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安乡洪水

安乡洪水

发布时间:2021-07-06 07:00:34

1、长江千年一遇的大水曾经发生在哪一年

来自火凤网
1870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是自1153年至今的840多年间最大的一次洪水。

一、雨情

1870年7月长江上游特大暴雨发生之前,中下游地区连续降雨。6月,江西鄱阳大雨,湖南沅江上游及资江大雨;湖北汉江暴雨成灾,从而抬高了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水位。7月中下旬,暴雨进入长江上游地区。7月13日至19日,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7月17日至19日,暴雨缓慢移到汉江,又东移至宜昌至汉口区间和洞庭湖地区,使长江上游的洪水出峡后与中游洪水及汉江洪水恶劣遭遇。这次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广、强度大、历时长。整个暴雨过程约为7天,经模拟分析,7天暴雨量200毫米以上的笼罩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文献中有"猛雨"、"雨如悬绳"、"狂风雷雨,连日不息"等形象性记载,是对暴雨强度特大的真实写照。

二、水情

1870年6月夏汛期间,长江中游连续降雨,江、湖、洼地底水已丰厚。7月份,随着暴雨进入长江上游地区,嘉陵江发生罕见大水,北碚站洪峰流量达57300立方米/秒(1981年洪水流量为44700立方米/秒),嘉陵江大洪水和金沙江洪水在重庆相遇,形成长江干流特大洪水,寸滩站水位达196.15米,洪峰流量达100000立方米/秒(1981年洪峰水位191.42米、流量为85700立方米/秒),宜昌站水位达59.50米、洪峰流量达105000立方米/秒,15天洪量为975.1亿立方米,30天洪量为1650亿立方米。上游洪水与中游洪水恶劣遭遇后,泛滥成灾,经过宜昌至汉口区间的江槽、河、湖等调蓄后,至汉口附近归入江槽。汉口站洪峰水位为27.55米、流量为66000立方米/秒,30天洪量为1576亿立方米。

三、灾情

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灾情十分严重,损失之巨,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主要受灾地区为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四川省"六月间(农历)川东连日大雨,江水陡涨数十丈,南充、合州(今合川)、江北、巴县、长寿、涪州(今涪陵)、忠州(今忠县)、丰都、万县(今万州)、奉节、云阳、巫山等州县,城垣、衙署、营房、民田、庐舍多被冲淹,居民迁徙不及亦有溺死者。"嘉陵江畔的合川县 "大水入城深四丈余,仅余缘山之神庙、书院、民舍数十间,水连八日,迟半月水始落,房屋倾大半,未倾者污淖充塞,腥腐逼人,历两月之久,稍可居人,满城精华一洗成空,十余年未复元气。"长江干流上的丰都县"全城尽没,水高于城数丈,仓谷漂失,官、民宅半为波涛洗去。"三峡入口处的奉节县"城垣、民舍淹没大半,仅存城北一隅,临江一带城墙冲塌崩陷,人畜死者甚众。"

湖北省长江南岸大堤在松滋县被水冲决形成松滋口,洪水直泻洞庭湖,洪道所及,荡然无存;北岸大堤在监利决口加之汉江决口,荆北及江汉平原一片汪洋, "衙署、庙宇、居民、田禾淹没无算,为数百年未有之奇灾"。全省30州县及武昌等广大地区遭受严重洪水灾害。湖南省饱受长江溃口之害,安乡、华容水从堤头漫过,龙阳、湘阴围堤尽溃,无一存者,田禾淹没,庐舍漂流,灾情历年以此为最。洞庭湖区各州县皆大水为灾,全省20余州县遭受严重洪灾。

江西省萍乡九江南昌、鄱阳、德安、瑞昌大水,安徽桐城、宿松、建德、铜陵、寿州、和州、黄池、无为大水,"蛟水冲毁田庐,圩堤漂没一空"。至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浙江洪水不大,灾情较轻。总的来看,1870年洪水灾害与1931、1935、1954年洪水灾害相比,范围广、灾情重,为我国历史上所罕见。

2、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的意义

“洞庭天下水,鱼美稻梁肥。”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眼中,洞庭湖也许是中国最美丽的一个湖泊了。千百年来,洞庭湖一直以其秀美雄奇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为世人称道。作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之一,洞庭湖号称“长江之胃”。然而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洞庭湖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痛苦嬗变,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等种种人为的破坏使得洞庭湖面积急剧萎缩,水患连年不断,湖区人民苦不堪言。
1998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洞庭湖区实施的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使洞庭湖区重焕青春。短短五年之间,洞庭湖面积出现首次恢复性增长、蓄洪量大大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三十多万湖区农民远离了水患之苦。对古老的洞庭湖和湖区百姓来说,这五年的巨变丝毫不亚于洞庭湖所经历的百年沧桑。

重现浩淼天下水
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洞庭湖自唐宋以来一直雄居中国五大淡水湖的“首席”。清朝中叶后,不断的围湖造田和日益严重的泥沙淤积使得“八百里洞庭”在五大淡水湖中退居第二,湖面面积仅剩下2740平方公里,调蓄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连年不断。
原本是一片烟波的南县地处洞庭腹地,两百年前还仅是零散落于洞庭湖中的几个小岛。后来因虎渡河、华容河的泥沙冲积,湖面渐渐缩小,至清代中期,淤成百里平原。1895年清政府在此设“南洲直属厅”,始成建制。从这一时期起,大量移民陆续涌进,南县围湖造田高潮迭起,村庄大量形成。截止如今,南县已是一个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面积、60多万人口的湖区大县。一部南县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微缩的“洞庭围垦史”!
为了偿还“欠债”,湖区人民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华容县南靠洞庭,北依荆江,是典型的湖区县。同样由于围垦的原因,华容县在50年内消失了100多个大小湖泊。1996年,华容县团洲垸溃决,1998年小集成垸溃决,每次溃垸都造成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其状惨不忍睹。据统计,1996年至1999年洞庭湖区四年三灾,每次洪灾过后湖区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达数十亿元以上。
1998年后,洞庭湖被纳入国家治理大江大湖的计划之中,湖区开始了一项规模空前的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洞庭湖的命运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华容县副县长杨天毅自小生活在洞庭湖区,对这项浩大工程他用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八个字来形容。他告诉记者,目前华容县已有55个堤垸实行了平退,退耕还水62平方公里,按1998年最高洪水峰值计算,可调蓄洪水2.24亿立方米。
浩大的平垸行洪工程给洞庭湖区带来的悄然巨变。往日的村庄集镇变成了水面,往昔的喧闹也为水鸟的阵阵啼声所替代。原本“十年九灾”的西洞庭围堤湖垸、青山湖垸等处,退田还湖之后已被列入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如今这些往日的重灾区已变成了一片片清澈浩淼的湖面,每到汛期,这里百鸟云集,尉为壮观,吸引越为越多的游人前来观鸟旅游。洞庭湖正在恢复其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本来面目”。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给洞庭湖带来的还远不止这些,一个全新的“绿色洞庭”、“生态洞庭”的轮廓正逐渐清晰。长江水利委员会岳阳水质检测中心的专家金升高说,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更重要的是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平退,可以保持自然植被,防止湖区水土流失,减缓泥沙沉淀的速度;解决农民耕种时施加的农药、化肥等的污染问题;平退的垸子一旦转换成湿地,还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繁衍生物种群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的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

抖落“难以承受之重”
“仁和垸,青茅岗;垸子小,堤段长;年年修大堤,腰子都压伤;地里做事少,人在堤上忙;垸子保不住,两年泼回汤(遭水淹);废掉仁和垸,解放青茅岗;搬到大垸去,群众喜洋洋。”这是流传于南县仁和垸移民群众中的一首顺口溜。朴实的民谣中道出的点点辛酸正是湖区千万百姓真实生活的写照。
水患给湖区百姓带来的不仅是洪水泛滥时的灭顶之灾,更有挥之不去的沉重负担。安乡县政府助理调研员严恒钦告诉记者,1949年至今,安乡历年冬修的土方如果按一米高一米宽计算的话,足以绕地球一圈!除此之外,每年防汛都要用去数以千万计的资金。年年涨水,年年修堤,湖区人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怪圈。在湖区汉寿、安乡、面县等地,农民群众每年需付出的排渍费等“共同生产费用”加上冬修的义务工,折合成人民币平均每人每年总计不下三四百元,是山区农民平均负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在水患和重负重压之下,湖区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大面积抛荒。安乡县安昌乡党委书记唐碧山说,由于水患频繁,老百姓负担过重,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全乡不到2万亩耕地,最严重的时候抛荒多达1万亩。田园荒芜,村落人去楼空,类似的荒凉景象在湖区一度随处可见。尽管湖区人以吃苦耐劳而著称,但越来越大的洪水使得湖区人的希望屡屡成为泡影。唐碧山说,如果不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老百姓根本无法摆脱“四年淹了三年谷,三年淹了一年屋,年年面对洪水哭”的状况。
平垸行洪、移民建镇使湖区百姓真正看到了摆脱沉重负担的希望。据湖南省平垸行洪办公室统计,1999年汛期,洞庭湖区虽然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二高洪水位,但只有一个堤垸溃决,进水的平退堤垸中,有2.98万户、11.02万人免遭洪灾,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16亿元以上;实施“双退”的84个堤垸,缩短防线160公里,降低防汛抢险投入约4000万元。
卸下包袱之后,党和政府还尽其所能地为移民重新安家立业、轻装前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备受水患之苦的湖区人民不仅彻底远离了“水窝子”,还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使移民群众能够真正“移得出、稳得住、富起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为移民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为了帮助移民克服暂时的困难顺利搬迁,国家不仅给每户移民1.5万元的搬迁补贴,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澧县乔家河在几年前还只是一片山包,移民迁来后,政府在几年之内为在此建成了医院、养老院、学校、自来水厂等设施,如今的乔家河镇道路宽阔、商贾云集,一个规模仅次于县城的中心移民集镇已初具雏形。

