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8月份有美国薄壳山核桃那些病虫害及防治

8月份有美国薄壳山核桃那些病虫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1-07-05 09:33:03

1、美国红枫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该怎么防治?

美国红枫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螨的防治措施:
1、在绿化当中加大树的间距,一般在5米左右,可防止树与树之间的幼虫传播。
2、注重氮磷钾肥料的使用并结合修剪,使红枫树生长旺盛,抵抗病虫害。
3、早春树木发芽前用机油乳剂一百倍液喷树干,或晶体石硫合剂50--100倍液喷树干,以消灭越冬卵。
  4、危害严重时,用三唑锡或者扫螨净1500--2000倍液防治,白红螨净2000倍液防治等。
二、光肩星天牛
体态特征及习性:体长约三十五毫米,黑色,金属光泽,翅革质,有白点,触角黑色。主要在树的主干产卵,产卵时咬一倒T型口,产在树皮内部,卵为乳白色。幼虫体长五十毫米,乳白色,前胸背板黄褐色,一个多月后进入木质部取食。每年三月开始活动,五月中旬化蛹,六到七月份出现成虫。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1、加强树木的栽培管理,增加树木的抗性,注意修剪,及时剪去病残枝。
  2、人工捕捉成虫和幼虫,利用成虫羽化后在树干间活动,人工捕捉成虫,在产入卵处用锥形物击打产卵槽,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3、药物防治:①用聚酯类的药物防治,如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喷树干,或用此药800倍液注射天牛排泄孔防治天牛,但此效果不是很明显。②用专治光肩星天牛药物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最为显著,能够杀死95%以上的天牛成虫。

