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德历年有哪几次大洪水?
98年洪水,还立了
常德抗洪纪念碑
,碑顶上3块赭红色“人”字形巨石
重叠成“众”字直指沅江上游
,象征常德人民众志成城的英雄气概,
时刻提醒人们莫忘1998年的那场洪灾
,一转眼就二十多年了。
2、湖南多地洪水侵袭是怎么回事?
连日强降雨致湖南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共紧急转移63.38万人。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2日表示,要把防汛抗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以最高的标准、最硬的举措全力迎战此次超历史最高水位洪水。
6月以来,大范围的暴雨袭击三湘大地。据湖南省气候中心统计,当月该省平均降雨量破历史极值,位居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位,其中6月22日以来的当月最强降雨过程仍在持续,强度指数为历史第一高值。
受强降雨影响,湘江干流全线、资水中下游、沅江干流全线及洞庭湖区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站点出现超历史水位洪水,洞庭湖区益阳沅江市区河段、岳阳湘阴县城河段继续在保证水位以上上涨。
7月2日8时,湘江、资水、沅水及湖区共52站超警。当日,继超过1998年的历史最高水位后,湘江长沙站水位一路上涨,并于当晚8时迎来洪峰,最新的“历史最高值”定格在39.49米,超保证水位1.1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31米。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日初步统计,6月22日以来的降雨共造成湖南14个市州127县市区1334个乡镇403.07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63.3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27.09千公顷,倒塌房屋10764间,直接经济损失103.36亿元。
面对连日来的强降雨,湖南全省上下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抗灾救灾。鉴于灾情不断发展,湖南省减灾委办公室、省民政厅于7月1日21时启动省级Ⅱ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15个工作组赴重灾市县查核灾情,帮助和指导救灾工作。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日透露,目前湖南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已由Ⅲ级提升至Ⅱ级。从6月22日至7月2日8时,该厅共收到1188起灾情反馈,紧急转移16315人,成功预报40起,避免人员伤亡1503人,避免经济损失14516万元。
来自湖南旅游部门及各景区点的公开信息称,截至7月2日18时,湖南全省暂停运营的景区景点或项目共涉及160余家,其中永州东安县、祁阳县暂时关闭了境内所有景区,以确保游客绝对安全。
3、1996年沅江发生特大洪灾,境内几乎全部被水淹没,国家和省政府采取了哪些抗洪抢险的措施。
我是大通湖的,我参加了当年的抗洪抢险
当初国家有调动一个师的兵力赴沅江抗洪,主要地点在南大,胜天,黄茅州,茶盘洲的洞庭湖沿线抗洪,但是茶盘洲等地没能保住,但是南大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保护了当地夏粮收割的工作,还调动了一大批船只以及直升机运输抗洪物质,确保了抗洪的局部胜利
4、湖南6.22超历史暴雨洪水有什么特征?