重振“鱼米之乡”的辉煌
下面的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洞庭湖区曾经的辉煌:粮食产量--占湖南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油菜籽--占全省产量五分之二,棉花--四分之三,麻类--十分之九,蚕茧--一半以上,茶叶--三分之一,出栏牲猪--五分之一,水产--三分之一。同时芦苇、湘莲、蛋品也居湖南省重要地位。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因为水患,号称粮仓棉库的湖区人反而吃上了国家的救灾粮、穿上了捐赠衣。南县西洲垸的牛场巴垸有一千多人口、两千多亩耕地,但小垸子自建成以后40多年来,没有向国家交过一分钱税费,每年还要耗费国家大量的救灾补贴。类似牛场巴垸的情形在湖区屡见不鲜。连年不断的水患和人为的过度开发使洞庭湖粮食产量极不稳定,渔业资源也出现萎缩,古老的“鱼米之乡”在新时期显得黯然失色。
配合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一场产业调整结构的巨变在与洞庭湖区悄然兴起。“水利经济”、“避洪农业”在湖区方兴未艾。
在华容县幸福乡防洪大堤上,记者看到江心的一片绿洲上,树木繁盛,牛羊出没。乡长高翔说,这个绿洲由4个巴围组成,以前居住着277户群众,有2000余亩耕地。1998年至1999年平垸行洪后,种植了2200亩意大利杨树,这些杨树6年即可成材,估计产值将达600万元。乡政府还鼓励移民养牛、养羊,目前已经发展了20多个养殖大户。
湖区的心腹大患是水,而湖区最大的优势也在水。如何变水患为水利,湖区各地作出了积极探索。在常德市鼎城、安乡、汉寿等县区,甲鱼、珍珠等特种水产业正方兴未艾。岳阳市的湘阴县是湖南省水产第一大县,这个县与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合作培养出来的“湘云鲤”、“湘云鲫”已成为代表湖南水产的一大品牌。湘阴鱼不仅占领了长沙武汉等大城市市场,还游出了国门,远销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与此同时,借着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的契机,最近几年洞庭湖区城镇化步伐也在明显加快。岳阳、常德、益阳等中等城市迅速崛起,更多的人开始涌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将环洞庭湖区建设成为湖南新兴的城市带”作为重振湖区辉煌的一项重要举措已被写入了湖南省的十五发展规划。
在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的带动下,洞庭湖在变。变大了,变美了,变富了。对比今昔,洞庭湖的五年巨变让人看到了希望。年逾花甲的“老洞庭”,人称洞庭湖“活字典”的岳阳市水利局原副局长张华旦认为,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使洞庭湖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洞庭湖只要按照即定的治理路线走下去,就一定能重现当年的浩浩荡荡、美丽富饶的景象。”张华旦无限感慨地说。(

3、湖南有那些严重的自然灾害

(1)湖南省历年自然灾害情况统计(1999--2001)
2001年12月31日采集
http://tjsj.baidu.com/pages/jxyd/19/44/_0.html

(2)各地市自然灾害-湖南
长沙市---1831年,大水,围垸多溃,低田无收。1833年4月,大水,西南城外街一带房屋淹塌无数。1834年,大水,围垸多溃。1837年,大水入城,衢巷通舟揖。1844年夏,大水,湘江突涨,围垸皆溃,补种晚稻无收。1869年5月23日,大风拔木,月内连日大雨如注,城中水深数尺,墙屋倾圮无数,街巷捕鱼,饥荒。1906年2月中句,倾盆大雨,连阴至5月之久,降雨共二英尺二英寸半(约670mm),以致积水横决,泛滥于衡、永、长、常四府之交,沿岸纵横上下,各居民之生命财产付之一洗;数百里间,汪洋一片,田亩田禾漂荡无余,死者三四万人,浮尸蔽江,受灾者三四十万人,“皆冻馁之侵,乞食四乡”,此次奇灾,为湖南省二百余年所未有。1911年,因连日大雨,水势骤涨至一丈有余(3.3m多),洪水弥天,几成一大水世界,湘江中漂流尸具,不下数干人。1917年6月间,因湘江上溢,北门一带水深数尺,居民纷纷迁徒,米价陡涨,破户十停五六。1918年5月24日,大雨如注,湘江暴涨,沿河街道水深一二尺(0.5m左右),明道乡围堤溃决,河西镇、霞凝港等处,堤烷半数溃决。长沙省城,河街固已通流,正街亦多被淹。入夏以后,湘中、湘西数遭大水,泛滥十余县,尤以长沙、湘阴、华容等地损失严重,人民苦不堪言。灾民因无衣无食逃来省城者,日有5千人之多。自8月7日起,苦雨连旬,湘水复涨,省河水位,已涨到海关二十六尺以上(8.7m以上)。其时西水同发。1920年,长沙沿河一带,水深数尺,北门外捞湖围、周家冲等地被水冲倒,鸭子铺等地淹没数十里。1924年,湘江泛滥,堤垸田淹,屋宇什物,多付东流,溺毙男女三十余人。1925年大水,最高水位记录为四十棾-(13.7m),市区沿河及靖港等处均成泽国,明道镇之堤垸多被毁。1949年,大水,长沙市南门外灵官渡、天符庙等处水深三尺(1m),西湖桥、小西门、大西门一带均淹水尺余(0.33m多)。沿江马路一带小船通行无阻。最高水位达36.5英尺(11.13m)。长沙县境因湘水及其支流漫布,沿江六十二皖,就倒塌了五十多个,灾情之重,百年罕见。

沉江市---1804年,垸内渍水,垸外无收。1808年,注兰垸大水崩堤,8月31日夜,狂风暴雨,倾倒后墙。1837年,大水,围垸溃,民多溺死。1907年秋,大水溃堤,受灾最重者为晋平大垸,全垸共溃决八处,宽四百余丈(1300m多),深二丈七尺有余(9m多),冲倒房屋,溺毙居民甚多,幸而生存者,无衣无食,灾情惨重。又该县草屋官堤,白兴修以来,十余年未遭水灾,此次亦告倒溃。1910年6月中旬,被冲淹不少。1911年,沅江因益阳水势下趋,陡被水淹,积久淹没,以致补种无田,遍地哀鸣,极为悲惨。1914年春夏间大水,或田亩多被沙沉,或房屋冲毁,或商户资财损失甚巨,或补种晚稻复被虫伤。1922年7月,沅江之种福垸倒溃,受灾最惨。1929年8月,湖水骤涨,南北各垸渍水淹禾,秋收约六成以上。1932年3月,和丰九垸大水浸渍。1935年,南部堤垸全部溃决,县城亦成泽国。1938年6月间,霪雨成灾,江水突涨五六尺(近2m),急流如沸,所架浮桥顿时冲成两段,桥上工人20余人被水荡去,江中呼喊救命之声不绝。门48年,县城全部被淹,水深丈余(3.3m多)。光复烷深夜溃决,农民奔避不及,淹毙二百余人。

邵阳市---1816年5月,大水,舟从东门至曹婆井。1858年7月,搓江水涨数丈余,自仙搓桥以下村落记毁无数。1925年,资、邵两水同时上涨,宣泄不及,致成大患。1949年6月1日至7日,连降暴雨达135.7mm,其中5日一夜达50mm。于是,遍布那阳东南两

乡区域的邵水,急剧上涨。县属卫东乡洪水泛滥,平均水位高出平地二丈多(6-7rn)。沿河一带市镇村落,均被淹没,衡宝公路上的余田桥、铺店二百余栋房屋全被洪水冲走,死亡千余人。水东江、宜春桥两处市区亦全部被毁。总计该乡毁屋二千余栋,淹死三千余人。其中原中一、中二、永安、仁义等九乡虽淹毙人数较少,但其它损失不相上下。8日,资、邵二水洪流相遇时,市区水位上涨之速,甚为惊人。驻足之间,水即趋至,居民一夕数迁。8日中午,水势最高时,资水冲入西门口,越过北门城入临津门街,直趋大同街、府后街,而犀牛塘、爱莲巷一带成了汪洋。排山倒海之势的资水更循三府街、曹婆井入东直街,与汹涌澎湃自东门入城的邵水汇合,两相激荡,淹没了市区最繁盛的东门口一带。这一带水高越过二楼,大小船只相率从城外直放城内,抢救人员。总计邵阳市和那阳县冲毁房屋11561栋,受灾田469510亩,淹死5136人,死牛6519头,冲毁稻谷131450石,煤56200t,冲毁桥梁680座,翻沉船只38艘,损失总值约1200余万元。

常德市---1848年7月,大水,西堤溃决,漂没民庐无数。]849年4-5月,水涨堤皖尽溃,漂没民居无算,户口多灭。1909年6月中旬,沉漫二水同时并涨,洞庭湖水位剧升,滨湖区域如华容、南洲、安乡、漠洲、安福、常德、龙阳、抚江、益阳、岳州、临湘等县,均催巨灾,水势至8月下旬仍未消退,全省大部分地区皆陷饥慢,流离转徙各地的饥民达数十万之多,为充饥,树根草皮剥挖都尽。1910年6月中旬,常德各属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加之黔水建瓴而下,以放酿成巨灾。常德府城冲毁村庄,倒塌屋宇,淹毙人口三百余名;郡城六门,闭者凡五,附城居民逃水入城,露宿城上,几无隙地,城内亦为积潦所浸,深者灭顶,浅者没膝,水蒸之气,积为瘟疫,死亡日百数十起。近城数十里,堤烷几十余,仅一连八障尚存,余则尽成泽国,漂没人畜庐墓无数。 1916年3月,大水.长沙以湘江上溢,鹿都等处棉花、大麦,被淹没无收。滨湖一带,夏间因荆河洪水倒灌而入,来势甚猛,突涨八尺(2.67m),田亩房屋损失极巨,各地居民多因不及迁避,溺死者不计其数。 1918年,因抚水、谨水亦同时暴涨,常德县属后乡各地尽成泽国。未溃之障及偏肢地方,溃淹甚重,十存二三。1922年7月,常德之门板洲倒溃,多成泽国。1948年,二十九个乡溃决二十个乡,受灾田亩五十三万余亩,灾民三十余万凛集县城。1988年8月底、常德市普降暴雨。沉水突涨,一夜之间汹涌的洪峰冲进沿江街道,瞬刻之间淹没了厂房、仓库和住宅。

永州市---1826年夏,大水,树木庐舍多顺流漂下。

末阳市---1826年6月门口至7月30日不雨,至30日夜,降大雨,人皆喜出望外,

但至31日辰时马水、敖山、得江、芭蕉、淝江、大陂市等处胶发,水突由地涌上,霎时平

地水深丈余(3.3m多),沿流冲激漂没庐舍、人丁、牲畜、什物无数,高燥之禾概被泥水浸坏,至卑湿处甚者尽为浮泥沙石所压,经界不分俨为培楼。1853年7月22日起,大雨如注,至28日夜稍息,大水陡涨数丈,民房漂沉无数,早稻尽为淤压。1906年6月,大雨如注,耒河水涨数丈,交河水涨十余丈(4m多),漂没民居无数。1949年,自春至夏连月霪雨,洪水遍及全省五十七县市,尤以湘南耒阳、常宁,湘东的茶陵,湘西的沅陵、乾城、永绥、武冈、洪江、新宁,湘中的湘乡、湘潭、长沙等县为甚。滨湖十一县自6月初旬以来,各地又连降暴雨,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山洪暴发,波涛漫野,人畜飘流,加之西水同时并涨,洞庭湖宣泄不及,水位急增,西水(长江)较上年高一尺余(0.33m多),溃决堤垸较上年尤多,垸田多成巨浸,渍水深者丈余(3.3m多),浅者也有数尺,酿成巨灾。全省共溃垸41个,受灾田亩1535万亩,死人57877人,冲毁桥梁1520座,各项财产损失共达1.5亿银元。