2、核桃树虫害怎么防治。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
山核桃病虫害是影响山核桃产量的重要因子,防治病虫害可以起到保护树林,促进生长,增加产量等作用。
山核桃常见病害有山核桃枝枯病、果树腐烂病。常见虫害有山核桃蝗虫、天社蛾、山核桃蚜虫、胡桃豹夜蛾、天牛类(桑天牛、皱绿天牛等),近年还出现一些新的虫害,如眼班钩蛾、山核桃花蕾蛆等。
(一)、山核桃病害防治:
1、山核桃枝枯病:
山核桃枝枯病是山核桃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为害1年生枝梢和2年生侧枝,并向下蔓延,引起大枝枯死削弱树势,降低产量。该病始发于8月中下旬,盛发于10—11月,3月上旬到8月上旬不见有新的病害发生,所见枯枝都是上年遗留下来的老病枯枝。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有病枯枝上过冬。分生孢子在4—5月和9—10月间在发病林内传播,风雨是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
(1)、5月间往树枝上喷洒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15天一次,连喷3次。
(2)、春夏季节剪除枯枝,防止病害秋季向下蔓延和减少病菌来源。
2、山核桃果树腐烂病:
该病多发生在主杆、主枝、侧枝上,有时主根基部也受害。
症状:病部树皮腐烂,且多发生在枝杆向阳面及枝杈部,初期稍隆起,呈浸状,按之下陷,轮廓呈长椭圆形,病组织松软,糟烂,流出黑水,散出洒糟气味,引起枝杆死亡。
防治方法:
(1)、5月份要及时刮除病斑或去掉病枝,有早期病斑的主枝、侧枝,要及时用锋利刮刀将树杆病皮表层刮去,一般要刮去1毫米表层活皮,到露出白绿色健皮为止。注意要刮净病变组织,注意将刮下的病变组织和对严重的病枝或将死亡的主杆要及时锯掉,拿出果园烧毁。
(2)、对刮除病组织的伤口要采用涂药杀菌措施,药剂可采用:5—10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或果富康10—15倍液涂抹病株部。
(二)、山核桃虫害防治:
1、山核桃天社蛾:
山核桃天社蛾又叫山核桃青虫,是为害山核桃树叶的大害虫。此虫一年四代,以蛹在地表过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交配产卵。四代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上旬。
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各代成虫出现期分别为4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第一代卵盛期释放赤眼蜂。
(2)、化学防治:A、用25%的溴氰菊脂3700倍液,速灭杀丁3000倍液分别喷雾。B、幼虫期用氧化乐果、毒丝本等内吸农药打孔滴注。
(3)、蛹期人工挖蛹。
(4)、成虫期灯光诱杀。
2、山核桃蚜虫:
蚜虫,在临安山核桃产区常年发生,若蚜群聚在山核桃幼芽、幼叶和嫩梢上刺吸汁液,使芽叶萎缩,雄花枯死,雌花不开,树势衰弱。严重影响当年和次年山核桃产量。
此虫一年四代。4月上中旬是危害最重的时期,1—3代重叠危害。该期危害山核桃影响也最大,正值山核桃出芽、春梢生长和开花,所以防治应抓住这个时期。
防治方法:
即在清明节前后用40%氧化乐果按1:0或1:1浓度在树杆上打孔注药就能见效。
3、胡桃豹夜蛾:
此虫临安各山核桃产区都有发生,严重时林子象火烧一片,山核桃大量落果减产。
此虫一年四代,在山核桃枯枝落叶或草丛上结茧化蛹过冬,翌年5月中旬成虫羽化。四代幼虫危害期分别是5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旬—10月中旬。成虫羽化期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
(1)、幼虫期防治:A、用杀灭菊脂3000倍液向树冠喷雾;B、用氧化乐果1:1浓度打孔滴药;C、在无风或微风的早晨与傍晚,大面积连片受害林子可施放“林丹六六六”烟雾剂熏杀。
(2)、成虫期用灯光诱杀。
4、摹螳秦蜢:
摹螳秦蜢是为害山核桃叶子的一种新害虫,俗称蚱蜢。
该虫一年一代,以卵在表土中越冬,于翌年5月中旬卵孵化出若虫,孵化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成虫羽化,8月下旬交配产卵,10月下旬成虫死亡。
一龄若虫在地表活动危害小灌木和杂草;二龄若虫起上树为害山核桃叶子。成虫进入性成熟期纷纷下树到地面,交配产卵。新鲜人粪尿水对成虫有一种特殊的引诱力。
防治方法:
(1)幼龄若虫期防治:可用1:1500—2000倍液的速灭杀丁地面喷雾,因幼龄若虫主要在山脚、地表危害杂柴、杂草,呈聚集分布,地面集中喷雾杀伤力很大。
(2)成虫期防治:A、诱杀法:将浸透含90%晶体敌百虫尿水药液的稻草,堆放到有蚱蜢活动的林地上,10米一堆,一亩6—7堆(每堆干稻草1—1、5Kg,敌百虫0、2Kg,尿水25Kg)。
B、喷雾法:蚱蜢性成熟下地产卵喷雾防治,7—8月份蚱蜢大批下树交配而未产卵时,用1500倍的速灭杀丁喷雾。
5、绿腿复露蝗:
绿腿复露蝗是山核桃林区曾暴发的又一只蝗虫。
该虫一年一代,以卵在表土中越冬,初孵若虫出现在4月中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8月下旬成虫开始死亡。初孵若虫以地表禾本科和豆科等植物为食料,二龄起上树危害山核桃叶子,新鲜人粪尿水对成虫也有一种特殊引诱力,成虫进入性成熟期纷纷从树上飞到地面、路旁杂草地产卵。
防治方法:
(1)、地面喷雾法:4月下旬卵孵化盛期,用速灭杀丁1500—2000倍液地面喷杀。
(2)、7月份用诱杀堆诱杀成虫。方法同摹螳秦蜢防治法一样。
6、梨园蚧:
梨园蚧是首次发现的一大严重影响山核桃产量的危险性害虫,被害后山核桃树叶失绿,渐枯黄,严重的造成树枝枯死。该虫寄主范围广,传播蔓延快,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树枝干、枝丫上刺吸为害。因该虫发生初期具隐蔽性,体成青灰色,与枝条颜色相近,虫口密度低时肉眼不易察觉。受害后容易误认为肥力不足或其它病害所致,故不能及时防治,导致该虫危害成灾。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三四代,二龄若虫附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初春树液流动后开始活动。蜕皮为三龄,雌雄分化。4月中、下旬雄成虫飞到雌虫蚧壳旁与之交尾,雌成虫交配后,开始胎生若虫并继续危害,各代若虫危害期为: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少数第四代11月上、中旬。
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时,用3—5度石硫合剂或0、3—0、5%五氯酚钠溶液喷治,效果较好。
(2)、若虫期防治:因该虫生活史不整齐,以防治1—2代若虫为主。
A、打孔注药法:用40%氧化乐果进行环状打孔注药;
B、树干喷药法: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使用时加入0、3—0、5%柴油乳剂,对开始分泌蜡丝的若虫有较好的效果。6月下旬至7月初,是喷治若虫的最有效时期。
(3)、成虫期防治:用24%蚧壳杀或40%速扑杀700—1000倍液进行树干喷治。
(1)草履蚧 (草鞋蚧壳虫、柿裸蚧壳虫、大草鞋蚧壳虫)
寄主与为害状:杂食性,为害梨、苹果、桃、枣、柿,核桃、栗等果树。被害果树枝条细弱,叶片小,造成早期落叶。 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冠下土块和石缝等处越冬。3月中旬若虫即上树爬到嫩枝、花、芽等处吸食汁液。6~7月受孕雌成虫下树钻入石缝及周围5~10厘米深的土缝中分泌白色绵状物做卵囊产卵越冬。雌虫即逐渐干缩死亡。防治方法:树干涂“桃康”5倍液,环带2尺宽,阻杀上树若虫。在若虫发生期,喷蚧蚜死1000倍液。
