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霰是白色不透明小冰粒,霰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霰又称软雹,是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它不属于雪的范畴,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它常常发生在温度摄氏0度或-40度附近的天气环境下,而且基本上是未冻住的状态,通常在下雪前或下雪时都有出现,而且是地面气温不是很低时,所以如果霰出现了就代表即将要下雪或是正在下雪中的状态。
不过有很多人遇到霰都会认为是冰雹,这二者当然是有区别的,霰比较松散,经常与雪同时降落,没有冰雹坚硬。而且霰很少出现,遇到了也是很幸运,不过出现了也是很正常的,还有就是冰雹半透明而霰不透明。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区分霰和冰雹。
霰的结构一般较雪更加紧密,并且不易被光学显微镜记录,可以说它是一种稳定的固态降水,它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有球形、圆锥形、六角形或者是不规则形,产生于剧烈被扰动的云中,由雪晶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合并而形成,下降的时候常呈阵性。在云层中有许多小水滴即便在温度低于0℃也不会发生冻结,这种水滴就叫作过冷水滴。它是极不稳定的,只要它们被轻轻地震动或碰撞一下,马上就会被冻结成冰粒。当过冷水滴与霰粒碰撞时,会立即发生冻结并下降。
其实如果大致了解了这些信息,在霰出现时就会一眼认出来,它和雪、冰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大自然现象千变万化,霰也参与了许多云层运动,还有雪崩中也有它的身影。所以它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常见但还是存在的,我们普通人也就简单加以辨别就足够了,要是专门研究大气层运动和颗粒形成的专家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和判断。
2、冰雹和雪子的区别
1、形态不同:冰雹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雪子即霰,有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
2、特点不同:雪子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冰雹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
3、湿度不同:冰雹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2)霰是不是冰雹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冰雹天气要关好门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下冰雹时,不要到外面去捡冰块,以免被砸伤。
3、冰毫天气电线有可能结冰压断或有电线垂落,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绝不能触摸电线,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4、当冰雹在地面上积累了一定厚度,又一时融化不完吋,不要因好奇而赤脚去趟水,因为水温很低,容易产生冻伤。
3、很多人说成都下“雪”了,专家称下的是霰,“霰”是什么?
大雪伴随着气温的骤降到来了,那人们深刻的体验到了冬天的寒冷。大雪纷飞带来的不仅仅是美景,还有属于这个冬天的酷寒。所以我国很多地区都在下雪。各大网友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讲述自己对下雪的感受。很多来自成都的同胞们也说下雪了。但是有专家指出,成都下的不是雪是霰。那么为什么专家会说成都下的不是雪,而是霰。那什么又是雪,什么又是霰?这两个东西之间用什么样的不同?
4、霰和冰雹有什么区别
1、由来不用
冰雹空气的水汽过饱和,就下雨,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霰是从云中降落至地面的不透明的球状晶体,由过冷却水滴在冰晶周围冻结而成。
2、硬度和出现时间不同
霰比较松散,质软且霰常出现在降雪前或与雪同时降。
冰雹很硬,冰雹常出现在对流活动较强的夏秋季节。
3、时间长短不同
冰雹是一种短时间的强对流现象。
霰是一种稳定的“固态降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冰雹
网络-霰
5、霰,米雪和冰雹的区别
霰[xiàn]: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有些地区叫雪子、雪糁等。
米雪:和霰相似的还有一种固体降水,叫米雪,它比霰小得多,最大直径不超过1毫米,和霰不同的是它落到地上一般不会反弹,也不象霰一样碎裂,米雪来自高度较低的层云,有时候比较浓厚的雾中也能形成米雪降落到地面。米雪有时也被群众称为“米糁”。
冰雹:冰雹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或几十厘米。它在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
霰的形状和小冰雹有点像,所以大家容易把霰误认为是冰雹,但霰和冰雹最本质的区别是:霰是软的,而冰雹是硬的。今天的降水形式(相态)以雪为主,间或伴有霰,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冰粒子”了。
6、霰和冰雹有什么区别?
霰:一种白色不透明的冰相降水,多为球形或锥形,直径可达5㎜(一般到不了),质地松脆。霰主要由核心(通常是冰晶或雪花)和冻结在其表面的过冷云滴构成,,表明了云中的较强的乱流。因此有时候我们会见到六边形的介于雪花和霰之间的东西。霰经常从积云或积雨云中降下(尤其是冷流云)。
相比来说冰雹更大,直径在0.5到5厘米之间,且可以更加透明一些。冰雹一般出现在在强雷暴中(比霰的对流强度大得多,否则上升气流强度支持不住单个冰雹的巨大重量)。冰雹通常由雹核(经常是霰或冻结的大水滴或小雹)和覆盖在外层的类似洋葱状的结构构成,不像霰除了核以外质地那么均匀。由于冰雹的形成还包含了较高温度下过冷水膜的缓慢冻结过程,减小了孔隙率,所以冰雹密度比霰更大,而且质地坚硬。相比之下,霰由于主要靠淞附增长,密度小而且脆。
7、谁说昨晚下的是冰雹 明明是霰
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有些地区叫雪子、雪糁等。冰雹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或几十厘米。它在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一般冰雹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uot;雹打一条线&uot;的说法。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中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 4~7 月约占发生总数的70%。
8、重庆渝北下的不是冰雹是霰,什么是“霰”?
12月19日一早,重庆渝北区居民出行时,发现地上有颗颗雪白不透明的冰颗粒,神似冰雹,但严冬腊月,为何会有冰雹?经气象台专家分析,这种固体颗粒“霰”。
霰,读 xiàn ,四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聚成的小冰粒,通常是在冷空气影响下大气层温度下降过快,加之大气层中水汽充足,两种条件同时充分满足的前提下,共同作用形成的颗粒状固态降水。通常直径为2-5毫米,松脆易碎,并不常见。
霰又称为雪丸或软雹,可以说是雪的近亲,秋冬季节,条件许可的时候,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同时,霰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层中,是由大量地雪晶或者雪团碰撞过冷云滴,进而使之冻结并合,最终形成。夏天,在高山地区,高空中经常会有很多多冷水滴围绕着的结晶冻结,也会形成霰。而在不同地区,俗称的一些雪豆子,也有一部分是霰。随时雪的近亲,但不属于雪的范畴,因为霰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经常发生在摄氏0度,也可能存在摄氏零下40度的温度,而且是属于未结冻的状态。
霰和冰雹的区别在于,霰比较松散,直径较小,大概在2-5毫米,多为不透明的固体颗粒,冰雹则比较硬,是直径较大的半透明固体颗粒,直径在5毫米-5厘米之间不等,甚至可以达到10厘米。在遇到霰时,人们常常会认为是冰雹,但实际上,冰雹是一种短时间的强对流现象,霰则是一种稳定的固态降水。因此无论是从视觉上、从形成条件上、从降落时间上、从直径大小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气现象。虽然霰很少出现,但也是一种正常的秋冬天气现象。