湘潭市---1849年6月,大水,城覆倾,下游流民数万散居城乡,饥疫并行。1858年

7月,雨游丝,涟水涨,坏民居千余。1885年6月,大水,先时水陷城西北隅五丈许(16.7m

左右),耆老以为50年无此灾。1912年9月13日湘潭至邵阳、新化一带大雨倾盆,溪水陡涨,濒河一带两次所种秧苗全部淹没,漂去民屋甚多。

益阳市---1815年秋,大水入城。1818年8月,大水,城内水深四五尺(1.5m左右)。

1831年,大水,民饥,二里泥溪山水暴涨淹毙29人。1868年夏,大水,湖乡堤垸多溃,漂没人民庐舍。1911年,城堡一带尽被浸灌,平地水深一丈(约3.3m)有奇,衙署仓狱铺户

皆在水中,民悉楼居,无楼者亦架板为阁,二堡淮商盐局存盐及常平仓谷五千六百余石被

淹没损坏,城外堤垸或溃决或漫溢,灾民荡析离居,号啼之声数十里不绝。1914年春夏间

大水,或田亩多被沙沉,或房屋冲毁,或商户资财损失甚巨,或补种晚稻复被虫伤。 1922

年7月,益阳之西林垸倒溃,多成泽国。1924年,水灾,受灾人口达276595人。 1925年

6月,资江山洪泛滥滔天,灾情之重,为近百年所未见。1931年,四次被灾,附城水灭屋

顶。1932年3月,沅江和丰九垸大水浸渍,益阳皆纷纷报灾。1933年5-7月间,霪雨不

止,除大水外,又有山洪暴发,灾情更重。 1935年6月下旬起,连续霪雨两月,湘、资、沅、澧四水并涨,同时荆江暴发,倒灌洞庭,滨湖各地堤垸皆溃,水位较1931年高出二尺有奇(0.67m多),各县灾民聚集山颠、高丘,嗷嗷待哺,其情甚惨,受灾之重,与1931年无异,灾情严重之县有益阳、常德、岳阳、沅江、汉寿、南县、澧县、安乡、湘阴、华容、临湘、慈利、石门、临澧、平江等十五县(一般遭灾的有二十三个县未统计在内),溃垸 1659个,溃垸田近390万亩,渍垸田283个,被渍田166万余亩,受灾人数410余万人,淹死近3.8万人,损失稻谷2919万余担,房屋、器具、牲畜及其他损失近1583万元。1936年立秋前后,各地先后大雨倾盆,湘江上涨,湘中、湘南一带,到处山洪为患,秋水成灾,益阳、沅江所辖九垸,夏秋之间,连旬大雨,积水无处可泄,一望无涯,概未插种,冬间奇荒。是年6月,益阳第五区大桥乡,金沙乡等处竹山发现第二龄蝗虫,漫山遍野,千百成群,损失庄稼百余万元。1938年6月问霪雨成灾,资江沿河两岸浸没。1948年5月18日,资水一昼夜间陡涨一丈六尺(5m多),益阳县城水深达六尺(2m),淹死三百余人,冲毁房屋千余栋,损失二千余亿元。

资兴市椧-1808年,洪水,长富桥圮。

衡阳市---1801年,大水,蒸水骤涨,沿河一带冲毁田亩房屋,淹毙人口数人。1905

年,西北两乡蛟水陡发,田亩房屋间被冲淹。 1930年,入春以来,霪雨数月,大水泛滥,种子漂腐过半,耕作愆期,米价飞涨。1932年3月,水灾损失财产约二百余万元,灾民约3万余人。1933年5-7月间,霪雨不止,衡山、衡阳大水。1936年立秋前后,大雨倾盆,湘江上涨,四乡田亩一片汪洋,淹坏黄苗达1200多亩。 1937年7月11日起,天雨不止,湘江上溢,蒸耒两水横流,城市河街水深数尺,乡区低田概被淹没,其中四区淹没禾苗达8万余亩。1949年,衡阳市东岸街道,舟行无阻,西岸的中山北路、沿江西路、自铁炉门以下至北门草后街,水深或达丈余(3.3m多),或七八尺(2.5m左右),墙、屋多数倾倒,衡阳县和衡阳市合计冲毁房屋8737栋,被灾田亩98万余亩,居民走避不及,淹毙2万余人,仅市合江套一地即捞获死尸2000余具,其它牲畜财物损失无可数计,灾情之巨,为近三百年来所仅见。

津市市---1862年6月,久雨,7月19日,大水,酉时西北城决二口,冲坏墙、屋无

数,多安桥记,溺死约千余人。1908年7月17日,而有冲破城堤之灾,罹灾者七八十人,

牲畜遍地,瘟疫起。1909年,复大水,城堤如故,下流之垸竟无完者,其灾较前尤烈,饥

荒遍野,城市不安。1916年3月,大水,长沙因湘江上溢,鹿都等处棉花、大麦,被淹没

无收。滨湖一带.夏间因荆河洪水倒灌而入,来势甚猛,突涨八尺(2.67m),田亩、房屋

损失极巨,各地居民多因不及迁避,溺死者不计其数。 1931年,大水,溺死三千多人,绝食者二百余户。 1935年7月5日,澧、澹、涔三水齐发,堤破城圮,城中庙宇倾倒无数,据《湖南大公报》载:嗣因石门、慈利山洪暴发,河流汇注,水势尤为汹涌。澧县4日一晚暴涨丈余(3.3m多),一片汪洋,形成泽国,房屋较矮者,已淹没屋顶,较高者亦已平檐;全城已无寸土陆地;至5日下午2时,县城被水冲倒,孤儿院、贫民工厂、救济院、监狱(犯人六十余名)男女所有人员,皆同归于尽,商店住户,总计淹死2000余人,县长存亡莫卜,全城人口死于水灾的达三分之一,损失财物在数百万元以上。1948年,澧水上游津、澧一带堤垸亦多溃决,水淹面积约为各该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5月23日至6月上旬,全省霪雨兼旬,湘、资、沅、澧四水同时暴涨。7月,长江水位又猛涨,滨湖十一县多数堤垸相继溃决。从津市沿江以下大围垸、七里湖、茅里湖、民康坑,安乡的羌口、安陆垸,迄南县的马灯油,三百里内尽成泽国,仅有少数树梢、屋顶和堤面露出水面,为灾民栖身之地。岳阳、临湘、益阳滨湖一带的堤垸已尽数溃决。八百里洞庭湖恢复了旧观而且过之,白浪滔天,不见边际。滨湖十一县共661垸,溃决了306垸,受灾田亩近606万余亩,损失稻谷近2674万余石,耕牛1.6万余头,冲毁房屋2万栋,淹毙8300余人,灾民230余万,非赈不生者180万人。余如湘潭、浏阳、平江、泸溪、祁阳、东安等37县市,灾情亦甚严重。总计全省受灾面积达945kmz,受灾土地800余万亩,灾民440万人,财物损失约合当时币207万亿元。1991年7月1日,暴雨洪涝,渍垸2个,内渍面积24.25万亩。

醴陵市---1809年,大水,冲坏房屋。1826年7月30日,大水,渌江萍、醴两源同

时水发,平地顿深丈余(3.3m多),两河滨居民田庐淹毙漂塌不可胜计。1869年6月5日,

大水,先连日雨,是日午时水始涨,至戍时平地水深五六尺(1.5-2m),丈余(3.3m多)

不等,坍塌屋宇,冲坏田禾无算,而东乡之明兰寺李家山,北乡之官庄,潭塘等处地方被

害较1826年尤惨。1914年5月,大水,27日水泛溢,几与1826年埒,淹没田禾庐舍牲畜

无算。8月20日,又大水,县城内同德堂同仁药局皆圮,渌江桥坏一墩两塔,沿江田庐冲

坏无算。一年中三次发水,全境遭灾严重。1924年夏,大水,沿湘、渌、南河一带,纵横

百里,浸及兼旬,损失稻谷数十万石。1926年6月31日,大水。6月29日,大雨倾盆,连日未止,山洪暴发,城东明伦堂水深四尺(1.33m),县城房屋塌九百余栋。1940年6月27

日,大水,山洪暴发,东乡王仙沩山大林桥、小林桥、庄埠、北乡黄獭嘴、黄梁桥、夏平桥、新阳等处房屋多被冲倒,淹毙数十人,沿河田亩尽成砂砾。伪山龙旦冲谢宅后地震有声甚厉,俄而山崩破宅舍杉松而下,一水并泻如瀑布,数日乃竭。 1942年夏大水,隔旬再涨,上东乡一带田庐多被冲毁,6月20、21日,7月l、2日均大雨倾盆,河水喷溢,平、浏两县之水泛滥于渌江流域。

岳阳市---1861年,巴陵之穆湖、汩江及各都沿湖四十八汊大水,向之高田去水丈余者,此次水涨,亦沦入巨浸,庐舍坍塌几尽,实为二百年来未有之事。1872年,大水,穆村暨一、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十一等都尤重,成灾七分。1878年,大水,尤以一、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九、三十、三十一都为最重。1911年,西乡各处境内所有禾苗、杂粮、棉花等物,皆漂荡无余,农民痛哭无声,悲惨万状,损失人口不少。1913年,大水,岳州东南北三乡横广三百余里,夏季时一度被淹,损失甚巨。6月6日,毛田暴雨一天,山洪淹满田贩,平地水深丈余(3.3m多),水齐屋檐,人从屋顶爬出逃生。1918年,5-7月雨少,苦旱,高田失收。但自8月7日起,苦雨连旬,湘水复涨,两水同发,围堤冲溃者亦多。1931年夏,霪雨。5月17日,广兴洲倒垸,湖田全部受渍,到处暑边还未退水,秋作全部失收。1933年,河西水位高过堤面1m多,围堤全倒,靠河和江的堤,到冬季,境内渍水才全部退尽,全年无收。1937年秋季,大水,仅敦厚垸溃决,淹没田亩千余亩,中洲大垸溃决,淹没田亩二万余亩,全县损失无法匡计。1949年,自春至夏,连月霪雨,5、6月合计雨量为667mm,为当年总雨量的一半。6月初旬,各地复连降暴雨,6月5日晚,暴雨倾注,终宵未停。6月27日,广兴洲溃垸,建设垸 口出险,倒房349间,减产450万斤。另有泗复垸,巴江、管棚、万家、普丰、罗家、黄安、保安、合兴、永安、清福(现属湖北监利县)、自成、五沟等垸或溃决,或漫溢,共淹田近6万亩,损失稻谷1714万余斤(857万kg),全县这一年因水灾受害面积近25万亩,减产稻谷2382万斤(1191万kg)。1988年9月12日14-20时,长江洪峰通过城陵矶,水位33.73m,超过警戒水位1.73m,岳阳市一些地方和城陵矶镇进水,水深1m多,岳阳市宾馆后面有一栋靠湖的二层楼倒塌,伤5人,死8人。

冷水江市---1931年,山洪,锡矿山矿窿全淹,炼厂冲毁,失业矿工八千余人。

洪江市---1931年河水一日数涨,冲去千数百家,淹没人口牲畜无数,沿江木牌漂流,失损约二千余万元。

湘乡市---1805年6月,大水,测水桥圮,淹没民庐甚多。1912年6月27日,猛雨一夜,山洪暴发,加以涟水上游兰田等处水势更猛,因而造成特大水灾,沿河两岸稻田、房屋被毁殆尽,人畜漂没无数。大水过后,灾荒四起,秋收时全县疫疾流行,患者不间户数,许多田禾无人收割,人口死亡很多。

4、情为民所系的郑培民是谁?

