资料对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不得不承认,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10、汾河的水文资源

降水,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由南向北锐减。全流域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504.8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和枯水期界限分明,年头与年尾降水量最少,7月、8月、9月三个月降水集中。流域多年(1952年~1995年)水面蒸发能力在950~1300毫米间。
径流,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5.1亿立方米,最大值为26.6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为7.41亿立方米(1986年);下游地区多年(1956年~200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76亿立方米,最大值为18.4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为3.2亿立方米(1986年);全流域年径流总量为22.86亿立方米。
断流,据实测,汾河干流在介休县义棠水文站1958年4月最早出现断流,至2001年底,累计断流天数为4443天。一年内断流天数最多的也出现在此站,1999年断流计320天。入黄口河津站从1956年设站到1989年,有19年发生断流。
水质,20世纪末,汾河在总计评价的673千米河段中,无一处水质达到Ⅱ类,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仅占总评价河长的25%左右,超过Ⅴ类标准的占60%。
泥沙,汾河流域处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普遍。上游最为严重,也是汾河向黄河输入河道泥沙的主要源区。大部分泥沙产生于汛期,具有“大水大沙”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后,流域降水量减小、暴雨减少,水土保持成效显现,相对于1956年~1979年,20世纪最后20年输入河道的泥沙量减少了1/3。
水资源,据1956年~2000年共45年水文资料系列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汾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59亿立方米。 据史料,中游地区1464年~1980年的517年间,共发生旱灾306次;下游地区1912年~1979年的68年间发生过较大旱灾22次。1949年~1995年的47年中,全流域干旱有41年次,平均一年多一次。而中游地区几乎年年有旱情,时有春旱连夏旱,夏旱又延至秋旱。据载1877年洪洞县连续349天无雨,“树根草皮皆尽,人相食”,灵石、祁县“寸草不收”,徐沟“赤地千里”,忻州“饿殍盈途”。
汾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大部分发生在汛期中下游河段。据史载,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到1948年的568年间,流域内先后发生过132次洪灾。1949年后,汾河中游地区先后于1954年、1959年、1977年、1988年和1996年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水灾。1954年8月下旬,支流潇河、文峪河同时发生山洪暴发,致使太原市以及晋中19个县受灾,淹没农田80余万亩,倒塌房屋25000间,死亡近百人。此次洪水下泄,波及下游临汾、运城河段,使沿河9县35个乡镇受灾。1977年8月5日,以平遥为中心降了一场特大暴雨,40小时产生地面径流7亿立方米,使晋中、吕梁、临汾3地15个县严重受灾,冲垮平遥尹回水库等16座小水库,30余千米同蒲铁路路基被冲,中断运行10天,死亡70人,洪涝面积达120万亩。

与汾河洪水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