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怎么形成冰雹

怎么形成冰雹

发布时间:2021-07-06 19:30:54

1、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与雨、雪一样,冰雹也是从云中掉下来的。不过能降冰雹的云并不是一般的云,它是一种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积雨云和各种云一样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气上升凝结形成的。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气压降低,体积膨胀,这时若与周围没有热量交换,由于膨胀消耗能量,空气温度就要降低,这种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冷却。根据计算,空气每上升100米,温度就会降低1℃左右。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容纳水汽是有一个限度的,即为“饱和”,温度降低后,空气中可能容纳的水汽量就要降低。因此,原来没有饱和的空气在上升运动中由于绝热冷却可能达到饱和,空气达到饱和之后过剩的水汽便附着在飘浮于空中的凝结核上,形成水滴。当温度处于0℃以下时,过剩的水汽就会凝华成很细小的冰晶,而水滴又与这些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漂浮在空中的云。

由于大气中的空气运动形式不同,于是形成的云的形态也各有不同。因对流运动而形成的云有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等。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积状云。而积状云都是孤立向上发展的云块,因为在对流运动有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之分,在上升气流区往往形成了云块,而在下沉气流区就成了云的间隙,有时可见蓝天。积状云因对流强弱不同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云状,它们的云体大小悬殊很大。如果云内对流运动很弱,就达不到凝结高度,就不会形成云,只有干对流。如果对流较强,就能形成浓积云,云厚可以达4~5公里。如果对流运动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积雨云,云厚可达10公里左右,云顶边缘变得模糊起来,云顶还常扩展开来,形成砧状。一般的积雨云产生的都是雷阵雨,而只有那些云体非常高大,云中有强烈的上升气体,云里有充沛的水分,而且发展旺盛的云才能产生冰雹,而这种云也通常被人们叫做冰雹云。

这种被人们称为冰雹云的云又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水滴、冰晶和雪花。同时一般还分为三层:最底面一层温度在0℃以上,由水滴组成;中间温度为0℃至-20℃,由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组成。冰雹云中的气流是十分强盛的,通常在云的前进方向,有一股强大的上升气流从云底进入又从云的上部流出。同时还有一股下沉气流从云后方中层流入,从云底流出。而这里通常也是多出现冰雹的降水区。这两股气流是与环境气流相通的,所以一般强雹云中气流结构比较持续。上升气流能给冰雹云输送充足的水汽,同时又能支撑冰雹粒子停留在云中,使它们在长到相当大的程度时才降落下来,而这就是冰雹。

2、冰雹是如何形成?

当空气中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
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
在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冰粒会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渐变大、变重,
等到上升气流无法负荷它的重量时,冰粒便会往下掉,但这时的冰粒还不够大颗,如果这时能再遇到一波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继续吸收小水滴凝结成冰。
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结下,冰粒就会愈来愈大颗,等到冰粒长得够大够重,又没有足够的上升气流能够再将它往上推时,就会往地面掉落。如果到达地面时,还是呈现固体状的冰粒,就称之为冰雹,如果融化成水掉下,那就变成雨了。由此可知,如果空气又暖又湿,
有足够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对流状态,就有可能产生冰雹。

3、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

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3)怎么形成冰雹扩展资料

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角度理解,冰雹灾害是冰雹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受灾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灾害。降雹与暴雨都是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地形约束,常相伴发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为冰雹灾害孕灾环境的主要因素。

冰雹灾害的强弱及区域分异首先取决于降雹的特点,从我国降雹的区域分布看,降雹高值区呈现一区两带的特点:一区指青藏高原多雹区;两带指南方多雹带和北方多雹带,前者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向东延伸到湘西、川鄂边界,后者从青藏高原的北部出祁连山、六盘山经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连接。

中国冰雹成害的区域分异与冰雹致灾(降雹)的区域分异相比较,有明显的向东、向南、向西扩展的趋势,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差异。其一,从大区域看,冰雹灾害多发区和冰雹致灾最高频区截然不同,前者为人口稠密的华北—长江中下游一带,后者则为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地区。

其二,冰雹成害与致灾均存在两条多发带,但前者较后者位置更偏东,特别是在东部形成南北向的多雹灾带。其三是多雹灾区域均位于多降雹带内,且呈现团块状分布。

由此可见,我国冰雹灾害的区域分异深受人类活动范围的影响,呈现中东部多、西部少的空间格局特点。再从区域的降雹和雹灾空间分异对比看,降雹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受灾体性质的变化使得冰雹致灾的高值区不一定是成灾高值区。

虽然受灾体并不是造成灾情的直接动力,但是它使得冰雹灾害的灾情产生相对的扩大或缩小。

4、为什么会下冰雹?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冰雹是从强烈对流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是外层透明,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核心坚硬的固体降水,一般直径大于5毫米,小的如豌豆,大的似鸡蛋甚至有小碗口大。冰雹常与雷雨、大风同时出现。冰雹发生前,天气闷热,气压下降,最高气温可达30℃或以上。雹云呈黑色,底部发红,雷声隆隆不断。冰雹常在范围不大的窄长地带出现,正如有些人所说的:“雹打一条线”,常在春夏出现,对农作物有不利影响。
由空气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快的过程

与怎么形成冰雹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