1990年5月,郑培民被调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任州委书记。他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叭仁”是苗语,意思为山顶上。要到达这个三面悬崖一面山的村寨,首先要从湘西的首府坐车到乡里,然后,喘着粗气,手脚并用,徒步走上4个小时的12公里陡峭山路。苗族群众之所以十几年后还记得郑培民,是因为他是住过这里的最大的领导。在他之前,只有乡干部爬上过这个走起来累死人也吓死人的山头。

自治州开始推行“双两大”地膜玉米新技术。这是一项弯着腰,在田中豆腐块大小方格周围摆两株苗的累活。郑培民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他带着机关干部下地,自己弯着腰在田里干活,给农民演示。1992年春,在田里示范劳作了几天的州委书记郑培民,一脚踩空,仰面摔下了3米多高的田坎,摔成了脑震荡。

书记的行动也是推行农业新技术的“科教示范”,从这一年起,全州的粮食开始自给。

1998年7月24日晚,因为洪灾,安乡县安造垸溃垸。这个垸子里,有县城和5个乡镇、一个农场,共18万人,其中3/4的人口和财产,集中在安乡县城。如果县城不保,那么汹涌而来的洪水可以一直淹到三楼。当时的安乡县城,电力中断,一片漆黑,老百姓几乎都搬空了,就是没有离开家园的人,也搬到了相对安全的顶楼上。

正当人们惶惶不安,没有主心骨的时候,郑培民来了。他不是象征性地点个卯就走,而是安营扎寨,住进了黑洞洞的县委招待所。“指挥抗洪的省委副书记和百姓一起住进了‘水围子’”。消息不胫而走,人们悬着的心,咕咚一声落了地。

郑培民在安乡指挥了三大战役:赶在洪水扑到之前,抢修了一条11公里的隔堤,保住了安乡县城;指挥堵塞书院洲溃口,用血肉之躯扼住了洪水之喉;湖北境内的黄金大垸溃决后,郑培民统率抗洪大军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北大堤保卫战,拒千里洪峰于湖南重镇常德市之外……

看着堤外滚滚洪水,郑培民坐在堤上,吃着盒饭,静静地度过了自己的55岁生日……

在普通人眼里,郑培民是一个大官,但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疾苦,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真情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他忠实地实践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庄严承诺。

5、气象灾害

湖南省绝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冷暖空气在境内剧烈交接,天气复杂多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春季、秋季低温、冰冻、洪涝,以及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很大。据统计,从1988~1997年间,全省因气象灾害每年平均损失约153.77亿元,其中1996年达508亿元,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0.5%。

10.1.1 干旱

(一)干旱特点

湖南干旱四季均有,出现频繁,危害最大的是夏秋干旱,其中又以秋旱为甚。由于气候、地形、土壤、水利、耕作制度和抗旱能力等不同,造成了明显的地区差异。以湘中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包括隆回、邵阳、邵东、衡阳、湘乡、双峰、涟源、新化、新邵、宁乡、长沙、望城等县,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旱情比较少见的是湘东南和湘西南山地。

从干旱出现次数和频率来看,以衡阳、邵阳、长沙等湘水资水沿岸的河谷盆地最高,小旱以上的频率达80%~85%,即十年中只有1~2年不旱,大旱频率30%~50%,即2~3年有一大旱。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等地干旱频率也较高,略次于湘中地区,但因湖区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不容易造成灾害。湘西和湘东南山地出现频率较少,小旱以上频率为50%~60%,大旱以上频率在15%以下,一般旱情轻。此外,各地干旱出现有显著差别,有旱、无旱或轻重干旱往往交替出现。

我们对全省不同县份无雨日数和几种作物气候产量(斤/亩)进行统计分析,将无雨日数40~60天以上定为干旱年,60~80天定为大旱年,80天以上定为特大干旱年。我省干旱年、大旱年、特大旱年的频数分布,均以东南较大,西北较小,在湘西一带3~4年一遇,湘东的长沙、衡阳、岳阳,及湘南零陵及湘西南角的通道,大约3年2遇,郴州是两年半一遇。三年左右一遇的是雪峰山东延部分的益阳,安化、新化等地。

大旱级以上旱年频数最大的有两个区,一个是衡阳盆地和祁阳、零陵丘陵洼地,大旱中心在衡阳,另一个区为洞庭湖平原,大旱中心在岳阳,然后分别向四周减小。雪峰山以西、罗霄山、南岭等山地基本上没有大旱,个别地区大旱10~20年一遇。

据降水距平百分率ΔR=(Rmax-Rmin)/R×100%),按-20<ΔR<-10为偏旱年、ΔR≤-20为干旱年的标准划分(天气预报业务评定办法),对1951~1995年桑植、沅陵、常德、岳阳、芷江、邵阳、长沙、衡阳、零陵和郴州10个站平均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20世纪50年代的9年中,1年干旱,60年代3年干旱,70年代3年偏干旱,80年代2年为偏干旱。

(二)干旱遥感调查

用作物缺水系数法和土壤热惯量法对干旱情况进行气象卫星遥感调查。通过对我省卫星遥感资料(1998年、1992年)和全省各地气象资料及灾情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遥感统计值划分阈值,然后转换成相应干旱等级值,再根据各地相应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全省干旱灾害遥感数值分布图进行补充、订正。

由于热惯量法原则上只对裸露土壤适用,在有覆盖的情况下,植被会改变土壤的热传导性质。为了在高植被覆盖区对作物的旱灾进行遥感监测,采用“供水指数法”(Vegetation Supply Index)。当作物遇到干旱时,作物供水不足,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卫星遥感的植被指数将降低,另一方面作物的冠层温度将升高。这是由于干旱造成的作物供水不足,作物没有足够的水供给叶子表面的蒸发,被迫关闭一部分气孔,致使植被冠层温度升高。我们定义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为: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CH 1、CH 2是 NOAA卫星或 FY-1卫星第一、第二通道的反照率,Ts 是 NOAA卫星或FY-1卫星遥感到的作物冠层温度。

我们选用1998年10月15日14∶30的NOAA卫星遥感图片进行分析:

(1)对卫星遥感图片进行几何校正;

(2)使用信息提取技术提取我省卫星遥感数据;

(3)对水体与非水体进行区分,将NDVI<0.1的象素点判定为水体,此点无旱情;

(4)确定水体后,NDVI的值域为0.00103~0.6111,VSWI的值域为0.00001~0.01109;

(5)将VSWI乘以900,取整,值域变为0~9;

(6)用9减去VSWI,值为0~2的判定为基本无旱情,3~4的为轻度旱情,5~6的为中度旱情,6以上的为重度旱情。

将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将评判的结果进行0.618优选法,对湖南省干旱灾害进行分区。

湘中重旱区:主要为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地,大多为丘陵、盆地,降水量大多在1300 mm以下,是我省少雨中心之一,其4~9 月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为负值,土壤结构较差,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近年虽然植被得到一定恢复,但很多土地“保水”、“保土”能力仍然很差,极易发生干旱,一般干旱年出现频率43.3%,大旱年出现频率10%,特大旱年也达3.3%。本区长沙县、望城、浏阳、株洲、湘潭、韶山、湘乡、衡山、衡东部分丘陵近年森林植被恢复好,加上水利设施兴建较多,干旱有所缓解,因此该区内有许多地方为中、轻、甚至基本无旱区。

湘南重、中旱区:邵阳市附近数县,零陵大部分县,郴州部分县,其中邵阳、祁阳、新邵、隆回等县,大多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干旱出现频率也较高。其中邵阳秋旱的一般干旱出现频率16.2%,大旱年16.7%,夏秋连旱出现的年份频率居全省最高,达13.3%,大旱年份、特大旱年份分别达3.3%。

零陵数县1998年降水总量较历史偏少5成以上,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最低值,仅占全年降水量10%~20%,形成夏、秋、冬季连旱。由于气温较高,水分亏缺较大,导致晚稻和旱粮大幅度减产,库、塘、河干涸,多次出现森林火警、火灾。

由于该地区土壤多为白云岩风化而成的,土层不厚,保水、保土能力差,加上该区人口密集,人类对植被破坏也较重,如该区邵东、邵阳、隆回,祁阳等水利设施较少的地方,不但干旱严重,甚至人蓄饮水都较困难,遥感图上反映为重旱区,其他地方为中旱区。

湘北轻旱、基本无旱区:岳阳、常德、益阳一带是洞庭湖区,但降水量相对偏少,岳阳降水量1300 mm,华容为1200 mm,大多数县份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是全省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之一,降水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岳阳夏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也达10%。秋旱频率更高,岳阳秋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为30%。大旱年岳阳达6.7%,而常德达10%,属气候干旱。但由于客水较多,平均年入湖水量达3000亿m3,在有一定数量的提灌设施的地方,气候干旱引起灾情将会很轻。因此只在远离溪河、水利设施较差的丘岗地区,田土会因旱引起一些损失,这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东山地轻旱区:主要是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的东部和炎陵县,年降水量在1300~1400 m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还有所增加。但降水时空分布均匀,加上山地多由以花岗岩为母岩形成的土壤,在森林和植被破坏较重的地方,干旱时有发生,尤其天水田和旱土发生干旱机会更多,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星星点点的反映。一些水利设施或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基本无旱。

湘西南轻旱区:主要是怀化市和娄底市、邵阳市的雪峰山各县。年降水量由西向东而减少,怀化降水量1444 mm,而东部年降水量只1170 mm。雪峰山迎风坡降水较多,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还有所增加(以中部降水量最大)。武冈、城步、泸溪、辰溪、麻阳、溆浦、新晃等县丘岗地区,夏秋干旱仍然很严重。溆浦夏旱年频率达3.7%,秋旱年频率达40.7%,夏秋连旱大旱年达7.4%,特大旱年达3.7%。由于该区山地森林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受干旱危害很轻,仅开发过量的一些丘岗、天水田受干旱危害较重。在卫星遥感图上一些地方反映基本无旱。