(2)云斑天牛(核桃大天牛、铁炮虫、核桃木郎、老木匠)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枇杷、苹果、梨、枫杨、榆、柳等。成虫产卵时树皮上有月牙形伤疤,幼虫蛀食皮层和木质部,有黑水流出,蛀孔排出木屑和虫粪。一般2~3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树干里越冬。6月上旬~8月中旬出现成虫,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产在树干上,产卵前将树皮咬一个月牙形的伤疤,将卵产于皮层中。防治方法:6月上旬~8月中旬在成虫产卵期,寻找产卵疤或流黑水的地方,用刀将被害处树皮切开,杀死卵和幼虫。将排粪孔虫粪清除,用磷化铝药签或DDV棉球堵塞,用黄泥将其封严,熏杀干内的幼虫。利用成虫趋光性,于6~7月成虫发生期的傍晚,持灯到树下捕杀成虫。(1)核桃举肢蛾(核桃黑)
寄主与被害状:核桃。幼虫蛀食果实表皮,蛀入孔呈现水珠,初透明后变为琥珀色,被害处变黑,种仁干缩早落或种仁瘦瘪变黑。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第二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发生期,盛期在6月下~7月上旬。卵多产于果实萼洼处和两果相交处。幼虫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幼虫为害最烈,蛀食果实青皮,幼虫为害期30~45天。约7~8月份幼虫老熟,钻出果实坠于地上,结茧越冬。防治方法: 入冬前秋耕,刨树盘,冻死越冬幼虫。6月上旬至7月下旬(幼虫蛀果期),特别是7月上旬,进行高压注射。药剂选用40%久效磷水剂与水按1:1混合,每树用药量按树围长度计算,每厘米注射药药量为1毫升,围树干均匀打三个眼,其位置与树杈错开,眼深4厘米。幼虫脱果前,清除虫果,深埋或烧掉。
(3)核桃缀叶螟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初孵幼虫群集吐丝结网舔食叶肉,大幼虫卷缠3~4片小叶,很易发现。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在树根附近结茧越冬,入土深度1~10厘米。次年6月下旬出现成虫。卵产于叶面,7月中旬出.现幼虫,8月中旬开始老熟幼入土做茧越冬。防治方法:幼虫分散前(7月中下旬)摘除虫苞并及时烧毁。7月中、下旬树上喷布杀虫剂、DDV800倍液。用钩镰将结网卷叶虫枝砍下,消灭幼虫。土壤冻结前和解冻后挖虫茧。
(4)木撩尺蠖(木撩步曲、小大头虫、吊死鬼等)
寄主与为害状:杂食性,除为害核桃、木撩、柿、苹果、栗外尚为害豆类、玉米等100余种种植物。食叶,严重时3~5夫可将树叶吃光。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干周围3~8厘米深土中、梯壁缝内及石缝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盛期,8月底为末期,发生极不整齐。8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蛹。防治方法:成虫羽化期,晚间堆火或灯光诱杀。7月下旬~8月上旬喷来福灵或速灭杀丁2000倍液,防治幼虫。冻结前或解冻后挖蛹。
(5)核桃瘤蛾(核桃小毛虫)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食叶害虫,3龄前将叶片食成箩底状,3龄后叶片食成网状或缺刻状,有时吐薄丝卷叶。一年发生二代,以蛹在树下的石块下、堰根土壤、杂草堆中做茧越冬。越冬代次年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为盛期。6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7月中、下旬化蛹。8月上、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直到9月,幼虫老熟,化蛹越冬。 成虫产卵于果实上,以两果相挨处较多。幼虫喜夜间取食;白天则选择两果之间、树干、树杈的阴暗处、枝条疤痕、老树皮缝、旧虫洞等处集体栖息。幼虫老熟后,顺树下爬,寻找化蛹场所,多在树下的石块下,堰根土壤、杂草堆中等较潮湿地点做茧化蛹。防治方法:诱杀,利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和越冬的习性,在树根围堆集石块诱杀,一年开展2~3次,第一次在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第三次在晚秋进行。在幼虫为害时期,喷药防治,来福灵或溴氰菊酯2000倍液混DDV800倍液。幼虫发生期人工除虫。
(6)黄须球小囊(核桃小囊虫)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成虫为害新梢芽子,造成枝条千枯。一年一代。以成虫在顶芽或叶芽基部蛀孔越冬,蛀入深度达5毫米,次年4月出蛰,转移到另一健芽基部蛀食为害,并在坑道两侧产卵,6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在2~3年生枝条蛀蛹室化蛹。7月中旬羽化,继续害芽,并在芽基部越冬。防治方法:剪除全部枯枝,及时烧毁。成虫产卵期,树上绑挂剪下的核桃枝,诱集产卵,集中消灭。(8)大蓑蛾(避债蛾、袋蛾)
寄主与为害状:苹果、桃、核桃、板栗等果树及洋槐、杨、椿等林木。幼虫啃食叶肉并吐丝缀D1‘织囊,小幼虫背负囊袋,大幼虫悬于叶背。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丝囊中越冬。雌成虫无翅,羽化后留在囊中等待雄虫。卵产于囊中,6月中旬幼虫出现,初孵幼虫从囊中爬出,吐丝下垂,借风力传播。10~11月幼虫老熟,爬到小枝上以丝缠绕枝条连接虫囊悬挂越冬。防治方法:剪下虫囊烧掉,消灭越冬幼虫。幼虫为害期,当虫囊不超过1厘米时,喷DDV800倍液。
(7)绿尾大蚕蛾(燕尾水青蛾)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枣、苹果、梨、沙果、海棠、葡萄等。幼虫食叶,被害叶仅剩部分叶柄,地下可见虫粪。一年二代,以幼虫在树枝及地上枯草内结褐色丝质茧,在茧内化蛹越冬。次年5月羽化,第一代幼虫6月初~8月中旬,老熟后在枝上作茧。第二代幼虫8月中~l0月上旬,做茧越冬。防治方法: 7月上旬及8月中旬防治小幼虫,喷溴氰菊酯2000倍液。
(8)核桃小吉丁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蛀食韧皮部,被害枝出现黄叶和落叶,被害部位有月牙形通气孔。一年一代,多数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干中越冬。成虫于次年5~6月出现,卵多产在2~3年生枝的叶痕上或其附近。幼虫孵化后即钻入表皮蛀食皮层和木质部,表面留有月牙形通气孔。当年幼虫蛀食到木质部开始越冬。防治方法:早春彻底剪除被害枯枝,采收后剪虫枝。
(9)豹纹囊蛾(六星黑点囊蛾)
寄主与为害状;核桃、苹果、石榴。幼虫蛀食1~5年生枝造成青枯枝。一年一代,多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中越冬,发芽后化蛹,5月中旬~6月下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核桃枝上或芽腋处,初孵幼虫从核桃叶片主脉钻入,直至叶柄,沿叶柄蛀入枝的髓部,并逐渐向下为害,隔一段咬一排粪孔。幼虫发生期叶片青枯。防治方法:冬季及春季将虫枝剪下,及时烧毁。小幼虫为害期,将青枯虫枝剪下烧毁