最近,湖南省防办组织省气象、水文部门对6月下旬至7月初的强降雨过程作了全面分析,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影响,6月22日至7月2日(以下简称“6·22“),湖南大部分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最终形成了湘水流域性特大洪水、资水及沅水、洞庭湖区大洪水,给湖南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损失。
今年以来(1月1日至7月12日),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1051.5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915.9毫米偏多14.8%。入汛以来(4月1日至7月12日),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743.2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640.1毫米偏多16.1%。6月1日进入主汛期以来,全省连续发生多次强降雨,特别是6月22日至7月2日,发生超历史暴雨洪水。
造成此次暴雨洪水的天气原因,主要是由于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所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相对比较稳定,22日形成的梅雨锋雨带在湖南摆动,水汽通道也相对稳定,湖南处于副高边缘和强水汽输送带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与此同时,北方冷涡系统维持时间较长,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扩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南方上空,导致了湖南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发生。
此次强雨带分三个阶段在湖南境内来回摆动,6月22~24日强降雨带位于湘中以北,25~28日移到湘中以南,29日~7月2日北抬至湘中以北。
此次暴雨洪水,有六大基本特点:
1、累计雨量多。6月份全省降雨总量达407.1毫米,是多年同期平均雨量的1.7倍,比历史同期记录最大的1954年6月降雨384毫米多23毫米,比1998年6月降雨多70毫米。“6·22“,全省平均降雨270毫米,其中6月29日至7月2日3天降雨达117毫米。流域分布上,湘江326.3毫米、资水345.8毫米、沅江248.6毫米、澧水134.3毫米、湖区333.5毫米;市州分布上,最大为长沙市452.0毫米,其次为岳阳市387.0毫米,娄底市375.7毫米。益阳、湘潭、邵阳也分别达到363.9、322.3、312.8毫米。全省共83县降雨超过300毫米,59县超过400毫米,23县超过500毫米。累计点最大降雨为浏阳市大围山镇玉泉站雨量824.0毫米,其次为浏阳市古港镇寒婆坳站719.0毫米,沅陵县官庄镇三渡水站690.0毫米。
2、持续时间长。6月份30天有20.5天下雨,“6·22“过程持续到7月5日,共有25天降雨。其中“6·22“集中降雨持续时间长达11天,创1951年以来区域性暴雨(≥4站)持续时间的历史新高(10天,2002年7月17日—26日) 。
3、时段降雨强。许多地方时段降雨强度特别大,最大1小时、3小时、6小时降雨分别为157毫米(隆回县7月1日1时—2时、189毫米(宁乡县老粮仓7月1日7时—10时)、290毫米(宁乡县老粮仓7月1日5时—11时),暴雨经验频率超200年一遇。一日最大降雨为双牌县黄柏洞站7月1日降雨322毫米,其次为沅陵县官庄镇三渡水站6月23日降雨293.0毫米。
4、影响范围广。6月22日发生的强降雨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其中降雨超过300毫米的笼罩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湘水下游、资水流域,沅水流域,以及东洞庭湖地区;降雨5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0.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湘水下游、资水流域柘溪水库库区,沅水流域五强溪水库库区,以及湖区汨罗江流域。湘水、沅水、资水和洞庭湖区水位全面上涨,出现“三江闹湖南”的罕见汛情。
5、河流水位高。受强降雨影响,湘江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资水及沅江发生了大洪水,湘江、资水、沅江三条河流洪水同时在洞庭湖遭遇,形成洞庭区大洪水,这是多年少有的。其中湘江干流全线、沅江干流全线、资水干流除冷水江至新化河段外以及洞庭湖区一半的堤段均超保证水位。全省共有104站次超警,其中29站次超保证,13站次超历史。
湘水长沙站7月3日0时12分洪峰水位达39.51米,超警戒水位3.51米,比实测历史最高水位1998年的39.18米高0.33米,洪水重现期达50年一遇。湘水中游零陵区老埠头站、祁阳县祁阳站,祁东县归阳站分别发生了超实测历史最高水位0.14米、0.59米、0.71米的洪水,洪水重现期分别达30、50、50年一遇。湘江控制站湘潭站洪峰水位为41.23米,排历史实测第3位,为1995年以来最高。资水桃江站洪峰水位44.13米,距历史最高水位仅0.02米,洪水重现期约30年一遇。沅水桃源站洪峰水位45.43米,洪水重现期约30年一遇。
湘江下游一级支流涟水、浏阳河、捞刀河、沩水,资水一级支流夫夷水,沅水一级支流莳竹水等多条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其中涟水娄底站、湘乡站,浏阳河朗梨站,捞刀河罗汉庄站,沩水宁乡站分别发生超实测历史2.61米、0.01米、0.75米、1.63米、0.23米的洪水,洪水重现期分别达100、50、50、50、100年一遇。夫夷水新宁站发生超实测历史1.36米的洪水,洪水重现期达50年一遇。莳竹水党坪站发生超实测历史1.54米的洪水。
6、入湖流量大。湘资沅澧“四水“中,湘水、资水、沅水几乎同时发生洪水,洪峰在洞庭湖遭遇形成恶劣组合,入湖组合流量达81500秒立米,为有资料以来最大入湖流量,比1954年、1998年入湖最大流量64400、61100分别多17100、20400秒立米。使得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涨,洞庭湖区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全线超警戒水位,1/2堤段超保证水位。由于三峡水库几次减少下泄流量,有利于洞庭湖出流,最大时达到49400秒立米,城陵矶站洪峰水位仍达到34.63米,超警戒水位2.13米,超保证0.08米,排历史实测第5位。
做好防洪抗洪是打的有准备之仗,要有远见卓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5、沅江水资源量超过黄河?