南岭轻旱、基本无旱区:主要为桂东、汝城、郴州、宜章、蓝山、宁远、道县、江永等山区和江华县,大部年降水量在1400 mm左右,道县、蓝山、江华、桂东,汝城为全省5个多雨中心之一。该地降水基本上能满足作物需要,降水的年际差异虽然很大,但80%的年份降水量仍在1000 mm以上,一般不对农林作物构成干旱危害。由于该地区有一些岩溶山地,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仍然有夏秋干旱发生,尤其是一些天水田或水利设施较差的田土,受害也不轻,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西北中、重旱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以及安化县,岩溶普遍,干旱危害仍然很严重。春季降水(3~4月份)较少,对春种作物造成一定危害;7~8月份降水虽然较多,但水分渗漏严重,加上土层薄,土壤保水性差,因此山地田土极易受旱。该区森林破坏严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遥感解译图上山地和田土的干旱等级仍然很高。

10.1.2 低温冷害

(一)低温冷害特征

主要是春季低温冷害(包含3~4月低温,以及5月低温),秋季低温(主要是指寒露风),还有冬季的低温和冰冻。寒露风是晚稻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寒露风危害晚稻的气象因子是低温,不同品种的抗害能力不一样。

1997年9月12~13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我省,日均气温由27℃~28℃降至22℃以下,13~19日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连续3天及以上日平均温≤20℃的寒露风天气。长沙连续三天及以上日平均气温≤20℃寒露风出现在9月14日,按时间排居历史第二位。这次寒露风持续16天,其间最低日平均气温16.2℃,日最低气温12℃,平江县达9.5℃,长沙市24小时降温13.8℃,48小时降温14.9℃。长沙11 天无日照,9月中旬、下旬日照时数仅为49小时,比常年偏少46.5%。全省有5万亩晚稻,其中杂交稻85%左右,早中迟熟品种比例为1∶5∶4,湘北中熟多,湘南迟熟多,杂交稻以V46、V64为当家品种,常规稻以湘晚籼1号、余赤为当家品种。自北向南有70%~80%的晚稻在寒露风出现前齐穗,20%~30%在寒露风到来后抽穗,受害严重。

(二)低温冷害遥感调查

我们选取发生在1997年9月的一次涉及面广、强度大的寒露风作为典型个例进行遥感分析。

(1)亮温与地表温度:利用星载辐射计测量大气窗区辐射可用来探测地表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陆地表面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强度差异来分析热状态的变化规律。

绝对黑体的光谱辐射强度服从普朗克(Plank)定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c1、c2为波尔兹曼常数,λ为波长,T为绝对温度。

当辐射体为黑体(如果在任何波长λ,有光谱比辐射率,则此物体为绝对黑体)时,这个温度就是物体的温度,否则,它就是物体的等效应黑体辐射温度,或简称亮温(亮度温度)。

假定地表面红外窗区通道的比辐射率为1,即可由卫星测得的辐射能量(计数值经过定标处理)用上述公式得到地表温度。

虽然地表比辐射率是随地物不同有所变化的,也并不完全为1,即不能把地面亮温简单作为地表温度来处理,但我们可以利用地表亮温的变化来定性地反映同一地物的地表温度变化或差异。

(2)通道选取:在辐射波段中,红外辐射(0.76~1000 μm)与温度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人们也称之为热辐射或温度辐射。其中,3.5~5.0 μm是遥感所用的主要红外窗区之一,对应气象卫星的AVHRR探测仪为第3通道,但此波段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本身的热辐射在能量上大致相当,而8~14 μm是遥感中最常用的红外窗区,对应AVHRR为第4、5通道。由于地表温度通常为200~300 K,其自身的辐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8~12μm红外波段,处于地气系统热辐射极大值位置上,因此,我们选用第4通道作为冷害监测的基本通道。

(3)图像处理

定位处理:根据卫星轨道根数和扫描点的观测时间,计算出该时刻的瞬时轨道参数。由卫星姿态、扫描角和瞬时轨道参数计算卫星瞬时视场所对应的地面观测点的地理经纬度。

投影变换:对遥感图像作兰勃特投影变换。

几何校正:卫星原始图像会因多种原因引起几何位置上的变化,产生行列的不均匀,象元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等多种畸变。畸变的图像给解释分析、位置配准造成困难,因此必须对原始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其方法是:在卫星扫描图像及电子地图上选取河道的拐点和内湖等特征点作为控制点,根据两者的差异,用内插法进行地理位置的校正。

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窗区通道测值进行云检测:AVHRR探测仪在第1、2和4、5通道的灵敏度较高(反射率为0.5%时,信噪比大于3,通道4的噪声温度≤0.1K),因而在范围不大的相邻视场内,观测结果相差应是很小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排除那些受云影响的观测数据。判式如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其中,i为通道序号,Cmax,i和Cmin,i分别为数据阵(即m×n个象元的观测数据)中的最高和最低值,C为阈值。当判别是满足时,即认为这些观测数据有受云覆盖的影响,应予剔除。

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对第4通道云区以外的象元值进行拉伸处理,根据其值域由小到大配以由冷到暖的调色板,且设置云区为显眼的天蓝色,再配上水红色的水系图及省界图。

(4)低温冷害遥感图像分析:从图上看出:湘西及怀化属较冷的区域,洞庭湖区次之,常德、岳阳地区较暖。在上述三大冷暖区中,又存在一些小片的不同地域。如在湘西、怀化冷区中以溆浦的溆水流域,麻阳的辰水、锦江流域,吉首的沱江流域,花垣的花垣河下游,保靖的里耶-隆头沿河等地却要相对暖些。又如常德、岳阳暖区中以慈利的县城东部、澧县的县城北部,岳阳的铁山水库南、北两侧等地要相对冷些。

城镇明显比周围农村要暖些,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长沙、湘潭、株洲、常德、益阳,以及南县、桃江、宁乡、沅陵等市县城区的突出暖色斑块。

使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自1997年9月13日至9月21日寒露风冷害强度指数,标于图中:从图中看出湘西、湘南普遍偏冷,湘中、湘北偏暖,洞庭湖区比常德、岳阳地区略偏冷,其大致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其测值受站点数目的限制,无法反映出更细致的分布特征。对于测站稀少的区域,特别是地形及不规则地区,则无法描述其变化规律。

10.1.3 洪涝灾害

(一)洪涝特征

洪涝灾害包括山洪、江河湖泊泛滥、内涝和内渍。史料中“淫雨连旬”、“江湖水溢”、“大水灌城”、“尽成泽国”等记述比比皆是。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1950年至1998年全省洪涝受灾面积累计达30348万亩,年平均619万亩,成灾面积累计13784万亩,年平均280万亩。特别是近十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在不断扩展,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的平原地带越来越成为人口聚居的集结地和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因此,同样的洪水,遭受灾害的人口及经济损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洪涝发生的频次。据史料分析,湖南省在近3000年的历史中,共有洪涝记载613年,其中全省性洪涝占18.1%,大范围的洪涝占20.4%,部分地区洪涝占61%。

(2)洪涝的地域分布。洪涝的成因主要是降水强度大及连续降水所致,因而洪涝的地域分布与暴雨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以安化为中心的雪峰山端,以道县为中心的都庞岭与萌诸岭之间,以浏阳、平江为中心的幕阜山、连云山西部谷地是3个多暴雨区。慈利、沅陵、安化、张家界、岳阳、常德、浏阳、通道等地大暴雨出现机会较多,易遭洪涝。湖区及四水下游多渍涝。当四水上中游洪水汇注入洞庭湖而渲泄不及时,湖区亦易遭洪涝,此时若遇长江洪水倒灌,极易形成南北顶托之势,洪涝灾害将更为严重。

(3)洪涝的季节性。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无论是全省性洪涝或区域性洪涝,均以夏季最多,冬季少见,春夏连涝频率亦不低。湘中、湘南春涝频率高于湘北、湘西;湘西秋涝频率高于湘中;湘西冬涝比其它地区要多。洪涝灾害与雨季开始迟早和大气环流及雨不定期的自南向北推移密切相关,雨季往往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自南而北先后开始,因而常年4月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湘南,以永州、江永出现机率最大。5月洪涝普遍增多,永州、通道、长沙、芷工、邵阳、安化等地尤为突出。6月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及洞庭湖防汛进入紧张时期。7月洪涝主要出现在桑植、沅陵、芷江、通道一带的湘西北和湘南山地。8月湘东南由于易受台风影响而出现洪涝灾害,其他各地则较少出现,但有的年份台风挺进湘中、湘北,大气环流发生变异,亦可酿成洪涝灾害。

(4)洪涝的年际变化。据史料分析,在公元1400年以前,湖南省大范围严重洪涝年有明显的34年和110年准周期;在1401~1990年间,则有11、34、57、110和186年等较明显的周期振动。

此外,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形成湖南省旱涝同年的特点。即在同一年中同一地点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但以先涝后旱居多。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201~1990年间,旱涝同年占年数24%,而先涝后旱者又占旱涝同年的76.3%,先旱后涝占23.7%。旱涝同年的地域分布有南旱北涝、南涝北旱、南北都旱涝三类。南旱北涝占47%,南涝北旱占27.4%,南北都旱涝的占25.2%。

(二)洪涝灾害等级分区评价

为了综合评价全省山丘区及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等级程度,我们以全省1∶50万的TM影像图的地形地貌解译为基本依据,并考虑气候特征、水系发育程度、土地类型、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将全省划分为29个洪涝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1∶50万TM卫片(TM4、TM7、TM3)单元解译标志如下:

水体:TM卫片表现为蓝色;

滩地:表现为桔红色或棕褐色(无纹理结构);

平原农田:表现为桔红色(块状分布);

岗地:粉白色;

丘陵:黄绿色;

低山:桔黄色(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在200~300 m;

中低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300~400 m;

中山: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400~500 m;

中高山:黑绿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在500 m以上。

(1)评价因子的确定

形成洪涝的因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子有气候方面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暴雨日数、海拔高度等,它们对洪涝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其次为地貌类型、水系发育程度、水土流失状况、植被发育程度等,这些因子对洪涝有一定的影响。洪涝评价因子选取如下:

多年平均降雨量(QY);

暴雨日数(QD);

海拔高度(HG)∶从TM图像中读取;

地貌类型:从TM图像上获取;

水系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水土流失状况:从TM图像上获取;

植被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2)评价模型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Wi——第i个因子在所计算的评价单元中占的权重;

gi——第i个因子的得分值;

G——所计算的评价单元灾害程度的得分值。

根据评价结果及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数字统计集合,划分各地洪涝等级如下:

极度重灾区:洞庭湖区,包括华容、澧县、安乡县、常德市、汉寿、沅江。这些地区的洪涝灾害极为严重,基本上无山丘区的山洪灾。

重灾区:洞庭湖边缘的丘陵区,包括临澧县、桃源县、临湘市、桃江县、岳阳县、湘阴县、望城县,这些地区既有山丘区的山洪灾,也有湖区的洪涝灾害。而浏阳市、永顺县、桑植、张家界市、溆浦县、麻阳县、泸溪县、沅陵县、炎陵、汝城等县(市)的局部地区是山洪灾的重发地。