3、山核桃主要有哪些病虫害

山核桃主要病害有核桃炭疽病 和细菌性黑斑病 ;山核桃主要虫害有核桃小吉丁虫。

4、杧果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有哪些?

1.杧果炭疽病 杧果炭疽病(见图2-70)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害,广泛分布于各杧果产区,引起叶枯、枝枯、花穗干枯和果腐;在采后贮运期间引起后熟果实大量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图2-70 杧果炭疽病

1.病叶 2、3.病果 4.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1)刚毛(2)分生孢子梗(3)分生孢子

(1)症状 受害的嫩叶多从叶尖附近开始发病,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的枯斑,叶片卷曲,并向叶柄、枝条扩展,形成枝条“回枯”。病部后期出现许多小黑粒,在潮湿的条件下孢子盘会产生橙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受害枝、叶最终干枯脱落。老叶发病,边缘呈波浪状干枯。受害后,花梗和穗梗先出现暗褐色小条斑,然后变褐干枯。坐果期的幼果易感病,病菌侵入幼果后常处于潜伏侵染状态,果实成熟后才表现症状,逐渐扩展为黑褐色病斑,造成落果。

(2)病原 杧果炭疽病的病原为一种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属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和盘长孢属。两种菌的分生孢子盘埋于表皮下,后随表皮破裂而外露。分生孢子盘直径20~49纳米,具1~3个分隔。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无刚毛的是盘长孢属,具刺状刚毛的是刺盘孢属。

(3)发病规律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在田间枯枝、烂叶上越冬的菌丝体或分生孢子是病害的初侵染源。春天,病残体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雨水或昆虫传播到新梢或花穗,温湿条件适合时即可萌发,并穿透寄主表皮而进入皮层细胞。未成熟的果实由于含糖量低,不利于病菌的发展,只能暂处于潜伏侵染的状态。杧果炭疽病容易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生流行,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0%以上。所以广东在4月至5月的梅雨季节常是病害的流行期。红象牙、湛江红杧1号及湛江红杧6号、丰顺无核杧和广东土杧均为感病品种。

(4)防治方法 ①杧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强调清园及化学防治相结合。在采果后及春季开花前后,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枝叶、僵果,并将地面的枯枝、落叶集中焚毁,以减少病害的初次侵染源。②根据不同的生长期使用不同的药剂保护:修剪清园后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胶悬剂600~800倍液,或25%施保克300倍液,以防止剪口回枯;抽穗期花穗长出5厘米之前,可用含铜杀菌剂或0.3~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雾;谢花后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雾;果实膨大期到采果前10天可选择上述杀菌剂交替使用。气温较高时使用的浓度要降低,以免果实发生药害。

2.杧果白粉病 白粉病是杧果花期的主要病害,同时危害幼果、嫩叶,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它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叶。花序枝梗最容易受感染,梗上病斑褐色、下凹,病部常见白粉状物,花梗环缢状死亡,其上花朵、幼果随之枯死脱落。嫩叶症状多在叶背,病叶常扭曲、畸形。幼果受害,果面出现近圆形的斑点,严重时幼果全部被白粉状物覆盖,造成大量落果。

(2)病原 该病病原(见图2-71)是一种真菌,称为杧果粉孢霉(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属半知菌亚门。病部上的白色粉状即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菌丝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组织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直立、单生,顶端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卵圆形,无色透明。

图2-71 杧果白粉病

1.叶片被害状 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主要在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花期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产生后随风雨、昆虫传播到花穗、嫩梢侵染发病。2~4月花期遇低温,病害容易发生流行。在广东,秋杧、粤西1号、桂香杧等品种易感病。

(4)防治方法 防治上除选择抗病品种外,应特别注意花期喷药防病:当花穗抽发5~10厘米时采用40%灭病威胶悬剂400~600倍液,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每隔10~15天一次,共喷2~3次。盛花期要停止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3.杧果疮痂病 杧果疮痂病在1985年以前曾列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后因在广东产区已较普遍发现此病,故已撤消外检,但仍需密切监视国内各产区病情的发展动向。

(1)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嫩叶,引起落果、叶片畸形。幼果发病常见许多凸起的小黑斑,中央呈星状裂纹,病部后期产生大量微小黑点,此为该病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其上有稀疏的灰色霉状物,病果易脱落。嫩叶发病从叶背开始,病斑圆形,暗褐至黑色,直径1~2毫米,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可见绒毛状物,后期病叶扭曲畸形;老叶发病亦在叶背,可见有许多黑点凸起,中央开裂,严重时可引起大落叶。

(2)病原 该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称为杧果痂囊腔(Elsinoe mangiferae Bit.Et Jen.)的真菌,属子囊菌。分生孢子梗直或弯曲,分生孢子单胞、杆状、少数长椭圆形,成熟时呈淡褐色,单生偶有两个串生。

(3)发病规律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病的老叶,远距离传播则为接穗和种苗,近距离传播靠雨水和昆虫侵入幼嫩组织,使病害不断扩展为害。病菌对苗木的为害比成年树的更大,常导致苗木死亡。

(4)防治方法 防治上首先强调检疫,以防带病的种苗、接穗传入新区。结果园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喷雾;苗圃地新梢期喷铜剂对新叶有保护作用。

4.杧果细菌性黑斑病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见图2-72)在我国广东、云南、福建等省均有发生,病菌侵入叶片,幼果,常引起落叶,落果,降低产量。