水资源量解释如下:生态用水 是指动物、植物能够保持正常生存状态所需要的水。地下水出现严重漏斗造成地面下陷、海水入侵状态,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环境用水 一是指保持水体自净能力的用水(河道内环境用水);二是指河道外的城镇绿化用水、防护林草用水等以植物需水为主的环境用水;同时应包括湿地、湖泊、城镇河湖补给水等。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动态水量,一般用还原后的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水资源总量 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顾表和地下的产水总量。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河川径流量中的基流部分是由地下水补给的,而地下水补给量中又有一部分来源于地表水入渗,因此计算水资源总量时,应扣除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计算部分。典型年 按照一定的设计标准,如频率为10%、50%、90%等,在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中,分别选出丰水年、平水年或枯水年的典型,统称为典型年。根据各典型年的降雨、蒸发、径流的年内分配情况,可以分析各项工程的工作条件或效益情况。丰水年 又叫多水年、湿润年。在实测资料系列中,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比较大的一些年份。设计丰水年的频率相当于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频率曲线上的频率,小于25%。设计丰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可按某一典型丰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求得。枯水年 又叫做少水年、干旱年。在实测资料系列中,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比较小(即较干旱)的一些年份。设计枯水年的频率相当于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频率曲线上大于75%的频率。设计枯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可按某一典型干旱年的年内分配情况求得。平水年 又叫中水年、一般年。在实测资料系列中,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一般大的一些年份。设计平水年的频率相当于年降水量或年径流量频率曲线上的频率,为50%左右。设计平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可按某一典型平水年的年内分配情况求得。地下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空隙中可以流动的水体。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可分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根据含水空隙特征,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还可以根据水质和水温等来分类。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它分布广泛,比较稳定,是农牧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但在有些情况下,地下水会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地下水上升,会影响作物生长或招致土地沼泽化和盐碱化,在工程或矿山建设中会淹没基坑。区域性的过量开采,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沉降、水泵抽不上水、海水入侵、水质变坏等。因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工作中应加强观测调查、研究分析,做到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开来利用。作物需水量 即作物田间需水量。作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生育期消耗于蒸发的水量,包括棵间蒸发量、叶面蒸发量。以毫米或米3/亩计。作物需水量的多少,因地区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地下水位的高低)、农业措施、作物种类、品种及产量水平的不同而异。可通过实验资料确定。叶面蒸发 又叫叶面蒸腾、植物散发。作物的叶面蒸发与作物品种、生育阶段、气候因素、土壤水分移动条件、养分状况等有关。叶面蒸发强度以毫米/天计,整个生育期的叶面蒸发量以毫米计,可通过实验测定。棵间蒸发 作物植株间的土壤(旱田)或水面(水田)的水分损失。棵间蒸发随气候因素及植株覆盖的程度而变化。棵间蒸发强度以毫米/天计,整个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以毫米计,可通过实验测定。作物田间耗水量 作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生育期消耗的水量。以毫米或米3/亩计。对干旱田,作物田间耗水量即作物需水量;对于水稻田;为作物需水量与渗漏量之和。作物田间耗水量是规划、设计灌溉工程和计划用水的基本依据。
6、常德最近 沅江是不是涨水了啊?
现在是枯水期,沅江没有涨水,我家住在沅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