中度灾区:包括宁乡县、长沙市、长沙县、平江县、株洲、醴陵、怀化、芷江、冷水江市、新化县、祁阳县、东安县、永州市、耒阳市、郴州市、新邵县、邵阳县、邵阳市、邵东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县。

轻度灾区:包括涟源市、双峰市、娄底市、邵阳、新邵、隆回、新晃县、会同县、靖州自治县、耒阳、常宁、永兴。

(三)1998年洞庭湖地区特大洪涝灾害遥感调查

1998年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相继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形成了我省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我们利用NOAA气象卫星、雷达及TM卫星的实时监测图像及调查,分析调查水情和灾情的变化情况。

(1)雨情调查:1998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32.8mm,较正常年份偏多12.8%,其中湘中北地区7次受暴雨袭击。全省发生了四次大的暴雨过程,其中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5 mm,400 mm以上降水量笼罩面积达3.5万km2,日最大降水量为300.7 mm。

1998年雨情特点表现为:一是雨季提前;二是暴雨强度大;三是暴雨频繁且接连发生,几次大的降雨过程集中在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且每次暴雨持续时间在三天以上;四是暴雨中心较稳定,多次重复在湘江、资水中下游、澧水流域和沅水的酉水,导致这些地区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

(2)水情调查:根据NOAA卫星监测所获得的图像分析,5月25日,洞庭湖区的主河道已无法分辨,湖面较枯水期有所增长,湖面水域已增至1890 km2,同时城陵矶下游长江干流江面明显增宽。6月中下旬,湘、资、沅水及洞庭湖区出现第二次集中降雨,洪水大量汇入洞庭湖,导致湖水水位逐步升高,从6月19日NOAA探测图可以看见,洞庭湖水面进一步扩大,湖面水面增至2039 km2。第三次,7月初湘、资、沅水流域洪水刚刚入湖,长江流域上游降大到暴雨,长江洪水倒灌进一步抬高了洞庭湖水位,使洞庭湖城陵矶出现第一个洪峰,水位近34.52 m。第四次,7月20日至26日,澧水、沅水中下游连降大暴雨,相继再次发生大洪水,与此同时,长江洪水入湖量大增,澧水、沅水下游洪水相互夹击,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洪峰水位35.48 m。根据7月28日NOAA卫星传送的图像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处洪水范围增大,顶托严重,湖区淹没范围扩展至新墙、汨罗、湘阴等地,安乡被淹,湖区湖水面积已达2443 km2。第五次7月29日至8月1日,洪峰水位35.53 m,超过历年最高水位0.22 m,8月1日NOAA卫星传送图像显示,洞庭湖湖水面积增至2542 km2,淹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六次,8月15日至17日,长江干流宜昌出现最大一次洪峰,洪峰流量63600 m3/s,正好与澧水、沅水洪水相遇,使城陵矶水位于8月20日达1998年最高值35.94 m,超1954年水位1.39 m。8月22日NOAA卫星探测图像清楚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枝城段严重淹没,江河水面扩展,牌州湾及螺山卡口以上滞水严重,洪水排泄不畅,洞庭湖出水受阻,淹没范围增至石门、长沙、桃源一带,同时湖北荆江,湖南安乡、津市、澧县全线被淹。洞庭湖湖水面积达到2664 km2。

通过调查分析,1998年的水情特点表现为一是入湖流量大,洪峰次数多,由于“四水”和长江洪水源源不断地倾灌洞庭湖,致使洞庭湖出现巨大超额洪水;二是洪水组合恶劣,长江连续出现的8次洪峰与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区间洪水多次遭遇,使城陵矶连续出现5次洪峰;三是长江干流螺山卡口排洪功能的衰减,使长江洪水顶托严重,受长江洪水顶托的影响,洞庭湖区高危水位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

(3)灾情:根据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星载雷达数据(SAR)与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图像叠合处理结果,进行洪涝淹没面积遥感调查。通过计算,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洪涝淹没总面积376.21万亩,受灾涉及18个县(市),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81万亩,农村居民点10.29万亩,水田234.92万亩,旱地19.05万亩,林地13.52万亩,草地0.09万亩,其他用地95.53万亩。经统计,受灾人口2879.9万人,死亡616人,倒塌房屋688600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29亿元。

经图像分析,本地区超过10万亩以上淹没面积的市(县)有沅江、安乡、湘阴、汉寿、澧县、南县、常德市辖区、华容、岳阳县、岳阳市辖区、益阳县等11个市(县)。其中沅江、安乡、湘阴、澧县、汉寿等五个县(市)灾情特别严重。安乡、澧县、津市、常德市辖区、汉寿县等地以溃坝、溃堤为主,其中7个万亩垸溃决被淹。其它市(县)则是以内涝积水为主的洪涝灾害。

6、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1、导致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 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3、个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灾时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受灾的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病的慢性病增加发作机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6)安乡洪水扩展资料

洪水来临前的应对措施

1、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夏秋季降雨集中,洪涝灾害多发,受灾范围广,突发性强。夏秋季节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涝灾害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做好防灾准备,提前熟悉最佳撤离路线。

2、根据当地政府防汛预案,做好应对洪涝灾害准备。为了应对洪涝灾害,各地政府都会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个人应通过政府网站或大众传播媒介提前熟悉本地区防汛方案和措施,包括隐患灾害点、紧急转移路线图、抗洪救灾机构联络方式等。

3、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家庭应自备简易救生器材,以备洪水来临来不及撤离时自救和互救使用。为了在发生洪涝灾害来不及撤离时自救互救使用,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应提前储备家用洪涝救生器材,如木盆等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必要时应提前购置救生衣、应急手电、帐篷等。

4、洪涝灾害撤离时应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家庭煤气阀、电源开关等在洪涝灾害中易受外力影响,发生泄漏,易引起煤气爆炸、漏电等事故,应在撤离时及时关闭。

7、九八年抗洪的感人故事

1998年7月24日晚上,安乡县安造垸突然被凶猛的洪水冲溃,仿佛要把一切吞没。小天才幼儿园就位于溃口的地方,周运兰老师领着30多个孩子迅速撤到了楼上。不久,长沙警备区的冲锋舟劈波斩浪开过来,解放军将孩子一船一船救上岸。洪水越来越急,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旋涡,前来营救的冲锋舟被浊浪掀翻,最后只留下周运兰。派来的另一艘也被卷进了旋涡。
楼房倒了,周运兰被急流冲走,可她奇迹般地抓住机会,擎住了另一幢楼房。她孤身一人,只听见洪水发出猛兽般地咆哮,只看到附近地房屋在一栋一栋地坍塌。
周老师被困的消息揪着人们的心。湖南省委和省军区的领导下达了命令:“决不容许在洪水中留下一个人!”空军派来了直升飞机。可是,风大雨急,建筑物摇摇欲坠,直升飞机不能接近。
一个又一个营救方案都没有奏效。26日晚,已经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周运兰陷入绝境。她思念两岁的女儿,思念正在大堤上抢险的丈夫,她不愿离开这个世界,不愿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
7月26日晚,抢救周运兰方案会商在前线救护指挥部紧急进行。解放军某舟桥团接受了任务:“营救周老师,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周运兰所困的建筑物离溃口处第一栋建筑物之间有七栋楼房,构成斜坡梯形,楼与楼之间相隔30至50米。舟桥团首长经亲自查看,决定以七栋建筑物为支撑点,通过分段漂流,用缆绳连接建筑物的办法去营救。
7月27日,舟桥团几名水性好的共产党员组成了“敢死队”。舟桥团首长担任现场指挥。
营救行动开始了。敢死队员们带着绳索登上了一号楼。接着,通过绳索越过急流,漂倒二号楼。当他们向三号目标进军时,被一排恶浪压在水下。经过两个小时的生死搏斗,终于攀上了周运兰所在的七号楼。
没吃没喝,等待三天三夜的周运兰哭了,敢死队队员也哭了。
敢死队队长李长志毫不犹豫地将救生衣脱下替周运兰穿上。带着体温地救生衣温暖着周运兰。水急浪高,处处是旋涡。李长志背起周老师,由唐学荣扶持着,沿着楼与楼之间的生命之绳,艰难地在沉浮中前进。李长志体力不支了,唐学荣顶了上去。无论绳索怎样飘荡,无论手心中地血泡怎样疼痛,郑海彬总是紧紧拉住生命之绳。经过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周运兰终于得救了。
字数的话......
有点多
只能靠你再修改一下了
选我吧

8、谁能提供下湖南近50年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统计表,或者哪里可以找到?

(1)湖南省历年自然灾害情况统计(1999--2001)
2001年12月31日采集
http://tjsj.baidu.com/pages/jxyd/19/44/_0.html

(2)各地市自然灾害-湖南
长沙市---1831年,大水,围垸多溃,低田无收。1833年4月,大水,西南城外街一带房屋淹塌无数。1834年,大水,围垸多溃。1837年,大水入城,衢巷通舟揖。1844年夏,大水,湘江突涨,围垸皆溃,补种晚稻无收。1869年5月23日,大风拔木,月内连日大雨如注,城中水深数尺,墙屋倾圮无数,街巷捕鱼,饥荒。1906年2月中句,倾盆大雨,连阴至5月之久,降雨共二英尺二英寸半(约670mm),以致积水横决,泛滥于衡、永、长、常四府之交,沿岸纵横上下,各居民之生命财产付之一洗;数百里间,汪洋一片,田亩田禾漂荡无余,死者三四万人,浮尸蔽江,受灾者三四十万人,“皆冻馁之侵,乞食四乡”,此次奇灾,为湖南省二百余年所未有。1911年,因连日大雨,水势骤涨至一丈有余(3.3m多),洪水弥天,几成一大水世界,湘江中漂流尸具,不下数干人。1917年6月间,因湘江上溢,北门一带水深数尺,居民纷纷迁徒,米价陡涨,破户十停五六。1918年5月24日,大雨如注,湘江暴涨,沿河街道水深一二尺(0.5m左右),明道乡围堤溃决,河西镇、霞凝港等处,堤烷半数溃决。长沙省城,河街固已通流,正街亦多被淹。入夏以后,湘中、湘西数遭大水,泛滥十余县,尤以长沙、湘阴、华容等地损失严重,人民苦不堪言。灾民因无衣无食逃来省城者,日有5千人之多。自8月7日起,苦雨连旬,湘水复涨,省河水位,已涨到海关二十六尺以上(8.7m以上)。其时西水同发。1920年,长沙沿河一带,水深数尺,北门外捞湖围、周家冲等地被水冲倒,鸭子铺等地淹没数十里。1924年,湘江泛滥,堤垸田淹,屋宇什物,多付东流,溺毙男女三十余人。1925年大水,最高水位记录为四十棾-(13.7m),市区沿河及靖港等处均成泽国,明道镇之堤垸多被毁。1949年,大水,长沙市南门外灵官渡、天符庙等处水深三尺(1m),西湖桥、小西门、大西门一带均淹水尺余(0.33m多)。沿江马路一带小船通行无阻。最高水位达36.5英尺(11.13m)。长沙县境因湘水及其支流漫布,沿江六十二皖,就倒塌了五十多个,灾情之重,百年罕见。