(1)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枝条和幼果。叶片受害开始时呈水渍状斑,后扩展为褐色至黑色的多角形病斑,周围有黄晕,大小约1~3毫米,常受叶脉限制。嫩茎感染后明显褪绿,裂缝流胶形成黑斑,感病幼果则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斑,直径1~1.5毫米,天气潮湿时病部有细菌脓溢出。

(2)病原 该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是黑腐黄单胞杆菌杧果的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Patel et al.)Robbs.Ribe-iro&Kimura]。该菌为短杆状,有1~5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感病的组织上越冬。次年当温湿条件适宜时,病菌靠风雨传播从伤口、自然孔侵入,高温、多雨、潮湿的季节,特别是台风暴雨后,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图2-72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

1.病叶 2.病果 3.病枝 4.病原细菌

(4)防治方法 ①搞好清园,减少初侵染菌源,剪除病枝,清除枯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或每次暴风雨后,喷洒1~2次1%波尔多液或0.1%~0.5%霜疫灵,或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有一定的效果。

5.杧果梢枯流胶病 杧果梢枯流胶病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枝梢及主干,也可为害花及幼果,引起枝梢及主干枯死。

(1)症状 枝条初感病时组织变色,皮层出现溃疡斑,并流出初为白色后变褐色的树胶。病部以上的枝条枯萎,下部有时抽出一些小枝,但叶片褪色变黄,最后整个枝条枯萎。剥开病枝、树皮及木质部呈红褐色,在枯死枝条上长出小黑点。花梗受害发生纵裂缝。病害扩展到幼果上,果实变褐色,随后果皮及果肉腐烂,并渗出黏稠的汁液,病果脱落。

(2)病原 该病的病原(见图2-73)是一种叫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病部长出的小黑点是其无性世代分生孢子器。梨形或球形,有孔口,直径200~350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未成熟时单胞无色,成熟时双胞褐色。

图2-73 杧果梢枯流胶病

1.分生孢子 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3.病枝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上越冬。次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寄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因此树势衰弱和受天牛为害重的果园发病较严重。在潮湿地的嫁接苗上严重受害。一般冬末初春发病重,夏季发病较轻,高温高湿和荫蔽有利于病害发生。

(4)防治方法 ①芽接苗应种植在空气流通的干燥处,特别要使嫁接部位的伤口保持干燥。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并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集中烧毁,并及时防治钻蛀性害虫,田间操作防止机械伤。③加强对天牛等害虫的防治,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切除病部和病死枯枝,切口处涂上波尔多液(1份硫酸铜,2份新鲜消石灰,2份鲜牛粪混合成软膏状)或涂托布津浆(200倍托布津混牛粪)保护;或用0.3%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调成糊状抹伤口。④花期开始喷3%氧氯化铜悬浮液;幼果期喷1∶1∶16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10~15天一次,共喷2~3次。

6.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e Walker)杧果横尾线夜蛾又叫杧果钻虫、杧果蛀梢蛾(见图2-74)属鳞翅目夜蛾科,遍布全国杧果产区,以幼虫蛀食杧果的嫩梢和花穗,引致枯萎,严重影响幼树生长和结果树的产量。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1毫米,翅展19~23毫米,体背面黑褐色,腹面灰白色,胸、腹交替处有白色“八”字形纹。卵扁圆形,长径约0.8毫米,初产时青色,后转红褐色,卵壳表面有辐射状的纵沟多条,并有7~8个环圈,卵顶中央呈花瓣状。老熟幼虫体长12~16毫米,头部及前胸背板黑褐色,胴体青绿带紫红色,杂有淡黄色不规则的斑块,但幼虫体色会随龄期和取食不同的梢期而有很大的差异。前胸及1~8腹节的气门清晰,腹足趾钩列为单序则带而略呈弧形。蛹为被蛹,长7~11毫米,初代蛹时青褐色,后变褐色,近羽化时呈黑褐色。

图2-74 杧果横纹尾夜蛾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5.被害状

(2)生活习性 杧果横线尾夜蛾广西每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每年1~2月越冬代成虫陆续羽化。成虫晚上活动,交尾后3~5天产卵,卵散产在嫩梢或花穗上,初孵幼虫一般先蛀食嫩叶的主脉或叶柄,3龄后才钻入嫩梢或花穗为害,还能转梢为害。老熟幼虫在杧果的枯枝、朽木、树皮或树头周围疏松的表土化蛹。蛹期冬春季17~54天,夏秋10~14天。

(3)防治方法 ①经常清除果园的枯枝、朽木、刮除粗皮,减少合适的化蛹场所。根据幼虫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扎稻草引诱老熟幼虫化蛹,每隔8~10天收捕一次,效果显著。②根据杧果的物候期,喷药保护嫩梢花穗。选用90%敌百虫、或50%稻丰散乳油、或50%磷胺、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喷施2~3次,可获得良好的保梢效果。

7.杧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 Baker)杧果扁喙叶蝉(见图2-75),曾误称为片角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是杧果的重要害虫之一,遍布我国杧果产区。若虫、成虫常群集吸食杧果的幼芽、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的汁液。被害的幼芽、花穗枯萎,幼果脱落,严重影响杧果的生长和产量。此外,虫体排出的蜜露可以引致煤烟病的发生,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毫米,长盾形。头短而宽,头顶中间有一个暗褐色斑点。前胸背板淡灰绿色,布满不规则的深色斑点,近两侧角颜色渐淡,前翅青铜色,半透明。卵香蕉形,先端膨大,长1.2毫米左右,初期无色半透明,逐渐变成淡土黄色。末龄若虫体长4毫米,头、胸土黄色,有黑褐色斑。腹部黑色,背面前方有1个大黄斑。

图2-75 杧果扁喙叶蝉

1.卵 2.幼虫 3.若虫 4.叶背中脉的产卵斑

(2)生活习性 在海南每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枝叶上越冬。第一代发生在2~5月,其发生数量与食料的质量及气候因素极为密切。以花前嫩梢和花穗为营养者繁殖力剧增,故每年2~4月是扁喙叶蝉发生的高峰期。在平均28℃的温度中饲养观察,卵期4天,若虫8~12天,成虫期70~80天。成虫选择初露芽苞的嫩芽、嫩梢、幼叶柄及叶脉上产卵,卵散产,但在叶背主脉里的卵粒则成排排列,每雌虫平均产卵150~200粒。

(3)防治方法 ①避免不同杧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先后不一。注意控制肥、水,力求果园抽穗一致,以便于集中防治。对于结果树,更应控制夏梢,中断其食料,以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②当虫口密度较大,特别是花芽、嫩梢抽生时,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化学防治:50%叶蝉散可湿性剂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稻丰散乳油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20%速灭杀丁乳油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6000~8000倍液,为防止害虫产生抗性,以上药剂应轮换使用。③注意保护天敌。果园中的蜘蛛、猎蝽、螳螂、捻翅虫和某些卵寄生蜂都是叶蝉的天敌,它们在抑制扁喙叶蝉种群数量发展上具有长期的作用,应倍加注意保护。

8.杧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ferae Felt)杧果叶瘿蚊是近年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杧果叶片发生严重的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以幼虫取食叶肉,受害严重的叶片破裂以至枯萎脱落。

(1)形态特征 雄虫体长1~1.05毫米,草黄色,中胸盾片两侧色暗,中线色淡,足黄色,翅透明,触角14节,长1.12毫米,前、中、后爪各有齿,后足细长。抱握器端部细长,略弯,阳茎粗壮,端部宽大,端缘中央具凹刻。雌虫体长1.2毫米,草黄色。触角14节,长与腹部相等或略短,各节有2排轮生刚毛。产卵器具有大的端叶,端叶上密生小刺和数根刚毛。卵椭圆形,长约1毫米,无色。幼虫蛆形黄色。末龄幼虫长1.8~2.1毫米,有体节,剑骨片细长,端部宽大,端部中央具有较大的三角形凹刻。形成2个三角形大齿。蛹短椭圆形,外有一层黄褐色薄膜包囊,蛹体黄色。头的后面前胸处有1对长毛。黑褐色,是呼吸管,头部的前面有1对红色的短毛。足细长,紧贴腹部中央。触角、翅芽均密贴在虫体两侧。

(2)生活习性 杧果叶瘿蚊广州地区每年发生8代。以蛹在果园1~3厘米的表土层内越冬。每年4月,越冬蛹羽化,交尾后成虫产卵于新梢嫩叶,卵散产,每叶几粒至几百粒。幼虫孵出后从卵壳底面直接侵入叶肉,受害部初见针尖状褐色小点,周围呈现黄绿色、水渍状的晕斑。随着幼虫发育,受害部叶片组织因受刺激增长而逐渐向两面隆起,逐步形成直径2~3毫米疱疹状凸起的虫瘿,一虫一瘿,幼虫老熟前绝不转移。瘿内幼虫老熟后自行钻孔离瘿坠地入土化蛹,从而导致叶片穿孔、干枯、乃至脱落。全年以夏秋梢受害最重。幼虫怕干旱或强烈阳光,落地后2~3小时找不到湿润土壤则不能入土化蛹,在强光下曝晒2~3小时即死亡。但能耐高湿,在水盆中能活15~20天。幼虫进入表土后,2天就结成一层体外薄膜。随后化蛹。

(3)防治方法 ①苗木处理。挖苗前先用50%乐果乳油或25%喹硫磷1000倍液喷雾1次,调运前认真检查并将有虫瘿的叶片彻底摘除烧毁,严防害虫随苗木传入新区。②在瘿蚊已发生危害的地区,结合栽培管理,在采果后秋冬清园时将病虫枝叶、内膛荫枝剪去,并集中园内枯枝落叶一起焚烧。③早春根据测报,于成虫羽化出土前夕,用50%辛硫磷乳油每公顷5千克配制成毒土撒施全园后,随即浅耕耘4~6厘米,使药土揉合浅埋,对压低第一代虫口密度有重要的作用。④视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于春梢抽出7天内,夏、秋梢抽出5天内,选用乐果、喹硫磷、敌百虫或敌杀死喷雾1~2次,消灭幼虫。

9.脊胸天牛(Rhytidoferia bowrintii White)脊胸天牛属(见图2-76)鞘翅目天牛科。是杧果树的毁灭性害虫,幼虫钻蛀杧果树的枝条和树干。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和台湾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6~35.4毫米。栗色至栗黑色。体狭长,两侧平行。头顶后方具许多小颗粒。雄虫触角为体长的3/4。雌虫触角稍短。前胸前端窄于后端,背板两侧圆,前后端具横脊,中区有纵脊19条。鞘翅前宽后窄,后缘斜切,内缘角刺状,翅面粗糙,密布刻点,由灰白短毛和金黄毛组成长条斑纹,排列呈断续的5条纵行。足和体腹布满灰或灰褐绒毛。卵长圆筒形,长2毫米左右,初为乳白色,后呈黄褐色。蛹扁纺锤形,初为黄白色,后呈淡黄褐色。幼虫淡黄白色,腹部侧面及背面被有大量弯曲小刺。