沉江市---1804年,垸内渍水,垸外无收。1808年,注兰垸大水崩堤,8月31日夜,狂风暴雨,倾倒后墙。1837年,大水,围垸溃,民多溺死。1907年秋,大水溃堤,受灾最重者为晋平大垸,全垸共溃决八处,宽四百余丈(1300m多),深二丈七尺有余(9m多),冲倒房屋,溺毙居民甚多,幸而生存者,无衣无食,灾情惨重。又该县草屋官堤,白兴修以来,十余年未遭水灾,此次亦告倒溃。1910年6月中旬,被冲淹不少。1911年,沅江因益阳水势下趋,陡被水淹,积久淹没,以致补种无田,遍地哀鸣,极为悲惨。1914年春夏间大水,或田亩多被沙沉,或房屋冲毁,或商户资财损失甚巨,或补种晚稻复被虫伤。1922年7月,沅江之种福垸倒溃,受灾最惨。1929年8月,湖水骤涨,南北各垸渍水淹禾,秋收约六成以上。1932年3月,和丰九垸大水浸渍。1935年,南部堤垸全部溃决,县城亦成泽国。1938年6月间,霪雨成灾,江水突涨五六尺(近2m),急流如沸,所架浮桥顿时冲成两段,桥上工人20余人被水荡去,江中呼喊救命之声不绝。门48年,县城全部被淹,水深丈余(3.3m多)。光复烷深夜溃决,农民奔避不及,淹毙二百余人。

邵阳市---1816年5月,大水,舟从东门至曹婆井。1858年7月,搓江水涨数丈余,自仙搓桥以下村落记毁无数。1925年,资、邵两水同时上涨,宣泄不及,致成大患。1949年6月1日至7日,连降暴雨达135.7mm,其中5日一夜达50mm。于是,遍布那阳东南两

乡区域的邵水,急剧上涨。县属卫东乡洪水泛滥,平均水位高出平地二丈多(6-7rn)。沿河一带市镇村落,均被淹没,衡宝公路上的余田桥、铺店二百余栋房屋全被洪水冲走,死亡千余人。水东江、宜春桥两处市区亦全部被毁。总计该乡毁屋二千余栋,淹死三千余人。其中原中一、中二、永安、仁义等九乡虽淹毙人数较少,但其它损失不相上下。8日,资、邵二水洪流相遇时,市区水位上涨之速,甚为惊人。驻足之间,水即趋至,居民一夕数迁。8日中午,水势最高时,资水冲入西门口,越过北门城入临津门街,直趋大同街、府后街,而犀牛塘、爱莲巷一带成了汪洋。排山倒海之势的资水更循三府街、曹婆井入东直街,与汹涌澎湃自东门入城的邵水汇合,两相激荡,淹没了市区最繁盛的东门口一带。这一带水高越过二楼,大小船只相率从城外直放城内,抢救人员。总计邵阳市和那阳县冲毁房屋11561栋,受灾田469510亩,淹死5136人,死牛6519头,冲毁稻谷131450石,煤56200t,冲毁桥梁680座,翻沉船只38艘,损失总值约1200余万元。

常德市---1848年7月,大水,西堤溃决,漂没民庐无数。]849年4-5月,水涨堤皖尽溃,漂没民居无算,户口多灭。1909年6月中旬,沉漫二水同时并涨,洞庭湖水位剧升,滨湖区域如华容、南洲、安乡、漠洲、安福、常德、龙阳、抚江、益阳、岳州、临湘等县,均催巨灾,水势至8月下旬仍未消退,全省大部分地区皆陷饥慢,流离转徙各地的饥民达数十万之多,为充饥,树根草皮剥挖都尽。1910年6月中旬,常德各属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加之黔水建瓴而下,以放酿成巨灾。常德府城冲毁村庄,倒塌屋宇,淹毙人口三百余名;郡城六门,闭者凡五,附城居民逃水入城,露宿城上,几无隙地,城内亦为积潦所浸,深者灭顶,浅者没膝,水蒸之气,积为瘟疫,死亡日百数十起。近城数十里,堤烷几十余,仅一连八障尚存,余则尽成泽国,漂没人畜庐墓无数。 1916年3月,大水.长沙以湘江上溢,鹿都等处棉花、大麦,被淹没无收。滨湖一带,夏间因荆河洪水倒灌而入,来势甚猛,突涨八尺(2.67m),田亩房屋损失极巨,各地居民多因不及迁避,溺死者不计其数。 1918年,因抚水、谨水亦同时暴涨,常德县属后乡各地尽成泽国。未溃之障及偏肢地方,溃淹甚重,十存二三。1922年7月,常德之门板洲倒溃,多成泽国。1948年,二十九个乡溃决二十个乡,受灾田亩五十三万余亩,灾民三十余万凛集县城。1988年8月底、常德市普降暴雨。沉水突涨,一夜之间汹涌的洪峰冲进沿江街道,瞬刻之间淹没了厂房、仓库和住宅。

永州市---1826年夏,大水,树木庐舍多顺流漂下。

末阳市---1826年6月门口至7月30日不雨,至30日夜,降大雨,人皆喜出望外,

但至31日辰时马水、敖山、得江、芭蕉、淝江、大陂市等处胶发,水突由地涌上,霎时平

地水深丈余(3.3m多),沿流冲激漂没庐舍、人丁、牲畜、什物无数,高燥之禾概被泥水浸坏,至卑湿处甚者尽为浮泥沙石所压,经界不分俨为培楼。1853年7月22日起,大雨如注,至28日夜稍息,大水陡涨数丈,民房漂沉无数,早稻尽为淤压。1906年6月,大雨如注,耒河水涨数丈,交河水涨十余丈(4m多),漂没民居无数。1949年,自春至夏连月霪雨,洪水遍及全省五十七县市,尤以湘南耒阳、常宁,湘东的茶陵,湘西的沅陵、乾城、永绥、武冈、洪江、新宁,湘中的湘乡、湘潭、长沙等县为甚。滨湖十一县自6月初旬以来,各地又连降暴雨,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山洪暴发,波涛漫野,人畜飘流,加之西水同时并涨,洞庭湖宣泄不及,水位急增,西水(长江)较上年高一尺余(0.33m多),溃决堤垸较上年尤多,垸田多成巨浸,渍水深者丈余(3.3m多),浅者也有数尺,酿成巨灾。全省共溃垸41个,受灾田亩1535万亩,死人57877人,冲毁桥梁1520座,各项财产损失共达1.5亿银元。

湘潭市---1849年6月,大水,城覆倾,下游流民数万散居城乡,饥疫并行。1858年

7月,雨游丝,涟水涨,坏民居千余。1885年6月,大水,先时水陷城西北隅五丈许(16.7m

左右),耆老以为50年无此灾。1912年9月13日湘潭至邵阳、新化一带大雨倾盆,溪水陡涨,濒河一带两次所种秧苗全部淹没,漂去民屋甚多。

益阳市---1815年秋,大水入城。1818年8月,大水,城内水深四五尺(1.5m左右)。

1831年,大水,民饥,二里泥溪山水暴涨淹毙29人。1868年夏,大水,湖乡堤垸多溃,漂没人民庐舍。1911年,城堡一带尽被浸灌,平地水深一丈(约3.3m)有奇,衙署仓狱铺户

皆在水中,民悉楼居,无楼者亦架板为阁,二堡淮商盐局存盐及常平仓谷五千六百余石被

淹没损坏,城外堤垸或溃决或漫溢,灾民荡析离居,号啼之声数十里不绝。1914年春夏间

大水,或田亩多被沙沉,或房屋冲毁,或商户资财损失甚巨,或补种晚稻复被虫伤。 1922

年7月,益阳之西林垸倒溃,多成泽国。1924年,水灾,受灾人口达276595人。 1925年

6月,资江山洪泛滥滔天,灾情之重,为近百年所未见。1931年,四次被灾,附城水灭屋

顶。1932年3月,沅江和丰九垸大水浸渍,益阳皆纷纷报灾。1933年5-7月间,霪雨不

止,除大水外,又有山洪暴发,灾情更重。 1935年6月下旬起,连续霪雨两月,湘、资、沅、澧四水并涨,同时荆江暴发,倒灌洞庭,滨湖各地堤垸皆溃,水位较1931年高出二尺有奇(0.67m多),各县灾民聚集山颠、高丘,嗷嗷待哺,其情甚惨,受灾之重,与1931年无异,灾情严重之县有益阳、常德、岳阳、沅江、汉寿、南县、澧县、安乡、湘阴、华容、临湘、慈利、石门、临澧、平江等十五县(一般遭灾的有二十三个县未统计在内),溃垸 1659个,溃垸田近390万亩,渍垸田283个,被渍田166万余亩,受灾人数410余万人,淹死近3.8万人,损失稻谷2919万余担,房屋、器具、牲畜及其他损失近1583万元。1936年立秋前后,各地先后大雨倾盆,湘江上涨,湘中、湘南一带,到处山洪为患,秋水成灾,益阳、沅江所辖九垸,夏秋之间,连旬大雨,积水无处可泄,一望无涯,概未插种,冬间奇荒。是年6月,益阳第五区大桥乡,金沙乡等处竹山发现第二龄蝗虫,漫山遍野,千百成群,损失庄稼百余万元。1938年6月问霪雨成灾,资江沿河两岸浸没。1948年5月18日,资水一昼夜间陡涨一丈六尺(5m多),益阳县城水深达六尺(2m),淹死三百余人,冲毁房屋千余栋,损失二千余亿元。

资兴市椧-1808年,洪水,长富桥圮。

衡阳市---1801年,大水,蒸水骤涨,沿河一带冲毁田亩房屋,淹毙人口数人。1905

年,西北两乡蛟水陡发,田亩房屋间被冲淹。 1930年,入春以来,霪雨数月,大水泛滥,种子漂腐过半,耕作愆期,米价飞涨。1932年3月,水灾损失财产约二百余万元,灾民约3万余人。1933年5-7月间,霪雨不止,衡山、衡阳大水。1936年立秋前后,大雨倾盆,湘江上涨,四乡田亩一片汪洋,淹坏黄苗达1200多亩。 1937年7月11日起,天雨不止,湘江上溢,蒸耒两水横流,城市河街水深数尺,乡区低田概被淹没,其中四区淹没禾苗达8万余亩。1949年,衡阳市东岸街道,舟行无阻,西岸的中山北路、沿江西路、自铁炉门以下至北门草后街,水深或达丈余(3.3m多),或七八尺(2.5m左右),墙、屋多数倾倒,衡阳县和衡阳市合计冲毁房屋8737栋,被灾田亩98万余亩,居民走避不及,淹毙2万余人,仅市合江套一地即捞获死尸2000余具,其它牲畜财物损失无可数计,灾情之巨,为近三百年来所仅见。