图2-76 脊胸天牛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5.被害状

(2)发生规律 脊胸天牛每年发生1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其中大部分于2~4月化蛹,4~5月大量成虫出现。成虫的羽化、交尾、产卵等活动都在夜间进行,白天多栖息在叶片浓密之枝条上,交尾后的雌虫大多数产卵于枝条近端部的芽痕,或枝条伤口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的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即蛀入枝条内并往下向主干方向钻蛀,在木质部形成蛀道。被幼虫蛀害的小枝条在其潜居处以上的部分迅速干枯,而较大的枝条被蛀害后先是叶片变黄,随后枝叶干枯。被害枝干的外表会出现无数距离不等、大小不一而与内部蛀道相通的孔洞,此为幼虫排泄及通气孔,孔口外常粘附由树液、木屑、虫粪等黑褐色的混合物,这是此虫危害的重要标记。在自然情况下,幼虫多潜居在倒数第三个孔洞以下的蛀道中,而又以最后一个孔洞的蛀道内居多。整个幼虫期长达265~311天,老熟幼虫在原蛀道内作室化蛹。蛹期30~50天。

(3)防治方法 ①在尚未形成高大树冠的杧果园内,每年4~5月组织人工捕捉成虫,刮除卵粒。经常查园,从枯枝及排粪孔极易判断受害的枝干,从最后的一个蛀孔之下方20厘米处剪去,这对建园初期控制天牛危害至为重要。②对被害大树的枝干先用钢丝捅刺蛀道后,再用56%磷化铝片剂或用棉花球队蘸20%速灭杀丁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堵塞蛀道最下方的3个排粪孔(主干被害时应适当增加堵塞的孔洞数),随即用粘土浆封住孔洞口,能有效毒杀枝干内的幼虫。③用一定密度的斯氏线虫A24品系的县浮液灌注;或用已吸附一定密度A24线虫的海绵碎块塞入上述的排粪孔。

10.杧果象甲类 为害杧果的象甲种类较多,主要有:果实杧果象、果肉杧果象果核象、杧果切叶象甲。均属鞘翅目象虫总科,现分述如下:

(1)果实杧果象(A crypto-rrhynchus Olivieri Faust)果实杧果象(见图2-77)又称杧果果实象甲,果实象甲,以幼虫蛀食杧果果核危害。1973年云南省景谷县象牙杧受害率为61.5%。该虫国内分布于云南,被列为我国国内检疫对象。

图2-77 果实象甲(成虫)

①形态特征 果实杧果象成虫体长7~7.3毫米,黑色。前胸背板散布不规则的刻点,中隆线明显。鞘翅基部黄褐色斜带斑纹较宽,端半部有一横向的黑色直带,翅坡窄缩。腹板2~4节各有两排刻点。

②生活习性 果实杧果象在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废弃的果核、树皮裂缝、旧树洞等处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虫开始取食、交尾,产卵在幼果的表皮,孵化后蛀入果核。幼虫在核内发育、化蛹、羽化。老熟幼虫亦能从落果中脱果入土化蛹。幼虫期约40天,蛹期约9天。6~7月新成虫大量出现,9月底开始进入越冬期。

(2)果肉杧果象(Sternochetus frigis F.)果肉杧果象(见图2-78)又称杧果肉象、果肉象甲,为害方式以幼虫潜食果肉,在果肉内形成隧道,隧道内充满虫粪,致果实不能食用。该虫国内分布于云南,兼列我国对外和对内的检疫对象。

①形态特征 果肉杧果象成虫体长5.5~6.0毫米,黄褐色。触角膝状,11节,第八至第十一节膨大呈纺锤形。前胸背板密布刻点,中隆线两侧通常各有2个淡褐色鳞片斑。鞘翅基部具黄褐色斜带斑纹,整个鞘翅密布黑色刻点。腹板第二至第四节各有3排刻点。

图2-78 杧果果肉象甲

1.卵 2.成虫 3.幼虫 4.蛹

②生活习性 果肉杧果象在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杧果树的断枝头、树干裂缝、树洞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取食嫩梢或幼果皮层,4月开始交尾,产卵于幼果果内。卵期4~6天,幼虫孵出即在果内取食果肉。幼虫期约60~70天,老熟幼虫在果内化蛹,蛹期5~7天。成虫羽化后会短期逗留果内,稍后咬破果皮而出取食杧果嫩梢幼叶。成虫有伪死性,耐饥饿、高低温和干燥的能力较强。

(3)杧果核象(Curculio sp.)果核象又名果核象甲,属象虫科,象虫属。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四川的局部地区,幼虫蛀食杧果的果核,导致幼果脱落。据报道,云南景洪、勐腊的象牙杧受害最严重。落果中的有虫率达52.7%。

①形态特征 果核象成虫体长6~7毫米,棕褐色。头管前伸,长4~7毫米。触角膝状,末端节膨大。鞘翅距端部约1/3处有1对灰白色的带状斑纹。本种与上述2种杧果象甲极易区分。

②生活习性 杧果核象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春天出土活动并产卵于幼果内。孵化后幼虫钻入果核为害。当幼虫近老熟时被害果纷纷脱落。虫果落地3~5天,老熟幼虫从果内钻出,并在附近钻入土内3~5厘米,营造土室化蛹。6月大量成虫羽化,但仍留在土室内直至翌年春季才出土活动。

(4)杧果切叶象甲(Doporaus marginatus Pascoe)切叶象甲(见图2-79)成虫除取食嫩叶外,更严重的危害是雌成虫在嫩叶上产卵后将叶片从基部咬断,使梢仅剩秃枝,严重影响杧果生长势。我国各杧果产区均有发现。

图2-79 杧果剪叶象甲

1.成虫 2.卵 3.幼虫 4.被害状

①形态特征 杧果切叶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成虫体长仅4~5毫米,但头管伸出长约1.5毫米,是其最明显的外形特征。

②生活习性 杧果切叶象甲在海南每年发生9代,成虫寿命长,世代重叠,夏秋季每代约30天,冬天为50天左右,冬期无明显滞育现象。每年2~3月在土内过冬的老熟幼虫化蛹并羽化,成虫取食杧果嫩叶上表皮和叶肉,交尾后选择嫩叶中脉产卵,卵散产,每叶片1~8粒,卵随被雌虫咬断的叶片坠地,卵期2.5~4天。幼虫孵出后潜食叶肉,经3~6天后入土作室化蛹。蛹室深度1.5~3厘米,蛹期19~27天,土壤含水量对蛹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低于10%或高于20%均能引致前期蛹的死亡。

③防治方法 第一,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防害虫随果实、果核或种苗向疫区外传播。新区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扑灭。第二,每年3~5月成虫活动、交尾产卵之前,用40%乐果乳油与90%敌百虫晶体和水按1∶2∶1000配制的混合液,或20%速灭丁乳油5000倍液喷杀成虫,还可同时兼治扁喙叶蝉、木虱、蚜虫等害虫。第三,在杧果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至收获期,经常注意捡拾地面落果及遗弃的果核烧毁。

5、核桃树常见的虫害有哪些

核桃树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天蛾类食叶害虫、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核桃根象甲,核桃果象甲,核桃叶甲,核桃小吉丁虫。

草履介壳虫,大青叶蝉,核桃木尺蠖,核桃缀叶螟,核桃瘤蛾,燕尾水青蛾,山核桃蚜,黄须球小蠹,芳香木蠹蛾,黄刺蛾类。

1、蚜虫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

2、天蛾类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是以叶片为食的害虫。主要危害健康植物,以幼虫取食叶片,常咬成缺口或仅留叶脉,甚至全吃光。少数种群潜入叶内,取食叶肉组织,或在叶面形成虫瘿,如粘虫、叶蜂、松毛虫等。

3、银杏大蚕蛾

幼虫取食银杏等寄主植物的叶片成缺刻或食光叶片,严重影响产量。 幼虫食害核桃、银杏、漆树、杨、桦、栎、李、梨等20科、30属、38种植物。江西省主要危害樟树、枫香、喜树、枫杨、柿树等植物。

4、核桃举肢蛾

核桃举肢蛾分布于北京、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等地。

以幼虫蛀入核桃果内以后,随着幼虫的生长,纵横穿食为害,被害的果皮发黑,并开始凹陷,核桃仁发育不良,表现干缩而黑,故称为核桃黑。

有的幼虫早期侵入硬壳内蛀食为害,使核桃仁枯干。有的蛀食果柄间的维管束,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

5、核桃木尺蠖

缀叶丛螟为昆虫名,为鳞翅目,螟蛾科。

分布于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市、区。

以幼虫为害核桃,木橑等的叶片,发生严重的年份,往往可把树叶吃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蚜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食叶害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银杏大蚕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桃举肢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桃缀叶螟

6、美国薄壳山核桃的优良品种有哪些?

比如金华绍兴、马汉等等
你其实也可以直接种实生苗

你上面说的这个苗场不错的,我听说过
湖北的吧

7、薄壳山核桃的抚育措施有哪些?

薄壳山核桃的抚育:(1)修剪:作为果用树,为了控制树形不致过于直立高大,培养树体骨架,迅速扩大树冠,促使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应在幼林时进行整形修剪。主干高度1米左右比较合适,树形以层分散形较好。这种树形枝条多,树冠大,中心领导枝比较明显,有利于多结果。疏层形可具有8~10个主枝,分层着生在主干及中心领导枝上。材用林的修剪主要是促使树体直立向上,对基部主干上的主枝逐年疏去,主干高度以5~6米为宜。

(2)施肥:幼苗喜氮肥,在萌芽后及7月间各追肥1次,对苗木生长有利。结果树除在果实采收后施1次基肥外,如能在3月底,6月初分别加大施肥量1次,对当年枝条的充实,果实发育都有良好作用。

8、发展美国薄壳山核桃,要注意些什么??

呵呵,要注意的东西多了去。我觉得你首先要把苗子选择好。现在好多人都是买的嫁接苗,如果是我搞的话,我就买没嫁接的。嫁接的虽然挂果早几年,但是,培育不了优质的木材。美国山核桃其实最值钱的应当是木材吧,而且实木这一块,今后只会越来越值钱。没嫁接的是实生苗。当然,你要选择哪种大粒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也就是美国山核桃原生苗。而不是小粒种子培育的实生苗。

9、美国薄壳山核桃抗逆性及主要缺陷有哪些?

大概一亩地有100多斤果子吧
美国山核桃关键是木材值钱
所以现在好多人都种植实生苗
实生苗可以挂果,木材非常值钱的
嫁接苗挂果还可以,木材没有实生苗的好吧,也没长的这么快的

你自己在网上查下,现在搞美国山核桃苗子的其实挺多的
湖北有,江西有,重庆也有

10、美国山核桃品种,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美国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什么样的为最好?

美国山核桃的品种听过的,比如波尼、金华、录可斯、卡多美国山核桃等等
现在有些人也喜欢种植美国山核桃的实生苗子

你问题里面说的那个苗场
应当是湖北的
挺出名的
具体情况你在网上搜一下这个苗场的名字
应当马上就可以找到的

与8月份有美国薄壳山核桃那些病虫害及防治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