津市市---1862年6月,久雨,7月19日,大水,酉时西北城决二口,冲坏墙、屋无

数,多安桥记,溺死约千余人。1908年7月17日,而有冲破城堤之灾,罹灾者七八十人,

牲畜遍地,瘟疫起。1909年,复大水,城堤如故,下流之垸竟无完者,其灾较前尤烈,饥

荒遍野,城市不安。1916年3月,大水,长沙因湘江上溢,鹿都等处棉花、大麦,被淹没

无收。滨湖一带.夏间因荆河洪水倒灌而入,来势甚猛,突涨八尺(2.67m),田亩、房屋

损失极巨,各地居民多因不及迁避,溺死者不计其数。 1931年,大水,溺死三千多人,绝食者二百余户。 1935年7月5日,澧、澹、涔三水齐发,堤破城圮,城中庙宇倾倒无数,据《湖南大公报》载:嗣因石门、慈利山洪暴发,河流汇注,水势尤为汹涌。澧县4日一晚暴涨丈余(3.3m多),一片汪洋,形成泽国,房屋较矮者,已淹没屋顶,较高者亦已平檐;全城已无寸土陆地;至5日下午2时,县城被水冲倒,孤儿院、贫民工厂、救济院、监狱(犯人六十余名)男女所有人员,皆同归于尽,商店住户,总计淹死2000余人,县长存亡莫卜,全城人口死于水灾的达三分之一,损失财物在数百万元以上。1948年,澧水上游津、澧一带堤垸亦多溃决,水淹面积约为各该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5月23日至6月上旬,全省霪雨兼旬,湘、资、沅、澧四水同时暴涨。7月,长江水位又猛涨,滨湖十一县多数堤垸相继溃决。从津市沿江以下大围垸、七里湖、茅里湖、民康坑,安乡的羌口、安陆垸,迄南县的马灯油,三百里内尽成泽国,仅有少数树梢、屋顶和堤面露出水面,为灾民栖身之地。岳阳、临湘、益阳滨湖一带的堤垸已尽数溃决。八百里洞庭湖恢复了旧观而且过之,白浪滔天,不见边际。滨湖十一县共661垸,溃决了306垸,受灾田亩近606万余亩,损失稻谷近2674万余石,耕牛1.6万余头,冲毁房屋2万栋,淹毙8300余人,灾民230余万,非赈不生者180万人。余如湘潭、浏阳、平江、泸溪、祁阳、东安等37县市,灾情亦甚严重。总计全省受灾面积达945kmz,受灾土地800余万亩,灾民440万人,财物损失约合当时币207万亿元。1991年7月1日,暴雨洪涝,渍垸2个,内渍面积24.25万亩。

醴陵市---1809年,大水,冲坏房屋。1826年7月30日,大水,渌江萍、醴两源同

时水发,平地顿深丈余(3.3m多),两河滨居民田庐淹毙漂塌不可胜计。1869年6月5日,

大水,先连日雨,是日午时水始涨,至戍时平地水深五六尺(1.5-2m),丈余(3.3m多)

不等,坍塌屋宇,冲坏田禾无算,而东乡之明兰寺李家山,北乡之官庄,潭塘等处地方被

害较1826年尤惨。1914年5月,大水,27日水泛溢,几与1826年埒,淹没田禾庐舍牲畜

无算。8月20日,又大水,县城内同德堂同仁药局皆圮,渌江桥坏一墩两塔,沿江田庐冲

坏无算。一年中三次发水,全境遭灾严重。1924年夏,大水,沿湘、渌、南河一带,纵横

百里,浸及兼旬,损失稻谷数十万石。1926年6月31日,大水。6月29日,大雨倾盆,连日未止,山洪暴发,城东明伦堂水深四尺(1.33m),县城房屋塌九百余栋。1940年6月27

日,大水,山洪暴发,东乡王仙沩山大林桥、小林桥、庄埠、北乡黄獭嘴、黄梁桥、夏平桥、新阳等处房屋多被冲倒,淹毙数十人,沿河田亩尽成砂砾。伪山龙旦冲谢宅后地震有声甚厉,俄而山崩破宅舍杉松而下,一水并泻如瀑布,数日乃竭。 1942年夏大水,隔旬再涨,上东乡一带田庐多被冲毁,6月20、21日,7月l、2日均大雨倾盆,河水喷溢,平、浏两县之水泛滥于渌江流域。

岳阳市---1861年,巴陵之穆湖、汩江及各都沿湖四十八汊大水,向之高田去水丈余者,此次水涨,亦沦入巨浸,庐舍坍塌几尽,实为二百年来未有之事。1872年,大水,穆村暨一、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十一等都尤重,成灾七分。1878年,大水,尤以一、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九、三十、三十一都为最重。1911年,西乡各处境内所有禾苗、杂粮、棉花等物,皆漂荡无余,农民痛哭无声,悲惨万状,损失人口不少。1913年,大水,岳州东南北三乡横广三百余里,夏季时一度被淹,损失甚巨。6月6日,毛田暴雨一天,山洪淹满田贩,平地水深丈余(3.3m多),水齐屋檐,人从屋顶爬出逃生。1918年,5-7月雨少,苦旱,高田失收。但自8月7日起,苦雨连旬,湘水复涨,两水同发,围堤冲溃者亦多。1931年夏,霪雨。5月17日,广兴洲倒垸,湖田全部受渍,到处暑边还未退水,秋作全部失收。1933年,河西水位高过堤面1m多,围堤全倒,靠河和江的堤,到冬季,境内渍水才全部退尽,全年无收。1937年秋季,大水,仅敦厚垸溃决,淹没田亩千余亩,中洲大垸溃决,淹没田亩二万余亩,全县损失无法匡计。1949年,自春至夏,连月霪雨,5、6月合计雨量为667mm,为当年总雨量的一半。6月初旬,各地复连降暴雨,6月5日晚,暴雨倾注,终宵未停。6月27日,广兴洲溃垸,建设垸 口出险,倒房349间,减产450万斤。另有泗复垸,巴江、管棚、万家、普丰、罗家、黄安、保安、合兴、永安、清福(现属湖北监利县)、自成、五沟等垸或溃决,或漫溢,共淹田近6万亩,损失稻谷1714万余斤(857万kg),全县这一年因水灾受害面积近25万亩,减产稻谷2382万斤(1191万kg)。1988年9月12日14-20时,长江洪峰通过城陵矶,水位33.73m,超过警戒水位1.73m,岳阳市一些地方和城陵矶镇进水,水深1m多,岳阳市宾馆后面有一栋靠湖的二层楼倒塌,伤5人,死8人。

冷水江市---1931年,山洪,锡矿山矿窿全淹,炼厂冲毁,失业矿工八千余人。

洪江市---1931年河水一日数涨,冲去千数百家,淹没人口牲畜无数,沿江木牌漂流,失损约二千余万元。

湘乡市---1805年6月,大水,测水桥圮,淹没民庐甚多。1912年6月27日,猛雨一夜,山洪暴发,加以涟水上游兰田等处水势更猛,因而造成特大水灾,沿河两岸稻田、房屋被毁殆尽,人畜漂没无数。大水过后,灾荒四起,秋收时全县疫疾流行,患者不间户数,许多田禾无人收割,人口死亡很多。

9、洞庭湖是如何调蓄洪水的?

1950年冬经毛泽东批准,由湖北、湖南两省百承担,1952年4月5日,工程全面开工,参加工程的工农兵群众达30万人,经过3个月的奋战,到6月20日全部竣工。整个工程包括在荆江以南,安乡以北,虎渡河以东,920多平方度公里的地区,建筑了一个大型水库(蓄洪区);在水库北端太平口地带,建筑了一座长达1054米的进洪闸;在水库南端的黄山头知地带,建筑了一座长达3360米的节制闸;在水库的四周建筑了一道围堤,包括安乡河北堤,黄天湖新堤,虎渡河东堤等等,在荆江北岸对长达133公里的荆江大堤进行培养加固工作。荆江分洪工程竣工后,水库(蓄洪区)道可容纳洪水60亿立方米,使江汉平原300万人民、800万亩良田免遭洪水灾害,每年30多亿斤稻谷和1.2亿多斤棉花生产得到保障。同时能保证长江航运畅通,便利东西物资交流,特别是在湘内、资、沅、澧四水同时涨水时,扼止长江洪水经虎渡河流入洞庭湖,在分洪时,可减少长江由四口流容入洞庭湖的洪量,减少了洪水对洞庭湖的威胁。

10、1998年年大洪水有什么感人事迹

1998年7月24日晚上,安乡县安造垸突然被凶猛的洪水冲溃,仿佛要把一切吞没。小天才幼儿园就位于溃口的地方,周运兰老师领着30多个孩子迅速撤到了楼上。不久,长沙警备区的冲锋舟劈波斩浪开过来,解放军将孩子一船一船救上岸。

洪水越来越急,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旋涡,前来营救的冲锋舟被浊浪掀翻,最后只留下周运兰。派来的另一艘也被卷进了旋涡。楼房倒了,周运兰被急流冲走,可她奇迹般地抓住机会,擎住了另一幢楼房。

她孤身一人,只听见洪水发出猛兽般地咆哮,只看到附近地房屋在一栋一栋地坍塌。周老师被困的消息揪着人们的心。湖南省委和省军区的领导下达了命令:“决不容许在洪水中留下一个人!”空军派来了直升飞机。

可是,风大雨急,建筑物摇摇欲坠,直升飞机不能接近。一个又一个营救方案都没有奏效。26日晚,已经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周运兰陷入绝境。她思念两岁的女儿,思念正在大堤上抢险的丈夫,她不愿离开这个世界,不愿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

没吃没喝,等待三天三夜的周运兰哭了,敢死队队员也哭了。敢死队队长李长志毫不犹豫地将救生衣脱下替周运兰穿上。无论绳索怎样飘荡,无论手心中地血泡怎样疼痛,郑海彬总是紧紧拉住生命之绳。经过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周运兰终于得救了。

(10)安乡洪水扩展资料:

1998年洪受灾情况: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1998年长江的洪水和1931年、1954年一样,都是全流域型的大洪水,但洪水淹没范围和因灾死亡人数比1931年和1954年要少得多:——洪水淹没范围小。

1931年干堤决口300多处,长江中下游几乎全部受淹。1954年干堤决口60多处,江汉平原和岳阳、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受淹,洪水淹没面积317万公顷(4755万亩),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

1998年长江干堤只有九江大堤一处决口,而且几天之内堵口成功,沿江城市和交通干线没有受淹。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翻阳湖共溃垸1075个,淹没总面积32.1万公顷(482万亩),耕地19.7万公顷(295万亩),涉及人口229万人,除湖南安造垸为重点垸,湖北孟溪垸为较大民垸,湖南湾南垸、西官垸为蓄洪垸外,其余均属洲滩民垸。

与安乡洪水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